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護條例
⑴ 杭州市公路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的建設和管理,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和《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國道、省道、縣道和鄉道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經營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土地所有權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符合公路技術標準的村道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依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路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提高公路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
市和區、縣(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管理工作。市和區、縣(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公路管理工作。
鄉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負責鄉道、村道的建設和養護。
發展和改革、價格、建設、公安、財政、國土資源、城鄉規劃、林業、水利、環境保護、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負責公路的相關管理工作。第四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公路建設和管理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區、縣(市)財政部門應當按照財政預算安排足額撥付公路的養護資金。
區、縣(市)人民政府和鄉級人民政府應當對現有縣道、鄉道的提升改造資金予以保障,對村道的提升改造予以補助。第五條市和區、縣(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公路管理機構應當採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公路管理和服務水平。第六條市和區、縣(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制定台風、洪水、滑坡、泥石流、雨雪冰凍災害等損毀公路的突發事件(以下簡稱公路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公路管理機構和收費公路經營企業應當按照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的公路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和調配體系,組建應急搶險隊伍並定期組織演練。
公安、國土資源、交通運輸、衛生計生、環境保護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相互協作,做好公路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第二章公路規劃與建設第七條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城鄉規劃、發展和改革等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道規劃、省道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共同編制市域公路網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向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縣道規劃由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城鄉規劃、發展和改革等行政管理部門編制,經縣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向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鄉級人民政府在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指導下編制鄉道、村道規劃,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向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編制村道規劃,應當徵求村民代表大會的意見。第八條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道路和設施規劃等,涉及公路規劃內容的,應當徵求同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意見。
現有城市道路規劃與公路規劃不協調的,由本級人民政府組織協調修改。第九條新建、改建公路沿線的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自公路初步設計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內,依照《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劃定該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並向社會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對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內申請新建與公路保護無關的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的,或者申請擴建公路建築控制區劃定前已經合法修建的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的,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和建設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不予許可。
各等級公路交叉、重疊的,按照較高等級的公路劃定建築控制區的范圍。第十條公路建設項目應當依法執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度、招標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質量安全監督制度。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監督公路建設項目執行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建立公示制度,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市和區、縣(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相關具體監督管理工作。第十一條公路的規劃和建設,應當符合依法保護環境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要求;公路經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域或者環境敏感區域的,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在相應路段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
⑵ 山西省公路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管理、經營和使用。
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網中的地位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路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公路事業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公路(收費公路除外)的建設、養護和公路管理機構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隨著本級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增加。第四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全省公路工作。省公路管理機構負責國道、省道的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並對縣道、鄉道和村道工作進行指導。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按照其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縣道的建設、養護、管理和鄉道的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道的建設、養護和村道的組織建設、養護、管理工作;經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鄉(鎮)人民政府可以委託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行使村道的管理職責。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財政、公安、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城鄉規劃)、水利、林業、環保、安監、工商、文物、物價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與公路相關的工作。第二章公路規劃和建設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規定的職權和程序,編制公路規劃。
編制公路規劃應當遵循科學合理、注重效益、適度超前、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並與國家公路規劃和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及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專項規劃相銜接。
