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上市公司監管法規匯編

上市公司監管法規匯編

發布時間: 2022-09-05 17:20:24

『壹』 上市公司需要看哪些法律

只要涉及《公司法》、《證券法》及相關細則、解釋等,有一個《上市公司法律法規集合》,網上可以下載到。

『貳』 上市公司檢查制度實施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規范上市公司運作,維護投資者利益,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其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條本辦法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負責組織實施。第四條對上市公司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公司信息披露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及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規定和規范性文件的要求;信息披露的有關報告、公告、信息及文件是否真實、完整、准確;信息披露是否及時。
(二)公司募集資金是否按照招股說明書、配股說明書披露的項目使用;若籌集資金的使用項目發生變更,是否經股東大會表決通過;股東大會通過決議後,公司是否就募集資使用的變動情況及時向股東進行充分披露。
(三)公司的章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否符合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規定和規范性文件的要求;公司章程的執行情況。
(四)公司股東大會是否按照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規定召開;股東大會討論決議及表決情況;少數股東的權利是否得到保護。
(五)公司董事會的召開情況,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法定職權的行使情況和法定義務的履行情況;公司董事會的組成、董事候選人提名方式、董事會議事規則、董事會決議的執行情況及董事會對重大投資決策的討論記錄等。
(六)公司監事會法定職權的行使情況,監事會的組成,監事會議規則及表決程序,監事職責的履行情況等。
(七)公司總經理(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職權的行使情況,公司董事會對總經理(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執行董事會的決議情況以及對公司職能部門和分公司、子公司的管理情況等。
(八)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的設置、秘書的職權范圍及秘書對公司信息披露的組織與協調情況。
(九)中國證監會認為其它應予檢查的事項。第五條檢查工作由中國證監會負責組織。
中國證監會將根據需要、抽調、聘請地方證管部門和執業水平較高、聲譽較好的具有從事證券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有關人員組成檢查小組,由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負責領導和組織具體檢查工作。第六條檢查人員對上市公司進行檢查時,被檢查的公司應當予以協助,不得拒絕檢查;接受檢查的人員應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拒絕檢查、隱瞞情況。第七條檢查人員檢查上市公司時,可以對有關情況和資料進行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第八條檢查人員進行檢查時,應出示工作證和中國證監會開具的證明。第九條被檢查公司和有關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向檢查人員提供的文件主要有:
(一)公司會計報表、相關帳簿和憑證以及其它涉及會計報表的資料;
(二)公司股東大會的會議記錄、決議文本,董事會的會議記錄、決議文本,監事會的會議記錄、決議文本,以及公司經理辦公室會議文件和其他有關管理制度文件;
(三)反映公司重大投資的有關資料和文件;
(四)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財務報告發表的審計意見的工作底稿;
(五)其他應該查閱的文件。第十條檢查人員應遵守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認真履行職責。
檢查結果未公布前,檢查人員及被檢查公司均不得透露與檢查結果有關的任何信息。第十一條被檢查公司由中國證監會決定,檢查主要採取抽查方式進行。第十二條檢查時間由中國證監會決定,並通知被檢查的公司。第十三條對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違反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的上市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中國證監會根據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在職權范圍內給予處罰,超出中國證監會處罰范圍的,移送有關機關處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第十四條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文件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的,中國證監會將診法在職權范圍內給予處罰。第十五條本辦法由中國證監會負責解釋。第十六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叄』 創業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

