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安全生產條例
『壹』 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遼寧省安全生產條例
【發布單位】遼寧省
【發布文號】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61號
【發布日期】2007-10-09
【生效日期】2007-12-01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文件來源】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2007年9月28日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2007年10月9日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61號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適用本條例。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是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責任主體。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分管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具體領導責任。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增加支持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支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活動。
第六條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以下簡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指導、協調和監督本行政區域內其他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依法對有關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依照管理職權負責本轄區內的安全生產工作。
第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主體。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第八條工會依法履行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職責,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
第二章安全生產的保障措施
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安全生產專項資金,並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確保專款專用。
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用於下列安全生產事項:
(一)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二)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
(三)涉及公共安全的特別重大、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治理和重大危險源的監控;
(四)涉及公共安全的特別重大、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
(五)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和獎勵;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保護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不得違章指揮和強迫從業人員違章、冒險作業;不得強令從業人員超規定工作時間、超規定勞動強度作業;不得安排從業人員從事禁止工種作業。對拒絕實施上述行為的從業人員不得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第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防範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解決實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安全生產投入等問題,落實保障安全生產的各項措施。
第十二條礦山、冶金、建築施工單位,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和使用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從業人員超過100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從業人員在100人以下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託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資質、資格的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或者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第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行使下列職權:
(一)監督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
(二)檢查本單位生產、作業的安全條件,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排查及整改效果;制止和查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的行為;
(三)監督本單位職業衛生以及勞動防護措施、保健措施的執行;
(四)檢查本單位全員培訓、持證上崗的落實;
(五)檢查本單位應急預案的落實;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力。
第十四條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和使用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以及礦山、冶金、建築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培訓機構進行培訓,並經有關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考核不得收費。
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培訓機構培訓合格後,由安全培訓機構發給相應培訓合格證書。
第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全員培訓制度,組織從業人員的崗前、在崗、轉(返)崗等全程培訓,並確保培訓計劃、機構(基地)、費用、教材、人員、考核、檔案、制度的落實。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依法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生產經營單位安排從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的時間,應當計入勞動時間,支付工資和必要的費用。
第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支持、監督各工礦商貿、建築類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學校、機構(基地)的安全生產教學、培訓工作。
第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以下簡稱「三同時」)。
礦山、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的建設項目必須依法取得項目立項(審批)、安全設施設計、投入生產(使用)等階段相應的安全許可。
其他實行審批、核准、備案的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依法接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監督,凡未按國家、行業規定標准實施「三同時」的,一律不得建設、生產(使用)。具體辦法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省有關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工會有權對涉及建設項目「三同時」的設計審查、設施施工、竣工投入生產(使用)前驗收等活動進行監督,提出意見。
第十八條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場所的建設項目和使用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設施,與居民區、學校、集貿市場及其他公眾聚集場所等的安全距離,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者國家規定,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者國家規定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
在重大危險源、高壓輸電線、輸油(氣)管道、尾礦庫及礦山塌陷區等場所和設施的安全距離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新建建築物、構築物。
已建成的不符合前兩款規定的建設項目、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由縣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有關規定責令限期整改;需要拆除、搬遷、關停的,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第十九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由具有法定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建設項目、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請、重大危險源等進行安全評價,其評價結果應依規定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第二十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重大危險源採取下列監控措施:
(一)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登記建檔,對運行安全情況進行全程動態監控;
(二)定期檢測、評價重大危險源有關設施、設備、場地的安全狀態;
(三)在重大危險源的明顯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四)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半年向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監控及相應的安全措施、應急措施的實施情況。
第二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採取下列監管措施:
(一)建立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檔案,對運行安全情況進行全程監控;
(二)按照特種設備使用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定期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立即停止使用;
(三)制定應急預案,並確保有效實施。
第二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存在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消除;難以立即消除的,應當制定整改計劃,落實資金和責任,採取有效的安全防範和監控措施,並依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對生產安全事故隱患進行評估、報告,實現有效治理。
第二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在發生合並、分立、解散、破產、轉讓等情形時,其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首先明確安全生產責任,落實重大危險源和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監控治理責任。
第二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爆破、大型設備(構件)吊裝、拆卸等危險作業以及在密閉空間作業,應當制定具體的作業方案和安全防範措施,指定現場作業統一指揮人員和有現場作業經驗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指揮、管理,確保作業方案、操作規程和安全防範措施的落實。
