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法法律法規具體
❶ 民政局都涉及到哪些行政執法
民政局是政府主管社會行政事務的職能部門。履行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群眾解愁」的重要職能,行政執法上主管救災救濟、雙擁優撫安置、民間組織管理、基層政權建設、城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區劃地名等工作。
民政部辦公室
負責協助局領導處理機關日常政務工作,協調各科室和直屬單位工作;負責綜合調研工作;負責草擬有關民政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制訂全縣民政工作年度計劃;負責文秘、信息、宣傳、督查、檔案、信訪、保密、保衛、辦公自動化、後勤保障等工作;指導、監督全縣民政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人事管理工作;負責局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負責全縣民政事業發展計劃的編制和執行情況的檢查、監督;負責預算內民政事業經費的使用、管理、監督;負責全縣民政業務綜合統計工作;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控購物資和會計事務的管理工作;負責全縣民政系統財務、統計業務的指導、培訓工作。
民政局社救科
負責全縣抗災救災工作;核查、上報災情;負責救災款物的申請、接收、管理、分配並檢查監督使用情況;指導災區開展生產自救;統籌管理全縣社會救濟工作;指導、監督全縣實施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負責農村五保戶供養和城鄉社會困難戶及特殊對象的救濟和補助工作
指導農村敬老院工作;制訂全縣社會福利發展規劃;指導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承 擔老年人、孤兒等特殊困難群體權益保護的行政管理工作。
負責全縣性社會福利募捐義演、義賣、義診等活動的申報工作;指導社會福利彩票的銷售、發行工作和福利資金的監督管理工作;調查研究革命老區建設情況
協調指導老齡工作;監督檢查老區經費的使用情況;負責農村老交通員、老游擊隊員的生活困難補助;負責新安江庫區和上標庫區移民的扶持;承擔縣革命老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民政局優撫安置科
負責組織協調擁軍優屬工作,負責優撫對象的優待、撫恤、補助,以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戰民兵和民工的傷亡撫恤工作;實施本省優撫辦法和標准,負責傷殘等級、烈士稱號的審核上報工作;指導優撫事業單位和烈士紀念建築物的管理工作
承擔縣雙擁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負責軍隊(含武警)離退休幹部、復員幹部、退役和轉業士官、退休志願兵(士官)、退伍義務兵、特等一等傷殘軍人、服役期間患精神病的義務兵、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員、職工接收安置工作。
負責軍隊離退休幹部、退休志願兵(士官)的建房工作和干休所的服務管理工作;指導軍地兩用人才培訓、使用工作;承擔縣退伍軍人和軍隊離休退休幹部安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民政局社會事務科
負責起草社團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的規范性文件:負責全縣社團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和年檢工作;負責設在本縣的社團及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備案和監督管理;監督社團及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備案和監督管理社團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活動,查處社團組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違法行為,查處非法民間組織
指導和監督縣社團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管理工作,協調各業務主管部門的管理工作;負責局屬社團的管理工作;承擔縣民間組織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承辦鄉鎮的設立、撤銷、更名、駐地遷移及界線變更的審核上報工作;負責行政區域邊界爭議的調查和調處工作;制訂本縣地名規劃;負責審批由縣直接管理的地名命名、更名工作
負責標准地名資料的編輯和審定;指導地名檔案管理和地名圖、書、志的編纂工作;承擔縣地名委員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調查研究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指導村民委員會組織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指導培訓村委會主任;指導社區服務管理工作
負責收養登記工作;指導婚姻登記機關和婚姻介紹機構的工作;負責管理婚姻證件及婚姻登記工作的核查;參與保護合法婚姻和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工作;倡導文明婚俗,指導收養登記機關工作;指導殯葬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
民政局老齡辦
負責辦理縣老齡工作委員會決定的事項;向老齡工作委員會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承辦縣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和交辦的其他事項;負責各成員單位的聯系、協調工作,督促、檢,查縣老齡工作委員會決定事項在有關部門和各地的落實情況並綜合上報
開展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收集、整理和上報老齡工作的有關情況和信息;聯系協調老年協會和老年社團的活動,引導老年社團開展積極健康的社會活動;負責與各鄉、鎮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縣直有關單位的信息溝通及有關事項的協調工作。
(1)民政法法律法規具體擴展閱讀
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民政事業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擬訂民政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監督實施。
(二)承擔依法對本市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進行登記和監督管理責任;指導區縣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管理工作。
(三)擬訂本市社會福利事業發展規劃、政策和標准;擬訂社會福利機構管理辦法和福利彩票銷售管理辦法;指導福利彩票銷售及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組織擬訂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政策,組織、指導社會捐助工作;指導老年人、孤兒和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權益保障工作;負責建設征地超轉人員管理工作。
