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漁業法規ppt

漁業法規ppt

發布時間: 2022-09-13 02:34:09

㈠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淡水漁業管理的規定(試行)(1998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護淡水漁業資源,發展漁業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在我省境內淡水水域從事養殖和捕撈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生產活動,都必須遵守本規定。第三條 有關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應把漁業生產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採取措施,加強淡水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保護。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淡水漁業工作。設區的市、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轄區域內的淡水漁業工作。
跨行政區域的水域,由有關地區行政公署和市、縣人民政府協商制定管理辦法,或由上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管理。
水庫漁業生產,按水庫歸屬由縣以上人民政府水利主管部門管理。第二章 資源管理第五條 國家鼓勵全民、集體單位和個人在水庫、窪淀、坑塘發展養殖業。第六條 有關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可將全民所有的水庫、窪淀、河流等漁業水域,確定給全民或集體單位從事養殖生產。由縣級人民政府根據水域情況和單位申請,核發養殖使用證,確認使用權,並受法律保護。
全民和集體單位使用的全民所有的水庫、窪淀、河流以及集體所有的窪淀、坑塘,可由集體或個人承包,從事養殖業。第七條 領取養殖使用證的單位和承包者,要合理開發利用淡水漁業資源,不得進行掠奪性生產,不得閑置不用。第八條 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淡水漁業水域時,應徵得當地漁業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並兼顧漁業資源的繁殖保護。第九條 正確處理農漁用水矛盾,養魚水域要保持魚類生長的最低水位,養魚水庫的水位最低不得小於死庫容。第十條 所有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污染淡水漁業水域,損害淡水漁業資源。第三章 捕撈管理第十一條 淡水漁業生產實行以養殖為主、合理捕撈的方針。
凡在全民所有的水庫、窪淀、河流從事捕撈業,均須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捕撈許可證。持外地縣級人民政府頒發的捕撈許可證的,必須到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簽證手續,方可進行捕撈作業,否則按無證處理。第十二條 頒發捕撈許可證的數量和捕撈期限,由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水生動物生長規律和可捕量確定。可優先發給歷史上曾以漁業捕撈為生活主要來源、有一定技術和設備的群眾,對水庫移民及水庫周圍群眾,可適當照顧。
對非從事漁業生產的單位,不予頒發捕撈許可證。第十三條 捕撈許可證由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不準買賣、租借和私自轉讓。第十四條 為保護漁業資源,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可根據水生動物生長繁衍情況,規定本地禁漁區和禁漁期,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漁具和捕撈方法,最小網目、箔目尺寸及其它保護資源的措施。跨行政區域淡水漁業水域的上述措施,由有關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商制定。
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在禁漁區和禁漁期間,不得頒發捕撈許可證。
嚴禁炸魚、毒魚、電魚。第十五條 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可向受益單位和個人徵收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徵收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四章 漁政管理第十六條 有關設區的市、縣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重點淡水域管理機構,可設漁政檢察人員。
淡水漁政檢察幹部著裝,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公安部門應密切配合漁政部門,維護好漁區社會治安工作,保護水產資源。第十七條 各級漁政檢察人員的任務是:
一、維護漁業生產秩序,保障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調解漁業生產中的糾紛。
二、負責漁業許可證的審核。
三、向當地或上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淡水漁業資源狀況和與其相關的事項,並提出建議。
四、協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理水產品市場。
五、保證國家漁業法規的貫徹實施。對違反漁業法規,破壞水資源的行為,實行經濟制裁。第五章 獎勵和懲罰第十八條 對保護淡水漁業資源和維護漁業生產秩序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十九條 對違反本規定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以及《河北省漁業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㈡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淡水漁業管理的規定(試行)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護淡水漁業資源,發展漁業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在我省境內淡水水域從事養殖和捕撈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生產活動,都必須遵守本規定。第三條 有關地區行政公署和市、縣人民政府,應把漁業生產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採取措施、加強淡水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保護。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淡水漁業工作。地、市、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轄區域內的淡水漁業工作。
