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防火條例
Ⅰ 林芝市森林草原防火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有效預防和撲救森林草原火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森林草原資源,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森林草原火災的預防、撲救和災後處置適用本條例,城市市區除外。第三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撲救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年度計劃,同時納入當地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保障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第五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森林草原防火的監督和管理工作,承擔本級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的日常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按照森林草原防火責任規定,做好本轄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按照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和森林草原火災應急處置辦法的規定,協助做好森林草原火災應急處置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森林草原防火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七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納入各級人民政府年度考核體系。
對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森林草原防火科學研究,推廣運用先進技術和設備。第九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有預防森林草原火災、報告森林草原火情的義務。第二章森林草原防火組織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本行政區域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設立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相對應的工作機構,負責本轄區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森林草原防火區內的經營者負責其經營范圍內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承擔其森林草原防火責任。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制,劃定防火責任區,簽訂防火責任書,確定防火責任人,落實森林草原防火責任。第十二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確定聯防區域,建立森林草原防火聯防機制,實行信息共享,共同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和組織實施;
(二)協調解決各單位、地區之間有關森林草原防火的重大問題;
(三)指導和監督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制的建立,組織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檢查,督促森林草原火災隱患整改;
(四)指導森林草原火災撲救隊伍的組建,組織開展培訓和火災應急預案演練工作;
(五)組織、協調和指揮森林草原火災的撲救,指導和監督森林草原火災的調查、評估工作;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專業森林草原火災撲救隊伍。
鄉(鎮)人民政府、林場、牧場和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特殊保護區域,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專業或者半專業森林草原火災撲救隊伍,並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村(居)民委員會和工礦企業、野外施工企業等森林草原防火區內的經營者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建立群眾撲救隊伍或者配備防火專職人員。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為所屬的專業森林草原火災撲救隊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各級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森林草原防火區內的經營者參加森林草原火災保險,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和災後自我救助能力。第三章森林草原火災的預防第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上級森林草原防火規劃,結合實際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森林草原防火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主管部門應當編制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主管部門備案。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鄉(鎮)人民政府根據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制定森林草原火災應急處置辦法。
森林草原防火區內的經營者,應當制定森林草原火災應急處置方案。
Ⅱ 甘肅省草原防火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草原防火工作,預防和撲救草原火災,保護草原資源,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草原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林區和城市市區的,不適用本辦法。第三條草原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部門、單位領導負責制。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草原防火專項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的開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成立草原防火指揮部,指揮部辦事機構設在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草原防火日常工作。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
(一)領導、組織草原火災的指揮、撲救、調查,安排部署草原防火措施,負責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防火工作。
(二)發布草原火警預警信息,決定啟動和停止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協調落實草原火災撲救的物資調配、交通運輸、經費保障等事項。
