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伊朗法規

伊朗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5 23:27:49

Ⅰ 伊朗監獄為什麼規定處女不能被執行死刑

說起伊朗大家想起的肯定是古波斯,沒錯它的前身就是波斯古國。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

伊朗,全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是中東國家,位於亞洲西部。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彷彿與這個世界相脫俗一樣,與世界格格不入。伊朗法律規定處女不能處死刑,但這難不倒聰明的伊朗公僕,對於想殺的處女,只要在行刑前夜由獄卒幫她破身,使她變成「非處女」,然後再行處決,這就繞過了法律上的難題。伊朗一個獄卒18歲時被選當破身人。據他說,這些處女對破身比行刑還怕,常拚命反抗,哀號慘叫,個別烈女需在食物中摻加催眠葯才能行事。

關於這個法律,跟伊朗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系,大家都知道,地位平等對伊朗婦女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根據伊斯蘭教法,她們並非成熟的國家公民,所有重要的決定必須由其父親或者是丈夫做出。作為成年人,伊朗婦女在做決定的時候經常是必須與自己的丈夫坐下來商量。婦女婚後能否出去工作,完全由其丈夫來決定。還有住在什麼地方,甚至連自己的妻子能否出國或者是離開某個城市,都取決於丈夫的態度。

Ⅱ 我打算和一位伊朗女子結婚。按照中國法律規定,外國人在華工作須取得

外國人在國內工作辦理工作許可證就可以,用人單位可以辦理外籍員工工作許可。

Ⅲ 發朋友圈說刺殺伊朗會有什麼犯了哪條法規

發朋友圈說刺殺伊朗應該不會犯到什麼法規,因為根本沒有可能實施這個行動。

Ⅳ 介紹伊朗投資政策法規的書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鼓勵和保護外國投資法》


鼓勵和保護外國投資法
第一章 定義
第一條

本法中所採用的術語和片語具有以下含義:
法律:鼓勵和保護外國投資法
外國投資者:根據本法第六條獲得投資許可的非伊朗自然人、法人或者使用國外資金來源的伊朗自然人、法人。
外資:由外國投資者引進伊朗的現金或非現金類各種資本包括以下內容:
1.通過銀行系統或其它渠道並經伊朗中央銀行認可引進伊朗的可兌換外匯現金。
2.機械、設備
3.儀器、零配件、散裝件、原材料、添加材料、輔助材料
4.專利權、專有技術、品牌、商標、專業化服務
5.外國投資者可轉讓的股息
6.內閣批準的其它內容
外國投資:獲得投資許可後,在一個新的經濟部門或原有的經濟部門所利用的外國資本
投資許可:根據本法第六條為每一項外國投資頒發的許可
組織;伊歷1353年4月24日通過的《財經部成立法》第五條中提到的伊朗投資和經濟技術援助組織
最高委員會:伊歷1354年3月12日通過的《伊朗投資和經濟技術援助組織章程法》第七條中提到的最高委員會。
委員會:本法第六條中提到的外國投資委員會。

第二章 接受外資的一般條件
第二條
接受外國投資應當有利於開發、發展工業、礦業、農業和服務業方面的生產,應當根據本法並遵循國家現行其他現行法律、法規,按照以下准則進行:
1. 有利於經濟的增長,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的提高,就業機會的增加和出口的增長。
2. 不威脅到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不破壞生太環境,不擾亂國家經濟,不破壞依靠國內投資而進行的生產活動。
3. 不導致政府向外國投資者提供特權,特權是指使外國投資者處於壟斷地位的權利。
4. 本法中外國投資所生產的產品及服務價值與頒發許可時國內市場的產品及服務價值的比例,在每個經濟部門不超過25%,國內行業不超過35%。內閣即將批準的《投資法實施細則》將明確外資可以投資的行業和數量
用於生產出口和提供出口服務(原油除外)的外國投資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備 注
1931年7月7日頒布的關於《外國公民不動產所有權法》依然有效,本法不允許以外國投資者的名義擁有任何形式、任何數量的土地。

第三條
被本法接受的外國投資享受本法的優惠,受本法的保護。這些投資通過以下二種途徑被接受:
1. 外資直接投放到對私營企業開放的領域。
2. 外資以\"國民參與\"、\"回購\"和\"建設、經營、轉計\"方式投放到所有行業。但這些投資不依賴政府、銀行、國營公司提供的擔保,完全用投資經濟項目的所得償還本金和利息。

備 注 一
如果以本條第二款\"建設、經營、轉讓\"(BOT)方式進入的外資及其利潤尚未被償還,外國投資者有權對留存在投資經濟部門的資本股份行使所有權。

備 注 二
關於本法第三條第二款的投資,如果新法或政府決策導致己簽訂的財務合同被禁止或中止執行,所引起的損失將由政府償還,但最多不超過到期的分期應付款額。內閣將在本法框架內確定可接受賠償的范圍。

