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① 請列舉出一些所知道的安全環保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新安全生產法的施行時間及十大亮點
關於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有很多種類型,具體如下:
《食品安全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婦女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節約能源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
《工傷保險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1)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為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提供法律保障,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責任的法制化管理,指導和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發展,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同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保證企業效益的實現和國家經濟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
② 我國國家相關安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安全生產法》《國家安全法》《煤礦安全法》等等
③ 涉及「三同時」的法律法規
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12-4-27)閱2344次
- ·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10-12-14)閱7637次
- ·關於加強非煤礦礦山及石油、冶金、有色、建材等相關行業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5-7-1)閱4421次
- ·關於向違反「三同時」規定違法開工建設煤礦(第一批)下達停止施工指令的通知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2005-3-28)閱1503次
- ·關於做好2004年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2004-8-23)閱2170次
- ·關於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清理整頓工作的緊急通知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4-5-9)閱4198次
- ·關於加強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3-9-30)閱8831次
- ·關於未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並已投產的行為適用法律的復函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3-6-19)閱2498次
- ·鐵路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管理辦法
/鐵道部——(1995-6-12)閱3523次
- ·國家計委關於印發《關於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與新建和擴建工程實行「三同時」的若干規定》的通
/國家計委——(1989-11-8)閱2439次
- ·關於基建項目、技措項目要嚴格執行「三同時」的通知
/國家計委國家建委國家經委——(1980-11-1)閱1852次
④ 企業安全管理以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為最高標准
安全生產管理是指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的管理和控制。企業主管部門回是企業經濟及生答產活動的管理機關,按照「管理生產同時管理安全」的原則,在組織本部門、本行業的經濟和生產工作中,同時也負責安全生產管理。組織督促所屬企業事業單位貫徹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准。根據本部門、本行業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管理法規和技術法規,並向勞動安全監察部門備案,依法履行自己的管理職能。
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為了向製造業強國邁進,國家也在制定和執行產業升級戰略。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製造業除了需要加大科技投入,還面臨勞動力、能源成本上升壓力,並且需要在QHSE(質量、職業健康與安全、環保)體系管理方面的提升以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⑤ 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內容是什麼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內容
一、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概念和特徵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是指我國全部現行的、不同的安全生產法律規范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二)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特徵
具有中國特色的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正在構建之中。這個體系具有3個特點:
1.法律規范的調整對象和階級意志具有統一性
2.法律規范的內容和形式具有多樣性
3.法律規范的相互關系具有系統性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是由母系統與若干個子系統共同組成的。從具體法律規范上看,它是單個的;從法律體繫上看,各個法律規范又是母體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安全生產法律規范的層級、內容和形式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銜接、相互協調的辯證統一關系。
二、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究竟如何構建,這個體系中包括哪些安全生產立法,尚在研究和探索之中。我們可以從上位法與下位法、普通法與特殊法和綜合性法與單行法等3個方面來認識和構建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一)從法的不同層級上,可以分為上位法與下位法
法的層級不同,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也不同。上位法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高於其他相關法的立法。下位法相對於上位法而言,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低於相關上位法的立法。不同的安全生產立法對同一類或者同一個安全生產行為做出不同的法律規定的,以上位法的規定為准,適用上位法的規定。上位法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下位法。下位法的數量一般要多於上位法。
1.法律
法律是安全生產法律體系中的上位法,居於整個體系的最高層級,其法律地位和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等下位法。國家現行的有關安全生產的專門法律有《安全生產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礦山安全法》;與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主要有《勞動法》、《工會法》、《礦產資源法》、《鐵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港口法》、《建築法》、《煤炭法》、《電力法》等。
2.法規
安全生產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1)行政法規。安全生產行政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高於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等下位法。
(2)地方性法規。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經濟特區安全生產法規和民族自治地方安全生產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與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相同。
3.規章
安全生產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1)部門規章。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的授權制定發布的安全生產規章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法律、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政府規章。
(2)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是最低層級的安全生產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於其他上位法,不得與上位法相抵觸。
4.法定安全生產標准
我國沒有技術法規的正式用語且未將其納入法律體系的范疇,但是國家制定的許多安全生產立法卻將安全生產標准作為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行的技術規范而載入法律,安全生產標准法律化是我國安全生產立法的重要趨勢。安全生產標准一旦成為法律規定必須執行的技術規范,它就具有了法律上的地位和效力。執行安全生產標準是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義務,違反法定安全生產標準的要求,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將法定安全生產標准納入安全生產法律體系范疇來認識,有助於構建完善的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法定安全生產標准分為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兩者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具有同樣的約束力。法定安全生產標准主要是指強制性安全生產標准。
(1)國家標准。安全生產國家標準是指國家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標准化法》制定的在全國范圍內適用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
(2)行業標准。安全生產行業標準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直屬機構依照《標准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產領域內適用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對同一安全生產事項的技術要求,可以高於國家安全生產標准但不得與其相抵觸。
⑥ 我國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有哪些
