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

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8-23 11:00:29

A. 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辦法(2017修訂)

第七章 附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保障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維護城市環境衛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國務院《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以下稱施工現場),是指房屋建築、市政基礎設施、城市軌道交通、建築裝飾裝修等建設工程和建(構)築物拆除所佔用的施工場地。第四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稱市施工現場監管部門)負責本市施工現場的綜合監督管理。區(園區)施工現場監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負責轄區內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
城市管理、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監督、公安、規劃等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做好施工現場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鼓勵在工程施工中採取綠色、先進的施工技術,推進施工現場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水平。對在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六條施工現場的范圍,以經批準的建設工程用地、臨時用地、臨時佔用道路范圍為准。
建設單位或其委託的項目管理單位(以下稱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工程開工前到施工現場監管部門辦理安全監督備案手續,並提供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管理資料。第七條建設、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工程建設各方責任主體及其他有關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履行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職責,落實施工現場的各項規定,承擔相應責任。第八條建設單位履行下列責任:
(一)建設工程招標或者直接發包時,在招標文件和承發包合同中明確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有關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的要求和措施;
(二)編制工程概(預)算時,按照有關規定確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用,並在招標文件和工程承發包合同中單獨列支,不得將其納入招標投標競價范圍;
(三)建設工程開工前,預付不少於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基本費部分的60%,並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向施工單位支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用,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措施;
(四)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確定前,組織有關單位對可能造成毗鄰建(構)築物、各類管線、重要設施等產生影響的現場進行勘查,並將勘查結果以書面形式提交給設計單位;
因工程施工對毗鄰的建(構)築物、各類管線、重要設施等造成安全隱患的,應當組織相關單位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人員安全,並及時委託專業檢測機構或鑒定機構對其進行安全性鑒定,排除安全隱患;
(五)成立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對施工現場揚塵整治負總責,明確專人負責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的協調管理;
(六)依法應當履行的其他責任。第九條勘察、設計單位履行下列責任:
(一)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勘察、設計,提供的勘察報告和設計文件應當真實、准確;
(二)執行操作規程和文明施工有關規定,採取措施保證各類管線、設施和周邊建(構)築物的安全;
(三)工程設計應當考慮施工安全操作和防護的需要,在設計文件中註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點部位和環節、建設工程本體以及毗鄰的建(構)築物、各類管線、重要設施等的監測要求和監測控制限值等,並對防範生產安全事故提出指導意見;
(四)在勘察設計文件中標明現場服務的節點、事項和內容,就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向施工、監理等單位作出詳細說明,並及時處理施工中出現的與設計相關的安全技術問題;
(五)根據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應急搶險的需要,配合有關單位及時提出處理措施;
(六)依法應當履行的其他責任。第十條監理單位履行下列責任:
(一)配備與建設工程項目相適應的專業監理人員和專職安全監理人員,專職安全監理人員應當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合格。未經建設單位同意不得擅自更換總監理工程師,確需更換的,不得降低相應的資格條件,並履行相關變更手續;
(二)審查進場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以及項目經理、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書,記錄施工總承包和專業分包單位項目經理、安全管理人員的在崗情況;
(三)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並實施跟蹤監理;重點監控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對涉及施工安全的重點部位和環節實施旁站監理;
(四)現場見證取樣送檢,參與施工機械、安全設施的驗收,督促施工單位安全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五)對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的投入、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審查,督促施工單位做好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
(六)依法定應當履行的其他責任。

