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

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8-31 02:51:25

『壹』 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辦法

第一條為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境內的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計劃、經貿、交通、水利、衛生、建設、工商、技術監督等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第四條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以及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規定的項目,由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省實際制定地方水環境質量標准、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和流域市縣界面水質標准。
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標准,由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第五條水環境功能區、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劃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具體劃定辦法由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漁業水體由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劃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體、重要的漁業水體和其他具有特殊經濟文化價值的水體,應當有明確的標志和地理界限。第六條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據全省水污染防治總體目標和水環境功能區劃,按流域和區域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全省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重點流域和水域的水污染防治規劃,經省發展計劃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平衡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全省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的要求,制定本部門(產業)的水污染防治計劃和方案,經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省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計劃和方案,報上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行政區域水環境功能區劃和水污染防治計劃,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推行清潔生產,合理布局工業和規劃城鄉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對已形成岸邊污染帶的江段,應當調整和改造排放口的位置以及排放方式,或者採取其他措施,使岸邊水域達到功能區標准;對已被污染的河道、內湖,應當通過污染源控制、污水截流與處理、環境水利工程等措施,使水質得到改善。第八條水利設施和工程管理部門,應當採取防污調控措施,防止蓄積的污水集中下泄或者污水改道、改向造成水污染事故。蓄積的污水必須集中下泄或污水改道、改向的,應當報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涉及跨行政區域的,應當報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並向受到或者可能受到危害和損害的單位和居民及時通報。第九條在重點流域和水域,實行以下控制措施:
(一)禁止建設或者採用國家和省明令限制的項目或者設備。已經建設、採用的,限期淘汰、停用、轉產或者取締;
(二)禁止新建含磷洗滌用品生產項目。已經建設的含磷洗滌用品企業,限期轉產或關閉。嚴格控制銷售和使用含磷洗滌用品,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三)嚴格控制新設或者變遷排放口。新設或者變遷排放口應當徵得省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報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十條水污染防治實行排放濃度控制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全省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和重點流域、重點水域總量控制計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省總量控制計劃,組織編制本行政區總量控制計劃和實施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一條總量控制計劃和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實施總量控制和許可證管制的區域、排污單位以及水污染物種類、排污總量和排放濃度;
(二)區域性、集中性控制措施和工程項目;
(三)應當控制、削減的區域排污總量和承擔削減任務的單位;
(四)各排污單位排放的水污染物種類以及排污總量控制指標、削減時限和削減措施;
(五)排放口數量、位置的限制和規范化整治要求;
(六)限期治理要求;
(七)季節性特別控制要求;
(八)水質達標、總量控制任務完成情況的核查內容和辦法。

『貳』 宜昌市黃柏河流域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黃柏河流域環境,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保障飲用水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黃柏河流域的規劃、保護、利用以及污染防治,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黃柏河流域(以下簡稱流域),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黃柏河自干支流發源地起至小溪塔集錦橋橡膠壩止匯水面積內的水域和陸域。
流域內涉及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保護和管理的,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第三條流域實行分區保護:
(一)尚家河水庫大壩以上幹流及其一級支流第一道山脊線以內的水域和陸域以及官莊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為核心區;第一道山脊線距離岸線超過一千米的,岸線外一千米以內的水域和陸域為核心區;
(二)湯渡河水庫大壩以上除核心區以外的水域和陸域,為控制區;
(三)流域范圍內除核心區、控制區以外的水域和陸域,為影響區。
流域以及核心區、控制區、影響區的具體范圍,由市人民政府組織劃定並向社會公布。第四條流域保護應當遵循保護優先、科學利用,統籌規劃、綜合治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第五條流域內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流域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流域保護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流域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流域保護工作。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對流域保護工作的監督檢查。第六條流域內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河長制,分級分段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流域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
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流域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調解決流域保護重大問題,督促落實保護措施。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流域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
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流域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規劃、林業、經濟和信息化、文化、旅遊、農業、畜牧獸醫、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公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衛生防疫等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分工做好流域保護的相關工作。
流域內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流域內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依照法定職責,在市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負責轄區內流域保護工作。
流域內村(居)民委員會可以通過村規民約等規范村(居)民行為,協助政府及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做好轄區流域保護工作。第八條流域內上級人民政府對下級人民政府履行水資源保護和利用、水污染監測和防治、水生態安全、河道和水庫岸線管理等流域保護工作職責情況進行考核。
流域內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流域保護工作過程中,不履行職責造成環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嚴格追究責任。第九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就生態保護與修復、污水和垃圾等環境治理、依法徵收重要自然資源所有權和使用權、生態移民搬遷、農業清潔生產以及其他依法應當補償的事項,制定具體生態補償辦法。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流域水資源和水環境,有權對破壞水資源和水環境的行為進行舉報。
流域內各級人民政府、各社會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流域保護宣傳教育,增強公眾流域保護意識,引導公眾參與流域保護工作。第十一條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流域保護情況的輿論監督和宣傳報道,配合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及時向社會公布流域保護的信息。第二章流域規劃第十二條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流域保護綜合規劃,作為流域資源保護和控制利用、水生態安全、河道和水庫岸線管理等流域保護工作的基本依據。
流域內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流域保護綜合規劃組織編制區域保護綜合規劃,作為本轄區內流域保護工作的基本依據。第十三條流域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規劃。流域內產業布局和產業轉型升級,應當優先考慮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從源頭上減少污染。

