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雲南省林地管理條例

雲南省林地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8-18 02:29:13

㈠ 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林業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護、培育和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以下簡稱自治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自治縣行政區域內從事林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森林資源是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託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第四條自治縣的林業管理堅持以營林為基礎,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的方針,建立和完善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體系,促進生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第五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林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逐年增加對林業的投入,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第六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林業發展規劃,加強森林資源調查,建立森林資源檔案及管理資料庫。第七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多渠道籌集林業發展資金,專項用於林業發展。資金的主要來源:

(一)本級財政預算;

(二)上級扶持資金;

(三)其他資金。第八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林業的管理、監督和服務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做好本轄區內的林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第九條自治縣人民政府的發展和改革、財政、工商、稅務、國土資源、農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森林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林業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十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林業科技教育培訓工作,培養各類林業專業人才,推廣應用林業科研成果,促進林業發展。第十一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林業發展優惠政策,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林業產業,堅持誰投資、誰受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自治縣人民政府鼓勵單位和個人更新改造中低產林,開發宜林荒山。第十二條自治縣實行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分類經營管理,建立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第十三條自治縣的森林分類區劃由自治縣人民政府制定,按規定報批後實施。經批準的區劃,不得擅自改變,確需改變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審批。第十四條商品林實行誰造林誰所有、誰經營誰管理的原則,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改變林地用途。

自治縣人民政府建立林地、林木交易中心,提供交易平台,完善管理制度,並做好服務工作。第十五條拍賣、轉讓、租賃、入股、聯營及中外合資、合作經營國家和集體所有的商品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的,應當事先經自治縣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進行森林資源調查和評估,方可進行。林地使用權變更不得改變土地用途。第十六條自治縣實行林產品經營、加工許可制度。從事林產品經營、加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向自治縣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林產品經營、加工許可證。未取得林產品經營、加工許可證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林產品包括:木材產品、木工藝品、竹藤製品等。第十七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保護管理和合理開發利用,鼓勵單位和個人馴養、繁殖和培育野生動物、植物,合理開發生物葯材和林下資源。

禁止獵捕、採集和販賣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名錄的野生動物、植物。第十八條因教學、科研需要獵捕、採集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名錄的野生動物、植物或者進入林區進行影視拍攝活動的,應當向自治縣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審批手續,並按規定交納費用。第十九條自治縣人民政府對權屬清楚、四至界限明確的森林、林木、林地應當及時核發林權證,並保護其合法權益。第二十條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發生的林權爭議,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未能解決的,由自治縣人民政府處理。

林權爭議未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現狀,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不得哄搶、毀壞林業生產設施。第二十一條在林區、林地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毀林開墾;

(二)擅自采礦、採石、采砂和取土;

(三)亂砍濫伐;

(四)毀林采種;

(五)挖掘樹木、樹根,剝樹皮,無證採集松脂;

(六)在新造林地內放牧;