公路規劃批准後,除涉及國防的內容外,應當向社會公布。第七條公路規劃需要調整的應當經公路規劃原審批機關批准。
公路建設應當符合公路規劃,未納入規劃的項目不得建設。第八條公路建設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技術標准和建設工程有關規定執行。第九條公路建設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度、工程招標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度。
承擔公路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和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建立質量和安全保證體系,對工程設計使用年限內的質量負責。第十條新建和改建公路的安全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安全設施未經驗收的公路不得投入使用。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公路建設質量和安全納入績效考評范圍。第十二條省道、縣道和鄉道報廢的,分別由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核准,並向社會公告;村道報廢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向所在地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並向村民公告。
公路報廢後,原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設置必要的標志和隔離設施。
報廢公路的處置和利用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三條公路行政等級調整或者公路調整為城市道路的,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交接雙方自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交接手續。
公路調整為城市道路的,接收的設區的市或者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自辦理交接手續之日起履行相關職責。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照明、通信、標志、管線、信號燈等設施的,應當依法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經批准設置的,其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對所設置的設施負責維護和管理。第三章公路養護第十五條省公路管理機構所屬的駐縣(市、區)的公路管理機構負責國道、省道的養護;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縣道的養護;收費公路的養護由公路經營者負責。第十六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制定並適時調整全省公路養護維修工程費和小修保養費的定額標准。
公路管理機構按照公路等級、里程、路況、交通量、養護定額及養護規范組織編制公路養護計劃,並報有管轄權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投資主管部門批准後實施,財政部門應當按照批準的公路養護計劃及時足額撥付公路養護資金。
⑶ 安徽省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安全保護,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公路安全保護活動。
本條例所稱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網中的地位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按技術等級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公路包括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村道的安全保護活動,適用《安徽省農村公路條例》和本條例的有關專門規定。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路安全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公路安全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從事公路管理、養護所需經費,以及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職能所需經費,納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專用公路的公路安全保護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路安全保護工作,其所屬的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具體負責公路行政執法工作,公路公益服務機構具體負責除經營性收費公路以外的公路養護和通行保障等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門按照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以及與公路安全保護相關的治安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公路安全保護的相關工作。第五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和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做好鄉道、村道的安全保護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公路安全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大公益宣傳力度,發揮行業協會、村(居)民委員會、社區、學校等宣傳作用,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識、安全意識和公德意識。
對公路安全保護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公路線路保護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公路規劃的規定,對公路、公路用地、公路建築控制區依法進行規劃控制。第八條公路初步設計批准部門應當將公路初步設計文件等資料,及時抄送公路沿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關管理部門。第九條新建、改建、擴建公路確需穿越集鎮、村莊的,應當同步建設排水設施,防止環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確定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外緣起不少於一米的公路用地;公路兩側無邊溝的,應當確定自路緣石或者坡腳線外緣起不少於一米的公路用地。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節約用地和保護環境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等主管部門依法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
新建、改建公路的建築控制區的范圍,自公路初步設計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內劃定並公告;已經建成但尚未劃定建築控制區的公路,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一年內劃定。
公路建築控制區與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航道保護范圍、河道管理范圍或者水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重疊的,按照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的規定協商劃定。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在依法劃定的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外緣設置標樁、界樁。第十三條臨近公路規劃和新建村鎮、開發區以及農貿市場等,應當與公路保持規定的距離,並在公路一側與公路垂直布局,避免在公路兩側對應建設。第十四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批臨近公路建築控制區的建設項目,應當按照規定明確建築物與公路的控制距離。第十五條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建築控制區范圍內設置的照明、通信、標志、管線、信號燈等設施,以及在公路和公路兩側種植的綠化物,不得遮擋公路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
前款規定的設施和綠化物,其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加強管理和維護,影響公路通行的,應當及時修復、處理;影響交通安全的,應當及時報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第十六條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非公路標志的,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申請,並提供申請書、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申請書的內容包括設置理由,標志的顏色、外廓尺寸和結構,設置地點,設置時間以及保持期限。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許可決定。在城市規劃區公路用地范圍內批准設置非公路標志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徵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的意見。
