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政府法規處

政府法規處

發布時間: 2020-12-25 22:35:23

❶ 政府的財政部主要是做些什麼的

財政局設職能處室和個機關黨委。
一、辦公室
綜合協調、處理局機關日常政務、事務;負責局綜合性會議的組織;起草、修改有關重要報告和文件;負責財政信息、財政宣傳和財政新聞發布工作;負責局目標管理、文電、機要、檔案、保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關財務、基建、後勤管理與服務等工作;負責督查、督辦上級機關和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等交辦的政務及提案、議案等工作;負責局信息網路系統建設與管理;負責全局大事記、財政志編發工作;負責局機關及直屬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二、綜合處
調查研究全市貫徹執行財政、稅收、國有資產管理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其他有關規章制度的情況,分析預測全市經濟運行及其對財政收支、國有資產管理的影響,編制中長期財政規劃,提出調整財政經濟政策、措施的可行性意見和建議;研究、擬定財政改革規劃,負責重要的財政改革措施的組織和協調工作;提出住房、物價、國有土地使用和收入分配等有關經濟體制改革的政策性建議;研究提出防範和化解地方財政風險的建議和措施;負責綜合性財政統計及分析工作。
三、財稅法規處
負責有關財政、稅收、國有資產管理的地方性規章的起草、審議、解釋和上報工作;研究提出修改、完善財稅法規及國有資產管理的建議;審核其他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中有關財政、稅收和國有資產管理的條款;負責調處涉及市級單位的國有產權糾紛和行政裁決;承擔行政復議、行政賠償和行政訴訟的應訴代理工作;貫徹和執行國家授權地方稅收減免規定和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管理、監督稅收減免和有關提、退庫事項;負責稅政檢查和監督行政執法;負責財政法制宣傳教育和財稅法規制度匯編工作。
四、預算處
貫徹《預演算法》等法律、法規,擬定全市財政體制和預算管理辦法;研究財政分配政策和財政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負責提出增收節支和平衡財政收支的措施、建議;擬定編制年度預算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編制市本級年度財政預算草案,匯總編制全市財政預算;匯編市級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管理市級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庫;統一辦理預算追加(減)事宜,建立部門預算追加(減)監控制度;擬定市對區(市)縣政府間分配政策,負責市對區(市)縣的轉移支付工作;辦理中央、省及區(市)縣財政結算事宜;分析財政預算執行情況;承擔與市人大財經委員會的有關聯絡事宜。
五、國庫處
組織執行金庫管理制度、政府總預算會計和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會計制度,擬定實施意見;負責財政資金調度,辦理預算內外資金收支結算劃撥;管理總預算和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各種外債資金、國債轉貸資金和償債資金的會計核算工作;匯總全市財政決算,編制市級財政總決算;匯總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預算外資金收支決算;統一管理市級財政及部門、單位銀行帳戶;研究和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擬定和執行政府采購政策,監管政府采購工作,改進社會集團消費管理。
六、非稅收入管理處
草擬和貫徹執行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罰沒收入、預算外資金等管理的政策、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制度;負責全市性和市級行政性收費項目的審核,參與收費標準的確定,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項目編碼工作;貫徹執行彩票管理政策、制度,負責彩票的監管和發行規模的審核上報及彩票公積金財務管理工作;監督和管理全市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政府性基金及其他預算外收入;統一印製和管理全市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及非經營性結算統一收據,檢查指導票據的使用;監管罰沒收據;管理和督查市級非稅收入的監收和監交入庫。
七、行政政法處
負責掌握相關部門主要業務的基本情況,了解相關部門發展規劃和政策;負責貫徹《行政單位財務規則》,制定行政性經費的財務管理措施;研究制定會議費、差旅費等政府性開支標准,提出行政性經費開支標准及定額建議;審核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年度預算,辦理其預算追加(減);審核提出專項資金滾動預算的建議,制定專項資金財務管理措施,監督考核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對相關部門、單位財務運行和預算內、外收支執行情況實行動態監管,匯總、審核其年度財務決算,監管其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八、經濟建設處
貫徹落實有關產業布局及經濟結構調整的財政政策、措施;管理財政投融資項目,辦理國債轉貸資金的撥付和財務監管;管理糧食、醫葯等專項儲備資金;負責糧食風險基金、副食品風險基金和市級水利基金等政府性基金的管理;分配和監管工交商事業經費、勞動安檢費、市級技改貼息資金等;參與城市維護建設資金、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資金的分配,組織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監管以及項目的概、預、決算的評審;監管糧食企業國有資產;對相關部門、單位財務運行和預算內、外收支執行情況實行動態監管;匯總、審核其年度財務決算,監管其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九、農業處
負責掌握相關部門主要業務的基本情況,並參與農業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的擬定工作;管理支農等政策性支出,參與分配財政支農資金和救災防災資金;管理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草)資金的貸款貼息;監管涉農單位的市級水利基金;審核提出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年度預算,辦理其預算追加(減);審核、提出專項資金滾動預算的建議,制定專項資金財務管理措施,監督考核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對相關部門、單位財務運行和預算內、外收支執行情況實行動態監管,匯總、審核其年度財務決算,監管其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監管農業企業國有資產和財務。
十、社會保障處
