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萬民法規定奴隸在法律上

萬民法規定奴隸在法律上

發布時間: 2022-09-05 07:20:36

1. 雅典,羅馬的"人民"都不包括奴隸嗎,那麼是人民指什麼呢 。 萬民法保護奴隸、婦女的權利嗎

1,羅馬里「人復民」的范圍不包括奴隸制
2.人民就是指羅馬公民,即羅馬帝國的自由人,包括平民和貴族
3.萬民法是羅馬中後期的法律,其與其他羅馬法律最大的區別,在於萬民法將羅馬境外人的行為列進法律條文,它沒有對奴隸或者婦女的權益有任何的保護內容

2. 市民法與萬民法的關系

市民法是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法律,即平等的主體之間關系的法律,是現代民法的始祖.
萬民法,調整的是包括了埃及人,高盧人等等"外國人"的法律關系的法律.調整范圍的不同是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區別
古羅馬「自然法」 、「萬民法」意義及關系考

「法」這個概念在不同的時空有著不同的含義;從特定歷史背景出發,去理解特定時空條件下的「法」的概念,是學術研究的基本要求。本文試圖從西方法律史的二元觀傳統中去探求古羅馬法中「自然法」、「萬民法」及「市民法」的各種不同的含義,澄清相互之間的區別,並嘗試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釋。

一、 西塞羅對古希臘自然法思想的繼承

最早提出「自然法」一詞的是赫拉克利特(約前5世紀),他認為:一切人法受哺於神法。自然法學說由此發端,遂歷經希臘羅馬、中世紀、和近代古典三大時期。考夫曼教授認為:這三大時期的自然法存在以下三點基本共性。第一、自然法是不變的和普適的,適於一切時間和一切人;第二、藉助理性,自然法是可認識的;第三、自然法不僅是實證法的標准,而且在後者與其相悖時取而代之。[1]當然,這三點共性也非以同樣的程度一以貫之於自然法的歷史,在其各個階段這些共性得到不同的彰顯。

在歷經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和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後,斯多葛派哲學最終完成了對「自然法」概念的塑造。斯多葛哲學以「自然」為核心,強調自然是支配性原則,其本質具有一種理性的品格,因此,自然法就是理性法(law of reason),能為人類所認識;自然法也具有普遍性(common law of nature),適用於一切人,這一特徵恰應了斯多葛哲學家的終極理想——人們作為世界公民在「世界國家」(a world-state)里平等地生活。

希臘隨著內戰的消耗和外敵的入侵而逐漸衰敗,富於實踐精神的羅馬人用鮮血和汗水促成了羅馬的興起。在法學界,西塞羅(公元前106—43年)可謂羅馬人的開山鼻祖,正是他為後來鮮有哲學情調的羅馬法學注入了源自古希臘的自然法精神。在其名著《國家篇》中,西塞羅鮮明地表達了他的自然法思想:

真正的法律是與本性相合的正確的理性(nature);它是普遍適用的、不變的和永恆的;他以其指令提出義務,並以其禁令來避免做壞事。此外,它並不無效地將其指令或禁令加於善者,盡管對壞人也不會起任何作用。試圖去改變這種法律是一種罪孽,也不許試圖廢除它的任何部分,並且也不可能完全廢除它。我們不可以元老院和人民大會的決定而免除其義務,我們也不需要從我們之外來尋找其解說者或解釋者。羅馬和雅典將不會有不同的法律,也不會有現在與將來不同的法律,而只有一種永恆、不變並將對一切民族和一切時代有效的法律;對我們一切人來說,將只有一位主人或統治者。這就是上帝,因為他是這種法律的創造者、宣告者和執行法官。無論誰不遵從,逃避自身並否認自己的本性,那麼僅僅根據這一事實本身,它就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即使是他逃脫了一般人所認為的那種懲罰。[2]

由此可見,西塞羅繼承了古希臘的自然法思想,確證了上帝作為自然法創造者的權威。自然法的普世性和高級法特徵在他那裡得到了發揚光大。不僅如此,西塞羅還首創了理論意義上的萬民法概念,[3]他說:「… … 因此,我們的祖先認為,萬民法和市民法是有區別的:市民法不可能同時是萬民法,但是萬民法應該同時也是市民法。」[4]這一經典論述不但間接地確定了市民法和萬民法的外延,而且為下文對兩者關系的釐清奠定了學理淵源。不過分地說,後世羅馬法學家在這一問題上的論述大多圍繞西塞羅的理論而展開。

二、蓋尤斯的二分法及學理思考

蓋尤斯(約130—180年),古羅馬五大法學家之一。他是這樣論述市民法與萬民法的關系的:

