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
⑴ 河北省村鎮建房用地管理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發布的《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保障農業生產的發展和適應村鎮建設的需要,根據《條例》規定的原則,結合我省具體情況,特製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農村村莊和集鎮。縣城和設鎮建制的鎮不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村鎮建設要節約用地,凡能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沒有荒地可用的,盡量利用坡地、薄地。要積極改造舊村鎮,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鎮內空閑地。第四條農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的土地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集體所有。社員對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飼料地和承包的土地,只有按照規定用途使用的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得在自留地、自留山、飼料地和承包的土地上建房、葬墳、開礦和毀田打坯、挖沙、挖坑、賣土、燒磚瓦等。
嚴禁買賣、出租和違法轉讓建房用地。第二章規則第五條村鎮建房必須統一規劃。規劃要按照《條例》和國家建委、農委印發的《村鎮規劃原則》要求進行,合理確定村鎮用地范圍,安排好社員的宅基地和公共建築、生產建築、公用設施、場院、道路、綠化等用地。
位於城市規劃范圍內的村鎮,應根據城市規劃要求制訂村鎮規劃。第六條村鎮內各項建設用地應有合理比例。集鎮和公社駐地,社員宅基地用地面積應占村鎮總用地面積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公共建築和公用設施佔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道路和綠化佔百分之十五左右;一般村莊社員宅基地用地佔百分之七十左右,公共建築和公用設施佔百分之十五左右,道路和綠化佔百分之十五左右。第七條一般村莊的規劃由生產大隊制訂,經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公社管理委員會審查,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異地建新村和集鎮(包括公社駐地)的規劃,由公社組織大隊共同制訂,經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縣級人民政府審查,報地區行署或省轄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後的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改變。如需修改,應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三章社員宅基地第八條經批准分給社員的宅基地歸社員長期使用,要保障社員的使用權,不得隨意變動,但要服從國家徵用和集體規劃的需要。由於國家徵用和集體規劃而引起的居住困難和地上附著物受到的損失,國家和集體要給予合理安置和補償。第九條社員建房用地限額:城鎮郊區和人均耕地不足一畝的地方,每戶控制在二分五厘以內;一般地方控制在三分以內;沿海、壩上一些地多人少的地方,可適當放寬,但最多不得超過三分五厘。縣級人民政府要根據上述限額,結合當地人均耕地、家庭副業、民族習俗、計劃生育等情況規定宅基地面積標准。第十條農村社員,回原籍落戶的離休、退休、退職的職工和軍人,回鄉定居的華僑,建房需要宅基地的,應向所在生產隊或生產大隊申請,經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公社管理委員會審查,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後,由批准機關發給宅基地使用證明。到他地落戶的離休、退休、退職的職工和軍人,建房需要宅基地,除辦理上述手續外,還應向生產隊交納佔地補償費。補償標准按二至四年的年產值(佔地前三年的平均產值,以下同)計算。第十一條有的社員原宅基地較大,可以滿足建房需要的,或小孩未成年的,或超計劃生育的,不應劃給新宅基地,出賣、出租房屋的社員戶,不得再申請宅基地。第十二條由於買賣房屋而轉移宅基地使用權的,應由買房戶按申請宅基地的規定辦理申請、審查、批准手續。第十三條社員遷居並拆除房屋後騰出的宅基地,由集體收回,統一安排使用。第四章社隊企業、事業建設用地第十四條農村社隊企業建設用地,要嚴格控制。不同行業和不同生產規模的用地限額,由省社隊企業局提出,另行批准後施行。第十五條社隊企業、事業單位申請建設用地,必須送交縣級以上業務主管機關批準的建設項目文件和建設項目佔地平面圖,以及與被佔地生產隊簽訂的用地補償協議書。有污染的建設項目,還必須送交經環境保護部門審查同意的「三廢」治理方案。佔地不足三畝的,由公社管理委員會審查,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三畝以上不足十畝的,經縣級人民政府審查,報地區行署或省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十畝以上的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⑵ 國務院關於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的通知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經濟合理利用土地,防止村鎮建房亂占濫用耕地,保障農業生產的發展和適應農村建設的需要,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農村村莊和集鎮。縣城和設鎮建制的鎮不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我國人多地少,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們的國策。村鎮建房必須統一規劃、節約用地,凡能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凡能利用坡地、薄地的,不得佔用平地、好地、園地;凡是就地改造的,應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鎮空閑地。第四條 農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的土地,分別歸公社、大隊、生產隊集體所有。社員對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飼料地和承包的土地,只有按照規定用途使用的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不得在自留地、自留山、飼料地和承包的土地上建房、葬墳、開礦和毀田打坯、燒磚瓦等。
嚴禁買賣、出租和違法轉讓建房用地。第五條 在村鎮內,個人建房和社隊企業、事業單位建設用地,都應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申請、審查、批準的手續。任何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佔地建房、進行建設或越權批准佔用土地。
全民所有制單位,包括同社隊聯營的企業在內,其建設用地,應按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規定辦理。非農業人口興辦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建設用地,參照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規定辦理。第二章 統一規劃第六條 村鎮建房,應當在村鎮規劃的統一指導下,有計劃地進行。為了適應建房的需要,規劃可以先粗後細,首先解決合理布局、控制用地的問題,然後進行詳細的規劃。第七條 村鎮規劃,應充分利用農業區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成果,在確定的村鎮用地范圍內,按照因地制宜、節約用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合乎衛生、綠化環境的要求,合理安排社員的宅基地和公共建築、生產建築、公用設施、場院、道路、綠化等用地。
