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建設法規結業論文

建設法規結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9-03 23:42:22

① 求建設法規論文

建議你去參考參考下(法學),漢斯出版社的,找下你的寫作思路吧

② 求土木工程專業 建設法規論文!

建設法規論文

實行建設監理制度是我國建設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是我國對外開放、利用外資、國際交往日益擴大的結果。自1998年開始試點以來,取得了很大成績,其在工程建設中地位日益提高,在控制工程質量、造價、工期的效果日益顯著,現在正在逐步在各行業推廣開來。

通過實行建設監理,使我國的建設工程管理體制開始向社會化、專業化、規范化的管理模式轉變,在項目法人與承包商之間引入了建設監理單位作為中介服務的第三方,在項目法人與承包商、項目法人與監理單位之間形成了以經濟合同為紐帶,以提高工程質量和建設水平為目的的相互制約、相互協作、相互促進的一種新的建設項目管理運行體制。同時眾多監理單位的建立,多家建立單位參與同一項目的投標與監理,使建設工程管理也引入了競爭機制,為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節約投資、縮短工期創造了條件,建設監理制度正在逐步由摸索、借鑒階段向完善、成熟階段發展。但是由於我國的建設監理制度起步晚,舊的建設工程管理體制還在運行並對束縛著監理制度的發展,對建設工程監理制度與質量監督的關系模糊,關於工程建設監理的法規制度不完善,監督引導機制不健全,對工程監理的作用、意義和監理人員的條件理解片面等原因,使我國的工程建設監理還存在許多問題,還有一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一、提高對實施項目監理的重要性的認識

目前業主、施工單位和質量監督機構對實行工程監理的意義及其重要性缺乏認識,對監理的地位及與各方的關系認識模糊,業主認為監理人員是自己的雇員,必須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按自己的要求辦,施工單位認為監理人員是業主利益的代表,是為業主服務與說話的,不把監理人員當作獨立的第三方看待,質量監督機構又認為監理人員代替了自己的職能,因而忽視了對工程質量的監管,由於以上的模糊認識,使工程建設各方在關系的協調上不順暢,監理人員的決定不能實施,監理人員的意見不能落實,監理效果不夠理想,工程質量監督出現漏洞,當工程出現質量問題時,容易出現互相推委扯皮的現象。因此建設項目各方及質量監督機構必須認識到在我國過去的工程建設管理體制下,由於責、權、利不明確,投資失控、進度失控、質量失控的現象不斷出現,造成了許多釣魚工程、高投入低效益工程和只有開工、沒有竣工的長尾巴工程,浪費了大量的建設資金,使建設項目喪失了許多發揮效益的好時機,造成了很大損失。通過十多年的監理實踐,證明實施工程建設監理是降低工程造價、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減少投資浪費的有效措施。
二、正確理解與明確業主與監理、承包商與監理的關系

業主與監理之間是通過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建立起來的一種委託與被委託的關系,雙方都要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行使各自的權力和義務。監理接受業主的委託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監理,但監理不是業主在項目上的利益代表,監理必須依據工程建設監理合同、設計文件、有關規范、規定及相關法律對項目實施獨立、科學、公正的監理,業主有權要求更換不稱職的監理人員或解除監理合同,但不得干預和影響監理人員的正常工作,不得隨意變更監理人員的指令。監理人員接受業主的委託,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監督與管理,要對業主負責,監理的一切活動必須以監理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為依據,以實現三個控制為目的,以自己的名義獨立進行,在業主與承包商之間要做到不偏不倚、獨立、客觀、公正。
監理與承包商都受聘於業主,二者之間沒有任何合同或協議關系,也不得簽署任何形式的合同或協議,不得參與承包商與工程建設有關的任何活動,他們只是在雙方各自與業主簽署的合同、設計文件、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約束下的監督與被監督、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監理人員必須獨立公正地行使監理權,認真維護業主與承包商的合法權益,承包商對監理人員的決定不能接受時,可以通過仲裁、申訴等方式解決。
三、要正確認識工程質量與工程建設各方的關系

一項工程項目的實施,要經過地質勘探、測量、設計、施工等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與工程建設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把工程建設質量簡單歸結到設計、施工或監理任何一方的說法或結論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當一項工程立項以後,要從工程的勘探、測量、設計階段抓起,直到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正常運行為止。在整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工程質量的缺陷,甚至工程質量事故。因此,當工程出現質量事故後,要根據工程建設資料,認真分析產生事故的原因,找出責任方,以便追究其責任。
四、加大培訓力度,嚴格培訓措施,規范監理市場

建設工程監理是一項技術服務性的工作,對監理人員的知識結構、知識的廣度、深度和監理人員的思想素質、道德修養都有著較高的要求,還要求監理人員具有一定實踐經驗、足夠的管理知識,要掌握與工程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要理解國家的有關政策,要具有一定的經濟方面的知識。建立監理人員持證上崗與注冊制度是維護監理秩序、保證監理人員質量和監理工程質量的有效措施。我國目前持有監理培訓證的人員有一萬多人,從絕對數字上看人數不少,應該基本能夠滿足我國建設市場的需要,但是由於我國目前建設監理市場不健全,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個人對監理工作的理解有偏差,監理單位與設計、施工、管理單位沒有脫鉤,許多持證的人員是各級領導幹部或一些設計、施工、管理單位的骨幹,有的甚至是單位的文秘、辦公室工作人員等,他們有證但不能上崗監理,而另一些在崗的監理人員又無證,不具備監理資格。同時我們的培訓工作有時又顯得流於形式,沒有嚴格的考試制度,許多人只報名,但不參加學習培訓,應付了事,對我們的監理工作和監理隊伍建設造成了不良影響,監理質量沒有保證。
五、加強對監理人員的教育,維護監理人員的公正、客觀、科學性