所有受法律和習慣調整的民族都一方面使用他們自己的法,;另一方面使用對於所有人來說是共同的法。實際上,每一個民族都為自己創立法,一個城邦的法就是這種法,它被稱為「市民法」,可以說它是該城邦自己的法。自然理性在所有人中創立的那個法,由所有人平等遵守,它被稱為「萬民法」,可以說它是對所有民族都適用的法。[5]

公元前242年,羅馬首度出現了外事裁判官,其主要職責是裁判羅馬人與外邦人及外邦人之間的案件。其時,陳舊、僵硬的市民法已遠遠不能滿足正在不斷對外擴張的羅馬帝國在解決外邦人在羅馬法律地位這一問題上的要求,外事裁判官遂根據自然法的一般原理處理糾紛,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反映羅馬與與其有交往的異邦異國所共有的法律制度所組成的一個規則體系,羅馬法學家稱其為萬民法。此即萬民法的第二種含義——實踐層面的外民法,後世所稱萬民法,通常就在這種意義上使用。[6]

那麼,蓋尤斯究竟是在哪種意義上使用「萬民法」一詞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從時間上講,蓋尤斯不可能不受到萬民法制度的影響,他似乎是在描述一個業已形成的制度。而如果單純從上文所引蓋尤斯論述的文本意義來分析,他又似乎在重申前人西塞羅的主張。

後世學者在理解這一問題上也存在分歧。依梅因的說法,是先有了萬民法的具體制度,而後經古羅馬法學家運用衡平的手段,將萬民法制度與自然法聯系了起來,賦予了萬民法的理論意味。[7]凱利也持類似的看法,他甚至將這種作法的淵源追溯至西塞羅,指出其實證主義的一面,並認為西塞羅使用的實踐性的「自然」概念在後世的羅馬法學家那裡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最終豐富了萬民法制度;而對於理論意義上的萬民法觀念,僅僅是蓋尤斯對「這一全然實踐性的法律成長」套上了「比較研究的虛幻光環」和法學家偶然地給與其哲學意蘊罷了。[8]

但是,我們不難在梅因和凱利的論述中發現一些紕漏之處。他們都沒有明確區分萬民法的兩種意義,這是他們所犯錯誤的認識論前提。梅因說:「所謂『自然法』只是從一個特別理論的角度來看的『萬民法』或『國際法』。… …它們之間的差別完全是歷史的,在本質上,它們之間不可能有什麼區別。」[9]不難看出,梅因依然沒有區別兩種意義上的萬民法,而是用「特別理論」這個語義含混的詞描述了自然法與萬民法的模糊關系。[10]凱利的錯誤如出一轍,他正確地指出了羅馬法學家發展萬民法的一面,但由於忽視了萬民法的理論意義,從而做出了「不能將萬民法定位或歸入到自然法中的唯一例外是奴隸制度」這個看似正確實則沒有完整透視萬民法的結論。[11]

相比之下,尼古拉斯教授的觀點使我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耳目一新。他認為:在蓋尤斯的劃分中,萬民法與自然法同義,此即萬民法的理論意義;無非是自然法側重於強調法來源於自然原理,而萬民法重在強調法的普遍適用。[12]當然,尼古拉斯並未忽視萬民法制度的存在,他這樣論述萬民法兩種意義之間的關系:「我們也不知道『萬民法』(指理論意義上的萬民法——引者注)這個詞是如何應用於這套法(指實踐意義上的萬民法——引者注)的,或者有關的哲學觀念對它的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我們所能肯定的是:在蓋尤斯時期,這個詞,就像前面論述過的那樣,在哲學和理論意義上都被使用,而且在這兩種意義上,它都涵蓋著除人法和繼承法以外的大部分法。」[13]

因此,筆者認為:業已存在的萬民法制度對蓋尤斯是肯定產生了影響的,但這並不等於說蓋尤斯就不能就此展開理論上的發揮,何況早先已有西塞羅的創舉?至於兩種意義的萬民法之間,是否真能條分縷析,也許正如尼古拉斯所言:「羅馬人從來不在實在法(即實際應用的發)與應當訂立的法之間做這種明確劃分。」[14]抑或對這一問題更精緻的探討,須等到與烏爾比安的說法展開比較後,我們才能有更加明晰的認識。

三、烏爾比安的劃分法及相關爭論

烏爾比安(約170—228年),古羅馬五大法學家之一。與前人不同,烏氏給出了一種異於通說的自然法定義:

自然法是大自然傳授給一切動物的法則,也就是說,這個法不是人類所特有的,而是生活在陸地和海洋的動物包括飛禽所共有的。由此而產生我們稱之為「婚姻」的男女結合及其子女的生育與繁衍。我們可以見到其他動物包括野獸也都精通這門法。[15]

