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市教育條例

市教育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9-04 08:00:17

❶ 包頭市義務教育條例(2015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障義務教育的實施,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的實施與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實施義務教育必須全面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市和旗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實施義務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的差距,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和正常增長機制,推進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優先重點發展民族義務教育。第四條本市義務教育實行市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和指導,旗縣區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第五條本市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第六條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教科書費和寄宿生住宿費。第七條市和旗縣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對執行義務教育法律法規情況、推進素質教育以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等進行督導,將督導報告向社會公布。第八條市和旗縣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監控和鑒定教育質量。第九條市和旗縣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
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規定負責所轄區域義務教育的實施工作。
發展和改革、財政、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國土資源、城鄉建設、規劃、文化新聞出版廣電、衛生和計劃生育、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食品葯品監督和工商行政管理、民政、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交通運輸、司法行政等相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義務教育實施的相關工作。第二章學 生第十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家長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適齡兒童、少年中的流浪人員、孤兒,在未找到或者未確定法定監護人前,由救助、收養機構送其就近入學。
旗縣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予以保障。第十一條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家長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並出具相關證明,報所在地旗縣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延緩入學、休學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二年。期滿後仍不能就學的,應當重新提出申請。第十二條旗縣區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
旗縣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適齡兒童、少年數量和分布狀況,按照就近原則和國家、自治區規定的辦學規模,合理確定每所學校接收學生的區域范圍、招生規模、班額。學校接收學生的區域范圍,應當在開始招生前向社會公布。第十三條除法律、法規或者政策規定外,學校不得接收劃定區域范圍以外的學生。招收學生的名單應當在新生入學前向社會公布。學校不得超規模招生。第十四條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學校不得通過考試、設定附加條件招收新生入學。第十五條學校編班應當按照性別比例平衡的原則,採用電腦派位等方式,隨機確定,並接受社會及學生家長的監督。
學校不得通過考試或者附加條件編班,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實施小班化教學。第十六條家長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家長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所在地旗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自治區的有關規定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第十七條旗縣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適齡兒童、少年解決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採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社區工作站、居民委員會和嘎查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第三章學 校第十八條市和旗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城市總體規劃,結合人口密度與人口分布、學齡人口數量發展趨勢,以方便學生就近入學為原則,合理制定並組織實施中、小學設置規劃。

❷ 北京市學前教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和保障本市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各種形式的學前教育。
本條例所稱學前教育是指對學齡前兒童實施的教育。
本條例所稱學前教育機構是指幼兒園、托兒所以及其他對學齡學兒童實施教育的機制。第三條學前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
開展學前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兒童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健康與和諧發展。
學前教育應當遵循學齡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劃,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寓教育於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
本市倡導和支持開展3周歲以下嬰幼兒的早期教育。第四條發展學前教育事業是政府、社會、家庭、學前教育機構的共同責任。
本市積極發展以社區為依託,多種形式,面向全體學齡前兒童的學前教育。
本市舉辦學前教育機構以社會力量辦學為主體,發揮政府舉辦的學前教育機構在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的示範和引導作用。第五條本市扶持遠郊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學前教育事業。
本市重視並扶持殘疾兒童學前教育事業。殘疾兒童的學前教育應當從嬰幼兒開始,與康復、訓練結合進行。
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扶持和發展適合少數民族特點和需要的學前教育事業。第六條本市採取措施鼓勵社會組織和公民依法舉辦學前教育機構。
本市鼓勵境內外組織和個人以捐資贈物等多種形式支持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第七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對在學前教育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學前教育責任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領導,綜合協調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將學前教育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區、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舉辦發揮示範作用的學前教育機構。
城鎮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協調學前教育機構以及有關部門和社團,在社區內工展學前教育活動。
農村地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因地制宜發展學前教育事業,採取多種形式保證轄區內學齡前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第九條市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學前教育工作,對學前教育進行統籌規劃和管理。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學前教育的管理工作,並對各類學前教育機構進行監督指導。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學前教育的工作。第十條全社會都要關心、支持學前教育事業,為學齡前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幫助。
各級婦聯組織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社區內的其他社會組織,應當協助當地人民政府為社區內未進入學前教育機構的兒童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從事家庭看護學齡前兒童的從業人員提供學前教育的指導與服務。第十一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負有首要責任,應當為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與學前教育及其相關的機構互相配合,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第三章學前教育機構和從業人員第十二條學前教育機構應當注重促進學齡前兒童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促進兒童的智力發展,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
鼓勵學前教育機構配合社區宣傳保育、教育知識,支持社區開展學前教育活動。第十三條舉辦學前教育機構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辦學地點安全,環境適宜;
(二)有與學前教育要求相適應並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衛生標準的房舍、設施和設備;
(三)具備相應的舉辦資金;
(四)具有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資格和健康條件的工作人員。第十四條舉辦學前教育機構應當到所在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辦理登記注冊。農村邊遠地區舉辦學前教育機構可以到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辦理登記注冊,由鄉、鎮人民政府向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學前教育機構變更登記事項或者停辦,應當提前3個月到原登記注冊機關辦理變更或者撤銷手續。第十五條學前教育機構應當建立並嚴格執行安全防護、衛生保健制度,保障學齡前兒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學前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當尊重、愛護學齡前兒童,嚴禁歧視、侮辱、虐待和體罰學齡前兒童。