第 四條
外國政府在伊朗的投資須經議會以個案方式批准,外國國營公司的投資將被視為私營公司的投資。

第三章 權威機構
第五條
組織是國家鼓勵外國投資、處理與外國投資有關所有事務的唯一官方機構。外國投資者必須向組織遞交有關投資、資本進入、項目選擇、資本撤出的申請。

第 六 條
為審批批第五條的申請,將成立一個以財經部副部長為主席的外國投資委員會,成員包括外交部副部長、國家管理和計劃組織副主席、中央銀行副行長以及視情而定的相關部的副部長。
投資許可經委員會通過並經財經部部長簽字後即可發放。
接受外國投資時,委員會應遵守本法第二條規定。

備 注
組織接到投資申請後,應該在十五天內對申請進行初步審議並將意見提交委員會,委員會應在組織提交意見後一個月內對其進行研究並書面公布審批結果。

第 七 條
為了簡化和加速外國投資申請的審批手續,所有有關機關包括財經部、外交部、商業部、勞工部、中央銀行、海關、工業所有制企業和公司注冊機關、環境保護組織等應該向組織推薦一名有本單位最高領導簽字同意的全權代表。被推薦的代表們作為該部門與組織之間的協調者和聯系人,處理與該部門有關的一切事務。

第四章 外國資本的保障和轉移
第八條
本法涉及的外國投資者享受與國內投資者同等的權益、保護和優惠。

第 九 條
不得沒收外國投資或將其財產收歸國有。除非為了公共利益,按照法律條款,以非歧視性的方式,對其財產進行沒收或對其所有制進行國有化。但在此之前,應盡快按投資的實際價值給於適當的賠償。

備注一
賠償損失的要求必須在財產被沒收或所有制被國有化後一年內向委員會提出。

備注二
因沒收財產和國有化所有制引起的糾紛將根據本法第十九條解決。

第 十 條
外資可以部分或全部轉讓給國內投資者,或在獲得委員會的同意並經財經部部長批准後轉讓給另一個外國投資者。一旦向其他外國投資者轉讓資本,接受方必須具備起碼的投資者條件,按照本法規定,其將被視為前投資者的繼承人和參與者。

第五章 外資的接受、出入境的規定
第十一條
外資可以下列一種或幾種方式進入伊朗並受本法保護。
1.兌換成里亞爾的現金。
2.用於直接購買或訂購與外國投資有關商品的未兌換成里亞爾的現金。
3. 經權威機關評估的非現金資本。

備 注
本法實施細則將明確外資的注冊手續和評估萬人。

第十二條
外資出、入境及轉移時如實行的是單一匯率即國家官方匯率,就按官方匯率結算。如未實行單一匯率,按經中央銀行確認的當日自由市場匯率結算。

第十三條
公司在完成全部義務並交納了法定的費用後,提前三個月通知委員會,經委員會通過並財經部部長批准後可將原投資、派生的利潤或投資餘款匯出伊朗。

第十四條
外資在扣除了稅款、費用及法定儲備金後,其利潤經委員會通過並財經部部長批准後可匯出伊朗。

第十五條
在《外國投資法》框架內,經委員會通過並財經部部長批准後,給外國投資者的優惠分期付款以及專利、專有技術、技術服務、咨詢設計、品牌、商標和管理等各種合同的費用可以匯出境外。

第十六條
第十三、十四、十五條中所提到的外資轉移應遵照本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第十二、十四、十五條中所提到的外資轉移按以下方式獲取外匯。
1.從銀行購買外匯。
2.使用外資的經濟部門通過出口所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獲取外匯。
3.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出口合法商品所得外匯。

備 注 一
投資許可中必須註明上述途徑中的一種或數種。

備 注 二
中央銀行在獲得組織的同意和財政部部長的批准後應該確保本條第一款給外國投資者的可匯出外匯。

備 注 三
本條第二、三款的投資許可將被視為出口許可。

第十八條
在投資許可框架內,進入伊朗的外資未被使用部分在撤出伊朗時,不受外匯法律法規和進出口法規的限制。

第六章 解決糾紛
第十九條
政府與外國投資者在投資方面的糾紛如不能通過協商解決,則由國內法院進行調解,除非與外國投資者所在國政府在雙邊投資合同中一致同意用其他方式進行解決。

第七章 其他
第二十條
有關執行部門應該按照組織的要求,在發放簽證、居住證、營業執照、安排就業等方面為在私營企業進行投資的外國投資者、外國經理、外國專家以及他們的直系親屬提供便利。

