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條例
『壹』 少數服從多數的基本原則
1. 少數服從多數是處理組織行動的最基本手段
在任何組織內部,少數與多數的客觀存在,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少數與多數實際上是不同意見、不同利益群體、不同派別的區分。由於人們有不同的利益訴求,由於人們判斷事物所依據的材料不同,由於人們的認識能力和感情好惡不同,就使得組織內部產生不同的意見,以至不同的派別。這是形成組織內少數和多數區分的思想和組織基礎。
為什麼要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第一,這是由組織統一行動的要求所決定的。因為既然是組織,就必然有組織的行動,組織行動要求統一。而組織內部有許多人,有許多不同的利益和不同的意見,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又必須統一行動,這樣,在組織內部就必須有人放棄自己的觀點和利益以保證這種統一。只要有組織的地方,除了宗教組織和少數封建組織,從一般的群眾團體、組織和政黨組織,以至於國際性組織包括聯合國,通過少數服從多數來解決問題,已經成為一種通行的規則。只要有組織的統一行動,就得有服從。少數服從多數是一種相對公正的原則。
第二,這是由維護和發展多數人的、組織的長遠利益的要求所決定的。組織內部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照顧多數和組織的長遠利益,同時兼顧少數和個人的利益。一般來說,多數人的、組織的長遠利益是組織的根本利益,這也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基本原因。
第三,這是由多數人的認識相對正確所決定的。從認識問題的角度來講,一般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看法還是正確的成分居多,因為集體的思想、觀點、智慧和經驗,能夠從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反映問題,可以大大減少認識上的局限性,使得人們的主觀認識更加合乎客觀實際。多數人的智慧一般要高於少數人,多數人共同做出的決策,其失誤的概率相對要小。當然,即使發生失誤,共同承擔責任、糾正錯誤也比較容易。
2. 少數服從多數的基本前提和實現手段
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基本前提是參事人之間的平等關系。平等的權利是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靈魂。無產階級政黨歷來堅持黨內平等的原則。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黨章《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明確規定,「所有盟員都一律平等」。我們黨的黨規黨法也有不少強調黨內平等原則的規定,《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和黨章都強調了黨員在黨內政治地位平等。《准則》規定:「必須堅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黨內決不容許有不受黨紀國法約束或凌駕於黨組織之上的特殊黨員。」「所有的黨員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戰友,黨的領導幹部要以平等的態度待人,不能以為自己講的話不管正確與否,別人都得服從,更不能擺官架子,動輒訓人、罵人。」現行黨章的總綱強調了「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黨章第8條規定:「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黨章第16條規定:「不允許任何領導人實行個人專斷和把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
實現少數服從多數的手段分兩個層次:一是在會議議事的時候,少數和多數的最後裁決要依靠票決制,包括口頭表決、舉手錶決、無記名投票和有記名投票等方式,以多數票獲得通過。二是還必須把通過的決議付諸實施。否則,少數服從多數通過的決議只是寫在紙上的東西。這就必須有組織內部的統一紀律,只有強調執行和落實的環節,少數服從多數才能夠最後實現。
3. 少數服從多數的重大意義
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是人類社會的重大進步,是至今社會公認的民主原則。在黨內生活中,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是黨的紀律依據和支柱。我們強調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其基本的立足點就是組織、上級、中央是代表多數的,是代表黨的全局利益的。沒有少數服從多數,其他「三個服從」也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少數服從多數在黨的民主集中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現行黨章第10條規定的民主集中制的六條基本原則,包括「四個服從」的原則、選舉的原則、上下級關系的原則、集體領導原則以及禁止個人崇拜原則,基礎都是少數服從多數,可以認為都是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具體化和延伸。有人認為,少數服從多數是民主集中制的實質,這在理論界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在民主集中制中的重要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雖然不能說,有了少數服從多數就有了民主集中制,但是我們至少可以說,沒有少數服從多數就沒有民主集中制。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張曉燕教授在其發表的論文《民主執政與少數服從多數民主原則的重新解讀》中,對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提出了很有價值的觀點,但是,關於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調節范疇的說法,值得商榷。該文認為:「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的實質是決策主體行動的原則,不是思想的原則;是決定行動方案,不是討論思想統一。」① 筆者認為,這里忽視了行動一致和思想統一的關系。其實,行動一致和思想統一是分不開的,沒有思想上的統一,很難有行動上的一致。這里的「思想上的統一」也是相對的概念,就是能夠使認識形成多數或者「絕對多數」。所謂「思想上的高度統一」,只是組織追求的目標。少數服從多數是一個過程,在討論行動方案的時候,各種觀點經過交流和辯論,要取得大體上的思想統一。各種觀點經過交流、辯論,思想逐漸趨於一致,形成穩定的少數和多數,這里實際上也有思想上的「服從」,這樣才能夠有行為上少數服從多數的思想基礎。因此,討論的過程,也是思想統一的過程,少數服從多數,包含了爭取思想統一。據此,少數服從多數調節的范圍包括:(1)統一組織的行動。這是少數服從多數最基本的調節范疇。(2)統一組織內部的認識。把認識一致、認識相近的多數人的意志變成組織的一種決策(決議、政策、法律、法規),從而實現組織的任務,管理組織內部,管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政黨等等。(3)調節人們的利益關系。組織里存在不同的利益訴求,通過少數服從多數,把利益一致和利益訴求相近的人意志變為組織行為,形成決議、政策、法律、法規等。
少數服從多數不適用於純粹執行的環節,不適用於首長負責制。
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也存在局限性。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不僅與自身的視野、認識能力有關,而且往往和自己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這是導致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局限性的基本因素。在實際生活中,多數人的視野、認識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在涉及個人或者小團體利益的時候,一個人的認識往往可以受到自身利益的干擾,甚至為了自身和小團體的利益寧願同意一種不正確的觀點,或者因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己的認識也往往被利益的訴求所扭曲,固執己見,損害大局。這樣,以局部利益和私利為基礎確立起來的、盡管是少數服從多數作出的決定,就很難是科學的、正確的。這是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局限性的重要根源。正因為如此,少數服從多數也只能是相對科學的原則,它並不是一個十分完美的原則。 提高少數服從多數的質量,一方面指的是通過程序的嚴密性,「多數」是真正意義上的多數人的意志,沒有欺騙和偽裝,沒有被別有用心的人操縱;另一方面指的是多數的決議和決定是符合實際的,是科學的,涉及的利益關系不僅反映了多數人的利益,而且反映了長遠的、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利益,同時也保護了少數的利益。從根本上說,提高少數服從多數的質量要求參事人具有很高的素質,在黨內要靠黨員和班子成員的素質。這種素質主要包括道德素質和能力素質。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少數服從多數的質量要特別重視以下幾點。
