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撫恤條例

撫恤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8-30 09:05:52

① 河北省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2022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證國務院、中央軍委《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貫徹實施,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以下簡稱現役軍人)、服現役或者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以及復員軍人、退伍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以及依照國家規定應當享受撫恤優待的其他人員,是本辦法規定的撫恤優待對象,依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享受撫恤優待。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的領導,及時協調解決軍人撫恤優待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保障由本級財政負擔的軍人撫恤優待所需經費,保證撫恤優待標准不低於國家和本省規定的標准、撫恤優待對象的生活水平不低於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健康、住房和城鄉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管理單位應當按規定的職責,做好有關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有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各自的軍人撫恤優待義務。第五條全社會應當尊重和關懷撫恤優待對象。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有關社會團體應當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擁軍優屬活動。

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應當配合開展擁軍優屬宣傳活動,並免費播發擁軍優屬公益廣告。第六條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軍人撫恤優待事業提供捐助。捐贈款物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依法接收、管理,並專項用於軍人撫恤優待事業。第二章死亡撫恤第七條現役軍人死亡被批准為烈士、被確認為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收到軍隊通知書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分別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病故證明書》(以下簡稱證明書),按規定發給一名持證人。第八條持證人由烈士或者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協商確定,並以書面形式告知收到軍隊通知書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協商不成的,按下列順序發放證明書:

(一)父母(撫養人);

(二)配偶;

(三)子女,有多個子女的發給長子女。

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兄弟姐妹,有多個兄弟姐妹的發給年長的兄弟姐妹。

烈士或者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的,不發放證明書。

證明書的持證人確定後一般不再變更。第九條在辦理證明書過程中,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對現役軍人的身份、死亡性質、工資標准等事項,以及烈士批准機關、現役軍人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確認機關有異議的,應當報省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與軍隊協商確認。第十條證明書發放後,持證人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按國家規定的標准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由縣級財政支付。

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且對一次性撫恤金分配數額協商一致的,按協商確定的數額發放;協商不成的,按人數平均發放。

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一次性撫恤金發給其不滿十八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十八周歲但無生活費來源且由其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符合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條件的兄弟姐妹為兩人以上且對一次性撫恤金分配數額協商一致的,按協商確定的數額發放;協商不成的,按人數平均發放。

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和符合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條件的兄弟姐妹的,不發放一次性撫恤金。第十一條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符合《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的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的,應當向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件,自發證當月起按規定標准發放定期撫恤金。第十二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有兩人以上且戶籍不在同一縣(市、區)的,其定期撫恤金由各自的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按當地標准分別發放。

