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防汛條例

防汛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6 03:17:31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訊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在本省境內進行防汛抗洪活動,適用本細則。

第三條 防汛工作實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遵循團結協作和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第四條 防汛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實行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各有關部門實行防汛崗位責任制。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 防汛組織

第六條 省防汛指揮機構,在國家防汛指揮機構和省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組織領導全省的防汛抗洪工作,其辦事機構分別設在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省黃河河道主管機關。

第七條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設立防汛指揮機構,由有關部門、當地駐軍、人民武裝部負責人組成,由各級人民政府首長擔任指揮。在上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和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執行上級防汛指令,制定各項防汛抗洪措施,統一指揮本地區的防汛抗洪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同級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黃河河道主管機關,負責處理所轄范圍的防汛日常工作。

第八條 河道管理機構,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單位和河道沿岸在建工程的建設單位,汛期設立防汛機構,在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領導下參加防汛抗洪工作。

第九條 城建部門設立的防汛辦事機構,在同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領導下,負責處理城市市區的防汛日常工作。 石油、電力、郵電、鐵路、公路、航運、工礦以及商業、物資等有防汛任務的部門和單位,汛期應組成臨時防汛組織,在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統一領導下,負責做好本行業和本單位的防汛工作。

第十條 縣、鄉人民政府,應當組織以民兵為骨乾的群眾性常備防汛隊伍,對水庫、堤防還應組織防汛搶險預備隊,對黃河和其他防汛任務大的河道要建立防汛機動搶險隊。行滯洪區應組織遷安與救護隊伍。

第三章 防汛准備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流域綜合規劃、防洪工程實際狀況和國家規定的或省確定的防洪標准,制定防汛工作方案(包括防禦一般洪水和超標准洪水措施)。

黃河、淮河幹流的防禦洪水方案報國務院批准施行;洪汝河、沙潁河、衛河、共產主義渠、唐白河、伊洛河、惠濟河的防洪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施行;其它河道的防洪方案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批准施行。

各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流域綜合規劃和城市防洪規劃和河道的防禦洪水方案,制定本城市的防禦洪水方案,報上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機構批准後施行。

防禦洪水方案經批准後,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執行。

第十二條 有防汛抗洪任務的企事業單位,應當根據所在地區或者河道的防禦洪水方案,制定本單位的防汛抗洪措施,在徵得所在地防汛指揮機構同意後,報本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批准。

第十三條 大型水庫(含按大型管理的中型水庫)、重點水閘及主要防洪河道,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市、地和工程管理單位,根據工程規劃設計防禦洪水方案和工程實際狀況,在興利服從防洪、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和河道防洪保證任務,報省防汛指揮機構批准。陸渾水庫和板橋、宿鴨湖、南灣、鯰魚山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分別報黃河水利委員會和淮河水利委員會批准。沿黃的引黃涵閘渡汛措施,根據省黃河防汛有關方案,由當地黃河河道主管機關制定。其他水庫、水閘、水電站和河道的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和防洪保證任務,分別由市(地)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同級防汛指揮機構批准。 汛期調度運用計劃經批准後,由水庫、水電站、水閘和河道管理單位負責執行。

第十四條 各級防汛指揮機構應當在汛前對各類防洪設施組織檢查,發現影響防洪安全的問題,責成責任單位限期處理,不得貽誤防汛抗洪工作。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將影響防洪安全的問題和處理措施報有直接管轄權的防汛指揮機構,該防汛指揮機構對所報問題必須研究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報上級防汛指揮機構備查。

第十五條 河道清障,對壅水、阻水嚴重的橋梁、引道、碼頭和其他跨河工程設施的改建或拆除,按國家和本省有關河道管理的法規規章執行。

第十六條 水庫、河道上的除險加固工程汛期前尚未完成,並可能影響防洪安全的,應由建設單位採取臨時渡汛措施,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後,報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備案,並接受其監督。

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設和完善河道堤防、水庫和行、滯洪區等防洪設施及本地區的防汛通信、預報警報系統。對跨行政區域的通信、預報警報系統建設,由各級人民政府分級負責。 黃河的河道堤防設施、滯洪區的通信及預警系統,由黃河河道主管機關負責建設。

第十八條 行、滯洪區的安全與建設規劃按照《關於蓄滯洪區安全與建設指導綱要》和《河南省行、滯洪區若干問題規定(試行)》的有關規定,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市(地)、縣(市)進行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黃河行、滯洪區的安全與建設規劃由省黃河河道主管機關制定,經國家防汛指揮機構批准後實施。

各有關市(地)、縣(市)人民政府必須對所管轄的行、滯洪區的通信、預報、警報、避洪、撤退道路等安全設施,以及緊急撤離和救生的准備工作進行汛前檢查,對影響安全的問題,應及時處理。

第十九條 對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易發生地區,當地有關部門應當指定預防監測員及時監測。雨季到來之前,當地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應當組織有關單位進行安全檢查,對險情徵兆明顯的地區,應當及時把群眾撤離險區。

第二十條 地區之間在防汛抗洪方面發生的水事糾紛,由發生糾紛地區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主管部門處理。 前款所指人民政府或者部門在處理防汛抗洪方面的水事糾紛時,有權採取臨時緊急處理措施,有關當事各方必須服從並貫徹執行。