(1)保證參會人數合乎法定要求。如果組織成員中有半數甚至多數沒有與會,這樣的會議決策中的多數和少數就是虛假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34條規定,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幹部任免事項,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到會,就是把與會人數作為班子討論問題的一個基本前提。
(2)平等討論,暢所欲言。解決重要問題都應該有認真討論的時間和機會,使與會成員暢所欲言,盡可能取得思想一致。在決定之前如果缺乏足夠的時間充分醞釀,缺乏充分的思想交流和思想斗爭,一些正確的意見就沒有機會表達,就很難避免盲目服從,這樣,有可能使少數服從多數被扭曲,變成實際上的個人專斷,製造虛假「多數」。《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34條規定,要保證與會成員有足夠的時間聽取情況介紹、充分發表意見,就是基於這種考慮。
(3)嚴格細節,嚴格程序。在特定情況下,細節決定成敗,在程序問題上這一點尤其重要。黨章第16條規定,黨組織決定重要問題,要進行表決。但是,採取什麼樣的表決方式,並沒有明確規定。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採取口頭表決、舉手錶決或者無記名投票等方式進行表決。誰都清楚,由於種種原因,在某些問題尤其是在人事方面等比較敏感的問題上,採取口頭表決和舉手錶決的方式可能影響表決人意願的充分表達。如果把表決的方式也作出嚴格規定,比如在任用幹部問題上必須實行無記名投票,這樣,個人意願就相對容易充分表達了。嚴格程序,是保證少數服從多數真實性的最基本條件。
(4)咨詢專家,科學論證。對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問題,可以咨詢專家,充分聽取權威組織或者權威人士的意見,然後再作出決定。 1. 為什麼要保護少數
正因為少數服從多數也有局限性,所以在強調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同時,還必須強調保護少數的原則。第一,在一些情況下,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毛澤東說過:「許多時候,少數人的意見,倒是正確的。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事實,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數人手裡,而是在少數人手裡。」② 這類事情並不鮮見。在一些領域尤其是自然科學領域,是不能夠用少數服從多數來解決科學問題的。科學常常是「多數服從少數」。因此,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同時,必須保護少數。從這個意義上說,多數尊重少數,也就是尊重實踐、尊重科學、尊重真理。第二,少數的利益和權利不能剝奪。比如,人的生存權利、說話權利、受教育的權利等等,是不能被隨便否決的。在一個不能保護少數的組織里,多數人的意志和利益也很難得到保證。
2. 如何保護少數人的要求
筆者認為,在黨組織里,所謂保護少數,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少數。保護的前提是尊重,黨內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多數尊重少數,是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
(1)尊重少數人說話、表達自己意願的權利。正如一句西方諺語所說的那樣:盡管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因此,要讓少數人把自己的意見充分表達出來,並且要記錄在案,以備查考,決不能壓抑他們說話的權利。
(2)尊重少數人的意見。尊重、理解、寬容,是文明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要承認少數人有條件保留自己意見的權利。哪怕是你認為是很不正確的、不合理的意見,也要容許少數人保留,容許少數人在下次會議重新提出和向上級黨組織反映。對於少數人的意見,不要輕易搖頭,要讓實踐說話,要盡量汲取少數人意見中正確的內容。這樣既有利於避免決策的片面性,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又有利於使雙方的意見相互補充、相互接近,便於使少數人從正面理解、接受和服從多數人的意見。同時,要承認少數與多數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集體討論問題的過程,也是少數和多數人互相擺事實、講道理的過程,也是人們思想轉化的過程。真理越辯越明,在正常情況下,掌握真理的少數是能夠說服其他人的,是能夠爭取到一部分原來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的理解和支持,從而使自己由少數變成多數的。
(3)保護少數人的利益或者盡量減少少數人利益的損失。黨的組織原則是個人利益五條件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但是,黨組織必須充分尊重黨員個人的利益。黨組織不是要抹殺黨員個人利益,不是要消滅黨員的個性。如果黨員個人利益包括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不一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對個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也必須最大可能地予以保護和補償,使少數和局部能夠接受。
(4)在制度上對保護少數作出規定。我們黨在保護少數方面有許多規定。主要有:一是滿足少數組織和少數黨員要求開會解決問題的權力。1923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第13條首次規定:「有三分之一之區代表全黨三分之一之黨員之請求,中央執行委員會亦必須召集臨時會議。」現行黨章第18條規定,如果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級組織提出要求,全國代表大會可以提前舉行。二是允許少數黨員保留自己的意見,並允許越級向上級報告自己的意見。黨章第4條規定:「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聲明保留,並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三是在表決時,雙方人數接近,對一些問題可以暫緩作出決定。黨章第16條規定:「對於少數人的不同意見,應當認真考慮。如對重要問題發生爭論,雙方人數接近,除了在緊急情況下必須按多數意見執行外,應當暫緩作出決定,進一步調查研究,交換意見,下次再表決;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將爭論情況向上級組織報告,請求裁決。」在和平時期,這樣的規定體現了慎重和民主,體現了對少數意見的尊重,也是對黨的事業的負責。
黨內關於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定里,也體現了對少數黨員處理慎重的態度。關於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定中,有簡單多數的規定,即在黨內表決時,超過應該到會人數的半數即為多數;還有壓倒多數的規定。現行黨章第40條規定:「對黨的中央委員會和地方各級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給以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開除黨籍的處分,必須由本人所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決定。」這種規定體現了對少數領導幹部個人組織處理的慎重。
3. 關於「不能有條件服從」的問題