(七)損毀保護標志和設施。

㈡ 雲南省森林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森林資源的保護、培育、經營管理、科學研究和開發利用等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林業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逐年增加對林業的投入,確保林業發展規劃的實施。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國家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權的規定,在森林保護、開發、木材分配和林業基金使用方面,享受比非民族自治地方更多的自主權和優惠政策。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鼓勵林業科學研究,推廣林業先進技術,提高林業科學技術水平,對在植樹造林、森林保護、森林管理、林業科研以及林業法制宣傳等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五條 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林業工作。鄉級林業站負責管理本轄區內的林業工作。第二章 森林經營管理第六條 森林實行分類經營管理。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按照生態公益林經營管理;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按照商品林經營管理。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制定森林分類區劃,逐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經過批準的森林分類區劃不得擅自改變。第七條 生態公益林應當嚴格管護,不得隨意砍伐,並實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具體補償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
自留山林木劃為生態公益林的,應當按照前款規定給予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第八條 對商品林實行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投資經營者依法享有的林木所有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第九條 商品林的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依法可以同時轉讓,也可以分別轉讓。可以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
依法變更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的,應當向所在地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核發證書,辦理權屬變更登記手續。第十條 拍賣、轉讓、租賃、入股、聯營及中外合資、合作經營國家和集體所有的商品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的,應當事先經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進行森林資源調查、估價。第十一條 單位和個人可以承包經營森林、林木、林地。
承包經營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承包期限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報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可以延長。
依法劃歸農戶使用的自留山由農戶無償使用,使用期限自劃定之日起七十年不變,其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繼承。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權屬清楚、四至界限明確的森林、林木、林地應當及時核發林權證。林權證是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
各級人民政府依法保護森林、林地、林木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禁止將單位和個人依法享有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森林、林木、林地無償劃撥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第三章 森林培育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植樹造林規劃,組織全民義務植樹,限期綠化宜林荒山荒地;已納入退耕還林規劃的退耕地,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組織植樹造林。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前提下,科學指導單位和個人合理確定和調整林種、樹種結構,發展竹林、速生豐產林、混交林、珍貴用材林和特色經濟林,改造低效林。
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單位和個人租賃、承包宜林荒山造林或者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合作造林;鼓勵外商、僑商和其他境外團體、個人以及港澳台商投資造林。
大中型木材加工企業應當投資建立原料林基地。第十五條 在荒山造林六公頃以上的單位和個人,經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可以利用其中百分之五的面積從事森林旅遊開發和休閑設施建設。第十六條 依法劃定為自留山的宜林荒山,應當簽訂綠化造林合同,限期植樹造林。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林業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林木種苗質量的監督管理,建立優良種苗生產基地,提供優質種苗,保證植樹造林所用種苗的質量。

㈢ 雲南省林地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林地的保護和管理,合理開發利用林地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林地的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林地,包括郁閉度0.3以上的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國家規劃的宜林地。第四條林地的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應當堅持土地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專業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林地的保護管理工作。
未經省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改變林地管理的隸屬關系。第五條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林業發展長遠規劃,負責編制本行政區域內林地的保護和利用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林地的保護和利用規劃,未經原批准機關同意,不得變更。第六條國家所有、集體所有的林地和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林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頒發的林權證書是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法律憑證,不得偽造、塗改。
依法取得林地使用權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下負責豎立林地權屬四至界限的界樁、界標,並加以保護。第七條變更林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必須向原發證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核同意後,依法辦理權屬變更登記手續,更換林權證書。
國有林地使用權的出讓,經省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再按土地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出讓手續;集體林地使用權的出讓,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八條享有林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將林業用地變為非林業用地。
改變國有林地為非林業用地,應當報省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改變集體林地為非林業用地,應當報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第九條林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為有利於經營管理,相互之間調換林地使用權的,必須簽訂調換林地協議書,並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的規定辦理林地權屬變更手續。第十條因建設和生產需要佔用、徵用林地的單位和個人,在申請時必須提供下列文件,並經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同意:
(一)符合國家建設程序規定的國務院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者其他批准文件;
(二)被佔用、徵用林地的權屬憑證;
(三)佔用、徵用林地調查設計和採伐林木調查設計文件;
(四)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森林植被恢復費協議書。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或者越權審批佔用、徵用林地。第十一條農村居民建蓋住房需佔用少量林地的,申請人必須持鄉林業站的書面審核意見,按《雲南省土地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第十二條佔用、徵用林地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按規定辦理林地使用許可證,並按批準的面積、位置使用林地。需採伐林木的,必須在當年森林採伐限額以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第十三條砍伐佔用、徵用林地上的林木,按批准文件指定的地點或者伐區設計,由用地單位將伐倒木集中歸堆,交林木經營單位或者林木所有者處理。第十四條經依法批准佔用、徵用林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本辦法的規定向被佔用、徵用林地的單位、個人支付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向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交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因臨時佔用林地損壞植被的,由用地單位或者個人負責恢復植被。難以造林恢復的,可以在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地點營造相應面積的新林;無力恢復植被的,應當向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交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復費,由省、地、縣三級按照2∶2∶6的比例分配使用,必須專款用於異地造林和森林植被的恢復,不得挪作他用。第十五條佔用、徵用林地的補償費標准為:
(一)郁閉成林林地,按佔用、徵用時該林地上林木蓄積量價值的3至5倍計算;
(二)天然幼齡林地和灌木、薪炭林地,視林木生長狀況,按郁閉成林林地的30%至60%計算;
(三)人工幼齡林地,按造林、撫育、管護成本費的4倍計算;
(四)經濟林林地(包括果園、竹林),按盛產期年產量價值的6倍計算;
(五)特種用途林林地,按郁閉成林林地的4倍計算;
(六)防護林林地,按郁閉成林林地的3倍計算;
(七)苗圃地,按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倍計算;
(八)宜林地、未成林林地,按郁閉成林林地的30%計算。
佔用、徵用省轄市或者州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的市(縣)和開遠市規劃區內的林地,可以根據本地實際,適當提高補償費標准,但最高不得超過本條各項規定標準的1.5倍。