(四)參與擬訂本市社區建設總體規劃;擬訂社區建設的相關配套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社區服務站建設。
(五)擬訂本市城鄉基層群眾自治建設具體辦法,並組織實施;提出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的建議,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六)組織擬訂本市城鄉社會救助規劃、政策和標准;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負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負責農村五保供養工作。
(七)擬訂本市撫恤優待政策、標准和辦法,組織和指導擁軍優屬、撫恤優待和烈士褒揚工作。
(八)擬訂本市對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和保護政策,負責組織實施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和保護工作。
(九)擬訂本市退役士兵、復員幹部、軍隊離退休幹部和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安置政策;指導軍供工作和移交地方管理的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工作。
(十)擬訂本市救災工作政策,負責組織、協調救災工作,組織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體系建設;負責組織核查並統一發布災情;組織指導救災捐贈,接收、管理、分配救災款物並監督使用。
(十一)擬訂本市婚姻管理、殯葬管理和兒童收養的政策,負責推進婚俗和殯葬改革,指導婚姻、殯葬、收養、救助服務機構管理工作。
(十二)承擔外地來京上訪人員和非正常上訪人員的接濟服務管理工作。
(十三)擬訂本市行政區劃管理政策;負責本市行政區域的設立、命名、變更和政府駐地遷移的審核工作;負責全市行政區域界線的管理工作;負責區縣邊界爭議調處工作。
(十四) 負責本市社會工作人才登記管理和繼續教育工作。
(十五)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政局行政執法
❷ 民法典離婚法律法規是什麼
法律分析:民法典離婚法律法規是: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提交離婚登記申請的30日(離婚冷靜期)內,30天滿了應當到民政局申請離婚證,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條 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離婚,並已經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
第一千零七十七條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❸ 民政法規是什麼
民政相關法律法規:
《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2006年發布)
《農村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1997年發布)
《關於實施農村醫療救助的意見》(2003年發布)
《關於建立醫療救助制度試點工作的意見》( 2005年發布)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2003年發布)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2003年發布)
《關於加強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見》( 2006年發布)
《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2011年發布)
《救災捐贈管理辦法》(2008年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81年發布(2011.8發布最新司法解釋)
《婚姻登記條例》(2003年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9年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010年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管理條例》( 1997年發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1999年發布)
《國務院關於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2007年發布)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1998年發布)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1998年發布)
《民辦非企業單位年度檢查辦法》(1996年發布)
《社會團體年度檢查暫行辦法》(1996年發布)
《社會團體印章管理規定》(1993年發布)
《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管理規定》(2000年發布)
《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管理暫行規定》(1999年發布)
《國務院、中央軍委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2011年發布)
《地名檔案管理辦法》(2001年發布)
《關於加強地名標志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的通知》(2005年發布)
《關於加強高層建築和住宅區等地名標准化管理的通知》(1996年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1996年發布)
《福利企業資格認定辦法》(2007年發布)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2007年發布)
❹ 和民政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新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法規匯編 》這本書,作者:民政部法規辦公室 編者:民政部法規辦公室
目錄
一、綜合
中華人民工和國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2000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一號公布 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信訪條例
(1995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85號發布 自2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行班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2001年11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21號發布 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2001年11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322號發布 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行政法規解釋許可權和程序問題的通知