位於城市規劃范圍內的村鎮,應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制訂村鎮規劃。第八條 村莊規劃由生產大隊制訂,集鎮規劃由公社制訂,經社員代表大會或社員大會討論通過後,分別報公社管理委員會或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後的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改變。如需修改,應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三章 用地標准第九條 社員建房用地,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山區、丘陵、平原、牧區、城效、集鎮等不同情況,分別規定用地限額,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用地限額,結合當地的人均耕地、家庭副業、民族習俗、計劃生育等情況,規定宅基地面積標准。第十條 村鎮內宅基地、公共建築、公用設施、道路、綠化等各項用地面積,應有個合理的比例。各項比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各地農村特點研究制定。第十一條 農村社隊企業建設用地,必須嚴格控制。由省級社隊企業主管部門根據不同行業和生產規模,分別規定用地限額,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行。第十二條 集鎮內非農業戶建房用地的面積標准,由縣級人民政府參照當地城鎮居民的平均居住水平作出規定。第四章 審批制度第十三條 審批村鎮建房用地,以村鎮規劃和用地標准為基本依據。第十四條 農村社員,回鄉落戶的離休、退休、退職職工和軍人,回鄉定居的華僑,建房需要宅基地的,應向所在生產隊申請,經社員大會討論通過,生產大隊審核同意,報公社管理委員會批准;確實需要佔用耕地、園地的,必須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後,由批准機關發給宅基地使用證明。第十五條 由於買賣房屋而轉移宅基地使用權的,應按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申請、審查、批准手續。
出賣、出租房屋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
社員遷居並拆除房屋後騰出的宅基地,由生產隊收回,統一安排使用。第十六條 農村社隊企業、事業單位申請建設用地,經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省、地、縣三級的具體審批許可權和土地補償的標准,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佔用土地的質量、數量等具體情況作出規定。
社隊企業、事業單位申請建設用地,必須送交縣級以上業務主管機關批準的建設項目文件和建設項目佔地平面圖。如果是公社、生產大隊佔用生產隊土地的,還須送交雙方簽訂的土地補償協議書。如果是有污染的建設項目,還須送交治理方案。第十七條 對興辦磚瓦廠的用地申請,應嚴格審批。磚瓦廠應充分利用不宜種植的土丘、山坡等地取土、不得佔用耕地。確需佔用少量耕地取土的,必須有恢復種植或用於其他生產的切實措施。
⑶ 雲南省貫徹執行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條 國務院發布的《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對於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防止亂占濫用耕地,經濟合理利用土地,保障農業生產發展和搞好村鎮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它對用地原則,編制村鎮規劃,審批許可權,獎懲辦法等都做了明確規定。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村鎮建房工作的領導,廣泛深入地宣傳、組織基層幹部和社員群眾學習討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貫徹執行。第二條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們的國策。我省人多耕地少,山多平地少,控制村鎮建房用地,節約耕地,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村鎮建房,凡能利用荒山、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凡能利用坡地、薄地的,不得佔用平地、好地、園地;凡是能就地改造的,應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鎮空閑地。第三條 社員使用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飼料地和承包的耕地屬於集體所有,社員按照規定的用途,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未經批准,不準在承包的耕地、自留地、自留山、飼料地上建房、毀田打坯、葬墳、開礦、挖砂、燒磚瓦等。集體所有的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水面、灘塗以及荒山、荒地、宅基地的使用,必須服從集體的統一規劃和安排。
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佔、買賣、租賃和違法轉讓土地。第四條 村鎮建房必須統一規劃。
一、各地要在二、三年時間內,按照《村鎮規劃原則》的要求,分期分批地制訂出村鎮規劃。在全面規劃沒有制訂出來以前,按照統籌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則,先制訂出一個粗線條的規劃,把亂占濫用耕地的問題制止下來。
二、村鎮規劃,要在農業區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村鎮建設用地范圍內,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講求效益、相對集中、節約土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合乎衛生、綠化環境、防火防震防洪的要求,進行安排;同時要以近期為主,遠期和近期規劃結合起來考慮。村莊規劃由生產大隊制訂,集鎮規劃由人民公社制訂,經社員代表大會或社員大會討論通過後,分別報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或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批准後的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改變。如確需修改,應報原批准機關批准。
三、靠山的地方,要依山就勢規劃。對搬村並點要特別慎重,不要盲目的大拆大並。
四、城鎮近郊、城鄉結合部、風景名勝區附近的村鎮規劃,應與城鎮和風景名勝區、旅遊點的總體規劃協調一致,並報經城鎮或風景名勝區有關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對文物古跡、重要的古建築、風景點、旅遊點要注意保護。第五條 村鎮內宅基地面積,一般不低於村鎮建設用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六十;公共建築、公用設施、道路、綠化等各項用地面積,一般不超過百分之四十。第六條 社員建房宅基地的用地限額。
一、凡社員新建住房的宅基地需佔用耕地的,每戶以五口人計算,人均耕地在五分以下(不含五分)的生產隊或自然村,最多不超過一百二十平方米;人均耕地五分以上,一畝以下(不含一畝)的,最多不超過一百四十平方米;人均耕地一畝至二畝的,最多不超過一百八十平方米;人均耕地在二畝以上的,最多不超過二百二十平方米。多於或少於五口人的,可酌情增減。獨生子女,按兩人計算;超計劃生育的子女,不批給宅基地。利用荒山荒地建房的,宅基地最高限額可適當放寬。人多地少的地方,提倡建三層以上的樓房。
二、社員宅基地用地限額,應包括家住農村的現役軍人,配偶在農村的國家、集體單位的職工,回鄉的離休幹部、退休、退職職工,回鄉定居的華僑和復員退伍軍人等。新建住房宅基地用地限額標准,除國家另有明確規定者外,應與社員相同。任何人都不得以非法手段侵佔耕地、佔好地建房。
三、社員原有房屋的宅基地,已達到上述限額標準的,不再另批新建房屋的宅基地。經批准用原有宅基地調換新宅基地的,原宅基地收歸生產隊。
四、榮譽軍人回鄉定居、華僑聚居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宅基地限額,可適當放寬。第七條 集鎮內非農業戶建房用地的面積標准,由縣人民政府參照當地城鎮居民的平均居住水平作出具體規定。第八條 農村社隊建設用地。
一、農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建設(包括興辦企事業)用地,必須履行報批手續。申請用地時,要送交縣以上業務主管機關批准建設的文件、佔地平面圖。佔用生產隊土地的,應按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規定辦理。
