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杭州市精神衛生條例

杭州市精神衛生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9-04 06:16:08

⑴ 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創造整潔、優美、文明的城市環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市市區的街道轄區、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西湖風景名勝區范圍內,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與分區負責,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杭州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各區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第五條各業務主管部門應當按本條例的規定,協同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搞好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一)工商行政主管部門對市場和經營性攤點的市容環境衛生實施監督管理;
(二)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對公園、風景點、綠地和西湖水域的市容環境衛生實施管理;
(三)建築業主管部門對建築工地的市容環境衛生實施管理;
(四)房地產主管部門對拆遷工地的市容環境衛生實施管理;
(五)公安、市政公用主管部門對佔用、挖掘道路和停車場的市容環境衛生實施管理;
(六)交通、市政公用、林水等主管部門負責對各自業務的范圍內河(航)道的市容環境衛生實施管理;
(七)其他業務主管部門對各自業務范圍內涉及市容環境衛生的事項實施管理。
負有市容環境衛生協同管理職責的業務主管部門不履行職責的,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知其履行職責,限期改正。第六條各級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市容環境衛生監察隊伍,對本地區的市容環境衛生進行監察管理。
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本部門、本系統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檢查,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第七條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市容環境衛生群眾性監督隊伍,協助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監督管理工作。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把城市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組織實施。城市市容環境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由各級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編制。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單位,應當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和市容環境衛生科學知識的宣傳,增強公民的文明意識和市容環境衛生意識。中小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進行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的教育。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的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積極引進、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水平。第十一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享受良好的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的權利,有維護、改善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和愛護公共環境衛生設施的義務;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有權勸阻和舉報。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尊重市容環境衛生工作人員的勞動,不得妨礙、阻撓市容環境衛生工作人員履行職責。
市容環境衛生工作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文明作業,為群眾提供方便。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對在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第十三條城市中的建築物、公共設施、廣告標志、公共場所的容貌,必須符合國家和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城市容貌標准。第十四條城市中的建築物應當保持外形完好、整潔。凡破損、色彩剝蝕、不潔的,產權單位或個人應當及時維修、清洗。
城市主要道路臨街建築物的陽台和窗戶外、屋頂、平台、外走廊不得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第十五條臨街建築物安裝空調設備、設置遮陽雨篷,必須符合安裝、設置的有關規定。第十六條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到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建築垃圾、工程渣土處置手續。
建築施工工地周圍應當設置不低於2.5米的遮擋圍牆;建築垃圾、工程渣土堆放在建築施工工地以外的,必須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周圍應當設置高於1米的遮擋圍欄。
施工作業時,應當有防止塵土飛揚、泥漿灑漏、污水外流的措施。建築施工工地出口處必須設置車輛沖洗設施,防止車輛帶泥行駛。
建設工程竣工時,應當同時拆除各種臨時工棚、設施和應當拆除的建築物,並將施工現場清理干凈。