②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國家對軍人的撫恤和優待,激勵軍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加強軍隊建設,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軍人、革命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現役軍人家屬(統稱優撫對象),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撫恤和優待。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家屬是指軍人的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靠軍人生活的十八周歲以下的弟妹、軍人自幼曾依靠其撫養長大現在又必須依靠軍人生活的其他親屬。第四條軍人撫恤優待工作實行國家、社會、群眾三結合的制度,保障軍人的撫恤優待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相適應,使撫恤優待標准與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第五條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各自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第六條民政部主管全國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在撫恤優待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死亡撫恤第七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確定為:
(一)革命烈士;
(二)因公犧牲軍人;
(三)病故軍人。第八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和本人死亡時的工資收入,由民政部門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具體標准由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制定。
義務兵和月工資低於正排職軍官工資標準的其他軍人死亡時,按正排職軍官的工資標准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第九條立功和獲得榮譽稱號的現役軍人死亡,一次性撫恤金分別按下列比例增發:
(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或者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五;
(二)被軍區(方面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
(三)立一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二十五;
(四)立二等功的,增發百分之十五;
(五)立三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五。第十條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家屬,按照規定的條件享受定期撫恤金。
前款軍人的家屬是孤老或者孤兒的,定期撫恤金應適當增發。第十一條定期撫恤金的基本標准按照與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相適應的原則,由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制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參照定期撫恤金的基本標准和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制定具體標准。第十二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人員死亡時,加發半年的定期撫恤金,作為喪葬補助費。第十三條在國防和軍隊建設、科研事業或者作戰中作出特殊貢獻的現役軍人死亡,除按本條例規定發給其家屬撫恤金外,國防部可發給特別撫恤金。第三章傷殘撫恤第十四條現役軍人傷殘,根據傷殘性質確定為:
(一)因戰致殘;
(二)因公致殘;
(三)因病致殘。第十五條革命傷殘軍人的傷殘等級,根據喪失勞動能力及影響生活能力的程度確定。因病評殘僅限於在服役期間患病致殘的義務兵。
因戰、因公致殘的傷殘等級,分為特等、一等、二等甲級、二等乙級、三等甲級、三等乙級。
因病致殘的傷殘等級,分為一等、二等甲級、二等乙級。
確定傷殘等級的具體條件,由民政部制定。第十六條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建立傷殘等級的檢查、評定、審批、調整制度,保證傷殘等級的確定公正合理。第十七條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由軍隊規定的審批機關在醫療終結後負責評定傷殘等級,發給《革命傷殘軍人證》,退役後一般不再辦理。第十八條退出現役後沒有參加工作的革命傷殘軍人,由民政部門發給傷殘撫恤金;退出現役後參加工作,或者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革命傷殘軍人,由民政部門發給傷殘保健金。
繼續在部隊服役的革命傷殘軍人,由所在部隊發給傷殘保健金。第十九條傷殘撫恤金的標准,根據傷殘性質和傷殘等級,參照全國一般職工的工資收入確定。
傷殘撫恤金和傷殘保健金的具體標准,由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制定。第二十條退出現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國家供養終身。需要集中供養的,由國家設置專門機構供養;分散供養的,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妥善安置,並按照規定發給護理費。第二十一條因戰致殘的革命傷殘軍人在評殘發證後,一年內因傷口復發死亡的,按照革命烈士的撫恤規定,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和定期撫恤金;一年後因傷口復發死亡的,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規定,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和定期撫恤金。
因戰、因公致殘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因病死亡後,其家屬按照病故軍人家屬的撫恤規定,享受定期撫恤金。

③ 雲南省《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對軍人的撫恤和優待,激勵軍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加強軍隊建設,根據國務院發布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家居本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軍人、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含紅軍失散人員)、革命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現役軍人家屬(統稱優撫對象),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撫恤和優待。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家屬是指軍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和依靠軍人生活的十八周歲以下的弟妹、軍人自幼曾依靠其撫養長大現在又必須依靠軍人生活的其他親屬(簡稱撫養人),以及再婚的烈士生前配偶。第四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優撫工作的領導,認真落實各項有關政策;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樹立「擁軍優屬、人人有責」的良好風尚;表彰和獎勵在撫恤優待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
省、地(州、市)、縣各級民政部門,應認真履行職責,負責組織《條例》和本辦法的實施,各有關部門應積極配合,切實把軍人撫恤工作做好。第二章死亡撫恤第五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按《革命烈士褒揚條例》及其他有關規定的條件,經規定的機關批准,確定為: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並分別發給其家屬《革命烈士證明書》、《革命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革命軍人病故證明書》。第六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和本人死亡時的工資標准,由持證家屬居住地的縣(市)民政局按下列標准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
革命烈士,為四十個月的工資;因公犧牲軍人,為二十個月的工資;病故軍人,為十個月的工資。其中義務兵和月工資低於正排職軍官工資標準的志願兵、專業軍士、軍士長和取得軍籍的軍隊院校學員死亡時,按少尉正排職軍官的職務薪金(第二檔次)和軍銜薪金兩項之和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第七條立功和獲得榮譽稱號的現役軍人死亡,一次性撫恤金分別按下列比例增發: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或者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五;
(二)軍區(方面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
(三)立一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二十五;立二等功的,增發百分之十五;立三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五。
一九五二年一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立功與獎勵工作條例(草案)》頒發以前立功的軍人,甲等功可按一等功計算,乙等功、大功可按二等功計算,丙等功、中功、小功可按三等功計算。立有多等功或多次功勛的,按其中最高等功勛增發的比例發給,不得累計增發。集體獲得榮譽稱號或立功的,其個人不增發一次性撫恤金。第八條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革命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革命軍人病故證明書》和發給一次性撫恤金辦法是:(一)有父母無配偶的,發給父母(或撫養人);(二)有配偶無父母(或撫養人)的,發給配偶;(三)既有父母(或撫養人)又有配偶的,由其自行商定。商定不通的,《證明書》發給父母(或撫養人),一次性撫恤金各發半數;(四)無父母(或撫養人)、配偶的,發給子女;(五)無父母(或撫養人)、配偶、子女的,《證明書》發給其兄弟姐妹(持證人只享受榮譽待遇),一次性撫恤金發給未滿十八周歲的弟妹。無上述親屬的不發。第九條革命烈士和因公犧牲、病故軍人的家屬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其居住地的縣(市)民政局批准,發給定期撫恤金:
(一)父、母、撫養人、夫、妻無勞動能力的,或者無固定收入的,或者雖有一定收入,但低於當地一般群眾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滿十八周歲,或雖滿十八周歲因讀書或傷殘而無生活來源的;
(三)弟妹未滿十八周歲,確系依靠軍人生前供養的;
(四)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再婚烈士生前配偶。第十條革命烈士和因公犧牲、病故軍人家屬的人月定期撫恤金標准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居住在六類(含六類)以下工資區的,按省規定的標准執行;
(二)居住在七類以上工資區的分別按高於省規定標準的下列比例執行:七類工資區百分之四;八類工資區百分之八;九類工資區百分之十二;十類工資區百分之十六;十一類工資區百分之二十。
(三)革命烈士和因公犧牲、病故軍人的家屬是孤老或孤兒的,在各類工資區標準的基礎上分別增發的比例不低於百分之二十。