從組織原則的角度講,在經過充分討論後,為了統一組織的行動,少數服從多數是絕對的。有人說,少數服從多數是可以的,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多數應當是正確的,如果錯了,我就不服從。早在1941年11月,劉少奇在《論黨員在組織上和紀律上的修養》的演講中就批評過這種有條件服從的觀點。劉少奇認為,這種有條件服從的觀點之所以錯誤,一是對正確或者錯誤認識的判斷都還沒有經過實踐檢驗,「到底錯了沒有,還不知道」。如果誰認為錯了就不服從多數的決定,「那就沒有黨,只有散夥了事」。二是退一步講,即使大多數錯了,「你也還要服從,先照錯誤的去執行」。「如果不這樣,就會引起組織上的分裂,行動上的不一致,削弱了黨的力量。」③ 劉少奇還舉了馬克思1871年關於巴黎工人起義時和列寧1918年在簽訂布列斯特和約時居於少數為例,說明他們在保留自己意見的同時,模範地執行了多數人通過的決議。
保護少數不是不服從多數。少數人在自己的意見被否決之後,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但必須承認和執行多數人所通過的決定,在行動上不得有任何反對的表示。即使有時少數人的意見是正確的,也應在執行多數人的意見的前提下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和正常的程序進行解釋、說服教育,使多數人認識和接受正確的意見,這才能既保留不同意見,又保持黨的組織統一和行動一致。
『貳』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事件,要求帶時間
1914年
6月28日 薩拉熱窩謀殺事件,斐迪南大公遇刺,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7月 6-9日 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向德國大使表示「盡一切可能防止大國間戰爭」。 7月 23日 奧匈政府向塞爾維亞最後通牒 7月 26日 格雷提議舉行英,法,德,意四國會議維護和平。 7月 28日 奧匈政府向塞爾維亞宣戰。 7月 30日 俄國開始戰爭總動員 7月 31日 德國向俄法最後通牒 8月 1日 德國向俄國宣戰,要求法國保持中立承諾。法國開始戰爭總動員。德國開始戰爭總動員 8月 2日 英國向法國保證保護法國北部海岸。德國對比利時最後通牒假道攻法。德土訂立秘約。德國侵入盧森堡 8月 3日 德國向法國宣戰。義大利宣布中立。 8月 4日 德入侵比利時。英向德最後通牒要求尊重比利時中立。晚上11時英國對德宣戰。 8月 5日 侵比德軍受阻於列日炮台。門得內哥羅對奧匈宣戰 8月 17日 俄軍攻入東普魯士 18-9月26日加里西亞戰役,俄軍重創奧匈軍隊,迫使他們退守喀爾巴阡山脈一帶。 8月 20日 侵比德軍前進到法比邊界。 8月 23日 日本借口「英日同盟」向德宣戰。英國遠征軍到達法國。 8月底9月中 第7集團軍司令興登堡和參謀長魯登道夫在坦能堡戰役中殲滅俄第2集團軍。 9月 3日 德軍佔領蘭斯。 9月 5日 馬恩河戰役爆發。 9月 8日 英法聯軍切入德軍50公里暴露地段,威脅德軍右翼。 9月 9-11日各路德軍撤退,聯軍反攻。 9月 13日 俄軍退出東普魯士 9月15日 聯軍受阻埃納河一帶,遂設防固守。 10月 29日 土耳其對協約國宣戰,土耳其炮擊俄國黑海港口 11月 英國宣布北海為作戰地區。 11月初 日本佔領中國青島和膠洲灣 11月 2日 英法向土耳其宣戰 11月 5日 俄國向土耳其宣戰 11月15-17日 雙方統帥部下令轉入防禦建立修築壘陣地。西線機動戰完全結束轉入陣地戰。 12月 2日 奧匈軍隊佔領貝爾格萊德 12月 15日 塞爾維亞軍隊收復貝爾格萊德
1915年
2月 東線立陶宛戰役 2月4日 德國宣布英國周圍水域為作戰地區。 3月 喀爾巴纖山戰役 3月 英,法,俄簽定瓜分土耳其的秘密協定。 4月 西線伊普爾戰役 4月 倫敦秘約犧牲奧地利和土耳其領土,換取義大利參戰。 5月23日 義大利對同盟國宣戰 5月2-6月22 果爾利策戰役,德奧軍隊以優勢兵力突破俄防線,俄西南方面軍全線潰敗後撤130公里。 5月7日 「盧西塔尼亞號」事件。 6月29-12/10 義大利在伊崇佐河發動4次進攻,損兵28萬,只把戰線向前推進了10-12英里,無成就。 7月 巴爾干戰線貝爾格萊德戰役 9月 東線華沙戰役 9月 德滿足保加利亞佔領塞爾維亞領土要求,保加利亞參加中歐同盟國作戰。 9月末 德,奧,保佔領塞爾維亞 10月14日 保加利亞對協約國宣戰 12月 東線里加戰役
1916年
塞爾維亞在希臘科孚島成立流亡政府,改編軍隊。 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創建斯巴達克團。 2月21日 德軍投入50個師,發動凡爾登戰役。 3月9日 德國對葡萄牙宣戰 23/24/25日 德軍攻下法軍第1,2陣地 4月開始 西線凡爾登戰役 5月 英,法簽定瓜分土耳其所屬阿拉伯地區領土協定。 5月31-6月1 日德蘭海戰(斯卡格拉克海戰) 6月4-9月初 為支援凡爾登和義大利戰線,俄西南方面軍在勃魯西洛夫指揮下發動夏季攻勢,佔領加里西亞大部。 6月24-11月 英法聯軍發動規模最大的索姆河攻勢戰役以減輕凡爾登方面壓力,突破德軍防線。 8月 簽定《布加勒斯特條約》,羅馬尼亞參加協約國作戰。 凡爾登法軍增加援軍,防線很快穩定,開始局部反攻。 8月開始 西線索姆河戰役,東線加里波利戰役 27日 羅馬尼亞對奧匈宣戰 11月 德奧聯合宣布波蘭王國獨立。 11月 凡爾登戰役結束 12月 28日 凡爾登法軍收復失地,戰役結束。 12月 德軍佔領布加勒斯特和瓦拉幾亞,穀物油田有利德國繼續戰爭。
1917年
俄國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月9日 威廉二世在御前會議上宣布自2月1日起全力開始無限制潛艇戰。 1月31日 德國通知美國政府即將開始無限制的潛艇戰。 2月 俄國二月革命 2月 英日秘約 2月3日 美國宣布與德國斷交。 2-3月 法俄秘約 3月8日 普梯洛夫工廠工人罷工,二月革命開始 3月10日 彼得格勒全城政治總罷工 3月12日 起義得到軍隊支持。彼得格勒蘇維埃代表大會在塔夫利達宮開幕選舉產生執行委員會 3月13日 佔領彼得保羅要塞和冬宮 3月15日 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臨時政府成立,資產階級政權與工兵代表蘇維埃共存。 4月6日 美國對德國宣戰(德國誘使墨西哥參戰密電被公布) 4月20日 《真理報》發表列寧報告提綱《論無產階級在這次革命中的任務》即《四月提綱》 4月21日 布爾什維克黨彼得格勒委員會否決了列寧的提綱。 4月30日 英國海軍部決定在所有交通線上實行護航制,並成立指揮護航的運輸船隊的專門機構。 5月1日 俄向協約國發出照會,聲稱承擔戰爭義務 5月3日 「四月危機」 5月7-12日 布爾什維克黨召開第七次全俄代表大會通過了列寧提出的革命路線和政策。 5月18日 俄國第一屆聯合政府成立 6月 美軍陸續開到法國 6月16日 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彼得格勒召開。 6月29日 希臘對奧匈宣戰 7月 南斯拉夫委員會和塞爾維亞政府發表了《科孚島宣言》宣布塞爾維亞和南斯拉夫其他地區統一在塞爾維亞王朝下。 7月 俄國臨時政府開始夏季攻勢,俄軍在西方戰線和西南戰線發起進攻 7月1日 彼得格勒50萬群眾上街示威,臨時政府陷入危機。 8月 中國對德國宣戰 8月 大西洋實行全部護航 8月6日 俄國第二屆聯合政府成立 8月8-16日 布爾什維克黨在彼得格勒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 8月下旬 列寧遷居芬蘭,寫《國家與革命》一書 9月3日 德軍反擊佔領里加,近逼彼得格勒。 9月7日 科爾尼洛夫以「拯救祖國」為名,命令第三騎兵團和高加索山民師鎮壓革命。 10月 地中海實行全部護航。 10月8日 托洛茨基當選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臨時政府再次改組。 10月25日 彼得格勒蘇維埃成立軍事革命委員會 11月2日 軍事革命委員會向衛戍部隊派出政治委員 11月5日 波羅的海艦隊發表聲明支持革命 11月6日 《工人之路報》印刷廠之爭。中央委員在斯莫爾尼宮舉行會議。 11月7日 協約國建最高軍委會,進一步協調行動。列寧發表《告俄國公民書》。十月革命勝利。 11月8日 全俄工兵代表蘇第二次會議通過列寧《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俄宣布退出戰爭。 11月11日 莫斯科布爾什維克黨組織起義軍全面進攻。 11月16日 攻佔克林姆林宮,革命勝利。 11月20-12/5 英軍康布雷進攻戰役,大規模使用坦克。(馬恩河戰役首次使用) 11月21日 斯維爾德洛夫被推薦擔任全俄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頒布《工人監督條例》 12月9日 全俄農民蘇維埃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 12月15日 人民委員會下設立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蘇俄與德奧集團簽署停戰協議 12月20日 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員會,簡稱「契卡」成立。 12月22日 布爾什維克同左派社會革命黨達成聯合組閣協議。蘇俄與德奧集團正式舉行和平談判。
