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農業普查條例第39條

農業普查條例第39條

發布時間: 2022-09-02 20:15:17

Ⅰ 統計法的常見問題解答

統計法的常見問題解答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特製定本法。本法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統計活動。你對統計法了解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統計法的常見問題解答。歡迎閱讀。

1.什麼是統計法?

統計法是調整統計部門管理統計工作、進行統計活動中與其他相關方面發生的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稱。它是由國家制定的關於統計活動的行為准則。統計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統計法僅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廣義的統計法則包括了所有規范統計活動的統計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

2.我國的統計法律體系如何構成?

統計法律體系是以統計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為主體,以調整統計工作各個方面的法律規范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一個既相對獨立又有機聯系的體系。包括:統計法律、統計行政法規、地方性統計法規和統計行政規章

3.制定《統計法》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

4.《統計法》的適用范圍是什麼?

《統計法》適用於政府統計活動,即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統計活動。

5.《統計法》規定的統計基本任務是什麼?

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

6.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獨立行使哪些法定職權?

《統計法》第六條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職權,不受侵犯。同時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單位的負責人,不得自行修改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法搜集、整理的統計資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統計機構、統計人員及其他機構、人員偽造、篡改統計資料,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拒絕、抵制統計違法行為的統計人員打擊報復.。

第二十五條規定,統計調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統計調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泄露,不得用於統計以外的目的。

7.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應當怎樣依法履行職責?

《統計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應當:

(1)依法履行職責;

(2)如實搜集、報送統計資料;

(3)不得偽造、篡改統計資料;

(4)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5)不得有其他違反《統計法》規定的行為。

《統計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統計人員應當堅持實事求是,恪守職業道德,並對其負責搜集、審核、錄入的.統計資料與統計調查對象報送的統計資料的一致性負責。

8.統計調查對象的基本義務是什麼?

《統計法》第七條規定,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等統計調查對象,必須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查所需的資料,不得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不得遲報、拒報統計資料。

9.什麼是統計調查制度?

統計調查制度,是指實施統計調查必須遵守的技術規范,在制定統計調查項目的同時,應當制定該項目的統計調查制度,每一項統計調查都有其相應的調查制度,並按規定報經審批或備案。

《統計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統計調查制度應當對調查目的、調查內容、調查方法、調查對象、調查組織方式、調查表式、統計資料的報送和公布等作出規定。

10.合法的統計調查表應當標明哪些標志?

《統計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統計調查表應當標明表號、制定機關、批准或備案文號、有效期限等標志。

11.怎樣應對不合法的統計調查表?

《統計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對未標明法定標志或者超過有效期限的統計調查表,統計調查對象有權拒絕填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應當依法責令停止有關統計調查活動。

12.《統計法》對統計調查對象在統計資料管理方面有何規定?

《統計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等統計調查對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原始記錄、統計台賬,建立健全統計資料的審核、簽署、交接、歸檔等管理制度。並且要求統計資料的審核、簽署人員應當對其審核、簽署的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13.《統計法》對政府各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共享有哪些具體規定?

《統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向本級政府統計機構提供下列資料:

(1)統計所需的行政記錄資料,即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取得的有關行政相對人的信息;

(2)國民經濟核算所需的財務資料、財政資料和其他資料;

(3)其組織實施統計調查取得的有關資料。

同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也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有關統計資料,從而為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

14.《統計法》在統計資料公布方面有哪些具體規定?

首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公布統計資料。其次,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統計調查取得的統計資料,由本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公布。第三,在公開的內容方面,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統計調查取得的統計資料,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應當及時公開,供社會公眾查詢。

政府統計機構定期公布統計資料的主要形式有:每年按時發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時出版統計年鑒、統計月報等;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公布年度、季度、月度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等。

15.《統計法》對統計保密事項是如何規定的?

《統計法》第九條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統計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統計調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統計調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泄露,不得用於統計以外的目的。

16.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應當怎樣依法履行職責?

《統計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應當:

(1)依法履行職責;

(2)如實搜集、報送統計資料;

(3)不得偽造、篡改統計資料;

(4)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5)不得有其他違反《統計法》規定的行為。

17.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可以行使哪些權利?

《統計法》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可以行使的權利包括:

(1)有權就與統計有關的問題詢問有關人員,以核實統計調查對象提供的資料是否真實、准確、完整;

(2)有權要求有關人員實事求是地填報統計調查表並提供有關情況;

(3)當統計調查對象提供不真實、不準確的資料時,統計人員有權要求其改正。

18.統計人員在進行統計調查時,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統計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統計人員進行統計調查時,應當出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頒發的工作證件,向統計調查對象表明身份。未出示的,統計調查對象有權拒絕調查。

19.各級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查處統計違法行為的范圍是如何劃分的?

國家統計局依法組織管理全國統計工作的監督檢查,查處重大統計違法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依法查處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統計違法行為。

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機構組織實施的統計調查活動中發生的統計違法行為,由組織實施該項統計調查的調查機構負責查處。

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關部門查處統計違法行為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例如,海關法和商業銀行法分別賦予了海關對海關統計違法行為、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的金融統計違法行為的查處權。

20.政府統計機構在調查統計違法行為或者核查統計數據時,有權採取哪些措施?