業主與監理人員是委託與被委託的合同關系,監理人員與承包商是監理與被監理的關系,監理要始終維持自己獨立第三方的位置,既不為經濟利益、為多攬工程而偏袒業主,也不收受承包商的任何禮品與賄賂,而做睜隻眼、閉隻眼、忽視工程質量的事,監理人員在施工現場,要對業主和承包商做到「不吃、不收、不要、不拿」,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手軟、不嘴短,客觀、公正地評價工程質量,維護自己的聲譽,贏得雙方的尊重,贏得客戶。
監理單位要建立監理人員學習與培訓制度,對監理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監理法規學習和思想道德教育,使監理人員有與監理工作相應的知識理論水平,有較強的責任感,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有敢於承認錯誤的勇氣,有敢於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氣魄,要敢於講真話、講實話,教育監理人員熱愛監理工作,維護監理單位的形象。

③ 急需一篇論文:建設法律法規對工程管理將起到什麼作用,2500-3000字

1、工程質量及安全的事前預警、事中監督、事後約束
2、工程人員行為法律約束及法律警示作用
3、工程風險的防範及處理

④ 對建設法規的一些論文

建設事業作為入世談判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涉及建築業、勘察設計咨詢業、房地產業、城市規劃、城市市政公用事業以及與建設領域相關的各項中介服務。在WTO協議中建設事業所屬領域屬於服務貿易協議的范疇。從服務貿易協議的內涵看,目前我國建設領域在當前國際服務貿易中基本上是處於勞動密集型的服務這個層次上,而發達國家則已經是技術、知識和資本密集型的服務的層次上。從長遠看,加入WTO對整個國民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利大於弊,對建設事業各行業而言也是如此。從近期看,對建築業、勘察設計咨詢業可能影響較大,而對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影響相對較小,沖擊最大的是與建設事業有關的各種中介服務。

我國建設事業存在的問題

應該看到,建設事業在取得了很大成績、得到了很大進步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這些問題和矛盾與WTO的運行規則和機制是不相吻合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我國建設領域的市場機制發育還不成熟,工程建設市場條塊分割的局面還沒有打破,沒有建立起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統一的、符合WTO規則的市場體系;二是還沒有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技術法規體系,政府還沒有完全按照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運用法律和經濟手段管理行業,行業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三是行業價格機制、取費標准等很不合理,良性的價格、取費運行機制尚未建成,建築行業、勘察設計行業、特別是市政公用行業企業的經濟效益不佳,極大地阻礙著行業發展;四是技術創新能力比較低。

建築業、城市市政公用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還比較落後,在勘察設計咨詢、城市規劃領域和發達國家相比在設計思想、理論方法和經營范圍、經營機制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促進行業技術進步的任務很重;五是建築企業、勘察設計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市政公用企業在技術、資金方面的實力不強,還沒有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成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管理水平較低,經營機制不靈活,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比較弱,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很小,個別行業至今還沒有進入國際市場;六是中介服務尚處於起步階段,體制不健全,管理不規范、隊伍薄弱,還沒有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的了解國外信息的網路體系。

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基本原則及涉及建設事業的主要內容

為了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GATT於1994年4月正式簽定了《服務貿易總協定》,成為國際服務貿易多邊法律框架和貿易規則。

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原則:總協定有最惠國待遇原則、透明度原則、發展中國家更多參與原則、市場准入原則、國民待遇原則、逐步自由化原則共六項基本原則。

我國加入WTO的原則:我國加入WTO主要有兩項基本原則,一是以關稅減讓方式為承諾條件加入,不承擔具體進口增長義務;二是以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進入。這樣做可以享受相應的待遇,並承擔與我國經濟和貿易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義務。

加入WTO我國建設領域所作出的承諾

——在市場准入方面:除城市總體規劃不對外開放、高檔房地產項目(包括高檔賓館、高檔公寓、高檔寫字樓)不允許外商獨資外,建設事業所屬其它領域均對外開放,按照各個行業的具體情況,在3年內或5年內,在技術可行的條件下,允許國外企業或個人以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定的4種提供服務的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向我國提供服務。

——國民待遇方面:基本享受國民待遇。

——在其他方面不作承諾。

加入WTO對建設事業的影響

加入WTO標志著我國建設事業將在3-5年內與國際建設市場逐步接軌,隨著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建設領域的開放速度也必將加大。加入WTO後,雖然近期對建設事業帶來的沖擊與國民經濟其它部門比相對較小,但是,一旦加入,仍將對我國建設事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從長期來看,有利有弊,但從總體來看是利大於弊。一方面國外企業要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必然要佔據國內建設市場的一定的份額,勢必增加國內建設企業參與競爭的激烈程度,有其沖擊的一面;另一方面也為建設事業擴大利用外資、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空間,對促進建設事業體制改革,加快建設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等增加新的動力,有其有利的一面。

——加入WTO對建設事業的積極影響

1、有利於加速我國建設事業所屬領域的市場化進程。盡管目前我國建設領域還處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的過渡時期,但是加入WTO以後,根據市場准入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我國經濟建設環境將會進一步得到改善,國外資本將會更多進入我國房地產、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等市場,需要進口的先進建築設備和建築材料的關稅將會進一步擴大,對外商進入我國建設市場更具吸引力。