一、立法背景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提出在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等基礎性制度改革,構建符合創業板上市公司特點的持續監管規則體系。為此,證監會根據《證券法》《公司法》,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充分借鑒科創板改革經驗,結合創業板上市公司特點及存量改革的實際,在現行一般規定基礎上對創業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做出針對性制度安排。
二、主要內容
《持續監管辦法》共三十五條,主要規范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股份減持、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方面,重點內容包括:
(一)總體要求
創業板上市公司應當遵守現行關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的一般規則,完善公司治理、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同時,《持續監管辦法》根據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特點提出差異化要求,明確現行規章、規范性文件等持續監管規則與《持續監管辦法》不一致的,優先適用《持續監管辦法》。
(二)關於公司治理
一是明確創業板上市公司治理的原則性要求,強調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履行忠實、勤勉義務,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誠實守信,規范行使權利;二是要求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在章程中載明特別表決權股份相關安排,並授權交易所對該類公司表決權差異的設置、存續、調整、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等事項制定有關規定。
(三)關於信息披露
一是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成長型創新創業的特點,強化行業定位、風險因素等信息的披露,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針對性、有效性;二是突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的信息披露責任;三是規范自願披露行為,要求公司按照同一標准披露後續類似信息;四是允許重大事項不確定時暫緩披露、允許非交易時段對外發布重大信息等,提升信息披露的彈性和包容度。
(四)關於股份減持
一是授權交易所對鎖定期滿後股東減持首發前的股份以及定增股份的減持方式、程序等做出規定;二是授權交易所對重大違法觸及退市情況下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的減持做出規定,同時適當延長未盈利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的持股鎖定期。
(五)關於重大資產重組
一是明確創業板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或者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標的資產所屬行業應當符合創業板定位或者與上市公司屬於同行業、上下游;二是明確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涉及發行股票的實施注冊制,規定證監會在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注冊決定;三是適當放寬創業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認定,在以營業收入指標認定重大資產重組時,除百分之五十的比例標准外,增加了五千萬元數額要求;四是降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中股份定價下限要求,由現行規定中不得低於市場參考價的百分之九十調整為百分之八十;五是授權交易所制定符合創業板上市公司特點的並購重組具體實施標准和規則等。
(六)關於股權激勵
一是擴展可以成為激勵對象的人員范圍,允許持有上市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及其親屬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成為激勵對象;二是放寬限制性股票的價格限制,授予價格低於市場參考價百分之五十的,應當符合交易所相關規定,並說明定價依據和方式;三是將股權激勵計劃標的股票占總股本的比例,由現行規定中的百分之十提升至百分之二十;四是進一步便利限制性股票的授予程序等。第二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根據《證券法》等法律法規、本辦法和中國證監會其他相關規定,對創業板上市公司(以下簡稱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進行監督管理。
中國證監會其他相關規定與本辦法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本辦法。三、徵求意見及採納情況
公開徵求意見期間,證監會和司法部共收到針對《持續監管辦法》的有效意見建議24條。經認真梳理,證監會對各方意見、建議作了分類吸收,主要意見採納情況如下:
(一)關於信息披露
有意見提出,建議信息披露體現創業板定位,補充「三創四新」內容,要求披露技術、產業、業務、模式創新情況。經研究,已採納該建議,要求上市公司應當結合所屬行業的特點,充分披露行業經營信息,尤其是針對性披露技術、產業、業態、模式等能夠反映行業競爭力的信息。
(二)關於重大資產重組
有意見提出,建議豁免重組上市適用「同行業或上下游」的要求;建議明確「符合創業板定位」的行業范圍。經研究,《持續監管辦法》規定標的資產所屬行業為兩類,一類是符合創業板定位的行業,另一類是與上市公司處於同行業或者上下游的行業,實踐中上市公司可以自主選擇,基本能夠滿足創業板公司發展需要。此外,符合創業板定位的相關行業范圍也將在深交所規則層面予以明確。該意見已部分採納。
(三)關於股權激勵
有意見提出,建議允許監事成為激勵對象。經研究,監事主要履行監督職責,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運作,需要保持獨立性,為避免利益沖突,暫未將監事納入激勵對象范圍。

『肆』 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2015修正)