❸ 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統籌城鄉義務教育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義務教育。

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擇校費、借讀費,以及國家和本市規定以外的任何費用,免費提供教科書。第三條本市義務教育在國務院領導下,實行市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實施,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將義務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應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優先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

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職責做好相關義務教育實施工作。第四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科學配置義務教育教學資源,重點改善農村地區、三峽庫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的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辦學條件,縮小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和學校之間義務教育的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第五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和社會發展要求改革教育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考試、招生和評價制度,推進實施素質教育。

學校應當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積極配合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六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水平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的目標考核制度,把實施義務教育情況作為政府及其部門負責人年度和任期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建立義務教育督導評估制度、督導結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加強對學校、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執行義務教育法律法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推進素質教育等工作的督導。督導結果向社會公布,並作為考核、獎勵或者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義務教育督導工作情況。第二章學 生第七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暫緩入學、休學、復學、轉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按照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籍管理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第八條本市義務教育實行免試入學制度,學校不得舉行或者變相舉行與入學、編班掛鉤的考試或者測試,不得將各種競賽、考試成績和各類證書作為入學條件或者編班依據。第九條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

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學校設置、學生數量和分布狀況,合理確定和調整學校就近接收學生的范圍和規模,並向社會公布。

公辦學校不得擅自跨招生范圍組織招生。第十條適齡兒童、少年因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地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本人身份證明、工作證明、居住登記證明和適齡兒童、少年身份證明等材料,向居住地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安排就學。

本市適齡兒童、少年在非戶籍所在地入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告知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第十一條學校因容量限制導致接收學生困難的,應當向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報告,由其按照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統籌安排就學。

學校應當接收本學區范圍內的學生和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的學生。第十二條學校應當在每年7月20日前發布公告,通知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指定時間領取入學通知;未領取的,學校應當及時通知到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按照入學通知要求,為其子女或者被監護人辦理入學手續,保證其按時入學,並不間斷地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❹ 天津市學前教育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促進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規范學前教育工作,維護學齡前兒童、保育教育人員和幼兒園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學前教育的實施與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學前教育,是指幼兒園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第三條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學前教育,應當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堅持政府主導、合理布局、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原則,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逐步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第四條學前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學齡前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全市學前教育工作的領導,統籌制定學前教育發展規劃和促進學前教育發展政策。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區縣學前教育發展計劃,合理配置學前教育資源,組織實施學前教育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依照職責和有關規定,做好本轄區內學前教育工作。第六條教育行政部門是學前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學前教育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管理。

發展改革、財政、人力社保、規劃、建設、衛生計生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學前教育相關工作。第七條鼓勵公民、法人、專業教育集團和其他組織,依法舉辦幼兒園或者以各種形式支持學前教育事業。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八條市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規劃部門,根據學齡前兒童的出生狀況、居住分布、流動趨勢和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需求,合理安排幼兒園布局。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將規劃的幼兒園建設用地,改作他用。第九條幼兒園的建設選址,應當符合交通、安全、消防、環保、日照等要求。嚴禁在污染區和危險區內設置幼兒園。第十條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區改建,應當按照標准配置幼兒園。幼兒園應當與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幼兒園建設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設計規范、建設標准和安全環保要求。

