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條例准則
㈠ 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會計法規有《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會計行政法規包含《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和《總會計師條例》。會計部門規章包含《企業會計准則》、《小企業會計准則》和《事業單位會計准則》以及《政府會計准則》。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我國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基本准則、具體准則、應用指南和解釋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准則》,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並鼓勵其他企業執行。
2011年10月18日,財政部發布了《小企業會計准則》,要求符合適用條件的小企業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並鼓勵提前執行。
2012年12月6日,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級各類事業單位施行。該准則對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予以規范。
2015年10月23日,財政部發布了《政府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施行。
對於想要提高財務知識的學員可以選擇恆企教育,恆企教育誕生於2002年,以「自營為主、加盟為輔」的連鎖經營形式,已累計在全國24個省市、150多個城市開辦了近400家校區,致力於培養各種財務人才。
㈡ 具體會計准則包括哪些
會計准則按其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分的話有兩個,分別為:
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
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
「會計准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規則和指南。
會計准則(Accounting Standard),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
它是指就經濟業務的具體會計處理作出規定,以指導和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會計准則是規范會計賬目核算、會計報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於把會計處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礎之上,並使不同時期、不同主體之間的會計結果的比較成為可能。
按其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會計准則可分為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和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
㈢ 我國會計法律規范包括哪些
你好,我國企業會計遵循的法律法規包括會計法、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規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為調整會計關系而制定的各種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調整會計關系是法律規范。
1、與會計師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以下的這些,全國人大制定的會計法為會計法。會計法主要規定了會計工作的基本目的、會計管理的許可權、會計責任的主體、會計和會計監督的基本要求、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的責任和許可權,並對會計的法律責任。它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規律,是指導我國會計工作的最高標准。
2、會計行政法規主要規定了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編制和對外提供要求和法律責任。它是對會計法關於財務會計報告規定的細化。 它由會計前提、總則、會計要素標准和會計報表標准組成。這是會計要求的原則性規定。具有覆蓋面廣、通用性強的特點。會計法律法規的含義如下,會計法律法規體系是會計工作規范的總稱。會計法律法規體系按照許可權和法律效力可分為四級:第一級是指由全國人大統一制定的會計法律。
3、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級是指國務院制定的會計行政法規,如《總會計師條例》;第三級是指財政部統一制定的會計制度,如《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企業會計制度》等;第四級,是指國務院其他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直轄市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制定的會計工作管理辦法、辦法、規則和通知。適用於本部門和當地實際情況。
4、會計法律制度有以下的這些,會計法制的構成是: 會計法: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關於會計工作的法律。如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會計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公布或者制定的法律、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某些方面的會計關系。如國務院頒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規定》等;國務院批准、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
㈣ 會計准則是什麼
會計准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它是指就經濟業務的具體會計處理作出規定,以指導和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會計准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規則和指南。按其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會計准則可分為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和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
它的目的在於把會計處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礎之上,並使不同時期、不同主體之間的會計結果的比較成為可能。
(4)會計條例准則擴展閱讀:
基本准則規定了整個准則體系的目的、假設和前提條件、基本原則、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會計報表的總體要求等內容。會計准則體系的總體目標是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滿足投資人、債權人、社會公眾、有關部門和管理測光對會計信息的需求,這是全社會對會計信息共同的基本標准。
總則部分同時也明確了會計的基本假設,包括持續經營(表明該准則體系中不含破產清算會計准則)、會計主體、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其中對會計分期問題,由於《會計法》的限制,仍然規定以日歷年度作為會計年度。
把會計准則劃分為基本准則、一般准則和具體准則三個層次。基本准則包括獨立經營准則、經濟效益准則、計劃准則等;一般准則包括會計分期准則、會計主體准則等;具體准則包括會計核算、會計控制和會計分析准則。
通常,我們所指的准則是會計核算準則,會計核算準則是關於價值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准則。由於會計核算具有分配功能和信息功能,是處於不同利益主體之間關系的依據,所以會計核算準則不應包含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有關方面的規范。因此,這一觀點也不可取。
㈤ 會計准則是什麼意思呢
會計准則是規范會計賬目核算、會計報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於把會計處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礎之上,並使不同時期、不同主體之間的會計結果的比較成為可能。按其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會計准則可分為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和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
會計准則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為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
把握會計准則,還應當注意會計准則具有「四性」。
(1)規范性。每個企業有著變化多端的經濟業務,而不同行業的企業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而有了會計准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就有了一個共同遵循的標准,各行各業的會計工作可在同一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從而使會計行為達到規范化,使得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廣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2)權威性。會計准則的制定、發布和實施要通過一定的權威機構,這些權威機構可以是國家的立法或行政部門,也可以是由其授權的會計職業團體。會計准則之所以能夠作為會計核算工作必須遵守的規范和處理會計業務的准繩。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它的權威性。
(3)發展性。會計准則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下,人們對會計實踐進行理論上的概括而形成的。會計准則具有相對穩定性,但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會計准則也要隨之變化,進行相應的修改、充實和淘汰。
(4)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性。會計准則是指導會計實踐的理論依據,同時會計准則又是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會計准則的內容,有的來自於理論演繹,有的來自於實踐歸納,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國家有關會計工作的方針政策,但這些都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沒有會計理論的指導,准則就沒有科學性;沒有實踐的檢驗,准則就沒有針對性。
㈥ 會計職業道德八大准則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八大准則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准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
愛崗敬業
要求會計人員正確認識會計職業,樹立職業榮譽感;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安心工作,任勞任怨;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忠於職守,盡職盡責。
誠實守信
要求會計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保密守信,不為利益所誘惑;執業謹慎,信譽至上。
廉潔自律
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一身正氣。廉潔就是不貪污錢財,不收受賄賂,保持清白。
客觀公正
要求會計人員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如實反映,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堅持准則
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當以准則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在發生道德沖突時,應堅持准則,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和正常的經濟秩序。
提高技能
要求會計人員具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願望;具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刻苦鑽研,不斷進取,提高業務水平。
參與管理
要求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研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參與管理,使管理活動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強化服務
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