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法律法規
A. 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有哪些
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匯編
題名
正題名: 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匯編
副題名及其它內說明題容名信息的漢語拼音: mei kuang an quan sheng chan fa lv fa gui hui bian
責任者
第一責任說明: 曹長武主編
其它責任說明: 《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匯編》編委會編
個人名稱: 曹長武
年代: 1937~
責任方式: 主編
個人名稱漢語拼音: cao chang wu
出版發行
出版地: 北京
出版者名稱: 中國標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
分類號: D922.549
ISBN
ISBN: 978-7-5066-5121-9
定價: CNY85.00
載體形態
數量及單位: 621頁
尺寸或開本: 26cm
提要、文摘或全文: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綜合性法規政策三個部分,收集了涉及煤礦安全生產相關的法規性文件共63件。曹長武 - 1937~,曾任職於山東電力研究院,全國煤炭及電力行業電廠化學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著有《動力燃料測試技術》、《電力用煤採制化技術及其應用》、《環境保護》等
B. 煤礦有哪些國家法律,法規,法令及政策方面的制度
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安全生產法》《煤炭法》《礦山版安全法》《勞權動法》《礦產資源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炭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救護規程》《爆破安全規程》《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辦法》等。
C. 煤礦新工人培訓有關法律法規內容
1.享有對企業安全生產情況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建議權,有權要求煤礦企業提供企業的安全生版產情況和權了解作業場所、工作崗位存在的事故隱患、防範措施及應急方法。
2.享有煤礦企業依法提供崗前安全教育培訓的權利,煤礦企業未能提供安全教育培訓時,有權拒絕上崗作業。
3.有權抵制違章指揮和拒絕冒險作業,有權制止違章作業行為。
4.遇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撤離作業場所,並採取緊急避險措施。
5.有自覺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的義務。
6.有愛護生產設備、設施和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的義務。
7.有及時報告險情、參加搶險救災的義務。
8.因工受到傷害時,有依法要求企業進行賠償、並享受工傷和社會保險的權利。
9.發現違反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生產行為時,以及因監督、制止違規生產行為受到打擊報復和迫害時,可向地方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工會組織投訴舉報。
D. 2017年最新的關於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來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的法源律法規主要有:《安全生產法》《煤炭法》《礦山安全法》《勞動法》《礦產資源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炭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救護規程》《爆破安全規程》《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辦法》等。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E. 怎麼樣構建煤礦行業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一、主要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簡稱《安全生產法》)
《安全生產法》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而制定的。該法自2002年制定,填補了我國安全生產領域的法律空白,於2014年8月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該法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法律責任等內容。新修訂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①確保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位。
②加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保障力度。
③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專業技術隊伍建設。
④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切實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工作。
⑤進一步強化生產經營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完善監管措施,增強監管執行力。
①適當擴大了監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可以採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對象范圍,增加規定可以查封、扣押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的危險物品,以及可以查封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危險物品的作業場所。