㈣ 雲南省綠化造林條例

第一條為了培育森林資源,加快本省國土綠化,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城市綠化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綠化造林及其經營管理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綠化造林,是指人工植樹造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及其撫育管護等綠化國土的活動。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綠化造林工作的領導,增加投入,大力發展綠化造林事業。
綠化造林工作實行各級行政首長負責制,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納入任期考核內容。第五條綠化造林堅持統一規劃、限期綠化、分步實施,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並重的原則。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綠化委員會統一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綠化造林工作,其辦公室設在同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市規劃區以外的綠化造林工作,城市建設部門或者園林部門負責城市規劃區的綠化造林工作。第七條本省長遠綠化造林目標為森林覆蓋率達到60%,其中有林地覆蓋率不低於40%;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5%。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國土資源狀況,制定綠化造林規劃,確定近期和長遠目標。第八條宜林荒山荒地,屬於國家所有的,由林業主管部門和其他主管部門組織造林;屬於集體所有的,由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組織造林。
鐵路公路兩旁、江河兩側、湖泊水庫周圍,按有關規定,由各主管單位組織造林;工礦區,機關、學校用地,部隊營區以及農場、牧場、漁場經營區、風景名勝區,由各該單位負責造林。
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體、單位或者個人承包造林。鼓勵外商以合資、獨資、合作等方式參與綠化造林。第九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對承包給村民的責任山和劃定的自留山及其他有償開發的宜林荒山,應當簽訂綠化造林合同,超過合同期限未綠化造林的,由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收回組織綠化造林。第十條新造林地和未核發林權證書的成林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發放證書,確認林地的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第十一條採伐林木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在採伐的當年或者次年,按照有關規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務。更新造林的面積和株數不得少於採伐的面積和設計的株數,並達到驗收標准。第十二條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須封山育林的地方,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封山育林,連續封山育林時間不得少於五年。第十三條每年六月為植樹月。各地、州、市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提前或者推遲植樹月時間。第十四條各級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組織本單位完成義務植樹任務。
男11歲至60歲、女11歲至55歲的公民、除喪失勞動能力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植樹3--5株,並保證成活,或者完成相當勞動量的育苗、撫育、管護和其他綠化造林任務。
對11至17歲的青年少,應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就近安排力所能及的綠化勞動。第十五條未完成義務植樹任務的單位和年滿18歲的公民,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綠化費。繳費標准由省物價、財政部門確定。第十六條綠化造林必須使用合格的種子和苗木,禁止使用帶有危險性森林病蟲害的林木種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
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林木種子苗木管理機構應當根據綠化造林規劃,合理布點,建立優良種苗生產基地,提供優質種苗。第十七條工程造林、城市綠化必須根據各級人民政府的綠化造林規劃編制施工設計,經業務主管部門批准後,按照設計施工。
各級人民政府每年對本地區城鄉綠化造林進行檢查驗收。第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在依法獲得使用權的土地上營造的林木歸其所有。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第十九條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由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主管部門組織營造和管理;鼓勵和提倡其他單位和個人營造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
用材林、經濟林和薪炭林和由經營者自主營造,依法經營,各級人民政府在種苗、化肥、農葯、幼林管護、護林防火等方面給予扶持。