建設有污染環境的項目,要有縣以上管理環保工作的部門同意的治理污染措施方案,否則不得建設。
二、全民所有制單位、城鎮集體所有制單位建設項目的用地或與農村社隊聯合投資,聯合建設項目的用地,均按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規定辦理。
三、農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一般不能佔用集體的耕地興建磚瓦窖、石灰窖、采砂場等。如確需佔用少量耕地的,必須按規定報批。
⑷ 農村宅基地法律法規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並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
第四十五條一九八二年二月國務院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之前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施行後未經拆遷、改建、翻建的,可以暫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六條一九八二年二月《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一九八七年一月《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超過部分按一九八六年三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佔耕地的通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處理後,按處理後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七條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八條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後沒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第四十九條接受轉讓、購買房屋取得的宅基地,與原有宅基地合計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准,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後允許繼續使用的,可暫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繼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五十條農村專業戶宅基地以外的非農業建設用地與宅基地分別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五十一條按照本規定第四十五條至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農村居民宅基地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時,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可在土地登記卡和土地證書內註明超過標准面積的數量。以後分戶建房或現有房屋拆遷、改建、翻建或政府依法實施規劃重新建設時,按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標准重新確定使用權,其超過部分退還集體。
第五十二條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不確定土地使用權。已經確定使用權的,由集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注銷其土地登記,土地由集體收回。
⑸ 陝西省國家建設徵用土地和村鎮建房用地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合理使用土地資源,保證國家建設必需的土地,合理安排村鎮建房用地,妥善安置被征地單位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一切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徵用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用地單位只有使用權。第三條 節約土地是我國的國策。加強對土地的管理,是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合理利用土地,是所有用地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的原則。城市建設要同改造舊城區結合起來,村鎮建設應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空閑地。一切建設單位都要珍惜每寸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盡量利用荒地、劣地、坡地,少佔或不佔耕地。第四條 城市建設,必須按照批準的規劃方案執行。
村鎮建房,必須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提高建築層數。第五條 經批准徵用的土地,被征地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國家建設需要,不得在國家和本辦法規定的范圍以外提出附加條件,不得妨礙和阻撓征地工作的進行。其他任何單位不得借征地索要財物。征地單位不得支付超標準的款、物。第六條 村民對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飼料地和承包集體的土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第七條 名勝古跡、風景游覽區的土地,嚴禁佔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的土地,要嚴加保護;大中城市蔬菜保護區的土地,要嚴加控制。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管轄區內的土地管理工作。第二章 國家建設用地第九條 國家建設徵用土地,必須按照《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第七條規定的程序,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統一組織辦理征地手續。調撥國有土地、收回農民長期耕種的征而未用土地,也按照這個程序辦理。
統一征地的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十條 徵用土地的審批許可權:
一、徵用耕地三畝(不含菜地)、其他土地十畝以下,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查批准。
二、徵用菜地五畝、耕地十畝、其他土地二十畝以下,由地區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審查批准。
三、徵用西安市城區和郊區土地,由市人民政府審查,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四、徵用土地面積超過以上審批限額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五、徵用耕地、園地一千畝以上,其他土地一萬畝以上,由省人民政府審查,報國務院批准。
六、一個建設項目所需土地,應當根據總體設計一次報批,不得化整為零。分期建設的工程,應當分期征地,不得早征遲用。鐵路、公路干線所需土地,可以分段報批和辦理征地手續。
地區行政公署、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征地的文件,應抄送上一級土地管理機關備案。
建設用地內的青苗不得鏟毀。如有特殊情況,確需鏟毀時,必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 建設單位需要的堆料場、運輸便道等臨時用地,應在征地范圍內解決。確實無法解決的,按照本辦法第十條審批許可權辦理。臨時用地一般不得超過兩年,不得搞永久性建築。期滿時,應將土地平整,退還給村民耕種。
高壓輸電線、通訊線桿基和埋設測量標志需要征地,架線、埋設測量標志,進行地質勘探等臨時用地,由當地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二條 徵用土地的補償標准:
一、徵用城鎮郊區的菜地、經濟收益高的耕地,按其年產值的五至六倍補償;徵用其他耕地,按其年產值的四至五倍補償;徵用有收益的草地、柴山等,按年產值的二至三倍補償。
年產值的計算方法:根據統計年報算出征地前三年該耕地的平均年產量,乘以國家規定的價格;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農副產品,按當時當地主管部門規定的議購價格計算。