幼兒園裝飾裝修後,應當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經檢測合格後方可使用。第十一條按照標准配置的幼兒園用房在驗收合格後,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其無償交付項目所在地區縣教育行政部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其用途。第十二條因公共利益需要徵收幼兒園房屋的,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調整重建方案,依法進行貨幣補償或者房屋產權調換,同時做好在園幼兒的安置工作。第三章保育與教育第十三條幼兒園招生應當公開、公平、公正,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不得將學齡前兒童參加早期教育指導作為入園條件。第十四條幼兒園應當以有利於學齡前兒童身心健康,便於保育和教育為原則,按照國家和本市的規定合理設置班級數量和班額。第十五條幼兒園應當建立和完善保育教育管理、衛生保健、安全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與幼兒家長聯系等制度。第十六條幼兒園應當根據學齡前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科學合理地安排在園幼兒一日生活,安排適當的戶外鍛煉活動,培養其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第十七條幼兒園應當執行國家和本市衛生保健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康檢查制度和健康檔案,組織在園幼兒進行定期體檢和每日晨檢。第十八條幼兒園進行保育和教育活動應當使用普通話。

幼兒園應當按照幼兒園教育綱要和指南的要求安排保育和教育活動,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注重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智力、能力的培養,不得給學齡前兒童布置書面家庭作業。

幼兒園應當配備必要的教育用書和兒童圖書。幼兒園的設施、設備、玩具教具等,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的相關安全標准和環保要求。

幼兒園不得向家長推銷或者變相推銷玩具教具、教材和教輔材料等。第十九條鼓勵幼兒園接收能夠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和教育的殘疾學齡前兒童隨班就讀。

特殊教育學校應當設置學前教育班。第二十條幼兒園應當加強安全管理,定期對其工作人員和在園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並根據學齡前兒童的特點開展自救、逃生、緊急疏散等應急演練。發生自然災害、火災、人身傷害等突發事件時,幼兒園應當優先保護在園幼兒的安全。

❺ 沈陽市義務教育條例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遼寧省義務教育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實施義務教育及其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義務教育實行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區、縣(市)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市和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

市和區、縣(市)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規劃國土、建設、公安、交通、文化、衛生、體育、司法等行政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義務教育的相關實施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做好義務教育實施的相關工作。第四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實施義務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進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第五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義務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依法保證義務教育經費的投入。第六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審計制度,每年向社會公布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和使用情況。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對農村地區、財力薄弱地區給予重點扶持,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的師資、經費、校舍、設備、設施等教育資源,縮小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之間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的差距,保障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第八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完善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以送教服務為補充的多種形式的特殊教育體系建設,使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達到普通兒童少年同等水平。

提高少數民族雙語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公用經費標准,並及時足額撥付。第九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應當定期對本行政區域義務教育工作執行法律法規情況、教育教學質量、開展素質教育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等進行督導。

區、縣(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應當每三年至少開展一次義務教育綜合督導。

督導報告應當向社會公布。第十條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保證本行政區域內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均有公辦學校學習的席位,並組織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免試就近入學。

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依法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適齡子女免試就近入學,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十一條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公平、公開和有利於就近入學的原則,根據當地適齡兒童、少年的分布狀況,合理擬定學區劃分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學校應當嚴格按照學區劃分的規定接收學生,並公布接收情況。第十二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並出具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證明,由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期限為一年,期滿後仍不能入學的,申請人應當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情形消除後,適齡兒童、少年應當繼續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第十三條市和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健全防止與控制學生輟學制度,依法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發現未入學的適齡兒童、少年或者輟學學生的,應當及時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

適齡兒童、少年曠課或者輟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配合學校,督促其返校就讀。

對違反學校相關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給予批評教育,不得勸其退學或者開除。第十四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教育、編制和財政等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義務教育發展規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核定教師編制,並依據生源、學校和課程設置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教師編制,及時補充教師,保證教育教學需要。第十五條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校長、教師交流,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的校長、教師資源。