㈤ 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林業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發展林業,保護、培育、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縣堅持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大力造林,造管並重,采育結合、永續利用的方針,管理保護好中幼林,發展經濟林,合理採伐利用成熟林,提高林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自治縣堅持森林資源的消耗量低於生長量的原則,實行限額採伐,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第三條經濟林木是自治縣的支柱產業。要培育優質果苗、科學種植、優化管理,加快發展經濟林木。第四條自治縣應當逐步建立健全林業教育、科研和科技推廣體系、依靠科技振興林業。第五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依法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更新,進行管理和監督。
鄉、鎮林業工作站,在鄉、鎮人民政府和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行使本轄區的管理和發展林業生產的職能。第六條凡在自治縣行政區域內活動的一切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二章資源保護第七條自治縣的森林防火實行預防為主、及時撲滅的方針。
自治縣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實行行政首長責任制。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屬常設機構。第八條鄉、鎮、行政村、自然村應建立健全和毗鄰地區的聯防組織制度,制定護林防火的鄉規民約。訂立農戶義務巡邏制度,做好火情監測工作:
(一)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森林火災必須及時報告,接到報告的單位,應立即組織撲救。交通、郵電、物資、衛生等部門應積極協助和支持;
(二)每年12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為森林防火期,每年1月至5月為森林火險戒嚴期。森林防火期間,林區內禁止用火。特殊情況用火必須經鄉以上護林防火機構批准;
(三)自治縣林業主管部門,對重點林區應當設立火險瞭望台,配備必要的交通工具、通訊器材和滅火器械;
(四)林區的防火設施及護林宣傳牌等護林防火標志,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
(五)因撲救森林火災負傷、致殘或犧牲的人員,屬國家職工的,由所在單位給予醫療、撫恤;非國家職工的由引起火災的單位或直接責任人負責醫療費用、一次性撫恤;引起火災的單位或直接責任人無力負擔的,由自治縣人民政府給予醫療、一次性撫恤。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堅持抓好定居、定耕工作,杜絕毀林開荒。
對外地流入本縣有毀林開荒行為的人員,要進行清理。
禁止毀林採石、采沙、采土以及其他毀林行為。對確需在林地採石、采沙、采土的單位和個人,按有關法律規定經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並交納補償費。
建設工程需要佔用、徵用林地、砍伐林木的,必須經過批准,並給予經濟補償。
禁止在35度以上高山陡坡林區內挖茯苓和從事其他破壞森林植被的工副業生產。第十條自留山的經營者和責任山的承包人,因搬遷和絕戶,應將其自留山和責任山收歸集體轉包或者有償出讓。第十一條水源林、水土保護林、護路林、護岸林均屬防護林,應劃為禁伐區,禁伐區的范圍:
(一)瀘沽湖保護區,包括風景區、游覽區,風景規劃范圍;
(二)自治縣境內的山泉、龍潭和溶洞,已建和計劃建設的中型和小①型小②型水庫,戰河紙廠、干布河水電站周圍1000米以內;
(三)省級公路和縣、鄉、村公路沿線兩側50米以內;
(四)自治縣內主要河流兩岸150米以及河流發源地周圍200米以內;
(五)陡坡和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沖刷地帶。
禁伐區范圍內的國有林、集體林、個體林應統一管理,權屬不變。
禁伐區范圍內的自留山、責任山可以進行撫育間伐和更新性質的間伐。
中幼林可以進行撫育間伐,間伐前必須提出規劃和設計,報林業主管部門批准後,按設計進行施工。第十二條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母樹林、環境保護林,可以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採伐。第十三條建立健全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機構,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防治和檢疫工作。
引進植樹造林的種苗,應保證質量,經植物檢疫部門檢疫,發給檢疫證後才能引進種植。第十四條縣、鄉、鎮人民政府及林業工作站,應加強對珍稀動物、植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國家和雲南省列入保護名錄的動物、植物,禁止獵捕、採集、收購和販運。確因科學研究和教學需要獵捕、採集標本的,須按審批程序報經縣人民政府或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並收取資源保護費。
禁止採伐和毀壞銀杉、水杉、三尖杉、小籽垂直柏香樹、紅豆杉、粗榧等珍稀樹種。
對香樟木、黃連、桂皮、黨皮、綠皮子、杜仲、蘭草等自然資源實行保護性利用,嚴禁濫挖濫采。

