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
A.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內容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門診的醫院感染管理;
2、發熱門診的醫院感染管理;
3、治療室的醫院感染管理;
4、病房的醫院感染管理;
5、產房的醫院感染管理;
6、手術室的醫院感染管理;
7、供應室的醫院感染管理;
8、檢驗科的醫院感染管理;
9、消毒葯械的管理;
10、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
11、治療室醫院感染預防、控制措施;
12、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預防、控制措施。
醫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於潛伏期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廣義地講,醫院感染的對象包括住院病人、醫院工作人員、門急診就診病人、探視者和病人家屬等,這些人在醫院的區域里獲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稱為醫院感染,但由於就診病人、探視者和病人家屬在醫院的時間短暫,獲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復雜,常難以確定感染是否來自醫院,故實際上醫院感染的對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醫院工作人員。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第九條 衛生部成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專家組,成員由醫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傳染病學、臨床檢驗、流行病學、消毒學、臨床葯學、護理學等專業的專家組成。主要職責是:
(一)研究起草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診斷的技術性標准和規范;
(二)對全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三)對全國醫院感染發生狀況及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四)對全國重大醫院感染事件進行調查和業務指導;
(五)完成衛生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B.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有哪些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 醫院感染管理組織制度
【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領導組織
(1)組織形式:
1)3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應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2)300張床位以下的醫院應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
(2)組成人員: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一般設主任(組長)1人,由主管業務的副院長兼任;副主任(副
組
長)1~2人,分別由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兼任,或由預防保健科主任、護理部主任兼任。委
員由醫務科、內、外、婦、兒、傳染科醫師、檢驗科主任、葯劑科主任、供應室護士長、手
術室護士長、總務科科長等有關人員兼任,人數可視醫院規模、性質、任務而定,一般委員
會不少於10人,小組不少於6人為宜。
(3)任務和職責: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以及省、市衛生管理部
門防止醫院感染的有關規定,制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的規劃,各項衛生學標准及管理制度。
2)負責醫院感染發病情況的監測,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對策,考評管理效果,研究改
進措施。
3)負責對新建設施進行衛生學標準的審定。
4)負責醫院感染管理有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供有關技術咨詢。
5)負責按規定向衛生主管部門填報醫院感染發病情況監測表。發生暴發流行時,立即
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2.醫院感染機構
(1)機構設置:
醫院感染管理科是醫院感染管理的二級機構,也是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辦事機構。由專
職
人員組成,具體負責醫院感染各項計劃的實施。
200張床位以下的醫院,可在預防保健科或護理部設立感染管理小組,由專職人員組成。
(2)人員編制:
1)醫院感染管理科應設主任、副主任、專職醫師和護師、專職或兼職檢驗師,並經過
相應的專業培訓。科主任應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擔任感染管理的醫師,要求是醫學院校
公衛系畢業或臨床醫師經專門訓練者;擔任感染管理的護師,要求正規護校畢業,有豐富的
臨床經驗,經專門訓練的護師以上人員。
2)按照每人負責250張床位的比例配備醫院感染監控護師。
3)醫院感染管理科在行政上屬職能科室,在業務上屬醫技科室,具有雙重性質。該科
醫護人員享有同級醫護人員的一切待遇,如晉升、護齡、衛生津貼等。
(3)任務和職能:
1)在院長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擬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計
劃,並具體組織實施。
2)執行各項監控制度,每月監測、分析、報告發病情況和消毒效果。
3)對醫院感染流行及時調查分析,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報告,並提出改進
措施。發現暴發流行時必須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同時報告上一級衛生行政管理部
門。
4)協調全院各科室的醫院感染監控工作,提供業務技術指導和咨詢。
5)開展醫院衛生學管理的專題研究,推廣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劑。
6)開展全員醫院感染在職教育,組織對監控人員的培訓,舉辦各種類型的講座。
3.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
為醫院感染管理機構中的三級管理機構,由科(副)主任、病房監控醫師、護士長和監控護士
組成。在醫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導下做好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主要任務是:
(1)做好本科室住院病人醫院感染的監測工作。經治醫師對於醫院感染病例應於24小時內
以報告卡的形式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一旦發現暴發流行,必須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
(2)做好本科室的消毒、滅菌、隔離工作,防止外源性感染。
(3)遵守抗菌葯物的合理使用原則,做好微生物監測工作。
(4)落實各種消毒隔離和感染控制制度。
(5)實施本科室職工的醫院感染在職教育。
【監督檢查】
市、區衛生局每年組織檢查,內容包括:
1.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各級機構的有關文件、培訓證書、職稱證書等資料。
2.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運作和醫院感染管理科的日常工作情況,如會議記錄、各項
工作記錄、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消毒隔離監測等資料。