耕地的年產量包括該耕地上的各類作物有價值的主、副產品的產量(如秸稈等)。
二、徵用城市郊區和工礦區的商品菜地,除按照規定補償外,還應向當地縣(市、區)人民政府繳納每畝三千元至五千元的新菜地建設基金,新菜地建設基金由當地縣(市、區)人民政府掌握,用於新菜地的建設,專款專用,不得挪用。
三、青苗補償費的標准:凡已下種的,按當季產量的一半計算;已出苗正在生長的,按當季產量計算。
四、被徵用土地上的房屋、水井、樹木等附著物,按當地的實際情況,予以合理補償或遷建。
五、墳墓遷葬費。被徵用土地上三年以內的墳墓,每座付給五十元至一百元;三年以上的墳墓,每座付給三十元至五十元,無主墳墓由用地單位深埋或代遷。
六、徵用無收益的土地和城鎮居民宅基地不予補償。
七、建設單位征而長期未用的土地,交給農民耕種(有退耕手續)的,經批准收回時,不付補償費,只付安置補助費。今後建設單位已征而未用的土地,超過兩年的,縣(市、區)人民政府予以收回,按規定的審批許可權,有償調撥給其他建設單位或者暫借給農民耕種。借給農民耕種的,收回時不再付安置補助費和補償費。
鐵路、公路沿線以及水利工程因安全防護等特殊需要,符合國家規定又在設計范圍規定以內的留用土地,不得視為征而未用土地。其他單位不得佔用或耕種。
八、臨時用地補償費,按影響種植料數的產值計算。
⑹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農村建房用地管理的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公有制,制止亂占濫用耕地,保證農業用地和適應農村建設的需要,加快發展社會主義農業,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和國家有關土地政策,法令,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是一切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質條件,是農業的基本生產資料。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們的國策。我省人多地少,耕地十分珍貴,管好,用好土地,是各級人民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要職責。省、市、縣人民政府和地區行政公署要指定主管部門,對土地實行統一管理,並把它作為一項主要任務擔當起來。第三條一切土地歸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社員承包的土地,及自留地、飼料地、自留山、宅基地,只有按規定用途使用的使用權,一律不準買賣,變相買賣、出租和擅自轉讓;也不準擅自在承包的耕地、果園和自留地上建房、修墓、起土、燒磚瓦等。第四條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社隊基本建設用地和社員的住房建設用地,都必須珍惜土地、節約用地,除少數確需的按規定審批許可外,一律不許佔用耕地。第五條列入計劃的國家和地方建設項目用地,應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空地。確需徵用耕地的,也要嚴加限制,認真執行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有關規定,嚴格審批手續。制止征而不用,多征少用,未征先用。城市郊區菜地和魚塘,尤其要從嚴控制,一般不得徵用。第二章農村社隊建設用地第六條農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興辦社隊企業、事業和公共設施,必須從有利發展農業生產和建設社會主義新村鎮出發,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荒地、雜地、空地、宅基地和山地,盡量不佔耕地、果園。第七條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舉辦企業,事業需要佔用耕地和果園的,必須根據縣主管部門批准建設的文件和佔地平面布置圖,辦理用地審批手續。佔用耕地、果園一畝以下的(不含一畝)由人民公社審核,報縣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一畝至二畝(不含二畝)由縣人民政府批准;二畝至三畝(不含三畝)由地區行署批准;三畝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公社、生產大隊企事業佔用生產隊的山地、荒地的,必須按照國家基建征地規定辦理手續。佔用耕地的單位,有條件的應在保持水土,保障生態平衡的前提下,開荒造地,以補償、恢復和發展耕地面積。凡在城鎮近郊新建社隊企業、事業,其建設地點,要同時徵得城鎮規劃管理部門的同意。第八條農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舉辦企業、事業經批准需要佔用耕地的,必須與地權所有單位擬定合理負擔的協議。一般應調劑土地,不能調劑土地的,要給予合理補償,由社隊企業利潤或由受益社隊公共積累中支付。
社隊各種建設用地,國家不調整糧食購銷指標和經濟作物收購基數,應在公社、大隊范圍內根據受益情況作適當調劑。第九條農村社隊磚瓦窯,應建在非耕地上。已建的磚瓦窯佔用耕地,應由縣社隊企業主管部門進行清理。經批准繼續生產的,其佔用土地的數量由公社審查,經縣土地管理部門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批准。不準繼續生產的,必須立即封窯,拆遷。必需在耕地中取土的,也應按上述規定,報縣人民政府批准,並保存好表土、挖土後要及時平整恢復利用,不準廢棄。
發展淡水養殖要盡量利用現有水面,不要毀田造塘,個別確需佔用耕地的,事先必須經過縣一級水產主管部門的可行性研究,認可後,按規定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任何單位和個人開山採石,必須向所在公社辦理申報手續,經縣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後,方可在規定的地點和范圍內作業,搶修水毀工程,可先徵得所在公社同意後,補辦審批手續。在城鎮、文物、古跡、風景區及國營公路、橋梁、水利和水電設施附近開山採石,必須報縣人民政府,按國家有關規定審核批准。開采後要搞好水土保持,不準破壞自然資源,影響農田水利和道路。第三章社員住房建設用地第十條各級政府要把村鎮規劃和建設擺上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作出部署,定期檢查。各級建委、農委和其他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大力協同,依靠農民自己的力量,在統一規劃下,搞好村鎮建設。第十一條農房建設,要貫徹「全面規劃,正確引導,依靠群眾、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設」的方針,在人民公社領導下,在農業區劃的基礎上,本著相對集中、合理布局、節約土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合乎衛生的原則,由生產大隊、生產隊統一規劃,社員大會通過,人民公社審查,報縣、市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城市郊區大隊、生產隊社員建房規劃要同時徵得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的同意。沒有制定建房規劃的,或規劃未經審批的大隊、生產隊的社員,不準擅自建房。
⑺ 北京市農村建房用地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的批復,適應郊區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強農村建房用地的管理,防止亂占濫用耕地,根據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郊區農村建房。
農村建房系指住宅建築、生產建築、公共建築和公用設施等。
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規定的市區范圍內和郊區的城鎮、工礦區、文物保護區、風景游覽區、水源保護區等規劃范圍內,以及其它特定地區內的農村的鄉鎮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新農村、新集鎮的建設工程用地的審批,按《北京市城市建設規劃管理暫行辦法》辦理。第三條農村建房必須節用地,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空閑地,不佔或少佔耕地。第四條郊區農村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村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本辦法公布實施前由當地人民政府發給村民的各種私有的地照或土地證自然失效。
宅基地及鄉鎮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建設用地,由區、縣人民政府頒發使用證。使用權受法律保護,除國家依法徵用和村鎮建設規劃需要外,長期不變。