在他那裡,萬民法與自然法是有區別的,因為自然法是所有動物共同的法,而萬民法僅僅是人類自己的法。[16]烏爾比安的這一劃分,開啟了以後羅馬私法關於法的分類的爭論,即所謂蓋尤斯「二分法」與烏爾比安「三分法」之爭。一個普遍的說法是:烏爾比安之所以區分自然法和萬民法,是因為前者否認的奴隸制度為後者所包容;故此,二分法有別於三分法。[17]一直以來,我國學者在論及這一問題時,大多都是就事論事的介紹性文字,而甚少學理探討。這里,筆者嘗試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須明確的是:蓋尤斯的「自然法」概念與烏爾比安的「自然法」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烏爾比安的「自然法」概念異於通說早就成為學界共識。對此,博登海默在引用利維(Ernst·Levy)的話時曾說:「這種由任何動物共同構成的法律共同體,不僅對於西塞羅和斯多葛學者來講是聞所未聞的,就是現代學者也不認為這種觀點是古典法學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18]

其次、我們有必要進一步論述萬民法兩種含義之間的關系。我們知道,理論意義上的萬民法與自然法一樣,具有強烈的普世性特徵。在信仰斯多葛哲學的羅馬統治者那裡,這一特徵剛好迎合了他們建立世界國家的願望,在作為一種法律制度的萬民法的發展歷程中,理論意義的萬民法為外事裁判官們提供了一個哲學上的旗號,使得實踐意義上的萬民法的法律適用范圍不斷擴大。對此,著名自然法學家登特列夫作出了非常精闢的評價:「在他們(指羅馬法學家——引者注)眼中,自然法並不是一套完整而現成的法規,而是一種詮釋的手段。在使人定法適應於不斷變遷的客觀情況之歷程中,在使一個國際文明(或毋寧說是超國家的文明)之法律體系日益精良的歷程中,自然法與國際法一起扮演了一個決定性的角色。」[19]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觀念性萬民法與實踐性萬民法的區別。一言以蔽之,前者在觀念上適用於世間之芸芸眾生,而後者主要針對羅馬及周圍與羅馬發生實際關系的地中海國家的人而言。

綜上所述,不僅「自然法」概念在蓋尤斯和烏爾比安那裡是不同的,就連他們兩人使用的「萬民法」也存在些許的差異。蓋尤斯的萬民法,大多是觀念性的;而烏爾比安的萬民法,實踐性色彩較濃。正是基於這個原因,烏爾比安承認奴隸制的萬民法招致自然法[20]的否定,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四、奴隸制度——爭論的焦點與實質

烏爾比安的這段話讓人再熟悉不過:「就市民法來說,奴隸被認為不是人;但是根據自然法,情形便不同了,因為自然法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21]與此相類似的,還有法學家弗洛倫提努斯(Florentinus)的一段話:「奴隸制是萬民法的一種制度——這種制度是同自然背道而馳的——因為根據這種制度,一個人被迫變成了另一人的財產。」[22]不難看出,法學家們在這里所論述的萬民法,顯然是指實踐性萬民法而言。在實踐性萬民法中,奴隸不再被當作人(Pesona)來對待,而淪為權利的客體。

隱藏在這個問題之後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羅馬法中的法律擬制技術問題。作為具體的法律制度而存在的市民法與萬民法,是羅馬人立法思維的產物,而非如自然法那樣,乃是神明啟示的結果(西塞羅)。在羅馬法,Homo指生物狀態上的人,而Pesona概指權利主體。民法上的自然人概念,實即濫觴於羅馬法對人的擬制。學者認為:「自然人是一個法律構造的獨特概念,它只向特定的法學含義,指稱個人得在法律上作為權利主體的那一存在范疇。這一部分,是生物意義上的人處於自然狀態所不具有的存在形式。生物意義上的人獲得自然人形式,因此是立法承認的結果。」[23]故此,在羅馬民法中,奴隸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人,而是作為權利客體存在於實踐性萬民法制度中。但是,自然法是主張人人平等的,借用古典自然法學派的觀點,在存在自然法的自然狀態中,人人生而平等,奴隸制度自然是沒有容身之地的。[24]

五、二元觀傳統下的萬民法與自然法——一個簡短的小結

西方法律史中,歷來存在應然法與實然法的對立;在康德、黑格爾以前的法哲學史中,這一二元觀尤指自然法與實在法的對立。盡管在古羅馬時期,法學家們對實踐問題的強調遠遠高於哲學上的進步;但這並不等於說他們完全無視對正義的追求,事實上,較之於希臘人,他們無非是更多地從實踐的角度去關注正義的實現。希臘哲學對他們的影響,顯著地表現在他們對法的認識上,他們關於法的分類的探討,並未因為似乎多了一層實踐的色彩而褪去形而上的價值追求,好在各自立場不同、觀點各異,為我們更加明晰的透視他們的法律觀拓展了可資比較的視野。因此,在本文中,筆者試圖竭力廓清所謂 「二分法」與「三分法」區分之後的學理內涵,不知實情是否如此?