1918年
1月 維也納、布達佩斯、布拉格等城市工人政治罷工,要求與蘇俄簽訂民主和約。 1月18日 俄立憲會議開幕。 1月19日 全俄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法令解散立憲會議。 1月23日 全俄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開幕,通過《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 1月底 柏林50萬工人罷工要求按蘇俄建議締結不割地不賠款和約。 2月1日 卡托羅水兵起義建立水兵蘇維埃。 2月18日 德國向蘇俄進攻 2月21日 列寧號召工農大眾加入紅軍保衛蘇維埃。 3月-7月 德國發動4次攻勢 3月 英軍在俄國北方港口摩爾曼斯克登陸,揭開帝國主義武裝干涉蘇俄的序幕。 3月3日 蘇俄與德奧集團簽定布列斯特和約。俄、德國簽約停戰 3月6日 布爾什維克黨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批准了列寧的路線。遷都莫斯科。 3月14日 全俄蘇維埃第四次代表大會,正式批准了和約。 3月20日 法國元帥福煦被任命為最高統帥。 4月 日軍在海參崴登陸 5月9日 蘇維埃宣布實行糧食專賣。 5月底 捷克軍團叛亂。 6月11日 決定各村鄉建立貧農委員會開展農村社會主義革命。 6月18日 奧地利再次爆發總罷工。 6月20日 布達佩斯五金工人響應奧地利工人舉行罷工,建立工人代表蘇維埃。 7月6日 左派社會革命黨刺殺德國大使,發動叛亂宣布恢復對德作戰。 7/18-8/4 協約國發動第一次大規模反攻,佔領蘇瓦松,進攻到馬恩河一線。 8月8日 協約國在亞眠一帶發起進攻,使用450輛坦克席捲德軍前沿各師,德軍大批投降。 8月 英美軍隊也相繼侵入海參崴。英軍進入巴庫。斯大林領導紅軍打退對察里津的進攻。 8月30日 列寧被遭刺殺。 9月 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9月 俄反蘇維埃集團在烏法開會,成立五人執政內閣,自稱全俄臨時政府。 9月2日 全俄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布蘇維埃共和國為統一軍營。 9月底 突破德軍最牢固防線。 9月29日 保加利亞投降,次日簽定停戰條款,退出戰爭。 9月30日 德皇威廉二世下詔改革 10月 斯大林領導紅軍再次打退克拉斯諾夫對察里津的進攻。德海軍司令部下令與英軍決戰。 馬薩里克在華盛頓發表《獨立宣言》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臨時政府。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代表在薩格勒布召開國民議會,宣布脫離奧匈。 10月初 俄東線司令加米捏夫率領紅軍解放喀山和薩馬拉把敵人趕到烏拉爾地區。 奧地利社會民主工黨同資產階級政黨達成協議,建立議會同盟以組織臨時政權機關。 10月3日 德國組成以馬克斯.巴登親王為首的新內閣。多次提出停戰談判。 10月13日 英法美軍突破興登堡防線,土耳其投降 10月14日 捷克工人舉行總罷工,要求脫離奧匈帝國。 10月16日 奧匈帝國皇帝查理宣布把匈牙利以外的帝國改組為聯邦國家。 10月21日 奧地利議會宣布自己為臨時國民會議。 10月23日 華沙政府成立。 10月25日 匈牙利獨立黨、激進黨和社會民主黨聯合組建國民會議。 10月28日 布拉格民族委員會宣布建立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家,最高權力由民族委員會接管。 10月29日 布達佩斯工人大罷工,要求停止戰爭、宣布獨立和建立人民共和國。 10月30日 土耳其投降。維也納工人總罷工要求建立共和國。 10月30-31日 布達佩斯起義。 10月底 駐扎在里耶卡和普拉的軍隊起義,成立革命委員會。伏伊伏丁那和斯洛維尼亞部分地區成立了幾個蘇維埃共和國 11月 伏伊伏丁那和黑山同塞爾維亞聯合。 羅馬尼亞軍隊開進奧匈帝國特蘭西瓦尼亞地區。 11月3日 奧匈帝國瓦解,非德意志民族紛紛起義獨立。倫納政府簽訂停戰協定。基爾工兵遊行發生沖突。 11月4日 協約國向德國提出35條休戰條款。德國水兵基爾港起義,被蘇維埃掌握。 11月7日 右翼社會民主黨要求皇帝退位。德皇拒絕。 11月11日 貢比涅森林簽定停協,德國投降,協約國准備向洛林進攻。蘇俄宣布廢除布列斯特和約
『叄』 俄羅斯第一次世界大仗
【【【樓主,看了這么多你辛苦了,但絕對有必要推薦此篇】】】
三樓就是從維基網路上直接拉拉下來的,
6樓只是羅嗦了一些故事,沒有回答你的問題
樓上的同志們都是到網上搜索一堆樓主看都看不完的資料,有沒有調理,不累啊?我都望而生畏了。這里通過對歷史課本的總結和事件的羅列給樓主一個清晰的歷史背景。
註:「【】」內的是主題,之後的是擴展解釋和資料補充。
一戰是個復雜的歷史事件,各國利益糾結一團。俄國參與一戰是利益集團間的較量,我在主題里最簡短健全的闡述俄羅斯與各國的糾紛,包括俄國的集團形成,參戰始末。
如果樓主嫌煩,直接看每條的前面就可以連成完整的事件始末。在條例打完以後會附上一戰東線的故事和概況,是關於俄國的。
1.【19世紀末世界基本被列強瓜分完畢,帝國之間較量到達白熱化,各國都希望佔領他國的殖民地資源,俄國和奧匈帝國在巴爾乾地區的爭奪日益加劇,兩國勢不兩立,德國崛起為自身利益挑戰世界秩序】:
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帝國主義階段),經濟飛速發展。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緊尋求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掀起掠奪、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同時世界連成一個整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2.【德國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範法國,為了防範法國、奪取歐洲及世界霸權,德國力圖構築以自己為核心的同盟體系。】: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誘導法國挑起戰端。這場戰爭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並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定下的和約條件苛刻,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戰後法國人一直謀求報復德國,推動復仇主義,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原因。
3.【1879年,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同俄國的矛盾,和奧匈帝國簽訂同盟條約,這是德國構築同盟體系的第一步】: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奧匈和俄國的利益沖突源於巴爾干半島,在1878年,在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則在赫塞哥維納、波斯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地利的擴張。此後,奧匈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4.【1882年,德國又利用義大利同法國爭奪北非殖民地突尼西亞的矛盾,拉攏義大利,德、意、奧締結了針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同盟國就此形成。
5【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這標志著歐洲大陸的另一個軍事同盟集團的初步形成】:同盟國的壓力促使法俄結盟與之對抗。
6.【英國作為非歐洲大陸國家,為自己經濟政治發展需要,採取平衡政策,不願出現大陸一方有力量過強的局面,同時英國與德國在殖民地爭奪上有很大矛盾】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范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俄羅斯的既得利益有所沖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7.【故英國與法俄結盟,包括俄國在內的同盟國集團形成】:
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約》,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1907,《英俄協約》簽訂,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至此,兩大利益集團形成。歐洲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此時的歐洲還只是處在暗流涌動的角斗階段,沒有出現明目的戰爭。