第二十一條 儲備防汛搶險物資實行分級負責,並採取國家儲備與群眾儲備相結合的辦法。 各級防汛指揮機構應當根據防汛任務,合理布設物資儲備地點,制定物資儲備定額,編制物資儲備計劃。大型水庫(含按大型管理的中型水庫)、主要防洪河道按省防汛指揮機構下達的物資儲備定額儲備;其他水庫、河道分別按市(地)、縣(市)防汛指揮機構的規定儲備。 防汛搶險主要物資由各級計劃部門納入年度計劃、保證供應,交通、鐵路部門優先組織運輸。 對汛期防汛搶險需要的麻袋、草袋、編織袋等物資,由糧食、商業、供銷、物資部門將庫存和銷售動態每旬向同級防汛指揮機構書面報告一次,防汛指揮機構根據情況隨時調用,用後結算。 黃河防汛的物資儲備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梢秸軟料及其他群眾備料,要就地取材,實地估量登記,按「備而不集、用後付款」的辦法,汛期統一調配使用。 防汛用的土、砂、石料由水庫河道管理單位根據需要提出計劃,報當地政府批准後統一儲備。

第二十三條 各級防汛指揮機構對防汛搶險物資要加強管理,每年汛後進行清倉盤點。對防汛搶險已用料物和正常損耗,經主管部門批准,有計劃地加以補充和更新。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汛前應當向有關單位和當地駐軍介紹防汛工作方案,組織交流防汛搶險經驗。

第四章 防汛與搶險

第二十五條 汛期起止時間由省防汛指揮機構規定,遇特殊情況由省防汛指揮機構另行通知。 當河道、水庫的水情接近保證水位或保證流量時,或者防洪工程設施發生重大險情,情況緊急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並報告上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

第二十六條 在汛期及緊急防汛期,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的有關規定做好防汛與搶險工作。

第二十七條 防汛期內,各級防汛指揮機構必須有負責人主持工作,各級防汛辦公室實行日夜值班制度。有關責任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及時掌握汛情,並按照防汛工作方案和汛期調度運用計劃進行調度。 各級防汛指揮機構對所轄范圍內的重大險情和洪水災害情況要及時逐級上報。?

2. 求300字防洪心得體會

學習《寧夏回族自治區抗旱防汛條例》心得
《寧夏回族自治區抗旱防汛條例》於2011年9月18日通過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自2011年11月1日起實施。從此,寧夏回族自治區各地的防汛抗旱工作有法可依,這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
《條例》共有五章40條。除了首尾總則和附則,主要就防汛抗旱職責、准備、實施、保障措施及法律責任作了詳細的規定。可以說,《條例》既體現了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原則和精神,是依法加強防汛抗旱的制度保障;又總結了我區多年來防汛抗旱的實踐經驗,內容豐富,條理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具體說來有以下幾方面創新內容:
1、比較系統的規定了縣、鄉鎮、村居三級組織機構防汛抗旱工作職責;有利於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開展;
2、規定有關水利工程安全責任人公示制度,各級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機構按照管理許可權向社會公布有關水利工程安全責任人名單,及其建立日常巡查、安全監測等一系列制度;
3、關於確定緊急防汛期與非常抗旱期,《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可以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與非常抗旱期,以及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對策:如停課、停工、停市和採取應急用水限制措施、制訂臨時性水價制度; 4、關於實施強制轉移措施,《條例》規定,對一些不聽勸導、拒絕轉移的人員,必要時可實施強制措施。同時還規定公民參與防汛抗旱的義務,群眾自己在轉移時應承擔的責任等,規定被轉移群眾應當按照指令轉移,並自備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
5、關於防汛檢查與調查規定,進一步規范防汛檢查與調查工作,特別是增加對縣級防指成員單位有關基礎設施的檢查工作,強調災情監測、預報、預警系統的建設;
6、關於避災場所確立、建設、使用、管理規定以及加強避風港建設規劃; 7、關於易受洪澇、乾旱等災害影響的單位和個人購買商業性財產和人身保險,鼓勵民房和農業等政策性保險以及專業搶險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8、關於編制並實施防汛抗旱預案,審定和批准洪水調度方案和抗旱應急供水方案等規定,並明確應當編制防汛抗旱預案而未編制的法律責任。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於什麼國務院第87次常務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8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已經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專八日國務院第屬八十七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以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簽發的行政法令、授權有關部門發布的國務院行政命令或下發的行政操作性文件。

4. 國防汛條例》,與修訂前相比,主要是增加了什麼內容

正確答案: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規定,修建橋梁、碼頭和其他設施,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所確定的河寬進行,不得縮窄行洪通道。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

(1991年7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86號公布根據2005年7月15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專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屬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第四十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第四十八條本條例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第四十九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6.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是什麼時候施行的

1991年7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86號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

熱點內容
萊城區人民法院文藝匯演 發布:2025-04-26 11:22:47 瀏覽:736
新民法典草案婚姻 發布:2025-04-26 11:19:22 瀏覽:473
民法刑法行政法商法 發布:2025-04-26 11:16:24 瀏覽:203
陳志林司法 發布:2025-04-26 11:08:05 瀏覽:377
2015行政法學 發布:2025-04-26 10:54:55 瀏覽:42
勞動法九十三務 發布:2025-04-26 10:39:33 瀏覽:127
濟南市中區司法局 發布:2025-04-26 10:33:16 瀏覽:744
以條例結尾的 發布:2025-04-26 10:29:25 瀏覽:328
王海峰律師 發布:2025-04-26 10:29:22 瀏覽:977
經濟法算分標准 發布:2025-04-26 10:27:50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