第一條為了規范股權分置改革後外國投資者對A股上市公司(以下簡稱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維護證券市場秩序,引進境外先進管理經驗、技術和資金,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保護上市公司和股東的合法權益,按照《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根據國家有關外商投資、上市公司監管的法律法規以及《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外國投資者(以下簡稱投資者)對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和股權分置改革後新上市公司通過具有一定規模的中長期戰略性並購投資(以下簡稱戰略投資),取得該公司A股股份的行為。第三條經商務部批准,投資者可以根據本辦法對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第四條戰略投資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產業政策,不得危害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二)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維護上市公司及其股東的合法權益,接受政府、社會公眾的監督及中國的司法和仲裁管轄;
(三)鼓勵中長期投資,維護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不得炒作;
(四)不得妨礙公平競爭,不得造成中國境內相關產品市場過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競爭。第五條投資者進行戰略投資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以協議轉讓、上市公司定向發行新股方式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上市公司A股股份;
(二)投資可分期進行,首次投資完成後取得的股份比例不低於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百分之十,但特殊行業有特別規定或經相關主管部門批準的除外;
(三)取得的上市公司A股股份三年內不得轉讓;
(四)法律法規對外商投資持股比例有明確規定的行業,投資者持有上述行業股份比例應符合相關規定;屬法律法規禁止外商投資的領域,投資者不得對上述領域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
(五)涉及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的,應符合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第六條投資者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依法設立、經營的外國法人或其他組織,財務穩健、資信良好且具有成熟的管理經驗;
(二)境外實有資產總額不低於1億美元或管理的境外實有資產總額不低於5億美元;或其母公司境外實有資產總額不低於1億美元或管理的境外實有資產總額不低於5億美元;
(三)有健全的治理結構和良好的內控制度,經營行為規范;
(四)近三年內未受到境內外監管機構的重大處罰(包括其母公司)。第七條通過上市公司定向發行方式進行戰略投資的,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上市公司董事會通過向投資者定向發行新股及公司章程修改草案的決議;
(二)上市公司股東大會通過向投資者定向發行新股及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
(三)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簽訂定向發行的合同;
(四)上市公司根據本辦法第十二條向商務部報送相關申請文件,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五)定向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到商務部領取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並憑該批准證書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第八條通過協議轉讓方式進行戰略投資的,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上市公司董事會通過投資者以協議轉讓方式進行戰略投資的決議;
(二)上市公司股東大會通過投資者以協議轉讓方式進行戰略投資的決議;
(三)轉讓方與投資者簽訂股份轉讓協議;
(四)投資者根據本辦法第十二條向商務部報送相關申請文件,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五)投資者參股上市公司的,獲得前述批准後向證券交易所辦理股份轉讓確認手續、向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申請辦理登記過戶手續,並報中國證監會備案;
(六)協議轉讓完成後,上市公司到商務部領取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並憑該批准證書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第九條投資者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構成對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按照第八條第(一)、(二)、(三)、(四)項的程序獲得批准後,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及相關文件,經中國證監會審核無異議後向證券交易所辦理股份轉讓確認手續、向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申請辦理登記過戶手續。完成上述手續後,按照第八條第(六)項辦理。第十條投資者對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應按《證券法》和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履行報告、公告及其他法定義務。

