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法規定
A. 會計法多少條規定不可做假賬,具體內容
第五條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第九條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第十四條
.....原始憑證記載的各項內容均不得塗改;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
第二十六條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二)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
(三)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
(四)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者隱瞞利潤;
(五)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條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佔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B. 對於會計賬簿的設置《會計法》有哪些規定
《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這是修訂後《會計版法》新權增加的內容。
會計賬簿是記錄會計核算過程和結果的載體。設置會計賬簿,是會計工作得以開展的基礎環節。設置並有效利用會計賬簿,才能進行會計資料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儲和提供,才能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才能通過會計賬簿所提供的信息來揭示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尋找改善經營管理的對策。
依法設賬問題,在我國會計工作實際中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由於依法經營的法制意識淡薄,一些單位不設賬,或者賬外設賬,或者私設「小金庫」,或者造假賬等,以達到種種非法目的,嚴重損害了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干擾了社會經濟秩序,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因此,《會計法》在總則中對依法設賬的基本要求作出規定,說明依法設賬的重要性。對依法設賬的具體要求,《會計法》的其他章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中都有相應的規定。
C. 根據《會計法》規定,我國的會計年度期間是( )。
1)通用業務會計准則。主要解決各行業共同行業務如貨幣性資產、應收賬款等業務的處回理。答
2)特殊業務會計准則。主要解決如外幣業務、租賃業務等特殊業務的會計處理。
3)財務報表會計准則。規范企業主要會計報表編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則。
每一具體會計准則一般包括引言(准則范圍)、定義(某准則涉及的概念)、一般確認原則、一般計量方法、一般報告原則、一般提示事項、附則(解釋權和生效日期)七個部分。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D. 會計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會計做賬有四個原則,即依法原則、全面系統原則、組織控制原則、科學合理原則。
一、依法原則各單位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設置 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其他輔助性賬簿,不允許不做賬、不允 許在法定的會計賬簿之外另外做賬。
二、 全面系統原則設置的賬簿要能全面、系統地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所 需的會計核算資料,同時要符合各單位生產經營規模和經濟業務的特點,使設置 的賬簿能夠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全貌。
三、 組織控制原則設置的賬簿要有利於賬簿的組織、做賬人員的分工,有利於加強崗位責任制和內部控制制度,有利於財產物資的管理,便於賬實核對,以保證企業各項財產 物資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四、科學合理原則做賬應根據不同賬簿的作用和特點,使賬簿結構做到嚴密、科學,有關賬簿 之間要有統馭或平行制約的關系,以保證賬簿資料的真實、正確和完整。賬簿格 式的設計及選擇應力求簡明、實用,以提高會計信息處理和利用的效率。
(4)會計法規定擴展閱讀
在會計核算中,經常會出現相同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有多種辦法可供選擇,例如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認定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也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企業可以在會計准則或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選擇使用。
但是,在一般情況下,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就不得隨意變動,如果企業在不同的會計期間採用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將不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理解,不利於會計信息作用的發揮。
當然也不是說企業所選擇的會計核算方法不能做任何變更,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企業也可以變更會計核算方法,並在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中作相應披露。在會計核算中遵循一貫性原則,有利於提高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可以防止某些企業和個人利用會計方法的變動,在會計核算上弄虛作假,粉飾財務會計報告。
E. 我國現行會計法規定的計賬方法是
你好!
我國現行會計法規定的計賬方法是「借貸復式記賬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F. 《會計法》中規定的法律責任的主要形式是( )。
《會計法》復中規定的法律責任制的主要形式是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即對違法者的制裁。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但《會計法》只規定了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特點:在法律上有明確具體的規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執行,由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其他組織和個人無權行使此項權力。
(6)會計法規定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構成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G. 最新會計法對固定資產價值的規定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對固定資產價值沒有做出具體規定。
對固定資產價值的規定是在《企業會計准則》中,《企業會計准則》第十三條對固定資產的定義為: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備以下特徵的有形資產:
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
2、使用年限超過1年;
3、單位價值較高。
《企業會計准則》只是強調「單位價值較高」,沒有給出具體的價值判斷標准,並突出固定資產持有的目的和實物形態的特徵。
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7)會計法規定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
1、企業在確認固定資產時,需要判斷與該項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實務中,主要是通過判斷與該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到了企業來確定;
2、取得固定資產所有權是判斷與固定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到企業的一個重要標志。凡是所有權已屬於企業,無論企業是否收到或擁有該固定資產,均可作為企業的固定資產;反之,如果沒有取得所有權,即使存放在企業,也不能作為企業的固定資產;
3、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要確認固定資產,企業取得該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支出必須能夠可靠地計量。企業在確定固定資產成本時,有時需要根據所獲得的最新資料,對固定資產的成本進行合理的估計。
4、企業由於安全或環保的要求購入設備等,雖然不能直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有助於企業從其他相關資產的使用獲得未來經濟利益或者獲得更多的未來經濟利益,也應確認為固定資產。
H. 會計法規定哪種單位必須設置總會計師
總會計師是本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負責人,負責本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和經濟核算專。參與本單位的重大屬經營決策活動。總會計師要嚴格按照總《會計師條例》履行職責。
全省國有和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含企業集團公司)必須依法設置總會計師;大型事業單位(如大型醫院、高等院校、企業化管理的科研院所等)也應設置總會計師;其他單位可根據內部管理需要自行決定是否設置總會計師。
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不能再設置與總會計師職責重疊的副職,不得以副總會計師代替總會計師。應設置而未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要按規定限期設置,拒不設置的要依法追究單位負責人責任。各單位提出的總會計師人選,要徵得同級會計工作主管部門同意。省、市財政部門的會計管理機構負責總會計師資格認定工作。
I. 《會計法》規定,我國的會計期間自( )。
正確答案:A
解析:我國企業的會計期間按年度劃分,以公歷年度為一個會計年度,即從每年的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故選A。
J. 會計法規定什麼事重要的會計信息
1.影響經營決策的重大債權債務
2.公司的重要資產
3.公司的一些重要的稅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