⑷ 甘肅省農村公路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保障農村公路安全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村公路是指納入農村公路規劃的縣道、鄉道和村道及其附屬的橋梁、隧道和渡口。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農村公路的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行政府主導、分級負責、統籌規劃、建養並重的原則,促進農村公路持續健康發展。第四條縣(市、區)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的責任主體,應當加強對農村公路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監督管理,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的縣、鄉、村三級組織管理體系,並將農村公路工作納入本級人民政府年度工作目標進行考核,建立並落實責任追究制。
鄉(鎮)人民政府在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指導和幫助村民委員會建立村道管護群眾組織。第五條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公路工作,其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具體負責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
鄉(鎮)公路管理機構,按照規定的職責,具體做好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發展和改革、財政、公安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農村公路的相關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鼓勵發展農村公路運輸,提高農村公路利用水平,採取必要措施促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和農村物流發展,滿足廣大農民的生活和生產需要。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非法佔用農村公路、農村公路用地和農村公路附屬設施。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第八條農村公路規劃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編制,與國道、省道發展規劃和干線公路網相銜接,與農村運輸網路規劃相適應,與城鄉建設規劃及其他運輸發展方式相協調,符合國家及全省交通運輸發展目標。第九條縣道規劃由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經同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
鄉道、村道規劃由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協助鄉(鎮)人民政府編制,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
經批準的農村公路規劃應當由市(州)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統一匯編後報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第十條經批準的農村公路規劃需要修改的,由原編制機關提出修改方案,並按原程序報批、備案。第十一條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按照農村公路規劃,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年度建設建議計劃,經同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報市(州)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匯總、審核,由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審核批准。第十二條農村公路建設應當充分利用現有道路進行改建或者擴建。縣道按照不低於三級公路技術標准建設,鄉道按照不低於四級公路技術標准建設,村道建設標准根據當地實際需要和經濟條件確定。第十三條二級以上農村公路和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工程項目的設計,分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進行;其他工程項目可以直接採用施工圖一階段設計。第十四條四級以上農村公路和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工程的設計,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承擔;其他農村公路工程的設計,可以由具有工程技術資格的技術人員承擔。第十五條二級以上農村公路、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工程項目,應當由市(州)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辦理施工許可;其他列入年度建設計劃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完成施工圖設計批復即可開工建設。第十六條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工程監理制度。
二級以上農村公路、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建設項目,應當通過招標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進行監理;其他農村公路項目工程監理,建設單位可以通過招標方式委託社會監理機構或者聘請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進行監理。第十七條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符合法定招標條件的,應當依法進行公開招標。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可以在同一鄉(鎮)范圍內多項目一並招標,規模較大、技術復雜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以及大橋、特大橋和隧道建設項目應當單獨招標。
招標結果應當在當地進行公示。
⑸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釋義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4
⑹ 廣東省農村公路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促進農村公路事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及其相關工作。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農村公路是指納入農村公路規劃並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准修建的縣道、鄉道和村道及其附屬設施,以及經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認定並納入統計年報里程的公路,包括公路橋梁、隧道和渡口。
縣道是指除國道、省道以外的縣際間公路,以及連接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與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農產品生產、集散地的公路。
鄉道是指除縣道及縣道以上等級公路以外的鄉際間公路以及連接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與建制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除鄉道及鄉道以上等級公路以外的連接建制村與建制村、建制村與自然村、建制村與外部、自然村與自然村的公路,不包括村內街巷和農田間的機耕道。
附屬設施是指為了保護農村公路和保障農村公路安全暢通所設置的農村公路安全防護、排水、養護、管理、運營服務等設施、設備以及專用建築物、構築物等。第四條農村公路的發展應當遵循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各方參與、統籌規劃、建管養運並重、保障安全暢通和保護環境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公路工作的領導,把農村公路發展納入本行政區域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體制,建立激勵考核機制,促進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持續發展。
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工作,應當將農村公路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目標,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農村公路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道、村道的規劃、建設、養護和日常管理工作,並保障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工作力量和其他必要的工作條件。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公安、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農村公路的相關工作,並加強信息共享。第七條村民委員會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協助做好鄉道、村道的建設和養護等相關工作,將村道的保護納入村規民約,增強村民愛路、養路、護路意識。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經費保障,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實行公共財政分級投入為主、多渠道籌資為輔、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資金籌措機制。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標准統一、內容完備、結構合理、數據准確、上下銜接的要求,建立健全農村公路資料庫。第二章規劃建設第十條農村公路規劃的編制應當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為依據,與優化村鎮布局、重要農產品生產園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相適應,構建比例適當、銜接順暢、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網路,滿足鄉村振興、防災減災和國防建設的要求。