國辦發[1999]43號 1999年5月10日
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
國發[1999]25號 1999年10月31日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
國發[1999]23號 1999年11月8日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國發[2000]23號 2000年8月24日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的通知
國發[2000]30號 2000年10月8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涉及的幾個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
國辦函[2001]1號 2001年1月1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公文處理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國辦發[2001]5號2001年1月1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的通知
中發[2001]8號 2001年4月26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國務院行政復議案件處理程序若干問題的通知
國辦發[2001]38號 2001年5月14日
國務院批轉關於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國發[2001]33號 2001年10月18日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
國發[2002]17號 2002年8月22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關於清理整頓行政執法隊伍實行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國辦發[2002]56號 2002年10月11日
國務院關於取消第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國發[2002]24號 2002年11月1日
國務院關於取消第二批行政審批項目和改變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管理方式的決定
國發[2003]5號 2003年2月27日
民政信訪工作辦法
(199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令第17號發布 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民政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民政部印章管理規定》的通知
廳辦發[1999]3號 1999年4月13日
民政部關於印發《發政部立法工作程序規定》的通知
民發[1999]52號 1999年9月20日
民政部關於印發《民政部行政復議與行政應訴辦法》的通知
民發[1999]123號 1999年12月23日
民政部、國家保密局關於印發《發政工作中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的通知
民發[2001]71號 2000年2月29日
民政部關於廢止部分民政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通知
民發[2000]238號 2000年11月10日
民政部關於印發《民政部機關公文處理實施細則》的通知
民發[2001]144號 2001年5月30日... +++++++++++++++++++
民政有哪些法律法規: 涉及民政工作的法律有四部,另有大量法規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1...
民政工作內容包括那些?: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民政工作的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制定年度民政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協...
鄉鎮民政工作包括哪些: 部分鄉鎮民政機構還負責殘疾人工作、老齡工作、慈善工作等。 本回答由經濟...2010-07-14 和...
社區民政工作包括哪些: 法律法規 社會民生 科學教育 健康生活 體育...與民生有關的低保、五保審核管理,醫療救,醫...
民政工作服務對象有哪些?: 民政局服務對象有: (一)貫徹執行國家關於民政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 律、法規,研究制定全市民政事業中...
民政部的職責有哪些?: 民政部主要職責: (一)擬定民政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規章和法律、法規,研究提出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指...
民政有哪些法律法規: 《革命傷殘軍人評定傷殘等級的條件》的通知13、9、軍隊評定傷殘等級工作管理...2012-02-03...
民政工作怎麼實現"一個希望,三個著力: 「一個希望」,即希望我們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❺ 婚姻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頒布單位: 全國人大常委會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修正)
目
錄
第一章總 則
第二章結 婚
第三章家庭關系
第四章離 婚
第五章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 則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二章結 婚
第五條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第三章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四章離 婚
第三十一條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三十三條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四條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四十五條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條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四十九條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章附 則
第五十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❻ 民政有哪些法律法規