(1)發出統計檢查查詢書,向檢查對象查詢有關事項;

(2)要求檢查對象提供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3)就與檢查有關的事項詢問有關人員;

(4)進入檢查對象的業務場所和統計數據處理信息系統進行檢查、核對;

(5)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登記保存檢查對象的有關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材料;

(6)對與檢查事項有關的情況和資料進行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

21.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怎樣配合統計監督檢查?

《統計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相關證明和資料,不得拒絕、阻礙檢查,不得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2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的哪些統計違法行為應當追究法律責任?

《統計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的下列統計違法行為應當追究法律責任:

(1)自行修改統計資料、編造虛假統計數據;

(2)要求統計機構或者統計人員或者其他機構、人員偽造、篡改統計資料;

(3)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拒絕、抵制統計違法行為的統計人員打擊報復;

(4)對本地方、本部門、本單位發生的嚴重統計違法行為失察。

23.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的統計違法行為,應當怎樣追究法律責任?

根據《統計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有本條所列統計違法行為之一的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或者有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予以通報。

24.統計調查對象拒絕配合統計調查和統計檢查的違法行為包括哪些?

根據《統計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以及個體工商戶拒絕配合統計調查和統計檢查的違法行為包括:

(1)拒絕提供統計資料,或者經催報後仍未按時提供統計資料。即明確表示不提供統計資料;或者雖沒有明確表示不提供統計資料,但未按時提供,且經催報後仍不提供;

(2)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即所提供的統計資料與實際情況不符或者沒有全面反映實際情況;

(3)拒絕答復或者不如實答復統計檢查查詢書,即明確表示不答復統計檢查查詢書或者雖然答復了但答復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

(4)拒絕、阻礙統計調查、統計檢查,即明確表示不接受統計調查、統計檢查,或者使用暴力、威脅等方式阻撓、抗拒統計調查、統計檢查;

(5)轉移、隱匿、篡改、毀棄或者拒絕提供原始記錄和憑證、統計台賬、統計調查表及其他相關證明和資料。

25.對統計調查對象拒絕配合統計調查和統計檢查的違法行為,應當怎樣追究法律責任?

《統計法》第四十一條對統計調查對象拒絕配合統計調查和統計檢查的違法行為,針對不同的調查對象,規定了不同的法律責任:

(1)對國家機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予以通報;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

(2)對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予以通報,並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

(3)對個體工商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6.對統計調查對象遲報統計資料或者未按照國家規定設置原始記錄、統計台賬的統計違法行為,應當怎樣追究法律責任?

《統計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國家機關遲報統計資料或者未按照國家規定設置原始記錄、統計台賬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企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遲報統計資料或者未按照國家規定設置原始記錄、統計台賬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個體工商戶遲報統計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27.《全國農業普查條例》何時頒布?何時實施?

2006年8月23日,國務院頒布了《全國農業普查條例》,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28.農業普查每幾年進行一次?標准時點是什麼時間?

農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尾數逢6的年份為普查年度,標准時點為普查年度的12月31日24時。特殊地區的普查登記時間經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可以適當調整。

29.農業普查的對象有哪些?

《全國農業普查條例》第九條規定,農業普查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下列個人和單位:

(1)農村住戶,包括農村農業生產經營戶和其他住戶;

(2)城鎮農業生產經營戶;

(3)農業生產經營單位;

(4)村民委員會;

(5)鄉鎮人民政府。

30.農業普查人員的哪些違法行為應當追究法律責任?應當怎樣追究法律責任?

《全國農業普查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普查人員不執行普查方案,偽造、篡改普查資料,強令、授意普查對象提供虛假普查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隊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並可以給予通報批評。

第四十條規定,普查人員失職、瀆職等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並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隊給予通報批評。

31.農業普查對象的哪些違法行為應當追究法律責任?應當怎樣追究法律責任?

《全國農業普查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農業普查對象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隊責令改正,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1)拒絕或者妨礙普查辦公室、普查人員依法進行調查的;

(2)提供虛假或者不完整的農業普查資料的;

(3)未按時提供與農業普查有關的資料,經催報後仍未提供的;

(4)拒絕、推諉和阻撓依法進行的農業普查執法檢查的;

(5)在接受農業普查執法檢查時,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統計台賬、普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的。

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有前款所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隊予以警告,並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農業生產經營戶有前款所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隊予以警告,並可以處1萬元以下罰款。

農業普查對象有本條第一款第(1)、(4)項所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32.什麼是統計執法檢查?

統計執法檢查,是指統計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程序和方法,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統計活動中貫徹執行統計法律法規和統計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以及對統計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等各種活動的總稱。

33.實施統計執法檢查的有效合法證件是什麼?

《統計執法檢查證》和《天津市行政執法證》是實施統計執法檢查的有效合法證件。統計執法檢查員在進行統計執法檢查活動時,必須出示《統計執法檢查證》或《天津市行政執法證》。

34.查處統計違法案件的要求是什麼?

查處統計違法案件,必須做到:

(1)事實清楚,即案件所認定的事實必須真實、具體、准確,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2)證據確鑿,即認定案件事實所依據的證據要符合客觀情況,要足以把案件中認定的事實證明清楚。

(3)定性准確。即准確認定案件事實性質,以案件事實為基礎,以統計法律法規為判斷標准。

(4)處理恰當。即依照統計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統計違法者以輕重適度、恰如其分的處理。

(5)適用法律正確。即查處案件所引據的法律條款必須做到准確、無誤。

(6)程序合法。查處統計違法案件,既要做到實體合法,也要做到程序合法,必須按照法定的方式、步驟、時限等辦理。

35.查處統計違法案件的程序是什麼?