㈥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業管理條例(2011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培育和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加快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託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樹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和其他林業用地。第三條在自治州行政區域內從事林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自治州的林業管理堅持以營林為基礎,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的方針,建立和完善林業生態體系、林業產業體系和生態文化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第五條州、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安排財政預算,專項用於林業發展。第六條州、縣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林業管理、監督和服務工作。

鄉(鎮)林業站做好本轄區內的林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第七條州、縣人民政府的發展和改革、財政、國土資源、農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務、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林業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八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加強林業科技教育培訓,培養林業專業人才,推廣應用科研成果,促進林業發展。第九條州、縣人民政府制定林業發展優惠政策,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林業產業,誰投資、誰受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第十條州、縣人民政府對在林業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森林經營管理第十一條自治州實行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分類經營管理,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第十二條州、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森林資源調查,建立森林資源檔案及管理資料庫,編制森林採伐計劃。第十三條州、縣人民政府多渠道籌集林業建設資金,資金主要來源:

(一)本級財政預算;

(二)上級扶持資金;

(三)育林基金;

(四)森林植被恢復費;

(五)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

(六)採集、經營野生動物、植物及其產品的規費;

(七)收取的綠化費;

(八)捐贈和其他資金。第十四條州、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木材交易市場,完善管理制度。

木材交易活動必須在交易市場進行。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木材交易市場的監督和管理,並做好服務工作。第十五條自治州實行林產品經營、加工許可制度。從事林產品經營、加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林產品經營、加工許可證。第十六條自治州行政區域內發生的林權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能解決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林權爭議未解決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現狀,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不得哄搶、毀壞生產設施。第十七條州、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從事林業承包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資金、種苗和技術扶持。第十八條州、縣人民政府鼓勵單位和個人更新改造低價值林地,開發宜林荒山。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可以依法流轉和作價入股,但不得改變林地性質和林地用途。第十九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保護管理和合理開發利用,鼓勵單位和個人馴養、繁殖和培育野生動物、植物,適度開發生物葯材和林下資源。

禁止獵捕、採集和販賣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名錄的野生動物、植物。第二十條單位和個人因教學、科研需要獵捕、採集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名錄的野生動物、植物或者進入林區進行影視拍攝的,應當向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有關手續。第三章森林保護利用第二十一條州、縣人民政府劃定的生態公益林區、封山育林區、禁伐區、國有林場、集體林場等應當設置標志,並向社會公告。

州、縣人民政府對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第二十二條林區、林地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毀林開墾;

(二)采礦、採石、采砂和取土;

(三)亂砍濫伐;

(四)毀林采種;

(五)掘根、剝樹皮;

(六)在新造林地內放牧;