跨行政區域的水域,由有關地區行政公署和市、縣人民政府協商制定管理辦法,或由上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管理。
水庫漁業生產,按水庫歸屬由縣以上人民政府水利主管部門管理。第二章 資源管理第五條 國家鼓勵全民、集體單位和個人在水庫、窪淀、坑塘發展養殖業。第六條 有關地區行政公署和市、縣人民政府,可將全民所有的水庫、窪淀、河流等漁業水域,確定給全民或集體單位從事養殖生產。由縣級人民政府根據水域情況和單位申請,核發養殖使用證,確認使用權,並受法律保護。
全民和集體單位使用的全民所有的水庫、窪淀、河流以及集體所有的窪淀、坑塘,可由集體或個人承包,從事養殖業。第七條 領取養殖使用證的單位和承包者,要合理開發利用淡水漁業資源,不得進行掠奪性生產,不得閑置不用。第八條 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淡水漁業水域時,應徵得當地漁業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並兼顧漁業資源的繁殖保護。第九條 正確處理農漁用水矛盾,養魚水域要保持魚類生長的最低水位,養魚水庫的水位最低不得小於死庫容。第十條 所有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污染淡水漁業水域,損害淡水漁業資源。第三章 捕撈管理第十一條 淡水漁業生產實行以養殖為主、合理捕撈的方針。
凡在全民所有的水庫、窪淀、河流從事捕撈業,均須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捕撈許可證。持外地縣級人民政府頒發的捕撈許可證的,必須到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簽證手續,方可進行捕撈作業,否則按無證處理。第十二條 頒發捕撈許可證的數量和捕撈期限,由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水生動物生長規律和可捕量確定。可優先發給歷史上曾以漁業捕撈為生活主要來源、有一定技術和設備的群眾,對水庫移民及水庫周圍群眾,可適當照顧。
對非從事漁業生產的單位,不予頒發捕撈許可證。第十三條 捕撈許可證由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不準買賣、租借和私自轉讓。第十四條 為保護漁業資源,地區行政公署和省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可根據水生動物生長繁衍情況,規定本地禁漁區和禁漁期,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漁具和捕撈方法,最小網目、箔目尺寸及其它保護資源的措施。跨行政區域淡水漁業水域的上述措施,由有關地區行政公署和省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商制定。
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在禁漁區和禁漁期間,不得頒發捕撈許可證。
嚴禁炸魚、毒魚、電魚。第十五條 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可向受益單位和個人徵收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徵收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四章 漁政管理第十六條 有關地區行政公署和市、縣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重點淡水域管理機構,可設漁政檢察人員。
淡水漁政檢察幹部著裝,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公安部門應密切配合漁政部門,維護好漁區社會治安工作,保護水產資源。第十七條 各級漁政檢察人員的任務是:
一、維護漁業生產秩序,保障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調解漁業生產中的糾紛。
二、負責漁業許可證的審核。
三、向當地或上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淡水漁業資源狀況和與其相關的事項,並提出建議。
四、協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理水產品市場。
五、保證國家漁業法規的貫徹實施。對違反漁業法規,破壞水產資源的行為,實行經濟制裁。第五章 獎勵和懲罰第十八條 對保護淡水漁業資源和維護漁業生產秩序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十九條 凡有下列行為之一者,除吊銷捕撈許可證、養殖使用證,沒收漁具和非法所獲外,視情節輕重處以罰款或賠償資源損失費二十至二千元。
一、擅自進入禁漁區或違反禁漁期規定,進行捕撈作業者;
二、持無效捕撈許可證從事捕撈作業或不按許可捕撈作業內容進行捕撈作業者:
三、毒魚、電魚、炸魚、偷魚和損壞養殖設施者;
四、污染淡水漁業水域,嚴重損害淡水漁業資源者;
五、阻撓漁政檢察人員和護漁人員執行任務者;
六、領取養殖使用證而不進行養殖生產,使漁業水域閑置一年或一年以上者。

㈢ 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2002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在我省管轄的水域從事養殖和捕撈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生產、經營活動以及漁業資源繁殖保護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 縣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工作,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及本辦法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縣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設置漁政監督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漁政機構),並根據需要,在重要漁業水域、漁港和重點漁業鄉(鎮)設立漁政派出機構或配備專職漁政檢查人員,依法執行漁政監督管理任務。