B. 南京市電梯安全條例的條例全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電梯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電梯的生產(含製造、安裝、改造、維修)、銷售、使用、日常維護保養、檢驗檢測以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是本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縣(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轄區內電梯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工商、財政、公安、安全生產監督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電梯安全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四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梯安全工作的領導,協調解決電梯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本條例規定,配合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履行相關職責。
第五條 電梯生產單位、使用單位和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建立並執行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電梯安全運行。
第六條 電梯生產單位、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檢驗檢測機構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其從業人員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第七條 鼓勵採用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手段,提高電梯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強防範事故和應急救援能力。
鼓勵電梯使用單位參加電梯安全責任保險。
第八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加強電梯安全法律、法規和電梯安全知識的宣傳。
新聞媒體、學校、社會團體應當開展和參與有關電梯安全的宣傳工作,倡導文明乘梯,增強公眾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第二章 生產和銷售
第九條 電梯製造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行業相關標准和安全技術規范進行生產,對電梯質量以及安全運行涉及的質量負責。電梯出廠時,應當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
第十條 電梯銷售單位應當建立電梯進貨查驗制度和銷售台賬,並對其銷售的電梯質量、來源合法性負責。
電梯銷售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並約定售後服務事項。
第十一條 電梯采購依法實行招標投標制度。使用單位應當通過招標的方式采購電梯。
對保障性住宅及其他政府財政資金支持的建設項目,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會同質量技術監督、發展和改革部門,組織專家對電梯的安全性能、技術保障、故障率、售後服務和信用評價等進行評估論證,加強對電梯采購的監督管理。
第十二條 實行電梯質量安全承諾制度。電梯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應當由製造單位或者其委託、同意並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實施。
使用單位自行委託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對電梯進行改造的,改造單位應當更換電梯產品銘牌,出具質量證明書,在產品銘牌、質量證明書上標明改造單位名稱、許可證書編號和改造日期等信息,並對電梯質量以及安全運行涉及的質量負責。
第十三條 電梯安裝、改造、重大維修施工前,施工單位應當書面告知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方可施工。
電梯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應當經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電梯安裝、改造和重大維修竣工並經監督檢驗合格後三十日內,施工單位應當向使用單位移交質量合格文件和有關技術資料,並提供不少於一年的免費日常維護保養。
第十四條 製造單位應當向使用單位提供電梯備品備件,以及電梯安全運行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協助開展應急救援等專業技能培訓。
製造單位不得設置技術障礙致使電梯發生周期性重復停梯,影響電梯正常運行。
電梯發生周期性重復停梯的,使用單位應當告知製造單位,製造單位應當及時作出相應技術說明,並協助排除故障。
第三章 使 用
第十五條 使用單位應當保障電梯的安全使用。
使用單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自行管理的,電梯所有權人為使用單位;
(二)委託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物業服務企業為使用單位;
(三)新安裝電梯未移交業主的,項目建設單位為使用單位;
(四)共有產權的,所有權人應當通過書面協議明確使用單位;
(五)電梯所有權人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移含有電梯的場所使用權的,可以約定使用人為使用單位。
第十六條 未明確使用單位的電梯不得投入使用。電梯所在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督促所有權人在電梯使用前明確使用單位,或者指定其所屬的物業服務中心為使用單位。
第十七條 設置電梯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委託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設計建築結構,保證設計符合安裝、使用的要求。
電梯選型和數量配置應當與建築結構、使用需求相適應,符合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和標准,保障安全、急救、消防、無障礙通行的需要。
建設項目的電梯設置不符合規劃要求的,規劃部門不得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十八條 使用單位應當履行下列安全管理職責:
(一)建立並長期保存電梯安全技術檔案;
(二)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張貼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
(三)在電梯顯著位置張貼有效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標明承擔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的名稱、緊急搶修和投訴電話;
(四)按照規定配備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安全管理人員;
(五)保持電梯緊急報警裝置與救援服務的聯系通暢;
(六)監督並且配合電梯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日常維護保養工作;
(七)發現電梯存在事故隱患的,暫停使用,並及時處理;
(八)電梯發生故障致使乘客被困的,迅速組織救援,並按照規定及時報告;
(九)法律、法規、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職責。
第十九條 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人員按照電梯數量,每五十台配備一名,不足五十台的配備一名。
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電梯運行日常檢查,並記錄日常使用狀況;
(二)負責保管和按照規定使用電梯專用鑰匙;
(三)監督日常維護保養工作,簽字確認維護保養記錄;
(四)現場配合電梯檢驗檢測工作;
(五)發現電梯存在事故隱患需要停止使用的,立即暫停使用,並報告使用單位負責人。
第二十條 使用單位發生變更,新使用單位應當自電梯移交或者合同生效後十五日內,向原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變更手續。原使用單位應當向新使用單位移交完整的安全技術檔案、警示標志以及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第二十一條 學校、醫院、公園、機場、車站、軌道交通站點、公共停車場、商場、賓館、餐飲娛樂場所、體育館、展覽館等公共場所新安裝的乘客電梯,使用單位應當配置具有運行參數採集功能的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並與日常維護保養單位聯網;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同時建立相應的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
新安裝的住宅電梯應當配置安全運行監控系統並聯網。
本條例發布前已投入使用的電梯,應當在重大維修或者改造時加裝安全運行監控系統並聯網。
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對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的建立和運行進行統一指導規范。
第二十二條 因自然災害或者事故,電梯主要安全技術性能受到影響,以及停用一年以上的電梯需要恢復使用的,使用單位應當通知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進行安全檢查,並申請檢驗檢測機構檢驗;未經檢驗合格的,不得使用。
使用單位停用電梯的,應當在電梯出入口張貼停用標示,對停用電梯採取安全措施避免使用,並自電梯停用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停用手續。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使用單位可以向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安全技術評價,根據評價意見作出電梯更新、改造、重大維修的決定:
(一)使用期限超過十年的;
(二)故障頻率高影響正常使用的;
(三)需要改變主要參數的;
(四)使用單位認為需要更新、改造、重大維修的。
住宅電梯申請安全技術評價的,使用單位應當將評價意見張貼在電梯顯著位置。
第二十四條 電梯存在無法消除的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國家標准、設計文件規定的使用期限的,使用單位應當按照相關規定予以報廢,並在報廢後三十日內向原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注銷手續。
已報廢的電梯不得轉讓、銷售或者使用。拆除電梯應當委託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
第二十五條 使用單位負責落實電梯的日常運行、維護保養、檢驗檢測、安全技術評價等運行費用。委託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電梯運行費用在公攤電費和物業服務費中列支。
使用單位利用電梯張貼、播放商業廣告的收入,應當依法優先用於支付電梯的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檢驗檢測和安全技術評價費用。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定期公布電梯運行費用和廣告收支情況。
第二十六條 電梯更新、改造、重大維修的費用,由電梯所有權人承擔,從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無專項維修資金或者專項維修資金不足的,所需費用的具體籌集和使用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七條 業主大會制定管理規約時,應當約定在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並經安全技術評價需要立即更新、改造、重大維修的情況下,業主委員會公告計劃更新、改造、重大維修電梯的相關事項,並聽取業主意見後,可以代為申請、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第二十八條 電梯轎廂內部裝修應當委託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實施,採用符合規定的材料和工藝,保證安全使用條件。
裝修後,使用單位應當組織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進行安全性能驗證,保障電梯安全使用。
第二十九條 乘客應當文明有序乘用電梯,按照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正確使用電梯,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拆除、毀壞電梯安全警示標志、報警裝置或者安全部件;
(二)乘用明示禁止使用狀態的電梯;
(三)採用非安全手段開啟電梯層門、轎門;
(四)超過電梯額定載荷運載貨物;
(五)其他危及電梯安全運行的行為。
第三十條 使用乘客電梯運載建築材料、建築垃圾以及易造成電梯損壞的傢具、家用電器等物品的,應當及時與使用單位聯系,使用單位或者其委託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採取防護措施或者派員進行現場管理。造成電梯損壞的,責任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四章 日常維護保養
第三十一條 使用單位應當保證電梯的維護保養符合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不得委託未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日常維護保養服務。
使用單位應當和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簽訂日常維護保養合同,並於十日內公示日常維護保養單位名稱、資質、二十四小時值班電話、保養期限、維護保養電梯位置和編號。
變更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做好銜接工作,不得因變更日常維護保養單位導致在用電梯無人保養。
第三十二條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和安全技術規范規定進行維護保養,不得將業務轉包、分包,或者變相轉包、分包。
第三十三條 外地企業在本市從事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業務的,應當符合相應資質條件要求,在本市設置固定辦公場所和配備相應的作業人員,並向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備案手續。
第三十四條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制定日常維護保養計劃,對其維護保養的電梯安全性能負責,維修電梯使用的零部件應當保證質量,確保電梯符合安全技術規范,正常運行。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詳細記錄電梯故障等情況,並按照規定向電梯所在地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發現電梯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書面告知使用單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應當同時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
第三十五條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至少每六個月按照安全技術規范對電梯進行一次自行檢查,並向使用單位出具檢查報告。日常維護保養以及自行檢查情況應當建立檔案,記錄的內容至少保存四年。