--------------------------------------------------------------------------------

[1] 考夫曼:《法哲學的問題史》,載[德] 阿圖爾·考夫曼、溫弗里德·哈斯默爾 / 主編:《當代法哲學和法律理論導論》,鄭永流譯,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1—202頁。

[2] [古羅馬]西塞羅:《法律篇》Ⅲ22(33),中譯文參見沈叔平、蘇力譯《國家篇法律篇》,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104頁。

[3] 對此,考夫曼如此評價:「在他(指蓋尤斯——筆者注)的影響下,在羅馬還產生了萬民法(Jus Gentium),它不是今天所指的國際法,而是自然法,它適於每一個人,而不論他是市民還是外來民,是自由民還是奴隸。」參見考夫曼:前揭文。

[4] [古羅馬]西塞羅:《論義務》C3,17,69.中譯本參見王煥生譯《論義務》,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 羅馬的習慣法與十二銅表法哪個是羅馬法的起源為什麼

什麼是羅馬法呢?正如羅馬城不是一天造起來的一樣,羅馬法也不是一夜之間驟成的。它指的是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時間跨度長達一千多年,在這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它隨著羅馬國家的發展而演變,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階段性。公元前8世紀中期,羅馬城建立。公元前6世紀末羅馬共和國建立,貴族壟斷著政治經濟大權,平民卻缺地或少地。好,現在請大家看一個案例,由此開始接觸羅馬早期的法律:

「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落死後,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請同學們想一想,法官會怎麼判呢?[案例一]」

生:法官會偏袒羅莫洛的家人。

師:為何如此?

生:因為羅馬共和國早期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無形中為法官故意壓迫平民,袒護貴族提供了方便。

師:對,所謂的習慣法就是未經政府明確承認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認為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法律方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許多貴族出身的法官,往往循舊例裁判,隨心所欲解釋法律,為保護貴族特權提供了方便。又比如我們這個案例中,本可以得到地的平民其權利不能得到維護,勢必要進行斗爭,而這個案例只是反映當時羅馬社會圍繞權利問題平民和貴族兩個階層分裂的一個縮影,社會矛盾的加深,平民的持續抗爭,使早期羅馬國家局勢動盪,羅馬的貴族最後如何處理的呢?

生:公元5世紀中期,由貴族組成了十人委員會,制定了《十二銅表法》。

師:如果還是上一個案例,根據《十二銅表法》,法官會怎麼判呢?

生:根據《十二銅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羅莫洛一半的財產將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

師:對,通過這個案例,分析一下《十二銅表法》頒布的意義是什麼?

生:《十二銅表法》的內容相當廣泛,法律條文也比較明晰,審判、量刑皆有發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保護了平民利益。

師:《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是階級專政的工具之一,羅馬共和國是一個奴隸制國家,由於平民斗爭,《十二銅表法》的頒發目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根本利益,只是由於平民的斗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護了平民一些利益。

2、公民法→萬民法

師:請大家注意,《十二銅表法》制定好,適用於誰?

生:僅限於羅馬公民。

師:是的,由於在公元3世紀中期以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稱為「公民法」,而《十二銅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自從公元前3世紀以來,羅馬共和國展開了史詩般的開疆拓土,羅馬軍團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強敵,征服了一個又一個民族,而成為地中海霸主(讓學生看地圖冊),羅馬法在此時也並未處於靜止狀態,隨著征服地區的擴大,公民法逐漸發展成為「萬民法」,請同學們看萬民法的適用范圍是什麼?

生: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

師:結合羅馬的歷史變化,並對照書上的「資料回放」,分析造成萬民法產生和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生:由於版圖擴大,很多有著不同文化傳統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勢必會出現新的矛盾,尤其是被征服者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不受公民法保護,引起社會動盪;另外,國際交往擴大,引起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經濟活動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因此,原來的公民法已經無法應對這些新變化。

師:對外戰爭的勝利,獲得了大量奴隸,由此奴隸制在羅馬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奴隸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穩定統治,保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不受侵犯。

公元前27年,軍閥屋大維正式確立個人獨裁統治,因其採用「元首」稱號(相當於皇帝),這種制度被稱為元首制,實質是一種君主專制,羅馬帝國時代開始,共和國時代落幕。帝國設置了30多個行省,萬民法在此時又有何發展呢?

生:3世紀初,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公民與非公民之間的區別開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與萬民法之間區別也失去了實際意義。

師:對,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生:為鞏固統治,帝國對各行省上層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權。

師:那麼帝國的法律頒定和發展又是誰在起主導作用和重要作用呢?

