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法規
㈠ 根據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下列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機關是: A.北京市海淀區人民代表大會 B.天津市人民
答案:D
【解析】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版在地的權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必須是人大及其常委會,故B、C錯誤。北京市海淀區人民代表大會不是北京市人大,不屬於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范圍,而石家莊市人民代表大會屬於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故正確答案為D。
㈡ 各位大神,北京市哪條規范規定500平米以下不用進行消防驗收.
規定如下:
1、根據《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第十三條: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密集場所,建設單位應當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設計審核,並在建設工程竣工後向出具消防設計審核意見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驗收:
(一)建築總面積大於2萬平方米的體育場館、會堂,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
(二)建築總面積大於1.5萬平方米的民用機場航站樓、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
(三)建築總面積大於1萬平方米的賓館、飯店、商場、市場;
(四)建築總面積大於2500平方米的影劇院,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營業性室內健身、休閑場館,醫院的門診樓,大學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寺廟、教堂;
(五)建築總面積大於1000平方米的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兒童游樂廳等室內兒童活動場所,養老院、福利院,醫院、療養院的病房樓,中小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學校的集體宿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員工集體宿舍;
(六)建築總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歌舞廳、錄像廳、放映廳、卡拉OK廳、夜總會、游藝廳、桑拿浴室、網吧、酒吧,具有娛樂功能的餐館、茶館、咖啡廳。
2、對本規定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以外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在取得施工許可、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7日內,通過省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網站進行消防設計、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或者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業務受理場所進行消防設計、竣工驗收消防備案。
(2)北京市法規擴展閱讀:
建設單位在進行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或者竣工驗收消防備案時,應當分別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提供備案申報表、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相關材料及施工許可文件復印件或者本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相關材料。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進行施工圖審查的,還應當提供施工圖審查機構出具的審查合格文件復印件。依法不需要取得施工許可的建設工程,可以不進行消防設計、竣工驗收消防備案。
㈢ 北京地區有關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誰能告知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年12月26日頒布
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年8月31日頒布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96年5月15日頒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2000年4月29日頒布
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1991年頒布
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2004年12月29日修訂
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002年8月29日頒布
8.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2年12月28日頒布
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年9月20日頒布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2000年1月29日頒布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2.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1997年3月25日頒布
13.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年頒布
1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1996年10月29日頒布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年8月23日頒布
16.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 1992年8月14日頒布
17.徵收超標准排污費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辦法 1984年5月13日頒布
18.污染源監測管理辦法 1999年11月1日頒布
19.建築施工場界雜訊限制標准
20.環境標准管理辦法 1999年1月5日頒布
21.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 1999年7月8日頒布
22.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 2001年10月10日頒布
23.城市綠線管理辦法 2002年9月9日頒布
24.環保科技成果登記辦法實施細則 2001年7月30日頒布
25.關於公布《環境保護產品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 2001年12月25日頒布
26.關於發布《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管理規定》的通知