8.【薩拉熱窩事件爆發,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7月30日俄羅斯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Black hand)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
9.【接著引發了全面戰爭:一戰】:
俄羅斯出兵援助塞爾維亞後,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8月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附】:一戰東線故事概況: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白支票」,因此自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援塞爾維亞與奧匈戰斗,這引起德國的不滿(而兩國的惡性關系也埋下了伏線)。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軍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提供支援,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列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無法逼迫俄國投降。而尼古拉二世亦乘機罷免皇叔尼古拉大公的俄軍總司令職位,由沙皇本人親自兼任俄軍總司令並御駕親征,但這並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俄軍的局面。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鄂圖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同時,聖馬利諾亦派志願軍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義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科孚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史稱勃魯希洛夫攻勢(勃魯希洛夫為當時的俄軍總參謀長)。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伊斯坦布爾
主條目:加里波利之戰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鄂圖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決定聯合進攻鄂圖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爾。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近十一個月的戰事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逼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英土戰爭:阿拉伯的勞倫斯
主條目:阿拉伯的勞倫斯
阿拉伯半島十四世紀被土耳其佔領。雖然土耳其也也信奉伊斯蘭教,但是與阿拉伯人並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阿拉伯發生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起義,英國從埃及派軍支持,英國少校勞倫斯組織游擊隊,擊敗土耳其。阿拉伯半島盛產石油,不過一戰時期尚未被發現。
俄國退出
主條目:1917年俄國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共產政府和第一個共產國家。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OK了~ 樓主,這都是我自己學習整理的,這么多了好辛苦啊~選我的吧,分兒啊~
『肆』 尋蘇聯解體的詳細資料.
蘇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簡稱 蘇聯 ,是一個已不再存在的國家( 1922年 12月30日 - 1991年 12月26日 )。
根據蘇聯 憲法 ,蘇聯是聯邦制國家,由15個平等權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蘇聯加盟共和國 )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首都為 莫斯科 。國家元首為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 主席和蘇聯總統。政府首腦為部長會議主席和 總理 。 武裝力量 名稱為 紅軍 。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國旗)
格言 :世界工人聯合起來!
官方 語言 俄語
首都 莫斯科
最後 總統 戈爾巴喬夫
面積
-總面積
-水面積比份 解體前列第一位
22 402 200 km 2
xx%
人口
-總人口
- 人口密度 解體前列第三位
293 047 571 (1991年7月)
13 08/km 2 (1991年7月)
獨立日
-公開
-被承認 十月革命
1917年
1922年
正式解體 1991年 12月26日
貨幣 盧布
時區 UTC +3至+11
國歌 (1917-1944)國際歌
(1944-1991) 偉大的聯盟
國際域名縮寫 .SU (還在被使用)
歷史
請參見:蘇聯歷史
1917年 11月7日 十月革命 後, 布爾什維克 黨人在 俄羅斯 取得了政權,隨即與 德國 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 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隨後的幾年裡,由 托洛茨基 指揮的 紅軍 通過殘酷的內戰擊敗了白軍和協約國的干涉。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 烏克蘭 、 白俄羅斯 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了蘇聯。蘇聯的締造者 列寧 於 1924年 逝世。約瑟夫· 斯大林 獲得政權。他通過殘酷的手段清洗了所有的政治對手,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同時以肅反的方式對黨、國家和軍隊的領導人展開了大清洗。
雖然斯大林被西方國家和一部分蘇聯人視為一個屠殺各民族人民的暴君,但是他成功地把蘇聯改成了一個 工業 和 軍事 強國。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共產黨對蘇聯的的經濟生產方式進行了大改造,蘇聯軍事也比以前強出好幾倍。 1939年 蘇聯與 納粹德國 簽訂了 莫洛托夫 -里賓特洛甫條約,雙方結成貌合神離的同盟,同時秘密劃分了雙方在 波蘭 、 波羅的海國家 、 芬蘭 和 羅馬尼亞 的勢力范圍。蘇聯採取親德政策,敵視 英國 、 法國 和其他盟國,並努力破壞他們抵抗德國的戰爭。 1941年 6月22日,阿道夫· 希特勒 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在同盟國的大力援助下,蘇聯紅軍和盟軍在 1945年 攻佔了 納粹德國 全境,贏得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後,斯大林與其他社會主義盟國建立了華沙公約,同 美國 和 北約 相抗衡, 冷戰 時期開始。
1953年 斯大林逝世。 蘇聯共產黨 高層領導人之間進行了幾年的政治斗爭。隨後 赫魯曉夫 掌握了政權。他在1956年蘇共二十一大上的秘密報告批判了斯大林及其 個人崇拜 的嚴重後果,蘇聯的政治斗爭從此向更加人道的方式轉變。由於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從1959年開始,蘇共與 中國共產黨 進行了一系列的辯論和爭吵。1964年, 赫魯曉夫 下台, 勃列日涅夫 獲得政權。 文化大革命 期間,中蘇關系處於低谷,只存在名義上的外交關系,並發生過諸如珍寶島事件和鐵列克提事件的邊境沖突。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蘇聯入侵 阿富汗 。這兩次行動都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除了東歐集團和蒙古之外,又把 越南 、南葉門、 古巴 、 安哥拉 、 衣索比亞 等國納入蘇聯陣營,或在這些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權論」,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是有限的,他提出這個理論實際上是為了剝奪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將別國變成蘇聯的附庸國。1980年莫斯科 奧運會 被視為蘇聯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的櫥窗,但是由於入侵阿富汗,卻變成了有史以來抵制國家最多的一次奧運會。
