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規
① 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實現對國家公務員的科學管理,保障國家公務員的優化、廉潔,提高行政效能,根據憲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國家公務員制度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德才兼備的用人標准;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第四條國家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第五條國家公務員中的各級人民政府組成人員的產生和任免,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辦理。第二章義務與權利第六條國家公務員必須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
(二)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公務;
(三)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
(四)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五)忠於職守,勤奮工作,盡職盡責,服從命令;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公正廉潔,克己奉公;
(八)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第七條國家公務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行政處分;
(二)獲得履行職責所應有的權力;
(三)獲得勞動報酬和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四)參加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培訓;
(五)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領導人員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
(六)提出申訴和控告;
(七)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辭職;
(八)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第三章職位分類第八條國家行政機關實行職位分類制度。
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在確定職能、機構、編制的基礎上,進行職位設置;制定職位說明書,確定每個職位的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作為國家公務員的錄用、考核、培訓、晉升等的依據。
國家行政機關根據職位分類,設置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和等級序列。第九條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非領導職務是指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助理調研員、調研員、助理巡視員、巡視員。第十條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十五級。
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務院總理:一級;
(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二至三級;
(三)部級正職,省級正職:三至四級;
(四)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四至五級;
(五)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五至七級;
(六)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六至八級;
(七)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七至十級;
(八)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八至十一級;
(九)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九至十二級;
(十)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九至十三級;
(十一)科員:九至十四級;
(十二)辦事員:十至十五級。第十一條國家公務員的級別,按照所任職務及所在職位的責任大小、工作難易程度以及國家公務員的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工作經歷確定。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因工作需要,增設、減少或者變更職位時,應當按照規定程序重新確定。第四章錄用第十三條國家行政機關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採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擇優錄用。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和各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錄用國家公務員時,對少數民族報考者應當予以照顧。第十四條錄用國家公務員,必須在編制限額內按照所需職位的要求進行。第十五條報考國家公務員,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格條件。第十六條錄用國家公務員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發布招考公告;
(二)對報考人員進行資格審查;
(三)對審查合格的進行公開考試;
(四)對考試合格的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五)根據考試、考核結果提出擬錄用人員名單,報設區的市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審批。.
錄用特殊職位的國家公務員,經國務院人事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以簡化程序或者採用其他測評辦法。第十七條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的錄用考試,由國務院人事部門負責組織。
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的錄用考試,由省級人民政府人事部門負責組織。
② 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國家公務員錄用工作,保障新錄用的國家公務員的基本素質,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錄用國家公務員,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採取考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國家行政機關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第四條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各級政府民族事務部門錄用國家公務員時,對少數民族報考者應予照顧。
各級國家行政機關錄用國家公務員時,對退役軍人應予照顧。第二章錄用管理機構第五條國務院人事部門是國家公務員錄用的主管機關,負責全國國家公務員錄用的綜合管理工作。包括:擬定國家公務員錄用法規;制訂有關的具體政策;指導與監督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錄用的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國務院各工作部門錄用國家公務員的考試和備案工作,某些考試工作可以委託省級政府人事部門承擔。第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人事部門是本行政轄區國家公務員錄用的主管機關,負責本行政轄區內國家公務員錄用的管理工作。包括:根據國家的公務員錄用法規,制定本行政轄區國家公務員錄用的有關規定;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指導和監督市(地)級以下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錄用的管理工作;負責組織省級政府各工作部門錄用國家公務員的考試和審批工作;規定市(地)級以下國家行政機關錄用考試的組織辦法;承辦國務院人事部門委託的有關考試工作。第七條市(地)級以下政府人事部門按照省級政府人事部門的規定,負責本行政轄區內國家公務員錄用的有關管理工作。第八條各級政府工作部門按照同級政府人事部門的要求,承擔本部門國家公務員錄用的有關工作。第九條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服務機構受政府人事部門委託,承擔某些錄用考試具體操作工作。第三章錄用計劃第十條錄用國家公務員要在國家核定的編制員額內,按照所需職位的要求和錄用程序進行。第十一條國務院工作部門國家公務員的錄用計劃,由國務院各工作部門申報,國務院人事部門確定。
省級政府工作部門國家公務員的錄用計劃,由省級政府各工作部門申報,省級政府人事部門確定。市(地)級以下政府工作部門國家公務員錄用計劃的編制,由省級政府人事部門規定其程序的和審批許可權。第十二條國家公務員錄用計劃的內容包括:
(一)用人部門名稱及其編制數、缺編數和擬增總人數。
(二)擬錄用職位名稱、專業、人數及所需要的資格條件。
(三)招考的對象、范圍及採取的考試方法。第十三條各級政府人事部門應按照確定的錄用計劃制定考試方案,合理使用政府劃撥的考試經費。第四章報考資格審查第十四條報考國家公務員,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權利;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
(三)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具有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四)報考省級以上政府工作部門的應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報考市(地)級以下政府工作部門的文化程度由省級錄用主管機關規定;
(五)報考省級以上政府工作部門的須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國家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六)身體健康,年齡為三十五歲以下;
(七)具有錄用主管機關批準的其它條件。
