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行政復議條例
①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政府規章清理結果的決定
濟南市人民政府令
(第231號)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政府規章清理結果的決定》已經市政府5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長張建國
二OO八年一月七日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政府規章清理結果的決定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行政法規規章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7〕12號)和省政府要求,經對我市2007年12月31日前發布的、現行有效的180件市政府規章進行清理,市政府決定,廢止《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停車場管理整頓道路停車秩序的通告》等81件政府規章,保留《濟南市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規定》等99件政府規章。
附件:1.濟南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規章目錄
2.濟南市人民政府決定保留的規章目錄
附件1:
^^濟南市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規章目錄
序號
規章名稱政府令號
或文件號
發布時間
說明
1濟南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停車場
管理整頓道路停車秩序的通告
199
2002—9—3被新上位法代替。現執行200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2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集中清理整
頓閑置土地的通告
200
2002—9—3
適用期已過。已經失效。
3
濟南市招標投標辦法
182
2001—8—13被新上位法代替。現執行2005年省人大
《山東省實施辦法》
4
濟南市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
177
2001—6—18現執行2005年國家國資委12號令《企
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2006
年財政部35號令《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
理辦法》、36號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
管理辦法》
5
濟南市國有資產產權轉讓管理辦法
173
2001—6—18被新上位法代替。現執行2003年國務
院378號令《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
行條例》。2006年財政部35號令《行
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36號令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
6
濟南市信訪秩序管理規定
174
2001—4—26被新上位法代替。現執行2005年國務
院431號令《信訪條例》
7濟南市保護外商投資企業權益促進外
商投資企業發展的若干規定
173
2001—4—4
現執行國家三資企業法及相關法律、
法規。
8
濟南市政府采購管理辦法
165
2000—11—30被新上位法代替。現執行2003年《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9
濟南市長途汽車總站地區管理規定
164
2000—11—15執法主體長途汽車總站綜合管理辦公
室已於2004年被撤銷。該區域由相關
執法單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管
理。
10
濟南市國有土地租賃暫行規定
158
2000—5—26被新上位法代替。現執行2001年省政
府125號令《山東省國有土地租賃辦法
》
11
濟南市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辦法
159
2000—5—26被新上位法代替。現執行2004年省政
府172號令《山東省國有土地使用權招
標拍賣辦法》和2002年國有土資源部
11號令《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
使用權規定》
12濟南市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辦法實
施細則
160
2000—5—26依據的市人大法規《濟南市城鎮國有
土地使用權出讓辦法》已於2005年廢
止
13
濟南市農葯經營使用管理規定
154
1999—10—19主要規定明顯不適當。現執行2001年
國務院326號令《農葯管理條例》
14
濟南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定
148,221
1999—6—10被新上位法代替。現執行2004年《中
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15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城建監察工作的通告
147
1999—4—302003年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後,該規章
已失效
16
濟南市食品工業行業管理規定
145
1999—4—20許可及主體等主要內容與2005年國務
院440號令《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條例
》相抵觸
17
濟南市專利管理若干規定
143
② 山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行政執法監督,防止和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執法行為,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應當遵守本條例。
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體和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對行政執法行為的監督,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
行政復議、行政監察、審計監督等監督活動,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第三條行政執法監督應當堅持憲法確定的基本准則,遵循合法公正、程序正當、違法必糾的原則,實行預防與糾錯、教育與懲處相結合,保證法律、法規、規章的正確實施。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下級人民政府的行政執法行為實施監督,本級人民政府對其所屬部門的行政執法行為實施監督。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設立在本行政區域內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行為進行監督,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或者派出機構的行政執法行為,由設立該派出機關或者派出機構的人民政府負責監督。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政府法制工作的部門依照法定職責,負責本級人民政府行政執法監督的具體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依照法定職責,負責本行業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改革和創新行政執法體制,健全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協調解決行政執法監督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並將行政執法監督工作作為本級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考核內容。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隊伍建設,配備專職行政執法監督工作人員。
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第六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違法或者不當的,可以依法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投訴、舉報。第二章監督內容和監督措施第七條行政執法監督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檢查法律、法規、規章的實施情況;
(二)檢查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情況;
(三)檢查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行政許可權等綜合執法的實施情況;
(四)檢查行政執法裁量基準制度實施情況;
(五)審查行政執法主體的合法性;
(六)檢查行政執法人員和行政執法聽證主持人資格和證件管理工作;
(七)監督行政執法程序是否合法、正當;
(八)協調處理行政執法主體之間的執法爭議;
(九)依法應當監督的其他事項。第八條行政執法監督機關對下列行政執法行為實施監督:
(一)行政處罰;
(二)行政強制;
(三)行政許可;
(四)行政確認、行政登記;
(五)行政徵收、行政徵用、行政收費;
(六)行政給付;