④ 安徽省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2014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對軍人的撫恤優待,激勵軍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以下簡稱現役軍人)、服現役或者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以及復員軍人、退伍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的撫恤優待,適用本辦法。第三條軍人撫恤優待所需經費除中央財政承擔部分外,由本省各級人民政府分級負擔,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衛生計生、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對在軍人撫恤優待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死亡撫恤第六條現役軍人死亡被批准為烈士、被確認為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其遺屬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撫恤。第七條現役軍人死亡被批准為烈士、被確認為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部隊發出的死亡通知書之日起20日內,分別發給軍人遺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病故證明書》(以下統稱證明書)。

證明書持證人由軍人遺屬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按照軍人遺屬的下列順序發放:

(一)父母(撫養人)。

(二)配偶。

(三)子女。有多個子女的,發給長子女。

無前款規定遺屬的,證明書發給軍人的兄弟姐妹;有多個兄弟姐妹的,發給其中的長者;無兄弟姐妹的不發。

證明書持證人確定後,不再更換。證明書遺失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補發。第八條證明書持證人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自證明書發放之日起30日內按照下列方式發放一次性撫恤金:

(一)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且對分配數額協商一致的,按照協商確定的數額發放;協商不成的,按照人數等額發放。

(二)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18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周歲但無生活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為兩人以上且對分配數額協商一致的,按照協商確定的數額發放;協商不成的,按照人數等額發放。

無前款規定遺屬的,不發給一次性撫恤金。第九條符合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由其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自證明書發放之日起30日內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按月發給定期撫恤金。遺屬憑《定期撫恤金領取證》領取定期撫恤金。

《定期撫恤金領取證》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統一印製。第十條對依靠定期撫恤金生活但生活水平仍然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適當增發撫恤金,或者採取發放優待金、最低生活保障金、臨時救助金、特困救濟金、節日慰問金、實物等形式予以補助,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於當地的平均水平。第十一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死亡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一次性發放6個月定期撫恤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同時注銷其《定期撫恤金領取證》,並於其死亡的次月起停發定期撫恤金。第十二條領取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在本省內遷移戶口時,應當向戶口遷出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辦理定期撫恤金轉移手續。戶口遷出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日內辦結,並負責發給當年的定期撫恤金。

戶口遷入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自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提出定期撫恤金領取申請之日起15日內,對其提交的戶口遷入地落戶證明、撫恤關系轉移證明和撫恤檔案等材料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為其辦理定期撫恤金領取手續,從次年1月起發給定期撫恤金。

