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處理漢奸條例

處理漢奸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9-13 12:53:17

『壹』 建國以後漢奸是怎麼處置的

由於歷史環境的原因,建國後對漢奸的處理採用了「法不責眾」和「首惡必辦」相結合的方法。

  1. 對於叛國行為特別嚴重的,也就是「大漢奸」、「漢奸頭「,採取了嚴懲措施。包括死刑、無期徒刑等。

  2. 擔任一定級別公職的人員,處以有期徒刑,量刑標准根據個體情況而定。但一般在這個級別的,量刑都在5年以上。

  3. 低層次的漢奸,由於數量龐大,一般從輕處理。如果沒有直接的人命案,就處以5年以下的徒刑,更輕的,可能拘禁數月,處罰款等等。


望採納!

『貳』 抗戰結束後,那麼多的漢奸都是怎麼處置的

對於漢奸,由於他們的態度不同,所以最後的下場也是不同,有的漢奸是被處死,有的漢奸則是高官厚祿,有的漢奸則是逃亡海外,最終的結局是各不相同。

第三種就是逃亡海外。有一些漢奸是比較特殊的人物,比如說是溥儀,他就是清王朝最後一位君王,雖然說清王朝已經是被推翻了,但是他在東北一些滿人眼中還是君主,還是天子,所以說這樣特殊的歷史人物對於日本還是有重要作用的,因此日本對於這樣的人物是很願意將他帶走的,只是最終溥儀還是逃不過法庭的審判。