制定全市社會保障資金財務管理措施;研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的措施,分析預測社會保障資金收支對財政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和措施;管理各種社會保障基金;負責市財政安排的社會保障支出、優撫安置經費、救災救濟補助費、衛生專項補助經費等資金的分配、監管;監督配套資金的落實;編制市級社會保障資金預算、決算,匯總編制全市社會保障決算和社會保障基金決算;審核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年度預算,辦理其預算追加(減);審核、提出專項資金滾動預算的建議,制定專項資金財務管理辦法,監督考核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對相關部門、單位財務運行和預算內、外收支執行情況實行動態監管,匯總、審核其年度財務決算,監管其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十一、教科文處
負責貫徹《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制定事業性經費的財務管理措施;管理和監督教育、科技、文化事業建設經費、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等專項經費;審核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年度預算,辦理其預算追加(減);審核、提出專項資金滾動預算的建議,制定專項資金財務管理辦法,監督考核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對相關部門、單位財務運行和預算內、外收支執行情況實行動態監管,匯總、審核其年度財務決算,監管其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十二、企業處
貫徹執行《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各項政策、法律、法規和制度,並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參與研究、擬定國家與企業分配關系改革的有關政策規定,提出調整建議;負責企業國有資本金管理,組織實施國有資本營運效績評價、國有資產產權界定、產權登記、資產轉讓、國有資本金核定、國有股權管理,監繳國有資產收益;負責資產評估項目的立項審核,並對資產評估報告進行合規性檢查;參與市級國有企業再就業資金的分配,審核辦理歸口市級企業虧損補貼;監管市級國有企業(金融、糧食、農口企業除外)、外商投資企業等企業財務,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內部資本與財務管理辦法;參與管理國有企業的實施股份制改革、租賃、拍賣、兼並、破產和組建企業集團等改革工作。
十三、外事外債金融處
組織貫徹執行有關外事和政府外債管理的政策、規章制度,並制定相關的財務管理措施;參與研究擬定全市地方金融的管理政策;監管證券、信託投資、擔保等地方金融機構財務和國有資產;分析、研究全市政府性外債情況,提出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外債風險的建議和措施;擬定和執行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非貿易外匯管理制度和開支標准;管理市級外事經費,辦理行政事業單位出國人員用匯、核匯工作;負責外國政府貸款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日本協力銀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等貸款的雙邊、多邊談判和轉貸、償還工作;負責政府性外債資金的監管,並建立償債機制。
十四、會計管理處
管理全市會計工作;組織貫徹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管理措施;研究提出全市會計改革的政策建議;組織開展《會計法》的執法檢查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活動;會同人事部門負責全市會計人員從業的資格管理和繼續教育;管理全市會計人員(資產評估)的培訓和會計電算化工作;會同市人事部門管理全市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受理會計人員信訪;負責會計委派制試點工作;指導和監管社會審計、資產評估、財務咨詢等社會中介機構;協調組織對經濟鑒證類中介機構的清理和整頓;管理成都中華會計函授學校,指導和監督市會計學會、財政學會、珠算協會的工作。
十五、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成都市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擬定全市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財務管理措施;統籌安排和管理國家、省、市級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參與研究擬定全市農業綜合開發中長期規劃及編制年度計劃;論證選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立相應的資料庫,並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及執行情況的跟蹤分析;審核、匯總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年度財務預決算;負責農業綜合開發有償資金的投放與回收。
十六、監督檢查處
貫徹執行財政監督檢查的法規、政策和制度,擬定財政監督檢查的規章及實施辦法;監督檢查財稅法規、政策的執行情況;檢查反映財政收支和國有資產經營管理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加強財政和國有資產管理的政策建議;受理違反財政法規、政策、制度方面的投訴、舉報、信訪,依法查處違反財經紀律案件;監督檢查社會審計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程序的合法性和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監督檢查局內各單位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執行財政法規、政策和制度的情況;監督檢查局直屬單位財務收支管理情況;負責局機關及直屬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工作,並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管理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行政監察,查處涉及本局及所屬單位有關人員的違紀案件;負責審計機關對市財政實施審計的總協調工作。
十七、人事處
負責局機關、直屬單位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幹部人事管理工作;調查研究全市財政系統幹部隊伍和精神文明建設情況;制定並組織實施全市財政系統教育培訓規劃;負責局及直屬單位計劃生育工作。聯系電話:86273466。
機關黨委
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務工作;領導機關和直屬單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工作。