第三十六條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建立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設立值班電話。
除不可抗力外,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接到電梯困人報告後,應當在三十分鍾內到達現場開展救援,並及時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接到其他故障報告後,應當在一小時內到達現場排除故障。
第三十七條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對承擔維護保養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安全教育和培訓記錄至少保存兩年。
第五章 檢驗檢測
第三十八條 在用電梯實行安全性能檢驗檢測制度,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檢驗周期不得推遲。
使用單位應當在定期檢驗周期屆滿前三十日內申請檢驗,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超過檢驗有效期的電梯不得使用。
電梯安全檢驗有效期內變更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的,使用單位應當自日常維護保養合同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檢驗檢測機構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第三十九條 檢驗檢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應當按照有關標准、規范開展檢驗檢測工作,客觀、及時出具報告,對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負責,並接受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監督。
第四十條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自接到定期檢驗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安排檢驗,並在檢驗後十個工作日內出具檢驗報告。檢驗合格的,發放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第四十一條 使用單位對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報告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提出。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書面答復。
使用單位對檢驗檢測機構的書面答復仍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答復之日起十日內書面向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復驗;檢驗檢測機構逾期未答復的,使用單位可以直接書面向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復驗。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在十五個工作日內復驗並作出結論。
第四十二條 檢驗檢測機構實施檢驗檢測,發現電梯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及時書面告知使用單位和日常維護保養單位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應當及時通知使用單位暫停使用,使用單位應當配合。
檢驗檢測機構發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即報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一)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
(二)電梯經監督檢驗或者定期檢驗不合格,在規定期限內沒有整改仍繼續使用的;
(三)超過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使用單位未申請定期檢驗仍繼續使用的;
(四)從事電梯安裝、改造、重大維修、日常維護保養的施工作業人員未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
第四十三條 檢驗檢測機構受理安全技術評價申請後,應當組成不少於三人的專家評價組進行評價,並在受理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出具安全技術評價報告。
電梯經安全技術評價,採取安全、技術措施可以達到安全運行要求的,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出具可以繼續使用的評價意見;無法達到安全運行要求或者繼續使用成本過高不符合能效指標要求的,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出具重大維修、改造或者予以更新的評價意見。
第四十四條 檢驗檢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從事電梯的生產、銷售,不得以其名義推薦、監制、監銷電梯,或者推薦日常維護保養單位。
檢驗檢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利用檢驗檢測工作刁難電梯生產、使用和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的,電梯生產、使用和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有權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投訴。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並答復投訴人。
第六章 應急管理
第四十五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建立電梯事故及嚴重事故隱患應急處置協調機制,協調解決應急處置中的重大問題,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協同處理相關事務。
第四十六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制定電梯應急預案。使用單位、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根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電梯應急預案,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專項預案,並按照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組織應急演練。
第四十七條 發生電梯事故或者發現嚴重事故隱患的,使用單位應當立即啟動應急專項預案,組織排險搶救,避免或者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保護事故現場,防止事故擴大,並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第四十八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接到電梯事故或者嚴重事故隱患報告後,應當立即趕赴現場,調查核實情況,督促使用單位、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等進行現場救援或者消除隱患,並依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調查處理。
第七章 監督檢查
第四十九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加強電梯安全運行監察管理,發現違反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的行為,或者在用電梯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發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責令相關單位在規定期限內採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每年制定重點安全監察計劃,實行電梯分級分類管理,對公眾聚集場所、易燃易爆區域、超高層建築、重大社會活動場所以及使用年限超過十五年的電梯實施重點安全監察。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組織對使用期限長、故障頻率高的電梯進行抽查,並根據抽查情況,向電梯使用單位提示安全風險。具體抽查辦法由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制定。
第五十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建立信用評價制度,定期聽取使用單位及公眾意見,組織對生產單位和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進行評價並建立信用檔案,方便使用單位查詢。信用檔案包括電梯生產單位和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的經營行為、安全生產、服務質量、舉報投訴、獎懲和事故情況,以及對其進行監督檢查記錄等。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根據信用評價結果,對單位信用狀況作出提示,作為分類監管的依據。
第五十一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對生產單位、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檢驗檢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實施監督抽查。抽查不合格的,責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向發證機關提出撤銷其資質許可的建議。
第五十二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安全監察過程中,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商、安全生產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
(一)物業服務企業未落實電梯安全管理責任,經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拒不改正,需要對物業服務企業進行處理的;
(二)生產單位、日常維護保養單位被依法撤銷許可後,需要吊銷營業執照或者責令辦理企業變更登記的;
(三)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使用單位未履行安全管理職責,需要追究當事人責任的。
第五十三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建立電梯安全監察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信箱地址,受理電梯生產、日常維護保養、使用和檢驗檢測違法行為和電梯事故隱患的舉報,並及時予以處理。
第五十四條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
發展和改革部門負責電梯招標投標的監督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撤銷許可的生產單位、日常維護保養單位,負責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或者責令辦理企業變更登記;依法查處電梯銷售違法行為。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電梯安全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參與電梯安全事故調查和處理。
公安機關負責維護電梯事故現場的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查處破壞電梯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等違法行為。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五條 改造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電梯改造後未更換產品銘牌,標明相關信息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六條 製造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經查實屬於故意設置技術障礙的,或者違反第三款規定,未及時作出相應技術說明並協助排除故障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七條 使用單位未履行安全管理職責,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三項、第五項規定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八條 使用單位或者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未安裝監控系統並聯網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九條 使用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委託未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日常維護保養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條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將電梯日常維護業務分包、轉包的,或者變相分包、轉包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一條 在本市從事日常維護保養業務的外地企業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未在本市設置固定辦公場所並配備相應的作業人員的,由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二條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未制定日常維護保養計劃、記錄電梯故障情況、履行告知或者報告義務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三條 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和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未履行相關職責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四條 檢驗檢測機構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規定,未按照規定期限安排檢驗檢測、出具報告或者發放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五條 質量技術監督等電梯安全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六十六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重大維修,是指需要通過調整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結構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活動,以及對機構(傳動系統)或者控制系統進行整體修理的活動。重大維修後電梯性能參數與技術指標不變更。
(二)改造,是指改變電梯受力結構、機構(傳動系統)或者控制系統,致使電梯性能參數與技術指標發生變更的活動。
(三)日常維護保養,是指對電梯進行清潔、潤滑、調整、更換易損件和檢查等日常維護和保養性工作。其中清潔、潤滑不包括部件的解體,調整和更換易損件不改變任何電梯性能參數。
第六十七條 居民家庭自用電梯的管理,不適用本條例。
第六十八條 本條例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2001年8月30日市人民政府發布的《南京市電梯安全監察和質量監督辦法》同時廢止。