『叄』 湖北省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防治水污染,保障飲用水安全和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的保護活動。
本條例所稱清江流域,是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利川市、恩施市、建始縣、巴東縣、咸豐縣、宣恩縣、鶴峰縣,宜昌市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境內清江幹流及其支流匯水面積內的水域和陸域。第三條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應當堅持黨的領導,遵循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嚴格監管、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第四條省和清江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保護工作機制,將保護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支持水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和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強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的保護。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的水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協助開展水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將水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第五條省人民政府對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清江流域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負責。
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水功能區水質達標、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標、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水電站生態流量監督管理等應當納入目標考核內容。
清江流域實行河(湖)長制,各級河(湖)長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建立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保護補償等重大事項,研究解決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大問題。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承擔。
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清江流域市(州)人民政府建立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協調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監測、統一防治。第七條省和清江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科技、公安、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行政、農業農村、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第八條清江流域對重點水污染物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制度。
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和省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第九條社會公眾應當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養成綠色、低碳、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
省和清江流域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開展水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保護水生態環境的意識。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應當加強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公益宣傳,對違法行為開展輿論監督。
鼓勵和支持公眾、環保志願者和社會組織參與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監督。第二章標准與規劃第十條清江幹流執行省人民政府劃定的水功能區類別及相應的水環境質量標准。
清江流域市(州)人民政府應當依照相關規定劃定本行政區域內清江支流的水功能區類別,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十一條清江流域城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出水水質應當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A排放標准;現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出水水質達不到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改造。鼓勵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出水水質執行高於一級A排放標准。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水行政、農業農村、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等有關主管部門以及清江流域市(州)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清江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清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應當向社會公開,並嚴格執行;確需調整的,應當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肆』 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2022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水環境,保障用水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江河、湖泊、水庫、運河、渠道、塘堰、水井等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第三條水污染防治堅持預防為主、嚴防嚴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污染者擔責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環境質量負責,將水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相結合的多元化資金投入和保障機制,採取有效措施,改善水環境質量。第五條實行水污染防治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目標責任制和水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本行政區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環境的義務,享有獲取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生產生活用水的權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政府職責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制定本行政區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明確水污染防治目標,保證本行政區域水體符合規定的水環境質量標准。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上級人民政府的要求,開展有關水污染防治工作。第八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以及本省主要流域、地區水環境現狀和經濟、技術條件,對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和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制定本省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嚴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
對環境敏感區、生態脆弱區、水環境容量不足的區域,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嚴於國家標準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實行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基層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環境監察執法體系,加強水環境保護執法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教育培訓,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基層環境保護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實施有關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
(二)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水污染防治規劃;
(三)依法擬定水環境功能區劃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四)會同有關部門編制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方案;
(五)編制與調整水功能區劃,提出水體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審批新建、改建、擴建進入地表水體的排污口的設置,監測、分析水功能區的水質狀況;
(六)建立水環境監測網路,統一監測和定期發布水環境質量信息;
(七)編制水污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調查處理水污染事件;
(八)依法開展水環境保護監察執法;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水污染防治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依照規定履行下列職責:
(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與調整水資源保護規劃;
(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依法管理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指導畜禽、水產養殖的水污染防治,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發展生態農業,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三)城鄉建設相關主管部門依法做好城鄉規劃,負責城鄉垃圾處理,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
(四)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飲用水安全衛生的監督管理,監督醫療機構廢水無害化處理,參與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飲用水水源污染突發事故的預防及應急處置;
(五)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勘探、采礦、開采地下水等過程中的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
(六)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海事管理機構對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七)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濕地、水源涵養林、防護林的建設管理以及生態修復;
(八)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公安、監察、文化和旅遊、應急管理等其他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伍』 湖北省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防治漢江流域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漢江流域的水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和生活、生產用水,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境內漢江流域的河流、湖泊、水庫等地表水的污染防治。第三條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實行污染源頭控制,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統一規劃、分級負責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第四條省人民政府負責制定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總體目標,設立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綜合協調機構,負責組織和協調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必須將水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將綜合性的水污染防治費用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和建設項目投資計劃,對本行政區域的漢江流域水環境質量負責。第五條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的任期目標責任制。將轄區水環境質量作為考核和評價主要負責人政績的重要內容。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本行政區域內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環境保護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漢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實行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經貿、交通、水利、衛生、建設、農業、林業、漁業、國土資源等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協同環境保護部門對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第八條漢江流域的一切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水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對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監督管理第九條省環境保護部門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漢江流域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水污染排放標准,由省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法定程序發布,並報國務院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備案。第十條漢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實行全流域統一規劃。
省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據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目標,制定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經計劃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平衡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省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和漢江流域的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按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的要求,制定水污染防治計劃和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第十一條漢江流域實行全流域水環境功能區劃。
省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漢江流域市、縣(區)人民政府,劃定漢江幹流水環境功能區,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市、縣(區)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劃定漢江幹流以外地表水的水環境功能區和本行政區域的一級與其他等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經省環境保護部門審查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實施。第十二條市、縣(區)漁業部門應當會同環境保護部門,劃定漁業水體,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三條漢江流域實行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省人民政府應當確定本省漢江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削減量、削減時限和重點控制區域。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完成省人民政府確定的總量控制任務。
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排污指標調劑,具體辦法由省環境保護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第十四條省環境保護部門應當組建漢江流域水環境監測網路。有關部門的監測機構,應當及時向環境保護部門提供漢江流域水污染監測資料。第十五條各級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每年發布本行政區域水環境質量狀況公報。
各級環境保護部門的監測機構,根據國家和省環境質量標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對水環境污染作出界定。第十六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證跨界河流的斷面水質符合相鄰河段水環境功能區的要求。第十七條各級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按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要求和國家有關標准,對排污口實行規范化管理。
納入排污口規范化管理的排污單位必須設立排污口標志,對主要污染物排放口配備總量計量裝置並安裝連續監測儀器。