❷ 街道辦事處是區人民政府的什麼,接受區人民政府領導,依照法律丶法規的規定,在本轄區內行使相應的政府管

是區政府的派出機構

❸ 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發生沖突時怎麼處理,為什麼跟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處理方法一樣嗎為什麼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部門規章與地方性法規發生沖突時,由國務院提版出意見,國務院權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❹ 街道辦事處是一級政府機構,它可以直接實施拆遷工作嗎回答請提供有關法律、法規的明確依據。

確定在上級政府明確授權之後,街道辦事處可以實施拆遷工作,並在實施拆遷工作要履行必須的程序。

首先應當明確街道辦事處可以履行部分政府職能。街道辦事處的設置及開展工作依據:

一是1954年12月31日全國人大通過的《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二是政府授權。比如:城市管理,房屋拆遷等工作。

根據2011年1月19日國務院令第590號《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一章 第四條的相關內容:

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4)政府法規處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三條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五條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徵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房屋徵收部門對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徵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並對其行為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六條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監督。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❺ 施宇輝省政府辦公廳法規處處長什麼級別

正處級
1、省政府辦公廳是正廳級
2、法規處自然是正處級。所以法規處處長就是正處級。

❻ 行政機關工勤人員到底是什麼編制,工勤編制到底是個什麼編制,有沒有相關的國家規定和法律法規解釋

工勤人員:包括工人和勤雜人員,實際上就是除了事業幹部或科技人員之人的工作人員回,這類人員一般答是工人身份,不是幹部身份,工資待遇上隨事業單位的工人序列。比企業的優惠多了,五顯一金是少不了的,同時工資隨國家規定調整,企業不受國家規定調整,屬於企業自主調整。
這樣,你就知它出路如何了。

❼ 為什麼政府要求下載辦事通

各級政府機關現在要求政府事務公開,如: 公開各部門的職能和行政權力、程回序、程序、方法答和方法; 公開有關政策和政府文件; 公開處理事務的期限,包括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期限和公開處理有關事項的期限; 聽取基層單位和群眾的反映; 辦公時間、辦公程序等。方便電話的建立是政務公開的重要體現之一。方便的電話是公民與政府之間溝通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政府為人民做實事的窗口,是政府處理與人民密切相關事務的一線總部。但是經常會有很多重復的、固定的問題,讓政府工作人員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同一個電話,這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公眾不滿的情緒問題,而且各級政府行政部門不能一天24小時為群眾服務,所以有時間限制。該系統是基於現有的電話線路,計算機回答問題。它可以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很好的幫助各部門進行行政事務公開,及時聽取公眾的反饋。