2、有利於提高行業的管理水平。加入WTO後,按照透明度原則,成員國之間在法律法規和技術法規方面透明度要求高,這一方面將促進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依靠法律法規和技術法規去管理行業,運用法律法規和技術法規去調控市場,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完善市場風險約束機制;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根據WTO的規則,通過WTO組織,了解國外發達國家在建設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法規的情況,借鑒他們的行業管理經驗,完善我們的行業法律法規和技術法規體系,使我們能夠運用法律和經濟手段管理行業,提高我國建設領域的行業管理水平。

3、有利於加快行業的技術進步。加入WTO後,外國企業將會利用他們的優勢進入上述領域,這為我國擴大與世界各國的技術經濟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機遇。我們可以利用3-5年的過渡期,通過擴大利用外資,與國外企業合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快建築業、房地產業、城市規劃、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勘察設計和與此相關的各類中介服務等行業的技術創新步伐、促進行業技術進步。

4、有利於促進行業價格機制的改革。加入WTO後,很多國外企業要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將會在追求利潤方面給我們帶來經驗,促進我們一定要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確定市場價格,這就要求國內企業的產品定價、收費標准必須改變現有的定價模式,按照價格規律確定產品價格。這對於扭轉我國建築行業、勘察設計行業、特別是城市市政公用行業經濟效益不佳的狀況、建立合理的房地產價格運行機制都是十分有益的。

5、有利於促進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加快企業改革步伐。加入WTO後,國內企業將直接面臨國外企業的競爭,這就迫使國內企業增強競爭意識,更加自覺地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這將有利於國有建築企業、房地產企業、城市規劃、勘察設計和部分城市市政公用企業以及相關的各類中介服務企業全面走向市場,由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從而加快企業改革進程。

6、有利於行業組織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入WTO後,一方面隨著我國國內建設工程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將促使國內企業按照自身的技術、資金、人員狀況,調整發展戰略,通過與國外企業的嫁接,走集團化、專業化發展的道路,這將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管理水平和資金實力,培育和造就一批大型企業集團,提高中小企業專業化水平,推動行業組織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加入WTO後,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直接融資增強,按照市場准入和國民待遇的原則,這將有利於增強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有利於國內企業通過平等競爭不斷開拓國際市場,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價格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帶動機電產品和勞動力的出口。

7、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程質量水平。加入WTO後,要進一步強化市場競爭機制,引進先進的設計理念,優化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加強工程管理,合理控制工期,強化工程建設技術法規的實施和人員培訓,同時藉助WTO的規則,引進國外先進的施工機具和新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水平,提高工程質量。

8、有利於擴大信息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外建設領域的信息。加入WTO後,我們可以按照WTO制定的透明和公平的原則,藉助現代化的信息網路技術,及時了解國外在建築施工方面的新技術、勘察設計、房地產、城市規劃方面的新理念、行業管理方面的新經驗和國際市場的其它各種信息。這對我國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外的新技術、新思想、分析國際市場走向、指導國內企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加入WTO帶來的負面影響
1、對我國建設領域的市場產生較大的沖擊。由於當前我國建設領域市場的開放程度還不是很大,市場機制還不健全,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實力比較弱,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比較差。加入WTO後,按照市場准入原則和我國政府的承諾,在3-5年內雖然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從長期來看,中國建設領域建築業、勘察設計咨詢業、城市規劃、城市市政公用事業、房地產業和中介服務業的巨大市場將會被許多的外國企業看好,進入我國的外國企業必然增加。一般說來,他們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和較高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經營范圍廣,經營機制靈活,可以提供項目前期、勘察設計、設備采購、工程施工、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服務。因此,他們將憑借技術、管理、設備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千方百計在我國建設領域的市場佔有盡可能多的份額,從而對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獨資企業已有的市場構成威脅,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2、對現行的行業管理體制帶來沖擊。雖然我國在建設事業的管理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建設事業法律法規體系,運用法律手段進行行業管理,但是現行的建設事業法律法規仍然很不健全,一方面政府直接干預市場的行為依然存在,條塊分割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另一方面對市場風險的約束機制尚不健全,現有的一些法律法規與WTO的運行規則和國際通行模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不能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加入WTO後,按照透明度原則,行政干預行為、非關稅貿易壁壘都需逐步取消。如何按照WTO的規則,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進行行業管理缺乏經驗。因此加入WTO以後將會對我國現行的行業管理體制提出嚴峻挑戰。

3、對工程建設技術法規的管理產生沖擊。我國現有的各類工程建設技術法規約有3500項,要求強制執行的2700多項。強制性標准與推薦性標准存在制定、實施、修改方面透明度差、強制性標准范圍過寬、數量過多與WTO要求不協調等問題。加入WTO以後,現行的技術法規與國際標准對接難,給技術法規的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

4、對我國建設領域的中介服務將產生沖擊。我國建設領域的中介服務尚處於起步階段,體系不健全,管理不規范,隊伍薄弱,服務領域窄,沒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和發達國家比差距較大。目前我國的許多重大項目的評估、監理、造價咨詢等都是由外國的中介機構承擔。因此,加入WTO以後,我國建設領域的中介服務將面臨國外中介服務機構的嚴峻挑戰和強大壓力,將有可能產生極大的沖擊。

5、將加劇人才爭奪。由於我國在用人的機制、環境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弊端,不能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因此加入WTO後,外國企業將有可能利用他們在技術、待遇等方面的優勢,招攬人才,這將可能導致建設領域現有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的流失。