省、市(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重點漁港設置漁港監督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在其他漁港設置派出機構,依法執行漁港監督任務。
上級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可以對下級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進行協調和處理。
各級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應配備必要的檢查船艇、車輛和通訊、監測等設備器材。第四條 漁政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監督檢查漁業法律、法規的執行;
(二)保護、增殖漁業資源、徵收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
(三)受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委託發放、注銷漁業捕撈許可證和特許品種的生產、收購、運輸許可證。
(四)維護漁業生產秩序,協助有關部門處理漁業生產糾紛;
(五)調查處理水污染造成漁業資源損失的事件;
(六)對從事捕撈、養殖、購銷等各種漁業活動,及其漁業證件、漁船、漁具、捕撈方法、漁獲物等進行檢查;
(七)承辦各級人民政府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漁政管理事項。
漁政檢查人員經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發給漁政檢查員證件。漁政檢查人員在執行公務時必須出示檢查證件。第五條 漁港監督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監督檢查同漁港監督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執行;
(二)辦理漁業船舶注冊登記,船員考試發證,船舶進出港簽證,檢查漁業船舶、船員的證書、證件;
(三)調查處理漁業船舶的海損事故;
(四)監督管理漁業港口及其設施的使用、維護和建設;
(五)監督管理漁港水域的交通安全秩序;
(六)徵收漁港建設基金;
(七)保護漁港環境,監督船舶排污,調查處理船舶污染漁港事件,並協同環境保護部門調查處理陸源造成漁港污染的事件。第六條 公安、邊防、海監、交通、環保、土地、水利、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結合各自的職責,密切配合漁政漁港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漁業法律、法規的執行。
公安部門可以在重點漁業水域和漁區設置派出機構。
群眾性護漁組織應當在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漁政機構的業務指導下,依法開展護漁管理工作。第七條 外國人、外國漁業船舶進入我省管轄的漁業水域從事漁業生產或者漁業資源調查等活動,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接受漁政機構監督管理。進入漁港的,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第八條 漁業的監督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內側海域及國家指定由我省管轄的海域,由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機構監督管理;
淺海、灘塗及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漁業,由行政區域內的有關市(地)、縣(市、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機構監督管理;
跨行政區域的,由有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協商制定管理辦法,或由上一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機構監督管理。第九條 漁業人員應當遵守海上交通安全法規,維護水上交通秩序,嚴禁在航道從事捕撈和養殖生產。第十條 在增殖和保護漁業資源,發展漁業生產,進行漁業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漁業教育和執行漁業法規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第二章 養殖業第十一條 使用全民所有的水面、灘塗從事養殖生產的,必須經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向同級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土地管理部門審查,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發給土地使用證和養殖使用證。
領有養殖使用證的單位和個人,在養殖經營期間,其養殖水體、設施、產品等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㈣ 漁政沒收的漁具怎麼處理

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對沒收的漁獲物和漁具違法所得以及罰款等,均應當開具經市財政局批準的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的憑證,並進行登記,歸人漁政檔案。對沒收的漁獲物,個人不得擅自處理,由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指定的部門收購。罰沒收人按規定上繳國庫。
一、禁漁期是什麼時候
不一定,但是一般在3月1日0時至6月30日24時止,長江、漢江武漢段實施全面禁漁,為期4個月。包括漢江(東西湖段35.3公里)、府河(東西湖段38.5公里)。禁漁期是指政府規定的禁止或者是限制捕撈海內動物的活動的期間。其目的是保護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長或繁殖,保證魚類資源得以不斷恢復和發展。規定禁漁期是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魚類資源保護制度,我國的漁業法規也明確規定了這項制度。按照我國《漁業法》和其他法規的規定,禁漁期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二、禁漁期的作用?