1985年,共產黨改革派人物 戈爾巴喬夫 接掌政權。他改變了許多陳腐的舊觀念。戈爾巴喬夫試圖改進 政治 和 經濟 方面的治國方法,在國內實行改革和公開化政策,對歷史錯誤進行清算。他試圖在蘇聯建設「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公開化」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時,導致其失去民心。尤其是在 1989年 , 共產主義 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積累的錯誤發生了總爆發,共產黨及其政治目標在東歐國家日益不得人心,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政權紛紛倒台。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
1991年 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政變僅僅維持3天便宣告失敗。 俄羅斯 總統 葉利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蘇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同 白俄羅斯 及 烏克蘭 的 總統 在 白俄羅斯 的 首府 明斯克簽約,成立 獨立國家聯合體 ,從建立一個類似 英聯邦 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停止存在。
有關蘇聯解體的詳細歷史,請參看: 蘇聯解體 條目
在原蘇聯境內,現在分布有十五個獨立的國家,這些國家是: 俄羅斯 、 烏克蘭 、 白俄羅斯 、 哈薩克 、 烏茲別克 、 吉爾吉斯斯坦 、 土庫曼 、 塔吉克 、 亞塞拜然 、 喬治亞 、 亞美尼亞 、 立陶宛 、 愛沙尼亞 、 拉脫維亞 和 摩爾多瓦 。其中一些國家組成了「獨立國家聯合體」,即 獨聯體 。
蘇聯領導人(按時序排列)
蘇聯共產黨 領導人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 列寧 1917年 10月6日 - 1922年 4月3日 (聯共(布)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 斯大林 1922年 4月3日 - 1953年 3月5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 1953年 9月7日 - 1964年 10月14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64年 10月14日 - 1982年 11月10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為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 安德羅波夫 1982年 11月12日 - 1984年 2月9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 2月13日 - 1985年 3月10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 戈爾巴喬夫 1985年 3月11日 - 1991年 12月25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國家元首
列夫·鮑里索維奇·加米涅夫 1917年11月9日 - 1917年11月21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雅科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 1917年11月21日 - 1919年3月16日 (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弗拉基米爾斯基 1919年3月16日 - 1919年3月30日 (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 1919年12月30日 - 1938年7月19日 (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為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9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什維爾尼克 1946年5月9日 - 1953年3月1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克萊門特·葉夫羅莫維奇· 伏羅希洛夫 1953年3月15日 - 1960年5月7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60年5月7日 - 1964年7月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阿納斯塔斯·伊萬諾維奇·米高揚 1964年7月5日 - 1965年12月9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波德戈爾內 1965年12月9日 - 1977年6月16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77年6月16日 - 1982年11月10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2年11月10日 - 1983年6月16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 安德羅波夫 1983年6月16日 - 1984年2月9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4年2月9日 - 1984年4月11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4月11日 - 1985年3月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5年3月5日 - 1985年7月27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葛羅米柯 1985年7月27日 - 1988年8月1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 戈爾巴喬夫 1988年8月1日 - 1989年5月25日 (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為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為蘇聯總統)
政府首腦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 列寧 1917年11月8日 - 1924年1月23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
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日科夫 1924年1月23日 - 1930年12月19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 莫洛托夫 1930年12月19日 - 1941年5月6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 斯大林 1941年5月6日 - 1946年3月19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1946年3月19日至1953年3月5日為部長會議主席)
格里高利·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1953年3月5日 - 1955年2月8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 1955年2月8日 - 1958年3月27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 1958年3月27日 - 1964年10月15日 (部長會議主席)