⑤ 通過建設工程法規學到了什麼500字

通過對《建設工程法律法規選編》的學習,首次初步了解了建築學專業相關法律知識,受益匪淺。其中讓我體會最深刻的是懂法守法的必要性,建設法律法規是指國家權力機關或其授權行政機關制定的、旨在調整國家及有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在建設活動中或建設行政管理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統稱。它也在各個方面發揮著作用。它詳細規定了哪些是必須所為的建設行為,哪些是禁止所為的建設行為;它保護符合法律規定的一切建設行為;它同時對那些違法建設行為作出適當的處罰。

近年來,由於市場的不規范和缺乏明確的法律制度,建築領域里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嚴重危機:工程款拖欠現象十分嚴重,施工企業在建成一座座高樓大廈的同時,往往因為建設單位拖欠奇絕工程款而深深困擾,從而給本來已經經濟十分緊張的施工企業雪上加霜。最後使得民工受罪:「沒有資金爭著上,有點資金全面上,有了資金也不給,逼著企業先墊上」,層層經濟壓力最後轉移到了民工身上,這是造成民工工錢被拖欠的一個重要原因。無序的掛靠,轉包及承包也存在著好多不合法的現象,還有由於我國的監理制度起步比較晚,工程監理單位更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無疑都需要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 縱觀整部《建築法規》,主要是圍繞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因為這些直接關繫到國計民生和全體公民切身利益。《建築法規》的出台可以解決以上這些現象,從而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

⑥ 求一篇學習建築工程規范的收獲或者心得或者體會的論文 要求1500字 急!採用後收到追加50分

通過一段時間對建築法規課的學習,越發的認識到它在建設活動中重要的規范作用。越來越多的土建類注冊考試都對建設法則提出了更高的掌握要求。

尤其是近來對土建類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規定中,第四條和第六條都明確規定:一級、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都必須設置《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科目。建築法規和建築活動的關系日益密切,更好的規范了建設行為,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建設法規是指國家權力機關或其授權行政機關制定的、旨在調整國家及有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在建設活動中或建設行政管理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統稱。它也在各個方面發揮著作用。它詳細規定了哪些是必須所為的建設行為,哪些是禁止所為的建設行為;它保護符合法律規定的一切建設行為;它同時對那些違法建設行為作出適當的處罰。

近年來,由於市場的不規范和缺乏明確的法律制度,建築領域里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嚴重危機:工程款拖欠現象十分嚴重,施工企業在建成一座座高樓大廈的同時,往往因為建設單位拖欠奇絕工程款而深深困擾,從而給本來已經經濟十分緊張的施工企業雪上加霜。最後使得民工受罪:「沒有資金爭著上,有點資金全面上,有了資金也不給,逼著企業先墊上」,層層經濟壓力最後轉移到了民工身上,這是造成民工工錢被拖欠的一個重要原因。無序的掛靠,轉包及承包也存在著好多不合法的現象,還有由於我國的監理制度起步比較晚,工程監理單位更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無疑都需要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

毫無疑問,《建築法規》的出台可以解決以上這些現象,從而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一日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這是我國建國以來的第一部建築法典,第一次把建築市場的規范運作納入法制軌道。

縱觀整部《建築法規》,主要是圍繞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因為這些直接關繫到國計民生和全體公民切身利益。《建築法規》用了民法通則中的連帶民事責任概念,對建築市場中相互推卸責任的混亂狀態起到遏製作用。以工程拖欠現象為例,《建築法規》就能較好的解決此類問題。

首先要嚴把建設工程合同簽訂關,盡量完善合同條款。建設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為了配合國家近年來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實施,專門擬定了一套新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本用於簽訂合同,合同條款格式嚴謹,且符合剛頒布的《合同法》、《建築法》、《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規定,能夠最大限度保護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

另外, 可以要求建設單位提供按期付款的履約擔保。為了使建設單位即發包方一開始就能夠及時支付工程款,雙方可以在合同中約定由發包方對應付的工程價款提供相應財產作為擔保,也可以由第三方來提供擔保,擔保的方式可以是連帶責任保證。這樣將來萬一發包方無力支付拖欠工程款時,承包方即可用發包方用以擔保的財產來清償債務,或者要求第三方承擔保證責任,從而使承包人的風險盡可能地降到最低。

其次,要正確運用、行使對建設工程的法定抵押權。根據《建築法規》及《合同法》規定,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的要回拖欠款。

再者,可以通過提起代位權訴訟保護承包人的合法利益。過去承包人在承接完建設工程後,發包方往往以其對外債權收不回來為由拒不支付工程款,對此承包人往往無計可施。而新頒布的《合同法》對債務的保全中的代位權訴訟作了明確規定,這就從法律上明確賦予了承包人代位求償的權利。

最後,在執行過程中對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可以予以強制執行。我國有關法律通過執行程序中的司法救濟手段對承包方的利益進行了保護—— 只要發包方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法院就可以追加其為本案的被執行人,要求其直接向承包人履行債務。

我覺得誠信缺失是造成工程款拖欠的重要原因。我們不僅僅要用法律來防範和治理失信行為、更要依靠良心和信念來支撐誠信制度,維護良好秩序的屏障。

因此我建議在建築業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體系系統,將企業身份、工程質量安全和服務情況等信息記錄在案,打造「誠信建築」,通過市場主體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來完成市場主體行為的互相約束和自我約束,這將大大緩解由於供大於求造成的嚴重不公平交易、拖欠工程款、惡意壓價等行為。最後,通過立法來確保工程保險和擔保的事實。