禁漁期的規定對漁業資源的保護起了良好作用。禁漁期的具體劃定根據目的不同而不同。親體是捕撈資源的基礎,過少必然對後備資源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一般規定親體進入產卵期後為禁捕期。稚、幼魚是捕撈資源的補充來源,成熟後構成補充群體,是捕撈豐歉的決定因素,因此多將幼魚在某水域分布的時間定為該水域的禁漁期。國際上在公有水域或相鄰水域對某些捕撈對象,如鯨類、堪察加蟹等,在多邊或雙邊國際條約上定有多種不同形式的禁漁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第四十一條 未依法取得捕撈許可證擅自進行捕撈的,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沒收漁具和漁船。
第四十二條 違反捕撈許可證關於作業類型、場所、時限和漁具數量的規定進行捕撈的,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沒收漁具,吊銷捕撈許可證。
第四十三條 塗改、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捕撈許可證的,沒收違法所得,吊銷捕撈許可證,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偽造、變造、買賣捕撈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㈤ 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辦法(1997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以下簡稱《漁業法》)的規定和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凡在本省水域(含草洲、沙洲,下同)從事養殖和捕撈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生產活動,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 鄱陽湖,贛江、信江、撫河、饒河、修河的主、支流,長江江西一側江段等水域屬全民所有,由省人民政府統一規劃管理。
國家投資興建的水庫、魚池、渠道和圍堤內的湖泊等水面,屬全民所有,由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以上人民政府統一規劃管理;跨行政區劃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機構統一規劃管理。
集體投資興建的水庫、魚池、渠道和圍堤內的湖泊等水面,屬集體所有,由投資興建者管理使用。
全民所有或集體所有的水面,可由集體或個人承包、租賃經營使用。
水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發展漁業生產的方針。以養殖為主,合理安排捕澇,積極發展水產加工業,因地制宜地作出規劃,加強管理,充分發揮本省水面的優勢,增殖和保護漁業資源,加速漁業生產的發展。第五條 省農牧漁業廳主管全省漁業工作,行政公署和省轄市、縣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工作。縣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重點漁區設立漁政監督管理機構,配備漁政監督檢查人員。第六條 各級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是漁業行政執法機構,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國家漁業生產的方針、政策,監督檢查漁業法規的執行。
(二)對漁業資源的增殖、保護和合理利用實施監督管理,負責漁業水域及其生態環境和珍稀水生動、植物的保護工作。
(三)核發和注銷捕撈許可證、草洲使用證、漁船牌照,管理漁具、漁法,審核、安排、調整捕撈場所和草洲使用權,徵收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和草洲管理費。
(四)負責漁業船舶的注冊登記和監督檢驗,簽發漁業職務船員證書及航行證書,審批漁業船舶的購置、更新、改造,進行漁港管理和對進出漁港船舶的簽證,維護漁業船舶的水上安全。
(五)維護國家、集體和漁業生產者個人的合法權益,調查處理漁業、草洲糾紛以及違反漁業法規的事件,維護漁業生產秩序。第七條 群眾性的護漁管理組織,必須在當地縣以上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的組織領導下,依法進行護漁、管理等工作。第八條 在漁業生產、漁政管理、漁業科學技術研究、引進和推廣先進技術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表揚或獎勵。第二章 養殖業第九條 國家鼓勵利用適宜養殖的水面和地熱資源發展養殖業,對開發荒蕪水面從事養殖和引進、培育名特優新品種的單位和個人,在資金、物資、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優惠。第十條 在不影響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經鄉人民政府批准,可利用灘邊地角開挖小型池塘從事養殖生產,誰開挖誰使用。
*註:本條中關於「利用灘邊地角開挖小型池塘從事養殖生產的許可」的行政許可項目已被《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停止執行江西省地方性法規中若干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發布日期:2004年7月30日實施日期:2004年7月30日)停止執行。第十一條 全民所有的水面和地熱資源養殖使用證,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縣以上人民政府核發。跨行政區劃的由省轄市(或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核發。
集體所有的水面養殖使用證,由村民小組或個人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核發。第十二條 用於養殖的水面和地熱資源,在自願互利的基礎上,可由全民、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個人承包聯合經營,也可實行租賃、股份制等經營形式。不受行政區域限制,允許和支持省內外單位或個人投資開發利用。
國家劃撥給國營水產養殖場和國營墾殖場、農場經營的水面,由經營單位收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十三條 凡領取養殖使用證而不利用,造成水面荒蕪的,由發放養殖使用證的部門責令其限期開發利用。逾期不開發利用的,吊銷養殖使用證。第十四條 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做好優良養殖苗種的培育和推廣工作,提供養殖技術服務。
出口養殖苗種和引進養殖品種,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申請批准,並進行檢疫。第十五條 國家建設需要徵用水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江西省實施的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徵用精養魚塘所徵收的開發基金,由土地管理部門收取後劃撥給本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掌握,用於開發新魚塘。