(七)損毀保護標志和設施。

㈦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林業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發展林業,保護、培育、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雲南省施行森林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若干規定》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州實際,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林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自治州的一大產業,又是一項公益事業。應貫徹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大力造林,合理採伐,采育結合,永續利用的方針;堅持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重的原則,加快自治州林業的發展,十年綠化全州宜林荒山荒地,使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四十以上。第三條自治州堅持和完善林業生產責任制,鼓勵國家、集體、個人大力發展林業,誰造誰有,長期不變,允許繼承和轉讓,保護山林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第四條州、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更新,進行管理和監督。第五條凡在自治州行政區域內活動的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二章植樹造林第六條植樹造林必須貫徹適地適樹的原則,實行多林種多樹種結合,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結合,喬、灌、草結合,合理確定用材林、經濟林、防火林、薪炭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比例。第七條建立以杉木為主的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和以油茶、油桐、茶葉、八角等商品經濟林基地。保護發展以木蘭科為主的珍稀瀕危樹種。發展庭院花木果樹。第八條植樹造林必須使用良種壯苗,實現林木良種化和苗木標准化;嚴格檢查驗收,切實保證質量,成活率達不到百分之八十五的不計入年度造林面積。第九條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每人每年義務植樹五株。劃定義務植樹和部門綠化責任區,限期綠化。
州、縣、鄉(鎮)、村公所(辦事處)都要建立苗圃基地和植樹造林樣板。
城鎮義務植樹實行登記卡制度,年滿18周歲以上,女55周歲、男60周歲以下,都應參加義務植樹,不參加義務植樹的,按植樹所需費用交納綠化費。農村實行義務工制度,完不成義務植樹任務的,由村民委員會負責督促落實。第十條採伐跡地必須於當年或次年更新。凡未完成跡地更新和年度造林計劃的,不安排下年度採伐指標。第十一條各級規劃內的宜林地必須用於造林,未經縣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不得改作他用。第十二條已劃分到戶經營的自留山、責任山要限期綠化。逾期不綠化的,由村民委員會收回,按先造後劃、多造多劃、少造少劃、不造不劃的原則安排。
沒有承包到戶的集體荒山由集體組織造林經營,也可以在堅持荒山公有的原則下,組織和發動群眾造林,誰造誰有。第三章森林資源保護第十三條森林資源包括林地林木及林區的野生植物和動物。
森林,包括竹林。林木包括樹木、竹子。林地,包括郁閉度零點三以上的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國家規劃的宜林荒山荒地。第十四條保護森林資源是各級人民政府的行政職能,要加強領導,建立森林防火,制止亂砍濫伐、亂捕濫獵和防治森林病蟲害的護林體系。第十五條森林防火應當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撲救的方針。
(一)各級人民政府應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州、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屬常設機構,應列編定員。
(二)全州每年十二月至翌年六月為森林防火期,三至四月為森林防火戒嚴期,在此期間在林區內嚴禁一切野外用火。
(三)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禁伐林區、飛播林區、封山育林區、鄉村林場、水源林、防護林、風景林、科學試驗林、采種基地、母樹林屬重點防火區,要組織專業撲火隊,配備護林員。
(四)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森林火災必須立即報告,接到報告的單位,應立即組織撲救。
(五)林區的防火設施及護林宣傳牌等護林標志,任何人不得破壞。
(六)有林地區的村寨要制定護林防火措施,防火區要實行輪流巡山值班制度,做好經常性的火情監測工作。第十六條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林區內采礦、採石、采沙、采土以及其他毀林行為。確需在林區內從事上述活動的,應按有關規定報經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並交納林地佔用費。第十七條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林區剔剝和收購樹皮、挖取樹根、採集野生花卉資源上市以及在中幼林區內采脂,確屬特需的,須經林業主管部門批准。

