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會的法律條例
㈠ 黑龍江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15)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社會和諧穩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群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公民開展、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齊抓共管,運用政治、法律、行政、經濟、文化、教育等多種手段,打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第四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門機關工作與群防群治相結合的方針,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屬地管理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提供人力、物力、財力保障,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法治化、社會化、信息化建設,完善必要的硬體設施,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網。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委託相關社會組織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第八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公安、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定職責,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發揮主要作用。第二章組織機構與職責第九條省、市(地)、縣(市、區)、鄉(鎮)、街道辦事處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其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
鄉(鎮)、街道辦事處應當有領導專門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負責辦理具體事務,工作經費由當地政府予以保障。
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站,並由一名負責人分管。
機關、群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或者指定專人負責日常工作。第十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實行委員分工負責制和專門工作小組機制,各成員單位應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建立密切配合、互相協調的工作制度。第十一條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研究部署本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並監督指導實施;
(三)檢查考核本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情況;
(四)分析社會治安形勢,組織開展多元化社會矛盾化解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協調處理本行政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重大問題;
(五)調查研究,交流信息、推廣經驗,決定獎懲事項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獎懲建議。第十二條鄉(鎮)、街道辦事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部署,制定實施方案,推動落實;
(二)分析社會治安形勢,排查本轄區內矛盾糾紛、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突出問題和隱患,落實治理措施;
(三)做好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務管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等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吸毒人員和受邪教影響人員的幫教工作;
(四)推動有關部門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組織指導幫助行政區各單位、社區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平安建設工作,落實各項社會治安防範措施;
(五)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傳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
(六)表彰獎勵先進,總結經驗,督導檢查,督促整改,履行責任查糾建議權。第三章國家機關的職責第十三條審判機關應當依法懲處各種刑事犯罪;教育、感化、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加強司法調解,及時妥善處理矛盾糾紛;做好申訴、信訪的接訪工作;結合案件辦理提出加強治安防範工作的司法建議。第十四條檢察機關應當加強法律監督,依法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注意發現和化解社會矛盾,結合案件辦理提出加強治安防範工作的檢察建議。第十五條公安機關應當在依法查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會同有關部門整治突出治安問題,治理治安薄弱環節,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強對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的服務和治安管理工作,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落實防控措施,組織指導治安防範和平安建設工作。
㈡ 河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04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預防和懲治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行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打擊和防範並舉,治標和治本兼顧,重在防範,重在治本。遵循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第四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運用政治的、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種手段,做好打擊、防範、教育、管理、建設、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保障社會穩定。第五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由各級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具體組織協調。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納入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第七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做好如下工作:
(一)依法打擊各種危害社會的違法犯罪活動,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
(二)調解、疏導各類糾紛,緩解社會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預防違法犯罪;
(三)加強對全體公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質,增強法制觀念;做好流動人口的管理和服務工作;鼓勵群眾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四)加強對易發生社會治安問題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公共場所、要害部位、危險物品的監督和管理;
(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範機制,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
(六)加強監獄、勞動教養場所的管理,提高改造和教育質量。做好刑滿釋放人員、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幫教和促進就業工作。第二章綜合治理機構的職責第八條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實施國家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對本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作出總體部署,並監督實施;
(三)組織指導各部門、各單位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
(四)總結推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經驗,表彰先進,推動後進;