備 注
組織與實施部門之間的糾紛根據財經部部長的意見解決。

第二十一條
組織有義務讓公眾了解有關外國投資者、外國投資、投資機會、伊朗的合作夥伴以及其他方面的情況。

第二十二條
執行本法的所有各部、各國營公司、政府下屬各組織和公共機構有義務向組織提供有關外國投資的情況和報告。以便組織根據上一條款採取措施。

第二十三條
財政部長應每六個月向議會有關委員會遞交一份組織在外國投資方面的工作報告。

第二十四條
本法及實施細則自通過之日起,1334年 8月 7日通過的 《吸引和保護外國投資法》及《實施細則》作廢。以前根據原投資法接受的外資納入本法管轄。本法內容如果被未來的法律法規所取代或修改,那麼,新法將對此作出解釋。

第二十五條
本法實施細則將在二個月內由財經部制定並交內閣批准。

Ⅳ 濕地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

濕地公約
濕地公約(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薩爾(Ramsar)簽訂的,故該公約又稱拉姆薩爾公約。公約的全名是:「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它是一個政府間公約,是濕地保護及其資源合理利用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框架。現在有130個締約方,共有1140個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總面積9170萬公頃。

1971年2月2日訂於拉姆薩,經1982年3月 12日議定書修正)各締約國, 承認人類同其環境的 相互依存關系;考慮到濕地的調節水份循環和維持濕地特有的動植物特別是水禽棲息地的基 本生態功能。相信濕地為具有巨大經濟、文化、科學及娛樂價值的資源,其損失將不可彌補;期望現在及將來阻止濕地的被逐步侵蝕及喪失;承認季節性遷徒中的水禽可能超越國界,因此應被視為國際性資源;確信遠見卓識的國內政策與協調一致的國際行動相結合能夠確保對濕地及其動植物的保護;

茲協議如下:

第一條

1.為本公約的目的,濕地系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

2.為本公約的目的,水禽系指生態學上依賴於濕地的鳥類。

第二條

1.各締約國應指定其領域內的適當濕地列入由依第八條所設管理局保管的國際重要濕地名冊,下稱「名冊」。每一濕地的界線應精確記述並標記在地圖上,並可包括鄰接濕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區域以及濕地范圍的島域或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特別是當其具有水禽棲息地意義時。

2.選入名冊的濕地應根據其在生態學上、植物學上、湖沼學上和水文學上的國際意義。首先應選入在所有季節對水禽具有國際重要性的濕地;

3.選入名冊的濕地不妨礙濕地所在地締約國的專屬主權權利。

4.各締約國按第九條規定簽署本公約或交存批准書或加入書時,應至少指定一處濕地列入名冊。

5.任何締約國應有權將其境內的濕地增列入名冊,擴大已列名冊的濕地的界線或由於緊急的國家利益將已列入名冊的濕地銷或縮小其范圍,並應盡早將任何上述變更通知第八條規定的負責執行局職責的有關組織或政府。

6. 各締約國在指定列入名冊的濕地時或行使變更名冊中與其領土內濕地有關的記錄時,應考慮其對水禽遷移種群的養護、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國際責任。

第三條

1.締約國應制定並實施其計劃以促進已列入名冊的濕地的養護並盡可能地促進其境內濕地的合理利用。

2.如其境內的及列入名冊的任何濕地的生態特徵由於技術發展、污染和其他人類干擾而已經改變,正在改變或將可能改變,各締約國應盡早相互通報。有關這些變化的情況,應不延遲地轉告按第八條所規定的負責執行局職責的組織或政府。

第四條

1. 締約國應設置濕地自然保護區,無論該濕地是否已列入名冊,以促進濕地和水禽的養護並應對其進行充分的監護。

2.締約國因其緊急的國家利益需對已列入名冊的濕地撤銷或縮小其范圍時,應盡可能地補償濕地資源的任何喪失,特別是應為水禽及保護原棲息地適當部分而在同一地區或在其他地方設立另外的自然保護區。

3. 締約國應鼓勵關於混地及其動植物的研究及數據資料和出版物的交換。

4.締約國應努力通過管理增加適當濕地上水禽的數量。

5. 締約國應促進能勝任濕地研究、管理及監護人員的訓練。

第五條

締約國應就履行本公約的義務相互協商,特別是當一片濕地跨越一個以上締約國領土或多個締約國共處同一水系時。同時,他們應盡力協調和支持有關養護濕地及其動植物的現行和未來政策與規定。

第六條

1.締約國應在必要時召集關於養護濕地和水禽的會議。

2. 這種會議應是咨詢性的,並除其他外,有權:

A.討論本公約的實施情況;