農村建房用地不得買賣、出租,也不得變相買賣、出租和非法轉讓。第五條農村建房用地應按本辦法規定辦理申請、審批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土地。非法批準的佔地一律無效。第二章村鎮建設規劃第六條村鎮建設必須統籌安排、配套建設。應按因地制宜、節約用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合乎衛生、綠化環境的要求,確定村鎮建設用地范圍,合理安排宅基地和生產建築、公共建築、鄉鎮企業事業、公用設施、綠化、場院、道路等用地,各項用地的比例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第七條村鎮建設必須堅持先規劃後建設。規劃可先粗後細,首先解決合理布局、控制用地問題,然後進行詳細規劃。村鎮建設一般應在原址改建,易址新建的,須經區、縣人民政府同意,經市農村土地管理機關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八條村莊規劃在鄉人民政府領導下由村民委員會會同具有土地所有權的集體組織(以下簡稱集體組織)制訂,集鎮規劃由鄉人民政府制訂,分別由村民大會或有各方代表參加的會議和鄉人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經區、 縣規劃管理部門會同農村土地管理部門審查,報區、縣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後的規劃, 任何單位和個
人不得擅自改變。 確需修改的,應報原批准機關審批。第三章住宅用地第九條村民可按本辦法申請宅基地 。 村民住宅用地每戶不得超過零點三畝
(三分)。具體標准由區、縣人民政府根據當地情況,分別作出規定,報市農村土地管理部門備案。
一九八二年二月清理亂占濫用耕地以前的老宅基地,可按當地情況另行規定用地標准,超出標准部分應根據村鎮建設規劃,逐步進行調整。老宅基地用地標准由區、縣人民政府制定,報市農村土地管理部門備案。第十條申請劃撥宅基地應由本人提出, 經村民委員會和集體組織審核, 不動用耕地的,由鄉人民政府批准;動用耕地的,由區、縣人民政府審批,報市農村土地管理部門備案。
有房出租的村民,不得再申請劃撥宅基地。第十一條村民因買賣房屋等原因轉移宅基地使用權的,買方應按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程序,申請辦理轉移宅基地使用權的手續。
村民遷居拆除房屋騰出的宅基地,由集體組織收回。全家轉為城鎮居民的農業戶騰出的宅基地,由集體組織收回。第十二條國家幹部、職工在農村的家屬申請住宅用地的,應與其它村民同等對待。
長期在遠郊農村工作的教職員、醫務人員、科技人員等,願在農村落戶,所在單位無力解決住房的,本人可以按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申請在當地劃撥宅基地。第十三條回鄉落戶的離休退休幹部、工人、退伍軍人,回鄉定居的華僑、港澳同胞和參灣同胞申請宅基地的,應按本辦法第十條規定劃撥。第十四條宅基地使用權發生爭執的,由鄉人民政府組織有關各方協商解決。達不成協議的,當事人可向區、縣農村土地管理部門申訴,由區、縣農村土地管理部門決定。對決定不服的,當事人可在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不經以上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糾紛解決前,應維持現狀,任何一方不得搶占。
⑻ 宅基地使用權
法律分析:1、1982年2月國務院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之前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施行後未經拆遷、改建、翻建的,可以暫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2、1982年2月《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1987年1月《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超過部分按1986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佔耕地的通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處理後,按處理後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3、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4、非農業戶口居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後沒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5、接受轉讓、購買房屋取得的宅基地,與原有宅基地合計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准,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後允許繼續使用的,可暫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6、繼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7、按照確權規定,確定的宅基地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可以在土地登記卡和土地證書內註明超過標准面積的數量,以後分戶建房或現有房屋拆遷、改建、翻建或政府依法實施規劃重新建設時,按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標准重新確定使用權,其超過部分退還集體。
8、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後沒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9、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不確定土地使用權。已經確定使用權的,由集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注銷其土地登記,土地由集體收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百六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百六十四條 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依法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三百六十五條 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⑼ 土地確權的若干規定
土地確權是指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簡稱確權。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的內容。那土地確權有哪些規定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土地確權的若干規定。歡迎閱讀!
土地確權的若干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依法進行土地登記,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土地管理部門具體承辦。
土地權屬爭議,由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人民政府下達處理決定或報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下達處理決定。
第二章 國家土地所有權
第三條 城市市區范圍內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第四條 依據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及有關規定,凡當時沒有將土地所有權分配給農民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實施1962年《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以下簡稱《六十條》)未劃人農民集體范圍內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第五條 國家建設徵用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第六條 開發利用國有土地,開發利用者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權,土地所有權仍屬國家。
