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吉林省河道管理條例

吉林省河道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5 18:05:09

1. 河道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允不允許釣魚,村級單位有權安排收費碼

既然不允許釣魚那麼收費也就不合法了

2. 河道管理范圍內指的是河道兩側多少米謝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中對河道管理范圍河道兩側具體的距離未明確,部專分地方條例屬有明確劃分,如:《深圳經濟特區河道管理條例》中所稱的河道是指流域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自然水流。河道管理范圍按以下規定劃定:

1、有堤防的河道,為堤防外坡腳線兩側外延八米至十五米范圍內;

2、無堤防的河道,為河道兩側上口線外延八米至二十五米范圍內;

3、防洪防潮海堤,為堤防內、外坡腳線外延每側三十米至五十米范圍內。

(2)吉林省河道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我國現狀: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是全國河道的主管機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該行政區域的河道主管機關。國家對河道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有堤防的河道的管理范圍為兩岸堤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 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取土、淘金、棄置砂石或者淤泥、爆破、鑽探、挖築魚塘等,必須經河道主管機關批准。

3. 河道管理條例第八條怎麼理解

沒有河道管理法,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第八條規定:回 各級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以及答河道監理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加強河道管理,執行供水計劃和防洪調度命令,維護水工程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4. 河道管理保護范圍

河道管理保護范圍包括我國領域內所有的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和河道內的航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4)吉林省河道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河道管理的重要性

1、河道是水資源的載體

河道、湖泊和水庫是水資源的載體。地表水大多是以河道徑流、湖泊和水庫蓄水形式存在。

2、具有行洪排澇能力

降水時河流可以排除其集水范圍的徑流,是主要的排泄洪水的通道。我國地處北半球 河道 重流季風帶,大部分地區汛期的降水量佔全年的60%~80%,很容易形成江河洪水,危及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河道的行洪排澇功能,在確保國民經濟、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具有蓄水灌溉能力

我國水資源綜合調控能力已得到提高,基本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水資源的綜合調控包括內容非常廣泛,其中包括河道的蓄水調控。河道是天然水流的載體,具有蓄水滯水功能,在天氣乾旱不降水時,河流匯集源頭和兩岸的地下水,使河道中保持穩定的徑流量,不僅是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而且也是調節城市環境和供水的補充水源。

4、具有水力發電功能

我國河流蘊藏的水能資源豐富,根據最近全國水力資源復查成果表明,僅大陸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94億干瓦,年發電量為6.08萬億干瓦・小時,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5.42億干瓦,技術可開發年發電量為2.47萬億干瓦・小時,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為4.02億干瓦,經濟可開發年發電量為1.75萬億干瓦・小時。

5、具有內河航運功能

我國水運資源豐富,具有發展內河航運的良好條件。水運具有佔地少、運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相對安全等特點。我國諸多河流湖泊大多冬季不凍,航運流量豐裕,目前,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共有12.3萬公里,主要分布在長江、珠江、淮河、黑龍江及松遼水系。淮河和秦嶺以南地區是我國內河水運資源較為豐富、開發利用較好的地區,河流湖泊冬季不凍、四季通航。

6、具有漁業養殖功能

河道是我國寶貴的國土資源,除用於航運農田灌溉外,多年來,通過人們的漁業活動,把平原地區的大小河道山區河道均開發利用為養魚的好地方。由於河道養魚具有投資小、勞力省、見效快、收益大、商品魚集中等優點,近年開發速度很快,養魚水面逐年提高。

我國是世界淡水養殖大國,淡水產品佔到水產品總產量的66%以上,居世界第一位。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海洋捕撈漁業資源的衰退,國際市場對水產養殖品種的需求越來越大,漁業養殖業已經日益成為國家支柱性產業。

7、具有旅遊景觀功能

河流不僅是旅遊的重要資源,而且也是許多城市的重要景觀,河流中的瀑布、潭池、涌潮等旅遊資源的重要類型。怡人的兩岸景色、清澈的河水、灘潭相間的景緻、蜿蜓曲折的河岸構成了河流獨特的風光,流動的水體、穩固的堤壩構成了動靜結合的美學意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河道水環境和景觀功能要求越來越高,河岸綠化和小品建築等生態護岸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多、更美的親水休閑娛樂空間,同時也促進了城市和旅遊業的發展。