生:帝國前期,皇帝們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們頒布的法令成為羅馬法的組成部分;法學家也積極立法,進行法律解釋。

師:另外3世紀末4世紀初,法學家編纂了一系列法典,由此可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帶有階級性,羅馬法是用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的。子3世紀以後,羅馬帝國開始走向衰落,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個帝國,其中西羅馬不久就因為「蠻族」的攻擊而滅亡,震驚了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他積極改革內政,設立專門委員會編纂羅馬法,形成了法律匯編,即《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二、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師:同學們,通過剛剛的學習,請說說,羅馬法從形式上來看可分為哪兩部分?從結構上看又可以分為那些部分?

生:從形式上可分為成文法,習慣法;從整體結構看可以分為公民法,萬民法。

師(畫) 按形式劃分:成文法和習慣法

羅 元老院法令

馬 公民法 元首命令

法 按結構劃分 萬民法 大法官告示

自然法

師:大家請注意,廣義的羅馬法是指通行於羅馬帝國統治地區的全部法律制度,狹義的羅馬法僅指羅馬公民法,我們可以通過上面這副圖來更好地學習。

現在請看這一份案例,這是公元2世紀的一件事:

「盧修斯是亞歷山大港的一個平凡的經營航運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貸的大商人加圖借貸5000枚金幣,並立下了契約半年後歸還6000枚金幣,可是盧修斯下半年經營不善,無力還錢,為此加圖告上法庭要求剝奪盧修斯的家產,並讓盧修斯家的二十個奴隸成為他家的奴隸。[案例二]」請問,法官同意加圖的要求嗎?

生:會,因為萬民法作為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的國際法,主要調整財產關系,規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權不可侵犯。

師:對,萬民法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承認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債權的規定和解釋,制定了解決各類債務糾紛的適用條款,另外奴隸制也是不可侵犯,所以盧修斯家的奴隸只得乖乖地作為一種財富或物品被判定歸屬於加圖家,那麼盧修斯可以隨意安排或處置這些奴隸么?

生:可以,因為萬民法規定奴隸在法律上是「可以購買的東西」,無異於其它一切形式的財產,可以被買賣和出租,奴隸也必須無條件的服從主人。

師:既然這樣,為什麼課文提出羅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

生:羅馬法保護除奴隸以外自由民的權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師:對,羅馬法保護自由民的自由權、財產權、選舉權等等,充分保護個人權利。但是請再看這些資料:

「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聖,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因而她們不能擔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職責,或提出訴訟,

或為他人擔保,或擔任律師。 ——《民法大全》

以上規定可以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嗎?

生:不能,君權至上,男女不平等。

師:以上材料表明這種在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條件的。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是階級專政的工具之一,所以羅馬法也不能例外地具有鮮明的階級特徵,宣揚君權至上;生產力水平低,婦女地位不高,沒有權利,這是羅馬法的局限,也是時代的產物。但是羅馬法還制約或消除父家長權、夫權等,子女的財產權和婚姻自主權得到保證,並在2000多年前就宣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畢竟是一個社會的巨大進步。

此外,羅馬法中還滲透著自然法思想。古羅馬法學家認為,自然界的很多法則,如理性、自由、平等都必須體現在法律當中。書上就介紹了西塞羅這個偉大人物,由於出眾的法學哲理和對後世的深遠影響,他被人稱為「自然法之父」。

師:好,現在想一下,羅馬法對當時的帝國起到了什麼作用?

生: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是為了維系和穩定帝國統治,它為皇帝和元老院的權力提供了法律依據;為維護奴隸制度,保護統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鞏固了帝國的社會基礎;順應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對私有財產加以保護,籠絡上層階級;帝國還建立了大量的自治市,把羅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國的每一個角落,進一步穩固了帝國的政治和經濟基礎。

師:羅馬法是世界史上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後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大家看一下下面的資料,說說羅馬法對後世的影響:

(1)《拿破崙法典》的內容出總則以外,共有3編2281條。第一編是人法,是關於個人和親屬的規定,實際上關於民事權利主體的規定;第二編是物法,規定了各種財產和所有權及其他物權;第3編是關於取得所有權的各種方法,這一遍規定了繼承、贈與、遺囑和夫妻財產制,還規定了債法。

(2)「私有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除非由於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的明顯要求,並且在事先公平補償的條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能被剝奪。」

——《人權宣言》

(3)「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一起追求幸福的權利。」

——美國《獨立宣言》

(4)「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第三條: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生: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它的很多原則和制度對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或立法產生重要影響,對中國也有一定影響。

師:羅馬法是歐洲大陸法系的基礎,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那麼羅馬法為何影響如此深遠呢?