3.醫院感染控制的各項制度、年度計劃、再教育和培訓等工作的文字資料,聽取工作
匯報,並給予效果評價。
第二節 醫院感染監測報告制度
【制度】
1.臨床醫師發現所經管的病人出現醫院感染時,須及時填寫「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登記
表)」,並於兩天內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或相應職能科室。出院時應在病歷首頁「院內感染
名稱」欄上填寫醫院感染部位的診斷。
2.醫院感染專職人員至少每2天一次下到病房和微生物室查閱、收集、核實感染病例。確
系醫院感染後填寫「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
3.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每周到病案室查閱所有的出院病歷,發現醫院感染病例漏報應及時進
行登記,並反饋給漏報科室。
4.各病區(科室)加強環境衛生學的自檢工作,每月定期做好七項標本的監測(滅菌物品,
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空氣、紫外線燈管)。特殊科室加強
特殊項目的監測(如:供應室對高壓鍋的監測、血透室對透析器、透析液的監測等)。
5.醫院感染專職護士每月對重點病區(科室)(如:供應室、血透室、手術室、產房、愛
嬰區、外科病區、監護病房、治療室等)進行微生物學監測,非重點科室每季度監測一次。
6.為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應每月對本院住院病人的醫院感染發病
情況進行統計及流行病學分析,內容包括全院的醫院感染發病率、各病區(科室)的醫院感染
率,各部位的感染發生率,全院及各科室的醫院感染病例漏報率,以及醫院感染易感因素、
醫院感染病原體分布及葯敏試驗結果、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等項目的統計、分析。
7.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每月把統計分析出來的結果及時反饋給各科室,並及時上報給主管
院長和有關部門如醫務科、護理部等,並幫助不合格的科室查找原因,提出控制措施
。
8.每月的醫務例會上主管院長應在會上通報上個月全院醫院感染的情況,並提出進一步的
要求。
9.一周內發現同一病區(科室),發生三例同種病原體引起的感染,病區應在24小時內及時
上報給醫院感染管理科或相應職能部門,並進一步做病原體的分型鑒定。如確定為醫院感染
暴發流行,醫院感染管理科或相應職能部門應在24小時內上報給醫院管理委員會或小組,
同
時上報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小組)要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制定控制
措施。
10.醫院感染專職人員以及各病區(科室)如監測出滅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
等出現不合格的情況時應在24小時內查找原因,並上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小組)及時
制
定整改措施。
【監督檢查】
1.各病區(科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要做好科室醫院感染的日常監測工作。
2.感染管理職能部門負責統計漏報率,漏報率應<20%。
3.成立消毒隔離小組,每月不定期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進行清潔、消毒,滅菌質量檢查。
4.發現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醫院必須按規定逐級上報,對不報者將追究各級有關人員的
責任。
第三節 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應對本單位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采購、儲存、發放、使用
和銷毀等環節實施監督管理,保證產品質量合格和使用安全。
2.醫療衛生單位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是獲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
許可證」和「生產許可證」的產品。包裝上應當註明批准文號、廠名、批號、消毒方法、消
毒日期和有效期,並附詳細使用說明,介紹產品保存條件和使用注意事項等。
3.設備科每次購置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進行質量驗收,做到推銷員證件、定貨合同、發
貨地點及貨款匯寄帳號與生產企業相一致,查驗每一批號產品的檢驗合格證、消毒日期、出
廠日期和有效期,作詳細登記並保存。
4.一次性醫療用品的儲存環境應保持整潔、乾燥,要嚴格防止再污染。消毒供應室負責一
次性醫療用品的發放工作,並作詳細登記。各科室在領取後應按用途設專櫃妥善保管。
5.臨床科室在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前,應認真做好查對工作,凡包裝破損或過期產品一
律不得使用。對產品質量有懷疑時,應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設備科和醫院感染管理科,監測
其消毒效果。
6.一次性醫療用品在使用後,必須及時進行消毒、毀形或焚燒,作無害化處理。受到嚴重
污染的,應與生活垃圾分開存放,密封後直接進行焚燒處理。
【監督檢查】
1.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季度對設備科購置的一次性醫療用品進行「衛生許可
證」和「生產許可證」等查驗,持省級衛生許可證率須達100%,無不合格產品。
2.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季度對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進行檢查,是否做到
及時消毒、毀形或焚燒。
3.凡不按制度要求購買使用不合格一次性醫務用品者按有關規定處理,造成感染者追究責
任。
4.醫院感染科及衛生防疫部門每次檢查到不符合標准物品要追查進貨渠道,追究采購人員
及主管人員責任。
第四節 消毒劑管理制度
【制度】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審定消毒劑的使用品種,確定供貨廠家。購置消毒液或更換消
毒液生產廠家,必須經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同意方可執行。
2.供貨廠家應具有醫葯部門和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和「衛生許可
證」。
3.葯劑科每次購置消毒劑,必須進行質量驗收,查驗每一批號消毒液的檢驗合格證、批准
文號、生產批號、濃度、有效期和使用說明等,並做詳細登記。
4.由醫院制劑室配製的各種消毒劑必須標明批准文號、生產批號、有效濃度和有效期,並
經過質檢部門檢測合格後方能投入臨床使用。儲存的各種消毒劑必須達到其相應的有效濃度
,監測結果應符合國家標准。其他科室不得擅自配製和稀釋消毒劑。
5.科室領回消毒液後應存放於整潔、陰暗避光處,每次打開後應立即密封,避免揮發和污
染,影響消毒效果。盛裝消毒劑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須經過滅菌處理。使用消毒液前必須二人
以上查對濃度、有效期、出廠日期及領回日期,並有簽字紀錄。
6.臨床醫務人員應了解各種消毒液的性能、作用、有效濃度、作用時間、使用方法及影響
因素,並嚴格按照對物品消毒與滅菌的要求程度選用合適的消毒劑和消毒方法,不得擅自更
改。若遇質量問題,應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和制劑室。
7.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監督消毒劑的購置和配製,並指導臨床使用各種消毒劑。應每月監
測使用中消毒劑的消毒效果。臨床上凡不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准》的消毒劑,必須立即停
止使用。
【監督檢查】
1.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季度檢查葯劑科購置的消毒劑,持省級衛生許可證率
須達100%,配製的消毒劑必須經過質檢,標明批准文號、生產批號、濃度、有效期,無不
合格產品。
2.醫院感染管理科或有關管理科室每月對使用中的消毒劑進行檢查,是否符合《醫院消毒
