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Ⅰ 河北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善村鎮的生產、生活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村莊、集鎮規劃建設管理和縣城、設市城市建成區以外建制鎮的建設管理。第三條村鎮的規劃建設管理堅持統一規劃,科學布局,因地制宜,節約用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第四條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鄉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並應當根據國家規定建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管理人員。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級人民政府開展本村莊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第五條地處洪澇、地震、滑坡等自然災害易發地區的村鎮,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的有關規定,在村鎮總體規劃中制定防災減災措施。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對在村鎮規劃建設管理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各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樹立服務意識,忠於職守,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的科技工作,結合當地特點,推行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第二章村鎮規劃的制定第七條村鎮必須編制規劃。村鎮規劃包括鄉(鎮)域規劃、集鎮建設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
村鎮規劃由鄉級人民政府依據國家有關標准和本省有關技術規范組織編制。第八條編制村鎮規劃應當以縣(市)域規劃、農業區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與有關部門的專業規劃相協調。第九條鄉(鎮)域規劃期限為十年至十五年,集鎮建設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期限為五年至十年。第十條鄉(鎮)域規劃和集鎮建設規劃須經鄉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同意,由鄉級人民政府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村莊建設規劃須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鄉級人民政府審查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村鎮規劃批准後,由鄉級人民政府公布。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依照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經鄉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鄉級人民政府可以對村莊、集鎮規劃進行局部調整,並報縣級人民政府備案。涉及村莊、集鎮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和總體布局重大變更的,依據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的程序辦理。
村鎮規劃期滿前應當續編。第三章村鎮規劃的實施第十二條在村鎮規劃區內進行建設,必須符合村鎮規劃。第十三條村鎮居民在規劃區內建住宅的,應當先向村鎮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提出建房申請,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後,按照下列審批程序辦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出具選址意見書後,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報批執行。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的,由鄉人民政府根據村鎮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在收到居民建房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批復。
村鎮非農業戶口居民在村鎮規劃區內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應當經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同意後,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回原籍村鎮落戶的職工、退伍軍人和離休、退休幹部以及定居的歸僑、港澳台同胞,在村鎮規劃區內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第十四條村鎮建設應當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空閑地和荒地,嚴格控制佔用耕地。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措施,節約用地,鼓勵農村居民建設二層以上住宅。第十五條興建村鎮公共設施、公益事業佔用耕地的,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出具選址意見書後,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報批執行。
興建村鎮企業佔用耕地的,應嚴格控制,必須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選址定點,並按前款規定的程序辦理其他手續。第十六條興建村鎮企業、公共設施、公益事業,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審核,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報批執行。
Ⅱ 江蘇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適應我省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善村鎮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小城鎮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的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全省行政區域內村鎮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等活動。本條例所稱村鎮,包括建制鎮、集鎮、獨立工礦區和村莊。
城市規劃區內村鎮的規劃管理,《城市規劃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應當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節約用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設的原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第二章村鎮規劃的制定第五條村鎮規劃的編制,應當以縣域規劃和縣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並與基本農田保護區等專業規劃相協調。
村鎮規劃的編制應遵循下列原則:
(一)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結合當地自然環境、資源條件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統籌兼顧,綜合部署村鎮的各項建設;
(二)處理好近期建設與遠景發展、改造與新建的關系,使村鎮的性質和建設的規模、速度和標准,同經濟和農民生活水平相適應;
(三)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和林地;
(四)合理安排住宅、鄉鎮企業、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的布局,縮並零散的自然村落,逐步建成相對集中、設施配套的現代化村落,引導鄉鎮工業向工業區集中,並適當留有發展餘地;