27.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 2002年7月19日頒布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29.環境保護法規解釋管理辦法 1998年12月3日頒布
30.礦產資源補償費使用管理辦法 2001年頒布
31.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2002年1月30日頒布
32.退耕還林條例 2002年12月6日頒布
33.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34.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 2001年3月20日頒布
35.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2年6月29日頒布
36.環境保護檔案管理辦法
37.環境保護設施運營資質認可管理辦法(試行)
3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96年8月29日頒布
39.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96年8月29日頒布
40.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1994年頒布
4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 1979年2月10日頒布
4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1988年11月8日頒布
43.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 2001年12月28日頒布
44.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頒布
45.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2002年頒布
46.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2003年5月13日頒布
47.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年6月28日頒布
48.水功能區管理辦法 2003年5月30日頒布
49.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製品中甲醛釋放限量
50.林業標准化管理辦法 2003年頒布
5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年10月28日頒布
52.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53.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 2001年12月28日頒布
54.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 1999年5月31日頒布
55.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2001年頒布
56.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 2003年4月1日頒布
57.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直屬單位實行人員聘用制度暫行辦法 2003年9月22日頒布
58.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辦法 2003年10月8日頒布
59.傾倒區管理暫行規定 2003年11月14日頒布
60.礦產資源登記統計管理辦法 2003年11月26日頒布
61.渤海生物資源養護規定 2004年1月15日頒布
62.國家林業局印發行政許可工作管理辦法 2004年6月25日頒布
63.環境保護行政許可聽證暫行辦法 2004年6月17日頒布
64.林業科技重獎工作暫行辦法 2004年6月2日頒布
65.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 2004年8月9日頒布
66.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 2004年8月13日頒布
67.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 2004年9月30日頒布
68.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8日頒布
69.地方環境質量標准和污染物排放標准備案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11日頒布
70.黃河河口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30日頒布
71.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30日頒布
72.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管理規定 2004年12月1日頒布
73.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建設項目安全審查辦法 2004年12月14日頒布
74.草畜平衡管理辦法 2005年1月19日頒布
75.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評選和管理辦法 2005年1月7日頒布
76.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2005年2月23日頒布
77.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年2月28日頒布
78.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管理辦法 2005年4月18日頒布
79.環境保護法規制定程序辦法 2005年4月25日頒布
80.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導則(試行) 2005年6月24日頒布
81.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資源破壞價值鑒定程序的規定 2005年8月31日頒布
82.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 2005年9月19日頒布
8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污染內河水域環境管理規定 2005年8月20日頒布
84.草原征佔用審核審批管理辦法 2006年1月27日頒布
85.草種管理辦法 2006年1月12日頒布
86.國家核應急預案
87.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 2006年2月21日頒布
88.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環境管理辦法 2006年3月8日頒布
89.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90.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審批辦法 2006年1月27日頒布
91.《環境信訪辦法》 2006年6月24日頒布
92.新生產機動車排放污染申報檢測機構管理辦法
93.農村水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2006年7月6日頒布
94.關於印發《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的通知 2006年7月28日頒布
9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辦法 2006年10月26日頒布