C. 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的條例全文

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
(2008年7月31日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制定
2008年9月28日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批准) 第一條 為了規范軌道交通管理,保障軌道交通建設順利進行和安全運營,維護乘客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軌道交通,是指地鐵、輕軌等軌道公共客運系統。
本條例所稱軌道交通設施,包括軌道、路基、橋梁、隧道、車站(含出入口、通風亭和冷卻塔)、主變電所、集中冷站、控制中心、車輛基地等土建工程,車輛、供電、通風空調、通信、信號、給排水、消防、防災和報警、機電設備監控、自動售檢票、電梯、屏蔽門或者站台門、旅客信息等系統設備,以及為保障軌道交通運營而設置的其他相關設施。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軌道交通的規劃、投資、建設、運營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第四條 本市軌道交通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優先發展、安全運營、規范服務的原則。
第五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軌道交通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並可以委託軌道交通設施保護機構實施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
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實施本條例。軌道交通沿線區縣人民政府配合實施軌道交通建設和保護工作。
第六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由市人民政府依法確定。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負責軌道交通范圍內的軌道交通設施維護和保養、運營秩序保障和公共場所容貌、環境衛生維護以及安全應急處置等公共事務的日常管理,並依照本條例的授權實施行政處罰。
第七條 軌道交通建設資金實行政府投資與多渠道籌集相結合。鼓勵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投資建設和經營軌道交通,投資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義務支持和配合軌道交通的規劃和建設,不得阻礙軌道交通工程的建設和運營。 第九條 軌道交通規劃應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軌道交通規劃包括軌道交通線網總體規劃、軌道交通線網各線路的詳細規劃以及與詳細規劃相銜接的各專項規劃。
軌道交通規劃應當與鐵路、公路和其他公共交通規劃相銜接,並預留必要空間,以確保安全便捷的換乘條件及足夠的疏散能力。
軌道交通規劃的編制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沿線有關單位和個人以及專家的意見。
第十條 軌道交通線網總體規劃和軌道交通線網各線路的詳細規劃,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關單位,按照軌道交通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經市人民政府審核後,報上級批准。
經批準的軌道交通規劃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
第十一條 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經批準的軌道交通線網各線路詳細規劃,做好軌道交通沿線及車站周邊用地的控制管理。在審批需要與軌道交通出入口、通風亭和冷卻塔等設施連接的其他建設工程的規劃時,應當提出有關預留與軌道交通相連接的必要空間規劃設計要求。
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出讓、劃撥與軌道交通建設有關的土地前,應當按照規劃設計要求,將軌道交通出入口、通風亭和冷卻塔等設施的用地納入軌道交通建設用地代征范圍。
城市規劃確定的軌道交通用地,未經法定程序調整,不得改變其用途。
第十二條 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確定的軌道交通用地范圍及空間內,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利用軌道交通設施進行資源綜合開發和經營。
資源綜合開發應當統籌安排和同步規劃公共交通樞紐、商業等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
第十三條 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和經批準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進行。
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執行相關技術標准,並且符合保護周圍的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其他相關設施的規定。
第十四條 市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 軌道交通建設期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建設、市政公用、交通、園林等行政主管部門和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制定交通疏解方案,避免或者減少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對城市交通造成的影響。
第十六條 軌道交通建設必須使用地下、地面以上空間時,其相鄰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軌道交通出入口、通風亭和冷卻塔等設施需要與周邊已有物業結合建設的,物業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予以配合;因結合建設給其利益造成損失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對軌道交通沿線已有建築物、構築物進行必要的調查、記錄和跟蹤監測,並採取措施防止和減少施工對沿線已有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其他設施的影響。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十七條 軌道交通工程建成後,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設計標准組織工程初步驗收。具備基本運營條件,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可以進行試運營。
軌道交通工程竣工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正式驗收,驗收合格後交付正式運營,並向有關部門備案。
軌道交通工程竣工驗收後,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向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移交軌道交通電纜管線檔案資料。 第十八條 本市設立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和軌道交通特別保護區,保障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的順利進行和建成後的安全運營。
控制保護區范圍如下:
(一)地下車站和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五十米內;
(二)地面車站和地面線路、高架車站和高架線路結構外邊線外側三十米內;
(三)出入口、通風亭、冷卻塔、主變電所、殘疾人直升電梯等建築物、構築物外邊線和車輛基地用地范圍外側十米內;
(四)軌道交通過江、過河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一百米內。
前款范圍內設立特別保護區,具體范圍如下:
(一)地下車站和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五米內;
(二)地面車站和地面線路、高架車站和高架線路結構外邊線外側三米內;
(三)出入口、通風亭、冷卻塔、主變電所、殘疾人直升電梯等建築物、構築物結構外邊線和車輛基地用地范圍外側五米內;
(四)軌道交通過江、過河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五十米內。
控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的邊界標志,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設置。依法設置的邊界標志,任何人不得毀壞或者擅自移動。
因地質條件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擴大控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范圍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經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條 規劃、市政公用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控制保護區內的下列活動依法實施行政許可前,應當書面徵求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內給予書面答復:
(一)修建、改建、擴建或者拆卸建築物、構築物;
(二)取土、地面堆載、基坑開挖、爆破、樁基礎施工、頂進、灌漿、錨桿作業;
(三)修建塘堰、開挖河道水渠、採石、挖砂、打井取水;
(四)敷設管線或者設置跨線等架空作業;
(五)在過江、過河隧道段疏浚作業;
(六)其他可能影響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作業。
在控制保護區內進行前款所列活動不需行政許可的,作業單位應當在施工前書面告知軌道交通經營單位。
作業單位在控制保護區內進行本條第一款所列活動的,應當會同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制定軌道交通設施保護方案,施工過程應當接受軌道交通經營單位的安全監控。可能影響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對施工方案組織論證。
第二十條 特別保護區內,除必需的市政、園林、環衛和人防工程,以及已經規劃批準的或者對現有建築進行改建、擴建並依法辦理許可手續的建設工程外,不得進行其他建設活動。
前款工程的施工方案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論證,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實施安全監控。
第二十一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進入控制保護區內作業單位的施工現場查看,發現施工活動危及或者可能危及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可以要求作業單位停止作業並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作業單位拒不採納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報告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對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報告的情況進行核查,經核查可能危及軌道交通安全的,應當責令採取防範措施;對危及軌道交通安全的,責令停止作業,並要求作業單位採取補救措施。
第二十二條 控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內的各項建設,應當服從和配合軌道交通工程建設。
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與其他市政公用設施工程建設相沖突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規劃、市政公用等行政主管部門協調處理。 第二十三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運營管理制度,做好軌道交通設施的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查,使軌道交通設施處於安全運行的狀態。
電力、供水和通信等單位應當保證軌道交通用電、用水和通信需要,並協助軌道交通經營單位保障軌道交通正常運營。
第二十四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制定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並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五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軌道交通服務規范。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依據服務規范向乘客作出服務承諾,保證客運服務質量,保障軌道交通安全、正點地運送乘客。服務承諾應當向社會公布。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使用軌道交通安全監控設施,應當保護乘客隱私。
第二十六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保持出入口、通道的暢通,根據國家有關標准設置安全、消防、疏散等各類指引導向標志,保持客運電梯、空調等設施正常運轉。