農村公路規劃應當與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環境保護、生態、林業、水利、旅遊、綠道等規劃相銜接,與國道、省道規劃以及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協調。第十一條縣道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規劃、發展改革等有關主管部門編制,經縣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批准,並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向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鄉道、村道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協助鄉鎮人民政府編制,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並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向上一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
鄉鎮人民政府編制村道規劃,應當徵求沿線村民委員會和村民的意見。
經批準的農村公路規劃應當公布,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由原編制機關提出修改方案,並按照原程序報批、備案。涉及村道規劃變更的,還應當徵求沿線村民委員會和村民的意見。第十二條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涉及農村公路規劃內容的,應當徵求同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意見。
國土空間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應當綜合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統籌利用國土空間資源,協調安排農村公路建設用地。
⑺ 高速公路兩側多少米不允許有住宅
高速公路30米的范圍內不允許有住宅。
根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
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為:屬於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不少於30米。
關於住宅的其它法律規定
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內,除公路保護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公路建築控制區劃定前已經合法修建的不得擴建,因公路建設或者保障公路運行安全等原因需要拆除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外修建的建築物、地面構築物以及其他設施不得遮擋公路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政府網—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⑻ 陝西省公路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建設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經營、使用和管理。第三條公路發展應當遵循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確保質量、安全暢通、保護環境、規范經營、建設改造與養護並重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路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領導,把公路發展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第五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全省公路工作。設區的市、縣(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工作。
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按照其職責具體負責公路的監督管理工作。
高速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責任主體由省人民政府確定。
縣級以上發展改革、公安、財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規劃建設、水利、林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公路的相關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採用多種方式籌集公路建設資金,根據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增加公路建設資金投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非收費公路的管理和養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七條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非法佔用或者非法利用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並有權舉報涉路違法行為。受理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第二章規 劃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職權和程序,編制公路規劃。
經批準的公路規劃需要修改的,由原編制機關提出修改方案,報原批准機關審批。第九條本省公路規劃應當符合國家公路總體規劃要求,遵循合理布局、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適度超前的原則,並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和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協調。
編制公路規劃應當經過專家論證。公路規劃經批准後,除涉及國防的內容外,應當向社會公布。
編制公路規劃時應當明確公路的命名和編號。第十條列入規劃的公路建設項目,應當有計劃地組織實施,未納入公路規劃的項目,不得開工建設。第十一條新建、改建公路,應當統籌規劃客貨運站(點)、服務區、養護道班、加油(氣)站、超限檢測站、交通流量觀測站、交通標志標線、交通安全設施等公路附屬設施,並與公路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交通安全設施應當與公路主體工程同步投入使用。第十二條編制公路建設用地計劃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保證公路用地需要,符合公路技術等級標准,切實保護耕地,節約用地,合理使用土地。對已經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公路建設用地,依法進行用途管制。第十三條規劃和新建村鎮、開發區、學校、貨物集散地、商業網點、農貿市場等,其外緣與公路建築控制區邊界外緣的距離,國道、省道不少於50米,縣道、鄉道不少於20米,並盡可能在公路一側建設。第十四條規劃鐵路、水利、電力、通訊、油氣管線等各類設施時,需要上跨、下穿、並行於既有或者規劃公路的,應當徵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意見,保證既有公路的安全暢通和規劃的相互協調。第三章建 設第十五條公路建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建設工程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組織實施。
公路建設項目應當依法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度、招標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度。第十六條公路建設項目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等,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招標投標方式確定。
公路建設項目的招標投標活動不受地區或者部門的限制。單位和個人不得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區、本系統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參加投標,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招標投標活動。第十七條公路建設資金可以採取下列方式籌集:
(一)財政撥款,包括依法徵集的公路建設專項資金轉為的財政撥款;
(二)國內外金融機構或者外國政府貸款、贈款;
(三)國內外企業或者其他組織、個人的投資、捐款;
(四)依法出讓公路收費權的收入;
(五)開發、經營公路的公司依法發行股票、公司債券;
(六)法律、法規或者國家、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方式。
⑼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關於公路安全保護區的規定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內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容和節約用地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
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為:
(一)國道不少於20米;
(二)省道不少於15米;
(三)縣道不少於10米;
(四)鄉道不少於5米。
屬於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准不少於30米。
公路彎道內側、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築控制區范圍根據安全視距等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