8、具有生態系統功能

河流與周圍的動物、植物及微生物,可以組成生機盎然的河流生態系統,河流也是形成和支持大自然中許多生態系統的重要因素。河流在輸送徑流的同時,也運送降水沖刷帶入徑流中的生物物質和礦物鹽類,為河流內以至流域內和近海地區的生物提供營養物,為它們運送種子、排走和分解廢棄物。河流是一個流動的生態系統。

天然河流水陸兩相和水汽兩相的緊密關系,加上天然河流平面的蜿蜓曲折、縱斷面的高低起伏、橫斷面的形狀多樣及河床多孔隙透水,特別適宜於多種生物生長,形成了河流沿線豐富多彩的河流生物群落。

9、具有文化傳承功能

河流不僅是由流動的水而形成的自然現象,而且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類精神生活的根源和對象,還影響和塑造著人類的精神生活、文化歷史和文明發展。河流的奔騰不息、曲折跌宕、聚合離分、驚濤駭浪、清澈澄明,都賦予了人類精神、人格、品德的象徵。

河流作為自然界的普通物象,經過歷代文人和勞動者的不斷營造,使其具有豐富的人生意蘊和文化內涵。「得江河湖海之神韻,寫詩詞歌賦之絕唱」,河流文化一直是人類文化史上的輝煌篇章。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有最近修訂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1988年6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號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
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第三條開發利用江河湖泊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
第四條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全國河道的主管機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該行政區域的河道主管機關。
第五條國家對河道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遼河等大江大河的主要河段,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要河段,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的邊界河道以及國境邊界河道,由國家授權的江河流域管理機構實施管理,或者由上述江河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河道主管機關根據流域統一規劃實施管理。其他河道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市、縣的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第六條河道劃分等級。河道等級標准由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七條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以及河道監理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加強河道管理,執行供水計劃和防洪調度命令,維護水工程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第九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堤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2]

第二章河道整治與建設
第十條河道的整治與建設,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通航標准和其他有關技術要求,維護堤防安全,保持河勢穩定和行洪、航運通暢。
第十一條修建開發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類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碼頭、道路、渡口、管道、纜線等建築物及設施,建設單位必須按照河道管理許可權,將工程建設方案報送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後,方可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審批手續。
建設項目經批准後,建設單位應當將施工安排告知河道主管機關。
第十二條修建橋梁、碼頭和其他設施,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所確定的河寬進行,不得縮窄行洪通道。
橋梁和棧橋的梁底必須高於設計洪水位,並按照防洪和航運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設計洪水位由河道主管機關根據防洪規劃確定。
跨越河道的管道、線路的凈空高度必須符合防洪和航運的要求。
第十三條交通部門進行航道整治,應當符合防洪安全要求,並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水利部門進行河道整治,涉及航道的,應當兼顧航運的需要,並事先徵求交通部門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在國家規定可以流放竹木的河流和重要的漁業水域進行河道、航道整治,建設單位應當兼顧竹木水運和漁業發展的需要,並事先將有關設計和計劃送同級林業、漁業主管部門徵求意見。
第十四條堤防上已修建的涵閘、泵站和埋設的穿堤管道、纜線等建築物及設施,河道主管機關應當定期檢查,對不符合工程安全要求的,限期改建。
在堤防上新建前款所指建築物及設施,必須經河道主管機關驗收合格後方可啟用,並服從河道主管機關的安全管理。
第十五條確需利用堤頂或者戧台兼做公路的,須經上級河道主管機關批准。堤身和堤頂公路的管理和維護辦法,由河道主管機關商交通部門制定。
第十六條城鎮建設和發展不得佔用河道灘地。城鎮規劃的臨河界限,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城鎮規劃等有關部門確定。沿河城鎮在編制和審查城鎮規劃時,應當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的意見。
第十七條河道岸線的利用和建設,應當服從河道整治規劃和航道整治規劃。計劃部門在審批利用河道岸線的建設項目時,應當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的意見。
河道岸線的界限,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交通等有關部門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
第十八條河道清淤和加固堤防取土以及按照防洪規劃進行河道整治需要佔用的土地,由當地人民政府調劑解決。
因修建水庫、整治河道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用於移民安置和河道整治工程。
第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以河道為邊界的,在河道兩岸外側各10公里之內,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河道,未經有關各方達成協議或者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禁止單方面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2]