(五)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強綠化和村容鎮貌、環境衛生建設。第六條村鎮規劃包括鄉(鎮)域規劃,建制鎮、集鎮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村莊建設規劃。
鄉(鎮)域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鄉(鎮)行政區域內村鎮布點,村鎮的位置、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村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村鎮基礎設施以及其他各項生產和生活服務設施的配置。
建制鎮、集鎮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建制鎮、集鎮的性質和發展方向,人口和建設用地發展規模,住宅、鄉鎮企業、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等各項建設的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區,有關的技術經濟指標。對建設項目或者重點地段的具體安排和規劃設計編制詳細規劃。
村莊建設規劃應當以鄉(鎮)域規劃為依據,其主要內容包括:人口和建設用地發展規模,建設用地范圍,住宅、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等各項建設用地的布局,有關技術經濟指標。第七條村鎮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統一組織編制,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同意,由鄉(鎮)人民政府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有關村莊建設規劃,還應當先由村民會議討論同意。
村鎮規劃經批准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公布。如確需修改或者變更的,必須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程序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三章村鎮規劃的實施第八條在村鎮范圍內進行的各項建設必須服從規劃管理。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拖延規劃的實施。因實施規劃給村(居)民或者單位造成損失的,用地單位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補償。第十條所有村鎮工程建設項目必須安排在村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嚴禁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興建廠房、住宅以及從事工業開發區等建設。但經省級以上行政機關批準的交通、水利、能源、通訊等國家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除外。第十一條村民建住宅,應當先向村民委員會提出建房申請。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其他非耕地的,經村民委員會討論同意後,向鄉(鎮)人民政府申請核發村鎮規劃選址意見書;需要使用耕地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村鎮規劃選址意見書,並按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辦理土地使用手續。
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在村鎮范圍內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應當經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同意後,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
回原籍落戶的職工、退伍軍人和離休、退休幹部以及回鄉定居華僑、港澳台同胞,在村鎮范圍內需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第十二條新建、擴建各類企業,建設單位必須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選址定點,經審查同意並出具村鎮規劃選址意見書後,方可向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
Ⅲ 安徽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1997修改)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善村鎮環境,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村莊和農村集鎮的規劃建設管理。
城市規劃區內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執行。第三條 村鎮建設必須堅持統一規劃、節約用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第五條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鄉(鎮)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的法律、法規;
(二)組織編制、申報和實施村鎮建設規劃;
(三)負責村鎮環境保護;
(四)建立並管理村鎮規劃建設檔案。
鄉(鎮)人民政府應有專人負責村鎮規劃建設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二章 規劃第六條 鄉、集鎮、村莊應當分別編制鄉域總體規劃、集鎮建設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給予指導。第七條 村鎮建設規劃應當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為依據,與國土規劃、區域規劃、江河流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協調。第八條 村鎮建設規劃應做到合理布局、抗禦災害、有利生產、方便生活。
村鎮建設規劃應充分利用原有村鎮宅基地、空閑地和荒地,嚴格控制佔用耕地。
零星分散的居民點,提倡適當集中。第九條 鄉域總體規劃和集鎮建設規劃,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村莊建設規劃經村民代表會或村民大會通過,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審查批准,報縣級人民政府備案。第十條 鄉域總體規劃的內容包括:鄉行政區域內村莊和集鎮的布局、性質、規模、發展方向;交通、供電、供水、郵電、能源、文教衛生等生產和生活服務設施的配置;主要生產項目的安排等。第十一條 集鎮建設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的內容包括:村鎮規模、發展方向;住宅、公共建築、生產建築、綠化、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的布局;近期建設計劃等。第十二條 嚴格控制在行蓄洪區和低窪易澇地區規劃建設村鎮。現有村鎮,可遷移的,應逐步遷移;不能遷移的,應有防洪澇設施。第十三條 嚴格控制在現有生產礦井、在建礦井及國家已批准建設的規劃礦區范圍內規劃建設村莊和集鎮。第十四條 不得跨公路規劃建設村莊和集鎮,或以公路作為鎮內道路。在公路一側規劃建設村鎮、集貿市場的,其建築物邊緣與公路邊溝外緣的間距為:國道不少於20米,省道不少於15米,縣道不少於10米,鄉道不少於5米。
歷史形成的跨公路村鎮,應根據具體情況逐步調整改造。第十五條 村鎮規劃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確需修改的,按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第三章 建設第十六條 在村鎮范圍內新建、擴建、改建的建築物、構築物,必須符合村莊和集鎮的建設規劃。第十七條 在村莊、集鎮范圍內進行建設的單位或個人,應申領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需申請用地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的規定辦理。第十八條 村鎮房屋所有權人,應當按規定向鄉(鎮)人民政府領取房屋所有權證。第十九條 村鎮建設規劃實施前原有的建築和設施,與村鎮建設規劃不一致的,應逐步調整改造。因建設需要必須拆除的,應按期拆除,建設單位應給予合理補償。第二十條 村鎮內較大的公共建築、生產建築和其它多層建築,應由持有相應資質證書的設計單位、建築企業進行設計和施工。第二十一條 村鎮應按規劃植樹造林、種植花草,美化環境。第二十二條 保護村鎮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嚴格保護水源。有污染的企業應限期治理,新建企業的防治污染措施應與生產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第二十三條 進行村鎮建設應當依法保護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第四章 法律責任第二十四條 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未按規劃審批程序批准或者違反規劃的規定進行建設,嚴重影響村莊、集鎮規劃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者沒收違法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影響村莊、集鎮規劃,尚可採取改正措施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工程造價5%以下罰款。