『陸』 隨州市城鄉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維護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湖北省城鎮供水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和監督管理活動。
飲用水水源是指用於城鄉集中式供水的水庫、河流、水井等地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
集中式供水是指通過輸配水管網送到用戶且具有一定供水規模的供水方式。第三條飲用水水源保護應當遵循科學規劃、保護優先、綜合治理、強化監管、權責統一、確保安全的原則,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和部門依法履職相結合的管理體制。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將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水資源綜合規劃,加大對飲用水水源保護的財政投入。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依法做好本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本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宣傳教育,設立、公布舉報電話,並建立社會舉報投訴的快速回應機制,引導公眾參與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宣傳工作。第二章飲用水水源的確定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遵循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的原則,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的水庫、河流等確定為飲用水水源。
飲用水水源由水利部門會同城鄉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部門提出方案,按照管理許可權報縣(市、區)或者市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第七條飲用水水源所在地應當劃定一定范圍的水域、陸域作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按照國家規定劃定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根據實際需要,可以按照國家規定劃定一定區域作為準保護區。第八條市中心城區和跨縣(市、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縣(市、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因公共利益、自然環境變化等情況需要調整、取消的,由原提出劃定方案的人民政府組織論證,並按照前款規定重新報批。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公布飲用水水源的名稱及保護要求,在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並設置必要的技術防護設施。
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邊界應當設置隔離設施,實行封閉式管理。隔離設施不得影響行洪。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規劃建設備用飲用水水源,保障應急狀態下的飲用水供應。第三章飲用水水源的保護第十一條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破壞水源林、護岸林、與水源保護相關植被以及其他破壞水環境生態平衡的活動;
(二)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設項目;
(三)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垃圾、糞便和其它廢棄物;
(四)使用劇毒、高毒和高殘留農葯(含除草劑);
(五)圍欄圍網、投肥、投糞、投葯養殖;
(六)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車輛、容器;
(七)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漁業資源方法捕殺魚類;
(八)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運輸有毒有害物質、油類、糞便的船舶和車輛不準進入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必須進入者應當事先申請並經有關部門批准、登記並設置防滲、防溢、漏設施。第十二條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除遵守本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外,禁止下列行為:
(一)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
(二)設置化工原料、礦物油類、有毒有害礦產品的貯存場所以及裝卸垃圾、糞便、油類和有毒有害物品的碼頭;
(三)設置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
(四)堆置和存放工業廢渣、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和其它廢棄物;
(五)取土、採石、采砂或者其他開採行為;
(六)修建墳墓;
(七)丟棄或者掩埋動物屍體;
(八)設置排污口;
(九)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已建成的排污口及其他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責令限期拆除或者關閉。