(五)辦理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交辦的有關事項。第九條鄉、鎮、街道辦事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的工作部署;
(二)制定本轄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劃,檢查、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的落實;
(三)協調和督促有關部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調解各類糾紛;
(四)組織群眾開展各種形式的治安防範活動和軍民、警民聯防活動;
(五)指導、幫助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六)辦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第十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或者配備的專職、兼職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本部門、本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調解民事糾紛,防止矛盾激化;
(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教育公民學法、用法、守法;
(三)參加本地區社會治安聯防活動;
(四)組織實施社會治安責任制,落實各項治安管理和防範措施,確保要害部位安全;
(五)協助公安、司法行政機關監督、考察被依法判處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緩刑、暫予監外執行、假釋、保外就醫的犯罪人員;
(六)做好本單位的刑滿釋放人員、免予刑事處罰人員、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幫助教育工作;
(七)辦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第十一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治安保衛組織和人民調解組織,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組織制定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並監督執行;
(二)進行防盜、防火、防破壞、防自然災害事故等安全教育,提高群眾自防、自治能力;
(三)加強治安保衛組織的領導,組織群眾開展安全防範工作;發揮人民調解組織的作用,調解民事糾紛,避免矛盾激化;
(四)教育群眾維護國家重點工程、軍事設施、交通設施和廠礦企業的安全,保護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財產不受侵犯;
(五)協助公安、司法行政機關監督、考察被依法判處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監外執行、假釋、保外就醫的犯罪人員;
(六)做好刑滿釋放人員、免予刑事處罰、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幫助教育工作;
(七)及時報告社會治安情況,反映村民、居民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意見和要求;
(八)組織村民、居民協助公安機關調查各種案件、做好轄區內常住和社會閑散人員及流動人口的管理工作;
(九)辦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
㈢ 湖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20修正)
第一條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個人,均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運用政治、法律、行政、經濟、文化、教育等多種手段,預防和懲治違法犯罪,保障社會穩定。第四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主要任務是:
(一)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嚴懲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重點整治治安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場所;
(二)加強治安防範,實行群防群治,健全防範網路,預防違法犯罪;
(三)加強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四)強化各項治安管理,積極排查調處各類群體性糾紛,避免矛盾激化;
(五)加強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開展基層安全創建活動,落實綜合治理各項措施;
(六)提高改造工作質量,安置和教育刑滿釋放人員,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第五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打擊和防範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和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領導責任制。
發生重大治安問題和特大安全事故並造成嚴重後果,以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考核不合格的人民政府及所屬部門和有關單位,一年內不得評選綜合性榮譽稱號;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人不得評先授獎和晉職晉級。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綜合治理專項經費按照事權和財權相統一的原則,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專款專用。
城鎮社區的群防群治工作,除政府財政適當補貼以外,按照自願原則,由受益單位和個人適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第七條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主管部門,鄉、鎮、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組織、指導、協調本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其主要職責:
(一)宣傳貫徹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貫徹執行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主管部門的決定,根據本地區的社會治安情況作出部署,並督促實施;
(三)研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提出解決意見;
(四)總結推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經驗,決定本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表彰、批評事項;
(五)向人民政府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單位提出獎懲建議;
(六)辦理本轄區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第八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以及主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負責人,是本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人,對本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負責。
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的社會治安重點單位,應當確定專職或者兼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管理人員;有條件的單位可以設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歸口管理部門。第九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加強對職工的法制教育,加強治安防範,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妥善處理可能引發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糾紛、事故及其他隱患,預防違法犯罪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的發生,協助司法機關查處違法犯罪活動。第十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的任務:
(一)宣傳法律、法規,進行防火、防盜、防破壞、防治安災害事故等安全教育,增強村民、居民的遵紀守法觀念,提高自防自治的能力;
(二)落實基層人民政府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措施;
(三)組織和管理以治保會成員為骨乾的群眾性自防自治隊伍,維護好所轄區域的治安秩序;
(四)及時調解民間糾紛,防止矛盾激化,消除治安隱患;
(五)做好有輕微違法行為的村民、居民的幫助教育工作。第十一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國家安全、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嚴格履行職責,依法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國家安全、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嚴格內部管理制度,從嚴治警,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教育、管理,提高執法隊伍的素質。