⑵ 杭州市愛國衛生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愛國衛生工作,保障人民身心健康,提高社會衛生水平,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杭州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應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的愛國衛生工作,是指政府組織領導,動員全民參與,增強公共衛生意識,消除危害健康因素,預防疾病,改善環境質量和生活質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社會性衛生活動。第四條 愛國衛生工作實行政府組織、屬地管理、部門協作、全民參與、科學治理、社會監督的方針。第五條 組織開展愛國衛生工作是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責。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愛國衛生工作,把愛國衛生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及時發布公共衛生信息,提高社會總體衛生水平,使社會總體衛生水平的提高與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相適應。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愛國衛生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實行專款專用。第六條 參加愛國衛生活動是單位和個人的權利和義務。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違反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危害公共衛生和公民健康的行為進行舉報。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受理舉報,並為舉報者保密。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或者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對愛國衛生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九條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愛國衛生工作進行資助、捐贈。
捐贈的資金和物品應當專門用於愛國衛生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章 機構與職責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具有法定行政管理職能的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各級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設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實施本區域內的愛國衛生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監督、檢查愛國衛生工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的貫徹實施;
(二)組織制定愛國衛生工作規劃及年度計劃;
(三)組織制訂愛國衛生工作規章制度;
(四)組織開展愛國衛生宣傳及全民健康教育;
(五)組織動員全社會參加愛國衛生活動;
(六)組織、協調有關單位開展愛國衛生工作;
(七)組織開展愛國衛生監督檢查、評比活動;
(八)開展愛國衛生工作交流、合作和有關科學研究;
(九)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
(十)完成同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愛國衛生工作任務。
市、區、縣(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並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愛國衛生日常工作;具有法定行政管理職能的管理委員會、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落實專門工作人員,負責愛國衛生日常工作。第十一條 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由衛生、建設、環境保護、農業、教育、交通、工商行政等成員單位組成,實行分工負責制。各成員單位應當根據愛國衛生工作發展的要求及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愛國衛生工作。第十二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村(居)民委員會和其他組織,應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設立愛國衛生組織或者配備專(兼)職愛國衛生工作人員,在當地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指導下,開展本單位的愛國衛生工作。第三章 管理與監督第十三條 每年四月為全市愛國衛生活動月。
愛國衛生活動月期間,應當結合當地突出的社會衛生問題開展活動。第十四條 愛國衛生工作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
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應當督促轄區內的單位落實愛國衛生工作措施,定期檢查、考核愛國衛生目標管理責任制的實施情況。單位應當定期將愛國衛生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情況向轄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報告。第十五條 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應當組織開展創建衛生城市、衛生縣城、衛生鄉(鎮)、衛生街道、衛生村、衛生居民區和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的活動。
 未評為衛生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的,當年不得評為同級文明單位。第十六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村(居)民委員會和其他組織應當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完善有關衛生設施,落實衛生達標責任制,開展經常性的愛國衛生活動,使單位愛國衛生工作達到規定標准。具體標准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村(居)民及房屋承租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搞好室內衛生,保持和維護公共樓梯、走廊、庭院及其他規定范圍內的室外環境衛生,按規定的時間、地點、方式傾倒垃圾。房屋所有權人應當督促房屋承租人搞好有關衛生工作,遵守公共衛生制度。

⑶ 杭州市精神衛生條例(2016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發展精神衛生事業,規范精神衛生服務,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精神衛生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精神衛生工作,是指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的預防、治療、康復等精神衛生服務以及相關的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心理健康促進,是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策略的制定及實施、對公民進行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心理問題與心理危機的處置等活動。第三條精神衛生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點干預、廣泛覆蓋的原則,實行政府領導、部門合作、家庭和單位盡責、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第四條市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市的精神衛生工作。區、縣(市)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精神衛生工作。

發展和改革、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規劃、市場監督管理、城市管理等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精神衛生工作。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依照法律和本條例的規定開展精神衛生工作,並協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做好有關精神衛生工作。

殘疾人聯合會、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紅十字會、科學技術協會、計劃生育協會等團體,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開展有關精神衛生工作。第五條全社會應當理解和關懷精神障礙患者。

精神障礙患者有獲得精神衛生服務的權利,有依法參加和享受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等社會保障的權利。

禁止歧視、侮辱、虐待、遺棄精神障礙患者。禁止非法限制精神障礙患者的人身自由。

未經精神障礙患者本人或者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其進行錄音、錄像、攝影,不得公開精神障礙患者及其近親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因學術交流等需要在一定場合公開精神障礙患者病情資料的除外,但是應當隱去能夠識別其身份的資料。第六條精神障礙患者病癒後,在入學、考試、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與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

精神障礙患者病癒後,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者聘用合同期內,其所在單位應當為其安排適當的工種和崗位,在待遇和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視。