『柒』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集中修改涉及行政處罰內容的省本級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一、對《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作出修改

(一)第十條增加一項,作為第五項:「(五)編制與調整水功能區劃,提出水體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審批新建、改建、擴建進入地表水體的排污口的設置,監測、分析水功能區的水質狀況」。

(二)將第十一條第一項修改為:「(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與調整水資源保護規劃」。

第六項修改為:「(六)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海事管理機構對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三)將第二十條第三款修改為:「禁止利用滲井、滲坑、灌注、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四)刪去第七十條。

(五)刪去第七十三條。

(六)將第七十四條改為第七十二條,修改為:「餐飲、洗浴、洗滌、洗車經營者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水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依法吊銷許可證。」

(七)將第七十五條改為第七十三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利用滲井、滲坑、灌注、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排污許可證,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二、對《湖北省統計管理條例》作出修改

(一)將第十七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已有行政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將第十八條中的「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依法給予處分」。

(三)刪去第十九條。

(四)刪去第二十一條。

(五)刪去第二十二條。三、對《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辦法》作出修改

(一)將《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辦法》中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二)將第十九條第二款第四項修改為:「(四)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商品條碼的」。

(三)將第二十九條修改為:「生產者、銷售者偽造、冒用商品條碼的,責令改正,處5千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刪去第三十二條。

(五)將第三十三條改為第三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擅自從事產品質量檢驗活動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六)將第三十四條改為第三十三條,其中的「第三十三條」修改為「第三十二條」。

(七)將第三十五條改為第三十四條,其中的「由上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行政監察機關責令改正」修改為「由其主管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依法給予處分」。四、對《湖北省林地管理條例》作出修改

(一)在第五章「法律責任」中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已有行政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刪去第二十三條。

(三)將第二十四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的規定,擅自移動或者破壞林業服務標志和設施的,責令其限期恢復原狀;逾期不恢復原狀的,由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代為恢復,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四)刪去第二十五條。

(五)將第二十六條改為第二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可以處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所需費用三倍以下的罰款。」

(六)刪去第二十七條。五、對《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關於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處罰罰款限額的規定》作出修改

將《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關於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處罰罰款限額的規定》中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三條的規定」修改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四條的規定」。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法規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條款順序作相應調整,並重新公布。