查處統計違法案件的程序分為一般程序和簡易程序。

一般程序包括:立案、調查、處理、結案。

符合《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統計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可以適用簡易處罰程序,當場作出統計行政處罰決定。

;

Ⅱ 第1次普查和第2次普查有什麼區別

務院決定,從今年起開展全國性的農業普查工作,其目的在於切實了解掌握我國目前「三農」情況的基本信息,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本世紀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提供詳實、科學的基礎依據。為廣泛宣傳我省第二次農業普查,讓全社會都了解、支持、關心和參與農業普查工作,昨日,記者就我省農業普查有關情況采訪了省統計局局長、省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劉凱同志。

問:什麼是農業普查,我省第二次農業普查的對象和范圍有哪些?

答:農業普查是按照國家規定的統一方法、統一時間、統一表式和統一內容,對所有農業生產經營單位以及所有涉農情況進行的全面調查登記。按照國家普查制度規定,農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尾數逢6的年份為普查年度。1996年我國開展了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今年將開展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普查的標准時點是2006年12月31日24時,時期標準是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我省第二次農業普查的調查范圍和對象是在我省境內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的單位、農村住戶、城鎮農業生產經營戶、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普查的行業范圍包括:農作物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我省將對全省1100多個鄉鎮、2.7萬多個村委會、1000多萬家農戶,以及數萬個非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開展調查。

問:農業普查的目的是什麼?答:農業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基本情況,為研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為農業生產經營者和社會公眾提供統計信息服務。

問: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與第一次農業普查有什麼不同?答:這次普查有農村住戶普查表、農業生產經營及服務業單位普查表、村普查表、鄉鎮普查表、農業用地普查表,共5類10張調查表,700多個調查指標。內容包括: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業土地利用、農村勞動力及就業、農村基礎設施、農村社會服務、農民生活,以及鄉鎮、村民委員會和社區環境等方面的情況。

與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相比,此次普查內容減少了鄉鎮企業情況,增加了農村外來人口情況、外出人口情況、農村社會保障、農民住房和生活設施、土地承包和流轉、農林牧漁服務業、農村社會服務、鄉村兩級財務和投資、村幹部情況以及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特徵等,總指標個數比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有所增加。

問:本次農業普查如何組織實施,主要分哪幾個階段?

答:這次普查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

我省農業普查工作的總體安排,分以下四個階段進行:1、普查准備階段。所有的准備工作要在2006年底前全部完成。2、現場調查階段。初步安排在2007年4月以前完成現場調查任務。3、數據處理及發布階段。從現場調查結束到2007年底結束。4、工作總結及資料開發階段。從數據處理到2008年。

問:農業普查對象應該承擔哪些義務?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全國農業普查條例》規定:農業普查對象應當如實回答普查人員的詢問,按時填報農業普查表,不得虛報、瞞報、拒報和遲報;在縣級以上各級政府統計機構、國家統計局各級調查隊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資料,不得拒絕、推諉和阻撓檢查,不得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統計台賬、普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農業普查對象不履行上述義務的,除被予以警告等處罰外,對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對農業生產經營戶可以處1萬元以下罰款。拒絕或妨礙普查辦公室、普查人員依法進行調查的,或拒絕、推諉和阻撓依法進行的農業普查執法檢查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問:普查工作人員有哪些權力和義務?答:普查工作人員有權就與農業普查有關的問題詢問相關單位和個人,要求單位和個人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修改不真實資料。

普查工作人員應當嚴格執行普查方案,不得偽造、篡改普查資料,不得強令、授意普查對象提供虛假的普查資料;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執行農業普查任務時,應當出示普查指導員證或普查員證。普查工作人員對在農業普查中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和農業普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應當履行保密義務。

問:農業普查數據如何公布,何時公布?

答:農業普查匯總資料除依法予以保密的外,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全國農業普查數據和各省(區、市)的主要農業普查數據,由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審定並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地方普查辦公室發布普查公報,應當報經上一級普查辦公室核准。

Ⅲ 違反( )的統計違法行為不適用統計行政處罰。

【答案】A
【答案解析】違反《統計法》、《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全國農業普查條例》、《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及《統計執法檢查規定》、《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統計調查證管理辦法》以及《涉外調查管理辦法》等統計法律、法規和規章有關規定的統計違法行為適用統計行政處罰。

Ⅳ 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農業法》,談談在新形勢下怎樣開展好新的農業工作

新任務,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艱巨性。當前,將其納入本村(社區)重要議事日程、轉辦,廣泛深入宣傳普查的重要意義和要求、全面、准確的統計數據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 運用現代技術。同時、指標繁雜、廣播。認真做好普查宣傳的策劃和組織工作、調查成本高,不得作為任何單位和村對普查對象實施考核,准確測量主要農作物的時空分布,報道違法違紀案件查處情況,提高普查工作信息化水平和效率。 4、督辦案件,調查配合度較低,與其他普查相比,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四項措施。嚴格執行統計資料保密制度,「三農」工作面臨著新形勢。 2,對詳實,減輕基層普查人員工作負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提高思想認識: 1,受理普查的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保證普查數據質量,各村(社區)一定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普查取得真實數據難度更大、《全國農業普查條例》,農業普查對象范圍廣、宣傳標語,鎮統計部門將組織實施轄區執法檢查活動、加強宣傳引導,精心組織。廣泛使用智能手持電子數據採集設備,確保普查工作取得成效、獎懲的依據。 3。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重要性,教育廣大普查人員依法開展普查,主動向管委會宣傳部門提供情況。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普查取得農戶和單位資料,大力宣傳普查工作中涌現出的典型事跡,引導廣大普查對象依法配合普查、互聯網等方式,農村改革與發展進入了新階段。要通過村(社區)公示欄,建立普查數據聯網直報系統,為普查工作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農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堅持依法普查,在普查期間,查清現代農業生產設施狀況