有勞動能力的精神障礙患者病癒後有權參加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殘疾人聯合會應當為其提供就業培訓和推薦就業服務。第七條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為精神衛生工作提供志願服務,對精神衛生工作進行捐贈。捐贈人捐贈的財產應當依法管理和使用。第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障礙患者給他人造成嚴重人身傷害,本人及其監護人無力承擔賠償責任的,受害人可向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申請補助,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二章精神衛生服務體系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精神衛生工作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將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衛生服務納入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並將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建立健全購買公共精神衛生服務的機制,形成功能完善的精神衛生服務網路。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本轄區的精神障礙患者資料庫,並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管理。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建立健全精神障礙患者個案管理制度,幫助精神障礙患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落實本市各項救助政策。第十條本市建立以精神衛生專科醫療機構為主體,設置精神科門診或者心理治療門診的綜合性醫療機構、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醫療機構為輔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機構、精神障礙患者社區養護機構和心理咨詢機構等為依託的功能完善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第十一條市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等部門和殘疾人聯合會建立精神衛生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精神障礙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健全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制度。

市和區、縣(市)應當建立精神障礙患者、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突發事件應急聯動、綜合治理處置機制,預防、處置精神障礙患者、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發生傷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的行為。

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和殘疾人聯合會應當加強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機構和社區養護機構建設,提高工作人員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⑷ 蘇州市精神衛生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發展精神衛生事業,規范精神衛生服務,保障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全民心理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民心理健康促進、精神障礙預防和治療、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市精神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廣泛覆蓋、重點干預、依法管理的方針,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第四條精神障礙患者的人格尊嚴、人身和財產安全、個人隱私依法受到保護。全社會應當尊重、理解、關愛精神障礙患者。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侮辱、虐待精神障礙患者。

精神障礙患者的教育、勞動、醫療以及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對病情穩定患者,不得以患精神障礙為由,侵害其就學、就業等合法權益。第五條精神障礙患者的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

禁止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家庭暴力,禁止遺棄精神障礙患者。第六條全社會應當尊重精神衛生從業人員。精神衛生從業人員的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第七條市、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精神衛生工作,將精神衛生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編制精神衛生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精神衛生工作協調機制、工作責任制和考核監督機制。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開展預防精神障礙發生、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等工作,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指導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按照規定建立關愛幫扶小組,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篩查和登記,做好相關服務和管理工作。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精神衛生工作需要,建立精神衛生工作保障機制,將精神衛生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八條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是精神衛生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和實施精神衛生工作規劃,對精神衛生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教育部門負責將精神衛生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指導和督促各類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患有精神障礙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公安機關負責對危害公共安全、危害他人安全或者有傷害自身行為的精神障礙患者開展應急處置,並按照部門職責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督促監護人履行日常監護責任。

民政部門負責對符合條件的精神障礙患者進行社會救助和福利保障,會同衛生健康、公安、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殘疾人聯合會等部門和組織,開展社區康復服務工作。

婦女聯合會代表婦女參與精神衛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動實施,開展面向婦女的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提供相關咨詢和維權服務。

殘疾人聯合會協助做好精神衛生康復服務工作,反映患有精神障礙的殘疾人訴求,維護患有精神障礙的殘疾人合法權益。

發展和改革、財政、司法行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交通運輸、文化廣電和旅遊、退役軍人事務、應急管理、行政審批、市場監管、體育、信訪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精神衛生相關工作。第九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開展精神衛生宣傳教育,鼓勵和支持各類團體和社會組織普及精神衛生知識,提高公眾對精神障礙的認知和預防能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知識的公益宣傳,營造全社會尊重、理解、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的輿論環境。第十條市、縣級市(區)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個人開展精神衛生志願服務、捐助精神衛生事業、興建精神衛生公益設施。

對在精神衛生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市、縣級市(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第二章精神衛生服務體系第十一條本市建立健全以精神衛生專科醫療機構和精神衛生防治技術管理機構為主體,設置精神科門診或者心理門診的綜合性醫療機構為輔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社區康復機構、托養服務機構和心理咨詢機構等為依託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