跨省轉移定期撫恤金領取關系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⑤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11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國家對軍人的撫恤優待,激勵軍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以下簡稱現役軍人)、服現役或者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以及復員軍人、退伍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是本條例規定的撫恤優待對象,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撫恤優待。第三條軍人的撫恤優待,實行國家和社會相結合的方針,保障軍人的撫恤優待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保障撫恤優待對象的生活不低於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全社會應當關懷、尊重撫恤優待對象,開展各種形式的擁軍優屬活動。
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對軍人撫恤優待事業提供捐助。第四條國家和社會應當重視和加強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軍人撫恤優待所需經費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分級負擔。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的軍人撫恤優待經費,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五條國務院民政部門主管全國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各自的軍人撫恤優待責任和義務。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對在軍人撫恤優待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死亡撫恤第七條現役軍人死亡被批准為烈士、被確認為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其遺屬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撫恤。第八條現役軍人死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批准為烈士:
(一)對敵作戰死亡,或者對敵作戰負傷在醫療終結前因傷死亡的;
(二)因執行任務遭敵人或者犯罪分子殺害,或者被俘、被捕後不屈遭敵人殺害或者被折磨致死的;
(三)為搶救和保護國家財產、人民生命財產或者執行反恐怖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死亡的;
(四)因執行軍事演習、戰備航行飛行、空降和導彈發射訓練、試航試飛任務以及參加武器裝備科研試驗死亡的;
(五)在執行外交任務或者國家派遣的對外援助、維持國際和平任務中犧牲的;
(六)其他死難情節特別突出,堪為楷模的。
現役軍人在執行對敵作戰、邊海防執勤或者搶險救災任務中失蹤,經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照烈士對待。
批准烈士,屬於因戰死亡的,由軍隊團級以上單位政治機關批准;屬於非因戰死亡的,由軍隊軍級以上單位政治機關批准;屬於本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情形的,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第九條現役軍人死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確認為因公犧牲:
(一)在執行任務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於意外事件死亡的;
(二)被認定為因戰、因公致殘後因舊傷復發死亡的;
(三)因患職業病死亡的;
(四)在執行任務中或者在工作崗位上因病猝然死亡,或者因醫療事故死亡的;
(五)其他因公死亡的。
現役軍人在執行對敵作戰、邊海防執勤或者搶險救災以外的其他任務中失蹤,經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照因公犧牲對待。
現役軍人因公犧牲,由軍隊團級以上單位政治機關確認;屬於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情形的,由軍隊軍級以上單位政治機關確認。第十條現役軍人除第九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情形以外,因其他疾病死亡的,確認為病故。
現役軍人非執行任務死亡或者失蹤,經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照病故對待。
現役軍人病故,由軍隊團級以上單位政治機關確認。第十一條對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分別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病故證明書》。第十二條現役軍人死亡被批准為烈士的,依照《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發給烈士遺屬烈士褒揚金。第十三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其死亡性質和死亡時的月工資標准,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是:烈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月工資或者津貼低於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的,按照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准計算。
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遺屬在應當享受的一次性撫恤金的基礎上,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下列比例增發一次性撫恤金:
(一)獲得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5%;
(二)獲得軍隊軍區級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0%;
(三)立一等功的,增發25%;
(四)立二等功的,增發15%;
(五)立三等功的,增發5%。
多次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其中最高等級獎勵的增發比例,增發一次性撫恤金。

