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區市規章
① 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
法律分析:在制定的《立法法》進行了首次修改。這次立法法修改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賦予所有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同時對其立法許可權范圍予以明確。立法法修改一年多來的實踐表明,賦予設區的市立法權,適應了設區的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高了地方法治水平,增強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與此同時,對於設區的市地方立法許可權范圍,理論和實踐中尚存在一些不清楚的地方。
法律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 三十一、 將第六十三條改為第七十二條,第二款修改為:「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第三款修改為:「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準的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刪除第四款。增加三款,作為第四款、第五款、第六款:「除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其他設區的市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綜合考慮本省、自治區所轄的設區的市的人口數量、地域面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依照本條第二款規定行使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職權。自治州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具體步驟和時間,依照前款規定確定。「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已經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涉及本條第二款規定事項范圍以外的,繼續有效。」
② 設區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向誰備案
法律分析: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八條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經濟特區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③ 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向什麼報送備案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立法源法第八十九條: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
④ 設區市的地方性法規與省政府規章不一致時,怎樣解決
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主體,是市人大。而省政府規章是省政府,一個是人大立回法而一個是行政立法答。人大制定的法律高於同級個下級人民政府,所以,這種情況下市級地方性法規和省政府規章應該由省人大來裁定。還有一個注意就是市政府規章和部門規章是同一位階,效力沖突應該由國務院裁決。
⑤ 黑龍江省政府規章制定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政府規章制定工作,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政府規章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和《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修改、廢止、解釋、評估、清理政府規章等工作,適用本辦法。第三條制定政府規章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解決實際問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第四條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政府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但條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政府規章。
政府規章施行滿兩年需要繼續實施政府規章所規定的行政措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依據,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政府規章,限於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第五條政府規章制定工作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落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工作制度。涉及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本級黨委討論決定。第六條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規章制定工作的組織協調,研究解決政府規章制定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按照分級負擔原則將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為政府規章制定工作提供必要保障;推進政府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使其與承擔的工作任務相適應。
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法制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政府規章制定的相關工作。第二章立項第七條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總體工作部署和改革發展需要,科學制定年度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統籌安排政府規章制定工作。
政府法制機構負責擬定年度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草案。第八條政府法制機構應當於每年七月底前向本級人民政府各部門(含實行垂直領導的部門,下同)、下級人民政府徵集下一年度政府規章建議項目,並通過網站、報刊等媒體向社會公開徵集政府規章建議項目。第九條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市(地)人民政府(行署)認為需要制定省政府規章的,應當由主要負責人組織集體討論後向省人民政府報請立項。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所屬縣級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制定設區的市政府規章的,應當由主要負責人組織集體討論後向該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報請立項。
涉及規范政府共同行為等方面的政府規章項目,可以由政府法制機構直接提出。
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法制機構提出政府規章項目建議,並提供項目名稱和制定政府規章的必要性,以及建議單位或者個人的基本信息、聯系方式。第十條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各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報請立項的,應當對制定政府規章的必要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等作出說明,以正式文件形式報本級人民政府,徑送政府法制機構,並提供下列材料:
(一)政府規章建議項目初稿;
(二)立項評估、專家論證等情況;
(三)依據和參考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文件等資料匯編。第十一條政府法制機構擬定年度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草案時,應當與有關部門進行協商,組織專家進行研究、論證,並召開會議進行集體討論。第十二條確定政府規章項目應當圍繞黨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突出重點,滿足急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規章建議項目,應當列入年度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
(一)改革、發展需要並且制定條件成熟的;
(二)上位法明確要求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的;
(三)因上位法制定或者修改,需要制定或者修改政府規章的;
(四)現行政府規章不符合實際需要,需要修改的;
(五)其他需要制定政府規章的情形。第十三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規章建議項目,不予列入年度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
(一)超越政府規章制定許可權的;
(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已經通過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解決,或者可以通過制定政府規章以外的方式解決的;
(三)定政府規章的必要性不充分或者目的不明確的;
(四)基本內容與上位法相抵觸或者與有關部門規章重復的;
(五)不需要列入年度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的其他情形。
⑥ 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
一、設區的市可以在哪些方面制定地方性法規?
2015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將設區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許可權明確規定為「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
二、城鄉建設與管理事項包括哪些內容?
城鄉規劃方面的事務、有關城鄉住房和公共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相關事務的管理、應急事務管理等。
三、環境保護事項包括哪些內容?
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濕地、野生生物、自然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的事項。
四、歷史文化保護事項包括哪些內容?