第二十七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公共衛生管理制度,落實衛生管理措施,保持車站、車廂等公共場所的整潔衛生,保證空氣質量和衛生狀況符合國家衛生標准。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污染防治措施,減輕地面線路列車運營時的雜訊污染。
第二十八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車站和列車車廂內配置滅火、防爆、防毒、報警、救援、疏散照明、逃生、防護監視等設備,並定期檢查、維護、更新,保證其完好和有效。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在車站設置公用電話、廢物箱和急救箱等必要的服務設施。車站、車輛的廣告設置應當合法、規范、整潔。
第二十九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在車站醒目處公布首末班車行車時刻、列車運行狀況和換乘指示。
列車因故延誤或者需要調整首末班車行車時間,應當通過車站、列車廣播系統或者媒體等有效手段及時告知乘客和公眾。列車運行中,應當在車廂內通過廣播、電子顯示屏等播報站名。
第三十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運營知識,熟悉有關安全運營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駕駛、調度等崗位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考核,持證上崗。
第三十一條 軌道交通票價應當與本市其他公共交通票價相協調。軌道交通票價的確定和調整應當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經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執行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票價。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軌道交通票價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二條 軌道交通運行中發生故障,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組織力量及時排除故障,恢復運行;暫時無法恢復運行的,應當及時組織乘客換乘,不能換乘的,應當組織疏散。
第三十三條 乘客應當自覺遵守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和公共秩序,愛護軌道交通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
乘客應當持有效車票乘車。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對無票或者持無效車票乘車的,可以按照全程票價補收票款;對持偽造的優惠乘車證件或者冒用他人優惠乘車證件乘坐列車的,可以視情節加收全程票價五倍以下票款。
軌道交通因故障不能正常運行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原票價退還票款。
第三十四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建立投訴受理制度,接受乘客對違反運營服務承諾行為的投訴。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自受理投訴之日起五日內作出答復。乘客對答復有異議的,可以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投訴。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乘客投訴之日起十日內作出答復。
第三十五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在車站顯著位置,公示禁止攜帶易燃、易爆、有毒和有放射性、腐蝕性的危險品目錄。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對乘客攜帶的物品進行安全檢查,對攜帶危險品的乘客,應當拒絕其進站、乘車,責令其出站;拒不出站的,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三十六條 禁止下列損害軌道交通設施的行為:
(一)擅自操作有警示標志的按鈕、開關裝置,非緊急狀態下動用應急或者安全裝置;
(二)損壞列車、隧道、軌道、路基、車站等設施設備;
(三)損壞和干擾機電設備、電纜、通信信號系統;
(四)毀損、遮蓋或者移動安全、消防警示標志和疏散導向、站牌等標志以及防護監視等設備;
(五)在軌道上放置、丟棄障礙物或者向軌道內投擲物品;
(六)其他損害軌道交通設施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 禁止下列影響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行為:
(一)非法攔截列車;
(二)擅自進入軌道、隧道或者其他有禁止進入標志的區域;
(三)攀爬或者翻越圍牆、欄桿、閘機、機車等;
(四)強行上下車;
(五)攜帶自行車(不含已經折疊的折疊自行車)進站乘車;
(六)攜帶充氣氣球、畜禽和貓、狗等寵物以及其他可能妨礙軌道交通運營的動物進站乘車;
(七)其他影響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行為。
第三十八條 在車站、站台或者其他軌道交通設施內,禁止下列影響軌道交通公共場所和設施的容貌、環境衛生的行為:
(一)堆放雜物或者停放車輛;
(二)吸煙,隨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三)隨意塗寫、刻畫、張貼或者懸掛物品;
(四)未經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同意,從事銷售活動、派發印刷品;
(五)乞討、賣藝、躺卧;
(六)其他影響軌道交通公共場所和設施的容貌、環境衛生的行為。
第三十九條 禁止在軌道交通地面線路和高架線路彎道內側修建妨礙行車瞭望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種植妨礙行車瞭望的樹木。
禁止在軌道交通車站站前廣場、出入口周圍堆放雜物、擺設攤點、亂停車輛、攬客拉客,以及從事其他妨礙乘客通行和救援疏散的活動。
禁止在通風口、車站出入口五十米范圍內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 第四十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單位制定本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制定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第四十一條 因節假日、大型群眾活動等原因造成客流量上升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增加運力,疏解乘客。
在軌道交通客流量激增,嚴重影響運營秩序,可能危及運營安全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臨時採取乘客限量進站的措施,並及時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四十二條 因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或者發生安全事故以及其他突發事件,嚴重影響軌道交通安全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停止線路運營或者部分路段運營,組織乘客疏散,但必須及時向社會公告,同時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四十三條 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發生突發事件,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突發事件所在地人民政府以及電力、通信、供水等單位,應當按照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進行應急保障和搶險救援,盡快恢復軌道交通建設、運營。
第四十四條 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發生安全事故,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按照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告知相關單位、公眾和乘客,並組織疏散,防止事故擴大,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軌道交通運營發生安全事故,乘客應當聽從軌道交通經營單位的現場指揮。
第四十五條 軌道交通運營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派員趕赴現場,及時處置,盡快恢復運營。
事故處理依照國家和本市的相關規定進行。
第四十六條 軌道交通運營發生人身傷亡事故,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先搶救傷者,排除障礙,維持現場秩序,盡快恢復正常運行,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出警,對現場進行勘查、檢驗,依法處理。 第四十七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有規定的,依法進行處理;有關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並可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做好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檢查維護工作,影響其正常運行和使用的;
(二)未配置消防、防護、報警、救援等器材和設備,並保持其完好有效的;
(三)在客流量激增或者發生突發事件時,未採取相應措施組織疏散、換乘、疏解客流的;
(四)未對相關崗位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的;
(五)未制定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的;
(六)未依法處理乘客投訴的。
第四十八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未採取相關公共衛生管理措施,車站、車廂等公共場所衛生指標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四十九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未採取污染防治相關措施減少雜訊污染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五十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不執行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票價的,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五十一條 在控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內施工的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制定、實施軌道交通設施保護方案或者拒絕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進行安全監控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在控制保護區發生的行為,可以對作業單位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在特別保護區發生的行為,可以對作業單位處以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作業單位造成損失或者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損害軌道交通設施、擾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以及有其他危害軌道交通安全行為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有權對行為人進行勸阻和制止;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治安違法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影響軌道交通公共場所和設施的容貌、環境衛生的,由軌道交通經營單位責令其改正,並給予警告或者處以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影響行車安全和運營秩序,妨礙乘客通行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對行為人進行勸阻和制止;拒不改正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告知規劃、園林、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公安、市政公用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五十五條 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軌道交通經營單位的工作人員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造成責任事故的,或者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 本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南京市人民政府2005年1月28日頒布的《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D. 南京市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2014修正)