『伍』 上市公司對重大資產重組行為的監管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行為,保護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高,維護證券市場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根據《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在日常經營活動之外購買、出售資產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資產交易達到規定的比例,導致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資產、收入發生重大變化的資產交易行為(以下簡稱重大資產重組)。
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應當符合本辦法的規定。
上市公司按照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發行證券文件披露的募集資金用途,使用募集資金購買資產、對外投資的行為,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重大資產重組損害上市公司及其股東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有關各方必須及時、公平地披露或者提供信息,保證所披露或者提供信息的真實、准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第五條 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重大資產重組活動中,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維護公司資產的安全,保護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第六條 為重大資產重組提供服務的證券服務機構和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遵循本行業公認的業務標准和道德規范,嚴格履行職責,不得謀取不正當利益,並應當對其所製作、出具文件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責任。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所知悉的重大資產重組信息在依法披露前負有保密義務。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利用重大資產重組信息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違法活動。
第八條 中國證監會依法對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行為進行監管。
第九條 中國證監會在發行審核委員會中設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以下簡稱並購重組委),以投票方式對提交其審議的重大資產重組申請進行表決,提出審核意見。
第二章 重大資產重組的原則和標准
第十條 上市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有關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反壟斷等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
(二)不會導致上市公司不符合股票上市條件;
(三)重大資產重組所涉及的資產定價公允,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和股東合法權益的情形;
(四)重大資產重組所涉及的資產權屬清晰,資產過戶或者轉移不存在法律障礙,相關債權債務處理合法;
(五)有利於上市公司增強持續經營能力,不存在可能導致上市公司重組後主要資產為現金或者無具體經營業務的情形;
(六)有利於上市公司在業務、資產、財務、人員、機構等方面與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人保持獨立,符合中國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獨立性的相關規定;
(七)有利於上市公司形成或者保持健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
第十一條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購買、出售資產,達到下列標准之一的,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一)購買、出售的資產總額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並財務會計報告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達到50%以上;
(二)購買、出售的資產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所產生的營業收入占上市公司同期經審計的合並財務會計報告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50%以上;
(三)購買、出售的資產凈額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並財務會計報告期末凈資產額的比例達到50%以上,且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購買、出售資產未達到前款規定標准,但中國證監會發現存在可能損害上市公司或者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大問題的,可以根據審慎監管原則責令上市公司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補充披露相關信息、暫停交易並報送申請文件。
第十二條 計算前條規定的比例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購買的資產為股權的,其資產總額以被投資企業的資產總額與該項投資所佔股權比例的乘積和成交金額二者中的較高者為准,營業收入以被投資企業的營業收入與該項投資所佔股權比例的乘積為准,資產凈額以被投資企業的凈資產額與該項投資所佔股權比例的乘積和成交金額二者中的較高者為准;出售的資產為股權的,其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以及資產凈額分別以被投資企業的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以及凈資產額與該項投資所佔股權比例的乘積為准。
購買股權導致上市公司取得被投資企業控股權的,其資產總額以被投資企業的資產總額和成交金額二者中的較高者為准,營業收入以被投資企業的營業收入為准,資產凈額以被投資企業的凈資產額和成交金額二者中的較高者為准;出售股權導致上市公司喪失被投資企業控股權的,其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以及資產凈額分別以被投資企業的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以及凈資產額為准。
(二)購買的資產為非股權資產的,其資產總額以該資產的賬面值和成交金額二者中的較高者為准,資產凈額以相關資產與負債的賬面值差額和成交金額二者中的較高者為准;出售的資產為非股權資產的,其資產總額、資產凈額分別以該資產的賬面值、相關資產與負債賬面值的差額為准;該非股權資產不涉及負債的,不適用前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資產凈額標准。
(三)上市公司同時購買、出售資產的,應當分別計算購買、出售資產的相關比例,並以二者中比例較高者為准。
(四)上市公司在12個月內連續對同一或者相關資產進行購買、出售的,以其累計數分別計算相應數額,但已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報經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資產交易行為,無須納入累計計算的范圍。
交易標的資產屬於同一交易方所有或者控制,或者屬於相同或者相近的業務范圍,或者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下,可以認定為同一或者相關資產。
第十三條 本辦法第二條所稱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資產交易,包括:
(一)與他人新設企業、對已設立的企業增資或者減資;
(二)受託經營、租賃其他企業資產或者將經營性資產委託他人經營、租賃;
(三)接受附義務的資產贈與或者對外捐贈資產;
(四)中國證監會根據審慎監管原則認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資產交易實質上構成購買、出售資產,且按照本辦法規定的標准計算的相關比例達到50%以上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等相關義務並報送申請文件。

『陸』 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股票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上市後相關各方的行為,支持引導創新型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根據《證券法》等法律法規、本辦法和中國證監會的其他相關規定,對北交所上市公司(以下簡稱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進行監督管理。

中國證監會其他相關規定與本辦法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本辦法。

中國證監會根據北交所以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為主的特點和市場運行情況,適時完善相關具體制度安排。第三條北交所根據《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本辦法等有關規定,建立以上市規則為中心的持續監管規則體系,在公司治理、持續信息披露、股份減持、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重大資產重組、退市等方面制定具體實施規則。上市公司應當遵守北交所持續監管實施規則。