❽ 市政府的法制辦公室是做什麼的

1、市政府法制辦的主要職責是:

(一)統一規劃市政府的立法工作,組織編制市政府制定行政規章和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地方性法規的項目規劃和年度計劃,報經市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二)負責推進本市依法行政工作,指導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開展法制工作,並督促檢查落實依法行政有關規定的情況。

(三)負責為市政府重要決策提供法律意見;研究提出本市貫徹實施國家重要法律、法規的方案或意見;研究涉及政府行為共同規范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帶普遍性的問題,向市政府提出完善制度和解決問題的建議。

(四)負責審核市政府工作部門報送市政府審議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起草或組織起草重要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承辦規章的立法解釋和地方性法規規定由市政府負責的應用性解釋工作;承辦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草案徵求意見工作。

(五)負責審查、確認行政執法主體的資格。

(六)承辦市政府行政復議、行政賠償案件;協調解決行政復議管轄爭議事項;組織承辦市政府行政訴訟的應訴代理工作;承辦市政府交辦的行政處罰決定的審查和市政府決定的重大行政處罰的聽證工作;負責本市行政處罰、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行政訴訟統計工作。

(七)辦理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行政措施等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根據不同情況提出處理意見。

(八)負責本市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協調市政府部門之間在實施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中的爭議。

(九)負責指導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開展法制工作;組織、指導行政執法隊伍的法制建設。

(十)負責市政府規章公布事項;承辦市政府規章的清理和編纂工作;編輯本市地方性法規、規章匯編;組織翻譯、審定市政府規章外文譯本。

(十一)開展政府法制理論、政府法制工作研究和交流,負責本市地方性法規、規章資料庫的信息管理工作;組織對外法制業務交流活動。

(十二)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2、在裡面工作穩定,是公務員,工作有沒有前途看自己的作為了。

(8)政府法規處擴展閱讀:

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設 7 個內設機構。

(一)秘書行政處

負責機關政務活動的組織協調和對外聯系; 負責機關財務、後勤管理等工作;負責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人事及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負責綜合文稿審核工作;負責離退休幹部管理服務工作;聯系南京仲裁委員會辦公室。

(二)綜合處

1、負責市政府法制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負責起草重要文件、講話稿和綜合材料;負責政府法制信息工作、政府法制網站建設,以及政府法制辦公自動化建設;調查研究政府法制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 新問題;。

2、組織開展政府法制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以及對外業務交流;負責政府法制宣傳和培訓工作;承擔法律咨詢服務工作;負責本市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匯編工作; 負責組織翻譯、審定、出版本市重要的政府規章英文文本。

(三)法規處

1、承擔統籌規劃市政府立法工作的責任;負責組織安排政府立法工作,擬訂市政府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市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負責起草或者組織起草有關重要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

2、承擔政府立法的審查修改、協調論證工作;承辦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徵求意見工作;承辦市政府規章的立法解釋工作;負責組織市政府規章的定期清理工作。

(四)文件審查備案處

負責市政府規范性文件或者經市政府批準的市級部門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負責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負責市政府規章的備案工作;負責組織市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工作。

(五)行政執法監督處

1、負責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組織或者協助做好對法律、法規和規章執行情況的檢查和行政權力陽光運行網上執法案件的監督檢查;組織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研究涉及政府行為共同規范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的問題。

2、起草有關配套規章、文件和答復意見,提出改進建議;負責行政執法證件核發工作;承擔協調部門之間涉法爭議的相關工作;負責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備案審查工作;組織開展市政府規章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