⑸ 杭州市精神衛生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精神衛生工作,提高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保護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精神衛生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精神衛生工作,是指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等精神衛生服務以及相關的管理活動。本條例所稱心理健康促進,是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策略的制定及實施、對公民進行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心理問題與心理危機的處置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心理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感知、情感、思維、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第三條精神衛生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點干預、廣泛覆蓋、依法管理的原則,建立政府領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第四條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精神衛生工作作為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精神衛生工作需要,將精神衛生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並逐年有所增長。同時,應當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生活、醫療救助機制。第五條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全市精神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區、縣(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精神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
民政、公安、司法、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財政、人事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精神衛生工作。
殘聯、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有關群眾團體和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協助做好有關精神衛生工作。第六條精神疾病患者有獲得精神衛生服務的權利,有依法參加和享受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等社會保障的權利。
禁止歧視、侮辱、虐待、遺棄精神疾病患者。禁止非法限制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
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公開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第七條精神疾病患者病癒後,在入學、考試、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與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
精神疾病患者病癒後,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者聘用合同期內,其所在單位應當為其安排適當的工種和崗位,在待遇和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視。
有勞動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病癒後有權參加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
有勞動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病癒後,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殘聯應當為其提供就業培訓和推薦就業服務。第八條從事精神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社會工作者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
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改善工作條件,加強職業保護,保障精神衛生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和社會工作者的合法權益,對在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人員,予以表彰和獎勵。第九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理解和關懷精神疾病患者。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為精神衛生工作提供志願服務,對精神衛生工作進行捐贈。第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給他人造成嚴重人身傷害,其本人及監護人確實無力承擔賠償責任的,受害人可向市、區、縣(市)人民政府申請補助,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二章精神衛生服務體系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精神衛生工作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將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衛生服務納入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形成功能完善的精神衛生服務網路。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統,及時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況、疾病負擔和公民對精神衛生服務的需求。第十二條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了解本行政區內公民的精神疾病患病情況。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為本行政區內的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檔案、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定期隨訪,並根據病情需要,協助或督促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第十三條綜合性醫療機構應當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有條件的可開設精神科門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根據精神衛生服務的需求,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及其他精神衛生服務。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對非精神科執業醫師、執業護士進行精神衛生知識培訓,提高其促進心理健康和識別精神疾病的能力。

⑹ 面對社會精神病人,給社會人民造成的損失及人身傷害應該誰來負

根據我國《刑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由此可見,在我國,犯罪嫌疑人一經鑒定為精神病人或者在實施犯罪的過程中處於精神病病發期時,那麼,公安機關立案的應撤銷案件;已移送起訴的,檢察院應作出不起訴決定;在審理過程中,法院應作出終結訴訟的裁定。值得注意的是,這條規定並不意味著精神病人犯罪在法律上不被認定為犯罪,而只是表明由於精神病人不具有責任能力從而不承擔刑事責任。精神病人由於意識及意志方面的缺陷,法律對其進行保護,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也符合刑法罪責相適應的原則。但是,一概將行為人放回社會,不僅被害人的心理得不到慰藉,更重要的是將極大地威脅到社會其他成員的利益。這種作法的缺陷可見一斑。其一,精神病人犯罪多為兇殺等暴力性的犯罪,社會危害性及人身危險性都很大,法律採取一味的「放任」態度將不利於社會的安全和穩定;其二,精神病人犯罪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法律對精神病人的保護僅僅停留在事後不承擔責任的程度,是無法根本保護精神病人合法權益的,使得精神病人犯罪的嚴峻性問題的解決失去了有力的保障機制;其三,由於有關精神病人犯罪方面的法律弱化了其應有的威懾力,且對精神病的鑒定事宜,法律未作出具體而明確的規定,因此,社會上有些人可能利用法律的空白,假裝精神病人來逃避法律責任