總的來說,漢奸只有這么幾種下場,要麼被國際法庭和中國的法庭判刑或處死,也或是監禁,或者有一些可以接受改造重新成為公民,一般情況下就是這么幾種下場。

『叄』 中國的「漢奸」這一說法是怎麼來的

漢奸,原指出賣漢族利益的敗類,後引申為背叛中國投敵罪無可赦之人,不只限於漢族。例如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出現了大量為日本人賣命的漢奸偽軍。大多情況下泛指背叛中華民族,投靠侵略者,充當其走狗,出賣中國的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敗類,也即通敵或叛國的中國人。《辭海》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現泛指中華民族中投靠外國侵略者,甘心受其驅使,或引誘外國入侵中國,出賣祖國利益的人」。說法一「漢奸」作為一個具有特定含義的專用詞,應不遲於元代胡震編纂的《周易衍義》,指漢朝的奸臣。中國近代第一漢奸汪精衛 《周易衍義》卷六雲:「李固欲去漢奸而反遭羣小之毒吝也,然志在去奸,於義何咎?葛亮欲殄漢賊而反遭街亭之毒吝也,然志在殄賊,於義何咎?」漢奸與漢賊為對稱。其後,在明朝末年平定西南土司的叛亂中,朝臣在奏疏中用漢奸指稱不法的漢人。《明經世文編》卷四百八十八載「顧臣尤有說焉,夷地深險,步步羊腸,犬羊之性,一日數變。漢奸揆之,其狡百出,勢不得不需兵力一面合力版築,一面剿除頑梗,庶可建威消萌,計垂長久,黔省儉瘠,百務掣肘,一切經畫事宜,尚有疏所未盡者,容臣會同按臣陸續具請」(朱燮元《水西夷漢各目投誠措置事宜疏》)。據吳密《漢奸考辯》:「朱燮元卒於崇禎十一年春(1638),楊嗣昌歿於崇禎十四年(1641),其時明朝日薄西山,已近衰亡,明末對西南地區的戰事和經營沒有得到鞏固。「漢奸」一詞自明崇禎十年出現後,一直沒有流行開來。」 「康熙年間,田雯的《黔書》沿用了明代」漢奸「一詞的含義。康熙年間,貴州提督張文煥《奏陳遍歷黔疆目擊要地情形折》中兩次使用了漢奸一詞:「附近古州,八萬苗地,其各寨之中又有漢奸指使生事,況通省苗彝所有器具,不過弩弓標槍之類,鳥槍間或有之。」[1] 這里都是指挑動事端、從事違法活動的不法漢人。到乾隆年間依然沿用這樣的含義,但已經出現了某些變化,開始用在漢族之外。《清史稿》卷307有以下一節,「(乾隆)十二年,授雲貴總督。疏言:『苗、裸種類雖殊,皆具人心。如果撫馭得宜,自不至激成事變。臣嚴飭苗疆文武,毋許私收濫派,並禁胥役滋擾。至苗民為亂,往往由漢奸勾結。臣飭有司稽察捕治。』又疏言:『貴州思州諸府與湖南相接,今有辰、沅飢民百餘入貴州境采蕨而食。臣已飭貴州布政使、糧驛道以公使銀賑濟。如有續至,一體散給安置。』」阿桂《平定兩金川方略》卷四十六:「上諭軍機大臣曰:溫福等奏攻得布朗郭宗底木達等寨僧,格桑之父澤旺業已就獲,澤旺雖非首惡,亦系大逆,縁坐之人,自當解京嚴訊。土舍安都爾為逆黨濟惡,要犯通事虎兒,曽至內地,今為賊酋出力管事,即與漢奸無異,均應解京治罪。」卷七十六又載:「臣等詢以賊境內有無漢奸?㨿稱有保縣兵丁張坤忠,原是通事,本年四五月間,因偷火葯逃徃金川索諾木等」。值得注意的是,這里到過內地的少數民族」通事「虎兒,因為為賊首出力,也被乾隆比為「漢奸」。道光年間西方列強入侵,「漢奸」的含義發生了變化。此時的「漢奸」多指的是背叛國家,為洋人效力,從事刺探情報等破壞通敵活動的中國人,其所損者乃中國之利益,比較接近今日的說法。見貝青喬《咄咄吟》(貝青喬於鴉片戰爭爆發後,隨同揚威將軍奕經赴浙江抗英,把他兩年多所見所聞之種種咄咄怪事寫成大型紀事組詩一百二十首,名曰《咄咄吟》)《咄咄吟·卷上》載:」初,琦善以直隸總督,誤信漢奸之言,奏參林則徐嚴辦粵東鴉片煙,不足服英夷心。上乃革林職而以琦善代之「。該書進一步指出,最早的漢奸主要是只是那些因為參與鴉片走私和信奉西方天主教而傾向英國,出賣國家利益給英國的中國人。《咄咄吟·卷上》載:"或謂將軍曰,軍機之洩,由於漢奸;漢奸之來,由於禁絕鴉片煙,蓋中國販煙者,恆與大小各衙幕友家丁相結納,今既嚴禁販煙則此輩無可分肥,勢必狼狽為奸,甘為夷用,以潛探我軍機。」「欲知幕友家丁之為漢奸,非嚴究天主教不可。天主者,英夷之祖,名耶穌,漢奸多奉其教者也」。在1900年(光緒26年)中國向八國宣戰的詔書中,已經有「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苟其自外生成,臨陣退縮,甘心從逆,竟作漢奸,即刻嚴誅,決無寬貸」。這里漢奸的含義已經與今天基本一致了。清末,同盟會倡導武裝革命,凡是幫助維持滿清政權的漢人——包括康有為和梁啟超等改革派都被罵為「漢奸」。此時的「漢奸」體現了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的要求,有利於實現「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目標。中華民國建立後,「漢奸」的含義演變為今日之含義,即背叛祖國、出賣國家利益的人,不限於漢族。說法二漢奸出現於宋末,從功罪石這個典故可以看出漢奸就已經出現。崖山之戰終於以宋軍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它標志著流亡政府的最後崩潰,也宣告了歷時三百二十年的宋朝最後滅亡,中國徹底被蒙元佔領。厓山戰事結束後,張弘范自鳴得意,派人在厘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個字,妄想功垂千秋。但是,歷史功罪總有人評說的。盡管在元朝的高壓政治下,中國人民敢怒不敢言,心裡卻時刻思念著陸秀夫,每當看到或想到厓山,都情不自禁地默誦「大宋左丞相陸秀夫殉難於此」。沒過多久,石壁上出現了一首詩:「滄海有幸留忠骨,頑石無辜記漢奸。功罪昔年曾倒置,是非終究在人間。」一個人面對江山變色,最後選擇和外來政權合作,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者出入謀奪權力,比如汪精衛;或者在國內斗爭中受了極大的侮辱和挫折,如吳三桂;或者謀求工作獲得一個富貴或者出人頭地的機會,如湯斌等;或者面對刺刀害怕犧牲只好投降,如洪承疇、錢謙益等。[2] 湯斌為了自身的前途和命運,和當時大多數漢人知識分子的價值取向不同,毅然背離了他自己的老師孫奇峰,對於和清政府的合作變現的異乎尋常的積極和主動,入仕後他認真工作,幫助清軍撲滅各地漢民族的反抗烽火,湯斌本人親自指揮清兵擒獲過南明抗清將領李玉廷,湯斌唯一的一次軍事才能表現機會就是擒獲本民族的抗清英雄李玉廷。湯斌不同於抗戰時期的漢奸的地方是他入仕後的清廉和能幹。語匯後來甚至成為法律體系的一部分,國民政府訂有《懲治漢奸條例》(1938年)、《處理漢奸條例》(1945年),以此當作打擊政敵(主要是汪精衛的南京政府)的主要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中國共產黨也曾經發布《關於沒收戰犯、漢奸、官僚資本家及反革命份子財產的指示》(1951年),以此對特定人士進行政治斗爭。一個有關漢奸這個詞的提法是:在抗日戰爭期間,移居馬來西亞的商人陳嘉庚向重慶國民政府提議:「敵未退出我國土即言和當以漢奸國賊論」,這個提議由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通過,被鄒韜奮稱為「古今中外最偉大的一個提案」。