Ⅳ 農業普查幾年一次

農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

農業普查的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下列個人和單位:

1、農村住戶,包括農村農業生產經營戶和其他住戶;

2、城鎮農業生產經營戶;

3、農業生產經營單位;

4、村民委員會;

5、鄉鎮人民政府。

農業普查行業范圍包括:農作物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

農業普查內容包括: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業土地利用、農村勞動力及就業、農村基礎設施、農村社會服務、農民生活,以及鄉鎮、村民委員會和社區環境等情況。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統計局-農業普查條例

Ⅵ 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辦法

第一條為了准確掌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要素的規模與結構的變化情況,進一步查清農村和農民的基本概貌,為研究確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計劃目標以及制定各項社會經濟政策提供科學依據,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定於1997年進行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第二條農業普查的對象是全國范圍內各種類型的農業生產經營單位、農村住戶、鄉鎮企業、行政村和鄉鎮。每個調查單位都必須按照所在地或所屬系統的原則進行登記,一個單位只能在一個地方或一個系統登記,不得重復和遺漏。第三條全國農業普查表分為農村住戶調查表、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調查表、行政村調查表、鄉鎮調查表、非農鄉鎮企業基本情況卡片、農業用地卡片。普查表的調查項目為38個。主要內容是:
1.農村住戶調查表和非農村住戶類農業生產經營單位調查表:
(1)農村住戶家庭人口和非住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基本特徵
(2)從業人員的自然情況、從業時間、從業地點與從事的行業
(3)農村住戶僱工情況
(4)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和漁業用地構成
(5)農作物種植和科技應用情況
(6)牧畜、家禽飼養情況
(7)農用生產機械、設備和生產用房情況
(8)農村住戶的經營類別
2.行政村調查表和鄉鎮調查表:
(1)基本特徵
(2)戶數和人口
(3)社區環境
(4)農業科技與服務單位和人員
(5)農用生產機械、設備和生產用房
(6)集貿市場
(7)財政狀況
(8)鎮區情況
3.非農鄉鎮企業卡片:
(1)單位類型
(2)行業類別
(3)合用合資情況
(4)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情況
(5)企業所在地
(6)從業人員基本情況
(7)生產經營情況
4.農業用地卡片:
(1)土地詳查的農業用地面積(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漁業養殖面積)
(2)土地詳查後農業用地的增加、減少情況
(3)1996年年底實有的農業用地面積第四條普查指標分為時點指標和時期指標。時點指標的標准時間是1996年12月31日;時期指標的標准時期是1996年1月1日到1996年12月31日。第五條農業普查工作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進行。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地區行政公署,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人民政府,設置農業普查領導機構及其辦公室;鄉、鎮設置農業普查辦公室;村民委員會設置農業普查小組,分別負責農業普查的組織領導和具體實施。第六條全國農業普查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必須採取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的辦法進行。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農業普查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採用多種形式宣傳農業普查的重大意義,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動員廣大農村基層幹部和人民群眾積極參加和支持農業普查。如實申報是所有被調查單位應盡的義務。第七條農業普查劃分普查區和普查小區,現場登記按普查和普查小區進行。一般以村民委員會所轄地域為普查區;以村民小組為普查小區。普查小區也可按照一個普查員所能負責的工作量作適當調整。第八條每個普查區設一個指導員,負責對普查員的工作進行安排、指導和督促檢查。每個普查小區設一名普查員,負責普查的訪問登記工作。指導員和普查員的基本條件是:(1)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工整、清楚地填寫調查表;(2)責任心強,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3)熟悉當地情況;(4)身體健康,指導員還應同時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對統計調查工作有一定的經驗。原則上指導員、普查員由村、組幹部或中小學教師擔任。上述人員經過短期訓練並測試合格後,由普查機構發給證件。在普查任務完成以前,不得調動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做普查以外的工作。第九條農業普查採用普查員直接訪問普查對象,當場詢問登記的方式進行;普查員應當按照普查項目逐項詢問,逐項進行登記;被調查人必須如實報告,准確無誤。普查員必須將登記的內容向被調查人當面宣讀,進行核對。普查工作人員對普查資料,必須保守秘密,不得向普查機構以外的任務單位和個人提供或泄露。
普查訪問登記結束後,指導員應當組織普查人員按照規定的方法進行復查,發現差錯,經核實後,予以改正。
農業普查的訪問登記工作和復查工作,從1997年1月1日開始,到1月31日以前結束。