96.環境統計管理暫行辦法 2006年11月4日頒布
97.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工作規則 2006年12月22日頒布
98.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 2007年04月11日頒布
99.環境監測管理辦法 2007年07月25日頒布
100.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管理辦法(試行) 2007年08月21日頒布
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年10月28日頒布
102.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與資格鑒定管理辦法 2008年03月06日頒布
103.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製造安裝和無損檢驗監督管理規定(HAF601) 2007年12月28日頒布
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2月28日頒布
105.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 2009年2月2日頒布
106.環境行政處罰辦法 2010年1月19日頒布
107.國家級森林公園管理辦法 2011年5月20日頒布
108.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2013年10月2日頒布
㈣ 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廢止了嗎
法律圖書館>>新法規速遞>> 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
《新法規速遞》推出安卓手機版專,購屬軟體送7寸平板電腦!
【法規標題】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
【頒布單位】北京市人民政府
【發文字型大小】令2001年第91號
【頒布時間】2001-12-24
【失效時間】
【法規來源】
===========
沒有發現失效的通知
㈤ 北京市煙草專賣局的法規
北京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文件
(京煙局保[2006]43號)
━━━━━━━━━━━━━━━━━━━━━━━━━
北京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關於發布《北京市煙草物流安全管理規范》和《北京市煙草零售企業安全管理規范》的通知
市局(公司)機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北京市煙草物流安全管理規范》和《北京市煙草零售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已經2006年3月27日第12次局長(總經理)辦公會議通過,現予以發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或發布之日起)施行,請遵照執行。
二〇〇六年四月七日
主題詞:保衛 安全 管理規范 行政規范性文件 通知
報送: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
抄送:市政府公報編輯部 市檔案館
北京市煙草物流安全管理規范
第一條 為規範本市煙草物流的安全管理,保證卷煙配送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及國家、本市和煙草行業有關法規、標准,特製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煙草物流。
第三條 煙草物流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職責。
第四條 煙草物流單位應依法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
第五條 煙草物流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明確各部門、各崗位安全職責,並督促從業人員嚴格執行。卷煙配送安全制度應包括:
(一)卷煙配貨安全制度;
(二)卷煙裝卸安全管理制度;
(三)配送車輛駕駛員安全駕駛制度;
(四)卷煙配送車輛配送員安全工作制度;
(五)GPS系統使用制度;
(六)卷煙配送車輛安全設施設備配備和使用制度;
(七)卷煙配送車輛檢查、維修、保養制度;
(八)事故、信息報告制度。
第六條 煙草物流單位應針對卷煙配送實際情況,制定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機械運行人身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車間和配送車輛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防搶劫應急救援預案;遇惡劣天氣預防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七條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一) 應急救援組織及其職責;
(二) 危險目標的確定和潛在危險性評估;
(三) 應急救援預案啟動程序;
(四) 緊急處置措施方案;
(五) 應急救援組織的訓練和演習;
(六) 應急救援設備器材的准備;
(七) 經費保障。
第八條 煙草物流單位應當依法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未經安全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安全教育和培訓要有記錄,並存檔備查。
第九條 卷煙配送人員應經過煙草物流專項考核合格,熟練掌握報警知識以及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逃生、救護方法,方可從事卷煙配送工作。
第十條 卷煙配送車輛駕駛員應具有兩年以上實際駕駛經驗,並通過煙草物流單位對其實際駕駛能力考試合格,取得煙草行業駕駛員上崗證,方可持證上崗。
第十一條 煙草物流單位應當指定一名安全負責人,負責對本車輛卷煙運送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卷煙配送過程中發生事故及其他特殊情況,車輛負責人應及時向本企業安全部門報告。
第十二條 卷煙配送場所的電氣使用應符合有關防火、防電氣火災的安全。
第十三條 卷煙配送場所禁止吸煙、使用明火。施工維修需要使用明火時,必須嚴格動火制度,在動火前清理動火區域的可燃物,准備好滅火器材,安排看火人員,在確保安全下方可動火施工。
第十四條 卷煙配送場所應按煙草行業有關要求安裝防火、防盜系統。
第十五條 煙草物流單位應採用全封閉式的卷煙配送車輛,配送車輛應由北京市煙草專賣行政管理部門指定單位噴塗統一的顏色和標識。
第十六條 卷煙配送車輛每年必須按規定進行年度檢測,經檢測不達標的車輛必須停止運營。
第十七條 煙草物流單位租用車輛執行卷煙配送任務的,應當簽訂專門的安全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管理職責,並指定管理人員負責安全管理協議落實情況的檢查。
第十八條 煙草物流單位應當安排專人負責卷煙配送車輛狀況、車載設施及相關物品的檢查,並做檢查登記,開具《車輛檢查單》。發現有影響車輛正常運行及車載設施、物品不全等問題,不得出車。
第十九條 卷煙配送車輛必須按本市公安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和煙草物流規定的可通行最佳路線行駛。
第二十條 卷煙配送車輛到達配送地點進行卷煙搬運過程中,應有人對卷煙車輛進行看守。在環境復雜的場所倒車,應由同車配送人員協助指揮。
第二十一條 卷煙配送車輛在行駛途中遇有執行任務的公安、消防、工程搶險車輛及國賓車隊等特殊車輛,應當主動避讓,並聽從交通警察的指揮。
第二十二條 卷煙配送車內應配備不少於兩具3公斤的乾粉滅火器,滅火器應統一放置在方便易取位置,並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和維護。乾粉滅火器更換粉劑、充裝氣體的周期為一年。