②針對實踐中有些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但拒不執行監管部門依法作出的停產停業等決定而導致事故發生的情況,為確保消除事故隱患,預防事故發生,在嚴格適用條件和程序的前提下,賦予監管部門相應的強制執行權,規定監管部門可以採取通知有關單位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品,依法強制生產經營單位履行決定。
(3)強化法律責任,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
①堵塞漏洞,對應予處罰的所有違法行為都規定了明確的法律責任。
②較大幅度地加重了處罰力度,提高了罰款數額,增加了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處罰規定。
③實行「黑名單」制度,規定監管部門應當建立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信息庫,記錄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信息;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可以向社會公示並通報行業主管部門以及投資、國土、證券監管等部門和有關金融機構。
(4)根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精神,對相關行政審批項目作了調整。
對現行安全生產法設定的審批項目作了兩項調整:
①將礦山等高危建設項目「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這兩項審批項目合並為「安全評價」一項;
②對礦山等高危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的考核,不再與能否任職掛鉤。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簡稱《礦山安全法》)
《礦山安全法》自1993年5月1 日起施行。其立法的目的是:保障礦山安全生產,防止礦山事故,保護礦山職工的人身安全,促進采礦業的發展。
《礦山安全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中關於保護勞動者在采礦生產過程中安全與健康的關系,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監督、檢查礦山安全法規貫徹、執行情況所發生的關系准則。若礦山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行政主管部門(或法人代表)不履行《礦山安全法》的規定,本法的執行部門可以直接或請求有關機關依法強制其履行。因此,它是現階段我國礦山企業在安全生產中必須遵循的大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簡稱《煤炭法》)
《煤炭法》自1996年12月1日起施行,立法的目的是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煤炭資源,規范煤炭生產、經營活動,促進和保障煤炭行業的發展。《煤炭法》為煤炭的生產、經營活動確立了基本原則,從而使煤炭行業在法制軌道上健康發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2009年8月、2011年4月、2013年6月對《煤炭法》進行了三次修改。
2013年《煤炭法》修改後取消了煤炭生產許可證和煤炭經營許可證,國家煤炭主管部門對於煤炭生產企業和煤炭經營企業的生產經營干預繼續減少,煤炭生產企業不會因為沒有煤炭生產許可證而無法生產,煤炭生產、經營企業也不會因為沒有煤炭經營許可證而無法從事煤炭經營了。生產企業只要安全通過驗收達標,不需要辦理煤炭生產許可證就可以生產了;對於煤炭生產、經營企業不再需要辦理煤炭經營許可證就可以從事煤炭經營了。這無疑給煤炭生產企業鬆了綁,有利於煤炭生產經營企業,輕裝上陣,平等地參與煤炭生產和煤炭經營,平等地參與煤炭市場競爭。煤炭生產、交易的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簡稱《勞動法》)
《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制定的,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勞動法》規定了勞動者享有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簡稱《勞動合同法》)
《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而制定的。《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的修改方案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勞動合同法》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6、《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簡稱《職業病防治法》)
最新修訂的《職業病防治法》自2016年7月1日起實行。制定《職業病防治法》的目的是: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最新修訂的《職業病防治法》有如下特點:
(1)明確了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國家層面的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分工得到明確,安監部門的監管主體身份得到法律的確認,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明確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2)確立了地方首長負責制,提高了監管力度。根據修訂後的法律規定,職業病防治工作按照防、治、保三個主要環節分別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部門、勞動保障部門負責。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工作體制、機制,統一領導、指揮職業衛生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加強職業病防治能力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制。
(3)職業病診斷鑒定程序得到完善,勞動者權益得到有效保護。新《職業病防治法》明確了職業病防治施行「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管、行業自律、職工參與和社會監督」的機制,圍繞職業病診斷、鑒定環節如何獲取相關資料,制定了有章可循的法律程序,並規定當事人可以就職業病診斷、鑒定提請相關部門進行調查仲裁。
F. 煤礦矸石法律法規
這個應該是沒有的,我國目前應該只規定了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只要不低於最低工資標准,企業的做法就不違法。