第七條 國有鐵路線路、車站、貨場用地以及依法留用的其他鐵路用地屬於國家所有。土改時已分配給農民所有的原鐵路用地和新建鐵路兩側未經徵用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八條 縣級以上(含縣級)公路線路用地屬於國家所有。公路兩側保護用地和公路其他用地凡未經徵用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仍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九條 國有電力、通訊設施用地屬於國家所有。但國有電力通訊桿塔佔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未辦理徵用手續的,土地仍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對電力通訊經營單位可確定為他項權利。
第十條 軍隊接收的敵偽地產及解放後經人民政府批准徵用、劃撥的軍事用地屬於國家所有。
第十一條 河道堤防內的土地和堤防外的護堤地、無堤防河道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以下的土地,除土改時已將所有權分配給農民、國家未徵用、且迄今仍歸農民集體使用的外,屬於國家所有。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含縣級)水利部門直接管理的水庫、 渠道 等水利工程用地屬於國家所有。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內未經徵用的農民集體土地仍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三條 國家建設對農民集體全部進行移民安置並調劑土地後,遷移農民集體原有土地轉為國家所有。但移民後原集體仍繼續使用的集體所有土地,國家未進行徵用的,其所有權不變。
第十四條 因國家建設徵用土地,農民集體建制被撤銷或其人口全部轉為非農業人口,其未經徵用的土地,歸國家所有。繼續使用原有土地的原農民集體及其成員享有國有土地使用權。
第十五條 全民所有制單位和城鎮集體所有制單位兼並農民集體企業的,辦理有關手續後,被兼並的原農民集體企業使用的集體所有土地轉為國家所有。鄉(鎮)企業依照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審批程序和補償標准使用的非本鄉(鎮)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國家所有。
第十六條 1962年9月《六十條》公布以前,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的華僑農場使用的原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含合作化之前的個人土地),迄今沒有退給農民集體的,屬於國家所有。
《六十條》公布時起至1982年5月《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時止,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原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國家所有:
1.簽訂過土地轉移等有關協議的;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使用的;
3.進行過一定補償或安置勞動力的;
4.接受農民集體饋贈的;
5.已購買原集體所有的建築物的;
6.農民集體所有制企事業單位轉為全民所有制或者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的。
1982年5月《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時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違反規定使用的農民集體土地,依照有關規定進行了清查處理後仍由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確定為國家所有。
凡屬上述情況以外未辦理征地手續使用的農民集體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具體情況,按當時規定補辦征地手續,或退還農民集體。1987年《土地管理法》施行後違法佔用的農民集體土地,必須依法處理後,再確定土地所有權。
第十七條 1986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佔耕地的通知》發布之前,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租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後,能夠恢復耕種的,退還農民集體耕種,所有權仍屬於農民集體;已建成永久性建築物的,由用地單位按租用時的規定,補辦手續,土地歸國家所有。凡已經按照有關規定處理了的,可按處理決定確定所有權和使用權。
第十八條 土地所有權有爭議,不能依法證明爭議土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屬於國家所有。
第三章 集體土地所有權
第十九條 土地改革時分給農民並頒發了土地所有證的土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實施《六十條》時確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屬農民集體所有。依照第二章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除外。
第二十條 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按目前該村農民集體實際使用的本集體土地所有權界線確定所有權。
根據《六十條》確定的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由於下列原因發生變更的,按變更後的現狀確定集體土地所有權。
(一)由於村、隊、社、場合並或分割等管理體制的變化引起土地所有權變更的;
(二)由於土地開發、國家征地、集體興辦企事業或者自然災害等原因進行過土地調整的;
(三)由於農田基本建設和行政區劃變動等原因重新劃定土地的所有權界線的。行政區劃變動未涉及土地權屬變更的,原土地權屬不變。
第二十一條 農民集體連續使用其他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滿二十年的,應視為現使用者所有;連續使用不滿二十年,或者雖滿二十年但在二十年期滿之前所有者曾向現使用者或有關部門提出歸還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土地所有權。
第二十二條 鄉(鎮)或村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修建並管理的道路、水利設施用地,分別屬於鄉(鎮)或村農民集體所有。
第二十三條 鄉(鎮)或村辦企事業單位使用的集體土地,《六十條》公布以前使用的,分別屬於該鄉(鎮)或村農民集體所有;《六十條》公布時起至1982年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止使用的,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分別屬於該鄉(鎮)或村農民集體所有;
1.簽訂過用地協議的(不含租借);
2.經縣、鄉(公社)、村(大隊)批准或同意,並進行了適當的土地調整或者經過一定補償的;
3.通過購買房屋取得的;
4.原集體企事業單位體制經批准變更的。
1982年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鄉(鎮)、村辦企事業單位違反規定使用的集體土地按照有關規定清查處理後,鄉(鎮)、村集體單位繼續使用的,可確定為該鄉(鎮)或村集體所有。
鄉(鎮)、村辦企事業單位採用上述以外的方式佔用的集體土地,或雖採用上述方式,但目前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如荒廢、閑置等,應將其全部或部分土地退還原村或鄉農民集體,或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1987年《土地管理法》施行後違法佔用的土地,須依法處理後再確定所有權。
第二十四條 鄉(鎮)企業使用本鄉(鎮)、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補償和安置的,土地所有權轉為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經依法批準的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使用的農民集體土地,分別屬於鄉(鎮)、村農民集體所有。