第二十三條 卷煙配送車輛必須配備無線通訊設施。
第二十四條 有條件的煙草物流單位應當為卷煙配送車輛安裝GPS監控接收裝置,建立卷煙配送車輛GPS監控系統。GPS安全監控系統應包括以下功能:
(一)通過電子地圖顯示各配送車輛行駛路線、停放位置;
(二)緊急情況下的監聽功能;
(三)車輛報警功能。
第二十五條 煙草物流單位應建立專門的卷煙配送安全檔案,並能保證隨時查詢。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規范的行為,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有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理,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本規范自2006年5月1日起實施。
第二十八條 本規范由北京市煙草專賣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北京市煙草零售企業安全管理規范
第一條 為規範本市煙草零售市場的安全管理,保證人身和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及國家、本市和煙草行業有關法規、標准,特製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北京京煙零售連鎖有限公司各煙草直營店(含特許加盟店);取得北京市煙草專賣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卷煙零售許可證》並以卷煙作為主營的企業(以下簡稱煙草零售企業)。
第三條 煙草零售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第四條 煙草零售企業應當設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第五條 煙草零售企業應當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並督促從業人員嚴格執行。
第六條 煙草零售企業應當依法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安全教育和培訓要有記錄,並存檔備查。
第七條 煙草零售企業應當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第八條 煙草零售企業應當針對煙草零售實際情況,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包括: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搶劫、盜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其他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或社會影響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九條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一) 應急救援組織及其職責;
(二) 危險目標的確定和潛在危險性評估;
(三)應急救援預案啟動程序;
(四)緊急處置措施方案;
(五)應急救援組織的訓練和演習;
(六)應急救援設備器材的准備;
(七)經費保障。
第十條 煙草零售企業應當依法組織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每年不得少於一次。
第十一條 煙草零售企業的經營場所應使用固定的正式建築,其建築耐火等級不能低於三級,外牆體厚度不能低於25厘米,屋頂不能使用簡易材料,不能用可燃材料做吊頂或內牆面裝飾。
第十二條 煙草零售企業的經營場所直通室外的門應採用專業防盜門、鋁合金卷簾門或者其他具有防撬功能的金屬門。門寬不能低於1.2米,並應保證場所內附屬用房人員的安全疏散。
第十三條 煙草零售場所,櫃台設置、商品存放應符合安全和人員疏散要求。
第十四條 煙草零售企業不得堵塞擠占室內外消防通道。
第十五條 煙草零售營業場所供消費者評吸卷煙的區域應設置煙灰缸(筒)及滅火器具,不允許吸煙的區域應在明顯位置懸掛「禁止吸煙」標志。
第十六條 煙草零售和卷煙儲存場所應安裝防盜自動報警及火災自動報警探頭。收款台下應安裝應急報警按鈕。
第十七條 煙草零售場所應配有應急照明;貨櫃、貨架等處安裝的燈飾,應使用低溫照明燈具;電器安裝應符合安全要求。煙草零售場所及內設附屬房間,不準使用臨時電源線或安裝臨時照明設施。
第十八條 煙草零售場所應配備不少於2具3公斤的乾粉滅火器;面積超過100平方米應不少於4具。滅火器應放在明顯易取位置,並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和維護。乾粉滅火器更換粉劑、充裝氣體的周期為一年。
第十九條 煙草庫房、營業廳、辦公樓等重點防火部位,應按《建築設計防火規范》要求設計、安裝滅火設施,按規定配備消防水帶、水槍等滅火器材,並指定專人負責維護,不得隨意拆改。
第二十條 煙草零售場所擺放的櫃台、貨架、煙箱及其他物品,不得埋壓、遮擋消火栓、滅火器等滅火設施。
第二十一條 煙草零售企業應當在有可能發生碰撞、滑倒等危險部位的明顯位置,按規定放置警示牌。
第二十二條 卷煙庫房內不準設值班室、休息室、辦公室,不準搭建其他臨時建築,不得儲存卷煙以外的其他易燃易爆易腐有毒物品。
第二十三條 卷煙庫房內敷設的配電線路,需穿金屬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護。除安裝照明和空調、通風、除濕設施外,不準安裝其他電器設備。使用白熾燈照明應加裝防護罩。使用帶有鎮流器的低溫照明燈具,其鎮流器應安裝在非燃材料上,不能安裝在悶頂內。照明燈具垂直下方與儲存物品水平間距不得小於零點五米。不得設置移動式照明燈具。
庫房的電源開關應設在庫外,並應保證人走斷電。
第二十四條 卷煙庫房內禁止吸煙和使用明火。
第二十五條 煙草零售場所施工維修需要使用明火時,必須停止營業,嚴格動火制度,在動火前必須對動火區域的可燃物進行徹底清理,准備好滅火器材,安排看火人員,在確保安全下方可施工。
第二十六條 煙草零售企業非經營、儲存場所使用煤火、電爐等其他電加熱器具,應用非燃材料與庫房和售貨前台隔開,並符合防火要求。使用爐火取暖的房間,應採取防煤氣中毒的措施。
第二十七條 煙草零售企業應加強對本單位安全管理工作的經常性檢查。檢查情況應做好書面記錄。安全檢查記錄應當明確檢查人、檢查時間、檢查部位、隱患內容及其隱患解決責任人。
第二十八條 煙草零售企業應當及時解決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和問題;不能立即解決的,應當做出整改計劃,並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重大安全隱患應及時上報單位領導和政府有關部門。
第二十九條 煙草零售企業與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區域內工作或者有共用安全設施、設備的情況時,應當與對方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採取的安全措施,並指定管理人員負責協調和檢查安全生產協議的落實情況。
第三十條 煙草零售企業與其他單位發生租賃行為的,應當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租賃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並指定管理人員負責安全生產管理職責落實情況的檢查。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規定的行為,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有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理。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本規范自2006年5月1日起實施。
第三十三條 本規范由北京市煙草專賣局負責解釋。
㈥ 有誰知道關於北京市裝修管理規定的一些法律規定急!!!