(七)行政裁決;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行政執法行為。第九條實行行政執法主體公告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審核確認本級政府監督范圍內行政執法機關的行政執法主體資格,並向社會公告。第十條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
行政執法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參加專業法律知識、公共法律知識和職業素養等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行政執法證件後,方可從事行政執法工作。
行政執法機關聘用的勞動合同制人員、勞務派遣人員、臨時借調人員以及其他無行政執法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行政執法工作。
除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執法人員的證件另有規定外,行政執法人員應當使用省人民政府統一頒發的行政執法證件。第十一條實行行政執法聽證主持人資格認證制度。
行政執法聽證活動應當由符合條件的人員主持。聽證主持人應當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和專業知識,並按照規定參加統一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行政執法聽證主持人資格證件。第十二條實行行政執法裁量基準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其所屬部門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有裁量幅度的行政執法條款進行梳理,並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對行政執法裁量權予以細化、量化,制定行政執法裁量基準,並向社會公布。
③ 山東省行政復議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行政復議機構除履行行政復議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回的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答列職責:
(一)組織行政復議法律、法規的宣傳;
(二)指導和督促本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行政復議機構的行政復議工作;
(三)督促、檢查行政復議決定的履行;(四)負責行政復議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健全行政復議機構,配備工作人員,保障工作經費,保證行政復議工作正常開展。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集中行使行政復議職權。
④ 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復議權利,復議期限如何計算
其實法律並沒有規定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復議權利,復議期限如何計算,只是告知自己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自己權利時在60日內可以提起行政復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⑤ 對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不服是否可以向復議機關的上級機關申請再復議
法律分析:1、上級行政機關認為行政復議機關駁回行政復議申請的理由不成立的,應當責令其恢復審理。所以,可以向上級機關反映。
2、行政復議被駁回相當於復議機關做出了具體行政行為,可以向法院起訴。
3、關於訴訟主體:行政復議法和復議法實施條例中未涉及,山東省行政復議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申請人對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駁回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時,法律、法規未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行政訴訟必經程序的,應當對被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法律、法規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行政訴訟必經程序的,可以對被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對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駁回行政復議申請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所以,請參考當地的相關規定或直接咨詢法院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決定駁回行政復議申請:
(一)申請人認為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受理後發現該行政機關沒有相應法定職責或者在受理前已經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受理行政復議申請後,發現該行政復議申請不符合行政復議法和本條例規定的受理條件的。
上級行政機關認為行政復議機關駁回行政復議申請的理由不成立的,應當責令其恢復審理。
⑥ 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山東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若干規定》等二十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山東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若干規定》等二十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2010年9月29日山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山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對《山東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若干規定》等二十件地方性法規作如下修改:
1.《山東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若干規定》
刪去第二十條。
2.《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規定》
將第七條中的「工作報告的聽取和審議」修改為「報告的聽取和審議」。
3.《山東省愛國衛生工作條例》
將第三十二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4.《山東省電視管理暫行條例》
(1)將第四十五條中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將第四十七條修改為:「當事人對依照本條例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三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5.《山東省徵兵工作若干規定》
將第十五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6.《山東省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權益保護條例》
將第三十五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7.《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辦法》
(1)將第三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當事人對監督檢查機關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三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將第三十四條中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8.《山東省鹽業管理條例》
將第四十六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9.《山東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
將第五十三條中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0.《山東省建築市場管理條例》
將第五十四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1.《山東省城市房地產交易管理條例》
將第四十二條中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2.《山東省陸上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條例》
(1)將第十九條中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修改為「有關法律、法規」。
(2)將第三十八條修改為:「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之日起三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13.《山東省公路規費徵收管理條例》
將第二十九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4.《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