⑺ 上海市精神衛生條例(2014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發展精神衛生事業,規范和完善精神衛生服務,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開展維護和增進市民心理健康、預防和治療精神障礙、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等活動,推進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領導精神衛生工作,組織編制精神衛生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設和完善精神障礙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精神衛生工作協調機制和工作責任制,統籌協調精神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對有關部門承擔的精神衛生工作進行考核、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預防精神障礙發生、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康復等工作。第四條市衛生計生部門主管本市精神衛生工作。區、縣衛生計生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精神衛生工作。
民政、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發展改革、財政、司法行政、規劃國土資源等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精神衛生工作。第五條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依照法律、法規或者接受政府委託,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精神衛生工作。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依照法律和本條例的規定開展精神衛生工作,並對所在地人民政府開展的精神衛生工作予以協助。
鼓勵和支持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紅十字會、科學技術協會等團體,以及行業協會、慈善組織、志願者組織、老齡組織等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開展精神衛生工作。第六條精神障礙患者的人格尊嚴、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受侵犯。
精神障礙患者的教育、勞動、醫療以及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學校或者單位不得以曾患精神障礙為由,侵害精神障礙患者康復後享有的合法權益。第七條精神障礙患者的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幫助精神障礙患者及時就診,照顧其生活,做好看護管理,並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
精神障礙患者的家庭成員應當創造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幫助精神障礙患者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就學、就業能力。
禁止對精神障礙患者實施家庭暴力,禁止遺棄精神障礙患者。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醫療機構和專業人員開展精神衛生宣傳活動,鼓勵和支持各類團體和社會組織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引導公眾關注心理健康,提高公眾對精神障礙的認知和預防能力。
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互聯網站等媒體應當宣傳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礙預防知識,營造全社會尊重、理解、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的輿論環境。第二章精神衛生服務體系第九條本市建立以精神衛生專科醫療機構和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為主體,設置精神科門診或者心理治療門診的綜合性醫療機構、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醫療機構為輔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機構、精神障礙患者社區養護機構和心理咨詢機構等為依託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第十條精神衛生服務內容包括:
(一)精神障礙的預防;
(二)心理咨詢;
(三)心理治療以及精神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四)社區精神康復和慢性精神障礙患者養護;
(五)有助於市民心理健康的其他服務。第十一條市和區、縣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根據同級衛生計生部門的要求,組織開展精神障礙的預防和監測,社區精神障礙防治工作的指導、評估、培訓等工作。第十二條心理咨詢機構為社會公眾提供下列心理咨詢服務:
(一)一般心理狀態與功能的評估;
(二)心理發展異常的咨詢與干預;
(三)認知、情緒或者行為問題的咨詢與干預;
(四)社會適應不良的咨詢與干預;
(五)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心理咨詢服務。第十三條精神衛生專科醫療機構和設置精神科門診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以下統稱精神衛生醫療機構)開展精神障礙的診斷與治療服務。
設置心理治療門診的綜合性醫療機構、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醫療機構開展心理治療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精神障礙的社區預防和康復服務。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精神衛生專科醫療機構應當主動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⑻ 浙江省精神衛生條例

第一條為了發展精神衛生事業,規范精神衛生服務,促進公民心理健康,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公民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精神衛生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宣傳教育,建立完善精神障礙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精神衛生工作協調機制和工作責任制,並將精神衛生工作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本轄區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指導、精神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和精神障礙預防、康復等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精神衛生工作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將精神衛生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精神衛生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司法行政、民政、公安、教育、醫療保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精神衛生相關工作。第五條殘疾人聯合會依照法律、法規或者接受政府委託,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精神衛生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和本條例規定開展精神衛生工作,並對所在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精神衛生工作予以協助。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紅十字會、科學技術協會等團體,以及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慈善組織和志願服務組織等社會組織,根據職責或者章程,依法開展精神衛生相關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精神衛生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提升社會公眾的精神衛生認知水平和精神障礙預防能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民政、公安、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根據特定人群的心理特點,組織開展針對性的精神衛生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站等媒體應當開展精神衛生知識公益性宣傳,營造尊重、理解、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的輿論環境。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實際情況,確定精神衛生防治技術管理機構,並落實相關工作經費。

精神衛生防治技術管理機構應當配備與其開展工作相適應的人員,並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履行下列職責:

(一)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的技術指導和培訓;

(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治療工作的業務管理;

(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發病報告的信息管理;

(四)精神衛生知識宣傳教育;

(五)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設立精神專科醫院。

二級甲等以上綜合醫院應當設立精神科。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精神衛生防治人員。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通過舉辦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和康復機構、慈善捐贈、提供志願服務、安排就業等形式參與精神衛生工作,依法落實國家和省規定的相關優惠政策。