生(自由討論)回答

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適當引申和擴展)羅馬法為什麼影響如此深遠呢?第一,羅馬法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第二,羅馬帝國疆域遼闊,最強盛的時候地跨三洲,正如恩格斯所說:「羅馬的佔領,在所有被征服的國家,首先直接破壞了舊有的社會生活條件——到處都由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判無效。」被征服的國家和地區都無一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進羅馬發的影響。第三,羅馬法的發展是羅馬統治者重視法學、尊重法學家的結果。第四,羅馬法本身的系統性邏輯性很強,法理精深,有利於它的發展和傳播。

八、本課相關知識鏈接

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第一條 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場時,你有義務要去,假如不去,傳喚你的人有義務在兩名證人的協助下強迫你去;假如你猶豫或企圖逃走,傳喚者有權將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無法移動,傳喚者有義務為他准備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皆已到場,訴訟必須在日落前完結。

第五條 一家之主有權將他的財產和他的奴隸遺留給任何他所喜愛的人。假如一個人死後沒有遺囑,也沒有繼承人,就該在父系親族中找一位最親近的親屬作為繼承人,如果沒有任何親屬,遺產應交給他那一族的人。精神不正常的人,其財產由親戚或族人代為管理。

第十二條 假如奴隸偷竊或使主人受損失,可將奴隸拍賣以補償主人的損失。

——《光復彩色網路大典》7《世界歷史》I

公民的基本人權

國民議會在主宰面前並在他的庇護之下確認並宣布下述的人與公民的權利:

第一條 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顯出社會上的差別。

第二條 任何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於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動搖的權利。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

第三條 整個主權的本原主要是寄託於國民。任何團體、任何個人都不得行使主權所未明白授予的權力。

——法國《人權宣言》(1789年),引自周一良、吳於廑主編
《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上冊

羅馬法

這是私有制條件下最完備的法律形式,泛指古羅馬的整個法律制度,包括法理和法律兩個方面。狹義的羅馬法僅指羅馬私法(與公法相對)中的公民法。從私法角度看,羅馬法可以區分為民法(即公民法,或市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等幾種類型的法。

公民法

這是關於羅馬城邦內部及其公民的法律,包括部分習慣法、《十二銅表法》和一些新制定的法律在內。它可以細分為人法、物法和訴訟法三部分,主要用以調整擁有公民權的羅馬公民(市民、自由民)之間的關系。

萬民法

這是通過長期的外事裁判司法實踐中創制的、以「案例」為主的法律,主要調整以所有權和契約關系為核心的財產關系。由於它適用於羅馬帝國境內各民族以及外籍人,與適用范圍相對狹窄的羅馬民法相區別,因而是帝國范圍內的國際法。

4. 高一歷史問題

古希臘法律制度
一、古希臘法的含義和特點
古希臘法泛指存在於古代希臘世界所有法律的總稱。其一般特徵是:各城邦國家各自製定和適用自己的法律,且大都是系統的成文法規,內容詳盡,部門完備;缺乏象羅馬法那樣的嚴密法典,審理案件的旨趣不在於法條內容的適用,而在於「公道」的抽象標准,因此在技術上較為靈活;在各城邦法律的沖突中產生了一些古希臘化國家的希臘人普遍接受的法理原則,產生了「普通法」;希臘化的法律由多種邦土法律構成,術語和規則不甚固定和嚴謹;希臘化法律中沖突法比較發達。
二、雅典「憲法」的產生原因及其歷史地位
雅典城邦國家是古希臘世界實行奴隸制民主制的典型。在公元前7——前5世紀,由於平民和貴族的斗爭引起雅典政治法律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並由多名商業貴族當選的執政官創立並發展了雅典「憲法」。雅典是個沿海國家,工商業發展較早,對外貿易發達,工商業奴隸主集團勢力強大,而靠土地收入的氏族貴族勢力相對軟弱。兩大集團在爭奪統治權的斗爭中,工商業奴隸主集團得到了廣大農民、手工業者的支持。農民和手工業者是軍隊的核心,又是民主政治的積極要求者。雅典全盛時期自由民總數9萬,而男女奴隸多達36.5萬。階級關系狀況要求統治者要緩和與自由民之間的矛盾,雅典城邦國家最終採取了民主共和制的國家制度。
雅典民主制度及其「憲法」由梭倫改革奠定基礎,到公元前5至4世紀進入 最發達時期。其民主性的特點有:形式上允許一切雅典公民參與國家日常活動,公民直接參政、議政和行使司法權;實行公職人員選舉制、任期制,並有較嚴密的監督制度和程序;決定國家重大問題採用集體會議制;這些制度均以法律形式加以確認,公民可通過各種制度來直接捍衛民主制度。恩格斯評價雅典的伯里克利時代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一種「高度發展的國家形態」。這種民主政治制度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具有進步意義,推動了雅典經濟和文化的迅速發展,並對後來的歐洲民主傳統產生重大影響。但是,雅典民主實質上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有其深刻的階級局限性。當時雅典居民中擁有公民權的不足總人口的1/20,民主制度的實施和貫徹局限在狹小范圍內;農民、手工業者不可能經常放棄生產去開大會,政治權力實際為少數有產政治家掌握;當選公職人員需要在年齡、財產資格、是否欠國家債務等方面具備一定資格,限制了普通公民的當選;民眾大會雖然是雅典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在政治生活中起極大作用,但基本是依統治集團意志運轉,以此來實現奴隸主階級對奴隸的專政。
三、古希臘邦際關系法和戰爭與和平法
由於古希臘城邦間相互獨立,互不隸屬,在社會經濟或軍事需要情況下城邦之間會暫時結盟,聯盟成員一般保持平等地位。這樣,逐漸產生了一種類似現代國際私法、國際法性質的邦際關系法和戰爭與和平法,成為希臘法律文化中獨具特色的寶貴財富,為近代的國際法和國際私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淵源。