『捌』 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湖泊保護,防止湖泊面積減少和水質污染,保障湖泊功能,保護和改善湖泊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湖泊保護、利用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湖泊漁業生產活動和水生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法律、法規對濕地和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內湖泊的保護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重要湖泊可根據其功能和實際需要,另行制定地方性法規或者政府規章,以加強保護。

水庫的水污染防治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湖泊保護工作應當遵循保護優先、科學規劃、綜合治理、永續利用的原則,達到保面(容)積、保水質、保功能、保生態、保可持續利用的目標。第四條湖泊保護實行名錄制度。本省行政區域內湖泊保護名錄,經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發展改革、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農(漁)業、林業、建設(規劃)、交通運輸、旅遊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湖泊的功能、面積,以及應保必保原則擬定和調整,由省人民政府確定和公布,並報省人大常委會備案。第二章政府職責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湖泊保護工作的領導,將湖泊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協調解決湖泊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跨行政區域的湖泊保護工作,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和區域內的人民政府負責。

跨行政區域湖泊的保護機構及其職責由省人民政府確定。

跨行政區域湖泊的保護機構應當切實履行湖泊保護職責,協助本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做好湖泊保護工作。第六條湖泊保護實行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上級人民政府對下級人民政府湖泊保護工作實行年度目標考核,考核目標包括湖泊數量、面(容)積、水質、功能、水污染防治、生態等內容。具體考核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湖泊保護年度目標考核結果,應當作為當地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任職、獎懲的重要依據。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湖泊保護工作,具體履行以下職責:

(一)湖泊狀況普查和信息發布;

(二)擬定湖泊保護規劃及湖泊保護范圍;

(三)編制與調整湖泊水功能區劃;

(四)湖泊水質監測和水資源統一管理;

(五)防汛抗旱水利設施建設;

(六)涉湖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與監督;

(七)湖泊水生態修復;

(八)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明確相應的管理機構負責湖泊的日常保護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湖泊保護工作中具體履行以下職責:

(一)編制湖泊水污染防治規劃;

(二)水污染源的監督管理;

(三)湖泊水環境質量監測和信息發布;

(四)水污染綜合治理和監督;

(五)審批涉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六)組織指導湖泊流域內城鎮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七)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在湖泊保護工作中具體履行以下職責:

(一)設定禁漁區和確定禁漁期;

(二)漁業種質資源保護;

(三)漁業養殖的監管;

(四)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五)組織制定和實施漁業開發利用保護規劃;

(六)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在湖泊保護工作中具體履行以下職責:

(一)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的建設、管理;

(二)環湖生態防護林、水源涵養林工程建設;

(三)湖泊濕地生態修復;

(四)湖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五)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建設(規劃)、國土資源、公安、交通運輸、旅遊等其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湖泊保護工作。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湖泊保護的部門聯動機制,實行由政府負責人召集,相關部門參加的湖泊保護聯席會議制度。