(三)研究處理其他有關草原防火的重大事宜。第五條縣級以上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防火工作,其草原監督管理機構負責草原防火的監督檢查、火情監測、信息收集和技術培訓等,對違反草原防火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進行調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草原防火工作。第六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草原防火情況的監督檢查,根據需要建立鄉村義務撲火隊伍。第七條省草原防火指揮部應當建立草原防火專家信息庫,成立應急專家組,為火災撲救工作提供決策咨詢。
草原防火重點市州、縣市區也應當成立相應的草原防火技術組織。第八條經營或使用草原的單位和個人,在其經營使用范圍內承擔草原防火責任。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草原防火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草原防火安全意識。在草原防火區及其交通要道設立草原防火宣傳牌和警示牌。
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應當開展草原防火公益宣傳。草原區的學校應當開展草原防火宣傳教育。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預防草原火災、報告草原火情、保護草原防火設施和參加撲救草原火災的義務。但不得動員殘疾人、孕婦、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撲救草原火災。第二章草原火災的預防第十條省草原防火主管部門根據草原的分布范圍和火災發生的危險程度,將全省草原劃分為極高、高、中、低四個等級的草原火險區。第十一條縣級以上草原防火主管部門根據上級草原防火規劃,結合本地實際,編制本行政區域草原防火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草原防火規劃的要求,加強草原火情瞭望和監測設施、防火隔離帶、防火道路、防火物資儲備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備草原防火交通工具、滅火器械、觀察和通信器材等裝備,儲存必要的防火物資,建立和完善草原防火指揮信息系統。
重點草原防火鄉鎮應當儲存必要的防火物資,確保撲救草原火災時所需物資的有效供給。
各級草原防火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草原防火物資儲備庫(站)庫存的草原防火交通工具、滅火器械、服裝、觀察和通信器材等裝備,定期進行檢查、維護和更新,確保撲救草原火災時所需物資的應急保障。第十三條實施草原建設項目,應當同時制定草原防火設施的建設規劃。第十四條縣級以上草原防火主管部門負責制定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十五條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草原經營使用的具體情況劃分草原防火責任區,確定草原防火責任單位,建立草原防火責任制度,簽訂草原防火責任書,定期進行草原防火檢查。
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有關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草原防火聯防制度,確定聯防區域,加強信息溝通和監督檢查,確保應急處置。第十六條在草原上進行爆破、勘察、探礦、架設(鋪設)管線、開采礦藏和工程建設等活動,提供下列材料,報省草原監理機構審批。具體實施時,應當將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報當地縣級草原防火主管部門備案。
(一)申請書;
(二)所在地縣市區草原防火主管部門的核查意見;
(三)征佔用草原及工程建設批准文件,實施單位、個人的有效證件;
(四)草原滅火設備配備情況及草原火災應急預案;
(五)草原使用者或者承包經營者同意實施的證明;
(六)自然保護區內的還需提供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的意見書;
(七)繳納草原植被恢復費的證明;
(八)三名以上草原防撲火技術培訓合格人員。
Ⅲ 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有效預防和撲救塞罕壩森林草原火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森林草原資源,築牢京津生態屏障,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森林草原火災的預防和撲救。
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是指省塞罕壩機械林場、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的燕格柏分場和龍頭山種苗場,承德市御道口牧場管理區,以及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紅松窪自然保護區、御道口鎮、姜家店鄉、寶元棧鄉、哈里哈鄉、大喚起鄉、燕格柏鄉所屬區域。第三條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應當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承好塞罕壩精神,依法依規嚴格落實防火責任,堅持防火責任重於泰山,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防火責任機制和依法監管機制,堅持旅遊服從防火安全要求,嚴格控制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旅遊開發,科學合理設立禁止旅遊區並嚴禁遊客進入,健全省級組織領導和協調協作落實體系,確保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防火安全和旅遊發展安全。第五條省、市、縣人民政府對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實行分級負責制,省、市、縣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對防火監管執法承擔主管責任。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按照省、市、縣隸屬關系歸口實行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林長制,建立健全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責任制,落實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森林草原管理機構的防火責任,構建屬地負責、部門監管,歸口管理、聯防聯控,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森林草原防火常態長效機制。