第二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安全衛生制度,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職業安全衛生條件,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對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第二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無償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以貨幣或者其他物品代替勞動防護用品;不得采購和使用無安全標志的或者未經法定認證的單位銷售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購買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應當經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檢查驗收。
第二十七條從事社會公用事業和公共場所服務的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的設備、設施的安全性能和場所的安全通道、安全標志等,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規定。有關單位應當進行經常性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安全防護效果,確保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並依法承擔相關責任。
第二十八條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應當按照國家或者省有關規定提取、使用安全費用。
從事礦山、道路交通運輸、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存儲、使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
生產經營單位未按照前兩款規定提取,存儲資金,負有管理職責的財政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實現資金的提取和存儲。
第二十九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參加社會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煤礦企業必須為煤礦井下作業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並為其繳納保險費;建築施工單位必須為施工現場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並為其繳納保險費。
第三章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條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監管執法體系、應急救援體系、責任體系和考核督查體系,支持、督促各轄區、各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鼓勵社會公眾對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社會監督。
第三十一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制定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和相關措施,按其職責分工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定期檢查或者抽查,對檢查出的違法、違規問題和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整改、處理意見,並進行整改監督;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重大事故隱患,應依法立即採取強制措施並向本級政府和上級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檢查或者抽查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制定和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情況;
(二)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排查和治理情況;
(三)設施、設備、器材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情況;
(四)應急救援預案的落實情況;
(五)安全教育、培訓和持證上崗情況;
(六)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發放、使用和經營情況;
(七)安全費用、風險抵押金的提取、存儲和使用情況;
(八)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設計、施工和使用情況;
(九)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告、調查和處理情況;
(十)職業危害的防治情況;
(十一)其他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和安全生產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情況。
監督檢查不得影響被檢查單位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三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主要責任人應當主動配合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監督檢查,對檢查出的違法、違規問題和事故隱患立即採取整改措施,並上報監督檢查部門。
第三十三條頒發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資質的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加強監督檢查,查處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規范安全生產中介服務市場。
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培訓和咨詢的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並在資質證書確定的業務范圍內從事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活動,依法承擔與服務相關的責任、義務。
第三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應當依規定立即上報並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事故發生地有關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接到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後,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啟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並逐級上報,其負責人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
工會依法參加事故調查,履行相關職權。
第三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監督有關生產經營單位將傷亡賠償金按時、足額支付給受到事故傷害的員工或者其家屬。
第四章煤礦安全生產
第三十六條煤礦的安全生產除了應當遵守本條例其他章相關規定外,還應當遵守本章規定。
第三十七條縣以上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所規定的職責分工,與國家設在省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密切配合,實施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八條省人民政府、產煤地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督促職能部門依法嚴格規范煤礦企業的生產行為,取締非法煤礦。
產煤地各級人民政府要落實國家相關的政策規定,加強對違法、違規開采小煤礦關停整頓的治理工作。
第三十九條煤礦的通風、通訊、防瓦斯、防突出、防水、防火、防煤塵、防冒頂、防沖擊地壓等安全設備、設施和條件應當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煤礦必須落實先抽後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的瓦斯治理方針,嚴格執行瓦斯治理責任制和瓦斯等級鑒定、瓦斯檢查等管理制度,落實瓦斯抽放規定;建立監測系統和防突出措施,確保治理資金,控制煤礦瓦斯事故的發生。
煤礦必須嚴格執行「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後掘、先治後采」的水害防治原則,落實「防、堵、疏、排、截」五項綜合措施,遵守水害防治工作的相關規定。
煤礦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監察機構必須及時查處煤礦企業違反本條規定的行為,認真監督管理、監察煤礦企業有關安全防範工作的落實。
第四十條煤礦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煤礦企業負責人和生產經營管理人員帶班制度,帶班人員應與當班職工同時下井同時升井,並建立下井登記檔案。
煤礦企業負責人和生產經營管理人員帶班下井負有下列職責:
(一)掌握當班井下安全生產狀況,對重點部位、關鍵環節進行檢查;
(二)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制止違章行為;
(三)發現危及職工安全的情況時,立即採取停產、撤人等緊急處理措施;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四十一條煤礦存在法律、法規、規章中責令停產整頓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或者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依法立即責令停止生產,排除隱患,並暫扣相關證照。
煤礦接到責令停產整頓通知後必須立即停止生產,並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責任人、資金和安全措施。整改方案應當包括整改項目、目標、時限、作業范圍、作業人數以及整改期間的安全保障措施等內容。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明確停產整頓煤礦的監督檢查部門和責任人,建立停產整頓報告制度,嚴禁煤礦在被責令停產整頓期間以任何理由進行生產。
第四十二條煤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予以關閉:
(一)未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礦長資格證、礦長安全資格證和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生產的;
(二)3個月內2次或者2次以上發現有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仍然進行生產的;
(三)被責令停產整頓擅自進行生產或者停產整頓驗收不合格的;
(四)超層越界開采拒不退回的;
(五)採用魚刺式巷道開采,存在重大通風、瓦斯隱患的;
(六)存在較大的瓦斯、火災、水災等隱患,又沒有建立相應的防治系統的;
(七)1個月內3次或者3次以上未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井下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者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的;
(八)依據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產業政策應當關閉的其他煤礦企業。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從業人員違章、冒險作業,或者對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採取措施的,責令立即停止作業並限期改正,對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其他主管人員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並處本人上一年年度收入30%以上80%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未按照規定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
