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材法規
① 《葯品管理法》中關於中葯材銷售方面的規定有哪些
第十九條第二款 葯品經營企業銷售中葯材,必須標明產地。
第二十一條第一版款城權鄉集市貿易市場可以出售中葯材,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必須從具有葯品生產、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葯品;但是,購進沒有實施批准文號管理的中葯材除外。
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發運中葯材必須有包裝。在每件包裝上,必須註明品名、產地、日期、調出單位,並附有質量合格的標志。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的政策法規
關於發布2008年全國部分報紙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監測情況(第一批)的函
國中醫葯政函〔〕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中醫葯管理局:
為進一步加強中醫醫療廣告監管工作,嚴厲打擊侵害群眾利益和敗壞中醫葯聲譽的非法行為,近期我局正式建立了中醫醫療廣告監測機制,重點整治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權益。我局已安排專職人員對全國部分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各種媒介上的中醫醫療廣告信息進行監測,並將適時發布監測信息,及時通報並配合宣傳、工商、新聞出版、工業和信息、廣電等部門對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案件進行查處。
2008年6月1日至30日,我局監測人員對全國100份報紙上的中醫醫療廣告進行了監測。
《北京晨報》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
從監測結果看,上海、浙江、福建、重慶、貴州、西藏、寧夏等地區的報紙在監測時間段內未發現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北京、天津、遼寧、吉林、河南和甘肅等地區是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比較嚴重的地區,如《北京晨報》發布138條、《每日新報》發布263條、《遼沈晚報》發布51條、《城市晚報》發布39條、《大河報》發布141條、《蘭州晚報》發布129條,全部都是虛假違法廣告,違規率達到100%,違法現象觸目驚心。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作為廣告主的醫療機構法制觀念淡薄,無視《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的規定,以欺騙手段誇大宣傳,誤導群眾,目的在於騙人錢財;另一方面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各種媒介的廣告審查部門受經濟利益驅使,不認真履行審查職責,為虛假違法廣告的發布提供了可乘之機。 現將100家報紙發布中醫醫療廣告信息監測結果分省下發給你們。請未發現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的省(區、市)進一步加強監管,保持良好勢頭。請涉及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的省(區、市)按下列兩條措施,對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的醫療機構進行堅決查處。
一、對未取得和已被撤銷《醫療廣告審查證明》的醫療機構發布中醫醫療廣告等情節嚴重的,一律責令其停業整頓7天至三個月並處吊銷有關診療科目。
二、對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的醫療機構篡改《醫療廣告審查證明》內容或者在廣告中沒有標注醫療機構第一名稱及《醫療廣告審查證明》文號發布中醫醫療廣告的,一律撤銷《醫療廣告審查證明》,並在一年內不受理該醫療機構的廣告審查申請。
《參考消息》尚未發現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
請涉及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的省(區、市)將查處情況形成工作報告於9月1日前報我司。對於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比較嚴重的地區,我司將派出監督人員對查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於被查處而仍不改正的醫療機構,各地要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直至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另外,我司將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廣告監管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通報此次監測情況,提請其對在此次監測中尚未發現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的《參考消息》、 《環球時報》、《新京報》等48家報社給予表揚;對在監測中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較多的《北京晨報》、《每日新報》、《蘭州晚報》等33家報社的相關負責人和責任人予以查處。
③ 中葯資源保護法規有哪些
葯資源保護管理措施
1)更新觀念,加強保護中葯資源的宣傳
目前,「葯用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錯誤觀念仍然困擾著許多人,極大地影響著葯材生產和中葯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因此,要利用各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宣傳保護中葯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積極作用,以及破壞資源的嚴重後果,強調保護野 生葯用動、植物資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加強中葯資源保護管理的法制建設
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中葯資源保護管理法規,健全執行中葯資源保護任務的組織機構,培養一支較高水平的中葯資源保護和研究的科技隊伍,是搞好中葯資源保護管理工 作的可靠保證,目前,中國中葯資源的第一部法規《條例》已經頒布,中葯資源保護與管理有了法律依據。各地應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領導,逐步完善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的地方法規和實施細則,並付諸實施,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保障中葯資源保護工作的正常開展。