第三章河 道 保 護
第二十條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
無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根據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
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劃定。
第二十一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水域和土地的利用應當符合江河行洪、輸水和航運的要求;灘地的利用,應當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土地管理等有關部門制定規劃,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二十二條禁止損毀堤防、護岸、閘壩等水工程建築物和防汛設施、水文監測和測量設施、河岸地質監測設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設施。
在防汛搶險期間,無關人員和車輛不得上堤。
因降雨雪等造成堤頂泥濘期間,禁止車輛通行,但防汛搶險車輛除外。
第二十三條禁止非管理人員操作河道上的涵閘閘門,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干擾河道管理單位的正常工作。
第二十四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修建圍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種植高桿農作物、蘆葦、杞柳、荻柴和樹木(堤防防護林除外);設置攔河漁具;棄置礦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
在堤防和護堤地,禁止建房、放牧、開渠、打井、挖窖、葬墳、曬糧、存放物料、開采地下資源、進行考古發掘以及開展集市貿易活動。
第二十五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准;涉及其他部門的,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批准:
(一)采砂、取土、淘金、棄置砂石或者淤泥;
(二)爆破、鑽探、挖築魚塘;
(三)在河道灘地存放物料、修建廠房或者其他建築設施;
(四)在河道灘地開采地下資源及進行考古發掘。
第二十六條根據堤防的重要程度、堤基土質條件等,河道主管機關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河道管理范圍的相連地域劃定堤防安全保護區。在堤防安全保護區內,禁止進行打井、鑽探、爆破、挖築魚塘、採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動。
第二十七條禁止圍湖造田。已經圍墾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進行治理,逐步退田還湖。湖泊的開發利用規劃必須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
禁止圍墾河流,確需圍墾的,必須經過科學論證,並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條加強河道灘地、堤防和河岸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淤積。
第二十九條江河的故道、舊堤、原有工程設施等,非經河道主管機關批准,不得填堵、佔用或者拆毀。
第三十條護堤護岸林木,由河道管理單位組織營造和管理,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砍伐或者破壞。
河道管理單位對護堤護岸林木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採伐及用於防汛搶險的採伐,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免交育林基金。
第三十一條在為保證堤岸安全需要限制航速的河段,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會同交通部門設立限制航速的標志,通行的船舶不得超速行駛。
在汛期,船舶的行駛和停靠必須遵守防汛指揮部的規定。
第三十二條山區河道有山體滑坡、崩岸、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河段,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會同地質、交通等部門加強監測。在上述河段,禁止從事開山採石、采礦、開荒等危及山體穩定的活動。
第三十三條在河道中流放竹木,不得影響行洪、航運和水工程安全,並服從當地河道主管機關的安全管理。
在汛期,河道主管機關有權對河道上的竹木和其他漂流物進行緊急處置。
第三十四條向河道、湖泊排污的排污口的設置和擴大,排污單位在向環境保護部門申報之前,應當徵得河道主管機關的同意。
第三十五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禁止堆放、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體的物體。禁止在河道內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容器。
河道主管機關應當開展河道水質監測工作,協同環境保護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2]

第四章河 道 清 障
第三十六條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阻水障礙物,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河道主管機關提出清障計劃和實施方案,由防汛指揮部責令設障者在規定的期限內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揮部組織強行清除,並由設障者負擔全部清障費用。
第三十七條對壅水、阻水嚴重的橋梁、引道、碼頭和其他跨河工程設施,根據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由河道主管機關提出意見並報經人民政府批准,責成原建設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改建或者拆除。汛期影響防洪安全的,必須服從防汛指揮部的緊急處理決定。[2]

第五章經費
第三十八條河道堤防的防汛歲修費,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分別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負擔,列入中央和地方年度財政預算。
第三十九條受益范圍明確的堤防、護岸、水閘、圩垸、海塘和排澇工程設施,河道主管機關可以向受益的工商企業等單位和農戶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其標准應當根據工程修建和維護管理費用確定。收費的具體標准和計收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取土、淘金,必須按照經批準的范圍和作業方式進行,並向河道主管機關繳納管理費。收費的標准和計收辦法由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四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凡對堤防、護岸和其他水工程設施造成損壞或者造成河道淤積的,由責任者負責修復、清淤或者承擔維修費用。
第四十二條河道主管機關收取的各項費用,用於河道堤防工程的建設、管理、維修和設施的更新改造。結余資金可以連年結轉使用,任何部門不得截取或者挪用。
第四十三條河道兩岸的城鎮和農村,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汛期組織堤防保護區域內的單位和個人義務出工,對河道堤防工程進行維修和加固。[2]