建築與法律都在實踐與研究中獲得了新的生命,不斷地更新、超越和創造自身的價值之維。在現代社會里,法律更是在建築市場中記著不可估量的監督和規范作用,協調整個建築市場的有效運轉,促進建築行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從事建築行業的我們更要充分認清《建築法規》的重要性,不光是我們為了考取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更是為了以後它在我們從事建築行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一個合格的建築師不光是要設計好的圖紙,更要合理建築規范,保證工程建築質量和安全,真正的為公民的切身利益著想,以建築法規來指導自己的建設行為。
我在上課時聽到老師講解一條條建築法,對我們國家在建築方面法律制度的健全感到高興,可是現實生活中的真的在按照法律規范執行那些法規嗎?又真正有哪些人了解懂得這些法規呢?我們遇到麻煩時真的用這些法規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了嗎?如果不是寫這篇作業,也許我都不會了解這些規定,也不會知道如何利用法律要回工程拖欠款,可是原本不了解這些法規的人又何止我一個呢?如何讓建築法規普及,讓更多的人了解它,運用它,更好的發揮它的規范作用,恐怕是我們法制機構要完善的方20世紀80年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開始進入中國,在這20多年裡,不僅國內對人力資源管理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了解,而且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也得到了極大的應用和發揮。

通過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習認識,對其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一圍繞勞動交易、分工協作和行為激勵的管理工作,與公司價值的創造、評價和分配過程直接相關。

一、人力資源管理也要重視人文因素:

所謂管理,就是管理者為了達到一定目標而對系統進行控制的活動,也就是通過計劃、組織、調節、監督等一系列控制活動,達到企業預期的目標。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代管理更加強調管理的軟化,重視管理的藝術。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不僅需要「理性」,用各種制度強化執行力;同樣也需要「非理性」,需要人文因素。現今機電石化公司的發展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各種繁雜的市場信息和用人機制的革新,使得公司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結合公司現狀,公司管理者要做管理工作,就必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藝術,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公司想要在今後的發展中保持長青,須將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戰略長遠性和適時性的統一,於企業規模要與企業自身的資源相匹配,團結的領導班子、組織公司員工積極參與到公司的建設中去,這是公司發展開展後續工作、取得良好發展的重要手段。

二、人是企業的靈魂:

人才和員工的參與是企業成功的重要砝碼。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所以公司的管理首先應該從人入手。而在現代企業的建設和管理中,人才的管理招聘、培養、配置、激勵和績效考核等內容始終是影響公司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

企業人力資源是企業員工的勞動能力總和,體現在具體的員工身上,不能離開員工能力談企業人力資源,但也不是絕對的個別員工的能力,是表現為不同員工之間相互協作產生的共同勞動力量;企業人力資源是企業可以控制的的員工能力總和,具體表現為員工能完成企業交付的工作任務,不能被企業控制的勞動能力,不能稱之為企業人力資源;企業人力資源是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員工能力總和,僅僅能夠控制的員工能力,還不能說是企業人力資源,只有員工能力帶來的產出大於獲取員工能力的投入,才是產生企業效益的員工能力,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企業人力資源。

機電石化公司如今經營模式的轉變、經濟增長平台的拓展,都給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公司要想在正確的構想下,實現公司發展的目標,就要更好的把握員工特質,通過有計劃的分工,發揮員工的作用,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讓員工能力帶來的價值大於獲取員工能力的投入,形成公司長效產出管理機制。

三、人才激勵走向薪酬與文化並行道:

激勵就是為每個職工提供一種追求與達到目標的手段,這些目標是在滿足企業目標的同時也將會滿足他個人的需要。

激勵是建立在人們的需要的基礎之上,需要不同,激勵的方式和手段自是不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企業員工的精神需要逐漸抬頭,員工除了希望滿足物質需求外,更追求在社會群體中的歸屬感、認同感、自尊感和成就感,希望實現自我價值,而且員工精神追求逐漸成為了當下主導需求。

機電石化公司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但是隨著公司領導層對公司企業文化的重視,公司逐漸加強了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勢必會在將來的發展中,使公司的能夠發揮公司文化的激勵作用,提高職工的需求層次,改變公司單一物質獎勵杠桿的局面,走上薪酬與文化激勵並行的道路,滿足職工社交、自尊和自我實現需求等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有效激勵職工、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人才培養由重管理走向開發向導

隨著企業競爭環境的不斷變化,員工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眾多自動化、信息化設備的使用,使得員工的成分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因此,相應的人事工作的管理思想,也要來一場革命——員工不僅是「成本」,更是資源,在人力資源上投資比在物質上投資收益更高,意義更大。人的潛力十分巨大,人才是招來的,挖來的,更應該是培養出來的。開發人力資源,一是靠學校教育,二是靠企業和單位培養。在知識經濟下的企業,更像是一所學校,它的首要任務是培養人才,一流的企業具有一流的「造血」功能,能夠將更累員工培養成各類人才。傳統的人事管理重在里而不是開發,為了迎接知識經濟帶來的激烈市場競爭,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應該實現由重管理輕開發走向開發向導,不再是關注企業的短期效益,而更多的是以長期目標位導向,把人力資源和發揮人的潛能當作現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重點。

機電石化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管理體系,公司擁有全新信息管理軟體,公司的人事管理也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培訓和教育機制也相對完善,每年公司都能根據公司的發展需要,對相關員工開展培訓工作,夯實公司生產的基礎;目前公司剛出台了公司3-5年的人力資源規劃,加強了公司用人的計劃性;員工激勵方面,除去物質激勵方式,公司正積極建設企業文化,以滿足員工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在招聘和納新方面,渠道廣泛,方式靈活,能夠從公司的實際用工需求出發,引進公司需求人才。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只有切實夯實了人力資源基礎,才能保證公司的生產工作正常開展,.學習人力資源管理有很大的價值,學好用好,受益匪淺。面。