校長、教師交流的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❻ 重慶市職業教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維護職業教育舉辦者、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各級各類職業學校教育、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教育及相關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國家機關對其工作人員的專門培訓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執行。第三條本市職業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方針,促進職業教育與生產實踐、技術推廣、社會服務緊密結合。第四條本市職業教育實行政府主導、行業引導、校企合作、社會參與的多元辦學體制。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職業教育的領導,將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增加投入,整合資源,分類指導,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舉辦發揮示範作用的職業學校。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勞動力、庫區移民、外出務工人員、城鎮新增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及殘疾人的職業教育工作。第七條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職業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協調、宏觀管理。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負責職業教育的相關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職業教育督導工作,監督、檢查、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職業教育,並向社會公布督導結果。
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行業協調工作機構,促進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的合作。第九條鼓勵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按照平等互利原則,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推廣職業教育先進經驗,發展本市職業教育。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對在職業教育中作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個人以及傑出技能型人才給予表彰或獎勵。第二章職業學校與培訓機構第十一條職業學校分為初等、中等、高等職業學校,具體等次劃分標准按國家及本市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二條設立職業學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組織機構和章程;
(二)有與辦學規模相適應的、符合條件的教師;
(三)有達到規定標準的教學基礎設施和滿足教學需要的設備;
(四)有與辦學規模相適應的資金和穩定的經費來源;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三條設立高等職業學校由市人民政府審批,並報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設立中等職業學校由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其中技工學校的設立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批。
設立初等職業學校由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批,並報市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第十四條申請設立職業學校,應當具備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的條件,並向有關審批機關提交申請書。
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形式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並送達申請人。予以批準的,頒發辦學許可證,並向社會公布;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申請設立高等職業學校的,審批期限可延長三個月。
禁止出租、出借、偽造、轉讓辦學許可證。第十五條職業學校存續期間,學校法人財產歸學校管理和使用,並用於辦學;接受的社會捐贈應當專戶儲存,按捐贈者指定用途使用,沒有指定用途的,應當用於校舍建設、添置教學設備、資助學生完成學業。民辦職業學校投資人依法取得的回報受法律保護。第十六條職業學校變更舉辦者、名稱、地址、類別,應當提出變更申請,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後,辦理相關變更手續。職業學校變更舉辦者,應當依法進行資產評估及財務審計,並約定變更後的有關事宜;沒有約定的,由變更後的舉辦者承擔相應責任。
職業學校終止辦學的,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妥善安置在校學生和教職員工,報原審批機關備案,由原審批機關收回辦學許可證、學校印章,並應將終止辦學的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告。第十七條高等職業學校、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設立教學分支機構,應當經市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其中重點技工學校設立教學分支機構,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准。
市外職業教育學校在本市設立教學分支機構,應當按照前款規定由相關的審批部門批准。
初等、其他中等職業學校不得設立教學分支機構。

❼ 青島市職業教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職業教育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的職業學校包括高等職業學校、技師學院、中等職業學校(含普通中專、職業中專、成人中專,下同)和技工學校。第三條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動、市場引導、行業指導、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辦學體制。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全市職業教育發展,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和布局,推動城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將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第五條市、區(市)教育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管理。

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財政、價格、經濟信息化、農業、機構編制、城鄉規劃、國土資源房管、稅務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分別負責職業教育的有關工作。

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本行業職業教育業務指導工作,並做好主管職業學校的管理工作。第六條市、有關區(市)教育部門應當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部門編制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編制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應當注重基礎能力建設,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現代產業體系和社會就業相適應。第七條行業組織應當根據本行業的人才需求情況,指導本行業職業教育工作。鼓勵有條件的行業組織組建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並參與教育教學。第八條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投資舉辦職業教育和對職業教育事業給予資助、捐贈。第二章學校第九條舉辦職業學校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舉辦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申請舉辦(籌設)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的,由市教育部門審批。

申請舉辦高等職業學校、技師學院、技工學校的,按照有關規定審批。第十條職業學校應當依據法律、法規和學校章程,建立行業、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參與的治理機制,健全現代職業學校制度。第十一條職業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和創新創業意識,為學生的就業創業、職業生涯發展等提供指導和服務。

職業學校應當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接。第十二條職業學校可以根據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狀況設置、調整專業,並按照規定向有關部門備案。第十三條職業學校可以依法自主聘任專職、兼職教師。

鼓勵職業學校聘任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等擔任專業兼職教師。

公辦職業學校教職工編制總額中的百分之二十可以用於聘用專業兼職教師。第十四條職業學校應當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建設與教學規模相適應的實習實訓基地,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第十五條職業學校開展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所得收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納入學校績效工資分配。第十六條鼓勵職業學校通過兼並、託管、合作辦學等形式,整合辦學資源。

鼓勵職業學校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專業課程、人才培養模式等。鼓勵有條件的職業學校與境外學校、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第三章教師和學生第十七條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制定職業學校教師培訓規劃,並納入教師隊伍建設總體規劃。

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鼓勵職業學校教師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或者技術等級證書。第十八條職業學校應當根據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的教師培訓規劃,落實教師培訓進修、實踐鍛煉等制度。

專業教師每兩年到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實踐鍛煉累計不少於兩個月。沒有行業、企業事業單位經歷或者經驗的初任教師,執教專業課前應當到相關企業事業單位進行不少於六個月的實踐鍛煉。第十九條職業學校評聘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時,應當將教師的專業經驗、技能水平、教學實績、技術開發能力等作為重要依據。