農村居民未經批准或者違反規劃的規定建設住宅的,鄉級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Ⅳ 四川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善村鎮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進行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活動,必須遵守《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和本條例。國家徵用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的建設除外。
在城市規劃區內村鎮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四川省<城市規劃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執行。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村鎮,是指農村行政村域內不同規模的村民聚居點和鄉、民族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及經縣級人民政府確認由集市發展而成的作為農村一定區域經濟、文化和生活服務中心的非建制鎮。
本條例所稱村鎮規劃區,是指村、集鎮建成區和因村鎮建設及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村鎮規劃區的具體范圍,在村鎮總體規劃中劃定。第四條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堅持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的原則,全面規劃,正確引導,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設,綜合開發,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第五條地處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易發地區的村鎮,在村鎮規劃中應盡量避開或制定防災措施。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鄉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鄉級人民政府根據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需要設置機構或配備專、兼職人員,在上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具體行使村鎮建設管理職能。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和本條例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村鎮建設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第二章村鎮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第八條所有村鎮都應當制定規劃,並按批準的規劃實施。
村鎮規劃的編制,應當以縣域規劃、農業區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並同有關部門的專業規劃協調。編制城市規劃區內的村鎮規劃,還應當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
村鎮規劃的具體編制辦法,依照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
村鎮規劃由鄉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給予指導。第九條村鎮規劃的編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的現狀和要求,以及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村鎮的各項建設;
(二)正確處理近期建設和遠景發展的關系,使村鎮的性質和建設的規模、速度、標准同當地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相適應;
(三)合理用地,節約用地,各項建設應當相對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設用地,新建、擴建工程及住宅應盡量不佔用耕地和林地;
(四)合理布局,配套建設,有利生產,方便生活;
(五)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加強村鎮綠化和村容鎮貌、環境衛生建設;
(六)保護文物、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觀,弘揚民族傳統,突出地方特色。第十條村鎮規劃分為村鎮總體規劃和村、集鎮建設規劃。
城市規劃控制區內的村鎮規劃,編制的主要內容和各項建設的整體部署,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銜接。第十一條村鎮總體規劃,指鄉級行政區域內村、集鎮布點規劃及相應的各項建設的整體部署。
村鎮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鄉級行政區域內集鎮、村的布點、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村鎮交通、供電、郵電、給排水、商貿市場、教育、環衛、綠化等生產、生活服務設施的配置;主要工副業生產基地的分布和主要公共建築設施的配置。第十二條村、集鎮建設規劃是以村鎮總體規劃為依據,以村、集鎮建成區及其建設發展需要控制的區域為規范范圍,對村、集鎮各項建設進行的具體安排和綜合規劃設計。
集鎮建設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集鎮各項建設的用地布局、規模、發展方向和有關技術經濟指標,道路、能源、郵電、給排水、綠化、防災、環衛、商貿市場、文化、教育等各項設施建設的具體布局,近期建設及主要地段建設的具體安排。
村建設規劃的編制,應當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參照集鎮建設規劃的編制內容,主要對住宅和給排水、供電、道路、綠化、環衛以及生產配套設施作出具體安排。
Ⅳ 西安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善村鎮的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村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活動的單位及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
城市規劃區內村鎮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依照城市規劃法律法規執行。
本條例所稱村鎮是指:村莊、集鎮、建制鎮。第三條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應當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的原則,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第四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本市城郊區、縣政府所在地城鎮規劃區,以及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區域內的村鎮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由市城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負責。