⑦ 幫老公問個問題:城市規劃的結課論文怎麼寫啊

一、中西方古代和近現代城市規劃的思想和理論體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出現、人類居住環境的復雜化,產生了城市規劃思想並得到不斷發展。
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學說散見於《考工記》①、《商君書》②、《管子》③、《墨子》④等典故之中。《考工記》確定了「都」、「王城」和「諸侯城」的三級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區和道路系統等。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強調戰略思想和整體觀念,強調城市與自然結合,強調嚴格的等級觀念。戰國時期,列國都城採用了大小城制度;西漢長安城將宮室與里坊結為一體;南北朝時代的洛陽城則加強了全面規劃;宋開封城是按照五代的周世宗柴榮頒發的詔書,有規劃地進行擴建的要例;北宋中葉,開封城已走向較為開放的街巷制體系,形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城市結構形態;清代在北京城遠近郊區大力經營園林和離宮別館,使北京成為中國封建時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最輝煌實例。

在西方,在古希臘城邦時期已出現了希波丹姆規劃模式。古代羅馬建築師馬可·維特魯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的《建築十書》⑤闡述了城市選址、環境衛生、紡機建設、公共建築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原則。中世紀社會發展緩慢,城市多以教堂為中心。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阿爾伯蒂(A'er bo di)、安德烈亞·帕拉第奧(Andrea Palladio)、斯卡摩錫(Sikamoxi)等也提出了一些反映當時商業興盛和城市生活多樣化的城市理論和城市模式。產業革命前的歐洲城市城市規劃多側重於防禦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閉性強。

19世紀上半葉,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設想,把改良住房、改進城市規劃作為醫治城市社會病症的措施之一。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霍華德倡導「田園城市」;1915年蓋迪斯提出區域原則,倡導城市規劃與區域規劃相結合的學說。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另一種建設實踐:英國一些先進工業家在建設工廠的同時,建設新的工人鎮。至今,城市規劃仍是採取上面所說的舊城改建和新城建設兩種基本形式。19世紀90年代,西歐各國已逐漸形成以公共投資改進市政建設和控制私人用地相結台的城市發展戰略概念。制定城市建設法規最初的目的是維持整齊、清潔、安定的城市環境,以保障居民健康。城市建設和管理要有相應的法律體系,嚴格的城市建設法規可以提高城市規劃和建設的質量。產業革命後,城市內部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促使人們從理論上研究城市的結構和形態,尋求最佳模式。1922年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主張充分利用技術成就,建造高層高密度的建築群,使城市集中發展,以求得最好的生活環境和最高的工作效率,這種思想被稱為城市集中主義。美國建築師賴特(Frank Lioyd Wrignt)提出的「廣畝城市」認為城市應與周圍的鄉村結合在一起,平均每公頃居住2.5人,被稱為城市分散主義,這兩種城市模式影響甚廣。從城市功能要求出發提出各種城市布局形態,如帶形城市、同心圓式的環狀城市、楔子狀結構城市、多核心城市等;從城市中各種系統的組織出發,宏觀地研究城市所在的地區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形態的關系;從微觀上對構成城市的單元細胞進行剖析來研究城市的形態。

二、我國近現代城市規劃的編制階段、編制任務、工作內容

(一)城市規劃編制層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規定,我國目前的城市規劃編制層次,是在省(自治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指導下,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大、中城市根據需要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可以編制分區規劃,用以指導詳細規劃的編制。為了適應由計劃向市場體制的轉變,滿足城市規劃編制體系可以概括為「兩階段、五層次」的體系:兩階段是指城市總體規劃階段和城市詳細規劃階段。五層次是指總體規劃階段的城市規劃綱要、總體規劃、分區規劃三個層次和詳細規劃階段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兩個層次。

(二)城鎮體系規劃編制的任務和主要內容
1.城鎮體系規劃編制的任務
城鎮體系規劃編制的主要任務包括:綜合評價城鎮發展條件,制定區域城鎮發展戰略,預測區域人口增長和城市化水平,擬定各相關城鎮的發展方向與規模,協調城鎮發展與產業配置的時空關系,統籌安排區域基礎設施和社會設施,引導和控制區域內城鎮的合理發展與布局,指導區域內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

2.城鎮體系規劃的主要內容
城鎮體系規劃一般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綜合評價區域和城市發展、開發建設的條件;
(2)預測區域人口增長,確定城市化目標;
(3)確定本區域內的城鎮發展戰略,劃分城市經濟區;
(4)提出城鎮體系的功能結構和城鎮分工;
(5)確定城鎮體系的等級和規模結構;
(6)確定城鎮體系的空間布局;
(7)統籌安排區域內基礎設施和社會設施;
(8)確定保護生態環境、自然和人文景觀、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和措施;
(9)確定一個時期重點發展的城鎮,提出近期重點發展城鎮的規劃建議;
(10)提出實施規劃的政策和措施。

三、城市規劃的法規體系、行政體系以及調整和審批程序

一個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包括城市規劃法規體系、城市規劃行政體系和城市規劃運作(規劃編制和開發控制)體系三個基本組成部分。其中,城市規劃法規體系是現代城市規劃體系的核心,為城市規劃行政和城市規劃運作提供法理依據。