㈥ 齊齊哈爾市漁業管理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保障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漁業生產發展,適應城鄉人民生產生活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以及國家和省的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養殖和捕撈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活動,均適用本細則。第三條漁業生產貫徹以養殖為主,養殖、捕撈、加工並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的方針。各級人民政府應把漁業生產納入經濟發展計劃,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水域的統一規劃和綜合利用。鼓勵、組織和開展漁業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提高漁業科學技術水平,促進漁業生產發展。第二章漁業的行政監督管理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的漁業管理工作。
各縣(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縣(區)行政區域內的漁業管理工作。
跨縣(區)行政區域的漁業水域,由有關縣(區)協商管理。
與毗鄰省、自治區所轄市(縣)共管的漁業水域,按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管理辦法進行管理。第五條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
(一)宣傳、貫徹國家和省、市有關漁業的法律、法規及政策。
(二)有計劃地進行漁業資源調查和評估,對漁業資源狀況以及與漁業有關的事項,向本級政府和上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告或建議。
(三)監督和檢查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增殖和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珍貴稀有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的保護。
(四)進行漁業登記,辦理漁業許可證,收繳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
(五)為漁船注冊,對漁船進行各類性能檢測,對船員進行培訓、考核、收繳漁業船舶管理費和船舶檢驗費。
(六)維護漁業生產秩序,調處漁業糾紛,查處違反漁業法規的案件,辦理獎懲事宜。
(七)承辦其他有關漁政方面的工作。第六條漁政檢查人員須取得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漁政人員檢查證書方可執行公務。第七條漁政檢查人員有權對各種漁業及漁業船舶的證件、船隻、網具、捕撈方法、漁獲物進行檢查。協助工商管理部門對市場的水產品和漁具進行管理。第八條漁政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時,應先向被檢查者出示漁政檢查證件。第九條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應當與公安、工商、環保、土地、交通、水利等部門相互協作,確保漁業法規的施行。第十條群眾性護漁管理組織,應接受當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依法開展護漁管理工作。第三章漁業水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第十一條漁業水域依法確認為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其中的水生動物、水生植物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受法律保護。第十二條經批准使用國家或者集體水域的單位或者個人,只有使用權。在其使用期限內,水域中的水生動物、水生植物歸該單位或者個人所有(國家另有規定的珍稀動物、植物除外)。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國有水域。
養殖漁業水域的使用權,在其使用期限內,可按有關規定繼承和有償轉讓。第十三條凡是從事漁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均須持鄉(鎮)、村證明向市、縣(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市、縣(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審核,按有關規定發放漁業許可證,確認漁業生產使用權。第十四條經市(縣)人民政府確認的國營和集體養魚單位對其經營范圍內的水域、土地和水生動物、水生植物,有漁業管理使用權。在水域乾涸期間,有權繼續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國家建設征(撥)用集體所有水域和已經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用於漁業生產的國有水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黑龍江省土地管理實施條例》和《齊齊哈爾市土地管理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十五條因水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發生爭議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漁業水域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任何一方都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壞漁業資源、設施和漁業生產。第四章漁業許可證和漁船管理第十六條漁業許可證是漁業生產者依法使用漁業水域進行漁業活動的法律憑證。
漁業許可證分為養殖許可證和捕撈許可證兩種。第十七條養殖許可證由市、縣人民政府核發,捕撈許可證由市、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跨縣的養殖許可證由市人民政府核發。捕撈許可證由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發放捕撈許可證。
(一)使用破壞漁業資源、被明令禁用的漁具或者捕撈方法的;
(二)未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製造、更新、改造及購置捕撈漁船的;
(三)未按有關規定領取漁業船舶證書、航行登記簿、職務船員證書等證件的;
(四)不具備航行和作業條件的。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2020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以下簡稱《漁業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第二條《漁業法》及本實施細則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水」,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向陸一側的海域和江河、湖泊等內陸水域。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一切其他海域」,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或者其他有關國際法,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海域。