B. 討論名冊之增加和變更事項;

C. 審議關於依第三條第2款所規定的列入名冊濕地生態學特徵變化的情況;

D. 向締約國提出關於濕地及其動植物的養護、管理和合理利用的一般性或具體建議;

E.要求有關國際機構就影響濕地、本質上屬於國際性的事項編制報告和統計資料。

3. 締約國應確保對濕地管理負有責任的各級機構知曉並考慮上述會議關於濕地及其動植物的養護、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建議。

第七條

1.締約國出席這種會議的代表,應包括以其科學、行政或其他適當職務所獲得知識和經驗而成為濕地或水禽方面專家的人士。

2.出席會議的每一締約國均應有一票表決權,建議以所投票數的簡單多數通過,但須不少於半數的締約國參加投票。

第八條

1.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國際聯盟應履行本公約執行局的職責,直至全體締約國三分之二多數委派其他組織或政府時止。

2.執行局職責除其他外,應為:

A.協助召集和組織第六條規定的會議;

B.保管國際重要濕地名冊並接受締約國根據第二條第五款的規定對已列入名冊的濕地增加、擴大、撤銷或縮小的通知;

C.接受締約國根據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對已列入名冊的濕地的生態特徵發生任何變化的通知;

D.將名冊的任何改變或名冊內濕地特徵的變化通知所有的締約國,並安排這些事宜在下次會議上討論;

E.將會議關於名冊變更或名冊內濕地特徵變化的建議告知各有關締約國。

第九條

1. 本公約將無限期開放供簽署。

2.聯合國或某一專門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任一成員國或國際法院的規約當事國均可以下述方式成為本公約的締約方:

A.簽署無須批准;

B.簽署有待批准,隨後再予批准;

C.加入。

3.批准或加入應以向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總幹事(以下簡稱「保存機關」)交存批准或加入文書為生效。

第十條

1.本公約應自七個國家根據第九條第2款成為本公約締約國四個月後生效。

2.此後,本公約應在其簽署無須批准或交存批准書或加入書之日後四個月對各締約國生效。

第十條之二

1.公約可按照本條在為此目的召開的締約國會議上予以修正。

2.修正建議可以由任何締約國提出。

3.所提修正案文及其理由應提交給履行執行局職責的組織或政府(以下稱為執行局)並立即由執行局轉送所有締約國。締約國對案文的任何評論應在執行局將修正案轉交締約國之日三個月內交給執行局。執行局應於提交評論最後一日後立即將至該日所提交的所有評論轉交各締約國。

4. 審議按照第3款所轉交的修正案的締約國會議應由執行局根據三分之一締約國的書面請求召集。執行局應就會議的時間和地點同締約國協商。

5.修正案以出席並參加投票的締約國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6.通過的修正案應於三分之二締約國向保存機關交存接受書之日後第四個月第一天對接受的締約國生效。對在三分之二的締約國交存接受書之後交存接受書的締約國,修正案應於其交存接受書之日後第四個月第一天生效。

第十一條

1.本公約將無限期有效。

2.任何締約國可以於公約對其生效之日起五年後以書面通知保存機關退出本公約。退出應於保存機關收到退出通知之日後四個月生效。

第十二條

1.保存機關應盡快將以下事項通知簽署和加入本公約的所有國家:

A.公約的簽署;

B.公約批准書的交存;

C.公約加入書的交存;

D.公約的生效日期;

E. 退出公約的通知。

2.一候本公約開始生效,保存人應按照聯合國憲章第一百零二條將本公約向聯合國秘書處登記。

下列簽字者經正式授權,謹簽字於本公約,以資證明。

一九七一年二月二日訂於拉姆薩,正本一份,以英文、法文、德文和俄文寫成,所有文本具有同等效力,保存於保存機關,保存機關應將核證無誤副本分送所有的締約國。

Ⅵ 伊朗的法律幾種

伊朗的法律是憲法。
伊斯蘭革命後第一部憲法於1979年12月頒布,規定伊實行政教合一回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答1989年4月對憲法進行部分修改,突出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內伊正式批准經全民投票通過的新憲法。

熱點內容
婚姻法去身故保險金 發布:2025-04-26 03:40:30 瀏覽:294
2014陳印二建法規視頻 發布:2025-04-26 03:39:47 瀏覽:162
婚姻法ppt演示 發布:2025-04-26 03:30:44 瀏覽:858
法院抓好黨建工作 發布:2025-04-26 03:25:24 瀏覽:168
司法拍賣報名 發布:2025-04-26 03:19:32 瀏覽:857
鋁業公司規章制度牌 發布:2025-04-26 03:06:12 瀏覽:811
2016法治建設工作方案 發布:2025-04-26 03:06:07 瀏覽:767
石俊松律師 發布:2025-04-26 03:05:54 瀏覽:469
廣東德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6 03:01:08 瀏覽:214
收據演算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6 03:00:26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