(一)城市規劃法規體系
現代城市規劃作為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定職能,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與政府行政管理的其他法定職能一樣,城市規劃的法規體系包括主幹法及其從屬法規、專項發和相關法。

(二)城市規劃行政體系
中國的城市規劃行政體系體現了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治的結合。根據《城市規劃法》,城市規劃的編制和審批實行分級體制。各級城市的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城市規劃。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城市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以及國務院指定的其它城市的總體規劃,經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除此而外的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和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其中市管轄的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中提規劃,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分區規劃和詳細規劃一般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三)城市規劃的審批
城市規劃實行分級審批:
1. 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報國務院審批。
2. 省、自治區城鎮體系規劃經國務院審查同意後,由建設部批復。
3.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有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
4. 省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城市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城市及國務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
5. 其他設市城市和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其中市管轄的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總體規劃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6. 其他建制鎮的總體規劃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城市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向上級人民政府報批城市整體規劃前,須經同級人民帶包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審議同意。

四、城市規劃與其他相關規劃的關系

(一)城市規劃與區域規劃的關系
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都是在明確長遠發展方向和目標的基礎上,對特定地域的各項建設進行綜合部署。區域規劃可為城市規劃提供有關城市發展方向和生產力布局的重要依據。區域的經濟發展決定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的發展也會促進地區的發展。區域規劃與城市規劃要和相配合,協同進行,在城市規劃具體落實過程中,有可能需對區域規劃做某些必要的調整和補充。

(二)城市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關系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計劃是城市規劃的重要依據之一,而城市規劃同時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年度計劃及中期計劃的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與城市規劃關系密切是有關生產力布局、人口、城鄉建設以及環境保護等部門的發展計劃。城市規劃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話所確定的有關內容,合理確定城市發展的規模、速度和內容等。

(三)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關系
我國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規劃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合理使用土地資源,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保護土地資源特別是耕地為主要目標,在比較宏觀的層面上對土地資源及其使用功能進行劃分和控制。而城市總體規劃則重於城市規劃區內土地和空間資源的利用。兩者應該是相互協調和銜接的關系。

(四)城市規劃與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關系
城市環境保護規劃是對城市環境保護的未來行動進行規范化的系統籌劃,視為有效地實現預期環境目標的一種綜合性手段。城市環境保護規劃屬於城市規劃中的專項規劃范疇,是在宏觀規劃初步確定環境目標和策略指導下,具體指定的環境建設和綜合整治措施。

(五)城市規劃行政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的關系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與其他行政主管部門是平行的職能機構。各個機構依據法律授權或城市人民政府的指定,各有其主管的事務范疇,互不覆蓋。各部門應當各司其職,互不越權。但是,城市規劃與計劃、土地、交通、房產、環保、環衛、防疫、文化、水利等許多方便的工作都是有密切的關系。各行政部門的工作需要相合銜接和配合。