㈣ 重慶市社會法律咨詢服務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和促進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業的健康發展,維護正常的法律咨詢服務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加強法制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重慶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活動的機構及其人員,均應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是指除律師事務所、公證處、鄉鎮法律服務所(室、站)以外,符合本條例規定的條件、依法經司法行政機關批准,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並實行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中介服務組織。第四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必須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遵守職業道德,注重社會效益,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法律的尊嚴。
依法進行的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受法律保護。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是本行政區域內社會法律咨詢服務的主管部門。第二章機構第六條成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三名以上專職法律咨詢工作者;
(二)有一萬元以上自有資產;
(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四)能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第七條申請成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報告;
(二)章程;
(三)組成人員的資歷和身份證明;
(四)業務活動場所使用證明或所有權證明;
(五)資信證明或驗資證明。第八條申請成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程序:
(一)申請人持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文件,向所在區、市、縣司法行政機關提出申請;
(二)區、市、縣司法行政機關,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送市司法行政機關審批,或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答復;
(三)市司法行政機關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批准或不批準的決定,並書面送達申請人。第九條申請人接到市司法行政機關的批准文件後三十日內,到工商行政機關申請登記注冊,到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
申請人應將營業執照復印件送所在區、市、縣司法行政機關備案。第十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自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不開業,或開業後停業六個月的,視為歇業,由原登記機關和批准機關予以注銷。第十一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業務范圍:
(一)解答法律詢問;
(二)代擬有關法律事務文書;
(三)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
(四)受聘擔任法律顧問。第十二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享有以下權利:
(一)依法從事本條例所規定的各項業務
(二)依照規定收取法律咨詢服務費;
(三)依法自主決定人事用工、工資福利、獎懲等事宜;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益。第十三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管理本機構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二)因過錯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保守國家秘密、經濟技術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四)依法交納稅、費;
(五)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的指導、監督、管理和工商、稅務、物價、審計機關的監督、檢查。第三章人員第十四條依照本條例從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活動的人員,統稱為法律咨詢工作者。
法律咨詢工作者應當具有法律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具有律師資格,或從事法律專業工作五年以上。
符合前款規定,在職和離、退休人員,可以應聘為兼職或特邀法律咨詢工作者。法律、法規和政策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五條法律咨詢工作者必須持司法行政機關制發的《法律咨詢工作者證書》從業。凡歇業、被辭退以及其他原因不宜執業的,由司法行政機關收回證書。第十六條法律咨詢工作者享受以下權利:
(一)依法從事業務活動;
(二)拒絕當事人的違法請求;
(三)參加專業培訓;
(四)向涉案當事人、證人查詢有關情況。第十七條法律咨詢工作者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二)保守國家秘密、經濟技術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三)恪守職業紀律和職業道德;
(四)依法納稅。第四章管理第十八條司法行政機關的主要職責:
(一)受理、審批成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申請;
(二)組織培訓法律咨詢工作者,審核、辦理法律咨詢工作者的資格認證;
(三)指導和監督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業務活動;
(四)支持和保護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五)查處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
(六)查處非法從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的機構及個人。
㈤ 陝西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任務是,動員和組織全社會的力量,運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文化的、教育的多種手段,整治社會治安,打擊犯罪和預防犯罪,保障社會穩定。第三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必須堅持打擊和防範並舉,治標與治本兼顧,重在治本的方針,實行專門機關和人民群眾相結合、誰主管誰負責與屬地管理的原則。第四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主要工作是:
(一)打擊各種危害社會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懲處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強治安防範工作;
(三)加強對全體公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質,增強法制觀念;
(四)鼓勵群眾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五)調解、疏導民間糾紛,化解社會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
(六)加強對違法犯罪人員的教育、挽救和改造工作,妥善安置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第五條省、市(地)、縣(市、區)、鄉(鎮)、街道辦事處建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配備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
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負責組織、指導、監督、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領導,實行領導負責制,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
各部門、各單位和有關組織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分工負責制。第七條本省境內的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公民均應遵守本條例。第二章有關組織和部門的職責第八條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部署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並組織實施;