G. 煤礦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及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在2003年發布第5號令
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防止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根據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有關規定和煤礦安全規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煤礦應當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煤礦礦長須經培訓考核,依法取得礦長資格證和礦長安全資格證。
第三條 煤礦的法定代表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並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煤礦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
煤礦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方可上崗作業。煤礦特種作業人員須經專門培訓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第四條 礦井應有及時填繪的反映實際情況的井上下對照圖、採掘工程平面圖、通風系統圖和避災路線圖等圖紙資料。
采、掘工作面應有作業規程。
第五條 礦井應有至少兩個獨立的能夠行人並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間距離不得小於30米。
井下每一個水平、每一個采區至少有兩個便於通行的安全出口,並與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連接。
第六條 礦井在用巷道凈斷面應能滿足行人、運輸、通風和設置安全生產設施的需要。
礦井主要運輸巷、主要風巷的凈高不得低於2米,采區上、下山和平巷的凈高不得低於1.8米,回採工作面出口20米內巷道的凈高不得低於1.6米。
第七條 採煤工作面至少保持2個暢通的安全出口,一個通到回風巷,另一個通到進風巷。
因煤層賦存條件限制確實不能保持2個安全出口的,必須制定經縣級以上主管部門批準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第八條 礦井每年必須經過瓦斯等級鑒定。礦井各煤層應有自燃傾向性和煤塵爆炸性的鑒定結果。
第九條 礦井應當具備完整的獨立通風系統。礦井、采區和採掘工作面的風量必須滿足安全生產要求。
礦井使用安裝在地面的礦用主要通風機進行通風,並有滿足能力的備用主要通風機。
生產水平和采區應當實行分區通風,礦井、采區和採掘工作面通風設施應當齊全可靠,掘進工作面使用專用局部通風機進行通風。
第十條 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應有瓦斯抽放措施,並裝備安全監控系統。
高瓦斯掘進工作面採用專用變壓器、專用電纜、專用開關,實現風電、瓦斯電閉鎖。
開採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煤層的,應有預測預報、防治措施、效果檢驗和安全防護的綜合防突措施。
第十一條 煤礦必須實行瓦斯檢查制度和礦長、技術負責人瓦斯日報審查簽字制度。
礦井應當配備足夠的專職瓦斯檢查員和瓦斯檢測儀器,瓦斯檢測儀器應當定期進行校驗。
第十二條 礦井有完善的防塵供水系統、防排水系統和火災防治措施及設施。
第十三條 礦井應當保證雙迴路電源線路供電。年產6萬噸以下的礦井採用單迴路供電時,必須設置滿足要求的備用電源。
井下電氣設備必須符合防爆要求,應有接地、過流、漏電保護裝置。屬於煤礦安全標志管理目錄內的礦用產品應有安全標志。
第十四條 礦井提升使用礦用提升絞車,並裝設齊全的保險裝置和深度指示器。
立井升降人員應當使用罐籠或帶乘人間的箕斗,並裝設防墜裝置。斜井運送人員應當使用專用人車,並裝設防跑車裝置。
第十五條 礦井應有完善可靠的通信系統,保持礦內外、井上下和重要場所、主要作業地點通信暢通。
第十六條 煤礦井下爆破,須按礦井瓦斯等級選用相應的煤礦許用炸葯和雷管。
爆破工作應當由專職爆破工擔任,並嚴格執行裝葯前、放炮前、放炮後瓦斯檢查制度。
第十七條 礦井實行入井檢身制度,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
第十八條 煤礦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不具備單獨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的小型煤礦,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並與專業應急救援組織簽訂救護協議。
第十九條 煤礦應當加強粉塵的檢測和防治工作,制定職業危害防治措施,並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原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小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同時廢止。
H. 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專國煤屬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
工傷保險條例
煤礦安全監察條例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復議規定
煤礦用爆破器材管理規定
尾礦庫安全管理規定
國有煤礦瓦斯治理規定
國有煤礦瓦斯治理安全監察規定
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
開辦煤礦企業審批辦法一一
煤炭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
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
煤炭行政處罰辦法
煤礦安全監察行政處罰辦法
礦山安全監察員管理辦法
煤礦安全監察員培訓考核辦法
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管理暫行辦法
煤礦安全規程(摘要)
I. 煤礦井下工的界定,有什麼法律法規層面的具體規定嗎
煤礦井下工是礦工的一類,礦工是指包括各種礦山工種的工人的總稱,而煤礦回井下工則是指井下作答業者。
井下工人,一般指從事礦山井下作業的工人。按從事的具體工作性質的不同,井下工人一般分為掘進工、台車工、噴漿工、出礦工、運礦工、維修工、信號工等。
按礦山的不同可以把井下工人分為以鐵礦為主的金屬礦山井下工人和以煤礦為主的非金屬礦山井下工人。一般情況下,由於瓦斯和岩石結構的原因,煤礦比金屬礦有更多的安全隱患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