涉及民政工作的法律有四部,另有大量法規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經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2次會議通過,1984年5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4號公布;根據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第3次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於1991年12月29日通過,自1992年4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10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並公布施行。
《婚姻登記條例》國務院令 第387號,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烈士褒揚條例》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1980年6月4日國務院發布的《革命烈士褒揚條例》同時廢止。
《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民發〔2011〕218號
《傷殘撫恤管理暫行辦法》2002年4月22日民政部發布,2013年6月27日民政部部務會議修改,2013年7月5日實施。
《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於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國務院發布實施
《信訪條例》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0號)
《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令 第 21 號
《基金會管理條例》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1988年9月27日國務院發布的《基金會管理辦法》廢止。
《殯葬管理條例》於1997年7月11日國務院第60次常務會議通過,1997年7月21日國務院令第225號發布施行。
建議:進入中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官網,進行分類查找。
❼ 民政法律法規
優撫安置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修正)
2、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3、革命烈士褒揚條例
4、民政部關於貫徹執行《革命烈士褒揚 條例》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
5、湖南省實施《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法
6、民政部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衛生部 總後勤部關於重新印發《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試行)》的通知
7、傷殘撫恤管理暫行辦法
8、民政部關於頒發《革命傷殘軍人評定傷殘等級的條件》的通知13、9、軍隊評定傷殘等級工作管理辦法
10、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
11、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印發《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的通知
12、湖南省實施《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細則
13、軍隊離休退休幹部休養所暫行規定
民間組織管理類
1、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2、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3、基金會管理辦法
4、關於印發《社會團體年度檢查暫行辦法》的通知
5、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辦法
6、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登記辦法
7、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
8、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
9、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管理暫行辦法
社會事務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婚姻登記管理條例
3、中國公民同外國人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
4、大陸居民與台灣居民婚姻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5、出國人員婚姻登記管理辦法
6、民政部關於發布《華僑同國內公民、港澳同胞同內地公民之間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的通知
7、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8、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9、華僑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中國公民辦理收養登記的
管轄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證件和證明材料的規定
10、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11、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
12、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基層政權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2、湖南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4、湖南省《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辦法
行政區劃類
1、地名管理條例
2、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3、湖南省地名管理辦法
4、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
5、國務院關於地名命名、更名的暫行規定
6、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條例
社會救助類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3、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社會福利類
1、農村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
2、社會福利企業管理暫行辦法
3、救災捐贈管理暫行辦法
4、關於印發中國福利彩票發行與銷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5、有獎募捐社會福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