第二十五條 農民集體經依法批准以土地使用權作為聯營條件與其他單位或個人舉辦聯營企業的,或者農民集體經依法批准以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作價人股,舉辦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聯鄉鎮企業的,集體土地所有權不變。
第四章 國有土地使用權
第二十六條 土地使用權確定給直接使用土地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或個人。但法律、法規、政策和本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 土地使用者經國家依法劃撥、出讓或解放初期接收、沿用,或通過依法轉讓、繼承、接受土地建築物等方式使用國有土地的,可確定其國有土地使用權。
第二十八條 土地公有制之前,通過購買房屋或土地及租賃土地方式使用私有的土地,土地轉為國有後迄今仍繼續使用的,可確定現使用者國有土地使用權。
第二十九條 因原房屋拆除、改建或自然坍塌等原因,已經變更了實際土地使用者的,經依法審核批准,可將土地使用權確定給實際土地使用者;空地及房屋坍塌或拆除後兩年以上仍未恢復使用的土地,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
第三十條 原宗教團體、寺觀教堂宗教活動用地,被其他單位佔用,原使用單位因恢復宗教活動需要退還使用的,應按有關規定予以退還。確屬無法退還或土地使用權有爭議的,經協商、處理後確定土地使用權。
第三十一條 軍事設施用地(含靶場、試驗場、訓練場)依照解放初土地接收文件和人民政府批准徵用或劃撥土地的文件確定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有爭議的,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文件規定處理後,再確定土地使用權。
國家確定的保留或地方代管的軍事設施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確定給軍隊,現由其他單位使用的,可依照有關規定確定為他項權利。
經國家批准撤銷的軍事設施,其土地使用權依照有關規定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回並重新確定使用權。
第三十二條 依法接收、徵用、劃撥的鐵路線路用地及其他鐵路設施用地,現仍由鐵路單位使用的,其使用權確定給鐵路單位。鐵路線路路基兩側依法取得使用權的保護用地,使用權確定給鐵路單位。
第三十三條 國家水利、公路設施用地依照徵用、劃撥文件和有關法律、法規劃定用地界線。
第三十四條 駐機關、企事業單位內的行政管理和服務性單位,經政府批准使用的土地,可以由土地管理部門商被駐單位規定土地的用途和其他限制條件後分別確定實際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權。但租用房屋的除外。
第三十五條 原由鐵路、公路、水利、電力、軍隊及其他單位和個人使用的土地,1982年5月《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之前,已經轉由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的,除按照國家法律和政策應當退還的外,其國有土地使用權可確定給實際土地使用者,但嚴重影響上述部門的設施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暫不確定土地使用權,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後,再確定土地使用權。1982年5月以後非法轉讓的,經依法處理後再確定使用權。
第三十六條 農民集體使用的國有土地,其使用權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審批、劃撥文件確定;沒有審批、劃撥文件的,依照當時規定補辦手續後,按使用現狀確定;過去未明確劃定使用界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參照土地實際使用情況確定。
第三十七條 未按規定用途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回重新安排使用,或者按有關規定處理後確定使用權。
第三十八條 1987年1月《土地管理法》施行之前重復劃撥或重復徵用的土地,可按目前實際使用情況或者根據最後一次劃撥或徵用文件確定使用權。
第三十九條 以土地使用權為條件與其他單位或個人合建房屋的,根據批准文件、合建協議或者投資數額確定土地使用權,但1982年《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後合建的,應依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後再確定土地使用權。
第四十條 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或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手續後作為資產人股的,土地使用權確定給股份制企業。
國家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土地使用權確定給股份制企業。
國家將士地使用權租賃給股份制企業的,土地使用權確定給股份制企業。企業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或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手續後,出租給股份制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不變。
第四十一條 企業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企業破產後,經依法處置,確定給新的受讓人;企業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企業破產時,其:上地使用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回後,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第四十二條 法人之間合並,依法屬於應當以有償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原土地使用權應當辦理有關手續,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依法可以以劃撥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可以辦理劃撥土地權屬變更登記,取得土地使用權。
第五章 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三條 鄉(鎮)、村辦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可依法確定使用者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對多佔少用、占而不用的,其閑置部分不予確定使用權,並退還農民集體,另行安排使用。
第四十四條 依照本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農民集體土地,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確定給聯營或股份企業。
第四十五條 1982年2月國務院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之前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施行後未經拆遷、改建、翻建的,可以暫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六條 1982年2月《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1987年1月《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超過部分按1986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佔耕地的通知》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規定處理後,按處理後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七條 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四十八條 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後沒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第四十九條 接受轉讓、購買房屋取得的宅基地,與原有宅基地合計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准,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後允許繼續使用的,可暫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繼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五十條 農村專業戶宅基地以外的非農業建設用地與宅基地分別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五十一條 按照本規定第四十五條至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農村居民宅基地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時,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可在土地登記卡和土地證書內註明超過標准面積的數量。