第一條為保障公共財產和公民人身財產安全,防止環境污染,維護城市社會秩序,根據國務院《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煙花爆竹,是指能產生煙光、聲響的各種煙花、鞭炮及禮花彈等。第三條在本市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雨花台區,棲霞區堯化、邁皋橋、馬群、燕子磯、仙林街道,江寧區東山街道、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寧高新技術產業園,浦口區江浦、泰山、頂山、沿江街道,以及六合區長蘆、大廠街道範圍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銷售、燃放煙花爆竹。
其他禁放區域由所在區人民政府確定並公布。第四條本規定由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各級公安機關是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工作的主管機關,負責本規定在轄區內的實施。
安全生產監督、工商、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質量技術監督、城市管理、供銷、教育、宣傳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相關工作。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各單位,新聞、宣傳機構,應當在公民中開展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宣傳教育。
學校教師和家長有義務對青少年進行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教育。第六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生產、儲存、銷售煙花爆竹。第七條經由道路運輸煙花爆竹的,應當經公安機關許可,並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第八條禁止攜帶煙花爆竹進入旅館、飯店等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禁止在托運、寄存和郵寄的行李、包裹、郵件中夾帶煙花爆竹。第九條逢重大慶典和節日,確需在本規定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的禁放區域內舉辦焰火晚會或者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的,應當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後,由主辦單位向公安機關申報行政許可;屬於區人民政府確定的禁放區域的,應當經區人民政府同意後,由主辦單位向公安機關依法申報。
上述活動舉辦前,作出同意決定的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向社會通告活動的主要信息。第十條違反本規定,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地區燃放煙花爆竹的,非法生產、運輸、銷售或者攜帶煙花爆竹的,依據國務院《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予以處罰。第十一條違反本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財產損失或者人身傷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第十二條違反本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其監護人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違反本規定的單位或者個人進行監督、舉報。接到舉報的相關部門應當及時處理並答復監督、舉報人。
公安機關、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對舉報違法燃放、銷售煙花爆竹並經查實的,給予舉報人適當的獎勵。第十四條公安、安全生產監督、工商、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質量技術監督、城市管理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煙花爆竹相關監管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職責、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其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五條本規定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

E. 南京市鄉鎮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於「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的規定,以及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為加強鄉鎮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保護職工的安全與健康,促進其順利發展,結合我市鄉鎮企業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本暫行規定。第二章安全生產責任制第二條鄉鎮企業及其各級主管部門必須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及有關勞動保護法規,根據「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在安排、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要安排、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在落實各種經濟承包責任制時,要有安全生產的明確要求和嚴格的考核指標。各工業主管部門要按行業管理的原則,加強對鄉鎮企業安全生產的指導。第三條鄉鎮企業及其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對本系統和本企業的安全生產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生產的負責人負直接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各自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負責。第四條鄉鎮企業及其主管部門應根據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法規、條例、制度等,制定切合實際的各級各類(生產、計劃、技術、設計、工藝、供銷、運輸、勞資、財務等)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並認真組織實施。第五條鄉鎮企業的每個職工應自覺遵守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不違章作業,並有權制止違章行為、拒絕執行違章指揮。第三章安全機構與職責第六條市、縣(區)鄉鎮企業主管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的經濟管理部門(經委、工業公司)要根據各自的情況,統一管理鄉鎮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第七條鄉鎮企業的主管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安全機構,配備較為得力的安全技術幹部,並保持相對穩定。第八條鄉鎮企業應根據其生產性質及規模大小設置安全機構;配備得力的專、兼職安技幹部。原則上五百人以上的企業設立安全機構;五百人以下、一百人以上的企業(包括一百人以下的礦山、冶煉、化工企業)配備專職安技員;一百人以下的企業和車間設兼職安技員,班組設不脫產的安全員。第九條安全機構或專、兼職安技員的職責:
1、協助領導組織、監督生產中的安全工作。貫徹執行勞動保護法規和制度;組織和協助有關部門制訂或修訂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安全操作規程等制度,並對貫徹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2、參加企業召開的有關生產會議,提出做好安全工作的意見;參加審查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工程項目的設計、工程驗收和試運轉工作。
3、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和制定治理塵毒、雜訊等生產性有害因素的規劃及其具體實施方案,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
4、經常進行生產現場檢查,對發現的事故隱患,督促有關部門及時整改;對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行為進行制止;發現有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險情,有權先令其停止生產,並立即報告領導處理。
5、參加工傷事故的調查和處理,進行傷亡事故的統計、分析的報告,協助有關部門提出防止事故發生的措施,並督促其按期實現。
6、督促有關部門按規定的標准發放和合理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保健食品,做好勞逸結合和女工勞動保護工作。
7、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特別要做好對新工人的三級安全教育,負責指導企業和車間、班組安技員(安全員)開展工作;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第四章安全教育和培訓第十條縣(區)經委、勞動、工會及鄉鎮企業的主管部門應對鄉鎮企業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工業衛生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安全技術和管理水平。第十一條企業應對職工經常進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職工對安全生產重要意義的認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第十二條企業要有計劃地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知識的培訓,並建立安全教育卡(或檔案)。
電氣、起重、鍋爐、壓力容器、焊工、車輛駕駛、船舶駕駛、爆破、架子工、瓦斯檢驗等特殊工種的工人,必須經過專業安全操作技術訓練,並經縣(區)有關部門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後,方可上崗操作。第十三條企業對新進人員(包括合同工、臨時工、實習人員等)應進行廠、車間、崗位三級安全教育,對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和使用新設備以及調換工種的工人,必須相應進行新崗位的安全技術知識教育,經考核合格後,方准進入生產崗位。