(六)行政復議處

1、制定和組織實施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制度;受理向市政府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承辦以市政府或市級部門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處理或者轉送對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審查申請;代理或者協助做好市政府行政應訴事務。

2、協調市政府涉訟法律事務;處理涉及行政復議、 行政應訴的來信來訪事項; 承辦向市政府申請的行政賠償案件;辦理全市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和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備案事項;負責全市行政復議、行政應訴人員的培訓考核和資格管理;指導、 監督全市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賠償工作。

(七)法制協調處

1、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督促指導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擬訂全市依法行政規劃和年度計劃,落實依法行政年度報告等制度;調查研究依法行政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具體指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有關工作。

2、協調、指導全市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承擔牽頭會同市有關部門開展行政權力清理的具體工作;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權力陽光運行機制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行政效能建設工作;承擔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❾ 市法制辦屬於哪個部門的

市法制辦是市政府直屬機構,以杭州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為例,根據職責,市法制辦設5個內設機構:

(一)秘書行政處(綜合處)

綜合協調辦機關日常工作;建立健全機關各項規章制度;協調實施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承辦機關文電、重要會務、政務信息、機要、保密、檔案、信訪、提案議案、宣傳、安全保衛、機關財務、行政後勤等日常工作;承擔辦機關的機構編制、組織人事、隊伍建設等工作。

(二)法規處

具體擬訂市政府立法計劃,承辦市政府的立法工作;審核或組織起草有關重要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組織實施有關市政府規章的立法後評估工作;承擔有關市政府規章的立法解釋工作;承擔市政府規章的清理、修改或廢止工作;

(三)復議應訴處

受理並審理市政府的行政復議案件;辦理以市政府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的行政訴訟的應訴工作;指導和監督全市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調解工作;組織起草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調解工作的配套制度及有關規范性文件;負責涉及行政復議的來信來訪工作。

(四)執法監督處。

組織實施全市推進依法行政(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指導全市的行政執法監督和規范行政行為工作;承辦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向市政府報送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和重大具體行政行為的備案審查工作;承擔審查、認定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和委託執法備案審查工作。

(五)法律事務處。

為市政府重大決策、行政行為、合同行為及其他法律事務提供法律意見;受市政府委託,代理訴訟、仲裁、執行和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為市政府擬發的規范性文件提供法律審核意見;承擔市政府法律顧問室的日常工作。

(9)政府法規處擴展閱讀

市政府法制辦主要職責:

1、承擔統籌考慮、統一安排市政府立法工作的職責,研究擬訂市政府立法工作年度計劃,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2、負責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的審查、認定工作;負責處理行政執法投訴;協調部門之間在行政執法中產生的矛盾和爭議;負責市政府行政執法監督的具體工作。

3、組織實施全市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協調依法行政工作中的有關問題;組織實施依法行政(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評議考核;負責全市行政執法、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行政執法證件的發放管理工作。

4、負責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有關業務指導和協調工作;參與研究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工作。

5、研究行政立法、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調解、行政賠償、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收費、行政執行等涉及政府行為共同規范的法律、法規、規章實施以及行政執法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向市政府提出完善制度和解決問題的意見,擬訂有關配套制度和措施。

熱點內容
新婚姻法的利與弊 發布:2025-04-25 12:48:54 瀏覽:29
三大訴訟法的簡易程序 發布:2025-04-25 12:39:36 瀏覽:573
公司規章制度中是否可以約定罰款 發布:2025-04-25 12:34:36 瀏覽:823
期貨法律法規題型 發布:2025-04-25 12:30:23 瀏覽:46
勞動法工資薪金結構 發布:2025-04-25 12:29:29 瀏覽:297
假的法院封條 發布:2025-04-25 12:28:51 瀏覽:452
論刑法分論 發布:2025-04-25 12:03:35 瀏覽:337
安徽大學法學院官網 發布:2025-04-25 12:03:02 瀏覽:628
深圳法官黑 發布:2025-04-25 12:02:49 瀏覽:463
李佳行政法2015 發布:2025-04-25 12:01:58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