北交所應當履行一線監管職責,加強信息披露與二級市場交易監管聯動,加大現場檢查力度,強化監管問詢,切實防範和打擊內幕交易與操縱市場行為,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第二章公司治理第四條上市公司應當增強公眾公司意識,保持健全、有效、透明的治理體系和監督機制,保證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規范運作,督促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履行忠實、勤勉義務,明確糾紛解決機制,保障全體股東合法權利,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保護利益相關者的基本權益。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誠實守信,依法行使權利,嚴格履行承諾,維持公司獨立性,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共同利益。第五條上市公司設獨立董事,獨立董事的選任、履職應當符合中國證監會和北交所的有關規定。第六條鼓勵上市公司根據需要設立審計、戰略、提名、薪酬與考核等專門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對董事會負責,依照公司章程和董事會授權履行職責。專門委員會成員全部由董事構成,其中審計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中獨立董事應當佔多數並擔任召集人,審計委員會的召集人應當為會計專業人士。第七條上市公司應當積極回報股東,根據自身條件和發展階段,在公司章程中規定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股東回報政策並嚴格執行。北交所可以制定股東回報相關規則。第八條上市公司應當建立完善募集資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資金的存放、使用、變更和持續披露等具體規則由北交所制定。第九條上市公司存在特別表決權股份的,應當在公司章程中規定特別表決權股份的持有人資格、特別表決權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與普通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的比例安排、持有人所持特別表決權股份能夠參與表決的股東大會事項范圍、特別表決權股份鎖定安排及轉讓限制、特別表決權股份與普通股份的轉換情形等事項。

上市公司應當在定期報告中持續披露特別表決權安排的情況;特別表決權安排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及時披露。

北交所應對存在特別表決權股份公司的上市條件、表決權差異的設置、存續、調整、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事項制定有關規定。第三章信息披露第十條上市公司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及時、公平地披露所有可能對證券交易價格或者投資決策有較大影響的事項,保證所披露信息的真實、准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上市公司應當建立並執行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增強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上市公司董事長對信息披露事務管理承擔首要責任,董事會秘書負責組織和協調公司信息披露事務、辦理信息對外公布等相關事宜。第十一條上市公司籌劃的重大事項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立即披露可能會損害公司利益或者誤導投資者,且有關內幕信息知情人已書面承諾保密的,上市公司可以暫不披露,但最遲應當在該重大事項形成最終決議、簽署最終協議或者交易確定能夠達成時對外披露;已經泄密或者確實難以保密的,上市公司應當立即披露該信息。第十二條上市公司應當結合所屬行業的特點,充分披露行業經營信息,便於投資者合理決策。第十三條上市公司應當充分披露可能對公司核心競爭力、經營活動和未來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風險因素。

上市公司尚未盈利的,應當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以及對公司現金流、業務拓展、人才吸引、團隊穩定性、研發投入、戰略性投入、生產經營可持續性等方面的影響。

『柒』 證券行業有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根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3.《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9號發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章第三、四節)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發布)
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7號發布)
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於2006年6月29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1號)

(二)行政法規
1.《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
(1994年8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60號發布)
2.《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的規定》
(1995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89號發布)
3.《證券、期貨投資咨詢管理暫行辦法》
(199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准1997年12月25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
4.《證券公司監管條例
(2008年4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22號發布)
5.《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
(2008年4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23號發布)

(三)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
(200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61次會議通過法釋[2003]2號)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2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59次會議通過法釋〔2003〕1號)