本條例所稱「市」特指承德市,「縣」特指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鄉(鎮)」特指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御道口鎮、姜家店鄉、寶元棧鄉、哈里哈鄉、大喚起鄉、燕格柏鄉。第六條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相關森林、林木、林地、草原的經營管理單位和個人以及其他相關單位、個人,應當按照規定承擔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責任。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均有預防火災、保護防火設施設備、報告火情的義務,嚴禁從事可能造成火災後果的行為,不得將各類火源火種帶入林區。第八條省、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森林草原火災預防、撲救、保障等所需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九條省、市、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支持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科學技術研究與運用,推廣先進監測手段、防火滅火技術和設施設備,提高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和撲救能力。第十條對在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管理職責第十一條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省、市、縣、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森林草原防火第一責任人,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分管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森林草原防火直接責任人,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
省人民政府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是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草原防火第一責任人,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省人民政府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分管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負責人是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草原防火直接責任人,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省人民政府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明確的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負具體責任。
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及周邊區域森林草原的管理機構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主要領導責任;分管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負責人是本單位森林草原防火直接責任人,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各單位明確的森林草原防火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負具體責任。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負責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總體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省際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制定和採取有效防火措施,健全防火責任制和追究制度。
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對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履行屬地責任。
鄉(鎮)人民政府在上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做好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的具體工作,承擔屬地防火責任。
村民委員會應當制定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村規民約,嚴格管理,落實措施,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Ⅳ 森林草原防火十不準是什麼
森林草原防火十不準如下:
1、不準攜帶火種進山、進林區;
2、不準在山邊燒灰積肥、燒荒、燒田埂地邊雜草;
3、不準上墳燒紙、燒香、點蠟燭、燃放鞭炮;
4、不準燒火驅獸和用明火槍狩獵;
5、不準在林地吸煙、野炊、烤火、打火把照明;
6、不準在林區劈灌燒煤、砍柴燒炭;
7、不準擅自在林區進行射擊、爆破等易燃作業;
8、不準擅自進入林區進行挖掘、運輸等生產作業;
9、不準小孩、痴、呆、傻人員在林區玩火;
10、不準在林區內從事野營、旅遊、祭祀、廟會等活動時用火。
(4)草原防火條例擴展閱讀:
《森林防火條例》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森林防火區內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拒絕接受森林防火檢查或者接到森林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逾期不消除火災隱患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個人並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森林防火期內未經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區內野外用火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對個人並處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Ⅳ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草原防火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草原防火工作,積極預防和撲救草原火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效保護草地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國務院《草原防火條例》,結合自治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草原防火是指自治縣境內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火災的預防和撲救。第三條自治縣境內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自治縣人民政府草原防火指揮部主管草原防火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自治縣農牧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日常工作。指揮部的職責是:
(一)檢查和監督區、鄉(民族鄉)、鎮、村、農牧場及各有關單位貫徹執行草原防火法規、政策和重大行政措施的實施,指導草原防火工作。
(二)劃定草原防火管制區,制定草原防火責任制度和公約。
(三)組織、指揮各方面力量撲救火災。
(四)協調區、鄉(民族鄉)、鎮、村及各有關部門之間的草原防火工作事項;協調自治縣行政區域交界地區草原防火事項,建立防火工作聯防制度。
(五)討論決定有關草原防火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項。第五條各區公署、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農牧場成立草原防火委員會,各村成立草原防火領導小組。
各級草原防火組織負責本區域內的草原防火工作,並建立下列工作制度:
(一)宣傳教育制度。開展草原防火宣傳教育,普及防火滅火知識,制定防範措施和撲火預案,檢查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