本條第(四)、第(六)項所列條件,經錄用主管機關批准,可適當放寬限制。第十五條考試前應對報考者進行資格審查,了解報考者的基本條件。
資格審查工作由政府人事部門和用人部門共同負責,並向符合規定資格條件報考者發准考證。第五章考試第十六條國家公務員的錄用考試採取筆試和面試的方式,測試應試者的公共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其他適應職位要求的業務素質與工作能力。
考試可根據擬任職位要求分類別、分等次進行。第十七條筆試分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兩種。
公共科目由國務院人事部門統一確定;專業科目由國務院人事部門和省級政府人事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分別確定或批准。第十八條筆試合格者方可參加面試。面試的內容和方法,由錄用主管機關規定。第十九條筆試由政府人事部門組織實施,面試可由政府人事部門組織實施,也可委託用人部門組織實施。
③ 根據公務員法規定,我國公務員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根據《公務員法》第十一條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十八周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
國家公務員考試不能報考的人群:
1、現役軍人。
2、在讀的非應屆畢業生。
3、在職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工作人員。
4、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
5、被開除黨籍和被開除公職的人。
6、被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人。
7、在公務員考試中有舞弊行為的人員。
8、公務員被辭退不滿5年的人員。
9、被法律法規規定不能錄用為公務員的人員。
領取公務員考試資料
④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嚴肅行政機關紀律,規范行政機關公務員的行為,保證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依法履行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行政機關公務員違反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條例給予處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對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有規定的,依照該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執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對行政機關公務員應當受到處分的違法違紀行為做了規定,但是未對處分幅度做規定的,適用本條例第三章與其最相類似的條款有關處分幅度的規定。
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可以補充規定本條例第三章未作規定的應當給予處分的違法違紀行為以及相應的處分幅度。除國務院監察機關、國務院人事部門外,國務院其他部門制定處分規章,應當與國務院監察機關、國務院人事部門聯合制定。
除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務院決定外,行政機關不得以其他形式設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事項。第三條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履行職務的行為受法律保護,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受處分。第四條給予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應當堅持公正、公平和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
給予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應當與其違法違紀行為的性質、情節、危害程度相適應。
給予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應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第五條行政機關公務員違法違紀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章處分的種類和適用第六條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的種類為:
(一)警告;
(二)記過;
(三)記大過;
(四)降級;
(五)撤職;
(六)開除。第七條行政機關公務員受處分的期間為:
(一)警告,6個月;
(二)記過,12個月;
(三)記大過,18個月;
(四)降級、撤職,24個月。第八條行政機關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受撤職處分的,應當按照規定降低級別。第九條行政機關公務員受開除處分的,自處分決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與單位的人事關系,不得再擔任公務員職務。
行政機關公務員受開除以外的處分,在受處分期間有悔改表現,並且沒有再發生違法違紀行為的,處分期滿後,應當解除處分。解除處分後,晉升工資檔次、級別和職務不再受原處分的影響。但是,解除降級、撤職處分的,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第十條行政機關公務員同時有兩種以上需要給予處分的行為的,應當分別確定其處分。應當給予的處分種類不同的,執行其中最重的處分;應當給予撤職以下多個相同種類處分的,執行該處分,並在一個處分期以上、多個處分期之和以下,決定處分期。
行政機關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受到新的處分的,其處分期為原處分期尚未執行的期限與新處分期限之和。
處分期最長不得超過48個月。第十一條行政機關公務員2人以上共同違法違紀,需要給予處分的,根據各自應當承擔的紀律責任,分別給予處分。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處分:
(一)在2人以上的共同違法違紀行為中起主要作用的;
(二)隱匿、偽造、銷毀證據的;
(三)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發檢舉、提供證據材料的;
(四)包庇同案人員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從重情節。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輕處分:
(一)主動交代違法違紀行為的;
(二)主動採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損失的;
(三)檢舉他人重大違法違紀行為,情況屬實的。第十四條行政機關公務員主動交代違法違紀行為,並主動採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損失的,應當減輕處分。
行政機關公務員違紀行為情節輕微,經過批評教育後改正的,可以免予處分。第十五條行政機關公務員有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本條例第三章規定的處分幅度以內從重或者從輕給予處分。
行政機關公務員有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應當在本條例第三章規定的處分幅度以外,減輕一個處分的檔次給予處分。應當給予警告處分,又有減輕處分的情形的,免予處分。
⑤ 2020年新公務員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
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2006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全國印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
2020年3月3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審批辦法》發布,2006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附件五《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審批辦法》,2006年8月20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印發的《關於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意見》同時廢止。[1]
中文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
外文名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civil servants
頒布時間
2006年4月9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適用對象
全體公務員及參公人員
快速
導航
法規全文
方案解讀
法規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已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務員法是我國幹部人事管理第一部具有總章程性質的法律,在我國幹部人事制度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公務員法的公布施行,為科學、民主、依法管理公務員隊伍提供了重要依據,為提高公務員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為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一支優秀人才密集、善於治國理政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提供了重要支撐,有利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各級政權建設,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