衛生標准》,有無使用不合格消毒劑。
3.市、區衛生防疫部門負責對特別的消毒劑定期進行檢測,並將結果反饋有關醫院。
4.凡不按上述制度購買、配製、使用消毒劑者為失職,按有關規定處理,造成院內感染者
依情節嚴肅處理。
第五節 醫院污水、廢棄物管理制度
【制度】
1.醫院應有污水處理設施,並由專人負責管理。
2.醫院污水排放必須符合標准。
3.無機廢棄物應定點集中,定時清除外運。
4.有機廢棄物應採用焚燒處理。焚燒爐應有專人負責管理,並有工作記錄。
5.焚燒爐排放的廢氣應符合國家環保標准。
【監督檢查】
1.現場檢查污水處理設施,是否有專人管理,每日消毒工作記錄,每日余氯和每季度消毒
效果是否達標。
2.現場檢查有機廢棄物的收集和焚燒處理過程。
3.焚燒爐應由專人管理,設備應運作完好,工作記錄完整。焚燒爐排放的廢氣應符合國家
環保標准。
第六節 醫院感染在職教育與培訓制度
【制度】
1.對醫院感染科專業人員必須加強在職教育,提高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業務素質,每月科
內組織業務學習一次,每季專題講座一次,每年外出學習一次。
2.對醫院感染監控員的培訓。由
各臨床科室挑選有實際工作經驗、有威信的醫師和護師擔任醫院感染監控員,由醫院感染科
對他們進行定期業務培訓。
3.做好全員醫院感染知識再教育,
每年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普及教育,強化醫院感染預防意識。培訓方式可採用
學習醫院感染管理的文件、書刊或講義,觀看醫院感染控制教學錄像片,請專家作專題講座
,舉辦學術報告,醫院感染知識考試等。
4.凡在臨床科室任總住院醫師或即將晉升主治醫師者,均應到醫院感染科短期學習一周。
5.新分配來院的醫護人員在崗前教育課程中應接受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未經培訓不得上崗
。
6.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專業培訓班,對其他人員進行培訓。如醫生抗生素學習班、護士消
毒滅菌學習班、行政人員醫院感染管理學習班、清潔工的保潔培訓班等。
【監督檢查】
醫院每年定期逐項檢查醫院感染科專業人員及其它各類人員在職教育的各種記錄。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C. 病區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有什麼
法律分析: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建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制定並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醫務部門、護理部門、臨床科室、消毒供應室、手術室、臨床檢驗部門、葯事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後勤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衛生部成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專家組,成員由醫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傳染病學、臨床檢驗、流行病學、消毒學、臨床葯學、護理學等專業的專家組成。
法律依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第五條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建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制定並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和工作標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防止傳染病病原體、耐葯菌、條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傳播。第六條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上的醫院應當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下的醫院應當指定分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門。其他醫療機構應當有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第七條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醫務部門、護理部門、臨床科室、消毒供應室、手術室、臨床檢驗部門、葯事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後勤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主任委員由醫院院長或者主管醫療工作的副院長擔任。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是:(一)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標准,制定本醫院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醫院感染診斷標准並監督實施;(二)根據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要求,對本醫院的建築設計、重點科室建設的基本標准、基本設施和工作流程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三)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並對計劃的實施進行考核和評價;(四)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流程、危險因素以及採取的干預措施,明確各有關部門、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責任;(五)研究並制定本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暴發及出現不明原因傳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體感染病例等事件時的控制預案;(六)建立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問題;(七)根據本醫院病原體特點和耐葯現狀,配合葯事管理委員會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葯物的指導意見;(八)其他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第九條 衛生部成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專家組,成員由醫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傳染病學、臨床檢驗、流行病學、消毒學、臨床葯學、護理學等專業的專家組成。主要職責是:
(一)研究起草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診斷的技術性標准和規范;
(二)對全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三)對全國醫院感染發生狀況及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四)對全國重大醫院感染事件進行調查和業務指導;