⑥ 安徽省《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做好軍人撫恤優待工作,根據國務院頒布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軍人、革命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現役軍人家屬(統稱優撫對象)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撫恤和優待。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家屬是指軍人的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靠軍人生活的十八周歲以下的弟妹和軍人自幼曾依靠其撫養長大現在又必須依靠軍人生活的其他親屬。第四條我省境內的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城鄉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公民,均應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履行各自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第五條省民政廳主管全省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第二章死亡撫恤第六條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確定為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中定為革命烈士的,由其家屬所在地縣(市)民政部門按下列順序發給《革命烈士證明書》:
(一)有父母(撫養人)無配偶的,發給父母(撫養人) ;
(二)有配偶無父母(撫養人)的,發給配偶;
(三)有父母(撫養人)、配偶的,由雙方商定。協商不成的,發給父母(撫養人);
(四)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的,發給子女;
(五)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十八周歲的弟妹。
無上述親屬不發。第七條現役軍人死亡,由其家屬所在地縣(市)民政部門按國家規定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第八條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家屬,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經當地縣(市)民政部門批准,享受定期撫恤金:
(一)父母(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和生活收入的,或雖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低於當地人均收入的;
(二)子女未滿十八周歲,或雖滿十八周歲因讀書或傷殘無生活來源的;
(三)弟妹未滿十八周歲,且是軍人生前供養的。
定期撫恤金的標准,由期民政廳、財政廳另行制定。第九條領取定期撫恤金的人員遷移時,遷移當年的定期撫恤金由戶口遷出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從第二年起由戶口遷入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第三章傷殘撫恤第十條現役軍人致殘,由軍隊規定的審批機關在醫療終結後負責評定傷殘等級,發給《革命傷殘軍人證》。退役後一般不再辦理。第十一條退役後沒有參加工作的革命傷殘軍人,由當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傷殘撫恤金;退役後參加工作,或者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發給傷殘保健金。
退役在鄉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當地縣(市)民政部門加發護理費。其中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由發給離休、退休金的單位加發。
傷殘撫恤金、傷殘保健金和護理費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二條退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原居住地縣(市)人民政府負責安置。需要建造、維修住房的,經費由安置地縣(市)財政解決;由農村遷往城鎮的,其配偶和未滿十八周歲子女(包括已滿十八周歲的在校學生)可隨同遷移,由安置地縣(市)公安、糧食部門負責辦理落戶和糧油供應手續;隨遷家屬需要農轉非的,所需指標由省統一安排解決。第十三條退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因傷殘後遺症需要經常治療,或生活需人護理的,由縣(市)人民政府接收安置後,經本人申請和省民政廳批准,可進省榮軍康復醫院休養。第十四條革命傷殘軍人因傷殘需到外地安裝假肢,或因傷口復發需到外地治療,退役後沒有參加工作的,經當地縣(市)民政部門批准,所需的交通費,住宿費和伙食費,由民政部門給予適當補助;退役後參加工作或者享受離休、退休待遇的,由其所在單位按公(工)傷待遇辦理。第十五條退役的革命傷殘軍人遷移時,遷移當年的傷殘撫恤金或保健金由戶口遷出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從第二年起由戶口遷入地縣(市)民政部門發給。第十六條因戰致殘的革命傷殘軍人,在評殘發證後一年內因傷口復發死亡的,由民政部門按照革命烈士撫恤規定予以撫恤,其家屬享受革命烈士家屬待遇;一年後因傷口復發死亡,原領取傷撫恤金的,由民政部門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規定予以撫恤,其家屬享受因公犧牲軍人家屬待遇;原領取傷殘保健金的,由其生前所在單位按照因公(工)死亡人員撫恤規定予以撫恤。

⑦ 湖南省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軍人的撫恤優待,實行國家和社會相結合的方針,保障軍人的撫恤優待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保障撫恤優待對象的生活不低於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和加強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軍人撫恤優待所需經費,除中央財政安排的以外,由省、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分級負擔。

軍人撫恤優待經費,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勞動保障、衛生、人事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各自的軍人撫恤優待責任和義務。第二章死亡撫恤第五條現役軍人死亡被批准為烈士、被確認為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其遺屬享受規定的撫恤。第六條現役軍人死亡,被軍隊團以上單位政治機關批准為烈士的,由其遺屬持批准機關發給的《烈士通知書》,向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換取《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辦理撫恤手續。

現役軍人死亡,被軍隊團以上單位政治機關確認為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由其遺屬持確認機關發給的《因公犧牲軍人通知書》或者《病故軍人通知書》,向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換取《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病故證明書》,辦理撫恤手續。第七條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享受的一次性撫恤金,由持證遺屬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下列規定發放:

(一)遺屬中有軍人的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撫恤金發給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沒有軍人的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撫恤金發給軍人的未滿18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周歲但無生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

(二)享受撫恤金的遺屬人數為2人以上的,撫恤金的數額分配由遺屬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按照遺屬人數等額平均發放。第八條對符合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的遺屬,由遺屬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並發給定期撫恤金。

對依靠定期撫恤金生活仍有困難的遺屬,由其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增發撫恤金或者採取其他方式予以補助。

享受定期撫恤金的遺屬病故後,由其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增發6個月原享受的定期撫恤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同時注銷《定期撫恤金領取證》。第九條復員軍人中的退伍紅軍老戰士病故後,對生活困難的配偶,由配偶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省人民政府財政、民政部門規定的標准,發給定期生活補助費。第三章殘疾撫恤第十條對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憑軍隊發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退出現役證明,經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查、市州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復核、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核准後,由其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殘疾撫恤金領取證》,享受規定的撫恤。

現役軍人因戰、因公致殘,在服役期間未辦理評定殘疾等級,退出現役後,有檔案記載或者原始醫療證明的,可以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補辦評定殘疾等級。