第六章罰則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並處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棄置、堆放阻礙行洪物體的;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或者高稈植物的;修建圍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的;
(二)在堤防、護堤地建房、放牧、開渠、打井、挖窖、葬墳、曬糧、存放物料、開采地下資源、進行考古發掘以及開展集市貿易活動的;
(三)未經批准或者不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工程安全標准整治河道或者修建水工程建築物和其他設施的;
(四)未經批准或者不按照河道主管機關的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取土、淘金、棄置砂石或者淤泥、爆破、鑽探、挖築魚塘的;
(五)未經批准在河道灘地存放物料、修建廠房或者其他建築設施,以及開采地下資源或者進行考古發掘的;
(六)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圍墾湖泊、河流的;
(七)擅自砍伐護堤護岸林木的;
(八)汛期違反防汛指揮部的規定或者指令的。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賠償損失、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並處警告、罰款;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損毀堤防、護岸、閘壩、水工程建築物,損毀防汛設施、水文監測和測量設施、河岸地質監測設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設施;
(二)在堤防安全保護區內進行打井、鑽探、爆破、挖築魚塘、採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動的;
(三)非管理人員操作河道上的涵閘閘門或者干擾河道管理單位正常工作的。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對治安管理處罰不服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七條對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國家、集體、個人經濟損失的,受害方可以請求縣級以上河道主管機關處理。受害方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對河道主管機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八條河道主管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河道監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對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九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
第五十條本條例由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五十一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6. 長春市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采砂、取土、淘金、棄土等從事可能影響河道安全活動的審批辦理條件是什麼

一、在長春市辦理「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采砂、取土、淘金、棄土等從事可能影響河道安全活動的審批」需攜帶如下材料進行申請:
1.一般情況需提供:《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紙質和電子版:原件3 份;復印件0 份;經批准。)
2.一般情況需提供:工程設計及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明(紙質和電子版:原件1 份;復印件0 份;真實完整。)
3.一般情況需提供:可行性報告文件及附圖(紙質和電子版:原件3 份;復印件0 份;真實完整。)
4.一般情況需提供:區河道主管部門審查意見(紙質和電子版:原件1 份;復印件0 份;真實有效。)
5.一般情況需提供:審批申請(紙質和電子版:原件3 份;復印件0 份;一式三份,並附佔用河道附近的圖紙。)
二、本事項收費情況:
不收費
三、辦理時限
15個工作日
四、辦理地址
註:若你戶籍地所在行政區域的政務服務中心或公共服務中心不在所列網點內,請先電話咨詢戶籍地政務服務中心或公共服務中心。
網點名稱:凈月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凈月區生態大街6666號 網點電話:0431-85213531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汽開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汽開區東風大街7766號汽開區管委會 網點電話:0431-81501237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蓮花山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蓮花山度假區泉眼鎮霧九路一號 網點電話:0431-81336520 辦公時間:冬季:9:00-16:30 夏季:9:00-17:00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朝陽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延安大街1149號 網點電話:0431-85090718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南關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南關區家苑路399號南關交警隊東側 網點電話:0431-89682700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寬城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寬城區富城路228號 網點電話:0431-89991639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綠園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吉林省長春市西安大路6665號 網點電話:0431-89625000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二道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二道區惠工路與廣德街交匯處惠工路799號 網點電話:0431-89177966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雙陽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雙陽區鼎鹿廣場南側 網點電話:0431-84285756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九台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長通路與福林大街交匯民生大廈 網點電話:0431-81367322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榆樹市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榆樹市政務服務中心(榆樹市政府東南) 網點電話:0431-83835541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農安縣政務服務中心三樓 網點地址: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龍府廣場東側德彪街1616號 網點電話:0431-83279001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德惠市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德惠市德興路與惠新路交匯處西行100米 網點電話:0431-87000815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吉林大路6188號 網點電話:0431-89960186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7. 如何加強堤防管理

第一、加強硬體設施建設,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

我縣第二松花江和嫩江堤防是關系全縣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發展的一條生命線、安全線,只有加大硬體設施建設,才能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按照防洪工程總體規劃要求,我們高標准建設了第二松花江防洪工程管理設施,建成縣級管理站一座,加之開發運作,建設總面積達5049平方米,建成鄉鎮堤防所3處,總面積1500平方米,結束了我縣無防洪管理設施的不利局面,同時解決了局機關和8個基層事業單位的辦公問題。在建設管理設施的同時,又建設了通訊設施,建立通訊塔、通訊台和計算機網路,實現「三網」即區域網、寬頻網、業務網隨時開通,適應了現代化辦公的需求,實現了防汛通訊和工程管理的現代化,為加強堤防管理奠定了堅實的硬體基礎。經過有關部門評價,我縣二松防洪工程管理設施和通訊設施的建設質量和建設標准不僅在我縣是一流的,而且也達到了全省同行業一流水平,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一致好評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