(二)草原防火責任制度。各級草原防火組織實行草原防火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
(三)火情報告制度。草原防火期內,堅持晝夜值班,保證通訊聯絡暢通,准確掌握火情動態,及時上報情況。
(四)火警、火災緊急撲救制度。發生火警、火災要立即通知轄區內各級防火組織迅速趕赴現場,成立臨時撲火指揮部,下達撲火動員令,制定撲火措施,緊急動員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投入撲救工作。
(五)草原火災檔案備案制度。記載草原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草原資源受害及成災情況,並建立檔案。第六條各村組建義務撲火隊,定期進行培訓和防火演練,做到組織健全、應急到位。第七條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5月31日為草原防火期,1月1日至4月30日為草原火險期,3月至4月為高火險期,11月為草原防火宣傳月。第八條防火期內禁止在草原及人工草地上使用明火、掃墓燒紙、鞭炮。牧民生活性用火或按照民族習俗實行火葬的,應當在指定的安全地點用火,並採取必要的防火措施,用火後必須徹底熄滅余火。第九條自治縣農牧行政主管部門在草原防火期內依法對進入轄區內草原的機動車輛和人員進行防火檢查。第十條自治縣各級政府根據實際需要,有計劃地進行草原防火設施建設。
(一)在火災易發區的制高點上設置防火暸望台(塔);在火險等級高的地方,結合道路、河流、山脊開設防火隔離帶。
(二)在進入草原的主要路口和和人員活動較多的地方設置草原防火宣傳牌和專欄,開展草原防火宣傳教育。
(三)多方籌措資金,逐步更新交通運輸工具、探火滅火器械和通訊設備。
(四)草原防火資金列入自治縣、區財政預算,專款專用。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一旦發現草原火情,必須立即撲救,並及時向當地政府或草原防火組織報告。接到火情報告的單位,在迅速組織人力撲救的財時,及時將火情上報自治縣草原防火指揮部。第十二條撲救草原火災在自治縣人民政府草原防火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由就近的區、鄉(民族鄉)、鎮草原防火委員會具體組織撲救。遇有下列草原火災,應立即報告上級草原防火指揮部:
(一)省、地、縣行政界線附近的;
(二)過火面積10公頃以上的;
(三)造成人身傷亡的;
(四)威脅居民區和重要設施或危及森林的;
(五)兩小時尚未撲滅明火的;
(六)需要上級支援撲救的。
接到撲火命令或通知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迅速趕赴指定地點,投入撲救工作。第十三條發生草原火災時,當地政府和有關單位應做好人員、物資的調運和傷病員的救治工作。第十四條草原火災撲滅後,對火災現場要全面檢查,消滅余火。由所在區、鄉(民族鄉)、鎮、村和農牧場安排人員看守現場,經自治縣草原防火指揮部和農牧行政主管部門檢查驗收後,方可撤出看守人員。
Ⅵ 內蒙古自治區森林草原防火條例(2016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有效預防和撲救森林草原火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森林草原資源,維護生態安全,根據國務院《森林防火條例》和《草原防火條例》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森林、林木、林地和天然草原、人工草地火災的預防和撲救,但城市市區的除外。第三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科學撲救、以人為本、屬地管理的原則。第四條預防森林草原火災、保護森林草原資源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第五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森林草原防火規劃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年度計劃以及林業、農牧業專項發展規劃,並納入當地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保障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第六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本行政區域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森林草原防火的監督和管理工作。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第七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部門、單位主要領導負責制。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納入各級人民政府年度考核體系。第八條森林、林木、林地和天然草原、人工草地的經營單位和個人應當在其經營范圍內承擔森林草原防火責任。第九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森林草原防火專項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專項經費主要用於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撲救隊伍訓練和裝備、巡查和值守、撲救和災後處置等事項。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安排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儲備金。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森林、林木、林地和天然草原、人工草地的經營單位和個人參加森林草原火災保險,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和災後自我救助能力。第十一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森林草原防火聯防機制,確定聯防區域,建立聯防組織和聯防制度,實現信息共享。第十二條對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在撲救重大、特別重大森林草原火災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可以由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當場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森林草原防火組織第十三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應當配備專職副指揮,辦事機構設在同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森林草原防火的日常工作。
有森林草原防火任務的蘇木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應當設立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工作人員,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管理局及其所屬國有林業局森林防火指揮機構,負責其經營管理范圍內的防火工作。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自治區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
(二)落實森林草原防火規劃,制定工作計劃和措施,完善火災預防、撲救及其保障制度;
(三)組織森林草原防火安全檢查,督促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加強防火設施、設備以及撲火物資管理和火源管理;