6、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7、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
8、民政部關於批准發布《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殘疾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兒童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行業標準的通知
殯葬管理類
1、殯葬管理條例
2、殯葬事業單位管理暫行辦法
3、公墓管理暫行辦法
4、湖南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
救災減災類
1、國家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2、湖南省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3、民政部關於做好救災捐贈款物接收、發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4、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
5、民政部、財政部關於加強特大自然災害救助補助費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❽ 高分求助:民政方面的基本知識主要要掌握些什麼內容
主要要掌握的是:1、我國民政機構概況;2、有關民政的法律法規;3、民政的計劃規劃等。具體的說,有:民間組織管理,社會優撫政策(低保、農村五保、流浪安置、醫療救助、各種撫恤、救災救濟、社會捐助、基金等),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社會福利(離退休人員的安置,老人福利、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各類社會保險等),行政區劃,人才安排,為民服務(社會組織、村民自治、婚姻登記、福利彩票、地名管理,社工安排、收養、殯葬),涉外服務,行政許可,理論研究等等。找一找民政網,民政法律法規,事業單位招考復習材料里應該有。
其中可能會考到的一點:
一、民政工作「十一五」期間的任務是要推動中國的社會轉型。
伴隨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中國的社會轉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變化:從單位制向公民社會轉變;政府職能從直接管理經濟向為社會成員提供福利和服務轉變。十一五期間民政工作的任務就是加強對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的管理。
1. 對社會組織的管理
隨著中國社會從單位制向公民社會轉變,民政部門直接承擔著培育和管理公民社會組織的責任,包括各種利益團體、民間組織和基層社區組織等都屬於公民社會組織。我們經常提到的「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就是社會轉型的一個必然趨勢,但繼續由政府直接管理這些大量的「體制外人員」顯然是不現實的,必須依靠公民社會組織的發展和不斷完善,形成暢通的利益表達和實現機制,最終實現在政府支持和監控之下的社會自我管理機制,這就是公民社會的實質,即政府與公民社會組織合作管理社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民政工作的社會管理職能不是去直接管理社會事務,而是通過發育和健全公民社會組織來形成政府與社會的合作與良性互動關系。
2. 對社會成員的管理
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特別是政府社會責任的不斷加強,民政工作正在從為計劃經濟服務轉向為市場經濟服務,直接承擔著維護群眾基本權益的責任。權益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因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治的前提是權益,而獲得日常生活保障的權益則是最基本的權益或人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其他職能如規制和監控等是可以通過獨立部門完成的,但提供社會福利的責任則是任何部門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民政部門就是政府的主要職能部門;或者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政工作是最典型的政府工作。改革以來,從民政工作走過的歷程來看,民政工作已經從政府的邊緣工作走向被政府和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舞台,其扮演的角色正從社會的最後安全網走向促進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的角色。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政工作的對象所覆蓋的社會群體越來越廣,工作內容也更多地是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生活質量為目標。
二、民政工作面臨著系統外部和系統內部的雙重挑戰
系統外部的挑戰是指來自民政部門以外的挑戰,是民政部門不能控制的環境因素造成的;系統內部的挑戰是指民政系統本身存在的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的各種缺陷。
(一)系統外部的挑戰
1、民政工作的環境沖突
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民政部門是政府應對社會問題、解決社會矛盾的應急部門,其很多工作都是應急性的工作。我們在實踐中可以感到,民政部門沒有自己的工作日程表,而是根據改革的需要和社會問題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工作的內容和重點,可以說是社會問題的一個「回收站」或「加工廠」。民政部門經常處於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夾縫中工作,既要解決計劃經濟時期遺留的問題,又要應對市場經濟帶來的新的社會矛盾。這是導致民政工作經常處於無序狀態,條理不順,體制不適應,以及無法可依或有法難依的現象的根本原因,其結果必然是「苦、累、亂、做不好」。
2、民政工作的法制不健全、法律滯後
民政工作立法滯後,現有法規操作性不強,影響依法行政。民政工作的很多業務既與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又要體現政府的政策意志,因此依法行政是保證民政工作順利完成任務的前提條件。但民政工作的立法滯後、操作性不強,如低保制度、退伍安置和居委會工作等,或者缺乏統一規范的操作手段,或者無法可依。
3、民政部門的能力與任務不協調
首先是民政部門不具備獨立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其很多業務都需要其他部門或企業的配合才能開展。其次,民政工作雖然是政府的工作,但職能雜、職權低、條框管理,民政部門卻不是一個實際的權力部門,不具備決策權,各級民政部門的人事和財務由政府決定,很多工作需要政府的重視才可以開展,影響工作效率與效果;民政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只有當經濟發展引出尖銳的社會矛盾時才會得到政府的重視,各項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因此政府對民政的態度是做好民政工作的關鍵因素。