http://www.bjww.gov.cn/2006/6-22/13302.shtml
北京市文物建築裝修暫行標准及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文物建築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確保文物建築的安全,根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辦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標准。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各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中的文物建築、各區縣文化委員會普查登記在冊的文物建築,進行裝修的適用本標准。
第三條 文物建築裝修應遵守的基本原則:
不改變文物建築原狀原則;
不改變建築結構和外觀原則;
不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文物建築原則;
不危害文物建築及其附屬文物的安全原則;
可逆性原則。
第四條 文物建築裝修主要包括室內吊頂、增加隔斷、加鋪新型材料地面、牆面重新裝飾;增設水、電、暖等設施以及更新、安裝對文物建築室內現狀的外觀產生影響的其他各類裝飾施工項目。
第五條 裝修裝飾應具有可逆性,拆除裝修後可恢復文物建築的歷史原狀。裝修材料不得對文物建築本體及其附屬文物造成污染,不得給文物建築造成各種新的安全隱患,裝修材料以及現場安裝必須符合消防安全、安裝質量等各項行業規定和行業規范標准。
第六條 文物建築原則上不得進行改變文物原狀的室外裝飾裝修。
第二章 裝修設計
第七條 裝修設計方案不得對文物建築結構、牆體及文物構件造成損壞或產生不良影響。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室內有舊彩畫、壁畫及各種雕飾線的文物建築,原則上不設計吊頂。
(二)增加設備及必要的附加構築物,對接觸的文物須採取有效的、可逆的保護措施。
(三)設備放置及敷設線路不影響日後對文物建築的維修、保養和使用。
(四)文物建築原有的彩畫、壁畫、磚雕、木雕、石刻、隔扇、多寶閣、落地罩、室內外各類裝飾以及題名、題記等附屬物之上不得設計安裝任何設備及管線。
(五)文物建築室內管線和設備,應當置於相對隱蔽及安全的部位;設計安裝電器設備不得對文物建築外觀產生不良的視覺影響。
(六)文物建築(除)原有暗線敷設管路的繼續沿用外,原則上不得重新設計鑿牆挖地等暗敷管線;暖氣等管線應明敷,不得設計在室內開挖管溝,以保護文物建築基礎整體安全。
第三章 施工安裝
第八條 施工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如必須對室內有舊彩畫、壁畫及各種雕飾線的文物建築吊頂,應在房梁及天花下皮10公分以下位置並避開壁畫等文物裝飾,吊頂後應預留通風氣孔。吊頂不得使用不符合消防部門規定的木製品等易燃物,固定支點應使用鐵箍並在無彩畫處用鐵箍固定。
(二)吊頂應為輕質材料,吊頂前應根據吊頂重量對屋架荷載進行必要的計算,以確保吊頂後文物建築的結構安全。
(三)裝修需要增加構造柱及框架的,必須與建築內主體結構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固定裝修需要採用箍、戧、卡等形式,不得對文物本體造成損壞,禁止在有壁畫、題字的部位以及清水牆面上進行釘釘、打眼、鑿洞等作業。
(四)新鋪地面時,不得拆除舊地面,新舊地面之間採用隔墊層保護,固定新地面不得損壞舊地面。
(五)必要的排水等管線應安排在新舊地面之間,並採取相應的有效保護措施。
(六)新增設備及地面鋪裝嚴格控制總體重量,盡可能減輕地基荷載,不得對文物建築地下基礎造成安全隱患。不得在室內開挖管溝,以確保文物建築結構安全。
(七)因工程特殊需要室外管線進入室內,應盡量利用舊管線路進入,須由地基進入室內,應採用小口徑頂管作業。必須在牆體上鑿洞的,應選在隱蔽的抹灰牆體或裝修擋板處,不得在清水牆體或文物建築的梁、檁、柱、枋等大木構件上鑽眼、打洞。
(八)禁止為了擴大室內空間,將內檐裝修推至外檐等改變文物原狀的做法。
(九)線管使用鍍鋅等優質管材,不得使用蛇皮管等軟管材料(除必要彎口處外);管線及金屬框架等結構必須安裝接地裝置,並在遊人、辦公人員出入地段,採取絕緣防護等有效的保護措施。
㈦ 北京市有關喪假的規定
北京市沒抄有喪假的單獨規定,喪假規定參考國家勞動總局、財政部的《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
根據國家勞動總局、財政部《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中規定:
一、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本單位行政領導批准,酌情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喪假。
二、職工結婚時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職工在外地的直系親屬死亡時需要職工本人去外地料理喪事的,都可以根據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三、在批準的婚喪假和路程假期間,職工的工資照發。途中的車船費等,由職工自理。
(7)北京市法規擴展閱讀: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規定: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2、根據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一條規定:
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根據以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帶薪休喪假的權利。因此,公司應當依照國家法律規定給予員工帶薪休喪假。
㈧ 北京市司法局制定法規性文件的依據是什麼
依據是 憲法和 法律 以及部門法 和地方性法規 這個文件屬於地方規范性文件 效力是比較低的,只能在市內有效力,不能違反上位法和國家和部委的規定和 相當於省一級的規定,希望可以幫到你。
㈨ 北京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屬於A行政規章 B行政法規 C行政法律 D地方性法規
A行政規章
############
A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為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行政規章的效力低於五種法的形式,但同樣是我國法的淵源之一。
北京市是直轄市,其行政機關是人民政府,符合主體要求。
***********************
B行政法規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
顯然,北京市人民政府不是國務院,主體不適格。
***********************
C行政法律
法律:按照法律制定的機關及調整的對象和范圍不同,法律可分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
基本法津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規定和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帶有基本性和全面性的社會關系的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等。