古羅馬法律制度
一、羅馬法的沿革
羅馬法是古代羅馬奴隸制國家從形成到衰亡整個歷史時期法律制度的總稱。它經過長期演變,成為奴隸制社會最發達、最完備的法律體系,對後世各時代法律有很大影響。公元前510年,羅馬進入共和國時期,並在前451——前450年制定了《十二表法》。該法典整理和發展了以往的羅馬習慣法,具有諸法合體的特徵。除《十二表法》外,民眾大會的立法、元老院的立法、行政長官的告示、法學家的解釋都是共和國時期的法律淵源。公元前27年,羅馬實行帝制。到公元1-2世紀,羅馬帝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羅馬法獲得空前發展。其表現為:皇帝的敕令成為法律;法學家「解答」成為重要的法律淵源;非官方和官方法令集問世。公元529年-534年,在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和去世後的6年時間里,先後編出《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又稱《法學階梯》)、《查士丁尼學說匯纂》、《查士丁尼新律》四部法律匯編,中世紀時期合稱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稱《國法大全》、《羅馬法大全》)。這部法典充滿君主專制主義思想,但是它精確反映了古羅馬帝國的政治法律文化,完整系統地保留了羅馬法的精華,對於歐洲各國法律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無以倫比的影響。恩格斯稱之為「第一個世界性法律」。
二、法律的定義和分類
羅馬法學家的研究對羅馬法的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於他們受到歷史的局限和宗教神學觀念制約,在討論法律、法學基本問題時,更多地從自然法原則出發,把宗教、法律、道德混為一談,無法揭示法的本質。在具體的法學研究中,法學家憑借羅馬法中較為成熟的理論,把羅馬法分為公法與私法;成文法與習慣法;市民法、萬民法與自然法;市民法與裁判官法;人法、物法與訴訟法等不同的類別。這些分類不完全科學,但有助於法學研究的發展。
三、羅馬私法的基本制度
羅馬私法的結構和體系是以權利主體,權利客體和私法保護為編制順序,分為人法、物法和訴訟法三個部分。
(一)人法制度。人法是關於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人的法律地位、各種權利的取得和喪失、以及婚姻家庭關系等方面的法律。自然人的法律人格由自由權、市民權、家族權三種身份權構成。如果其中的一種或兩種喪失,便成為權利能力不完全的人,羅馬法稱為「人格減等」。當時在羅馬擁有完全人格的公民只佔居民的很小部分。奴隸在法律上被視為物件,不是權利主體。羅馬法規定的婚姻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婚姻制度的重視和在家庭關系中夫權的重要。古羅馬法沒有完整的「法人」制度,但已注意到某些團體作為權利主體具有「獨立法律人格」的問題。
(二)物權制度。羅馬法中的「物」是指可以構成人們財產的東西。有時也包括法律關系和權利。依物的不同法律後果,羅馬法將它們分為要式轉移物和略式轉移物、有體物和無體物、動產和不動產等。物權制度包括物權法、繼承法、債法等內容,這些法律制度以及由債法所涉及的契約法在羅馬法那裡都有相當完整的體現,成為羅馬私法中最為突出的法律精華。
(三)訴訟法制度。羅馬訴訟法主要是規定保護私權的法律。雖然它不如人法,物法那樣發達完備,但它涉及內容廣泛,不少規定較為詳盡。古羅馬的訴訟程序經歷了法定訴訟,程式訴訟和特別訴訟的發展階段,並且依據公訴和私訴的不同性質,設計了有區別的訴訟制度,為後世的訴訟法發展提供了先例。
四、羅馬法的歷史地位
羅馬法中包含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約自由、私有財產權不可侵犯的原則,使羅馬法成為「純粹私有制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生活條件和沖突的十分經典的法律表現,以致一切後來的法律都不能對它做任何實質性的修改」。羅馬法中包含的符合商品經濟發展的法權關系,不僅服務於古羅馬社會,而且還直接或間接促進中世紀後期資本主義經濟的形成,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從法律文化的角度看,羅馬法為中世紀後期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原則和科學概念,而且它的萬民法也成為近代國際法的最早淵源。