現役軍人因病致殘,在服役期間未辦理評定殘疾等級的,退出現役後民政部門不予補辦評定殘疾等級。第十一條殘疾軍人退出現役後,由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從次年一月起按規定發給殘疾撫恤金。

對依靠殘疾撫恤金生活仍有困難的殘疾軍人,由其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增發殘疾撫恤金或者採取其他方式予以補助。第十二條退出現役的因戰、因公致殘的殘疾軍人,經當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鑒定確屬因舊傷復發死亡的,由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金標准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其遺屬享受因公犧牲軍人遺屬撫恤待遇。

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因病死亡的,由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增發12個月原享受的殘疾撫恤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其中,因戰、因公致殘的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因病死亡的,其遺屬享受病故軍人遺屬撫恤待遇。

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死亡後,從死亡的下月起停發殘疾撫恤金,同時注銷《殘疾撫恤金領取證》。

⑧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做好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維護和保障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促進軍隊建設,根據國務院發布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結合本自治區的具體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自治區境內入伍或駐本自治區境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人以及在本自治區境內居住的革命傷殘軍人、復員軍人(含在鄉的紅軍失散人員)、退伍軍人、革命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和現役軍人家屬(統稱優撫對象),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撫恤和優待。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家屬」,是指軍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和依靠軍人生活的十八周歲以下的弟妹、軍人自幼曾依靠其撫養長大現在又必須依靠軍人生活的其他親屬。第四條在本自治區境內的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應當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履行各自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第五條自治區民政廳主管本自治區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地、市、縣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
對在撫恤優待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應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死亡撫恤第六條現役軍人死亡,按照死亡性質確定為:
(一)革命烈士;
(二)因公犧牲軍人;
(三)病故軍人。
其確定條件和批准機關按照國務院和民政部的規定執行。第七條現役軍人死亡,由其持革命烈士、因公犧牲、病故證明書的家屬戶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門,根據現役軍人的死亡性質和死亡時的工資收入,發給一次性撫恤金。
一次性撫恤金的標準是:
(一)革命烈士的,為其四十個月工資;
(二)因公犧牲軍人的,為其二十個月工資;
(三)病故軍人的,為其十個月工資。
現役軍人死亡時的工資收入,軍官為職務薪金、軍銜薪金和軍齡(含工齡)薪金三項之和;軍隊文職幹部為職務工資和軍齡(含工齡)工資兩項之和;未參加工資改革的軍隊離休幹部為職務薪金、行政級別薪金、和軍齡(含工齡)薪金和生活補貼四項之和;參加工資改革和授予軍銜的軍隊離休幹部,按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義務兵和月工資低於正排職軍官的工資標準的志願兵(包括專業軍士、軍士長)以及取得軍籍的軍隊院校學員死亡時,按基準軍銜為少尉的正排職軍官的職務薪金(第二檔次)和軍銜薪金兩項之和計發一次性撫恤金。第八條《革命烈士證明書》、《革命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革命軍人病故證明書》和一次性撫恤金按下列規定發給:
(一)有父母(或撫養人)無配偶的,發給父母(或撫養人);
(二)有配偶無父母(或撫養人)的,發給配偶;
(三)既有父母(或撫養人)又有配偶的,證明書的發給由其自行商定,商定不成的,發給父母(或撫養人);一次性撫恤金各發半數;
(四)沒有父母(或撫養人)和配偶的,證明書按先子女後兄弟姐妹的順序發給,一次性撫恤金發給子女;
(五)沒有父母(或撫養人)、配偶及子女的,一次性撫恤金發給未滿十八周歲的弟妹;
(六)無上述親屬的,證明書和一次性撫恤金不發。第九條立功和獲得榮譽稱號的現役軍人死亡,增發一次性撫恤金,增發比例按《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
榮立多等或多次功勛的按其中最高等功勛的增發比例計算,不累計折算提高功勛等次。
軍人在服役期間,所在單位榮立集體功和獲得榮譽稱號的,軍人死亡後,不增發一次性撫恤金。
軍人在服役期間榮立功勛,但在退出現役後死亡的,不增發一次性撫恤金。第十條革命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家屬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其戶口所在地的縣、市民政部門批准,享受定期撫恤金:
(一)父、母、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和生活收入的,或雖有一定生活收入,但達不到當地一般群眾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滿十八周歲,或雖滿十八周歲因讀書或傷殘而無生活來源的;
(三)弟妹未滿十八周歲,依靠軍人生前供養的。
上述家屬中男滿六十周歲,女滿五十五周歲的孤老和未滿十八周歲的孤兒,其定期撫恤金增發百分之二十。第十一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人員中,已享受原標准工資百分之四十的救濟或享受退休、退職待遇的,其救濟費或退休、退職金低於定期撫恤金標準的,補足差額部分的定期撫恤金。