(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和使用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單位以及礦山、冶金、建築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者未按規定如實告之有關安全生產事項的;
(四)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的。
第四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進行爆破、大型設備(構件)吊裝、拆卸等危險作業以及在密閉空間作業未指定現場作業統一指揮人員和有現場作業經驗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指揮、管理的,責令立即停止作業並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為從業人員無償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以貨幣或者其他物品代替勞動防護用品,采購和使用無安全標志或者未經法定認證的單位銷售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並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未按照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費用或者未按照規定存儲和使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第四十八條其他違反本條例規定的違法行為,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以及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中介機構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准(包括核准、許可、注冊、認證、頒發證照等)或者驗收通過的;
(二)對依法應當責令停產整頓、取締或者關閉的生產經營單位,未責令停產整頓、取締或者關閉的;
(三)對依法應當制止和處理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未予以制止和處理的;
(四)未履行特別重大、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監督管理職責的;
(五)未依法律、法規規定對生產安全事故立即組織救援、及時如實報告、嚴肅調查處理的;
(六)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第五十條對煤礦企業實施的行政處罰,由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決定;實施關閉的行政處罰,依法報請縣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決定。
對煤礦企業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實施的行政處罰,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決定;予以關閉的行政處罰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請縣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決定;有關法律、法規對行政處罰的決定機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章附則
第五十一條本條例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貳』 吉林省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鐵路安全管理,保障鐵路運輸安全和暢通,預防鐵路交通事故發生,保護人民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鐵路安全管理活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鐵路安全管理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健全鐵路安全有關生產經營單位負責、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工作機制。第四條省人民政府負責統籌本行政區域內鐵路安全管理相關工作,協調解決鐵路安全管理的重大問題,將鐵路護路聯防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鐵路沿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鐵路用地范圍外的鐵路安全管理工作,將其納入當地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范圍,並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鐵路沿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鐵路沿線安全管理工作,落實鐵路護路聯防責任制。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防範和制止危害鐵路安全的行為,做好保障鐵路安全相關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影響鐵路安全的事故隱患,屬於職責范圍內的,應當依法責令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立即排除;不屬於職責范圍內的,應當及時通報鐵路運輸企業或者鐵路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處理。第六條鐵路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履行鐵路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第七條鐵路消防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鐵路消防監督管理職責,督促鐵路運輸企業落實消防安全措施、消除火災事故隱患。第八條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資金投入機制,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負責鐵路用地范圍內的鐵路安全管理工作,接受鐵路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督管理,協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鐵路安全管理工作。第九條鐵路沿線應當根據管理需要合理劃分路段,實行「雙段長」工作責任制。鐵路沿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鐵路運輸企業各指定一名相關負責人作為段長,建立協作配合機制,負責組織巡查、會商、上報信息等工作,及時排查處置影響鐵路安全的問題。第十條鐵路沿線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落實普法責任制,加強保障鐵路安全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安全防護意識,防範危害鐵路安全的行為。第十一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損壞或者非法佔用鐵路設施設備、標識標志、鐵路用地以及其他影響鐵路安全的行為,有權報告鐵路運輸企業,或者向鐵路監督管理機構、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報告的鐵路運輸企業、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及時處理。
鐵路運輸企業、鐵路監督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公開投訴、舉報電話,或者運用移動終端、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公眾投訴、舉報提供便利。第二章鐵路線路安全第十二條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劃定,按照《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用地依法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安排。第十三條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
(二)燃放煙花爆竹、燒荒;
(三)放養牲畜、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
(四)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危及鐵路安全的行為。第十四條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既有建築物、構築物、植物的所有權人、管理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加強經常性巡查維護,及時排除安全隱患,防止影響鐵路運輸安全。
所有權人、管理人或者使用權人拒絕排除安全隱患或者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後仍不能保證安全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向鐵路線路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報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第十五條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既有的上跨鐵路橋梁、渡槽、管線、電力線路、通信線路和下穿鐵路涵洞等穿越鐵路的設施,其所有權人、管理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加強經常性巡查維護,發現不能及時排除並且可能危及鐵路安全的事故隱患,應當向鐵路線路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報告並通報鐵路運輸企業,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
『叄』 吉林省安全生產條例全文(2)
吉林省安全生產條例(全文)
第三章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第三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對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目標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處理,超出其管理許可權的,應當立即按程序上報。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發現其他有關部門未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應當督促其及時改進,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採用公告、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向社會公布本轄區安全生產狀況和生產安全事故的信息。
第三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備案制度,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工作。
第三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存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責令生產經營單位採取措施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應當責令限期消除,並督促落實。在限期消除期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可以在生產經營場所的明顯位置設置事故隱患提示標志,並責令生產經營單位採取臨時性安全措施。
第三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對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進行檢查、驗收時應當堅持標准,不得弄虛作假;不得要求接受檢查、驗收的單位購買其指定的安全設備、器材或者其他產品。
第三十六條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的中介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在資質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安全生產中介服務,並對其作出的評價、認證、檢測、檢驗的結果負責。
第四章 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