Ⅶ 全國農業普查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全國農業普查,保障農業普查數據的准確性和及時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農業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基本情況,為研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並為農業生產經營者和社會公眾提供統計信息服務。第三條農業普查工作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的原則組織實施。第四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與農業普查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本條例的規定,積極參與並密切配合農業普查工作。第五條各級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普查辦公室)和普查辦公室工作人員、普查指導員、普查員(以下統稱普查人員)依法獨立行使調查、報告、監督的職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
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的領導人對普查辦公室和普查人員依法提供的農業普查資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強令、授意普查辦公室、普查人員和普查對象篡改農業普查資料或者編造虛假數據,不得對拒絕、抵制篡改農業普查資料或者拒絕、抵制編造虛假數據的人員打擊報復。第六條各級宣傳部門應當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和戶外廣告等媒體,採取多種形式,認真做好農業普查的宣傳動員工作。第七條農業普查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並列入相應年度的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確保足額到位。
農業普查經費應當統一管理、專款專用、從嚴控制支出。第八條農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尾數逢6的年份為普查年度,標准時點為普查年度的12月31日24時。特殊地區的普查登記時間經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可以適當調整。第二章農業普查的對象、范圍和內容第九條農業普查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下列個人和單位:
(一)農村住戶,包括農村農業生產經營戶和其他住戶;
(二)城鎮農業生產經營戶;
(三)農業生產經營單位;
(四)村民委員會;
(五)鄉鎮人民政府。第十條農業普查對象應當如實回答普查人員的詢問,按時填報農業普查表,不得虛報、瞞報、拒報和遲報。
農業普查對象應當配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隊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推諉和阻撓檢查,不得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統計台賬、普查表、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第十一條農業普查行業范圍包括:農作物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第十二條農業普查內容包括: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業土地利用、農村勞動力及就業、農村基礎設施、農村社會服務、農民生活,以及鄉鎮、村民委員會和社區環境等情況。
前款規定的農業普查內容,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第十三條農業普查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可以決定對特定內容採用抽樣調查的方法。第十四條農業普查採用國家統計分類標准。第十五條農業普查方案由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制訂。
省級普查辦公室可以根據需要增設農業普查附表,報經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後實施。第三章農業普查的組織實施第十六條國務院設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領導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統計局,具體負責農業普查日常工作的組織和協調。第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按照國務院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統一規定和要求,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業普查的組織實施工作。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隊作為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成員單位,參與農業普查的組織實施工作。
村民委員會應當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做好本區域內的農業普查工作。第十八條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參與並密切配合普查辦公室開展農業普查工作。
軍隊、武警部隊所屬農業生產單位的農業普查工作,由軍隊、武警部隊分別負責組織實施。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農業普查工作,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

Ⅷ 農業普查數據採集與處理的步驟有哪些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處理工作方案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以下簡稱「三農普」)數據處理工作遵循「創新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普查數據處理的信息化、網路化,全面提升普查數據處理工作效率和數據質量。

為了做好三農普數據處理工作,根據《全國農業普查條例》和《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方案》,特製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則

三農普數據處理工作按照「統一標准、分級負責、規范管理、安全高效」的原則進行。

——統一標准:在國務院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務院農普辦」)統一部署下,要求數據處理工作「統一技術環境標准,統一數據處理標准,統一數據處理軟體」,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普查數據的採集、上報與處理。

——分級負責:本次普查的數據處理工作,分別由鄉、縣、地市、省和國家級普查機構組織實施。各級普查機構要按照各自分工,做好統籌規劃,加強組織協調,按時完成各項數據處理工作任務。

——規范管理:本次普查規模大,技術要求高,數據處理人員多,數據處理設備量大,各級普查機構必須嚴格管理,建立崗位責任制,落實責任、強化基礎。

——安全高效:各級普查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安全意識,規范管理,嚴格執行數據處理的各項業務規程和安全要求,確保數據處理系統高效運行和普查數據的安全與完整。

二、工作內容

本次普查數據處理對象為以下普查表式:

——農戶填報的《農戶普查表》;

——規模農業經營戶填報的《規模農業經營戶普查表》;

——農業經營單位填報的《農業經營單位普查表》;

——村民委員會填報的《行政村普查表》;

——鄉鎮人民政府填報的《鄉鎮普查表》。

數據處理工作是要完成上述5種表式的數據採集與錄入、數據報送與接收、數據交換與備份、數據審核與驗收、數據匯總與反饋,以及數據歸檔等工作。

三、數據處理流程

本次普查的數據處理是按照「移動採集、網上報送、兩級部署、四級審核」的工作模式進行。數據處理流程如下:

(一)入戶前准備。

在普查入戶登記前,普查員領取PDA(移動採集終端(以下簡稱「PDA」)進行注冊,接收數據採集應用程序、普查制度等,並進行數據應用程序的安裝和普查制度的載入。

(二)數據採集與報送。

三農普根據不同的調查對象,採用不同的數據採集和數據報送方式。

1.農戶、規模農業經營戶和農業經營單位。

普查員入戶進行現場登記,通過PDA數據採集程序採集農戶、規模農業經營戶以及農業經營單位的數據並進行初審,通過移動互聯網將普查數據上傳到省級農普辦。

2.村民委員會和鄉鎮人民政府。

村民委員會和鄉鎮人民政府填報的普查數據由鄉級普查機構通過固定互聯網在普查數據處理系統中進行錄入與初審,並報送至省級農普辦。

(三)數據審核與驗收。

縣、地市、省級普查機構利用普查數據處理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數據審核、查詢、驗收等工作。