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加強了堤防管理單位交通設施的配備,為河道堤防管理站配備了專車,2003年以來,先後籌資25萬元,更新執法用車1台,新購堤頂灑水車1台,為便於水上工作,籌資5.0萬元購置堤防管理船1艘,為護堤員配備專用摩托車4台,為隨時對堤防進行檢查提供了保證,全面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二、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探索管護資金新途徑。

我局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後,一改多年來形成的單純「看大堤」,管理經費依靠國家的觀念,摒棄只講管理不講效益,只講投入不講產出的老觀念,按照「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效益是目的」的原則,注重發揮水土資源的優勢發展堤防經濟,積極探索生態型堤防建設,在堤防綠化上大做文章,精心打造「清水綠帶」工程,大力開展多種經營,積極創建適合自身發展和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運營管理機制。

自2002年以來,我們抓住春季綠化的大好時機,採取超常措施,大打堤防綠化、美化攻堅戰,把堤防綠化美化作為整個江河堤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年來,我們在松嫩兩江堤防上共計栽植各種經濟樹木近35萬株,成活率達90%以上,有些品種成活率達到95%以上,實現綠化總長度30公里,播種草坪7.0萬平方米,築起了一道集美化、生態為一體的風景線,宛若一條綠色長龍在松嫩兩江堤防上蜿蜒逶迤。由於形成了綠色植被,不僅有效地抵禦雨滴擊濺、降雨徑流沖刷,防風消浪,減緩江水沖淘,也起到了護坡、固基等方面的作用,同時也有效地改善堤防工程區域的生態景觀。在堤防綠化建設上,我們為充分調動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堅持「誰建設、誰管理、誰收益」的原則,將部分堤段綠化林木所有權下放到基層單位,實行自栽、自管,林權長期歸己。為使堤防管理實現自身發展,我們計劃在兩到三年內全面實現以樹養堤,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堤防工程的永續利用。據測算,按照楊柳樹15萬株每棵年均增值2.0元計算,年可儲備庫存林木資產額為凈增資產30萬元。其它以杏樹為主的經濟林三年後進入初果期,20萬株每株效益按1.0元計算,年果品收入可達20萬元。我縣堤防綠化工程建設和管理的做法,得到了省廳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贊許,並在去年召開的「全省十年美化綠化吉林大地工作現場會」上代表水利系統作了典型發言,《吉林日報》和《中國水利報》也曾做了報道。

此外,為了解決堤防資金現實短缺的問題,我們還加強了河道采砂和護堤地的管理,嚴格執行河道采砂的審批制度,並在不影響正常行洪的前提下,對可耕種的護堤地、林間地進行公開對外拍賣或承包。同時提取60%的河道采砂管理費用於工程管理維護經費,並將拍賣護堤地的承包資金用於群管員開支,從而實現資金良性循環,滾動發展,充分發揮了兩江堤防的綜合效益。

第三、建章立制,落實責任,強化堤防目標管理。

要全面加強堤防工程的管理,加大規章制度建設力度,強化目標管理是極為重要的環節。為此,我們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規定,積極探索適應當前經濟發展需要的管理方式,制定了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的運行管理、工程管理等方面規章制度,包括《日常檢查制度》、《目標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等。具體做法是層層落實堤防管理責任,局抓堤防站,堤防站抓堤防所,堤防所抓護堤員,逐人落實責任段,實現了站、所、護堤員三級目標管理責任制,明確各級河道堤防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同時建立和執行《約束激勵制度》、《分配激勵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堅持用制度鼓勵人、約束人,賞罰分明,嚴格考核,嚴格兌現獎懲,使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目標化、規范化,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干好乾壞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的問題。

通過建章立制,使各級責任人都能夠堅守崗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堅持經常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特別是目標管理責任制的實施,把各級責任人的切身利益和堤防管理成效緊密聯系起來,堅持「責、權、利」相統一,形成人人有目標、人人有責任、人人有利益的工作氛圍。在全面實行浮動工資與功效掛鉤、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機制以後,極大地調動了幹部、職工和護堤員的工作積極性,更是給堤防管理帶來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