聯席會議由政府負責人主持,日常工作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承擔。

『玖』 湖北省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漢江流域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保障飲用水安全和公眾健康,促進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漢江流域,是指本省行政區域內十堰市、神農架林區、襄陽市、荊門市、隨州市、孝感市、潛江市、天門市、仙桃市、武漢市境內漢江幹流及其支流匯水面積內的水域和陸域。第三條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應當堅持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協同聯動、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第四條省和漢江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目標和年度計劃,將政府投入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的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並建立健全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機制,支持水環境保護的科學技術研究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在職責范圍內開展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進行日常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並協調督促處理。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開展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第五條省和漢江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公安、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行政、農業農村、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等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對漢江流域水環境質量負總責,漢江流域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漢江流域水環境質量負責。
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將水環境質量狀況、飲用水水源地建設及保護、水功能區水質、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重點水污染物總量控制、生態流量等納入目標考核內容。第七條漢江流域實行河(湖)長制。各級河(湖)長負責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河湖的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等工作。
上級河(湖)長負責組織對相應河湖下一級河(湖)長履職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第八條省人民政府建立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漢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水資源調度和配置、生態保護補償等重大問題。聯席會議日常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承擔。
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水行政等主管部門和漢江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水環境保護的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監測、統一防治。第九條省人民政府及其生態環境、水行政等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漢江流域省際水環境保護的協調合作,建立健全與漢江流域相關省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流域管理機構的聯動工作機制,加強水環境信息共享,開展水環境監測、執法、應急等合作,共同應對和處理跨省突發水環境事件以及水污染糾紛。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水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養成綠色、低碳、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第二章規劃和標准第十一條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發展改革、水行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並會同有關流域管理機構,根據國家漢江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及有關規定,編制、修訂本省漢江流域水資源規劃,合理配置、統一調度和高效利用漢江流域水資源,加強取用水總量控制和消耗強度控制管理,保障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省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確定漢江流域水資源利用上線和各地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取用水總量達到或者超過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停止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取用水總量接近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限制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劃定漢江幹流和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區,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漢江流域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劃定本行政區域內漢江其他支流水功能區,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漢江流域水功能區應當定期評估,根據水環境保護需要和國家有關要求進行調整,並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水功能區的劃定、調整應當科學論證,並公開徵求意見。
漢江流域嚴格執行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水功能區類別及相應的水環境質量標准。

『拾』 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水環境,保障用水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江河、湖泊、水庫、運河、渠道、塘堰、水井等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第三條水污染防治堅持預防為主、嚴防嚴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污染者擔責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環境質量負責,將水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相結合的多元化資金投入和保障機制,採取有效措施,改善水環境質量。第五條實行水污染防治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目標責任制和水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本行政區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環境的義務,享有獲取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生產生活用水的權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政府職責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制定本行政區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明確水污染防治目標,保證本行政區域水體符合規定的水環境質量標准。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上級人民政府的要求,開展有關水污染防治工作。第八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以及本省主要流域、地區水環境現狀和經濟、技術條件,對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和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制定本省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嚴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
對環境敏感區、生態脆弱區、水環境容量不足的區域,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嚴於國家標準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實行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基層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環境監察執法體系,加強水環境保護執法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教育培訓,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基層環境保護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實施有關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
(二)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水污染防治規劃;
(三)依法擬定水環境功能區劃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四)會同有關部門編制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方案;
(五)建立水環境監測網路,統一監測和定期發布水環境質量信息;
(六)編制水污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調查處理水污染事件;
(七)依法開展水環境保護監察執法;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水污染防治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依照規定履行下列職責:
(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與調整水資源保護規劃和水功能區劃,提出水體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審批新建、改建、擴建進入地表水體的排污口的設置,監測、分析水功能區的水質狀況;
(二)農業主管部門依法管理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指導畜禽、水產養殖的水污染防治,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發展生態農業,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三)城鄉建設相關主管部門依法做好城鄉規劃,負責城鄉垃圾處理,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
(四)衛生主管部門負責飲用水安全衛生的監督管理,監督醫療機構廢水無害化處理,參與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和飲用水水源污染突發事故的預防及應急處置;
(五)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勘探、采礦、開采地下水等過程中的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
(六)交通主管部門對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七)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濕地、水源涵養林、防護林的建設管理以及生態修復;
(八)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公安、監察、旅遊、安全生產監督等其他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水污染防治的部門協調機制,實行由政府負責人召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承擔日常工作、有關部門參加的水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熱點內容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許可 發布:2025-01-19 23:13:26 瀏覽:280
行政立法擴張體現在 發布:2025-01-19 23:07:19 瀏覽:238
旅遊法律責任名詞 發布:2025-01-19 23:05:34 瀏覽:553
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辨論賽 發布:2025-01-19 22:42:34 瀏覽:638
新勞動法加薪 發布:2025-01-19 22:41:23 瀏覽:725
寧夏郵政條例 發布:2025-01-19 21:48:58 瀏覽:810
經濟法要約邀請例題 發布:2025-01-19 21:10:22 瀏覽:155
刑法重公權 發布:2025-01-19 20:19:44 瀏覽:926
法官在家辦公 發布:2025-01-19 20:08:01 瀏覽:831
房東選任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9 19:16:10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