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第五條村鎮規劃建設應與城市現代化建設相協調,鼓勵進行科學研究,推廣新技術,採用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第二章村鎮規劃的制定第六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村鎮,必須制定村鎮規劃。村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建設規劃。
村鎮總體規劃和建設規劃,由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並監督實施。
編制村鎮規劃,應當依照村鎮規劃標准進行,並遵守有關公路、鐵路管理、軍事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城市規劃區內村鎮規劃的編制,必須服從城市總體規劃。
村鎮總體規劃期限一般為十年,建設規劃期限應與總體規劃期限相同,近期建設規劃為五年。第七條村鎮總體規劃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現狀、自然環境、資源條件和歷史狀況進行編制。正確處理近期建設與遠景發展,改造與新建的關系,使村鎮的性質和建設規模、速度、標准,同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相適應。第八條編制村鎮規劃應當節約用地,保護耕地,各項建設應相對集中,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可以利用原有建設用地的,不得另批新地。第九條村鎮總體規劃的編制,應以縣域規劃、農業區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村鎮的性質、規模、發展目標和社會經濟發展方向;
(二)村鎮的布點、用地布局、功能分區和各種建設的總體部署及定額指標;
(三)村鎮的交通、給排水、供電、消防、綠化、文教、衛生、商業等公共設施、公益事業的建設布局和配置;
(四)保護、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五)保護文物古跡和水源地。第十條村鎮建設規劃的編制,應當在村鎮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進行,規劃內容及各項技術指標,按規劃標准及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一條村鎮總體規劃和集鎮建設規劃須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同意,由鄉、鎮人民政府報縣人民政府批准。
村莊建設規劃須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由鄉、鎮人民政府報縣人民政府批准。
國有農、林、牧、漁場場部建設規劃,按照村鎮總體規劃的要求由本單位組織編制,經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報所在縣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二條鄉、鎮人民政府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或者村民會議同意,可以對村鎮規劃進行局部調整,報縣人民政府備案。涉及村鎮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和總體布局重大變更的,依照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辦理。第三章村鎮規劃的實施第十三條村鎮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村鎮規劃,服從規劃管理。第十四條在村莊和集鎮規劃區內修建住宅的,村民須向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居民須經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同意。使用耕地的,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報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發給選址意見書後,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辦理用地手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其他非耕地的,由鄉、鎮人民政府依據村鎮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批准。
村(居)民在建制鎮規劃區內修建住宅的,須向鎮人民政府申請定點,並核定用地位置和界限,經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批准,發給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辦理用地手續。
住宅建設開工前,村(居)民須持用地批准文件和選址意見書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開工申請,經現場定點放線、確定標高,發給建設許可證後,方可開工。
新建住宅的建築間距,必須按規劃規范標准執行。
Ⅵ 浙江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2004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善村鎮的生產、生活和環境條件,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村鎮是指村莊、集鎮、建制鎮(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除外)。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進行村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活動,均須遵守本條例。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四條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應當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節約用地、保護耕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優化環境的原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村鎮的規劃建設,應當注重鄉鎮企業的合理布局,引導和促進鄉鎮企業向建制鎮、集鎮適當集中發展,加強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在建制鎮、集鎮和有條件的村莊規劃區內進行各項建設,應當實行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第五條村鎮規劃的編制應當以縣域規劃、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農業區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並與有關專業規劃相協調。第六條 村鎮規劃與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應當同步編制、相互銜接。已編制的村鎮規劃與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不一致、不銜接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建設、土地、農業部門指導下組織協調,並按規定程序對規劃進行調整。
調整規劃不得減少基本農田保護區總面積和耕地總量。第七條嚴格控制村鎮規劃建設用地規模和人口發展規模。
村鎮的建設用地規模、人口發展規模,應當根據縣域規劃和鄉(鎮)域規劃科學測算,合理確定,不得任意擴大村鎮建設規模。第八條縣級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在編制縣域規劃、鄉(鎮)域規劃時,對布點不合理的村莊可以適當調整。
調整村莊布點,必須因地制宜,尊重群眾意願,結合舊村改造,充分利用非耕地。