將第四十三條中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5.《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
(1)刪去第三十九條。
(2)將第四十二條中的「五十六」、「五十八」、「五十九」分別修改為「五十五」、「五十七」、「五十八」。
16.《山東省取水許可管理辦法》
(1)刪去第一條中的「和《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
(2)將第三十一條中的「《行政復議條例》」修改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7.《山東省內陸漁業管理條例》
將第三十一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8.《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
將第三十八條中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9.《山東省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將第二十六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0.《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
(1)將第三十五條第二款中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將第四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上一級機關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將第四十四條第二款中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東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若干規定》等二十件地方性法規,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並對條款順序作相應調整,重新公布。
⑦ 山東省行政復議條例(2009修訂)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防止和糾正違法的或者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和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的活動。第三條 依照行政復議法律、法規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行政機關是行政復議機關。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是本行政機關的行政復議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行政復議機構除履行行政復議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行政復議法律、法規的宣傳;
(二)指導和督促本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行政復議機構的行政復議工作;
(三)督促、檢查行政復議決定的履行;
(四)負責行政復議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第五條 行政復議機關履行行政復議職責,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健全行政復議機構,配備工作人員,保障工作經費,保證行政復議工作正常開展。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集中行使行政復議職權。第二章 行政復議申請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提起行政訴訟後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其提起行政訴訟至人民法院裁定送達的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申請期限。第八條 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政復議申請權或者行政復議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申請權或者申請期限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年。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行政復議申請期限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自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自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申請行政復議的,行政復議機關不予受理。第十條 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申請行政復議的,可以向執行機構遞交行政復議申請,執行機構應當予以登記,並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日內轉送行政復議機關。第十一條 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國家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對實行省以下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該行政機關所在地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第十二條 對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對省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省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第十三條 對經批准行使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行政機關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第十四條 對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管理的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省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第十五條 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規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機關、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依照行政復議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申請行政復議。第十六條 依照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
(一)徵收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的行為;
(二)確認或者改變土地和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為;
(三)人民政府處理土地和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的行為;
(四)其他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
⑧ 山東省信訪事項復查復核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行政機關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工作,促使信訪爭議妥善解決,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和糾正行政機關對信訪人作出錯誤的信訪處理,引導信訪人依法按程序信訪,及時對信訪人的合法權益予以救濟,保障其合法權益,根據《信訪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復查,是指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向原辦理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查,由收到復查請求的行政機關作出復查意見的活動。
本辦法所稱復核,是指信訪人對復查意見不服,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向復查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核,由收到復核請求的行政機關作出復核意見的活動。第三條依法履行復查、復核職責的行政機關是復查復核機關,包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區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其負責復查、復核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復查復核機構)具體辦理復查、復核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具體承辦復查、復核申請的受理工作;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資料以及舉行聽證會;
(三)審查原處理、復查意見是否合法與適當,擬訂復查、復核意見;
(四)按照職責許可權,督促復查、復核申請的受理和復查、復核意見的履行;