(三)「漁業水域」,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中魚、蝦、蟹、貝類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洄遊通道和魚、蝦、蟹、貝、藻類及其他水生動植物的養殖場所。第二章漁業的監督管理第三條國家對漁業的監督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國務院劃定的「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外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的漁業,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海區漁政管理機構監督管理;「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內側海域的漁業,除國家另有規定者外,由毗鄰海域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
內陸水域漁業,按照行政區劃由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跨行政區域的內陸水域漁業,由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商制定管理辦法,或者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監督管理;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大型江河的漁業,可以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
重要的、洄遊性的共用漁業資源,由國家統一管理;定居性的、小宗的漁業資源,由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第四條「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內側海域的漁業,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商劃定監督管理范圍;劃定監督管理范圍有困難的,可劃疊區或者共管區管理,必要時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決定。第五條漁場和漁汛生產,應當以漁業資源可捕量為依據,按照有利於保護、增殖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優先安排鄰近地區、兼顧其他地區的原則,統籌安排。
舟山漁場冬季帶魚汛,浙江漁場大黃魚汛,閩東、閩中漁場大黃魚汛,呂泗漁場大黃魚、小黃魚、鯧魚汛,渤海漁場秋季對蝦汛等主要漁場、漁汛和跨海區管理線的捕撈作業,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單位安排。第六條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國家行使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權。
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在黃渤海、東海、南海三個海區設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在重要漁港、邊境水域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大型江河,根據需要設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第七條漁政檢查人員有權對各種漁業及漁業船舶的證件、漁船、漁具、漁獲物和捕撈方法,進行檢查。
漁政檢查人員經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者方可執行公務。第八條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應當與公安、海監、交通、環保、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相互協作,監督檢查漁業法規的施行。第九條群眾性護漁管理組織,應當在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下,依法開展護漁管理工作。第三章養殖業第十條使用全民所有的水面、灘塗,從事養殖生產的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養殖使用證。
全民所有的水面、灘塗在一縣行政區域內的,由該縣人民政府核發養殖使用證;跨縣的,由有關縣協商核發養殖使用證,必要時由上級人民政府決定核發養殖使用證。第十一條領取養殖使用證的單位,無正當理由未從事養殖生產,或者放養量低於當地同類養殖水域平均放養量60%的,應當視為荒蕪。第十二條全民所有的水面、灘塗中的魚、蝦、蟹、貝、藻類的自然產卵場、繁殖場、索餌場及重要的洄遊通道必須予以保護,不得劃作養殖場所。第十三條國家建設徵用集體所有的水面、灘塗,按照國家土地管理法規辦理。第四章捕撈業第十四條近海漁場與外海漁場的劃分:
(一)渤海、黃海為近海漁場。
(二)下列四個基點之間連線內側海域為東海近海漁場;四個基點之間連線外側海域為東海外海漁場。四個基點是:
1、北緯33度,東經125度;
2、北緯29度,東經125度;
3、北緯28度,東經124度30分;
4、北緯27度,東經123度。
(三)下列兩條等深線之內側海域為南海近海漁場;兩條等深線之外側海域為南海外海漁場。兩條等深線是:
1、東經112度以東之80米等深線;
2、東經112度以西之100米等深線。

㈧ 漁業法規是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是漁業生態!
"1995年我國在東海、黃海開始實行伏季休漁制度,1999年我國南海也開始實行了伏季休漁制度,這為魚類生長繁育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有效地保護了主要經濟魚類資源,除了休漁制度,我國還採用了規定捕撈定額,控制捕撈強度,發展遠洋捕撈等手段,使我國漁業資源量明顯增加。

海洋生態平衡是地球生態平衡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科學捕撈,合理開發利用漁業資源,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

㈨ 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以下簡稱《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在本省管轄的行政區域內,從事漁業生產、經營以及與漁業有關活動的組織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本省漁業生產實行捕撈、養殖、加工、流通並舉,開發利用與增殖保護並重的方針,發展外海遠洋捕撈業,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漁業水域的統一規劃和綜合開發利用,負責《漁業法》、《實施細則》及本辦法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工作。