一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或修改的,規定和調整除由基本法律調整以外的,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關系的法律,如《商標法》、《產品質量法》、《國家賠償法》等。
法律是依據憲法的原則和規定製定的,其地位低於憲法,但高於其他的法律淵源。
顯然法律(狹義)是不能由政府制定的,更不用說地方政府了,行政法律的制定主體一定是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
********************
D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具有地方性,只在本轄區內有效,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
顯然,地方性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地方人大及常委會,而不是地方政府。
注意上面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不是人民政府,不是行政機關,而是人大及其常委會,是權力機關制定的。
################
從制定主體上,一目瞭然只有A符合主體條件,其他均不符合主體條件。
㈩ 北京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年12月26日頒布
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年8月31日頒布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96年5月15日頒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2000年4月29日頒布
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1991年頒布
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2004年12月29日修訂
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002年8月29日頒布
8.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2年12月28日頒布
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年9月20日頒布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2000年1月29日頒布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2.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1997年3月25日頒布
13.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年頒布
1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1996年10月29日頒布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年8月23日頒布
16.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 1992年8月14日頒布
17.徵收超標准排污費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辦法 1984年5月13日頒布
18.污染源監測管理辦法 1999年11月1日頒布
19.建築施工場界雜訊限制標准
20.環境標准管理辦法 1999年1月5日頒布
21.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 1999年7月8日頒布
22.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 2001年10月10日頒布
23.城市綠線管理辦法 2002年9月9日頒布
24.環保科技成果登記辦法實施細則 2001年7月30日頒布
25.關於公布《環境保護產品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 2001年12月25日頒布
26.關於發布《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管理規定》的通知
27.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 2002年7月19日頒布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29.環境保護法規解釋管理辦法 1998年12月3日頒布
30.礦產資源補償費使用管理辦法 2001年頒布
31.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2002年1月30日頒布
32.退耕還林條例 2002年12月6日頒布
33.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34.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 2001年3月20日頒布
35.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2年6月29日頒布
36.環境保護檔案管理辦法
37.環境保護設施運營資質認可管理辦法(試行)
3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96年8月29日頒布
39.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96年8月29日頒布
40.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1994年頒布
4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 1979年2月10日頒布
4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1988年11月8日頒布
43.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 2001年12月28日頒布
44.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頒布
45.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2002年頒布
46.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2003年5月13日頒布
47.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年6月28日頒布
48.水功能區管理辦法 2003年5月30日頒布
49.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製品中甲醛釋放限量