(五)辦理復查、復核事項統計和備案審查事項;
(六)研究復查、復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機關提出完善政策或者改進工作的建議;
(七)對違反《信訪條例》和本辦法的行為依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
(八)指導、監督和檢查下級行政機關的復查、復核工作;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四條各級復查復核機關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配備、充實具有法律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復查、復核專職工作人員,保證其工作能力與工作任務和形勢發展相適應。第五條復查復核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從事復查、復核活動,應當恪盡職守、秉公辦事,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宣傳法制、教育疏導,及時妥善處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第二章申請第六條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申請復查、復核的信訪人是申請人,原辦理、復查機關是被申請人;與信訪事項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復查、復核。
多人提出同一復查、復核申請的,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第七條申請復查、復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申請人必須是不服辦理、復查意見的信訪人;
(二)有具體的復查、復核請求和事實依據;
(三)屬於信訪復查、復核的范圍,並且無法通過行政復議、訴訟、仲裁等其他法定救濟途徑解決的;
(四)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第八條申請人採用書面方式申請復查、復核,應當在復查、復核申請書中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和被申請人的名稱;
(二)復查、復核請求;
(三)主要事實和理由;
(四)申請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五)申請的日期。
復查、復核申請書可以採取當面遞交、郵寄或者傳真等形式提出。有條件的復查復核機構可以接受以電子郵件形式提出的復查、復核申請。第九條申請人書面申請復查、復核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復查復核機構應當依照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當場製作復查、復核申請筆錄,並由申請人簽字或者蓋章確認。第十條申請人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復查、復核申請:
(一)被申請人是人民政府的,應向其上一級人民政府提出;
(二)被申請人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其上一級主管部門提出,也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提出;被申請人是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的,應向其上一級主管部門提出;被申請人是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向省人民政府提出;
(三)被申請人是兩個以上行政機關的,應向其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第十一條信訪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復查意見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復或者越級信訪的,各級行政機關的信訪接待機構不予受理,並書面告知信訪人向有權復查、復核的機關提出。
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不予受理決定不服的,可以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
⑨ 山東省行政復議條例的第三章 行政復議受理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後,應當就下列內容進行初步審查:
(一)申請人是否具有主體資格;
(二)是否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三)是否有具體的行政復議請求和事實依據;
(四)是否屬於行政復議范圍;
(五)是否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超過法定申請期限的,是否有正當理由;
(六)是否已向其他有權受理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或者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七)是否應當由本機關受理。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對行政復議申請依照下列規定分別作出處理:
(一)行政復議申請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受理,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二)行政復議申請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三)行政復議申請不屬於本機關受理的,書面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但是縣級人民政府接到行政復議法第十五條第一款所列不屬於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後應當依法轉送;
(四)行政復議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申請人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的,補正所用時間不計入行政復議審理期限;無正當理由逾期未補正或者未按照要求補正的,視為申請人放棄行政復議申請。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不屬於行政復議事項的信函後,予以退回,並書面告知退回理由。 行政復議申請受理後,與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申請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未申請參加行政復議的,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通知其參加。
與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參加行政復議的,不影響行政復議案件的審理。 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和其他有關組織或者個人收集證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行政復議機關准許,被申請人可以補充相關證據:
(一)被申請人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證據,但是因不可抗力等事由不能提供的;
(二)申請人或者第三人在行政復議過程中,提出了在被申請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過程中沒有提出的反駁理由或者證據的。 申請人對下列事項承擔舉證責任:
(一)證明行政復議申請符合受理條件;
(二)對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的,證明其曾經申請被申請人履行法定職責的事實;
(三)申請行政復議時一並提出行政賠償申請的,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對其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事實;
(四)法律、法規規定由申請人舉證的其他事項。 行政復議原則上採取書面審理的辦法。
對重大、復雜的案件,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構認為必要時,可以組織聽證,或者當面進行質證,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 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申請人要求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並說明理由。行政復議機關認為理由正當的,應當予以准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機關不準許撤回行政復議申請:
(一)申請人因受他人脅迫、欺詐或者其他非法干預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
(二)撤回行政復議申請可能影響他人合法權益的;
(三)撤回行政復議申請可能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 行政復議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拖延辦案,貽誤行政復議工作的;
(二)泄露國家秘密或者行政復議工作秘密的;
(三)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瀆職、失職行為的;
(四)索取、收受賄賂的;
(五)違法違紀的其他行為。 本條例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