(四)組織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教育、森林草原防火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技術和設備,培訓森林草原防火專業人員;
(五)及時啟動本級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制定撲火方案,統一組織和指揮撲救森林草原火災;
(六)負責火情監測、火險預測、預報和火災調度、統計、建檔工作,及時逐級上報和下傳森林草原火情火災信息以及有關事項;
(七)協調解決地區之間、部門之間有關森林草原防火的重大問題。
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管理局及其所屬國有林業局森林防火指揮機構依照前款規定執行。
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指揮機構可以指揮調動武裝警察森林部隊和航空護林站開展防撲火工作。第十五條在森林草原防火區的林場、農場、牧場、鐵路以及其他企業事業單位、部隊、嘎查村等,應當建立相應的森林草原防火組織,負責防火責任區內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Ⅶ 草原防火工作實行什麼方針
草原防火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草原防火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2008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的《草原防火條例》規定: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草原火災的預防和撲救。但是,林區和城市市區的除外。草原防火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草原防火工作的組織領導,將草原防火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的開展。草原防火工作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部門、單位領導負責制。
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草原防火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草原防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防火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草原防火工作。
Ⅷ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森林草原防火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落實生態保護第一的責任,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減少森林草原火災危害,保護森林草原資源,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縣森林草原火災的預防和撲救。第三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積極消滅的方針。第四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實行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部門、單位領導負責制。
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組織領導,設立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縣的森林草原防火和撲救工作;將森林草原防火規劃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林業、農牧業專項發展規劃,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五條林業、農牧行政主管部門分別負責全縣森林、草原防火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公安、交通、民政、衛生、商務、氣象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第六條森林、草原的承包經營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建立防火責任制,確定防火責任人,配備防火設施和設備,在其承包經營和使用范圍內承擔森林、草原防火責任。第七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涉及兩個以上鄉(鎮)行政區域或者單位的,有關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單位應當建立防火聯防組織,確定聯防區域,制定聯防制度,明確聯防責任,加強信息溝通和監督檢查。第八條預防森林草原火災,保護森林草原資源,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森林草原防火區內居住的個人和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按照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制的要求,履行森林草原防火義務。第九條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教育活動,普及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知識。第十條對在預防和撲救森林草原火災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縣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火災預防第十一條森林草原防火區劃及其火險等級的劃分,由縣人民政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並向社會公布。第十二條林業、農牧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防火區劃和防火工作需要,分別編制森林、草原防火規劃,報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第十三條林業、農牧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編制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報縣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市林業、農牧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四條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森林、草原資源分布狀況和森林、草原火災發生規律,劃定森林、草原防火區,並向社會公布。每年10月1日至翌年5月31日、9月15日至翌年6月15日分別為森林、草原防火期。