公安、邊防、海關、交通、海監、海洋、環境保護、工商管理、水利、國土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配合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監督漁業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實施。第五條在增殖和保護漁業資源、發展漁業生產、進行漁業科學研究、推廣先進技術、執行漁業法規方面成績顯著的組織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二章漁業的監督管理第六條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需要,可以設置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監督管理職權。
漁政漁港監督檢查人員由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考核、發證。第七條漁業監督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內陸水域及淺海、灘塗養殖水域的漁業生產,按照行政區劃由所在市、縣、自治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漁港監督機構管理。
跨行政區劃的漁業水域、灘塗的漁業生產,由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市、縣、自治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監督管理。
其他海域的漁業生產,由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實施監督管理。第八條漁政檢查人員有權依法對漁業船舶、漁具、漁獲物、捕撈方法、安全設施、船員證件以及有關從事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場所進行檢查。漁政檢查人員在執行公務時應當出示證件。第九條各級漁港監督管理機構根據需要配備檢查船艇、車輛、通訊監測設備,經公安部門批准可以配置自衛武器。第三章養殖業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對水域利用的統一規劃,可以將規劃用地養殖的國有水面、灘塗使用權有償出讓給生產經營者用於養殖生產。
國有水面、灘塗使用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並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養殖使用證。跨行政區域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並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養殖使用證。第十一條依法取得國有水面、灘塗使用權的生產經營者不按出讓合同規定期限投資建設,致使水面、灘塗荒蕪滿一年的,由原批准機關依照海南經濟特區土地管理有關規定收取閑置費並責令限期開發利用;逾期未開發利用或者荒蕪滿二年的,由原批准出讓機關無償收回使用權和養殖使用證。第十二條鼓勵開發利用水面、灘塗發展水產養殖業。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第十三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填毀或者圍墾養殖的水面、灘塗、漁港或者漁業港灣。
國家因建設需要徵用養殖的場地,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海南經濟特區土地管理有關規定辦理第十四條利用珍稀水生動物天然親體進行孵化、培育苗種的組織或者個人,必須向省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進行。第十五條凡從境外引進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的新體、苗種,必須經省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經動植物檢疫部門檢疫合格方可進口。
禁止銷售傷殘、帶病、畸形的水生動物親體和苗種。禁止銷售和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漁用葯物、魚蝦配合飼料和添加劑。第十六條魚、蝦、蟹、貝、藻類的自然產卵場、索餌場、重要的洄遊通道以及船舶避風錨地等停泊場地必須予以保護,不得劃作養殖場所。第十七條在水利工程設施保護范圍內從事養殖、捕撈以及其他漁業生產活動的,必須徵得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並保證水利工程設施安全。第四章捕撈業第十八條鼓勵多方集資、融資,製造、購置大馬力漁船,發展外海遠洋捕撈業。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嚴格控制發展小馬力近海漁船,防止近海資料過度消耗。
禁止將淘汰、報廢的漁船繼續用於捕撈作業。

㈩ 漁業法規的漁業法規的主體與調整對象

國際漁業法規的主體跟國際法一樣,主要是國家,任何自然人或法人都不是國際漁業法規的主體。一般認為,在一定的范圍內和一定的條件下,類似國家的政治實體或由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也是國際漁業法規的主體。國際漁業法規的調整對象是國家之間在漁業方面的各種關系,主要是國家之間在水生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養護和管理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國內漁業法規的主體包括漁業法律關系中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國家本身。自然人和法人作為國內漁業法規的主體,主要是參與漁業生產關系、漁業經濟關系,以及在國家漁業行政管理中的漁業行政關系。在漁業行政關系中,自然人和法人是行政管理對象,是被管理一方。國家作為國內漁業法規的主體,主要體現在漁業行政關系中,是作為管理者一方參與這一法律關系。
國內漁業法規的調整對象是漁業生產和漁業監督管理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但主要是漁業經濟關系和漁業行政關系。一般來說,這種漁業經濟關系和漁業行政關系主要表現為人們在從事漁業活動中所產生的行政關系和經濟關系,以及國家漁業行政管理機關在進行漁業管理時所產生的行政關系和經濟關系。

熱點內容
魏龍律師 發布:2025-01-19 03:32:57 瀏覽:893
嘉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3:29:07 瀏覽:845
刑事訴訟法解釋117 發布:2025-01-19 03:28:03 瀏覽:406
招標投標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9 03:21:01 瀏覽:916
司法局上號 發布:2025-01-19 03:19:55 瀏覽:79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朔及力 發布:2025-01-19 03:02:21 瀏覽:542
法治文化研究院 發布:2025-01-19 02:54:05 瀏覽:110
口頭協議有視頻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9 02:40:15 瀏覽:107
保安勞動法無法保證 發布:2025-01-19 02:05:21 瀏覽:315
民法典與與生態環境 發布:2025-01-19 01:21:19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