村莊布點的調整應當按規劃逐步實施。因調整而遷移的村莊,其土地應當及時復墾還耕。第九條縣級以上村鎮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土地、農業、工商、交通、水利、鄉鎮企業、衛生、文化、教育、環保、民政、公安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各司其職,配合村鎮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做好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村鎮規劃建設,具體工作由鄉(鎮)的村鎮建設辦公室或村鎮建設專職管理人員辦理。村鎮建設辦公室或村鎮建設專職管理人員業務上受縣級村鎮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領導,把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列為本級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並納入縣(市)、鄉(鎮)人民政府目標責任制。第二章村鎮規劃的制定第十一條村鎮規劃包括村莊規劃、集鎮規劃和建制鎮規劃。村莊規劃、集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建設規劃;建制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村莊、集鎮、建制鎮總體規劃年限為十至十五年,村莊、集鎮建設規劃和建制鎮的詳細規劃年限為五年。第十二條村鎮建設必須編制村鎮規劃。尚未編制規劃的村鎮,必須在省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內完成編制任務。在規定期限內未完成編制任務的,其上一級人民政府及村鎮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編制。
村鎮規劃已到期的,應當及時進行續編。
未編制村鎮規劃和村鎮規劃已到期而尚未續編的,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不得審批該村鎮的建設項目。第十三條村鎮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依法組織編制。村鎮規劃的編制應當符合國家村鎮規劃標准和省有關技術規定,並徵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意見,進行科學論證。第十四條村莊、集鎮的總體規劃和集鎮的建設規劃,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同意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村莊建設規劃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報縣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村鎮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審批。
建制鎮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審批程序,按《浙江省實施辦法》執行。第十五條村鎮規劃經批准後,由鄉(鎮)人民政府公布,並組織實施。第十六條經法定程序批準的村鎮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村莊、集鎮的總體規劃和建設規劃確實不能適應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時,按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分別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審查同意,鄉(鎮)人民政府可以對規劃進行局部調整,並報原批准機關備案。但涉及村鎮性質、規模、發展方向、總體布局重大變更的,應當按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的程序報經批准。
Ⅶ 福建省村鎮建設管理條例(1997修改)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善村鎮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村經濟和各項建設事業協調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村鎮是指村莊和集鎮。第三條 在城市規劃區外的村鎮建設,適用本條例。但國家重點項目和成片開發區建設除外。第四條 村鎮建設應當改造和新建相結合,以集鎮為重點,遵循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協調發展的原則。第五條 村鎮建設應結合當地特點,提倡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提高建設水平。
各級人民政府要鼓勵科技人員支援村鎮建設,並加強村鎮建設的科學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第六條 全省村鎮的規劃和建設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
省建設委員會是省人民政府主管村鎮規劃建設工作的職能部門,負責全省村鎮建設的統一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村鎮規劃建設的統一管理工作。
鄉級人民政府負責本鄉(鎮)行政區域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鄉(鎮)人民政府村鎮建設管理站負責本鄉(鎮)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的具體工作。第七條 各級村鎮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村鎮建設檔案制度。村鎮建設規劃以及設計、施工圖表和其他基礎資料等,要及時清理歸檔。第二章 村鎮規劃的制定第八條 村莊和集鎮必須編制規劃(以下簡稱村鎮規劃),村鎮規劃包括鄉(鎮)域總體規劃、集鎮建設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第九條 村鎮規劃應當與國土規劃、區域規劃、江河流域規劃、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協調。第十條 編制鄉(鎮)域總體規劃以縣(市)域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為依據,內容應當包括鄉(鎮)域內村莊和集鎮的布局、性質、規模、發展方向;村鎮之間道路交通系統、供電、給排水、郵電通訊等生產、生活服務設施的配置;主要生產項目的安排、文教衛生、綠化和環境保護等。第十一條 編制村莊和集鎮建設規劃應以鄉(鎮)域總體規劃為依據,對村莊和集鎮的建設項目作出具體安排。
村莊和集鎮建設規劃應當包括:居民住宅、公共建築、生產建築、道路交通、綠化和其他基礎設施等各項建設的布局,人口及用地規模,發展方向和有關的技術經濟指標,近期建設計劃以及重點地段建設項目的布置等。地處洪澇、滑坡、地震等自然災害易發地區的村莊和集鎮,應當按照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規定編制防災規劃。第十二條 鄉(鎮)域總體規劃、集鎮建設規劃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村莊建設規劃由村民委員會組織編制。第十三條 鄉(鎮)域總體規劃和集鎮建設規劃須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或鄉(鎮)人大主席團討論通過,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村莊建設規劃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四條 村鎮規劃經批准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執行,不得任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報原批准機關核准。第三章 村鎮建設管理第十五條 村鎮的各項建設,包括新建、改建、擴建村鎮的住宅、公共建築、生產建築、基礎設施等各項建設,必須符合村鎮規劃,服從規劃管理。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在村鎮進行建設,以及個人在村鎮興建生產建築,必須按照下列程序辦理審批手續:
(一)持批准建設項目的有關文件,向鄉(鎮)村鎮建設管理站提出選址定點申請。鄉(鎮)村鎮建設管理站按照村鎮規劃要求,確定建設項目用地位置和范圍並提出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求。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劃定規劃紅線圖後,發給選址意見書。
(二)持規劃紅線圖和選址意見書,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建設用地手續。
(三)持用地審批文件和建築設計圖紙等,向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許可證。
(四)經鄉(鎮)村鎮建設管理站放樣、驗線後,方可開工。第十七條 個人建住宅及其附屬物的,經村民委員會同意,鄉(鎮)村鎮建設管理站按照村鎮規劃進行審查,劃定規劃紅線圖後,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用地審批手續。然後,由鄉(鎮)人民政府發給建設許可證。經鄉(鎮)村鎮建設管理站進行放樣、驗線,即可開工。第十八條 建設單位和個人必須在取得建設許可證之日起一年內開工建設。逾期未開工建設的,建設許可證自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