5. 什麼是羅馬萬民法

萬民法意指「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羅馬私法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版成部分,也是共和權國用來調整羅馬公民與異邦人之間、異邦人與異邦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羅馬法律。由於萬民法是以自然理性為依據,接近自然法的觀念,沒有公民法那樣狹隘的民族性和形式主義的缺點,因而更能滿足羅馬奴隸主階級的利益要求和整個社會的普遍需要。在整個羅馬私法體系當中,萬民法是較為成熟和完善的部分,也是羅馬後期法律的主要內容。從形式上看,萬民法並不是一般國家為了規定彼此之間的關系而認可的法律,而是通過羅馬外事法官的司法活動所制定的,並被羅馬國家用強制力保證實行的法律,它是適用於羅馬公民和非羅馬公民之間的法律。這種法律的出現和發展有其更為深刻的社會背景。

6. 羅馬的萬民法只適用了自由民 ,又怎麼保護奴隸制度,怎樣維護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

奴隸在當時不是屬於人 注意 奴隸是屬於財產而不是基本的「人」 在當時沒有將其視為人的情況下 是立法保護公民的基本財產的

7. 奴隸製法的法律內容

在法律上,奴隸不是權利主體,而是權利客體──物。奴隸主可以任意處置奴隸,就像處置自己的所有物一樣,可以買賣、贈與、繼承,甚至屠殺和充作殉葬品。主人殺傷奴隸,不僅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且是奴隸製法所確認和保障的重要權利。如果他人殺死或傷害奴隸,不認為是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只對其主人負責賠償財產上的損失(《漢穆拉比法典》第219、220條)。如果盜竊或藏匿奴隸,協助奴隸逃跑,或者去掉他人所有的奴隸的標志者,則認為是犯罪,處以重刑,甚至可以處死(《漢穆拉比法典》第15、16、19、226、227條)。除奴隸外,奴隸主的其他私有財產,如土地、房屋、牲畜等,奴隸製法也都有極其嚴格的保護條款。如果奴隸侵犯奴隸主的財產,要處極刑。在《漢穆拉比法典》的282條中,保護私有財產的條文就有100多條,侵犯私有財產被處以死刑的條文就有30多條。羅馬的《十二銅表法》規定,債務人如果不償還債務,債權人可以將他拘捕,帶上足枷或手銬出售於國外,或處以死刑,乃至砍切成塊(《十二銅表法》第3表第2、3、5、6條)。
公開規定自由民之間的不平等地位 奴隸製法不僅明確規定了奴隸的無權地位,也明確劃分了自由民內部的不同等級以及他們在法律上的不同地位。中國古代的禮,嚴格劃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界限,維護著奴隸主貴族的特權地位和奴隸主內部上下等級之間的關系,即所謂「別親疏貴賤之節」(《禮記·三年問》),「序爵所以辨貴賤也」(《禮記·中庸》)。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統治者採取了「親親」、「尊尊」(《禮記·喪服小記》、《穀梁傳·成元》)等措施。「親親」就是按照宗法關系來區分貴賤,使親者貴,疏者賤,任命官吏則任人唯親。「尊尊」就是所有的平民和奴隸,都必須尊敬奴隸主貴族,不得違抗;下級奴隸主也要尊重上級奴隸主,不許「犯上」;還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規定(《禮記·曲禮》)。這些都說明了中國奴隸製法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公開的階級不平等的奴隸主專政的法。《十二銅表法》還在第11表以最殘忍的法律規定禁止平民與貴族通婚。另外,在婚姻家庭關繫上,婦女的無權地位以及父權支配家庭的絕對權力,在奴隸製法中也表現得十分突出。中國西周的禮規定「男帥女、女從男」(《禮記·郊特牲》),確保丈夫統治妻子、妻子從屬丈夫的男女不平等地位。子女的命運也要完全聽從家長的擺布,甚至父親對子女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漢穆拉比法典》第117條規定:「倘自由民因負有債務,將其妻、其子或其女出賣,或交出以為債奴,則他們在其買者或債權者之家服役應為三年;至第四年應恢復其自由。」古希臘、古羅馬等國也有類似的法律規定。

熱點內容
湛江法院新聞 發布:2025-01-19 16:58:02 瀏覽:265
要有規章制度的說說 發布:2025-01-19 16:48:14 瀏覽:262
益陽律師收費 發布:2025-01-19 16:37:52 瀏覽:220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