(五)完成衛生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D.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根據《傳染病防治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醫院感染管理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針對診療活動中存在的醫院感染、醫源性感染及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的預防、診斷和控制活動。第三條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實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醫務人員的職業衛生防護,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規章和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四條衛生部負責全國醫院感染管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院感染管理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組織管理第五條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建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制定並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和工作標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防止傳染病病原體、耐葯菌、條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傳播。第六條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上的醫院應當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下的醫院應當指定分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門。
其他醫療機構應當有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第七條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醫務部門、護理部門、臨床科室、消毒供應室、手術室、臨床檢驗部門、葯事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後勤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主任委員由醫院院長或者主管醫療工作的副院長擔任。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是:
(一)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標准,制定本醫院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醫院感染診斷標准並監督實施;
(二)根據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要求,對本醫院的建築設計、重點科室建設的基本標准、基本設施和工作流程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
(三)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並對計劃的實施進行考核和評價;
(四)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流程、危險因素以及採取的干預措施,明確各有關部門、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責任;
(五)研究並制定本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暴發及出現不明原因傳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體感染病例等事件時的控制預案;
(六)建立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問題;
(七)根據本醫院病原體特點和耐葯現狀,配合葯事管理委員會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葯物的指導意見;
(八)其他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第八條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分管部門及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具體負責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管理和業務工作。主要職責是:
(一)對有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
(二)對醫院感染及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和反饋,針對問題提出控制措施並指導實施;
(三)對醫院感染發生狀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並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者醫療機構負責人報告;
(四)對醫院的清潔、消毒滅菌與隔離、無菌操作技術、醫療廢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導;
(五)對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導;
(六)對醫務人員有關預防醫院感染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提供指導;
(七)對醫院感染暴發事件進行報告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並協調、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八)對醫務人員進行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培訓工作;
(九)參與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的管理工作;
(十)對消毒葯械和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的相關證明進行審核;
(十一)組織開展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十二)完成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者醫療機構負責人交辦的其他工作。第九條衛生部成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專家組,成員由醫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傳染病學、臨床檢驗、流行病學、消毒學、臨床葯學、護理學等專業的專家組成。主要職責是:
(一)研究起草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診斷的技術性標准和規范;
(二)對全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三)對全國醫院感染發生狀況及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四)對全國重大醫院感染事件進行調查和業務指導;