涉及人文遺跡、文物、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歷史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傳統藝術及習俗)傳承、保護、開發和利用等事項。
⑦ 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應當報什麼批准後實施
法律分析: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準的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八條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經濟特區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⑧ 河北省政府規章制定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政府規章制定工作,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工作質量和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備案、評估等工作,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政府規章制定工作應當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四條制定政府規章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法規和其他上位法的規定,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立、改、廢並舉,堅持立法與改革決策相結合。第五條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政府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的事項;
(三)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但條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政府規章的事項;
(四)國家授權本省先行改革試點需要制定政府規章的事項。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政府規章,限於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
因第一款第三項制定的政府規章實施滿2年需要繼續實施政府規章所規定的行政措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第六條政府規章由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並公布施行,其所屬的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政府規章起草和審查工作以及政府規章的匯編工作,有關部門負責政府規章起草工作。第七條政府規章的名稱一般為「規定」「辦法」「實施細則」「實施辦法」或者「暫行規定」「暫行辦法」「試行規定」「試行辦法」,但不得稱「條例」。第八條政府規章應當符合體例規范,邏輯嚴密,條文明確具體,用語准確簡潔,具有可操作性。除內容復雜的外,政府規章一般不分章、節。
法律、法規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政府規章原則上不作重復規定。第二章立項第九條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總體工作部署和改革發展需要,在充分論證、綜合平衡基礎上,科學制定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統籌安排政府規章制定工作。
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擬訂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第十條制定政府規章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應當遵循立法原則和立法規律,下列事項不予列入立法工作計劃:
(一)擬規范的事項不屬於政府規章立法許可權的;
(二)法律、法規已經有具體規定,無需制定政府規章的;
(三)擬確立的主要制度與法律、法規相抵觸或者不符合國家有關方針政策的;
(四)不符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和需要的;
(五)制定時機尚不成熟的;
(六)擬規范的事項不需要制定政府規章的;
(七)有地方或者部門利益保護傾向的;
(八)其他不適宜制定政府規章的情形。第十一條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於每年8月底前向本級人民政府各部門(含實行垂直領導的部門,下同)、下級人民政府徵集下一年度政府規章項目建議,並通過網站、報刊等媒體向社會公開徵集政府規章項目建議。第十二條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制定政府規章的,應當向省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報請立項。第十三條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各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報請立項的,應當對制定政府規章的必要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等作出說明,以正式文件形式報省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徑送其所屬的司法行政機關,並提供下列材料:
(一)政府規章建議項目初稿;
(二)立項評估、專家論證等情況;
(三)依據和參考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文件等資料目錄。第十四條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對報請立項和公開徵集的項目建議,進行立法預測和評估論證,並對重要立法項目組織立法前評估,提出下一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草案,提請本級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討論。
提出立法工作計劃草案應當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建議,涉及企業的,還應當徵求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建議。
⑨ 江蘇省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規章制定程序,保證規章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規章(以下簡稱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等,適用本規定。
違反本規定製定的規章無效。第三條制定規章,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
制定政治方面法律、法規的配套規章和重大經濟社會方面的規章,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同級黨委。第四條制定規章,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確立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法規的規定,堅持從本地實際出發,堅持科學性、民主性,堅持立法與改革決策相結合。
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第五條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規章制定工作,研究、協調、決定規章制定中的重大問題。規章制定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承擔行政立法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政府立法部門)具體負責統籌、組織、協調和指導規章制定工作,研究論證規章項目,審查修改規章草案。第六條鼓勵社會公眾有序參與規章項目徵集、公開徵求意見、聽證、咨詢論證、評估等立法過程,提出意見和建議。政府立法部門可以選取有代表性的基層政府、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作為立法基層聯系點,聽取意見和建議。第二章立 項第七條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制定規章的,應當分別向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報請立項。第八條政府立法部門可以於每年下半年向本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下級人民政府、有關組織徵集下一年度規章制定項目建議,也可以通過走訪基層單位、立法基層聯系點以及在門戶網站、報刊等媒體上向社會公開徵集的方式,徵集規章制定項目建議。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應當在規定時間內按照要求向政府立法部門報送制定規章的立項申請,對制定規章的必要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等作出說明。開展立法前評估(論證)的,提交立法前評估(論證)報告。第九條政府立法部門根據黨委、政府工作安排以及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等實際工作需要,可以直接提出制定規章項目,或者交由相關部門研究並提出意見。第十條納入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的項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屬於規章制定許可權范圍;
(二)屬於本級人民政府職權范圍;
(三)符合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政管理實際需要,能夠切實有效地解決問題;
(四)制定依據明確,擬確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合法、必要、可行。第十一條政府立法部門應當組織對報請立項的規章制定項目和徵集的規章制定項目建議是否符合規定條件進行研究,並根據輕重緩急和草案成熟程度等情況,擬訂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必要時,可以組織評估論證。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並向社會公布。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應當與省人民政府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相協調。第十二條對列入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的項目,起草單位應當制定工作方案,落實領導責任、工作人員、工作經費,明確工作進度安排。
政府立法部門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執行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必要時,可以提前介入規章草案的起草工作。第十三條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執行中需要新增或者調整規章項目的,應當按照本規定申報、研究論證,並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起 草第十四條規章由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具體負責起草;涉及兩個以上部門職能或者內容復雜的,可以確定由一個部門牽頭會同其他部門共同負責起草。
政府立法部門應當對規章起草工作進行指導。涉及規范政府共同行為或者其他綜合性較強的規章,可以確定由政府立法部門組織起草,有關單位應當配合。
專業性較強的規章委託起草的,起草單位應當向受委託方提供相關資料,並協助受委託方開展必要的立法調研、論證等。
⑩ 設區的市可以對哪些方面的事頂制定地方性法規
法律分析:城鄉建設,環境保護,歷史文化方面制定地方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二條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