1、憲法: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並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國家對就業前的公民進行必要的勞動就業訓練」。第43條,48條均有規定。
2、刑法:刑法第115條規定「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113條(交通)114、187條均有職業安全衛生有關的內容」。
3、勞動保護基本法:由於目前,我國暫時沒有建立《職業安全衛生法》因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起到了勞動安全衛生領域的基本法作用,也是我國制定各項勞動安全衛生專項法律的依據。
4、勞動保護專項法:是針對特定的安全生產領域和特定保護對象而制訂的單項法律,目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5、勞動保護行政法規:《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等由國務院發布
6、各部門發布的有關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如勞動部《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違反的行政處罰辦法》、《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監察規定》、《勞動防護用品規定》。
7、勞動保護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各地方不同。
8、安全及衛生標准:包括產品標准、基礎標准、方法標准、作業場所分級標准。
9、其他要求:指產業實施規范與政府機構的協定,非法規性指南。
(6)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法律制度內容:
1.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方針和制度。
2.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
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作業、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高溫、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1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3.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對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的措施主要有:
(1)上崗前培訓。未成年工上崗,用人單位應對其進行有關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培訓。
(2)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有害健康的工作。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3)提供適合未成年工身體發育的生產工具等。
(4)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業安全衛生法
⑦ 企業如何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安全生產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行使以下職權:
(一)進入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
(二)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當場予以糾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對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三)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後,經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
(四)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並應當在十五日內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第三十三條:事故發生單位應當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落實防範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發生。防範和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應當接受工會和職工的監督。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對事故發生單位落實防範和整改措施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杭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執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五)組織或者參與有關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賦予的其他監督管理職責。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9號)第二十七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其行政執法人員發現有限空間作業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應當責令立即或者限期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暫時停止作業,撤出作業人員;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後,經審查同意,方可恢復作業。
《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6號)第三條第二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屬地監管、分級負責的原則,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冶金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6號)第三條第二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以下統稱負責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監管的部門)根據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按照屬地監管、分級負責的原則,對本行政區域內食品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監管的部門及其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對違反有關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和本規定的違法行為,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號)第二十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依法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進行監督檢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號)第二十一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查處:
(一)不配發勞動防護用品的;
(二)不按有關規定或者標准配發勞動防護用品的;
(三)配發無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
(四)配發不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五)配發超過使用期限的勞動防護用品的;
(六)勞動防護用品管理混亂,由此對從業人員造成事故傷害及職業危害的;
(七)生產或者經營假冒偽劣勞動防護用品和無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
(八)其他違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的行為。 《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號)第二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依法向本單位提出配備所需勞動防護用品的要求;有權對本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的違法行為提出批評、檢舉、控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從業人員提出的批評、檢舉、控告,經查實後應當依法處理。《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5號)第十四條第一款: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及其行政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時發現生產經營單位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採取現場處理措施:
(一)能夠立即排除的,應當責令立即排除;
(二)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撤出作業人員,並責令暫時停產停業、停止建設、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限期排除隱患。隱患排除後,經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
《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職責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4號)第九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生產經營單位存在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或者事故隱患的,應當依法採取下列現場處理措施:
(一)當場予以糾正;
(二)責令限期改正、責令限期達到要求;
(三)責令立即停止作業(施工)、責令立即停止使用、責令立即排除事故隱患;
(四)責令從危險區域撤出作業人員;
(五)責令暫時停產停業、停止建設、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
(六)依法應當採取的其他現場處理措施。
⑧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要求職工"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問:這個規定說法嚴謹嗎
1,如題所述,該說法本身並沒有不妥之處,國家法律法規是每個公民必須遵照執行的版。說法權是嚴謹的。
2,但是,作為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則應予制定企業內部操作細則,員工才能憑以執行。過於宏觀的要求或規定,員工是難以把握得到的。那麼,這樣的內部制度,很可能發揮不了建章立制的作用,體現不到建制的效果。或許,最終會變成一紙空文。
3,可見,內部制度可以有如題所指的說法,但,為慎重起見,應參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補充制定企業適用的規章制度,員工才能憑以遵照執行。
4,提示,企業內部制度的條款制定必須讓執行人清晰理解,且應切合實際,制度才能行之有效,字里行間的嚴謹是必要的,但必須謹防一切流於形式的操作。
5,以上僅供參考,請予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