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柯西金 1964年10月15日 - 1980年10月23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吉洪諾夫 1980年10月23日 - 1985年9月27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 1985年9月27日 - 1991年1月14日 (部長會議主席)
瓦連京·謝爾蓋耶維奇·帕夫洛夫 1991年1月14日 - 1991年8月24日 (蘇聯總理)
經濟
請參看:蘇聯經濟
蘇聯經濟按 社會主義 模式發展。實行計劃經濟,國家壟斷生產資料。國家通過五年計劃的方式對經濟實行控制和調整。在 1928年 至 1932年 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後,蘇聯的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蘇聯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但是蘇聯的工業發展不平衡。事關國防的軍事工業、重工業、 化學工業 和航空航天工業非常發達,其水平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事關民生的輕工業則非常落後,造成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
蘇聯的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 莫斯科 、 列寧格勒 、頓巴斯、 烏拉爾山脈 等地區。次要的工業地區包括 波羅的海 沿岸、西 西伯利亞 和 伏爾加河 中下游。蘇聯的工業部門實行集中管理和國家調控,工廠生產的產品、種類、規格和價格都由隸屬於中央和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的國民經濟委員會規定。
在 沙俄 時代,俄羅斯是歐洲的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但是由於20世紀30年代推行農業集體化和消滅「富農」的政策對農業生產的毀滅性破壞,蘇聯的糧食一直不能自給自足。蘇聯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末期完成了農業集體化,農業生產以集體農庄為基本單位,通過隸屬於集體農庄機械站的拖拉機、 汽車 和聯合收割機實行機械化播種與耕作。
蘇聯的主要糧食作物為 小麥 ,其他重要作物還有甜菜、棉花、馬鈴薯、玉米、煙草。高加索地區有咖啡和甘蔗等經濟作物。
通過 經濟互助委員會 ,蘇聯對其東歐附屬國實行殖民地式的掠奪性貿易,低價進口原材料,高價出售製成品。這也是導致東歐國家的人民對蘇聯產生不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化
蘇聯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國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並基本消除了文盲。蘇聯著名的大學有莫斯科大學、列寧格勒大學、哈爾科夫大學、基輔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等。蘇聯的文學、藝術、電影、出版工作由蘇聯共產黨控制,在不觸及政治、作品經過審查的情況下允許自由創作。但是所謂「消極」、「頹廢」的作品(相當於西方的先鋒派藝術)被禁止。
蘇聯科學研究中心是蘇聯科學院。作家機構為蘇聯作家協會。官方通訊社為 塔斯社 。蘇聯共產黨機關報為真理報,其他主要報刊還有消息報、共青團真理報、文學報、勞動報、紅星報等。
政治
請參看:蘇聯政治
根據蘇聯憲法的第六條, 蘇聯共產黨 及其2000萬黨員是國家的統治核心。每個工廠和集體農庄都要建立黨的支部。整個系統的核心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員。在斯大林時代以後,為了避免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蘇共實行集體領導的原則,誰能夠掌握中央委員會的多數票,誰就能掌握黨和國家的領導權。
黨的政治局成員屬於國家的特權階級。他們享受專門的醫療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購買免稅低價的西方進口奢侈品,住上國家提供的公寓和別墅,有專用的車隊和位於馬路中央的專用快車道,還有專用的狩獵林區和療養海灘。他們的子女可以輕易地入黨,進入國際關系學院這樣的名牌大學深造,並在外交部、外貿部和駐外使館這些地方找到最棒的工作。這個階層還包括軍隊、 克格勃 的首腦,以及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官員。次一等的階級為工廠廠長、銀行經理、地方領導和黨支部書記這樣的人物。他們控制物資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權。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時代最低。這也是和當時蘇聯的國內外處境有關的。赫魯曉夫時代,蘇聯與美國展開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競賽,民眾的生活開始有所好轉。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全民黨」、「全民國家」的概念,國內的政治斗爭不再牽涉到普通民眾,並且提高了民眾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幾盧布,其中還包括了供熱費、電話費和水費。很多人都能去 黑海 度假,或者領著政府補貼在療養院里休養。這是蘇聯模式的福利國家概念。雖然沒有多少消費品可賣,但是物價也比較低。但是與北歐的福利國家不同,蘇聯的福利政策並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作為其財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後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經濟困難。蘇聯憲法為就業提供了保障,因此人們覺得不是非去上班不可。貪污、盜竊和將國家財產據為己有的現象非常普遍,行賄成風,生產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
斯大林之後的黨內斗爭採取了比較文明的方式。失敗者不再被槍決,而是流放到邊遠地區擔任無足輕重的職務。對於持不同政見者也不再採取肉體消滅的措施,而是視其影響力的高低,採取流放出國或者關入特殊精神病醫院的懲罰。普通民眾中的政治犯則象刑事罪犯一樣關入監獄和勞改營。 克格勃 是蘇聯恐怖統治的代名詞,它有70多萬雇員,和差不多同等數目的告密者。克格勃的勢力在國內滲透到了各個階層和各個部門。事實上,「克格勃」這個詞如今已經成了秘密警察恐怖統治的代名詞。
軍事
請參看:蘇聯軍事、 蘇聯元帥列表
參見:
俄羅斯
俄羅斯領袖表
『伍』 蘇德戰爭第一場戰役是怎樣打的
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15分,布列斯特要塞中沉睡的蘇軍士兵被猛烈的爆炸聲驚醒,此時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慘烈的蘇德戰爭爆發了,而他們自己,也將在戰斗中失去年輕的生命。
「英雄要塞」和被算計了的斯大林
布列斯特要塞本來只是巴巴羅薩計劃的一小部分,卻因為孤立無援的蘇軍殊死抵抗而被後人緬懷。由於德軍在這場戰斗中損失太大,震驚了高層,要求前線軍官寫出詳細匯報資料。
▲巴巴羅薩進攻中的德軍裝甲部隊
直到第二年,蘇軍才從繳獲的德軍文件中發現了這份資料,從而揭示了歷史的細節。多年來,布列斯特要塞守衛戰一直是作為蘇聯不屈精神的象徵,並在1965年被蘇聯政府授予「英雄要塞」稱號。
不過,在布列斯特光輝的愛國主義背後還藏著一段不光彩的歷史:這其實是二戰中德國第二次突襲布列斯特了,第一次是蘇德合謀在這里暗算了波蘭,要塞是斯大林瓜分到的戰果,也算是蘇德「友誼」的見證吧。
布列斯特要塞位於白俄羅斯和波蘭交界處的布格河東岸,處於華沙——莫斯科和立陶宛——烏克蘭的交通要道上。
▲布列斯特要塞略圖
要塞可以容納一萬兩千人,由布格河和人工運河分割開的四個獨立小島組成,中心城堡西南是捷列斯波爾要塞,正南是沃倫要塞,正北是科布林要塞。各個要塞都有河流作為天然屏障,要塞之間有橋梁連接。上圖正中標記為13的位置,是霍爾姆門。
布列斯特歷史上一直被俄羅斯和波蘭爭來奪去。1917年俄羅斯和德國曾在這里簽訂了著名的《布列斯特條約》。1919年波蘭軍隊佔領布列斯特。
1939年,斯大林與希特勒秘密簽訂協約,蘇德夾擊波蘭,紅軍與德軍會師布列斯特,舉行了聯歡和勝利典禮,佔領要塞的古德里安撤出,將其交給蘇聯。至此,蘇德以布格河為邊界,布列斯特要塞也就成為了蘇軍面向西方的第一道屏障。
▲1939年波蘭戰役中的波蘭士兵
誰曾想,僅僅兩年後,希特勒對老友不宣而戰,現在,古德里安要把親手送給紅軍的要塞再親手奪回來。當年布列斯特的小夥伴背叛了自己,斯大林驚得不知如何反應,隨後,這對「同志加兄弟」之間爆發了上世紀最大規模的血腥殺戮。