(三)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四)總結推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典型經驗,表彰先進;
(五)處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納入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動員和組織各部門、各單位建立群眾性的自防治治安保衛組織,開展治安防範活動和警民聯防活動;對社會治安問題多的地區和單位進行重點治理;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給予支持和保障。第十條各級公安、檢察、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應按照法定職責,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充分發揮各自在維護社會治安工作中的職能作用。
公安機關應加強偵查破案工作;及時查處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加強對暫住人口、流動人口、特種行業、重點地區、公共復雜場所的治安管理;檢查、指導各機關、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的安全保衛工作和基層治保、群防群治工作,嚴密治安防範網路,嚴格治安管理措施;加強對被依法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管制、緩刑、監外執行和假釋的犯罪人員的執行、監督與考察。
人民檢察院應通過依法行使檢察職能,加強法律監督,提出檢察建議,做好對免訴人員的回訪考核,檢察被依法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管制、緩刑、監外執行和假釋的犯罪人員的教育、改造措施的實施情況。
人民法院應做好刑事案件的審判工作,及時處理行政、民事、經濟案件,防止矛盾激化。
司法行政機關應加強對公民的法制宣傳教育,對違法犯罪人員堅持「教育、感化、挽救」和「改造第一,生產第二」的方針,提高改造和教養的質量,加強對人民調解組織的指導。第十一條各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其主要職責是:
(一)根據需要設立機構或者確定專職、兼職人員,明確責任,搞好行政管理,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負責制;
(二)結合自身業務,發揮職能作用,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預防重大事故和突發性事件發生,減少違法犯罪,承擔各自在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中的責任;
(三)完善法制宣傳教育體系,向公民進行道德、紀律、法制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教育,加強對有輕微違法行為人員的幫教工作;
(四)制定落實各種形式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及時調解民事糾紛,防止和減少重大案件發生,開展群眾性巡邏活動,確保要害部位的安全;
(五)協助公安、司法機關查處發生在本單位的案件,監督考察在本單位被依法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管制、緩刑、監外執行和假釋的犯罪人員;做好按規定應回本單位安置的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的安置、教育和管理工作;
(六)參加當地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活動。
㈥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個人意見不同,本人已經將採納答案發過去了. 請採納.
㈦ 湖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
第一條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公民,均應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任務:動員和組織全社會的力量,運用政治、法律、行政、經濟、文化、教育等多種手段,預防和懲治違法犯罪,保障社會穩定。第四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打擊和防範並舉、治標和治本兼顧、重在治本的方針,實行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領導,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和保障。第六條縣級以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鄉、鎮、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組織、指導、協調本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其主要職責:
(一)宣傳貫徹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貫徹執行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決定,根據本地區的社會治安情況作出部署,並督促實施;
(三)研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提出解決的意見;
(四)總結推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經驗,決定本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表彰、批評事項;
(五)向人民政府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單位提出獎懲建議;
(六)辦理本轄區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第七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的任務:
(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二)建立健全本單位的治安責任制,落實安全防範和治安管理措施,維護內部安全;
(三)協助有關部門調查與本單位有關的違法犯罪案件;
(四)調解本單位內部或者與本單位有關的民間糾紛;
(五)辦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
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負責。第八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的任務:
(一)宣傳法律、法規,進行防火、防盜、防破壞、防治安災害事故等安全教育,增強村民、居民的遵紀守法觀念,提高自防自治的能力;
(二)落實基層人民政府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措施;
(三)組織和管理以治保會成員為骨乾的群眾性自防自治隊伍,維護好所轄區域的治安秩序;
(四)及時調解民間糾紛,防止矛盾激化,消除治安隱患;
(五)做好有輕微違法行為的村民、居民的幫助教育工作。第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安全、司法行政部門應嚴格履行職責,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充分發揮骨幹作用。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安全、司法行政部門應嚴格內部管理制度,從嚴治警,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教育、管理,提高執法隊伍的素質。第十條人民法院對罪犯判處管制、緩刑、單獨判處剝奪政治權利以及對勞改人員裁定假釋後,應及時通知其戶口所在地的公安部門監管。
勞改部門應嚴格保外就醫審批制度。對保外就醫人員,應及時通知其戶口所在地的公安部門監管;期滿的,應及時將罪犯收監。
公安部門應加強對判處管制、緩刑、單獨判處剝奪政治權利以及假釋、保外就醫人員的考察、監督和管理,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有關單位應予協助。第十一條勞改、勞教部門要嚴格管教制度,提高改造工作質量,加強對罪犯和勞教人員的教育、挽救、改造和文化技術培訓工作,為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就業、就學創造條件,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第十二條勞動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通過介紹就業、組織起來就業、自謀職業、原單位安置等辦法,妥善安置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人員。各單位在招工時,對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人員不得歧視。第十三條公安部門應加強對槍支彈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品安全管理的監督檢查工作;有關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單位必須嚴格管理制度。
對非法製造、販賣、攜帶、存放槍支彈葯、管制刀具的行為,必須依法嚴肅處理。