『肆』 「漢奸」一詞源自哪裡

來自於明末清初,漢室亡滿人進關,有些明朝亡將投靠清王朝,故稱之為漢奸。

『伍』 抗戰勝利後曾經的漢奸是怎麼處理的

漢奸最多的戰爭應該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有近300萬的漢奸。其實大家不要驚訝,不僅僅是中國有這么多的漢奸,包括蘇聯也有幾百萬的漢奸,他們的數量不比中國少。

我們中國的情況跟數量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也比他們輕很多,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內戰變要准備開始大批的漢奸就成了雙方爭奪的武裝力量。但是那些漢奸的主要頭目還是被除死,但是剩下其他的漢奸大多數都被收編了。

『陸』 抗戰勝利後是如何處置漢奸偽軍的

對於罪大惡極的漢奸,有的槍斃,有的坐牢,罪行小的,教育改造。

『柒』 跪求《懲治漢奸條例》全文

來自維基網路,全文為繁體字。
第 一 條懲治漢奸,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無規定者,仍�用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中華民國戰時軍律、刑法及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 二 條通謀敵國,而有左列行為之一者為漢奸,處死刑或�期徒刑。
一、圖謀反抗本國者。
二、圖謀擾亂治安者。
三、招募軍隊或其他軍用人工、役夫者。
四、供給、販賣或為購辦、運輸軍用品或製造軍械�葯之原料者。
五、供給、販賣或為購辦、運輸穀米、麥面、雜糧�其他可充食糧之物品者。
六、供給金錢資產者。
七、洩漏、傳遞、偵查或盜竊有關軍事、政治、經�之消息、文書、圖畫或物品者。
八、充任向導或其他有關軍事之職役者。
九、阻礙公務員執行職務者。
十、擾亂金融者。
十一、破壞交通、通訊或軍事上之工事或封鎖者。
十二、於飲水、食品中,投放毒物者。
十三、煽惑軍人、公務員或人民逃叛通敵者。
十四、為前款之人犯所煽惑,而從其煽惑者。
犯前項各款之罪,情節輕微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
第 三 條曾在偽組織或其所屬之機關團體服務,憑藉敵偽勢�,為有利於敵偽或不利於本國或人民之行為,而為前條第二款以下各�所未列舉者,概依前條第一款處斷。
第 四 條前二條之未遂犯罰之。
第 五 條預備或陰謀犯第二條之罪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有期徒刑。
第 六 條明知為漢奸,而藏匿不報,或有包庇或縱容之行為�,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 七 條故意陷害,誣告他人,犯本條例之罪者,依刑法規�,從事處斷。
第 八 條犯第二條第一項之罪者,沒收其財產之全部。
前項罪犯未獲案前,經國民政府通緝,而罪證確實者,得單獨宣告沒收其財產之全部,其未獲案或於裁判前死亡,而罪證確實者亦同。
第一項未獲案之罪犯,雖未經國民政府通緝,而罪證確實者,得由有權偵訊之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准,先查封其財產之全部或一部,如系軍人,報由中央最高軍事機關核准之。
前項財產查封後,應卽報請國民政府通緝。
第 九 條依前條沒收或查封財產之全部時,應酌留家屬必須之生活費。
第 十 條依第八條第三項查封財產,得委託該管地方行政機關執行之。
執行查封之機關,應卽造具財產目錄,分別呈報行政院或中央最高軍事機關。
第十一條依本條例沒收或查封之財產,應由執行機關公告之。
第十二條明知為漢奸,將受沒收或查封之財產,而隱匿收買寄藏或冒名代管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倂科三千元以下罰金。
第十三條依本條例判決之案件,被告如系軍人,應於宣判後三日內,繕具判決正本,並令被告提出聲辯書,連同卷證,呈送中央最高軍事機關核定。但有緊急處置必要者,得敍明犯罪事實,適用法條及必須緊急處置理由,電請核示。
中央最高軍事機關對於前項呈核之案件,得行提審、派員蒞審或移轉管轄。
第十四條漢奸案件應迅速審判,並公開之。
第十五條曾在偽組織或其所屬機關團體擔任職務,未依本條例判罪者,仍應於一定年限內,不得為公職候選人或任用為公務員,其詳細辦法,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定之。如系律師,幷應於一定年限內,禁止其執行職務。
第十六條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捌』 當漢奸者殺無赦 標語的情景出現在哪一歷史時期