以後分戶建房或現有房屋拆遷、改建、翻建或政府依法實施規劃重新建設時,按當時政府規定的面積標准重新確定使用權,其超過部分退還集體。
第五十二條 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不確定土地使用權。已經確定使用權的,由集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注銷其土地登記,土地由集體收回。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三條 一宗地由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共同使用的,可確定為共有土地使用權。共有土地使用權面積可以在共有使用人之間分攤。
第五十四條 地面與空中、地面與地下立體交叉使用土地的(樓房除外),土地使用權確定給地面使用者,空中和地下可確定為他項權利。
平面交叉使用土地的,可以確定為共有土地使用權;也可以將土地使用權確定給主要用途或優先使用單位,次要和服從使用單位可確定為他項權利。
上述兩款中的交叉用地,如屬合法批准徵用、劃撥的,可按批准文件確定使用權,其他用地單位確定為他項權利。
第五十五條 依法劃定的鐵路、公路、河道、水利工程、軍事設施、危險品生產和儲存地、風景區等區域的管理和保護范圍內的土地,其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依照土地管理有關法規確定。但對上述范圍內的土地的用途,可以根據有關的規定增加適當的限制條件。
第五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明文件上的四至界線實地一致,但實地面積與批准面積不一致的,按實地四至界線計算土地面積,確定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
第五十七條 他項權利依照法律或當事人約定設定。他項權利可以與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同時確定,也可在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確定之後增設。
第五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或人民法院已依法處理的土地權屬爭議,按處理決定確定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
第五十九條 本規定由國家土地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六十條 本規定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1989年7月5日國家土地管理局印發的《關於確定土地權屬問題的若干意見》同時停止執行。
土地確權程序
農村房屋如何確權
⑽ 農村宅基地房屋確權規定是什麼
1982年2月國務院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之前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施行後未經拆遷、改建、翻建的,可以暫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1982年2月《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1987年1月《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超過部分按1986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管理、制止亂佔耕地的通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處理後,按處理後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非農業戶口居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後沒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接受轉讓、購買房屋取得的宅基地,與原有宅基地合計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准,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後允許繼續使用的,可暫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繼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按照確權規定,確定的宅基地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可以在土地登記卡和土地證書內註明超過標准面積的數量,以後分戶建房或現有房屋拆遷、改建、翻建或政府依法實施規劃重新建設時,按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標准重新確定使用權,其超過部分退還集體。
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後沒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不確定土地使用權。已經確定使用權的,由集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注銷其土地登記,土地由集體收回。
【拓展資料】
一、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簡稱確權。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的內容。
二、每宗地的土地權屬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最後的確認和確定。2013年1月31日下發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三、2018年3月,我國正式啟動農村房屋不動產登記發證試點工作。
四、確權機關是指依法有權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歸屬的行政機關。依照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的規定,確權的權利主體為鄉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也就是說只有鄉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才具有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權力。
五、主管是指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具體承辦部門。土地管理部門作為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具體承辦確權工作,對確權的意見和建議,要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決定。
六、主管是指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具體承辦部門。土地管理部門作為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具體承辦確權工作,對確權的意見和建議,要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