㈧ 天津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16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根據憲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駐津部隊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由市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實施,實行行政區域管理。第四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工作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依靠全社會的力量,運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科技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種手段,從根本上預防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穩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國家安全、司法行政等政府職能部門,特別是公安部門,應當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發揮骨幹作用。第六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任務是:
(一)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掃除社會丑惡現象;
(二)開展治安防範工作和基層安全創建活動,健全和完善治安防控體系;
(三)重點整治治安問題突出的地區、行業和場所,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消除不穩定因素;
(五)對公民特別是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傳教育,提高防範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預防違法犯罪;
(六)對流動人口進行管理和服務,引導人口有序流動,保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
(七)加強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機構建設、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規定;
(八)教育、挽救、改造違法犯罪人員,做好刑滿釋放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指導和幫助其就業或者再就業;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基層群眾治安組織所需經費,可以採取政府補貼、社會捐助以及按照自願、受益的原則由有關單位和個人出資等形式解決,所籌資金定向用於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第二章組織機構與職責第八條市和區、縣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接受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和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指導,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研究部署本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並監督實施;
(三)對本地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四)指導、協調、推動、檢查本地區部門和單位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五)總結推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典型經驗,決定獎懲事項或者向同級人民政府提出獎懲建議;
(六)辦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
市和區、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負責處理日常工作,根據需要也可以設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第九條街道、鄉(鎮)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部署;
(二)制定本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規劃,檢查、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的落實,維護社會穩定;
(三)定期分析轄區內社會治安形勢,及時向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反饋信息;
(四)建立健全群眾治安組織,開展治安防範活動以及軍民、警民聯防活動;
(五)推動、協調、檢查本地區各部門、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六)指導、幫助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七)辦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
街道、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負責處理日常工作。街道、鄉(鎮)應當配備一名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專職領導幹部。第十條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的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對居民、村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傳教育;
(二)動員和組織居民、村民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協助公安、司法機關查處違法犯罪案件;
(三)做好治安防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基層安全創建、對刑滿釋放人員幫教等基礎治安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的罪犯和刑滿釋放後繼續被剝奪政治權利人員的社區矯正工作;
(四)反映居民、村民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意見和要求;
(五)辦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事項。
㈨ 四川省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工作,維護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的機構及其人員,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是指律師事務所、公證機構和基層法律服務機構以外的依據本條例取得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執業證,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供有償法律咨詢服務的執業機構。
本條例所稱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工作者,是指依據本條例取得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工作者執業證,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有償法律咨詢服務的執業人員。第四條從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必須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依法從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受法律保護。第五條縣級以上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條例對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和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工作者進行管理、監督和指導。第二章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第六條設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
(二)有3萬元以上人民幣的資產;
(三)有8名以上符合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專職人員;
(四)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第七條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不得設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第八條設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應當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下列文件:
(一)章程;
(二)執業場所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明;
(三)資信證明或驗資證明;
(四)主要負責人和其他專職人員的身份證明,學歷證明或律師資格證明或從事法律專業工作的年限證明;
(五)省司法行政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第九條設立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應按規定向司法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司法行政部門受理申請後,應在5日內提出審核意見並報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應在10日內提出審批意見並報省司法行政部門;省司法行政部門應在15日內作出批准或不予批準的決定。省司法行政部門按規定直接受理申請的,應當在30日內作出批准或不予批準的決定。