(四)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
1.《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辦法》
(2002年12月16日證監會令第14號)
2.《證券市場禁入規定》
(2006年6月7日證監會令第33號)
3.《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
(2003年12月28日證監會令第18號)
4.《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
(2006年5月17日證監會令第32號)
5.《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
(2006年5月6日證監會令第30號)
6.《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
(2006年5月9日證監會令第31號)
7.《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
(2006年9月17日證監會令第37號)
8.《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
(2007年9月17日證監發行字[2007]302號)
9.《關於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報告的規定》
(2007年12月26日證監發行字[2007]500號)
10.《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工作規程》
(2006年7月25日證監發[2006]83號)
11.《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
(2007年8月14日證監會令第49號)
12.《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
(2006年5月29日證監發行字[2006]15號)
13.《關於規范境內上市公司所屬企業到境外上市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4年7月21日證監發[2004]67號)
14.《國際開發機構人民幣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
(2005年2月18日人民銀行.財政部.發改委.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5]第5號)
15.《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
(2001年12月12日證監會令第4號)
16.《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
(2006年4月7日證監會令第29號)
17.《證券公司管理辦法》
(2001年12月28日證監會令第5號)
18.《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2008年修訂)
(2007年12月28日證監會令第52號)
19.《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
(2006年7月20日證監會令第34號)
20.《證券公司年度報告內容與格式准則》(2008年修訂)
(2008年1月14日證監會計字[2008]1號)
21.《證券公司設立子公司試行規定》
(2007年12月28日證監機構字[2007]345號)
22.《關於發布證券公司凈資本計算標準的通知》
(2006年7月20日證監機構字[2006]161號)
23.《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
(2003年12月15日證監機構字[2003]260號)
24.《證券公司治理准則(試行)》
(2003年12月15日證監機構字[2003]259號)
25.《證券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監管辦法》
(2006年11月30日證監會令第39號)
26.《網上證券委託暫行管理辦法》
(2000年3月30日證監信息字[2000]5號)
27.《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管理辦法》
(2001年5月16日證監會令第3號)
28.《證券經營機構證券自營業務管理辦法》
(1996年10月23日證監[1996]6號)
29.《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業務指引》
(2005年11月11日證監機構字[2005]126號)
30.《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
(2003年12月18日證監會令第17號)
31.《證券市場資信評級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2007年8月24日證監會令第50號)
32.《上市公司治理准則》
(2002年1月7日證監會.國家經貿委證監發[2002]1號)
33.《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
(2006年3月16日證監公司字[2006]38號)
3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07年1月30日證監會令第40號)
35.《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2006年7月31日證監會令第35號)
36.《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
(2006年8月8日商務部.國資委.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證監會.外管局商務部令2006年第10號)
37.《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
(2005年12月31日商務部.證監會.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外管局商務部令2005年第28號)
38.《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2008年4月16日證監會令第53號)
39.《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
(2005年6月16日證監發[2005]51號)
40.《關於規范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行為的通知》
(2005年11月14日證監會.銀監會證監發[2005]120號)
41.《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
(2005年12月31日證監公司字[2005]151號)
42.《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04年6月8日證監會令第19號)
43.《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
(2004年6月25日證監會令第20號)
44.《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
(2004年6月29日證監會令第21號)
45.《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
(2004年9月16日證監會令第22號)
46.《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則(試行)》
(2006年6月15日證監基金字[2006]122號)
47.《證券投資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管理辦法》
(2004年9月22日證監會令第23號)
48.《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
(2006年8月24日證監會、人民銀行、外管局證監會令第36號)
49.《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
(2007年6月18日證監會令第46號)
50.《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內部控制指導意見》
(2007年10月12日證監基金字[2007]277號)
51.《證券投資基金銷售適用性指導意見》
(2007年10月12日證監基金字[2007]278號)
52.《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
(2007年11月29日證監會令第51號)
53.《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控制指導意見》
(2002年12月3日證監基金字[2002]93號)
54.《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管理人員管理指導意見》
(2006年10月27日證監基金字[2006]226號)
(五)證券交易所規則
1.《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2006年修訂)
2.《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06年修訂)》
3.《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基金上市規則》(2004年修訂)
4.《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新股發行和上市指引》(2006年)
5.《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上市規則(修訂稿)》(2007)
6.《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基金上市規則》(2007年修訂)
7.《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交易實施細則》(2007年修訂)
8.《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上市暫行規定》(2007)
9.《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保薦工作評價辦法》(2008)

『捌』 我國已經頒布的關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謝謝!