㈧ 雲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林業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護、培育、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景東彝族自治縣(以下簡稱自治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縣各級人民政府對林業的管理,實行縣、鄉(鎮)長林業目標管理責任制。各級林業部門要對林業生產、加工、經營進行指導和配套服務。
縣林業局是自治縣人民政府的林業主管部門,依法管理轄區內的林業工作,宣傳貫徹林業法律、法規、政策,建立森林資源監測體系,查處林政違法案件,保護山林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鄉(鎮)林業工作站是縣林業主管部門的基層單位,受縣林業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領導,依法管理轄區內的林業工作;
村公所(辦事處)林業管理員(助理員)受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和村公所(辦事處)領導。第三條林業公安科是維護林區社會治安的執法機構,受縣公安局、林業局領導,負責管理和協調林區、自然保護區派出所、經濟民警中隊、木材檢查站的工作,依法查處破壞森林資源的林政、治安、刑事案件。第四條自治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林業發展規劃,組織完成植樹造林任務。
城鎮街道的綠化由縣城建主管部門負責規劃並組織實施。
全縣公民有植樹造林的義務。第五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優惠政策,引進資金、技術、人才,發展林業。
對自治縣境內的宜林荒山、荒地的開發利用按《雲南省荒山有償開發的若干規定》執行。第六條堅持發展以思茅松為主的用材林和核桃、芒果、花椒、茶葉等適宜當地發展的經濟林木,建設林業基地。第七條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重視林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改善林業教育和科研條件,培養林業技術人才。
科技部門應當推廣林業先進技術,搞好林木良種的選育工作,提高造林營林質量。
縣職業技術學校,應當有計劃地開設林業課程,為農村培養林業技術人才。在招生中對貧困山區考生應當給予照顧。第八條自治縣人民政府建立林業基金制度,實行多渠道分級籌資,專款專用,重點用於造林護林,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
自治縣收取的育林基金及其他林業費用應全部用於本轄區內發展林業。
城建、交通、水電等部門和消耗林木的單位按規定提取造林綠化專項經費,實行專款專用。第九條自治縣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防治、檢疫工作,研究、應用有效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第十條自治縣、鄉(鎮)、村公所(辦事處)實行各級行政領導負責制,劃定森林防火責任區,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落實責任制。應建立森林防火組織和以民兵為骨幹多種形式的森林消防隊。第十一條每年12月1日至翌年3月20日為森林防火期,未經批准不得在林區野外用火;3月21日至6月20日為火險戒嚴期,嚴禁在林區野外用火。第十二條嚴禁在新造幼林、特種用途林地砍柴或放牧。
對新造林地、水庫周圍,水土流失危害嚴重的地區實行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區分別由縣、鄉(鎮)人民政府明令公布。第十三條嚴禁砍伐、採集珍稀野生植物。嚴禁獵捕珍稀野生動物或在禁獵期獵捕非保護野生動物。
自然保護區內保護的野生動物損害莊稼、傷害人畜,按保護區級別分別負責補償。第十四條禁止毀林開荒及其它毀林行為。因建設需要佔用、徵用林地、砍伐林木的,應由用地單位報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依法辦理手續。並按有關規定交納補償費。
嚴禁破壞林區護林宣傳設施或測量標志。第十五條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縣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不得進入國有林區居住或者開墾種植。第十六條採伐林木必須申辦採伐許可證,嚴禁無證採伐。
縣屬國有林業企業採伐林木,必須憑經營方案、當年伐區調查設計資料,報縣林業主管部門批准核發採伐許可證。
集體或個人採伐承包山、自留山林木,應當提交書面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會同林業工作站在年度計劃指標內安排,並由林業工作站核發採伐許可證。
採伐許可證不得重復使用、買賣和轉讓。第十七條堅持森林資源消耗量低於生長量的原則。實行限額採伐、全額管理。
採伐林木的單位或個人須按規定完成年度採伐林木跡地更新任務。未完成的,不得安排下年度採伐指標,並限期更新。