對申請予以批準的,由省司法行政部門頒發統一製作的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執業證;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
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執業證每年審驗一次。第十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的名稱,由「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所」冠以字型大小再冠以該機構所在地縣以上地名構成,不得冠以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的名稱。第十一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變更名稱、住所、章程等重大事項或者解散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核准。第十二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可以開展下列業務:
(一)解答法律詢問;
(二)代擬有關法律事務文書;
(三)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
(四)受聘擔任法律顧問。第十三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執業應統一受理業務,並按規定標准收取服務費。收費項目和標准由省財政、省物價部門審批。第十四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享有下列權利:
(一)自主開展法律咨詢服務業務;
(二)自主決定人事用工、工資福利等事宜;
(三)依法收取社會法律咨詢服務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十五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公開業務范圍、收費標准和工作守則;
(二)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依法納稅;
(三)不以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爭攬業務;
(四)依法承擔因過錯給當事人造成損失後的民事責任;
(五)保守國家秘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第三章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工作者第十六條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工作者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品行端正,遵紀守法;
(二)已取得法律大專以上學歷,或已取得律師資格,或已從事法律專業工作5年以上。
符合前款規定的離、退休人員或企業、事業單位的在職人員,可以受聘為兼職或特繳社會法律咨詢服務工作者,在職人員受聘前應徵得所在單位同意。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㈩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2003)
第一條為了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其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第四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動員和組織全社會的力量,運用政治、法律、經濟、行政、文化、教育等多種手段,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穩定。第五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當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遵循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性工作相結合的原則。第六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由各級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實施,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具體組織協調,各部門、各單位在其職責范圍內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各級公安、國家安全、司法行政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發揮骨幹作用。
各垂直管理部門,其系統所屬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由部門和地方雙重管理,一般以地方管理為主。第七條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鎮、街道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接受同級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機關的領導和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指導。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工作。第八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根據需要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工作人員,負責本單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第九條嘎查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小組,負責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第十條各級公安、司法機關應當依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懲治各種危害社會的違法犯罪活動。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針對突出的治安問題和治安秩序混亂的區域和行業,開展重點治理和專項治理。第十一條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及時發現、掌握本部門、本單位的矛盾糾紛,認真做好化解、疏導工作,妥善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維護社會穩定。
各級信訪部門、人民調解等組織應當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和制度。第十二條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制定和落實社會治安防範措施,加強內部管理工作和治安保衛工作,落實治安防範責任制。發動和組織群眾,加強防範體系建設等群防群治工作。加強管轄范圍內的居民區、公共場所、道路交通的治安防範,防止違法犯罪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的發生。
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強化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有效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第十三條公安部門應當加強治安管理,預防、控制、查處治安案件、治安災害事故和各種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教育和管理工作,保障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預防流動人口中的違法犯罪。第十四條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以及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度、工作制度和保障制度。第十五條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協助監管部門做好服刑人員、勞教人員的教育、改造工作。依靠社會力量做好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保障其享受勞動、教育、社會保障等公民權利。
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對依法判處管制、緩刑、假釋、監外執行和剝奪政治權利並在社會服刑的人員以及勞動教養所外執行人員,加強監督、管理和教育。第十六條 全社會應當重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青少年教育網路,有效地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各級各類學校應當開設法制、德育課程,切實落實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場地、設備等。第十七條全社會應當加強公民的法制教育。
公民應當自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發現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及時向公安、司法機關報告。第十八條深入開展遵紀守法戶、安全單位、安全社區、安全嘎查村等多種形式的基層安全文明創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