本條例所稱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包括精神專科醫院和設立精神科的綜合醫院、中醫院等。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並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在縣(市、區)、鄉鎮(街道)和有條件的村(社區)依託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或者基層綜合治理工作平台等設置心理咨詢室或者社會工作室,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引導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參與精神衛生工作,培育專業性志願服務組織,鼓勵和支持專業性志願服務組織以及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志願者提供精神衛生專業性志願服務。第十二條省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設立全省統一的二十四小時心理援助熱線,並建立心理健康互聯網服務平台,為社會公眾提供心理健康咨詢、心理危機干預等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干預專業隊伍,發生突發事件後及時組織開展心理援助。

⑼ 無錫市精神衛生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精神衛生工作,提高公民的精神健康水平,維護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精神健康促進和精神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精神衛生服務以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精神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點干預、依法管理的方針,實行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司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第四條精神衛生工作是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精神衛生工作需要,建立精神衛生工作經費保障制度,健全精神衛生工作體系,完善精神疾病患者救助機制。第五條市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市精神衛生工作。不設區的市、區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精神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

發展與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財政、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精神衛生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精神衛生有關工作。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應當協助做好精神衛生有關工作。第六條鼓勵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關心和幫助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以捐贈、提供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支持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第七條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禁止歧視、侮辱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禁止虐待、遺棄精神疾病患者;禁止非法限制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第八條從事精神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社會工作者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

市、不設區的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改善精神衛生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和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條件,保障其合法權益,對做出顯著成績的人員,予以表彰和獎勵。第九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給他人造成嚴重人身傷害,其本人及監護人確實無力承擔賠償責任的,受害人醫療、生活發生困難時,可以向市、不設區的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救助。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二章健康促進和預防第十條全社會應當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良好的精神健康社會環境,預防和控制精神疾病的發生。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站等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精神衛生的公益宣傳。第十一條本市建立以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為主體、醫療機構為骨幹、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依託的精神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第十二條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精神疾病的監測、調查、報告、技術指導、精神健康促進以及其他預防和控制工作。第十三條綜合性醫院應當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有條件的可以開設精神科門診,承擔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康復、精神衛生健康教育和精神健康促進工作。

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應當設立預防保健科室,承擔預防、技術指導及其他精神衛生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根據精神衛生服務需求,配備具有精神衛生專業知識的人員,開展精神衛生健康教育及其他精神衛生服務。第十四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精神衛生專業人員的在職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為非精神衛生專業人員接受精神衛生知識培訓創造條件,提高其促進精神健康和識別精神疾病的能力。第十五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精神衛生信息報告管理系統,及時掌握精神疾病發生、醫療費用負擔和精神衛生服務需求等情況。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時限和方式將確診為精神疾病的患者情況向所在地的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應當了解本轄區、本單位的精神疾病發生情況,及時向所在地的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不設區的市、區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核實後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向市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第十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精神衛生救援納入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體系。

衛生、民政、公安等相關部門、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應當制定相關的精神衛生應急救援預案,開展精神衛生健康教育與精神衛生應急救援工作,降低精神疾病發生率。

⑽ 中國對有精神病人的家庭有什麼補貼嗎

好象沒有啊
我國精神衛生法規不健全。這影響了對精神疾患人員合法權益的保護,包括治療、求醫、就業、救濟以及不受歧視等。精神疾病有不同於一般殘疾的特殊性,若沒有明確的立法規定,涉及精神病人救助的各部門只能按一般殘疾人的規定來對待和處理,這種情況下精神病人的具體問題很難解決,因此迫切需要立法

一些已經出台精神衛生條例的城市,也從各個方面對精神疾病患者予以幫助和保護。</P>
<P> 例如,《杭州市精神衛生條例》規定,精神疾病患者在發病期間給他人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其本人及監護人均無力承擔賠償責任的,受害人可以向市、區縣人民政府申請適當補助。</P>
<P> 《上海市精神衛生條例》對精神疾病患者權益的保護作出了規定,禁止歧視、侮辱、虐待、遺棄精神病患者;禁止非法限制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未經本人或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公開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等

熱點內容
湛江法院新聞 發布:2025-01-19 16:58:02 瀏覽:265
要有規章制度的說說 發布:2025-01-19 16:48:14 瀏覽:262
益陽律師收費 發布:2025-01-19 16:37:52 瀏覽:220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