(五)完成衛生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E. 疫情防控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一)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三級監控組織。(二)醫院感染委員會應定期召開會議,聽取醫院感染管理科匯報,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方面的重大事項,遇有緊急問題隨時召開。(三)依據有關政策法規,制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規劃、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四)醫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對環境衛生、微生物污染、固體廢物、消毒滅菌、污水處理等進行抽樣調查與檢測,定期進行院內感染發病率和抗生素使用情況調查。(五)定期對全院各科消毒隔離情況進行檢查,對醫務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進行考核。(六)組織全體醫務人員進行控制醫院感染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考核。(七)科室應當指定醫師或護士專職或兼職負責科室醫院感染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積極改進。(八)認真做好各項監測工作,嚴格控制院內感染發生,做到監測與控制相結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條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採取下列緊急措施並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二)停工、停業、停課;(三)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四)控制或者撲殺染疫野生動物、家畜家禽;(五)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
第四十五條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根據傳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國務院有權在全國范圍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權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集人員或者調用儲備物資,臨時徵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
F.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 各地要高度重視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培訓工作,把醫院感染管理納入醫療質量管理的整體安排,在醫務人員的「三基」、「三嚴」訓練中切實加強清潔、消毒滅菌、隔離、無菌操作技術、醫務人員手衛生等內容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控意識和防控能力,保障患者的醫療安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人員發現本法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或者發現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時,應當遵循疫情報告屬地管理原則,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軍隊醫療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發現前款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報告。
第三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第三十二條 港口、機場、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甲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向國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互相通報。
第三十三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主動收集、分析、調查、核實傳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類、乙類傳染病疫情報告或者發現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應當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同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設立或者指定專門的部門、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時對疫情報告進行核實、分析。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向本行政區域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通報傳染病疫情以及監測、預警的相關信息。接到通報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告知本單位的有關人員。
G. 2020年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法律分析:一、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三級監控組織;二、醫院感染委員會應定期召開會議, 聽取醫院感染管理科匯報,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方面的重大事項, 遇有緊急問題隨時召開;三、依據有關政策法規,制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規劃、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四、醫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對環境衛生、 微生物污染、固體廢物、消毒滅菌、污水處理等進行抽樣調查與檢測, 定期進行院內感染發病率和抗生素使用情況調查;五、定期對全院各科消毒隔離情況進行檢查, 對醫務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進行考核;六、組織全體醫務人員進行控制醫院感染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考核;七、科室應當指定醫師或護士專職或兼職負責科室醫院感染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積極改進;八、認真做好各項監測工作,嚴格控制院內感染發生,做到監測與控制相結合。
法律依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第三條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實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醫務人員的職業衛生防護,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規章和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 衛生部負責全國醫院感染管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院感染管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建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制定並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和工作標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防止傳染病病原體、耐葯菌、條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傳播。
第六條 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上的醫院應當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下的醫院應當指定分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門。
其他醫療機構應當有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
H.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內容
法律分析:一、在同一病區、短時間內、發生3例(含3例)以上同種同源醫院感染病例時,為醫院感染暴發。醫院感染暴發報告以院長為第一責任人,醫院感染暴發報告管理,以科室為單位的報告原則進行。