貫徹實施公務員法,推進公務員制度建設,依法管理好公務員隊伍,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領導,科學安排,穩妥推進,務求實效。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認真履行公務員主管部門牽頭抓總的職責,切實負起責任,統一規劃,明確分工,精心組織,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分清輕重緩急,扎扎實實地推進公務員法實施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公務員法實施工作。各級機關要嚴格執行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規的各項規定,依法辦事,以實施公務員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機關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要切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⑥ 公務員錄用規定都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公務員錄用工作,保證新錄用公務員的基本素質,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各級機關錄用擔任一級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級層次的公務員。
第三條 公務員錄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路線和幹部工作方針政策,突出政治標准,堅持下列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
(三)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
(四)事業為上、公道正派,人崗相適、人事相宜;
(五)依法依規辦事。
第四條 錄用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錄用政策和考試內容應當體現分類分級管理要求。
第五條 錄用公務員,應當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內,並有相應的職位空缺。
第六條 錄用公務員,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發布招考公告;
(二)報名與資格審查;
(三)考試;
(四)體檢;
(五)考察;
(六)公示;
(七)審批或者備案。
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可以對上述程序進行調整。
第七條 民族自治地方錄用公務員,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執行。具體辦法由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確定。
第八條 公務員主管部門和招錄機關應當採取措施,便利報考者報名和參加考試。有殘疾人參加考試時,根據需要予以協助。
第二章 管理機構
第九條 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錄用的綜合管理工作。具體包括:
(一)擬定公務員錄用法規;
(二)制定公務員錄用的規章、政策;
(三)指導和監督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工作;
(四)負責組織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的錄用。
第十條 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公務員錄用的綜合管理工作。具體包括:
(一)貫徹有關公務員錄用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根據公務員法和本規定,制定本轄區內公務員錄用實施辦法;
(三)負責組織本轄區內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
(四)指導和監督設區的市級以下各級機關公務員錄用工作;
(五)承辦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委託的公務員錄用有關工作。
必要時,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可以授權設區的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本轄區內公務員的錄用。
第十一條 設區的市級以下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規定,負責本轄區內公務員錄用的有關工作。
第十二條 招錄機關按照公務員主管部門的要求,負責本機關及直屬機構公務員錄用的有關工作。
第十三條 公務員錄用有關專業性、技術性、事務性工作可以授權或者委託考試機構以及其他專業機構承擔。
第三章 錄用計劃與招考公告
第十四條 招錄機關根據隊伍建設需要和職位要求,提出招考的職位、名額和報考資格條件,擬定錄用計劃。
第十五條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的錄用計劃,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審定。
省級機關及其直屬機構的錄用計劃,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審定。設區的市級以下機關錄用計劃的申報程序和審批許可權,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
第十六條 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制定招考工作方案。
設區的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經授權組織本轄區公務員錄用,其招考工作方案應當報經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第十七條 公務員主管部門依據招考工作方案,制定招考公告,面向社會發布。招考公告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招錄機關、招考職位、名額和報考資格條件;
(二)報名方式方法、時間和地點;
(三)報考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
(四)考試科目、時間和地點;
(五)其他須知事項。
第四章 報名與資格審查
第十八條 報考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資格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齡為十八周歲以上,三十五周歲以下;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
(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八)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前款第(二)、(七)項所列條件,經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批准,可以適當調整。
報考行政機關中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等職位的,應當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公務員主管部門和招錄機關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第十九條 下列人員不得報考公務員:
(一)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的;
(三)被開除公職的;
(四)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
(五)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條 報考者不得報考錄用後即構成公務員法第七十四條所列情形的職位,也不得報考與本人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人員擔任領導成員的用人單位的職位。
第二十一條 報考者應當向招錄機關提交報考申請材料,報考者提交的申請材料應當真實、准確、完整。
招錄機關根據報考資格條件對報考申請進行審查,確認報考者是否具有報考資格。資格審查貫穿錄用全過程。
⑦ 公務員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公務員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如下:
1、公務員的管理,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依照法定的許可權、條件、標准和程序進行;
2、公務員的管理,堅持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並重的原則;
3、公務員的任用,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注重工作實績;
4、國家對公務員實行分類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學化水平;
5、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上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下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公務員管理工作。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同級各機關的公務員管理工作;
6、國家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
7、錄用公務員,應當發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應當載明招考的職位、名額、報考資格條件、報考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以及其他報考須知事項;
8、對公務員的考核,按照管理許可權,全面考核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重點考核工作實績;
9、公務員職務實行選任制和委任制,領導成員職務按照國家規定實行任期制。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細則》
第十一條 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十八周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
⑧ 公務員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與公務員相關的法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規范公務員管理的法律,立法機關和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進行了相關的專家論證、艱苦的組織協調和體制創新工作,這是一部凝聚了自1993年公務員制度實施以來,十多年的公務員管理經驗和眾多立法者心血智慧和汗水的法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憲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