⑧ 建築法規論文

淺談當前工程監理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工程建設監理是建設監理單位接受業主的委託和授權,根據國家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有關工程建設法規和工程建設監理合同以及工程建設合同所進行的旨在實現項目投資目的的微觀監督管理活動。監理在促進、保證工程質量的作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現階段工程監理不到位,「名不副實」、難於充分發揮作用等問題,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監理活動的發展。本文的主要問題及對策。關鍵詞:監理 問題 對 一、目前影響監理工作的主要問題
1、監理單位的體制問題。
目前,我國監理單位的性質,基本上都是股份制的民營企業。內部人員的組成,是股東與雇員的關系,除了股東和在該公司注冊的監理工程師能相對穩定在一個單位里執業外,其他監理人員的流動性很大,有的工程一個施工周期,會調換多個監理人員。有的監理公司,名義上是外地「某某監理有限公司」,且資質等級都是乙級、甲級公司,但實際操作、運轉的人員都是當地人士,一套班子多個牌子、「借雞抱窩」的情況較多。
2、監理與業主的關系問題。
監理與業主的關系,從理論講,應該是委託與被委託方的合同關系,並且不存在利益和厲害關系。但現在有很多監理公司與工程項目的建設方存在著「姻親」關系:有的是建設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分公司,有的雖然不是集團公司的一部分,但集團公司「某某經理」、「某某領導」卻是該監理公司的大股東,實際控制著、存在著自己乾的活自己監理,此類監理項目機構類似或等同於建設單位的「工程部」。
4、監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參差不齊。
實行監理行業准入制度以來,我國監理隊伍的相應專業知識和基本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監理工程師,從全國執業考試中獲得;近年,部分省、市,經過主管部門考核,很多從事監理工作的人員,獲得監理工程師的職業資格。但是,從整體素質而言,仍然還不能適應監理市場的需要。一方面現有的監理從業人員,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是從不同的專業轉換而來,從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建設管理部門、大專院校或其他下崗單位的轉行或退休的監理人員,學歷相差懸殊,有研究生,也有初中畢業,且文化水平偏低的占絕大多數;職稱差別很大,有高級工程師,也有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
5、部分監理人員事中、事前控制的能力偏差,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監理旁站到位不到「點」。
到施工現場隱蔽抽檢、巡查時,經常可以聽到現場監理人員的回答:「施工單位還沒有報驗」,或在監理驗收簽認後,監督抽檢發現並指出關鍵部位或關鍵工序的質量問題時,如:KL縱筋的錨固長度嚴重不足;柱筋縱筋由多變少直徑由小變大插筋的錨固長度短2/3等時,現場監理人員經常會「如夢初醒」「理直氣壯」地「指導」施工人員應「如何如何」,或會告訴你,他已經發現,等等。這些關鍵部位、關鍵工序之所以出現質量問題,咎其責任主要應由施工方承擔,但與監理旁站不到位或到位不到「點」有著直接的關系。
二、加強管理,提高綜合素質,樹立良好形象
加強對監理企業的宏觀管理。
建築市場的准入制度,給各地企業的流動、競爭帶來了廣闊的空間。但是外來企業的名不副實的進入,不但不會促進競爭,反而會影響建築市場的正常秩序,在對外地企業的監管上,一是准入等級制度,重點要核查總監理工程師、專業監理工程師等執業注冊人員是否一致;二是強化對監理執業人員的管理。省、部級控制監理工程師的注冊。市(縣、市)建設主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等應對監理上崗人員進行備案登記管理,規定在一個單位的最低執業期限、流動報備管理等,減少或避免過於頻繁的流動,保持監理人員的相對穩定性。三是建立、健全連帶責任制。公司領導對總監,總監對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對一般監理人員,不僅要負管理上的連帶責任,而且要負技術上的連帶責任,提高業主和施工方對監理單位的信任度。
(二)、制定合理的監理取費標准,制止不正當競爭。
建築產品是承包商生產出來的,監理業績和信譽是靠規范操作建立起來的。監理操作的內容很多,當前特別要重視規范監理取費標准。市場競爭激烈,每一項工程都會有七八家甚至更多的單位競相投標,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的單位為了達到承攬工程的目的,採用一些不規范不正當的手段來提高競爭力,排擠別人,當前最突出的方式是主動壓低取費標准。這種行為,雖能攬到監理業務,但卻給工程監理的實際操作留下隱患。要知道,沒有良好的成果最終是得不到業主的認同的。低價的代價基本上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給所在單位的長遠發展設下了絆腳石。所以,合理取費標準是規范監理的基礎,它能為項目實際監理創造必要的物質基礎。
(三)、加強對執業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素質,是提高監理質量的有效途徑。
監理人員的素質是企業形象的窗口,企業要重視、加強對所屬人員的培訓。從監理在施工現場反映的情況看,監理企業主要應抓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
一是及時、適時及做好施工圖的熟悉、審閱工作。
監理單位在收到全套施工圖紙後,監理公司要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認真審閱圖紙,領會設計意圖,熟悉圖紙細節,明確工程監理的關鍵部位,對控制目標進行分解,編制分項工程、關鍵部位監理旁站規劃及實施細則。在施工圖審閱和監理時,要克服和消除「施工圖是經過審查的」、只要「按圖監理就可以」的思想。要領會、理解設計說明中「未盡事宜按有關規范、標准施工」的深層含義,要善於在「紙上談兵」時,事前發現諸如樓梯梯段凈高不足、樓梯平台凈寬不足等違反強制性標准、不符合規范規定且影響使用功能等設計疏忽,並在工程施工、隱蔽前發現、協調處理。
二是適時做好從業人員的不定期培訓。
當今是新知識、新材料、新技術在各行業應用速度極快的時代,不斷更新思想,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更新技術是各行各業生存發展的需要,不更新就意味著倒退,就意味著等待淘汰。當國家對建築業有新的法規、政策出台時,當某種現象已經成為行業的通病或頑疾時,當某工程質量事故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後果影響極大時,當國家對建築新材料的使用、推廣應用新操作技術,對規范、圖集作較大調整時,監理企業要適時對從業人員進行短期的強化培訓,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從業人員要克服通過行業准入關就可萬事大吉的思想,要及時、主動、盡快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拓寬知識面,掌握從業的基本技能。
(四)、落實旁站制度,保證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工程質量。
監理工作的重點要放在事前控制,這是監理職能的要求。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隱蔽、施工,監理人員要實行旁站、巡視或平行檢查,不能等到即成事實,待施工質檢報驗後,才「秋後算帳」。因為關鍵部位、關鍵工序一旦形成,輕則做返工處理(如鋼筋尚未隱蔽)影響工期,重則違反強制性條文,留下工程質量隱患或永久缺陷。一旦出現需要採取事後補救的情況,雖然主要責任在施工方,但也從側面反映了監理的業務水平、監理的深度、事前控制等方面能力的不足。所以,制定針對性強、符合所監工程特點的監理旁站計劃,並在實際監理活動中予以落實,更好地體現監理企業綜合水平和現場監理人員管理良好素質。
(五)、 加強管理,嚴格驗收程序。
監理是受項目業主的委託,對工程建設項目進行監督管理的社會組織。無論從隸屬關系還是從合同關繫上監理都不應為施工單位承擔質檢工作。不能讓施工企業的自檢流於只作資料的形式。監理每次驗收時,只要發現其不合格分項超出抽檢允許數量,就不要繼續往下進行驗收,要求其先進行整改。整改合格後再次驗收,監理除驗收首次發現不合格項整改情況外,對所報驗收段重新全面抽驗。以此類推,直到抽驗合格為止。這樣可以避免施工單位只改正監理提出部位,而對其他部位不預檢驗及整改的弊病,從而督促其質檢員認真驗收。
三、結束語
當前監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既有體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機制上需要探索、解決的制度的原因。解決和克服這些問題,需要企業自身的重視,執業人員的努力,也需要主管部門的協調、管理和支持,更需要全行業共同創造和諧的監理氛圍。

熱點內容
湛江法院新聞 發布:2025-01-19 16:58:02 瀏覽:265
要有規章制度的說說 發布:2025-01-19 16:48:14 瀏覽:262
益陽律師收費 發布:2025-01-19 16:37:52 瀏覽:220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