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
① 安全,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關系
網友:你好!
1、 安全—本人理解是對人類沒有任何危險和傷害的行為謂之安全。即人們對於人類生命(身體)、生存、生活、活動(包括學習、工作、生產)、物資、財產不會產生任何危害、危險、威脅、傷害、損壞所追求的環境、條件(包括設備、設施、工具、工藝、技術及措施)和目標謂之安全。也是人們感覺和盼望一種十分安定、舒適、順利、和諧、和平不受任何傷害的生存、生活、活動環境、條件和目標。安全是一個范圍比較大的廣義名詞,包括國家安全、領空安全、海洋安全、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等。
2、安全生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避免發生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採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證從業人員的人生安全,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
3、應急管理—是指人們在生產、生活活動中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突發事故而採取的相應預防和處置措施及管理方法。其中包括國家安全應急管理、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等。
4、安全、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是相互相成的關系,即應急管理是安全、安全生產一個重要工作內容,安全、安全生產工作離不開應急管理。政府官員及安全生產管理者管安全必須管安全生產、管安全生產必須懂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措施和管理方法。
詳細情況到國家安全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應急管理中心咨詢!
希望我的答復對你有幫助!
②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工作,遵循哪些原則
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方針和「四不放過」原則。在處理事故時,當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時,要首先救治傷員,然後才保護財產;處理正在發生的事故時,要把保護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在確保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採取措施.管理工作內容概括起來叫做「一案三制」。
「一案」是指應急預案,就是根據發生和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事先研究制訂的應對計劃和方案。應急預案包括各級政府總體預案、專項預案和部門預案,以及基層單位的預案和大型活動的單項預案。
「三制」是指應急工作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制。
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就是要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預案體系。所謂「縱」,就是按垂直管理的要求,從國家到省到市、縣、鄉鎮各級政府和基層單位都要制訂應急預案,不可斷層;所謂「橫」,就是所有種類的突發公共事件都要有部門管,都要制訂專項預案和部門預案,不可或缺。相關預案之間要做到互相銜接,逐級細化。預案的層級越低,各項規定就要越明確、越具體,避免出現「上下一般粗」現象,防止照搬照套。
二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應急管理體制。主要建立健全集中統一、堅強有力的組織指揮機構,發揮我們國家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形成強大的社會動員體系。建立健全以事發地黨委、政府為主、有關部門和相關地區協調配合的領導責任制,建立健全應急處置的專業隊伍、專家隊伍。必須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武警和預備役民兵的重要作用。
三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應急運行機制。主要是要建立健全監測預警機制、信息報告機制、應急決策和協調機制、分級負責和響應機制、公眾的溝通與動員機制、資源的配置與徵用機制,獎懲機制和城鄉社區管理機制等等。
四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應急法制。主要是加強應急管理的法制化建設,把整個應急管理工作建設納入法制和制度的軌道,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來建立健全預案,依法行政,依法實施應急處置工作,要把法治精神貫穿於應急管理工作的全過程。
③ 國家對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有哪些規定
安全生產法上要求
第三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版、監控,權並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也就是說,有重大危險源的,必須要有應急預案。
另外國家鼓勵企業實施 安全生產標准化 達標工作。
其中 就有應急管理的 內容。
如果企業開展 安全生產標准化 達標工作,則應該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編制應急預案,定期演練和評審,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應急工具物資,提供應急能力。
④ 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廢止沒有
國家安全復生產監督管理總制局令第89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決定》已經2017年1月10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廢止文件中就有《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
⑤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執法的對象是什麼
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對象是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特別是礦山、金屬冶煉和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帶儲存設施的)、儲存企業,使用危險化學品達到國家規定數量的化工企業。內容主要包括企業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應急救援物資裝備配備、執行應急預案管理規定、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和事故應急處置等七個方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