建立健全執行中葯資源保護法規的組織機構,承擔協調、監督、管理職責,並在中葯經營系統中設立相應的執行監督機構,與其它部門的資源保護機構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資源保護工作。
充實中葯資源保護機構的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加強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技術水平,在保護、管理以及科研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國家要有專項資金,保障中葯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正常進行。
3)建立中葯資源保護、試驗研究基地
應在中國有代表性地區建立國家級大型葯用植物(動物)種質基因庫和野轉家種、引種栽培研究試驗基地,以及相應的中葯資源綜合保護區。收集、保存並運用現代技術研究葯用種質基因,同國內外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和多學科交流,促進中葯資源保護工作的發展。例如,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資源種類豐富,高原特有種和民族葯種類較多,應開展種類收集和研究;新疆等荒漠區以收集保存沙生葯用動、植物種為主,並開展沙生動、植物的葯用研究,推廣沙生葯用植物的栽培技術,逐步綠化荒漠,擴大葯源;東北地區以收集中國寒冷動、植物種質為主,並加以引種馴化。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區為中國葯材集中產區和人工栽培適宜的地區,在廣泛收集野生葯材種質的同時,應特別注重收集人工栽培變異種和人工栽培品系的種質基因。野轉家種家養試驗,應注重研究合理的采獵手段和優質、高產技術,並及時推廣。
4)中葯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協調發展
中葯資源保護的目的在於合理開發利用,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把中葯資源保護與中葯材生產開發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目的。目前,各自然保護區,動、植物園、樹木園等與資源利用部門的協作關系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盡管國家一再強調合理利用資源,但是,資源開發與資源保護仍然長期脫節,使得保護與利用的矛盾不斷加劇,受破壞的資源種類仍在不斷增多,影響了資源的合理利用,所以,各類型保護區、種質基因庫、引種馴化基地和中葯材生產收購部門應進一步配套協作,加強資源的補給,平衡資源的產出與投入;要研究野轉家種的技術和恢復資源的方法;收集野生種質和人工培育的優質品種,並妥善保存,為科研提供材料,為生產提供優質種源。
5)確定中葯資源物種瀕危程度的標准
目前,對於葯用植(動)物的瀕危程度的標准還處在定性評價階段。1992年第17卷第2期。(中國中葯雜志)刊登了「葯用植物稀有瀕危程度評價標準的討論」一文,從葯用價值、分類學意義、分布及生態環境要求、野生資源量、野生資源減少速率、栽培狀況、保護現狀、綜合性開發現狀等8個方面對葯用植物進行了較全面詳細地評價,評出葯用植物的瀕危種,漸危種、受威脅漸稀種類。在此基礎上根據中葯資源的狀況和人為的影響,對中國珍稀瀕危葯用植(動)物加以調查和評價,編制《中國珍稀瀕危葯用植(動)物名錄》,作為保護葯用物種的依據。
6)監測中葯資源的動態變化
中葯資源的動態變化監測就是對中葯資源的種類、數量(產量、蘊藏量)、生態環境的變化和群落的演替規律,以及其它影響中葯資源變化的諸多因子(如市場需求、價格因素)情況等作定期或長期觀察和切合實際的綜合統計與分析。及時預報中葯資源的消長變化與市場、價格等因子的關系,為決策部門提供參考,中葯資源動態變化監測是中葯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得以長期正常維持和正確發揮作用的重要一環。監測的主要任務包括:監測的物種、區域情況報告。監測的物種主要是市場需求大、資源相對不足的葯用物種;資源稀少且易受威脅的葯用物種和國家保護的野生葯材物種;監測的重點區域為中葯資源開發破壞區和保護區,其它區域為一般觀測區;監測情況報告,主要包括葯用動、植物、分布范圍、生境、繁殖方式、種群結構、資源消長、市場需求、價格變化和保護狀況等,監測的主要方法,可根據監測品種的不同情況研究確定,實行定點監測和全面了解相結合,對於重點品種每年至少有1一2次野外實地考察,並做出詳細記錄,逐級整理報告。
中葯資源監測可以由中葯資源保護管理機構具體承擔。各地中葯資源保護(監測)分支機構和監測網點,除完成每年監測任務外,還要承擔國家統一組織的保護物種定期調查,組織專門調查隊伍,深入實地詳細摸清瀕危保護物種的資源情況,為調整和編制中 葯資源保護名錄提供依據。
④ 歐盟關於中草葯的法規有哪些 急!!!! 謝謝
《歐盟傳統葯品法案》
主要是「葯品生產質量管理准則」(GMP),出口葯品專的質量必須符合歐盟葯屬典標准,歐盟的進口商必須辦理葯品進口許可證。
以中國中葯出口歐盟為例,鑒於大多數中國中葯生產廠家至今尚未通過歐盟GMP審查,其葯品未能在歐洲成功注冊,不具有「合法身份」,因此目前中國的中葯製成品只能以食品和醫葯原料的名義進入歐盟市場。由於中葯的成分比例復雜,中國中葯企業一般很難提交精確科學的葯檢報告,從而難以證明中葯質量符合歐盟的葯典標准。
⑤ 中國有哪些葯品法規
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列》、《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放射性葯品管理辦法》。
《血液製品保護條列》、《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易制毒化學葯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條列》、《疫苗流通與預防接種管理條列》、《中葯品種保護條列》、《葯品行政保護條列》等。
(5)中葯材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是以葯品監督管理為中心內容,深入論述了葯品評審與質量檢驗、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葯品生產經營管理、葯品使用與安全監督管理、醫院葯學標准化管理、葯品稽查管理、葯品集中招投標采購管理、對醫葯衛生事業和發展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
⑥ 醫療機構把中葯材當中葯飲片使用違反了什麼法律法規
你說的太籠統了,實際上很多品種的中材和飲片並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法規要求醫療機構從正規渠道購進飲片而已。只要是從有資質的機構購進葯材或飲片就可以了。
⑦ 貴州省對中葯材的種植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規政策
💩💩💩💩💩💩
⑧ 販運,買賣中葯材是否違法,需辦理什麼手續
主要需要以下手續:
1、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gsp認證;
2、葯品經營許可證;
其經營范圍是否有中葯材、中葯飲片,沒有就屬於無證經營,這就是違法的,並且還要有其他相關法規限制和處罰。
一、行政許可內容
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認證( GSP認證) 。