㈨ 國有林場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國有林場管理,促進國有林場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國有林場的建設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國有林場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森林資源保護、培育、利用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益性事業、企業單位。
雲南省林地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林地的保護和管理,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林地資源,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林地的保護、管理、開發和利用,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和其他林業用地。
第四條
林地管理遵循統一規劃、分類管理、嚴格保護、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的原則。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林地保護、管理、開發和利用工作的領導,組織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轄區內林地的保護、管理、開發和利用工作。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林地保護、開發利用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財政、國土資源、農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鐵路、電力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林地保護、管理工作。
第七條
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承包、合資、合作、租賃等方式開發、利用林地,進行中低產林地改造,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林產業發展。
第八條
在林地保護、管理、開發和利用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或者獎勵。[1]
第二章林地權屬管理
第九條
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林地,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使用權的林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核發林權證。
林權證由省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按照國家要求統一印製。
禁止偽造、變造、塗改林權證。
第十條
林地權屬按照下列規定進行登記:
(一)使用國家所有的林地,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
(二)使用國家所有的跨行政區域的林地,應當向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
(三)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集體所有的林地,由該組織向林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
(四)集體所有並已承包到戶的林地,由承包戶向林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
(五)集體所有並已出讓使用權的林地,由受讓人向林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家所有的林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負責保護管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後依法相應延長。
國家所有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
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依法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㈩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林業管理條例(201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州行政區域內從事林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第三條自治州林業管理堅持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實行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分類經營管理,以營林為基礎,實施科技興林,建立和完善林業體系,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第四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林業投入,促進林業發展。第五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對在林業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六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林業管理、監督和服務工作。

發展和改革、財政、國土資源、農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水務、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林業管理的相關工作。

鄉(鎮)林業工作機構做好本轄區內的林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第二章森林資源保護第七條本條例所稱的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託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樹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和其他林業用地。第八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岩溶山區、江河湖泊和水庫庫區周圍、城鎮面山、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等實行封山育林。封山育林的界線和期限由縣(市)人民政府確定,設置標志,並向社會公布。

禁止在封山育林區、未成林造林地內放牧。

禁止擅自移動或者損壞林業標志。第九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指揮機構,制定和完善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每年12月至次年6月為森林防火期,其中3月至4月為森林高火險期。

森林高火險期禁止在林區野外用火。

任何人發現森林火災應當立即報警,各級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應當根據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及時組織撲救。第十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劃定的生態公益林區、封山育林區、國有林場、鄉村林場、禁伐區屬重點防火區。重點防火區應當組建撲火隊伍,配備護林員,加強巡山護林。第十一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加強替代能源建設,提倡節能環保,加大節柴灶、沼氣、太陽能、風能、微型水電等推廣利用,減少森林資源低價值消耗。第十二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監督預警、檢疫御災、應急防控體系。

發生林業有害生物疫情時,經營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報告,並積極防治;發生嚴重林業有害生物疫情時,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採取緊急防治措施,防止蔓延,消除隱患。第十三條在林地內從事勘查、采礦、采砂、採石、取土、開墾和修建道路、水利、電力、通訊設施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報經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十四條進入林地內從事採伐林木、剔剝樹皮、挖取樹根樹蔸、移植野生樹木、燒制木炭和採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各種珍稀、瀕危植物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報經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十五條自治州提倡和鼓勵農村居民逐步消除輪歇地,對25度以上的坡地應當逐步退耕還林。

禁止毀林開墾。第十六條禁止採集珍稀瀕危植物和獵捕、買賣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確屬特殊需要採集和獵捕的,應當向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逐級上報審批。第三章森林資源培育第十七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制定植樹造林規劃,組織全民義務植樹,開展人工造林、退耕還林、封山育林,限期綠化無立木林地和宜林地。第十八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加強林業科技教育培訓,培養林業專業人才,推廣應用科研成果,為森林資源培育提供技術保障。第十九條自治州各級人民政府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馴養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熱點內容
建設行政法律 發布:2025-01-20 11:38:59 瀏覽:835
勞動合同法一月半離職可以 發布:2025-01-20 11:32:48 瀏覽:749
礦井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0 10:03:54 瀏覽:225
行政法主體有哪些 發布:2025-01-20 09:29:09 瀏覽:906
法學的權利與義務 發布:2025-01-20 08:42:12 瀏覽:112
山東司法廳副廳長 發布:2025-01-20 08:31:04 瀏覽:613
現行環保行政法規目錄 發布:2025-01-20 08:29:36 瀏覽:78
偵查學法學 發布:2025-01-20 08:20:40 瀏覽:5
勞動法解聘書面通知 發布:2025-01-20 08:01:57 瀏覽:396
婚姻法涉及計劃生育的規定 發布:2025-01-20 08:00:38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