1、《公司法》 裡面有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規定;
2、《證券法》內 裡面有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容的法律規定;
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最權威最全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規;4、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施行後。其他的信息披露法規,如《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試行)(證監上字[1993]43號)、《關於股票公開發行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關事項的通知》(證監研字[1993]19號)、《關於加強對上市公司臨時報告審查的通知》(證監上字[1996]26號)、《關於上市公司發布澄清公告若干問題的通知》(證監上字[1996]28號)、《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電子存檔事宜的通知》(證監信字[1998]50號)、《關於進一步加強ST、PT公司信息披露監管工作的通知》(證監公司字[2000]63號)、《關於擬發行新股的上市公司中期報告有關問題的通知》(證監公司字[2001]69號)、《關於上市公司臨時公告及相關附件報送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備案的通知》(證監公司字[2003]7號)等同時廢止。

『玖』 什麼是對上市公司日常監管的主要內容

信息披露是對上市公司日常監管的主要內容。

一般而言,所謂的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包括信息披露的監管、公司治理監管和並購重組的監管等幾種方式,在這些內容中,信息披露的監管是對上市公司日常監管的主要內容。而且信息披露也是上市公司注冊制下必須做好的基本義務。

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公眾公司向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全面溝通信息的橋梁。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對上市公司信息的獲取,主要是通過大眾媒體閱讀各類臨時公告和定期報告。

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在獲取這些信息後,可以作為投資抉擇的主要依據。真實、全面、及時、充分地進行信息披露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對那些持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真正有幫助。

拓展資料: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個特定組成部分,它公開發行股票,達到相當規模,經依法核准其股票進入證券集中交易市場進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報送有關文件。證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決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根據我國《證券法》第50條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

(3)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4)公司在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5)證券交易所可以規定高於前款規定的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上市公司必須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定期公開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在每會計年度內半年公布一次財務會計報告。上述條件是為了使上市公司具有較高的素質、較大的規模、股權合理分布,能形成一定的交易量,在投資者中形成較好的聲譽。

上市公司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一)上市公司屬於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形式

各國公司法均規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享有股票上市交易的權利,其他任何類型的公司,包括有限公司等都不具有公開發行股票並使其股票上市交易的權利。同時,也並非所有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股票都上市交易,股票能夠上市交易的只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部分,因此,上市公司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但股份有限公司並不一定都是上市公司。

(二)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必須符合法定條件並由證券交易所依法審核同意

由於上市公司存在著眾多的公眾股東,法律更加註重其交易安全。我國《公司法》規定股票上市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而《證券法》則對證券上市的條件和程序作了具體要求,上市的前提條件是股票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之後而公開發行,然後再向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由證券交易所依法審核同意,並由雙方簽訂上市協議等。

『拾』 新三板掛板中如果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會影響企業掛板嗎

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具體可參閱這篇文章

一、對重大資產重組申報項目的影響

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2015年9月18日發布的《上市公司監管法律法規常見問題與解答修訂匯編》(鏈接地址: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ssgsjgb/ssbssgsjgfgzc/ywzx/201509/t20150918_284146.html)規定:
「七、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是否影響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行政許可的受理?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行政許可中,涉及的中介機構主要有:獨立財務顧問、律師事務所、審計機構、評估機構。
根據《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管理辦法》以及《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的規定,獨立財務顧問(暨保薦機構)因從事並購重組、保薦業務被立案調查後,我會對其出具的文件暫不受理,待立案調查影響消除後,視情況受理。
根據《律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法律業務管理辦法》的規定,律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後,我會對其出具的文件暫不受理,待立案調查影響消除後,視情況受理。
審計機構、評估機構被立案調查的,我會在受理其出具的財務報告、評估報告等文件後,在審核中將重點關注其誠信信息及執業狀況。」
這意味著,保薦機構和律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後,證監會將暫不受理這些機構出具的文件,待立案調查影響消除後才可受理,而審計和評估機構則不同,證監會仍然會受理其出具的文件,但在審核中重點關注其誠信信息及執業狀況。也就是說,只要為本次重組申報提供審計服務的相關人員未被立案調查或採取監管措施,且沒有參與被立案調查的相關項目,則申報文件受理不受任何影響。
不需要懷疑,讀者可查閱近期重大資產重組上市公司的公開披露文件。例如三湘控股(000863)、深大通(000038)、金谷源(000408)、啤酒花(600090)等均被中國證監會關注過重組相關審計機構是否被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司法行政機關立案調查或者責令整改,並要求獨立財務顧問和律師事務所就該事項是否影響本次相關審計文件的效力進行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事實證明,這些重組項目均沒有受到審計機構被立案或被採取行政監管措施的影響。