F. 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的第二章

交通安全責任
第七條市、區、縣人民政府負責領導、協調本地區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納入安全生產考核內容,落實交通安全責任制,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評估分析交通安全狀況。
第八條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督促中小學校、幼兒園加強學生和學齡前兒童的交通安全教育,嚴格校車安全管理,落實交通安全責任。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中小學校、幼兒園門前交通秩序的管理,中小學、幼兒園應當給予協助。
第九條 安全生產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開展交通安全專項檢查,督促交通安全責任制的落實。
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環境保護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車輛生產、銷售行為的管理,對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准和環保標准車輛的單位及個人,依法予以處理。
第十條 城市客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監督公交車、計程車營運單位落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和責任,加強對駕駛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教育。
第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過新聞媒體及時發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公告,依法提供道路交通安全、通行等信息。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的宣傳普及,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應當定期播放、刊登交通安全公益廣告。

G. 南京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房屋安全管理,保障房屋使用安全,維護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安全管理,包括房屋使用過程中的修繕、改造安全管理,房屋安全鑒定管理和房屋白蟻防治管理。

法律、法規對軍隊、宗教團體和文物保護單位的房屋安全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其所屬的房屋安全管理機構和白蟻防治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相應的日常管理工作。區、縣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轄區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建設、規劃、建工、市容、公安、消防、物價、安全生產、質量技術監督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第四條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宣傳房屋安全使用知識,加強對房屋使用安全的監督檢查,及時制止和查處危害房屋安全的行為。第二章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第五條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應當保障房屋的整體結構安全,按照房屋設計的結構和用途合理使用房屋,不得影響毗連房屋的安全。第六條房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未經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許可,不得從事下列行為:

(一)拆改承重梁、柱、板和基礎結構;

(二)拆除承重牆或者在承重牆上開挖壁櫃、門窗洞口;

(三)超過設計標准增大荷載;

(四)在樓面結構層開鑿洞口或者擴大洞口;

(五)為增加房屋使用空間降低房屋地面地坪標高;

(六)拆改商場、賓館、飯店、影劇院、體育場館等大型建築中具有房屋抗震、防火整體功能的非承重結構。

前款行為,依法應當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從其規定。第七條申請許可應當向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許可申請書;

(二)房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權屬登記證明,申請人是使用人的還應當提交房屋所有人同意房屋結構變動的證明;

(四)涉及共用部位的,應當提供共用人同意變動的證明;

(五)房屋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出具的設計方案。申請許可拆改事項不涉及建築主體的梁、柱、板等支撐結構和基礎結構且又沒有設計方案的,可以提供由依法設立的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出具的可行性評估報告。

設計單位、房屋安全鑒定機構應當對其出具的方案負責。第八條區、縣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接到申請後,應當對申請材料進行初步審查。申請材料不符合規定的,應當一次性告知補正材料;申請材料符合規定的,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日內提出初步審查意見,報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審查許可。第九條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區、縣報送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是否准予許可的決定。符合條件的,核發《房屋結構變動核准書》;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第十條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准予許可的房屋拆改活動進行監督,發現安全隱患應當及時制止,責令糾正、採取補救措施。

申請人應當嚴格按照準予許可的方案施工。第十一條售房單位應當將房屋的主體結構、承重結構、抗震防火結構和房屋的設計使用年限等事項書面告知購房人,並按規定將房屋建築資料移交前期物業管理企業。

前期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將房屋建築資料妥善保管,並依法將房屋使用中需要經過許可的行為和注意事項告知房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業主委員會成立後或者物業管理企業發生更換時,應當依法將建築資料移交。

房屋再次轉讓或者出租時,轉讓人或者出租人應當將房屋的主體結構、承重結構、抗震防火結構和房屋的設計使用年限等事項書面告知受讓人或者承租人。

房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在改造、裝修房屋前,有權向售房單位、物業管理企業、出讓(租)人或者城建檔案機構查詢房屋的主體結構、承重結構、抗震防火結構和房屋的設計使用年限,被查詢人有義務配合查詢。第十二條房屋產權單位應當對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的安全進行檢查和修繕,做好房屋安全檢查記錄,建立房屋安全管理檔案。

物業管理企業或者居民委員會發現違法使用和裝修房屋的,應當予以勸阻,並及時向所在地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房屋有幕牆的,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定期對幕牆進行檢查、修繕,並將檢查修繕結果向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H. 南京市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建築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江蘇省工程建設管理條例》、建設部《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房屋建築及其范圍內的管線敷設、設備安裝、建築裝飾裝修工程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和本規定。第三條南京市建築工程局是本市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行業管理部門,其所屬的南京市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站負責全市建築安全生產行業管理的日常工作。
縣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站負責轄區內縣屬建築企業建築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工作,並在業務上接受市建築安全生產監督站的指導。第四條南京市勞動局對本市行政區域內建築安全生產實行國家監察,並依法進行指導和監督。工會等群眾組織依法對建築施工安全進行群眾監督。第五條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第二章建築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第六條建築施工企業必須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標准和規范,並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第七條建築施工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是本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項目經理是本項目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第八條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負責。分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第九條建築施工企業應當設立安全管理機構,並配備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安全技術人員。企業派駐工程項目的專職安全技術人員對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進行監督管理。第十條建築施工企業必須按照規定為作業人員提供符合安全標准、規范和衛生要求的作業環境、安全設施,以及勞動保護用品等。第十一條建築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機構應當對企業購置的勞動保護用品,以及電氣產品,架設機具、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並在使用前進行安全檢查。第十二條建築施工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勞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的教育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或者安全教育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作業。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安全技術培訓,取得市勞動行政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特種作業人員還應當接受安全生產監督行業管理部門組織的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第十三條建築施工企業必須為從事危險作業的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第十四條建築施工企業應當建立安全業績考評制度,定期對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考評,考評結果作為任用和晉級的依據。第十五條建築施工企業必須嚴格執行用工制度。嚴禁聘用老弱病殘者和童工。
企業在聘用合同工時,必須對其進行身體檢查。被聘用人員應當有居民身份證和《外出人員就業登記卡》,取得外來人員就業登記證,並與建築施工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第十六條建築施工企業和作業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得違章指揮或者違章作業。作業人員有權對影響人身健康的作業程序和作業條件提出改進意見,有權獲得安全生產所需的防護用品。作業人員對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第十七條建築施工企業負責人應當定期向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勞動保護工作情況,並根據意見和建議,認真改進勞動保護工作。第三章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第十八條建設單位和建築施工企業應當相互配合,共同保障施工現場的安全。施工現場的安全由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按照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約定的分工負責。第十九條建設單位必須為建築工程提供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料、作業環境及安全措施所需費用。對於有特殊安全防護要求的工程,其安全措施所需費用,承發包雙方應當根據工程實際需要,經協商一致後,在合同中約定。建設單位不得任意降低安全措施所需費用。第二十條建築施工企業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當根據建築工程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對專業性較強的工程項目,應當編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並採取安全技術措施。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必須經企業上級管理部門批准後實施,並報市建築安全生產監督機構備案。