抗戰前後
「漢奸」語匯後來甚至成為法律體系的一部分,國民政府訂有《懲治漢奸條例》(1938年)、《處理漢奸條例》(1945年),以此當作打擊政敵(主要是汪精衛的南京政府)的主要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中國共產黨也曾經發布《關於沒收戰犯、漢奸、官僚資本家及反革命份子財產的指示》(1951年),以此對特定人士進行政治斗爭。
一個有關漢奸這個詞的提法是:在抗日戰爭期間,移居馬來西亞的商人陳嘉庚向重慶國民政府提議:「敵未退出我國土即言和當以漢奸國賊論」,這個提議由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通過,被鄒韜奮稱為「古今中外最偉大的一個提案」。

『玖』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其他立法及其主要特點是什麼

(一)各時期代表性的刑事法規

1.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

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的工農民主政府,於1934年4月正式頒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

條例共四十一條,主要內容有:(1)重點確定了反革命罪的概念和主要罪行。(2)規定了刑罰種類。有死刑、監禁、沒收財產的全部或一部分、剝奪公民權的一部分或全部。(3)規定了本條例的適用范圍和刑罰具體運用的一般原則。

2.抗日民主政權的懲治漢奸條例

鋤奸斗爭是抗日戰爭時期邊區軍民面臨的十分緊迫的政治任務。漢奸罪犯,成為當時刑法打擊的主要對象。

在總結多年來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經驗基礎上,確立了鋤奸斗爭和刑事立法的主要方針,包括以下要點:

(1)正確區分敵我界限,劃清罪和非罪的界限。

(2)實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方針。

(3)嚴禁逼供信。買行「少捉不殺」的原則,錯案必須平反。

(4)鋤奸工作和刑事審判工作,都必須加強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貫徹群眾路線。

(5)適用刑法必須堅持人人平等的原則。

為了懲治漢奸罪犯,各邊區的抗日民主政府分別制定了許多有關懲治漢奸的單行法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939年制定的《陝甘寧邊區懲治漢奸條例》(草案)。

3.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刑事立法的新發展

主要任務是打擊反動階級的破壞活動,各邊區、大行政區、各地軍管會及人民政府先後制定了刑事法規。刑法原則的重大發展是明確規定「首惡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方針,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新民主主義刑事立法原則。

與抗日戰爭相比,某些刑法及執行上有所變化,主要有兩點:

(1)新刑種「管制」的產生。即政府把反動分子登記後,將其交給當地政府及群眾監督改造,每日或每周須向制定機關報告其行為,限制其自由。它是發動群眾對敵專政,改造罪犯的好形式。

(2)取消「回村執行服役辦法」。取消了抗日戰爭時期一度實行的交鄉執行刑罰的制度。

此外,在刑事立法方面,各解放區人民政府還頒布過《懲治貪污條例》、《禁煙禁毒辦法》、《森林保護條例》和嚴禁破壞交通、破壞金融等法令。各級人民法院在審判反革命案件的同時,也積極審理了大批其他刑事案件。

(二)婚姻立法

1.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關於婚姻問題的民議案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婦女運動決議案》確定實行「結婚離婚自出」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在湖南、江西等省農民代表大會通過的《農村婦女問題決議案》,確定了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政策,如嚴禁摧殘婦女,嚴禁多委制,反對買賣婚姻,取消聘金制,結婚須雙方自願,允許寡婦改嫁等。

2.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婚姻法

1931年12月公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婚姻條例》,至1934年4月正式頒布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婚姻法》。主要內容有:

(1)確定新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則是,實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2)結婚須雙方同意,男滿二十歲,女滿十八歲,男女同到鄉政府領取結婚證,即合法。

(3)離婚自由,男女雙方同意即可離婚。關於離婚有兩個特殊規定:一是紅軍戰士之妻要求離婚,須其夫同意;二是女子在懷孕期內和產後四個月以內,男於不得提出離婚。此外,對於離婚後的財產處理和子女撫養問題,都作了原則性規定。

3.抗日戰爭及其之後的婚姻條例

這一時期各地婚姻條例的基本原則,與蘇區的婚姻法大體相同,只是在若干細節方面,作了具體而靈活的規定。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各解放區制定的婚姻法規,基本上沿用抗戰時期的規定,有的作了補充修訂,使之更完善。

熱點內容
嘉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3:29:07 瀏覽:845
刑事訴訟法解釋117 發布:2025-01-19 03:28:03 瀏覽:406
招標投標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9 03:21:01 瀏覽:916
司法局上號 發布:2025-01-19 03:19:55 瀏覽:79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朔及力 發布:2025-01-19 03:02:21 瀏覽:542
法治文化研究院 發布:2025-01-19 02:54:05 瀏覽:110
口頭協議有視頻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9 02:40:15 瀏覽:107
保安勞動法無法保證 發布:2025-01-19 02:05:21 瀏覽:315
民法典與與生態環境 發布:2025-01-19 01:21:19 瀏覽:439
中國合同法起草 發布:2025-01-19 01:08:06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