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
㈠ 國內植物檢疫主要的法規依據是什麼
1.《檢疫法》
國內植物檢疫(簡稱內檢)第一個最早的法規文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於1957年12月4日公布的《國內植物檢疫試行辦法》(簡稱《辦法》)。《辦法》共14條,1600餘字,規定195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條規定「國內植物檢疫工作,由農業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業建設、農林水利)廳(局)及其所屬各級植物檢疫和植物保護機構執行。」近40年來,(這一植物檢疫體制基本未變。《辦法》同時公布了16種應檢植物、32種應檢病蟲),這是當時我國植物檢疫工作的執法文件。80年代以來,我國內檢工作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開始走向一個健康、法制的道路,依法辦事的全民族意識增強,在總結植檢工作基礎上,我國第一部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簡稱檢疫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於1991年10月30日通過,由國家主席楊尚昆簽署第53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檢疫法》共8章50條,全文6000餘字。它既是外檢執法的依據,也是內檢執法的依據。如《檢疫法》第十條規定「輸入植物種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必須事先提出申請,辦理檢疫審批手續。」這個審批手續在《條例》中規定由內檢省級(自治區、直轄市)檢疫機構辦理。這就是我國內外檢疫機構既分工又聯合的特色。1992年9月25日農業部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一、二類共計84種,其中有19種與國內檢疫對象名單是重復的。
2.《植物檢疫條例》(簡稱《條例》)和《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簡稱《細則》)
《條例》經國務院修訂,由李鵬總理簽署第9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於1992年5月13日發布施行。《條例》共24條3000餘字。
《細則》是由農業部長劉江簽署的第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於1995年2月25日發布施行的。《細則》共8章30條,全文約6000字。
《條例》和《細則》是內檢最重要的法律依據。《條例》第二條規定「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植物檢疫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主管本地區的植物檢疫工作。」《細則》第三條規定「農業部主管全國農業植物檢疫工作,其執行機構是所屬的植物檢疫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主管部門主管本地區的農業植物檢疫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農業主管部門所屬的植物檢疫機構負責執行本地區的植物檢疫任務。」即規定全國內檢工作的執行機構是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檢疫處),北京市的農業植物內檢執行機構是北京市植物保護站(檢疫科)。這一規定的重要意義在於主管部門和執行機構,認真執行《條例》和《細則》是內檢工作健康發展的關鍵。
3.《國外引種檢疫審批管理辦法》
農業部依據《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於1993年11月10日農(農)字第18號文件,公布了《國外引種檢疫審批管理辦法》的通知(簡稱《引種審批》),《引種審批》共9條15款2000餘字。《引種審批》第二條規定從國外引進種子苗木和繁殖材料,實行農業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廳(局)兩級審批。其執行機構是農業部全國植物保護總站(註:現改名為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廳(局)植物檢疫(植保植檢)站。《引種審批》對引種程序、引種數量、隔離試種等都作出了具體的規定,是我們辦理國外引種審批的重要法規依據。
4.《產地檢疫規程》
1985年以來,農業部制訂、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8種農業植物種子、苗木產地檢疫規程已在第一節中介紹了,這里不再重復。
5.《調運檢疫》
《農業植物調運檢疫規程》簡稱《調運檢疫》,由農業部提出,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年6月2日發布,1996年1月1日實施。
6.《要求函》
根據《條例》第十條、《細則》第十四條規定,農業部制定了《農業植物檢疫要求函》(簡稱《要求函》),在1983年10月農業部制定的《細則》中就開始實施調運檢疫《要求函》,至今已有13年歷史了。《要求函》的內容是說擬外埠(不是國外或地區)調入種苗的單位(個人),需事先到所在地植檢機構去辦理手續,取得《要求函》。調出單位(個人)或調入單位(個人)憑《要求函》到調出地植檢機構去報檢,無《要求函》,不予辦理檢疫手續。調運檢疫《要求函》是種苗調運重要的法律憑據,它體現了植物檢疫的基本原則和內檢聯防聯檢的特點。
7.《五部一局》文件和《五局一部》文件
農牧漁業部、林業部、鐵道部、交通部、郵電部、國家民航局於1983年8月1日發布《關於國內郵寄、托運植物和植物產品實施檢疫的聯合通知》(簡稱《五部一局》文件);北京市林業局、北京市農業局、北京市鐵路局、北京市交通局、北京市郵政管理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營運部於1991年11月1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內郵寄、托運植物和植物產品檢疫工作的聯合通知》(簡稱《五局一部》文件)。
《五部一局》和《五局一部》文件是郵政、民航、鐵路、公路運輸等承運部門與實施檢疫的農業、林業主管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把關和服務」的法律依據。
8.《第一名單》和《第二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於1995年4月17日文件《關於發布全國植物檢疫對象和應施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名單的通知》(簡稱《第一名單》),北京市農業局於1988年4月16日文件關於印發《北京市補充植物檢疫對象和應施檢疫的植物和植物產品名單》的通知(簡稱《第二名單》)。
世界上的危險性病、蟲、雜草種類繁多,其生物學、生態學系統復雜,植物檢疫執行機構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都一一列為檢疫對象,《第一名單》和《第二名單》是執法依據,也是檢疫工作重點。