I. 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及其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法律、法規對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和民用航空安全等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安全生產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遵循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負責、社會參與監督的原則。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應當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准,加強安全管理,健全責任制度,強化保障措施,完善安全條件。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第五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依法享有獲得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並應當履行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第六條工會依法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參加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參與生產安全事故調查,提出保障安全生產的意見和建議,督促本單位糾正違法行為、消除事故隱患,維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第七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監控體系、責任制度和考核獎懲制度,督促有關部門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做好轄區內相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第八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指導、協調、監督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公安、住房和城鄉建設、質量技術監督、交通運輸等對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負有審批、處罰等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以下稱專項監管部門),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分別對道路交通、建築施工、特種設備、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安全生產實施專項監督管理。
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第九條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和知識的宣傳,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增強社會公眾的安全生產意識和防範事故的能力。
報刊、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有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報道的義務,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輿論監督。第十條市、區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鼓勵和支持安全生產先進技術、裝備、工藝的推廣應用。第十一條對在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防止生產安全事故、參加應急處置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安全生產保障第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法律、法規、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第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下列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安全生產例會制度;
(三)特種作業人員和特種設備作業管理制度;
(四)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五)職業危害防治制度;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第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確定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配備安全管理人員;
(二)保證安全生產必需的資金投入和有效使用;
(三)組織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
(四)組織實施職業危害防治管理措施;
(五)每年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專項監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提交本單位的安全生產情況報告;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職責。
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應當協助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職責,並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等工作;其他負責人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設立安全生產委員會,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可以設立安全生產委員會:
(一)屬於礦山、建築施工以及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等高度危險性行業(以下稱高危行業),從業人員在五十人以上的;
(二)屬於金屬冶煉、船舶修造和拆解、電力、裝卸、交通運輸等較大危險性行業(以下稱較大危險行業),從業人員在一百人以上的;
(三)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在三百人以上的。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委員會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相關機構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工會組織代表組成,未建立工會組織的,由從業人員代表參加。
安全生產委員會應當審查本單位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重大安全生產技術項目實施、安全生產各項投入等情況,研究和協調有關安全生產的重大事項,督促落實消除事故隱患的措施。安全生產委員會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會議應當有書面記錄。

J. 南京市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適用本規定。

消防火災、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鐵路路外、民用航空、環境污染、核設施以及國防科研生產等方面的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事故的調查處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以下簡稱為安監部門)為事故調查的牽頭部門,負責事故調查的組織實施。

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應當依法報告本單位發生的事故,有效組織事故救援工作,配合有關部門調查處理,並對未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而導致的後果負責。第五條事故報告應當及時、准確、全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遲報、漏報、瞞報或者謊報事故。

事故的調查處理實行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按照法定程序客觀、公正地查明事故經過、原因和性質,分清事故責任,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見,依法追究事故責任單位和相關責任者的責任。第二章事故報告第六條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或者相關值班人員;單位負責人應當在接報後1小時內,報至事故發生地的市、區、縣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急性工業中毒事故還應當同時報告事故發生地的市、區、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時間以值班電話記錄為准。

建設工程事故由施工單位負責人或者項目經理負責上報;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建設工程,由總承包單位負責人上報。

外市生產經營單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發生事故,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報至市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第七條區、縣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在接報事故後2小時內,報至市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同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

發生較大、重大、特別重大事故,市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在接報事故後立即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上報,同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最長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第八條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及時通知公安、勞動保障部門、工會和人民檢察院;公安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收到事故信息後,應當及時通知事故發生地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第九條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建立晝夜值班和事故接報記錄制度,向社會公布值班電話,及時受理事故報告和舉報。第十條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及時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保護事故現場,實施救援工作,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或者引發次生事故。

事故現場的拆除,應當經事故調查組同意。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拆除事故現場或者清理、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好標志和相關記錄,或者使用拍照、攝像等手段採集證據,妥善保存事故現場痕跡和物證。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事故發生單位:

(一)生產經營單位發生員工或者其他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該生產經營單位為事故發生單位;

(二)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發生事故的,按照安全生產管理協議約定的職責確定事故發生單位,未簽訂協議的,根據事故責任確定事故發生單位;

(三)生產經營單位負責對作業區域內安全生產統一指揮管理發生事故的,按照安全生產管理協議約定的職責確定事故發生單位,未簽訂協議的,該生產經營單位為事故發生單位;

(四)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工段、設備等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發生事故的,該生產經營單位為事故發生單位;

(五)建設工程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負總責,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對分包工程的安全生產承擔連帶責任。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專業承包或者勞務承包單位發生事故,依法分包的,分包單位為事故發生單位;非法分包的,總承包單位為事故發生單位;

(六)其他依法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生產經營單位。

熱點內容
上海市法院文員 發布:2025-01-20 05:17:23 瀏覽:320
法院執行情況 發布:2025-01-20 05:12:55 瀏覽:475
新浪微博法院 發布:2025-01-20 04:56:08 瀏覽:697
公司與股東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1-20 04:54:37 瀏覽:956
婚姻法的出台時間 發布:2025-01-20 04:54:35 瀏覽:992
保證法規 發布:2025-01-20 04:37:28 瀏覽:259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發布:2025-01-20 03:46:34 瀏覽:516
法官和律師座談 發布:2025-01-20 03:38:35 瀏覽:220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雲 發布:2025-01-20 02:37:57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