(二)系統內部的挑戰
1、理論研究滯後
民政工作是政策性和業務性都很強的工作,但在實踐中沒有系統的理論指導工作。關於理論研究滯後的問題,客觀上來說也是由於民政的職能帶有不確定性的原因造成的。民政系統的很多工作方法和措施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探索性。國外的理論或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非常有限。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改革舉世無二:一是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上進行市場經濟的改革,二是在社會主義的政治框架下進行的市場經濟改革。這一改革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實驗和探索的過程,其中必然會遇到各種預料不到的問題。
而民政部門的業務內容經常處於流動狀態,加之市場經濟改革的時間仍然很短,很多問題正處於暴露階段,很多措施也正處於試驗或探索階段,尚未得到實踐的充分驗證,這就必然導致目前的民政理論研究只局限於對現象的描述,很難上升為對民政工作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
2.管理水平落後
民政工作是實施社會福利政策的主要部門,但我們的很多政策在設計上是不完整的,缺乏一些基本的政策構件,如政策目標、指標、監控和評估體系等。從客觀上來說,民政工作覆蓋的內容龐雜,難以形成一個能概括全部業務的理論。民政理論研究不僅要研究宏觀的政策問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操作或管理層面的問題,特別是對基層民政部門來說,操作層面的研究可能更具有實用性和指導意義。
3、非專業化傾向
民政工作多年在社會上造成一種印象,即任何人都可以從事民政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民政工作人員只有埋頭苦幹、甘於奉獻的精神是遠遠不夠的,民政隊伍必須改先干後學為先學後干。
三、民政工作「十一五」的推進思路
十一五期間民政民政部門是否能有效地完成所承擔的任務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換言之,民政幹部是否能真正地解放思想、創新機制是決定民政工作成效的關鍵問題。也就是要創造性地轉變政府的職能。
1、在政策設計中,需要對人性有合理的預設
設計社會政策時,首先要對人性的復雜性有合理的預設,這也是政策科學性之所在。社會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一個政治過程,各相關主體都會對其產生影響。這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如果我們的政策與人們的意願不相符合,不僅會付出高昂的行政代價,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政策效果。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個人的動機因素,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以使個人利益與政策的目標一致,而避免過多地使用強制性手段來實現政策的目標。其次,重視社會政策的技術手段。在社會政策設計時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的因素對政策效果的負面影響,例如,如果我們能夠在社會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採取常規監管、增加民主監督機制和政策透明度等機制,必然會減少腐敗的機會或增加腐敗行為的成本,從達到預防和控制腐敗現象發生的目的。
2、重視對社會政策過程的管理
輕視過程是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特點,今天,這種粗放的管理模式需要改變了。我們需要對社會政策的過程進行管理。具體來說,就是要重視對社會政策的監控和評估。長期以來,我們的社會政策更重視組織的目標,如資金投入和覆蓋率等,而對一個具體的社會政策要解決什麼問題或對政策對象產生什麼影響則不僅事前缺乏明確的界定,過程中缺乏規范的監控程序,事後也鮮有及時的政策評估,由此而經常導致政策制定的盲目性和實施的隨意性共存的情況,最終也影響了政策的可持續性。
3、在社會管理的理念上,要實現由「統治」向「治理」的轉變
在實施對社會管理方面,傳統的觀念是「統治」,即政府包攬所有的社會事務職能,這種觀念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統治是政府憑借公共權威,運用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對社會公共事務實施管理的過程,統治的主題是單一的,只能是政府;統治的權力運行是單向度的,總是自上而下的;統治的手段是強制性的。「治理」是國家和社會在認同和合作的基礎上,共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過程,治理的主體是多元的,它既可以是公共機構,也可以是私人機構,還可以是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合作;治理的運行是多向度的,它是一個上下所有互動的管理過程;治理的方式主要通過合作、協商、確立認同和共同的目標等方式對社會公共事務實施管理;治理的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增進社會公共利益,達到有效和成功,亦即「善治」,在政府與社會之間建立起互助合作的良性互動關系,以實現對社會公共事務的有效管理,保證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從「統治」向「治理」的轉變實際上是一個國家權力向社會回歸的過程,是一個還權於民的過程。
4、在社會管理職能上,實現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轉變,或是從政府包攬向能促型政府轉變
要實現政府職能轉變,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化為一種穩定的制度功能。把政府的職能真正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而且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切實解決政府職能的「越位」、「缺位」和「錯位」問題。改變政府以往介入市場過多的「越位」和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方面的「越位」,使自身公共管理職能得以強化。同時要強化社會參與和自我管理能力。
5、在社會管理方式上,實現由行政手段向法律和經濟手段的轉變
首先,政府要通過推動立法、制定法規、規劃、宏觀調控、監督檢查、信息引導等手段,變直接管理為間接管理,對社會自身無力解決的利益矛盾和沖突進行仲裁和協調,使政府在社會管理中的角色成為服務者、協調者、干預者。當前要對政府管理社會的體制和流程進行再造,著重構造三大體系。一是構建戰略規劃體系。一個現代公共服務性政府首先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站在全局的、整體的高度,找準定位,明確提出今後發展的戰略模式、戰略重點、戰略目標,在此基礎上制定具體的規劃,以落實發展的理念和戰略。二是要構建政策制度體系。一個現代化的政府必定是一個制度資源富足的政府,具有制度的效率才能促進持續的發展。要做到在規范市場行為的同時,有效地約束和規范政府行政行為,並要追求制度的組合效益,形成相互配套銜接的政策制度體系。三是要構建工作運行體系。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相制約的權力運作機制,構建新的政府工作運行體系,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做到決策機制確保民主、科學,執行機制體現規范、高效,監督機制實現制約、有效。要擴大社會管理的社會開放度,增強社會透明度,提高社會參與度,建立健全聽證、公示、評議、監督制度,形成民主化、多元化、制度化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