第三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重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預案經當地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簽署後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第三十八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單位以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單位規模較小,應當確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並與就近的應急救援組織簽訂應急救援協議。公眾聚集場所,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
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單位和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及公眾聚集場所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及器材。
第三十九條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限報告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及時上報。
第四十條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應當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搶救有困難的,應當立即報告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由其調集救援力量。接到指令的相關單位應當支持、配合事故搶救,並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護事故現場,配合事故調查和處理,不得偽造、破壞事故現場或者毀滅證據。
第四十一條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善後處理工作,依法向受害人或者家屬及時、全額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二條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生產單位實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專項用於發生事故時的搶險救災及善後處理。
第四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作出事故處理和責任追究決定。
行政監察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和程序的規定,依法對有關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並將處理結果通報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四十四條公安、消防、道路交通、鐵路、民航、衛生、勞動與社會保障等部門和單位,應當將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表或者工傷統計報表定期抄送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未為從業人員發放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或者提供安全防護措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建設或者停產停業整頓,情節較輕的,並處三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重的,並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單位的生產區域、生活區域、儲存區域未按照規定保持安全距離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特大事故隱患未按規定期限完成整改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拒不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的,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第二款規定,發生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故意偽造、破壞事故現場或者毀滅證據的,由公安機關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有關人員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工作的中介機構,出具虛假證明,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刑事處罰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單處或者並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生產經營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對有前款違法行為的機構,撤銷其相應資格。
第五十條按照本條例第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負有全面責任、直接責任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按照本條例第五條規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對發生重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負有全面領導責任、直接領導責任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建議其引咎辭職,或者責令辭職。
第五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及時協調解決因外部原因給生產經營單位造成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的;
(二)未能有效組織救援致使生產安全事故損害擴大的;
(三)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
(四)對檢查、驗收不堅持標准,出具虛假材料的;
(五)要求被檢查、驗收的單位購買其指定的安全設備、器材或者其他產品的;
(六)阻撓、干涉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或者責任追究的;
(七)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三條本條例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肆』 吉林省安全生產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條例。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必須依法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各自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責任。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本部門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支持、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及時協調、解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問題。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鼓勵和支持安全生產科研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指導、協調和監督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法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第八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確定分管負責人和專職或者兼職人員管理本轄區內的安全生產工作。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業務(事業)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年度項目計劃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重點支持生產經營單位消除事故隱患、防治職業危害、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實施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和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第十條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對本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有關生產安全事故救援演習,提高公民的安全生產意識和事故防範、救護能力。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單位應當認真履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的義務,加強對安全生產的宣傳和輿論監督。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對在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防止生產安全事故、參加搶險救護、舉報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或者有功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第二章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第十三條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從業人員超過三百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從業人員在三百人以下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第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生產單位在生產前,應當依照《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向有關部門申請領取安全生產許可證。第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須的資金投入,由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予以保證,並對由於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後果承擔責任。
對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生產單位實行安全費用提取制度。安全費用由企業自行提取,專戶儲存,專項用於安全生產。第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並將教育培訓情況記錄按規定期限保存。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調換工種或者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以及使用新設備的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第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引進國外生產設備的,應當同時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實行標准化、規范化生產,制定生產車間、班組安全規范和崗位規程,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
『伍』 求法律法規清單(安全、衛生、職業健康、特種設施等)
安全生產法律
1、安全生產法
2、職業病防治法
3、礦山安全法
安全生產法規
1、 安全生產許可證專條例
2、 生產安屬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3、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4、 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
5、 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
6、 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
7、 吉林省安全生產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