二、對IPO申報項目的影響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2013年8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提問時明確:
「問:請問,如果是會計師事務所因為在審IPO項目財務問題被立案稽查,證監會對此類事務所其他在審項目和新申報項目如何處理?
答:在IPO過程中,保薦機構與會計師等其他中介機構發揮的作用與承擔的職責不完全相同,監管的重心與手段也有所區別。對被立案調查的保薦機構採取暫不受理其推薦項目的措施,是按照《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70條規定辦理的。現行法律法規中,並未設置對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期間不受理其文件的制度安排。
保薦機構作為IPO過程中中介機構的牽頭人,應當組織協調各機構、人員參與發行階段的各項工作,並就申報材料中由其他中介機構出具專業意見的內容履行獨立核查程序。對申報材料中涉及被立案調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文件內容,保薦機構尤其應重點關注、審慎核查,並結合調查過程中獲得的客觀信息,獨立謹慎判斷。立案調查結束後,如最終處理結果涉及會計師事務所的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或暫不受理其文件的,發行人可依照我會有關規定,申請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或待恢復受理會計師事務所文件後,再繼續推進發行相關工作。 」
上述答復意味著,如果僅僅是立案調查,對涉案會計師事務所的其他在審項目和新申報項目仍然正常受理,不受影響。
具體案例在資本市場中也同樣屢見不鮮。

三、對公開發行債券申報項目的影響

根據中國證監會公司債券監管部2015年10月16日發布的《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監管問答(一)》(鏈接地址: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gszqjgb/zcfggszq/zqbjgwd/201510/t20151016_285171.html)規定:
「 4.對於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的,請問發行人、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如何提供相關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如何進行核查?
答:對於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的,發行人、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說明案件調查進展情況,說明是否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的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並說明涉案注冊會計師是否為本次債券發行相關的簽字注冊會計師。
主承銷商、發行人律師應當就此事項進行核查,並對是否對本次債券發行形成實質性影響發表明確意見。」
這意味著,被立案的會計師事務所只需說明立案情況不影響證券業務資格以及涉案簽字注冊會計師與本次債券發行項目無關即可,不影響債券發行申報文件的受理。
閱讀至此,讀者想必已經理解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其實不會對其正常業務帶來任何影響,受影響的僅僅是涉案人員直接參與的項目,而且在當前強監管環境下,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或被處罰已經呈現常態化,完全不必大驚小怪。
一些媒體宣揚的所謂「市場將一片哀嚎」,不過是危言聳聽,吸引眼球罷了。當今社會信息傳播渠道過為暢通,導致謠言比真話傳播的更快,這要求讀者必須要有一雙慧眼,才能去偽存真,不被「忽悠」。

熱點內容
湛江法院新聞 發布:2025-01-19 16:58:02 瀏覽:265
要有規章制度的說說 發布:2025-01-19 16:48:14 瀏覽:262
益陽律師收費 發布:2025-01-19 16:37:52 瀏覽:220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點 發布:2025-01-19 16:00:50 瀏覽:801
湖南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 發布:2025-01-19 15:46:28 瀏覽:527
勞動法最低工資每小時多少錢 發布:2025-01-19 15:26:10 瀏覽:666
律師法原理 發布:2025-01-19 13:58:19 瀏覽:870
考律師怎麼考 發布:2025-01-19 12:48:39 瀏覽:592
青年實踐部部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12:33:06 瀏覽:566
濰坊律師工資 發布:2025-01-19 11:51:13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