其二,政府運用經濟手段主要是為了提高公共服務的效能。在政府公共服務中引入市場機制,實現公共服務供給多中心的制度安排,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必然選擇。在公共服務領域,除涉及國際安全和必須由政府壟斷的外,完全適合市場運作的應交給企業,不適合市場化的微利或無利可圖的公益產品,應通過有效扶持政策,由非營利組織運作,既能減輕政府負擔,又會促進公共服務產品的豐富低廉,改善人民福利。要改革政府對社會事業的管理體制,實行政社分開、政事分開,實行「國辦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提供公共產品,發展公益事業,滿足社會需求
6、按照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並重的原則,加強民間組織能力建設
民間組織對於社會管理來說,具有「雙刃劍」的作用。民間組織引導得好,發展得好,有利於發展市場經濟,有利於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其積極的作用就會得到充分發揮。反之,則會帶來消極甚至破壞作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在如何對待民間組織發展問題上有過爭論,是「堵」還是「疏」,各有說法。國內外的經驗表明,單純去「堵」只是權宜之計,立足於「疏治」才能治本。這里的「疏」,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治理的一種方式,即強調用客觀發展的方式去對待民間組織,因勢利導,力爭最大限度地發揮民間組織的積極作用,並限制其負面影響。
要堅持培育發展與管理監督並重的方針,以民間組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核心,以提高民間組織能力建設為重點,建立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布局合理、結構分化、作用明顯的民間組織發展體系,使民間組織管理逐步成為參與社會管理的有生力量。同時要建立健全民間組織管理的政策法規和分級負責的管理體系,保證民間組織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壯大。
7、依靠社會力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
在我國城市社會轉型和社會結構變遷的過程中,許多社會問題和矛盾隨之聚積到基層,依靠社會力量加強社會管理,已成為成是基層社會管理的必然選擇。
8、加強社會政策建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社會政策包括保證整個社會良性運行的制度型社會政策和針對弱勢群體的補缺型社會政策。目前我國作為制度型社會政策還沒有真正建立,處於部門分割、政出多門、缺乏整體性、前瞻性的研究、設計和制度安排,建立完整意義的社會政策需要一個長期努力過程,必須開始著手考慮。而作為針對弱勢群體的補缺型社會政策——社會保障也需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基本利益,是社會的重要「穩定器」,經濟運行的「減震器」和實現社會公平的「調節器」。
9、加強民政理論研究
首先要研究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在宏觀層面上指導民政工作的方向。理論研究要跳出現有的民政政策或法規等,從全局出發,拋開部門利益,以解決社會矛盾和沖突的長遠戰略為出發點。其次要研究民政管理,就是對民政的各項業務從管理的角度進行研究,在操作層面上指導民政工作,為民政工作的各項業務提供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具體來說,要把民政部門所承擔的各項業務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行研究。最後還要研究民政管理的工具。當前比較流行的做法是公私合作、購買服務或服務承包等政府治理手段。要深入研究這些手段的優勢和缺點,使其成為民政管理的有效手段。
參考資料:http://www.mca.gov.cn/redian/2006luntan/4.htm
❾ 我國出台的與婚姻法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與婚姻法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婚姻登記、婚姻法及最高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釋、家庭方面的收養、繼承等,具體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條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2、《婚姻登記條例》第一條 為了規范婚姻登記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實施,保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制定本條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一條 為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維護收養關系當事人的權利,制定本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
(9)民政法法律法規具體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根據《婚姻登記條例》:
第二條 內地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則確定農村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具體機關。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內地居民同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香港居民)、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澳門居民)、台灣地區居民(以下簡稱台灣居民)、華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確定的機關。
第三條婚姻登記機關的婚姻登記員應當接受婚姻登記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從事婚姻登記工作。
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除按收費標准向當事人收取工本費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或者附加其他義務。
❿ 民政法規的種類,按立法層次可劃分為什麼
一般情況下,你所說的法律屬於行政法規即屬於第三位階立法層次法律,第一位階是憲法,第二位階是法律,第三位階行政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