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營商環境條例

營商環境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5 12:28:28

㈠ 《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怎麼提及電子簽名的

《條例》指出,北京市要「推行全部政務服務事項在網上全程辦理」,並多次提及區塊鏈、電子化、大數據、信息共享等關鍵詞,點明了其降本提效、規范便利、有助於信息化共享的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條例》特別強調了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的法律效力。作為首都,此舉示範意義不言而喻。

以下為相關內容摘選。

第十七條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企業電子身份認證信息系統,減少企業需要提供的材料。
市發展改革部門推動建立健全本市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系,實行公共資源交易目錄管理,依法公開公共資源交易的規則、流程、結果、監管和信用等信息,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實現一表申請、一證通用、一網通辦服務。
推廣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使用電子保函,降低市場主體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第二十八條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統一政務服務標准,創新政務服務方式,推動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不斷提高政務服務質量,為市場主體提供規范、便利、高效的政務服務。

第三十四條本市推行全部政務服務事項在網上全程辦理。
市政務服務部門建設全市統一的在線政務服務平台,推進各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台規范化、標准化和互聯互通。

第三十五條市經濟和信息化部門建立全市統一的大數據管理平台和信息共享機制,推進政務信息共享。
市場主體辦理政務服務事項,使用的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規定條件的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區塊鏈技術應用中產生的電子數據可以作為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的依據和歸檔材料。

使用可靠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有利於大數據管理及信息共享,同理,企業使用電子簽名類應用,同樣有助於沉澱數字資產,對內有利於數據分析,對外有利於便捷共享。

㈡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規定設定證明事項應當堅持確有必要從嚴控制的原則對什麼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規定,設定證明事項,應當堅持確有必要、從嚴控制的回原則。答對通過法定文書能夠辦理、通過法定證照能夠辦理、通過書面告知承諾能夠辦理、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不得設定證明事項。

根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規定,設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證金,應當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者經國務院批准。

(2)營商環境條例擴展閱讀: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由國務院於2019年10月22日發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家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依法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㈢ 根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規定 證明事項應當有什麼依據

近日,兩則利好消息振奮人心。 一則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3日對外發布,在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我國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另一則是,世界銀行24日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排名今年升至第31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
制度建設與世界排名相呼應,彰顯了中國營商環境的扎實進步,也展現了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

法治化——從實踐經驗到頂層設計

新華社通稿指出,《條例》總結了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和做法,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人民群眾滿意、市場主體支持的改革舉措用法規制度固化下來,重點針對我國營商環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從完善體制機制的層面作出相應規定。

專家指出,在中國,國務院條例是位階僅次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對國務院部門和地方具有強制約束力。條例的頒布意味著其中的舉措須在各地執行。以往經常在地方出現的一些怪象,如「選擇性政策執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將變成違規行為。

本次《條例》對法律法規的立改廢和調整實施,制定法規政策聽取市場主體意見,為市場主體設置政策適應調整期,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等作了規定。比如:

第三十九條指出: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對相關管理事項已作出規定,但未採取行政許可管理方式的,地方不得就該事項設定行政許可。對相關管理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可以依法就該事項設定行政許可。

第四十條指出: 國家實行行政許可清單管理制度,適時調整行政許可清單並向社會公布,清單之外不得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國家大力精簡已有行政許可。對已取消的行政許可,行政機關不得繼續實施或者變相實施,不得轉由行業協會商會或者其他組織實施。

第四十四條指出: 證明事項應當有法律、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依據。設定證明事項,應當堅持確有必要、從嚴控制的原則。對通過法定證照、法定文書、書面告知承諾、政府部門內部核查和部門間核查、網路核驗、合同憑證等能夠辦理,能夠被其他材料涵蓋或者替代,以及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不得設定證明事項。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公布證明事項清單,逐項列明設定依據、索要單位、開具單位、辦理指南等。清單之外,政府部門、公用企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不得索要證明。各地區、各部門之間應當加強證明的互認共享,避免重復索要證明。

㈣ 針對《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相關細則,有什麼建議

學習、實施、貫徹。

熱點內容
2016年欠債不還新立法 發布:2025-04-24 12:46:36 瀏覽:61
按勞動法辭工為多少天 發布:2025-04-24 12:43:05 瀏覽:980
農村旅遊政策法規 發布:2025-04-24 12:40:43 瀏覽:73
立法的基本精神是什麼 發布:2025-04-24 12:40:42 瀏覽:193
復旦大學法律碩士法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5-04-24 12:35:50 瀏覽:180
辦事處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12:32:05 瀏覽:964
新婚姻法關於房產百度 發布:2025-04-24 12:30:47 瀏覽:758
勞動合同法中喪事假 發布:2025-04-24 12:13:49 瀏覽:167
罵人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4 11:55:42 瀏覽:216
醫院口腔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11:34:02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