50.林業標准化管理辦法 2003年頒布
5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年10月28日頒布
52.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53.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 2001年12月28日頒布
54.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 1999年5月31日頒布
55.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2001年頒布
56.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 2003年4月1日頒布
57.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直屬單位實行人員聘用制度暫行辦法 2003年9月22日頒布
58.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辦法 2003年10月8日頒布
59.傾倒區管理暫行規定 2003年11月14日頒布
60.礦產資源登記統計管理辦法 2003年11月26日頒布
61.渤海生物資源養護規定 2004年1月15日頒布
62.國家林業局印發行政許可工作管理辦法 2004年6月25日頒布
63.環境保護行政許可聽證暫行辦法 2004年6月17日頒布
64.林業科技重獎工作暫行辦法 2004年6月2日頒布
65.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 2004年8月9日頒布
66.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 2004年8月13日頒布
67.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 2004年9月30日頒布
68.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8日頒布
69.地方環境質量標准和污染物排放標准備案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11日頒布
70.黃河河口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30日頒布
71.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 2004年11月30日頒布
72.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管理規定 2004年12月1日頒布
73.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建設項目安全審查辦法 2004年12月14日頒布
74.草畜平衡管理辦法 2005年1月19日頒布
75.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評選和管理辦法 2005年1月7日頒布
76.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2005年2月23日頒布
77.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年2月28日頒布
78.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管理辦法 2005年4月18日頒布
79.環境保護法規制定程序辦法 2005年4月25日頒布
80.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導則(試行) 2005年6月24日頒布
81.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資源破壞價值鑒定程序的規定 2005年8月31日頒布
82.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 2005年9月19日頒布
8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污染內河水域環境管理規定 2005年8月20日頒布
84.草原征佔用審核審批管理辦法 2006年1月27日頒布
85.草種管理辦法 2006年1月12日頒布
86.國家核應急預案
87.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 2006年2月21日頒布
88.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環境管理辦法 2006年3月8日頒布
89.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90.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審批辦法 2006年1月27日頒布
91.《環境信訪辦法》 2006年6月24日頒布
92.新生產機動車排放污染申報檢測機構管理辦法
93.農村水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2006年7月6日頒布
94.關於印發《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的通知 2006年7月28日頒布
9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辦法 2006年10月26日頒布
96.環境統計管理暫行辦法 2006年11月4日頒布
97.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工作規則 2006年12月22日頒布
98.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 2007年04月11日頒布
99.環境監測管理辦法 2007年07月25日頒布
100.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管理辦法(試行) 2007年08月21日頒布
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年10月28日頒布
102.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與資格鑒定管理辦法 2008年03月06日頒布
103.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製造安裝和無損檢驗監督管理規定(HAF601) 2007年12月28日頒布
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2月28日頒布
105.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 2009年2月2日頒布
106.環境行政處罰辦法 2010年1月19日頒布
107.國家級森林公園管理辦法 2011年5月20日頒布
108.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2013年10月2日頒布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