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5 16:52:57

㈠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VS.稅法 誰的位階高

你的理解有誤 你分為四部分就好理解了
境內支付 分為 境內所得 境外所得
境外支付 分為 境內所得 境外所得
1至5年 除了境外支付境外所得部分不用交稅其他三部分均需要負有納稅義務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細則屬於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細則》屬於行政法令,現在最新的是國務院第600號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細則屬於》1994年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42號發布根據2005年12月19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08年2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訂根據2011年7月19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㈢ 如何理解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

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通常的說,正常繳納的「五險一金」可以從利潤中扣除。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 條例》規定,個人月工資收入超過3500元的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1)馬莉每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4200-3500)*3%=21元
(2) 應得利息=1500*5.5%*5=412.5元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在哪年的1月28日頒布

1994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於2011年專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屬。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4年1月28日頒布)、稅收征管法(2001年4月28日頒布)以及由中國各級稅務機關發布的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的規定,構成了現行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主體法律基礎。

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什麼計算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五、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合夥企業的個人合夥人來源於境內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生產、經營的所得;

2、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個人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

4、個人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九、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個人取得的所得,難以界定應納稅所得項目的,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第八條: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

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的義務人:

1、居民納稅人:A.境內有住所 B.境內居住滿一年

2、非居民納稅人: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滿一年


居民納稅人具有無限納稅義務,非居民納稅人僅境內所得納稅

針對個人收入的一種稅。例如稅前月薪18000元,對應的個人所得稅為2337.64元。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11年調整為3500元。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是有誰發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發布的法規,2011年7月19日,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㈧ 新的個人所得稅法中,個人所得稅的綜合所得指什麼

個人所得稅中的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許內權使用費所得容。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後(2008年3月1日前是1600元)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㈨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是屬於什麼法律

是我國僅有的三部稅法之一,其餘兩部是《稅收征管法》《企業所得稅法》。

第一、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於2011年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4年1月28日頒布)、稅收征管法(2001年4月28日頒布)以及由中國各級稅務機關發布的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的規定,構成了現行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主體法律基礎。

第二、2018年8月31日,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根據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擴展閱讀:

提案通過

2018年8月31日,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

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多項支出可抵稅。今後計算個稅,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新個稅法規定: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熱點內容
法院適用工傷條例 發布:2025-04-24 23:54:25 瀏覽:3
勞動法單位扣個人檔案 發布:2025-04-24 23:42:27 瀏覽:949
抓責任守規章樹平安 發布:2025-04-24 23:30:01 瀏覽:241
我國的環境立法 發布:2025-04-24 23:27:54 瀏覽:174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下載 發布:2025-04-24 23:27:51 瀏覽:176
公司的規章制度知識競賽 發布:2025-04-24 23:27:50 瀏覽:51
道德的呼喚作文 發布:2025-04-24 23:14:13 瀏覽:104
睡回民女人程單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4 23:10:25 瀏覽:749
人性化道德 發布:2025-04-24 22:41:58 瀏覽:356
勞動法104天是指什麼 發布:2025-04-24 22:31:16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