❽ 南京市職工教育條例(199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職工教育,是指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在職職工所進行的政治、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等方面的教育與培訓。第三條職工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與生產、工作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第四條職工教育的任務是:對在職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對不同崗位的職工分別進行崗位培訓,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教育,中、高等學歷教育以及其他社會文化、生活教育。
職工教育應當以業余為主,鼓勵自學成才。第五條接受職工教育是每一個職工的權利和義務。第二章職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第六條職工有根據本職工作的需要,參加政治、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等方面學習和培訓的權利。
勞動模範、先進生產(工作)者和生產、技術、業務骨幹,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參加學習和培訓的權利。第七條職工參加學習的時間,由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分別情況予以安排。
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脫產學習、專業進修的時間,每人每年累計不少於十二日;初級專業技術人員、班組長、技術工人脫產學習時間,每人每年累計不少於七日。每三年為一個周期,周期內的學習時間,可以集中或者分散使用。
由單位根據生產、工作需要安排學習的職工,學習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第八條職工有向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反映學習要求和對職工教育工作提出意見、建議的權利。第九條職工有服從學習安排、努力學習、完成學業和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用其所學做好本職工作的義務。第十條職工經單位批准連續脫產學習半年以上或者半脫產學習一年以上,以及被選派出國學習,應當同所在單位簽訂書面合同,並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第三章管理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領導本市的職工教育工作,制定職工教育的發展規劃。第十二條南京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是市職工教育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職責是:擬定全市職工教育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指導、協調全市職工教育工作;監督、檢查職工教育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執行;管理職工學歷教育和社會力量舉辦的職工教育。第十三條市勞動、人事、經濟管理、科技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分別負責工人、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制定相應的規劃和培訓、考核、使用辦法,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市人民政府各業務主管部門,具體組織管理本系統職工教育工作.編制職工教育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崗位規范,組織教材編寫,並對職工教育進行業務指導和考核。第十四條區、縣人民政府領導本區、縣的職工教育工作。
區、縣人民政府職工教育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區、縣的職工教育工作。第十五條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市直屬單位的職工教育年度計劃,經市職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報市人民政府審定,列入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計劃。需要調整計劃的按上述程序辦理。第十六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業務主管部門,應當把職工教育納入負責人的任期目標,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第十七條各級工會組織應當參與職工教育的管理工作,發揮監督作用,維護職工受教育的權利。
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社會團體,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做好職工教育工作。第四章單位職責第十八條單位應當按照本地區、本行業的職工教育規劃、培訓要求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制定本單位職工教育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單位職工教育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由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並監督執行。第十九條單位可以根據需要建立健全職工教育工作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管理職工教育工作。第二十條單位應當建立崗位培訓制度。職工應當先培訓後上崗;專業性、技術性崗位的職工,必須經考核取得崗位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方准上崗。第二十一條單位應當支持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學習。根據生產和工作需要,經單位同意學習的職工,應當保證他們的正常學習。

❾ 包頭市民族教育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障和發展民族教育事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公辦的民族幼兒園、民族小學、民族中學等民族學校(以下簡稱民族學校)。第三條民族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人民政府要在編制、經費、師資、校舍、設備等方面,優先保證重點扶持。第四條民族學校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素質為宗旨,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民族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第五條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的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民族學校教育教學的活動。第六條市和旗、縣、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族教育工作,同級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范圍負責有關的民族教育工作。
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設置民族教育工作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具體負責民族教育工作。第七條市和旗、縣、區人民政府要根據少數民族聚居情況,統籌規劃、合理確定和調整各類民族教育的發展規模、學校布局、教育結構和辦學形式。
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民族學校,捐資助學。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採取有效措施和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大力發展民族職業技術教育。第九條民族學校的設立、變更和終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核、批准、注冊或者備案手續。第十條民族學校的名稱一般按照地方名稱加民族名稱的形式組成。第十一條民族學校的校長一般應由相應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民族學校要配備一定數量適應民族教育要求的相應少數民族教師。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要堅持設立以公辦為主、集中辦為主、寄宿制為主和助學金為主的民族學校,所需事業費和基本建設投資由各級人民政府予以保證。
以寄宿制為主的民族中小學,校點設置應當有利於優化教育資源,有利於學校管理,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以助學金為主的民族中小學就讀的少數民族住校生的助學金標准,由教育、財政部門和民族工作部門協商制定,納入各級財政支出預算,並根據物價和財政狀況,每五年核定一次。
對財政較困難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旗(縣區),由市財政為民族教育給予適當的補助。第十三條民族教育經費由市和旗、縣、區財政主管部門核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實行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和截留。
國家下達的民族教育補助專款,要全部用於民族教育事業。各級人民政府徵收的教育費附加每年用於民族教育的比例不得低於實際徵收總額的10%。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支持民族學校開展勤工儉學和社會服務活動。
民族學校的校辦企業享受減免稅的優惠政策。第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民族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學設備的配備,保證民族學校的教學設施高於同級同類普通學校的標准。第十六條市和旗、縣、區人民政府的教育、財政、計劃和審計部門,對民族教育經費的劃撥、使用和效益應當加強監督、檢查和審計。第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創造條件使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提供必要的資助,使其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
民族學校必須招收本地區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少數民族學生,條件允許時,可以不受地區和民族的限制。第十八條用蒙古語言文字授課的學校在保證蒙古語言文字教學質量的同時要加強漢語文、外語教學。
民族學校應當依法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用蒙古語言文字授課的學校要推廣使用蒙古語標准音。第十九條民族學校應當重視對學生進行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和體育活動。第二十條民族學校教師必須具備國家規定的相應學歷,並取得教師資格。民族學校逐步提高小學和初中教師大專以上學歷的比重。
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民族學校校長和在職教師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校長的管理水平和教師的業務能力。