另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廳(局)發布的補充檢疫對象名單即《第二名單》也是執行種苗國內調運檢疫的重要法律依據。
9.《辦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件1987年8月20日批轉的《北京市農業植物檢疫實施辦法》的通知(簡稱《辦法》),共19條,全文2000餘字。是北京市農業內檢執行機構—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的重要執法依據。
上列1~9項為綜合性檢疫法規,是內檢機構執法的重要依據。還有針對法規的貫徹落實,制定的有關「植物檢疫收費辦法」「專職檢疫員管理辦法」等規章。辦法也是內檢工作的法規依據。根據植檢工作需要,疫情變化、由主管部門提出的文件、要求等也是內檢工作執法的依據,在內檢工作中均應貫徹執行。
㈡ 對違反《植物檢疫條例》和《植物條件實施細則》經營單位和個人罰款,沒
《植物檢疫條例及實施細則》
第十八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植物檢疫機構應當責令糾正,可以處以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負責賠償;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植物檢疫證書或者在報檢過程中弄虛作假的;
(二)偽造、塗改、買賣、轉讓植物檢疫單證、印章、標志、封識的;
(三)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調運、隔離試種或者生產應施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的;
(四)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開拆植物、植物產品包裝,調換植物、植物產品,或者擅自改變植物、植物產品的規定用途的;
(五)違反本條例規定,引起疫情擴散的。
有前款第(一)、(二)、(三)、(四)項所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植物檢疫機構可以沒收非法所得。
對違反本條例規定調運的植物和植物產品,植物檢疫機構有權予以封存、沒收、銷毀或者責令改變用途。銷毀所需費用由責任人承擔。
第二十四條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尚未構成犯罪的,由植物檢疫機構依照《植物檢疫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一)在報檢過程中故意謊報受檢物品種類、品種,隱瞞受檢物品數量、受檢作物面積,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對當事人可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並責令糾正。
(二)在調運過程中擅自開拆檢訖的植物、植物產品,調換或者夾帶其他未經檢疫的植物、植物產品,或者擅自將非種用植物、植物產品作種用的,對當事人處以1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罰款,並責令糾正。
(三)偽造、塗改、買賣、轉讓植物檢疫單證、印章、標志、封識的,對當事人處以1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款。
(四)對違反《植物檢疫條例》第七條、第八條第一款、第十條規定之一,擅自調運植物、植物產品的,植物檢疫機構有權封存、沒收、銷毀或者責令改變調運植物、植物產品用途,並可對當事人處以1000元以上或者貨值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
(五)違反《植物檢疫條例》第八條第三款規定,不按植物檢疫機構的要求處理被污染的包裝材料、運載工具、場地、倉庫的,對當事人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並責令糾正。
(六)違反《植物檢疫條例》第十一條規定,試驗、生產、推廣帶有植物檢疫對象的種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或者違反《植物檢疫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未經批准在非疫區進行檢疫對象活體試驗研究的,對當事人處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七)違反《植物檢疫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不在指定地點種植或者不按要求隔離試種,或者隔離試種期間擅自分散種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對當事人處以1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罰款,並責令糾正。
有本條第一款(二)、(三)、(五)、(六)、(七)項違法行為之一,引起疫情擴散的,責令當事人銷毀或者除害處理,可並處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有本條第一款(四)項違法行為之一,引起疫情擴散的,責令當事人銷毀或者除害處理,可並處貨值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有本條第一款違法行為之一,造成損失的,植物檢疫機構可以責令其賠償損失。
有本條第一款(二)、(三)、(四)、(六)、(七)項違法行為之一,以營利為目的的,植物檢疫機構可以沒收當事人的非法所得。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的頒發通知
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的通知
[83]農(檢)字第內15號
各省、市、容自治區農業(農牧、農牧漁業)、林業廳局),各口岸動植物檢疫所、站,各省、市、自治區農業院(校)、農科院(所)。對外經貿、交通、鐵道、郵電、公安、衛生、外交、商業、輕工、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中國民航局,海關總署,商檢局,旅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
根據國務院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的有關規定,我部會同林業部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現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實施細則》是貫徹《條例》的具體辦法,《條例》中已有具體規定的《細則》中不再重復。在檢疫工作中應按《條例》和《實施細則》的規定全面執行。《實施細則》是內部規定,不向國外提供。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