第四、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管護。

針對我縣堤防戰線長、建築物多、管理人員匱乏和資金短缺等實際問題,我們建立了縣、鄉和流動護堤員三級立體管理和執法網路,主要是在沿江設立專職的財政撥款堤防管理員,加強巡堤;在三處鄉村堤防所配備專人晝夜看護,重點堤段上設立欄桿,嚴禁重型車輛通過堤防,雨天和道路泥濘期間禁止一切車輛通行;同時又面向社會公開招收4名優秀青年作為合同制護堤員,建立了全天候、全方位的監測和看護體系,堅持做到每天對堤防工程和資源進行「地毯式」排查,確保在第一時間制止和打擊一切破壞和非法佔用河道堤防資源的案件。

在配齊、配強各級管理人員的基礎上,我們堅持經常對堤防管理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認真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吉林省河道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使其在思想上做到警鍾長鳴,努力提高執法人員和管理人員水平,確保著裝持證上崗,確保准確運用法律法規,達到了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和公正執法的目的,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我們加大對沿江村屯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力度,使河道堤防法律、法規家喻戶曉,全面增強沿江百姓的水法制意識。同時,我們建立了舉報獎勵制度,使沿江百姓在知法、懂法、守法的同時,積極舉報各類破壞河道堤防案件,積極配合我們打擊一切違反水法規案件,使我縣的堤防管理更加社會化、規范化、法制化。

第五、加強領導,以人為本,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質管理隊伍。

當前,我縣防洪工程正處在由大規模建設向全方位管理的轉軌時期,我縣的堤防管理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省、市主管部門主要領導和專家多次到我縣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為我們強化堤防管理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具體措施。在此基礎上,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首先是將河道堤防管理站列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並保證必要的辦公經費,既使我們日常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也解除了幹部職工的後顧之憂;其次是在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時,按照水利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縣委、縣政府聯合下發了文件,進一步明確和保留了水利部門對水工用地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第三是在我縣鄉鎮站所機構改革,水管站劃歸鄉鎮管理時,我局積極向上級反映,並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在沿江鄉鎮根據工作量的不同保留必要的堤防管理人員編制,每年由縣財政為管理員解決工資8.0萬元。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極大地推進了我縣堤防管理工作的開展。

充分發揮堤防的防洪保安作用和確保安全度汛是我們水利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但是我們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堤防管理無標准,無要求,只是來水搶險,無水清閑。自從國家全面加強堤防建設以來,特別是我局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後,為徹底打破「重建輕管」和單純依靠被動防禦的不利局面,我們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堅持以人為本,按照可持續發展思路建設隊伍,選派本科專業畢業、事業心強、敢於負責、懂經營、會管理的高級工程師擔任河道堤防管理站站長,並選拔一些業務骨幹充實到堤防管理隊伍中,建成了一支業務精良、作風硬朗、紀律嚴明的高素質堤防管理隊伍。通過自身力量的加強,從根本上大大提高了我(本文權屬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www.網路.com查看)縣堤防的管理和經營水平。

我縣的堤防管理工作剛剛起步,目前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管理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解決資金匱乏問題仍是當務之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按照標准化管理要求,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松嫩兩江堤防達到標准化。繼續堅持走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長效發展之路,確保工程效益的有效發揮,努力建設花園式堤防,使松嫩兩江堤防能夠為縣域經濟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把兩江堤防建設成為一條綠色長廊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精心打造經濟林,加強資本積累,建設大規模綠色銀行,使其成為集防洪保安、綠化美化、增收創收和旅遊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經濟型堤防,使堤防建設與管理形成更加良性運營循環的軌道

熱點內容
大學生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4-25 04:41:44 瀏覽:262
浙江考法學 發布:2025-04-25 04:35:07 瀏覽:529
聲像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25 04:33:39 瀏覽:959
電動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5 04:25:41 瀏覽:508
寧夏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4-25 04:21:15 瀏覽:798
軍官分房條例 發布:2025-04-25 04:00:39 瀏覽:165
北京大興法院 發布:2025-04-25 03:54:52 瀏覽:618
社會與法頻道田小草 發布:2025-04-25 03:54:47 瀏覽:533
楊立律師 發布:2025-04-25 03:47:28 瀏覽:911
東莞有幾個法院 發布:2025-04-25 03:29:41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