❿ 南寧市民族教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發展南寧市民族教育事業,維護少數民族受教育的合法權益,提高少數民族人口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民族教育,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對少數民族和在少數民族聚居與散、雜居的地區(以下總稱民族地區)實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第三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民族教育事業及其基本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市、縣(區)人民政府對貧困、邊遠的民族地區的教育實行優先照顧、重點扶持的政策。第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民族教育工作的領導、統籌協調和督導評估。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市民族教育工作。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民族教育工作。
市、縣(區)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范圍內,分別負責民族教育的有關工作。第六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行政職能部門應當組織開展民族教育的科學研究工作,及時推廣科研成果、解決民族教育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第七條民族地區的學校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文字。壯族聚居地區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進行壯漢雙語教學。
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注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第八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各級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專院校、城市中小學校對貧困、邊遠的民族地區中小學校的對口支援工作。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引導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有條件的群眾自費送子女到經濟發達地區或城市求學就讀。第二章義務教育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條件,使適齡少數民族兒童依法接受義務教育,民族地區的小學、初中學生的輟學率應當控制在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指標以內。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好寄宿制學校。寄宿制學校應當設置有安全、獨立的學生宿舍與符合要求的其他生活設施。第十二條民族地區學校的校舍、場地建設、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裝備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區的義務教育助學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給予減、免雜費和課本費,對寄宿生的住宿費、生活費給予適當補助。第三章職業教育第十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統籌領導,健全發展職業教育的協調領導機構,制定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發展職業教育的工作。第十五條市轄各縣應當根據本縣民族經濟、文化發展的特點,至少辦好一所自治區級的示範性民族中等職業學校。第十六條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應當以高中階段為重點,並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初中階段的職業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一至二門職業技術。第十七條鼓勵和支持市、縣中等職業學校之間教育、教學、科研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民族中等職業學校可以跨縣(區)招生,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民族中等職業學校跨區域招生。
市屬中等職業學校應當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對市轄各縣民族職業教育的幫助和服務。
市屬中等職業學校應當擴大面向貧困、邊遠的民族地區的招生規模;對市轄各縣(區)家庭經濟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應當適當減、免學費並為其就業提供幫助。
鼓勵和支持貧困、邊遠的民族地區的中等職業學校與中心城市職業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聯合辦學。第十八條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民族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勤工儉學、辦好校辦產業和實習基地,對勤工儉學、校辦產業、實習基地以及為師生提供生活服務的相關產業按照國家規定實行有關優惠政策。第十九條鼓勵和支持民族中等職業學校同發達地區企業聯合辦學或者應發達地區企業的要求,為其培養專門技術人才。第四章民族學校和民族班第二十條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辦好一至二所民族高中。
市人民政府可以指定辦學條件比較好的市屬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民族班。
市轄各縣(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辦民族小學、民族初中。
民族鄉應當設立民族小學、民族初中。
各類民族學校和民族班主要實行寄宿制和助學金制。

熱點內容
湛江法院新聞 發布:2025-01-19 16:58:02 瀏覽:265
要有規章制度的說說 發布:2025-01-19 16:48:14 瀏覽:262
益陽律師收費 發布:2025-01-19 16:37:52 瀏覽:220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