守軍從瀕臨崩潰到殊死抵抗
遠在千里之外的斯大林都驚得沒了主意,更何況突然被捲入猛烈戰火的布列斯特守軍,將士們短短幾天內就經歷了震驚、恐慌、失望、絕望、直至視死如歸的痛苦歷程。這大概就是戰爭的洗禮吧。
我想像過戰爭,但我沒有想像過這樣的戰爭,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它,但是誰也沒料到這么快。——電影《布列斯特要塞》,2010
▲電影《布列斯特要塞》海報
6月22日是星期天,很多蘇軍高級軍官在外度假,駐扎各要塞的不同部隊共約8000人,兩個步兵師,國境守備隊、建築通信和內務人員,以及約300個隨軍家庭,構成十分復雜。他們即將面對的是2萬人的德國國防軍。
事實上,戰爭爆發前幾天,氣氛已經緊張起來,居民開始逃亡。斯大林與蘇聯當局任性地無視危險情報,執迷於維系盟友關系。與之對照,老百姓卻有自己判斷形勢的直覺。
大戰爆發前幾小時,情況愈發詭異,蘇軍統帥部實際上已經下達了前線部隊進入戰斗狀態的命令,但要塞邊防站的士兵並沒有收到命令,他們只注意到對面邊防站當晚出奇的安靜。
▲斯大林
凌晨的炮聲打破了所有人的美夢,在德軍重炮和轟炸機的雙重打擊下,要塞內一片混亂,軍需品倉庫被摧毀,供水系統也被破壞。德軍的戰術是,用重型武器和步兵正面攻擊要塞,裝甲部隊從要塞外的道路迂迴到要塞北面實行包圍。
德軍迅速穿過守衛薄弱的捷列斯波爾要塞和沃倫要塞,直撲中心堡壘。
中心堡壘的堅固牆體抵禦了重炮的攻擊。蘇軍士兵開始尋找武器,按照條例,沒有命令不得進入軍械庫,但是他們放倒了看管軍械庫的衛兵,找出所有能用的武器,開始自發地抵抗。
▲布列斯特要塞結構圖
然而多數士兵這時仍處在極度的恐懼和驚嚇中,有些人奔逃出去,卻被德軍機槍撂倒。一些軍官把家眷匆匆趕進地下室,一邊大聲咒罵德軍的背信棄義,一邊大叫著讓士兵們還擊,而他們自己也並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動手。
團級政委福明等軍官意識到,此時此刻他們必須承擔最大的責任,盡快恢復指揮體系,重振士氣。22日晚,在中心堡壘中,軍官們召開了一次會議,選舉出中心堡壘各個部隊的統一最高指揮官——第6步兵師團級政委福明和祖巴喬夫大尉。
這個臨時搭建的指揮部的第一道命令是——中心堡壘所有官兵堅決捍衛要塞,勇敢戰斗(這份命令的手稿奇跡般地倖存,並在戰後被找到)。
福明一直努力聯系大部隊,卻不知道第4集團軍司令部早已向東撤退了200公里。派出聯絡的小分隊犧牲在路上,發出的明碼電文也得不到答復,在整個要塞戰斗期間,他們沒有得到來自司令部的任何指示。
▲二戰中的蘇聯紅軍
儲備水和彈葯即將用盡,與外界的聯系被徹底切斷,強大的敵軍貓捉老鼠般的圍困、炮轟和勸降......,毫無心理准備的士兵經歷了痛苦的折磨,一部分官兵精神已經到崩潰邊緣,不斷有人,尤其是剛入伍的新兵們,走出要塞投降。
到6月24日,紅軍將士終於意識到,德軍正在邊境上全線進攻,必須延緩敵軍進攻的速度。德軍當日已經佔領了中心堡壘的一部分。其實此刻,嘗到苦頭的德軍已經決定繞過要塞,因此要塞也就失去了戰略意義,對要塞的戰士圍攻轉為圍困。而要塞中的人們選擇了堅守,也選擇了自己的命運。
6月26日是中心堡壘官兵的最後一天,向北面科布林要塞的突圍失敗了,德軍沖入中心城堡,經過逐屋爭奪,身負重傷的福明和祖巴喬夫等人被德軍從瓦礫堆里挖出來被俘。一名年輕的紅軍士兵高喊著:「媽媽,永別了」,然後將手槍伸入自己的嘴裡飲彈自盡。
▲紀念郵票中的祖巴喬夫大尉
中心堡壘淪陷後,北部科布林要塞的蘇軍仍然在戰斗。6月29日,德軍投放了一枚重達兩噸的航空炸彈,巨大的震盪後,蘇軍意識到,最後一戰即將到來。德軍發布勸降的最後通牒後,軍官們決定,讓婦女兒童撤出堡壘向德軍投降。而軍人們表示他們都將留下。
最後通牒的時間已過,德軍向堡壘內發射重型高爆炸彈,然後沖入要塞,向每一個仍在射擊的窗口投擲炸葯包,據參戰德軍回憶,每次爆炸後都能聽到慘叫和呻吟,但之後,奄奄一息的蘇軍士兵們會伸出槍口,繼續戰斗。
▲攻入要塞的德軍
6月30日,科布林要塞最後300多名蘇軍被俘。一些幾乎不成人形的俘虜,身上全是血污的綳帶,抹著眼淚,虛弱得幾乎站不住。為了表示對這些英勇士兵的敬意,德軍士兵摘下了自己的鋼盔。
德軍在要塞內沒能找到一面要塞守衛單位的軍旗,因為各部隊的軍旗早已被收集起來,藏到一個廢墟里,直到15年後,才被重新挖掘出來,現在這些軍旗被陳列在布列斯特要塞紀念館中。
德軍佔領城堡之後,要塞中還有零星的反抗持,一直續到7月23日。一名沒有留下姓名的紅軍士兵在科布林堡壘陷落後仍然藏身其中,並用刺刀在牆上刻下了這些文字:
▲我快要死了,但是我不會投降,祖國再見。
閃電戰遇到布列斯特剋星,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德軍原計劃12小時拿下要塞,卻耗了8天多,還動用了各式重型火炮和火焰噴射器,第1天的進攻就陣亡了281人。到6月30日戰斗結束,第45師部的報告稱:「我軍482名士兵陣亡,包括32名軍官。蘇軍陣亡2500人,被俘6000人」。
與此鮮明對比的是,巴巴羅薩計劃開局異常順利,除了布列斯特要塞,邊境上的蘇軍基本如元首所願全線潰敗。但要塞勝得如此艱難,還是震驚了德軍高層。
巴巴羅薩的成功依賴於摧毀敵軍意志的閃電戰,蘇聯軍民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還能打得這樣頑強,哪怕僅僅是一場局部戰斗,對德軍來說也實在不是一個好兆頭。
▲巴巴羅薩作戰中的德軍士兵
與英勇故事並行的,是史學家一直質疑斯大林事先獲知了戰爭即將爆發的情報,卻沒有採取什麼行動減少傷亡,甚至為了延緩德軍沒有通知所有的守軍將領。電影《布列斯特要塞》中也提到,要塞的位置決定了它遠離大部隊,根本守不住,本可以撤離大部分軍民。
即使如此,也不意味著這場犧牲沒有價值。布列斯特的堅守意義非凡,孤立無援的幾千名軍民,一兩天之內就從崩潰中站起來抵抗到底,簡直就是蘇聯整個衛國戰爭的縮影,也最早預示了德國人後面的厄運。
雖然始終沒有收到高層命令,要塞的守軍還是選擇了戰斗到最後一刻,或許他們冥冥中也意識到堅守的意義。
後來的事實也一再證明,從列寧格勒,到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處於守勢的蘇軍一再重復著布列斯特的故事,展示了越來越不可思議的頑強,把精銳的德軍生生拖入消耗戰的泥潭。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蘇聯士兵
成就布列斯特的英雄們
布列斯特守軍能在短時間內轉換精神狀態,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福明等普通軍官挺身而出,鼓舞士氣組織戰斗。
福明,孤兒、政委、共產黨員、猶太人,被俘後也正是由於這三重身份被德軍立即槍殺。福明以前從沒打過仗,只因沒買到外出度假的車票,陰差陽錯地成了守衛戰中的核心人物。中心堡壘激戰時,正是福明提出召開軍官聯席會議,統一指揮責任。
福明等人迅速恢復了組織秩序,在與士兵並肩作戰中體現出的意志、冷靜、勇敢和領導才能,極大地感染了恐懼中的士兵們,幫他們鎮靜下來、參與到集體行動中,成為他們拿起武器作戰的重要的精神支持,及時阻止了恐懼的蔓延。
▲政委福明,文弱的外表,堅強的意志
當士兵看到自己朝夕相處的兄弟一個個倒下去,這時候連自己的犧牲也已經不再那麼可怕。
士兵們把福明看作是黨的代表和指揮員,相信只有他才知道該怎樣行動。福明意識到,他無法再做一個普通人,不能再表現出任何驚慌和猶豫,在人們面前他從來都是鎮定自若的。
倖存者索洛佐波夫回憶,在中心堡壘作戰的最後一天,福明靠牆站著,筋疲力盡。他報告說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給傷員吃了。福明平靜地回答:「坐下來,確認一下我們還有什麼東西,列個表。」
不過,在外人面前一直冷峻鎮定的福明,曾這樣向副官馬捷沃相吐露心聲:「一個了無牽掛的人,要是知道他的死不會給別人帶來災難,死起來到是要輕鬆些」。
▲傳奇英雄馬捷沃相
福明犧牲在他曾守衛的霍爾姆大門前。而傳奇的馬捷沃相則在被俘三個月後從集中營里逃出,參加了游擊隊。幾年之後紅軍打回來,他重返部隊當了連長,最後跟隨隊伍一直打到柏林,並在國會大廈的牆壁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和一句話——我來自布列斯特。
從布列斯特到柏林,這才叫真正的打滿全場!
▲福明的犧牲地霍爾姆門
戰爭能激發出人性的大惡,也能激發出人性中的大善。蘇軍主動選擇讓婦女兒童走出要塞投降,另有一個有關德國軍人的小插曲也值得一提。
守衛戰中倖存下來的亞歷山大?7?4波布科夫當時只是個孩子,他親眼目睹了母親和姐妹慘死,自己藏身屍體中,卻被一個德國軍人發現了:「他用手電筒光照到我,把我攙起來,送進了戰地醫院。最後我也沒能完全理解,為什麼前一個德國人朝我扔了手榴彈,而後一個又來救我。」
結語
一共有235萬白俄羅斯人在衛國戰爭期間失去了生命,佔全蘇聯死亡人數的十分之一。發生在白俄羅斯的布列斯特要塞戰斗,已經成為衛國戰爭歷史的一部分,成為了民族記憶的一部分。
那些英勇的戰士和英雄軍官,在和平年代裡,可能只是些普通人,平和、甚至脆弱,但殘酷的戰火激發了他們的力量。這大概是納粹沒有預料到的,布列斯特之戰既是給德軍發出的警告,也為後來衛國戰爭樹立了精神典範。
▲白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館,戀人雕像腳下永遠鮮花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