二、醫院感染暴發報告范圍,包括疑似醫院感染暴發和醫院感染暴發。
三、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負責全院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的管理工作。
四、主管醫務人員發現醫院感染暴發或疑似醫院感染暴發,要立即報告所在科科主任。科主任接報後要立即組織科內應當及時採取有效處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積極實施醫療救治,保障醫療安全。並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
五、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接報後立即報告主管副院長,通知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立即對醫院感染暴發情況進行調查評估,並指導採取有效處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積極實施醫療救治,保障醫療安全。
法律依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第五條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建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制定並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和工作標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防止傳染病病原體、耐葯菌、條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傳播。
第九條 衛生部成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專家組,成員由醫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傳染病學、臨床檢驗、流行病學、消毒學、臨床葯學、護理學等專業的專家組成。主要職責是:
(一)研究起草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診斷的技術性標准和規范;
(二)對全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三)對全國醫院感染發生狀況及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分析;
(四)對全國重大醫院感染事件進行調查和業務指導;
(五)完成衛生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I. 院感制度包括哪些
一、做好感控工作是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底線要求,是醫療機構開展診療活動中必須履行的基本職責。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敏感性,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底線意識,重視並做好感控工作。要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技術標准,採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感染性疾病診療防控能力,預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傳播,杜絕醫源性感染發生,防範化解感染暴發風險,以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感控管理,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二、強化責任意識,落實感控制度要求
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履行主體責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是感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醫療機構要切實發揮本機構感控委員會的作用,明確感控管理部門、醫務、葯學、護理、臨床檢驗以及各臨床科室的職責分工,壓實部門責任,並建立多學科、多部門協作機制,形成合力共同開展感控工作。要認真學習貫徹《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基本制度(試行)》(見附件),根據本機構實際情況,細化具體制度措施,加強全過程管理。醫療機構要加強感控人才隊伍建設,確保感控專(兼)職人員配備充足,感控隊伍專業結構合理,健全感控人員職業發展路徑和激勵機制,加大投入傾斜力度,保持感控隊伍的穩定性。
三、突出工作重點,做好重點科室感控工作
對感染性疾病病例較多,易發生人間傳播,特別是易發生醫源性感染的科室,要重點關注並加強管理。尤其要針對新生兒病房、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重症醫學科、器官(骨髓)移植病房、血液透析中心(室)、感染性疾病科、手術室、產房、急診科、口腔科、介入手術室、輸血科、內鏡室、消毒供應中心等重點部門和科室的特點,制訂並落實具體防控措施。重點科室要指定專人負責本科室感控工作,明確其崗位責任,統一接受感控管理部門業務指導,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四、開展主動監測,及時評估,降低潛在感染風險
建立完善國家級、省級、醫療機構三級感染監測控制體系,逐步實現全國范圍內醫療機構感染前瞻性目標監測。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重點科室的主動監測,對侵入性操作環節(例如手術治療、中心靜脈插管、留置導尿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透析治療、內鏡操作等)實現全覆蓋。通過主動監測,及時發現感染散發病例、感染聚集性病例和感染暴發,持續改進感控工作。醫療機構要定期開展感控風險因素科學評估,明確影響本機構感控的主要風險因素和優先干預次序。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合理設定或調整干預目標和策略。採取基於循證證據的干預措施,進行科學防控,避免防控過度和防控不足。建立並實施基於風險評估結果開展感染高危人群篩查的工作機制。醫療機構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感染監測評估工作。
J. 2020年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法律分析: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與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目標的重要內容。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對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從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視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強醫療機構醫院感染防控能力,提高醫務人員工作水平,有效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
法律依據: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第一條規定:為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根據《傳染病防治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醫院感染管理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針對診療活動中存在的醫院感染、醫源性感染及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的預防、診斷和控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