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統計條例
Ⅰ 統計法實施條例正式施行時間是
《統計法實施條例》實施日期為:2017年8月1日。
第五十五條
本條例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Ⅱ 江蘇省統計條例在立法內容上具有哪些特點
《江蘇省統計條例》在立法內容上有哪些創新?
答:《條例》在立法內容上注重內從江蘇容統計工作實際出發,彌補、完善上位法(《統計法》)的不足,重特色、重創新、重補充、重細化,80%以上的條款內容都是對上位法的突破創新和補充完善,建立統計調查關系、建立統計信用制度、規范民間統計調查活動、依法代理政府統計事務等條款都是創新性的條款。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的作用
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版 ,加強統計權工作,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供了法律保障。
2、《統計法實施條例》從防止行政干預、強化統計責任、加大處罰力度,明確了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權力,同時對統計人員提出了更提高的要求。
Ⅳ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何時開始實施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五條之規定:本條例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1987年1月19日國務院批准、1987年2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00年6月2日國務院批准修訂、2000年6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05年12月16日國務院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組織、個人需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統計調查活動的,應當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具有涉外統計調查資格的機構進行。涉外統計調查資格應當依法報經批准。統計調查范圍限於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審批;統計調查范圍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的,由國家統計局審批。
(4)新統計條例擴展閱讀:
為全面有效貫徹執行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進一步保障統計數據真實可靠,國務院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條例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
1、從源頭上規范統計調查活動。條例從五個方面作了規定,包括夯實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盡可能減輕統計調查對象的負擔,嚴格要求統計調查項目的制定,明確統計調查項目審批和備案的程序、條件和時限,以及明確國家統計標準的地位等。
2、加強統計調查的組織實施。為加強對統計數據生產過程的控制,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條例對統計調查的組織實施作了專章規定,對統計調查對象的報送義務和統計調查組織實施機關提出了明確要求。
3、明確統計資料公布的主體、許可權及要求。包括:區分不同統計資料,明確公布主體及許可權;為避免因簡單對比統計數據產生誤解,規定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公布主要統計指標涵義;公布統計資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公布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對外提供,不得利用尚未公布的統計資料謀取不正當利益等。
4、強化對統計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條例列舉了對嚴重統計違法行為失察的具體情形和統計造假行為的典型做法,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例如,大面積發生或者連續發生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統計數據嚴重失實應當發現而未發現,發現統計數據嚴重失實不予糾正的,對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予以通報。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條例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條例》是2005年12月25日頒布的文件,自1997年開始著手起草至正式出台,中專間經過了8年時屬間。《條例》的公布,進一步健全了海關法律體系,明確了海關統計的性質、任務,規范了有關的權利、義務關系,為保證海關統計數據的質量提供了法律保障。 《條例》,包括海關統計的性質和任務、主管部門、統計范圍、統計項目、統計資料的提供、公布與服務,以及海關與當事人的有關權利、義務、法律責任等內容。
Ⅵ 統計法實施條例是什麼意思,是統計法實施過程中的什麼呢,
首先,從法律位階上來講,統計法是狹義的法律,由最高權力機關即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回;統計法實施條例答是行政法規,由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制定,二者都是廣義上的「法」,但在狹義上,統計法是法律,統計法實施條例是行政法規。因中央人民政府對全國人大負責,故統計法實施條例的法律等級低於統計法,也即統計法為上位法,統計法實施條例為下位法。
其次,統計法實施條例作為行政法規,是對統計法的闡釋和細化,因為統計法作為法律,具有高度抽象性,對一些問題規定的比較抽象和籠統,為了便於操作,國務院通過制定實施條例來將統計法細化,對具體問題規定的較為詳細。
再次,根據立法法的規定,下位法在對上位法細化的時候不得超過上位法規定的范圍,即統計法實施條例只能在統計法的范圍內進行解釋和細化,不允許超越統計法的范圍另行規定其他問題。也就是說,統計法實施條例只能對統計法細化,而不能對統計法進行補充。
Ⅶ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條例的文件全文
第一條 為了科學、有效地開展海關統計工作,保障海關統計的准確性、及時性、完整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海關統計是海關依法對進出口貨物貿易的統計,是國民經濟統計的組成部分。
海關統計的任務是對進出口貨物貿易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和統計監督,進行進出口監測預警,編制、管理和公布海關統計資料,提供統計服務。
第三條 海關總署負責組織、管理全國海關統計工作。
海關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及本條例的規定履行職責。
第四條 實際進出境並引起境內物質存量增加或者減少的貨物,列入海關統計。
進出境物品超過自用、合理數量的,列入海關統計。
第五條 下列進出口貨物不列入海關統計:
(一)過境、轉運和通運貨物;
(二)暫時進出口貨物;
(三)貨幣及貨幣用黃金;
(四)租賃期1年以下的租賃進出口貨物;
(五)因殘損、短少、品質不良或者規格不符而免費補償或者更換的進出口貨物;
(六)海關總署規定的不列入海關統計的其他貨物。
第六條 進出口貨物的統計項目包括:
(一)品名及編碼;
(二)數量、價格;
(三)經營單位;
(四)貿易方式;
(五)運輸方式;
(六)進口貨物的原產國(地區)、啟運國(地區)、境內目的地;
(七)出口貨物的最終目的國(地區)、運抵國(地區)、境內貨源地;
(八)進出口日期;
(九)關別;
(十)海關總署規定的其他統計項目。
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海關監管需要,海關總署可以對統計項目進行調整。
第七條 進出口貨物的品名及編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歸類統計。
進出口貨物的數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規定的計量單位統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由海關總署公布。
第八條 進口貨物的價格,按照貨價、貨物運抵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之和統計。
出口貨物的價格,按照貨價、貨物運抵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輸出地點裝卸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之和統計,其中包含的出口關稅稅額,應當予以扣除。
第九條 進口貨物,應當分別統計其原產國(地區)、啟運國(地區)和境內目的地。
出口貨物,應當分別統計其最終目的國(地區)、運抵國(地區)和境內貨源地。
第十條 進出口貨物的經營單位,按照在海關注冊登記、從事進出口經營活動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統計。
第十一條 進出口貨物的貿易方式,按照海關監管要求分類統計。
第十二條 進出口貨物的運輸方式,按照貨物進出境時的運輸方式統計,包括水路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及其他運輸方式。
第十三條 進口貨物的日期,按照海關放行的日期統計;出口貨物的日期,按照辦結海關手續的日期統計。
第十四條 進出口貨物由接受申報的海關負責統計。
第十五條 海關統計資料包括海關統計原始資料以及以原始資料為基礎採集、整理的相關統計信息。
前款所稱海關統計原始資料,是指經海關確認的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及其他有關單證。
第十六條 海關總署應當定期、無償地向國務院有關部門提供有關綜合統計資料。
直屬海關應當定期、無償地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有關綜合統計資料。
第十七條 海關應當建立統計資料定期公布制度,向社會公布海關統計信息。
海關可以根據社會公眾的需要,提供統計服務。
第十八條 海關統計人員對在統計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在保存期限內查詢自己申報的海關統計原始資料及相關信息,對查詢結果有疑問的,可以向海關申請核實,海關應當予以核實,並解答有關問題。
第二十條 海關對當事人依法應當申報的項目有疑問的,可以向當事人提出查詢,當事人應當及時作出答復。
第二十一條 依法應當申報的項目未申報或者申報不實影響海關統計准確性的,海關應當責令當事人予以更正,需要予以行政處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