⑨ 撫恤金最新國家規定

一、撫恤金的規定有哪些
1、撫恤金的領取標准如下:
(1)喪葬補助金為上一年度職工6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兒每月10%;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是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法律依據:《工商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二、撫恤金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1、傷殘撫恤金,發放對象為革命傷殘軍人、因公致殘的職工等;工人、職員因工負傷被確定為殘廢時,完全喪失勞動力不能工作退職後,飲食起居需人扶助者,發給因工殘廢撫恤費,至死亡時止。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不能工作退職後,飲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發給因工殘廢撫恤費,至恢復勞動力或死亡時止;
2、死亡撫恤金,發放對象是革命烈士、因公犧牲人的家屬。公民依法獲得政府發給的撫恤金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工人、職員因工死亡時,按其供養的直系親屬人數,每月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至受供養人失去受供養的條件為止。

⑩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2020修正)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現役軍人和戶籍在本自治區的復員軍人、退伍軍人、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是本辦法規定的撫恤優待對象,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撫恤優待。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統籌協調、及時解決軍人撫恤優待工作中的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本級財政負擔的軍人撫恤優待經費,保障軍人的撫恤優待標准不低於國家和自治區的規定。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創辦光榮院,集中供養孤老、生活不能自理的撫恤優待對象。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撫恤優待工作。有關部門和殘疾人聯合會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軍人撫恤優待工作。第五條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軍人撫恤優待事業提供捐助,創辦接收、安置撫恤優待對象的福利機構。第六條現役軍人死亡被批准為烈士、被確認為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給其遺屬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病故證明書》(以下統稱《證明書》),並依照《條例》規定發放撫恤金。第七條《證明書》的持證人由死亡軍人遺屬協商確定,並書面告知負責發證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給其協商確定的持證人發放《證明書》;協商不成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按照下列順序確定持證人並發放《證明書》:

(一)父母(撫養人);

(二)配偶;

(三)子女,有多個子女的發給長子女。

無前款規定對象但有兄弟姐妹的,由兄弟姐妹中的年長者持證;無兄弟姐妹的,不予發放。第八條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應當按照下列規定:

(一)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按照其共同協商確定的分配數額發放;協商不成的,按照人數等額發放;

(二)無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18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周歲無生活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為兩人以上的,按照其共同協商確定的分配數額發放;協商不成的,按照人數等額發放。

無前款規定遺屬的不予發放一次性撫恤金。第九條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符合《條例》規定條件的,可以向其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享受定期撫恤金。

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調查核實,對符合法定條件的予以登記,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憑證,並於當月起發放定期撫恤金;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不予發證,並書面說明理由。第十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增發20%的定期撫恤金:

(一)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且無法定贍養人的老人;

(二)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殘疾的;

(三)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上學無生活來源的子女。第十一條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生活困難的,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條件,由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給予定期定量生活補助,改善其生活條件。第十二條依靠定期撫恤金生活的烈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其家庭生活水平低於本縣(市、區)城鎮居民或者農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生活困難補助。申請生活困難補助的,其申請、審核、發放程序參照最低生活保障的規定執行。

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財政部門根據有關規定測算,報同級人民政府確定。第十三條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死亡或者享受定期定量生活補助的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死亡,由其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增發6個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撫恤金或者定期定量生活補助,作為喪葬補助費。並自其死亡次月起停發定期撫恤金或者定期定量生活補助。

熱點內容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許可 發布:2025-01-19 23:13:26 瀏覽:280
行政立法擴張體現在 發布:2025-01-19 23:07:19 瀏覽:238
旅遊法律責任名詞 發布:2025-01-19 23:05:34 瀏覽:553
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辨論賽 發布:2025-01-19 22:42:34 瀏覽:638
新勞動法加薪 發布:2025-01-19 22:41:23 瀏覽:725
寧夏郵政條例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810
經濟法要約邀請例題 發布:2025-01-19 21:10:22 瀏覽:155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