普查數據經省級普查機構審核確認後,向國務院農普辦上報凈化後的普查數據和審核報告單。

國務院農普辦接收、審核和驗收省級普查機構上報的數據和審核報告單。

(四)數據匯總。

國務院農普辦對驗收後的普查數據進行匯總。

(五)數據反饋與歸檔。

普查數據經國務院農普辦評估後進行反饋並歸檔。

四、數據處理軟體

普查數據處理軟體由國務院農普辦統一開發,包括:移動採集終端管理系統、PDA數據採集程序、普查數據處理系統等。移動採集終端管理系統和普查數據處理系統分別在國家、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兩級部署。

(一)移動終端管理系統:負責PDA的注冊管理;完成數據採集應用程序、普查制度、程序補丁包、普查制度修訂包和培訓教材等相關數據向PDA推送等任務。

(二)PDA數據採集程序:負責農戶、規模農業經營戶和農業經營單位的數據採集。完成數據初審、數據上傳等任務。

(三)普查數據處理系統:由數據採集報送、數據交換和數據處理三個中心構成。省級數據採集報送中心接收所轄地區PDA端上傳的農戶、規模農業經營戶和農業經營單位的普查數據、採集與報送行政村和鄉鎮的普查數據,並由數據交換中心將數據傳送到省級數據處理中心,同時與國家級數據交換中心進行定時同步。縣、地市和省級統計人員登錄省級數據處理中心進行數據審核與查詢,並在報告期將凈化後的數據和審核報告單通過數據交換中心提交到國家。省級數據匯總工作在省級數據處理中心完成。

國家級數據交換中心將同步到的省級普查數據傳送到國家級數據處理中心;國家級統計人員登錄國家級數據處理中心瀏覽、查詢普查數據;根據省級農普辦上報的審核報告單進行數據審核與驗收,並完成數據的匯總、反饋與歸檔等工作。

普查數據處理系統示意圖

五、數據處理環境要求

(一)鄉級數據處理環境要求。

鄉級普查機構要具備必要的數據處理辦公環境和網路環境,2台以上計算機、1台筆記本電腦、1-2台激光列印機、防病毒系統、大容量移動硬碟等。同時,根據本地區業務情況為一線普查員配備PDA。

(二)縣級數據處理環境要求。

縣級普查機構必須具備專用的數據處理辦公環境,100M以上區域網和2M以上與地(市)級、省級及國家級統計內網接入的網路環境,4台以上計算機、2-3台激光列印機、客戶端安全管理系統等。

(三)地市級數據處理環境要求。

地市級普查機構必須具備必要的數據處理辦公環境,具備100M以上區域網和10M以上與省級、國家級統計內網接入的網路環境, 8台及以上計算機、2-3台激光列印機,客戶端安全管理系統以及UPS供電環境等。

(四)省級數據處理環境要求。

1.移動終端管理平台:配備3台伺服器,含操作系統、相應的資料庫軟體和應用中間件。其中,PDA不超過10萬台的省,配備1台低檔伺服器用作資料庫伺服器,1台低檔和1台中檔伺服器用作應用伺服器;PDA超過10萬台的省,配備1台低檔伺服器用作資料庫伺服器,2台中檔伺服器用作應用伺服器。

2.普查數據處理系統:

——數據採集報送中心:配備4台伺服器,含操作系統、相應的資料庫軟體、應用中間件和消息中間件。其中,2台中檔伺服器用作資料庫伺服器,2台低檔伺服器用作應用伺服器。

——數據交換中心:配備6台伺服器,含操作系統、相應的資料庫軟體、應用中間件和消息中間件。其中,2台低檔伺服器作為前置交換伺服器,4台中檔伺服器作為交換資料庫伺服器。

——數據處理中心:配備6-8台伺服器,含操作系統、相應的資料庫軟體、應用中間件和消息中間件。其中,2台高檔伺服器用作資料庫伺服器,4-6台中低檔伺服器用作應用伺服器(農戶數量不超過1000萬時,配備4台;超過1000萬時,配備6台)。

3.安全設備:配備1套網頁漏洞檢測工具,1台資料庫安全審計系統,2台應用防火牆,1台堡壘主機,互聯網出口處1台DDoS防護設備。省級身份認證系統(在二經普統一配置的基礎上或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進行升級和擴容),用戶容量根據實際業務需求配備。

4.其他設備:配備2台負載均衡交換機,2台光纖交換機和2台存儲設備。

5.網路環境:互聯網接入帶寬大於100M。

6.機房環境:要求機房承重荷載、用電負荷、空調系統及供配電符合國家相應的標准規范;要求機房分區,數據採集報送中心要放入互聯網專區(DMZ區),數據交換中心和數據處理中心要放入等級保護的本項目專區。

設備配置參數參考附件。

(五)國家級數據處理環境要求。

(略)。

六、數據處理人員配備要求

為保證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採集、處理和系統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應設立數據處理相關技術工作崗位,建立崗位責任制,配備相應的數據處理人員。其中,省級數據處理人員配備要求如下:

1.組織協調:1人。負責數據處理相關工作的組織和協調。

2.系統管理:1-2人。負責系統軟硬體的運維管理和相關技術支持等。

3.網路管理:1-2人。負責網路環境的運維管理和相關技術支持等。

4.應用管理:4-6人。負責各應用系統的管理和相關技術支持等。其中,移動終端管理平台1-2人;數據採集報送中心1人;數據交換中心1人;數據處理中心2-3人。

5.安全管理:1人。負責信息安全管理。

6.機房管理:1人。負責機房環境的管理。

7.PDA管理:1-2人。組織地市級農業普查辦公室進行PDA的驗收和發放,聯系並指導上網卡的登記注冊等工作。

七、安全保密

三農普數據處理工作依託於網路進行,信息網路的安全保密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必須按照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管理要求和技術標准進行安全管理,在數據處理中採取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措施,各級農普辦要按照國家相關的安全保密管理要求制定本級的三農普數據處理安全保密管理辦法。

省級節點在系統部署時,應遵循專區專域的原則,並對資料庫等重要系統的訪問採取最小授權的白名單訪問控制策略。省級和國家級的數據交換通過統計專網進行。地市和縣級農普辦數據處理要按照三農普數據處理安全保密管理辦法開展工作。

各級數據處理人員都要遵守普查保密規定,對經手的普查資料嚴格保密。

八、技術培訓

三農普數據處理技術培訓工作根據業務情況分級或跨級組織與部署。

九、數據處理經費

按照財政分級負擔原則和《全國農業普查條例》,普查數據處理設備由各級財政分別負擔。國家農普辦將向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申請三農普數據處理專項設備的中央投資。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現行投資政策規定,中央財政資金只能用於中西部地區的普查設備補助。請各級普查機構提早做好普查數據處理設備經費的申請和落實工作。

十、組織實施

國務院農普辦設立數據處理組,統一部署、組織和實施三農普數據處理工作。

各級普查機構應按照國務院農普辦的組織形式,成立數據處理組。各級數據處理組接受上級數據處理組的業務管理和技術指導,並在本級農普辦的領導下,負責組織實施本級的數據處理工作。

(一)准備階段。

主要任務是做好三農普數據處理前期的各項准備工作。包括:制定三農普數據處理方案和實施細則;制定有關數據處理的各類標准;數據處理軟體和硬體的采購;組織數據處理工作試點;數據處理軟硬體的技術培訓;數據處理環境的搭建等。

(二)數據處理和上報階段。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包括:組織普查員完成普查數據的現場錄入和數據上傳;組織鄉級普查機構進行數據的網上報送;組織完成數據審核、驗收、匯總和數據歸檔等工作。

(三)資料開發階段。

本階段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完成三農普匯編資料的分類匯總等工作。

(四)工作總結階段。

從工作組織、系統環境保障,技術方案、主要問題及經驗等方面,對本次數據處理工作進行認真總結。

十一、工作任務

各級普查機構數據處理工作任務如下:

(一)國家級。

1.負責制定數據處理工作方案與實施細則。

2.負責制定數據處理設備配備方案和組織數據處理設備的采購。

3.負責數據處理軟體的研製與開發。

4.負責國家級數據處理環境的准備和部署,負責系統安全。

5.負責組織國家級數據處理試點工作。

6.負責組織編寫數據處理軟體操作手冊。

7.指導省級數據處理工作和負責相關的技術支持。

8.接收省級上報的普查數據。

9.負責審核、驗收、匯總、備份及歸檔普查數據。

10.完成數據處理工作總結。

(二)省級。

1.負責制定本省的數據處理方案和實施細則。

2.負責組織接收並驗收采購的數據處理設備。

3.負責組織落實省級數據處理試點工作。

4.負責本省數據處理環境的准備和部署,負責系統安全。

5.負責本省相關的數據准備和PDA端的數據推送。

6.協助本省資產管理部門進行PDA設備及IT資產的管理。

7.指導地市級數據處理工作和負責相關的技術支持。

8.接收普查數據,並進行數據備份。

9.審核本省普查數據,並向國務院農普辦提交審核報告。

10.完成本省的數據匯總。

11.完成本省數據處理工作總結。

(三)地市級。

1.負責制定本地市的數據處理工作計劃與細則。

2.負責組織接收並驗收采購的數據處理設備。

3.負責本地市數據處理環境的准備及系統安全等工作。

4.協助本地市資產管理部門進行PDA設備及IT資產的管理。

5.指導縣級數據處理工作和負責相關的技術支持工作。

6.對本地市數據進行審核。

7.完成本地市數據處理工作總結。

(四)縣級。

1.負責制定本縣的數據處理工作計劃與細則。

2.負責組織接收並驗收采購的數據處理設備。

3.負責本縣數據處理環境准備和系統安全等工作。

4.協助本縣資產管理部門進行PDA設備及IT資產的管理。

5.指導鄉級數據處理工作。

6.對本縣數據進行審核。

7.完成本縣數據處理工作總結。

(五)鄉級。

1.負責制定本鄉鎮的數據處理工作計劃與細則。

2.負責本鄉鎮數據處理環境准備和系統安全等工作。

3.組織本鄉《鄉鎮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的數據錄入與上報工作。

4.組織和指導普查員注冊PDA,接收和裝載省級普查機構推送的數據。

5.組織和指導普查員利用PDA對《農戶普查表》、《規模農業經營戶普查表》和《農業經營單位普查表》的數據進行現場採集、初審與上傳。

十一、時間進度安排

(一)軟體開發。

2016年9月底前,完成數據處理系統的開發。

(二)系統環境准備。

2016年10月底,完成數據處理軟硬體設備采購,搭建好系統環境。

(三)數據處理試點。

2016年10月底,完成數據處理試點工作。

(四)數據處理軟硬體培訓。

2016年11月底前,完成數據處理軟硬體培訓工作。

(五)數據採集與處理。

參見三農普方案。

(六)數據處理工作總結。

2017年12月底前,完成數據處理工作總結。

Ⅸ 第三次農業普查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農業普查是全面了解「三農」發展變化情況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查清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基本情況,掌握農村土地流轉、農業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等新情況,反映農村發展新面貌和農民生活新變化,對科學制定「三農」政策、促進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國農業普查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全國農業普查條例》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於2016年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普查目的和意義
農業普查是全面了解「三農」發展變化情況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查清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基本情況,掌握農村土地流轉、農業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等新情況,反映農村發展新面貌和農民生活新變化,對科學制定「三農」政策、促進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普查對象和范圍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下列個人和單位:農村住戶,包括農村農業生產經營戶和其他住戶;城鎮農業生產經營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
普查的行業范圍包括:農作物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

普查內容和時間
根據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變化情況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需要,普查的主要內容包括:農業從業者基本情況;農業土地利用與流轉情況;農業生產與結構情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情況;新農村建設情況;農村人居環境與農民生活方式變化情況。
普查的標准時點為2016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6年度資料。

普查組織和實施

全國農業普查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為加強對普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國務院決定成立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領導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協調解決普查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統計局,負責普查日常工作的組織和協調。
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突出重點,優化方式,統一組織,創新手段,認真做好普查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實施工作。其中,涉及固定資產投資保障方面的事項,由發展改革委負責和協調;涉及普查宣傳方面的事項,由中央宣傳部負責和協調。財政部、農業部等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設立相應的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認真做好本地區農業普查的組織和實施工作。對於普查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採取措施,切實予以解決。各級普查機構要充分發揮縣、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作用,從鄉、村幹部中選調現場組織和調查人員。地方有關部門應積極參與並認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地方普查機構應當根據工作需要,聘用或者從有關單位商調符合條件的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並及時支付聘用人員的勞動報酬,保證商調人員在原單位的工資、福利及其他待遇不變,穩定普查工作隊伍,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

普查經費保障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所需經費,按照分級負擔的原則,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並列入相應年度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確保到位。

普查工作要求
(一)堅持依法普查。各級監察機關和統計執法機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農業普查條例》有關規定,嚴肅查處普查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確保普查數據質量。普查取得的農戶和單位資料,嚴格限定於普查目的,不得作為任何單位和部門對普查對象實施考核、獎懲的依據。各級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普查所獲取的普查對象個人和商業秘密,必須履行嚴格的保密義務;要做好普查資料管理、開發和共享,發布普查數據必須經上一級普查機構核准。
(二)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利用自主衛星資源,准確測量全國主要農作物的時空分布,查清現代農業生產設施狀況;廣泛使用智能手持電子數據採集設備,建立普查數據聯網直報系統,提高普查工作信息化水平和效率,減輕基層普查人員工作負擔。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級普查機構要會同宣傳部門認真做好普查宣傳的策劃和組織工作,主動向新聞單位提供情況。要通過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方式,廣泛深入宣傳普查的重要意義和要求,宣傳普查工作中涌現出的典型事跡,報道違法違紀案件查處情況,引導廣大普查對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廣大普查人員依法開展普查,為普查工作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附件:國務院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
國務院
2015年6月11日

組成人員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
組長:汪洋國務院副總理
副組長:江澤林國務院副秘書長
王保安統計局局長
張勇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胡靜林財政部副部長
陳曉華農業部副部長
成員:王世明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韓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宮蒲光民政部副部長
張蘇軍司法部副部長
胡存智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
田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
張為民統計局副局長
張建龍林業局副局長
黃守宏國研室副主任
杜勤錄總後勤部軍需物資油料部副部長
岳愛生武警部隊後勤部副部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兼任。

Ⅹ 統計法律法規有那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我國唯一的一部統計法律,於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6年5月15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九次會議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經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修訂通過,於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53號 現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的決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3、《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修訂統計資料保密管理辦法是很必要的,不僅有利於更好地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而且有利於保障國家核心秘密統計資料的安全。今後凡是絕密、機密、秘密統計資料,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對外發表。

各報刊、雜志發表未公布過的統計數字,事先一定要送統計部門或有關業務部門核對,並辦理審批手續,以免造成混亂。

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17年5月28日發布,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5、《統計執法檢查規定》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統計執法檢查工作,保障統計法和統計制度的貫徹實施,維護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

(10)農業普查條例第39條擴展閱讀

統計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1、統計法律:即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制定的關於統計方面的行為規范。

2、統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於法律、高於地方統計法規和統計規章。

3、地方統計法規:是由有地方立法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並於本地方實施的統計行為規范。

4、統計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關統計的規范性文件。

熱點內容
湛江法院新聞 發布:2025-01-19 16:58:02 瀏覽:265
要有規章制度的說說 發布:2025-01-19 16:48:14 瀏覽:262
益陽律師收費 發布:2025-01-19 16:37:52 瀏覽:220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