二、行政許可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2001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五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02年8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0號);
3、《 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 2000年4月30日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第20號令);
4、《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施細則》( 2000年11月16日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國葯管市(2000)526號文〉);
申領《葯品經營許可證》的條件:
(一)具有保證所經營葯品質量的規章制度;
(二)企業、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企業負責人、質量管理負責人無《葯品管理法》第76條、第83條規定的情形;
(三)具有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一定數量的執業葯師。質量管理負責人具有大學以上學歷,且必須是執業葯師;
(四)具有能夠保證葯品儲存質量要求的、與其經營品種和規模相適應的常溫庫、陰涼庫、冷庫。倉庫中具有適合葯品儲存的專用貨架和實現葯品入庫、傳送、分檢、上架、出庫現代物流系統的裝置和設備;
(五)具有獨立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能覆蓋企業內葯品的購進、儲存、銷售以及經營和質量控制的全過程;能全面記錄企業經營管理及實施《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方面的信息;符合《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對葯品經營各環節的要求,並具有可以實現接受當地(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機構)監管的條件;
(六)具有符合《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對葯品營業場所及輔助、辦公用房以及倉庫管理、倉庫內葯品質量安全保障和進出庫、在庫儲存與養護方面的條件。 國家對經營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預防性生物製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⑨ 有關於中葯材種植加工銷售方面的法律條文與規定嗎
1、《關於中葯材種植企業銷售中葯材有關問題的通知》(國食葯監市[2005]198號),明確規定:「一、中葯材種植企業若銷售本企業種植的中葯材,不需要申領《葯品經營許可證》。二、特殊中葯材的種植企業生產銷售管理仍按照已有的規定執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城鄉集市貿易市場可以出售中葯材,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城鄉集市貿易市場不得出售中葯材以外的葯品,持有《葯品經營企業許可證》的除外」,超市等營業主體可自由銷售中葯材(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並不需要辦理《葯品經營許可證》。
3、《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十四條「開辦葯品批發企業,須經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經營許可證》;開辦葯品零售企業,須經企業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經營許可證》,憑《葯品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無《葯品經營許可證》的,不得經營葯品」和第十六條「葯品經營企業必須按照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據本法制定的《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經營葯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規定對葯品經營企業是否符合《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進行認證;對認證合格的,發給認證證書」的規定,超市須按上述規定取得《葯品經營許可證》、《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方可銷售中葯飲片。
4、超市未取得上述審批銷售中葯飲片的,按照《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條處理,即「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葯品,下同)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⑩ 目前中國有沒有中草葯材生產與銷售相關法規
南方李錦記有限公司是百年民族企業——香港李錦記集團旗下專門從事中草葯健康產品開發與銷售的獨資子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來,以「思利及人」為核心價值觀,秉承「永遠關懷、永遠合作、永遠創業」的企業精神和務實穩健的經營作風,公司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贏得了千千萬萬消費者及社會各界的認可。 公司以「無限極」品牌為核心,目前已開發出無限極保健食品、維雅護膚品、植雅個人護理品及幫得佳家居用品四大系列四十多個產品,致力於提升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並多次榮獲國際、國內大獎。公司已經發展成為集科研、生產和銷售於一身的大型中草葯健康產品企業,在全國擁有三十一家分公司,兩千多家「無限極」專賣店及20餘家無限極自營店遍布神州大地,形成了強大的銷售和服務網路;同時建立了以ISO9001:2000國際管理體系認證、HACCP國際管理體系認證、保健食品GMP三大認證為基礎的質量保證體系,為企業的發展及傳播健康理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中草葯健康產品的民族企業,南方李錦記十分重視產品的高科技投入,與清華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多家高校建立了緊密的科研合作關系,不斷推出高品質、高科技含量的中草葯健康產品。 南方李錦記在創造企業驕人成績的同時,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多年來,和中國紅十字會、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等國家公益性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捐資助教、濟貧賑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贊譽。 男方李錦記將矢志不渝,為弘揚中國優秀養生文化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