防火區內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實行全年防火。防火期內,防火區內的單位應當嚴格執行二十四小時防火值班制度。第十五條林業、農牧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督促防火區內的單位建立森林、草原防火責任制度,確定防火責任區,明確防火責任單位和具體責任人,配備防火巡護人員和防火設施、設備,加強對野外用火的監管;建立專業的和群眾的森林草原火災撲救隊伍並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第十六條防火期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防火區;禁止在防火區內吸煙、焚燒秸桿、祭奠燒紙、祭俄博、野炊等可能引起森林草原火災的野外用火行為。因特殊需要,在森林草原火險等級三級以下時,經林業、農牧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在防火區野外用火的,應當採取防火措施,並指定專人負責,用火後必須徹底熄滅余火。第十七條防火期內,預報有高溫、乾旱、大風等高火險天氣時,縣人民政府可以劃定森林、草原高火險區,規定森林、草原高火險期,並根據需要發布命令,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對可能引起森林、草原火災的居民生活用火應當嚴格管理。第十八條防火期內,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林業、農牧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和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單位對進入防火區的車輛和人員進行防火安全檢查。發現存在火災隱患的,應當告知有關責任人員採取措施消除火災隱患;拒不採取措施消除火災隱患的,禁止其進入防火區或者清理、勸離出防火區。第十九條防火期內,進入防火區的各種機動車輛、機械設備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安裝防火裝置,配備滅火器材。行駛在防火區的營運車輛,司乘人員應當對乘客進行防火安全宣傳,司乘人員和乘客不得丟棄火種。在野外操作機械設備的人員,應當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規程。
鐵路、公路、電力、電信、燃氣管道的經營管理單位和工礦企業等,應當在其防火責任區內,設置防火宣傳標志,落實防火措施,並組織人員做好防火巡護工作。
Ⅸ 鄂溫克族自治旗森林草原防火條例
第一條為了有效預防和撲救森林草原火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森林草原資源,維護生態安全,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森林草原防火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旗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旗境內森林草原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城市市區除外。第三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各部門各單位在當地人民政府領導下,實行部門和單位領導負責制。第四條自治旗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以下簡稱自治旗防火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旗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第五條紅花爾基、綽爾、綽源、阿爾山林業局應當設立與自治旗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相對應的專門機構,負責在自治旗境內施業區森林草原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
駐有其他企業的蘇木、鄉、鎮設立以當地政府為主體的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負責本地區防火工作。各蘇木、鄉、鎮和嘎查應當設立森林草原防火組織。第六條自治旗境內的農業作業單位和其他野外作業點,應當建立防撲火組織,配備滅火機具,負責本責任區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作業區及外圍1公里范圍為作業單位防火責任區。第七條各蘇木、鄉、鎮和駐旗企業設立的森林草原防火組織,應當配備足夠防撲火機具,負責做好農牧民、外來人員的火災預防和宣傳工作。自治旗林業局各林場應當建立以營林員為主體的專業撲火隊,負責本施業區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人員經費以及設施建設、裝備配備等費用統一納入自治旗財政預算。第八條自治旗境內毗鄰的行政區域或者林業施業區,應當建立森林草原防火聯防機制。第九條對在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十條自治旗人民政府及各蘇木、鄉、鎮人民政府、駐自治旗企業應當採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防火宣傳活動,普及森林草原防撲火知識。對進入林區、牧區(以下簡稱林牧區)從事生產作業、觀光旅遊等人員,由作業單位或者組織單位負責宣傳教育和管理。第十一條自治旗防火指揮部應當編制全旗森林草原防火規劃,報自治旗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各蘇木、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編制本行政區的森林草原防火規劃,經自治旗防火指揮部批准後分期組織實施。第十二條自治旗應當建立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和撲救應急機制。
自治旗防火指揮部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結合實際,編制自治旗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並報上一級防火指揮部備案。
各蘇木、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戰需要,編制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並報自治旗防火指揮部備案。第十三條途經自治旗境內的鐵路經營單位負責鐵路沿線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並配合沿線地方人民政府做好鐵路沿線森林草原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第十四條林業機耕防火線應當保質保量按時完成,自治旗防火指揮部負責質量驗收,並做好監督檢查工作。第十五條在林牧區依法開辦工礦企業、設立旅遊區或者新建開發區的,其森林草原防火設施應當與該建設項目同步規劃、設計、施工和驗收。在林牧區成片造林的,應當同時配套建設森林草原防火設施。第十六條駐自治旗電力企業應當在變壓器等容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的危險地段開設防火隔離帶,並對其進行巡護。第十七條森林、林木、林地和草原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防火領導責任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森林草原防火人員,配齊防火設備,在醒目位置設置森林草原防火警示宣傳標志。第十八條自治旗人民政府及各蘇木、鄉、鎮人民政府、林業局,應當定期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防火巡查,發現森林草原火災隱患,及時消除。第十九條防火期內,嚴格執行火源管理制度,禁止野外擅自用火。確需野外生產用火的單位,由自治旗防火指揮部批准。紅花爾基、綽爾、綽源、阿爾山林業局施業區的生產用火由本局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批准,報自治旗防火指揮部備案。第二十條森林草原高火險期間,自治旗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發布命令,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第二十一條森林草原防火區內的油庫、倉庫等重要設施周圍應當開設防火隔離帶,蒙古包應當設置倒灰坑,配備滅火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