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福建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

福建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9-15 05:03:05

① 廈門失業證如何辦理

先是確定身份。失業人員要取得原工作單位發給的能證明其失業的證明材料。對因履行勞動合同或辭退、除名、開除等發生爭議的,應取得勞動爭議仲裁決定書或法院的判決書等。1999年1月22日國務院頒發的《失業保險條例》第16條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告知其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並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日內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備案。
其次是失業登記。《失業保險條例》第16條還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失業後,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及時到指定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登記。辦理失業登記的手續一般要求是:
(一)區(縣)勞動局失業保險機構接到失業人員檔案後,依據其檔案記載和當地政府有關規定核定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及標准。
(二)失業人員與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60天以內,必須到本人戶口所在縣市區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失業登記。
(三)辦理失業登記時應攜帶下列材料:
1、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及身份證復印件一張;
2、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三張;
3、本人失業前所在單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4、省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5、失業職工從辦理申領失業保險金手續後的次月起,就可按月持本人《失業證》、《居民身份證》,到本人戶口所在城鎮勞動部門領取失業保險金。
《廈門市居民失業證》原稱《廈門市勞動就業手冊》,記錄著持證人的個人基本情況、就業和失業登記記錄、審核發放失業保險金記錄、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情況記錄、職業技能鑒定情況。由廈門市各區就業服務機構發放,居民本人所在街道(鎮)的勞動保障事務所辦理。
發放對象是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願望、未辦理退休的本市居民。可在企事業職工辦理退工手續、下崗失業人員重新就業時進行換發與申請。國家公務員計劃到企事業單位就業或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初、高中畢業生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半年後仍未就業,均應辦理該證。
申請領取或換發時,應提供的材料有:1、《申請表》;2《戶口薄》、身份證和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換證只需提供《廈門市勞動就業手冊》,但填寫的內容必須完整且清楚);3、本人一寸免冠近照兩張。
初次簽定《勞動合同》時,必須辦理《廈門市居民失業證》。各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為加強對本市勞動力資源的規范管理,根據《福建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閩人大常[1998]19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戶籍制度改革,經研究決定,將原發放的《廈門市勞動就業手冊》(以下簡稱《手冊》)更名為《廈門市居民失業證》(以下簡稱《失業證》)。現就《失業證》發放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失業證》的發放對象
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願望、未辦理退休的本市居民可申請領取或換發《失業證》。具體對象為:
(一)企事業單位由就業轉為失業的勞動者。
(二)新增長的勞動力(含征地農轉非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
(三)退出部隊現役並按有關文件規定沒能安置到黨政群機關工作的人員。
(四)勞動年齡內、從未就業且自願辦理的人員和其他符合失業定義的人員。
二、換發和申請領取《失業證》的時間
(一)企事業單位的職工換發或申請領取《失業證》的時間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退工手續時。
(二)下崗失業人員換證的時間為重新就業前或其它需要時。
(三)其他符合條件的對象申請領取《失業證》的時間為:
1、國家公務員從黨政群機關退出並計劃到企事業單位就業或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時;
2、初、高中畢業生就業前或其它需要時;
3、大、中專畢業生半年後仍未就業時;
4、退出部隊現役的人員到企事業單位就業或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時。
見習或實習的在校生,不能申請領取《失業證》。
三、《失業證》的發證單位和辦證機構
申請領取或下崗失業人員換發《失業證》的發證單位為各區就業服務機構,辦證機構為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已有《手冊》並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正在辦理退工手續的人員換發《失業證》的發證單位和辦證機構為市、區就業服務機構。
四、申請領取或換發《失業證》的程序
(一)填寫《申請表》。
(二)提供《戶口薄》、身份證和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換證只需提供《手冊》,但《手冊》填寫的內容必須完整且清楚)。
(三)提供本人一寸免冠近照兩張。
(四)經審核錄入電腦後列印《失業證》,貼上持證人照片後加蓋發證單位公章和照片騎縫鋼印。
五、《失業證》發放管理及使用的有關規定
(一)《失業證》的主要內容為:持證人的個人基本情況、就業和失業登記記錄、審核發放失業保險金記錄、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情況記錄、職業技能鑒定情況記錄。所有登記及記錄(除審核發放失業保險金記錄外)必須通過就業管理信息系統軟體列印,禁止手工填寫。
(二)《失業證》全市聯網電腦統一辦理,一人一證並採用全市統一編號,編號為10位數,前4位為辦證時的年份,後6位為流水號,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戶口遷移時不需換證,但要到戶口所在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變更住址;就業時交就業單位保管,失業時個人持有。
(三)企事業單位在職職工換發或申領《失業證》的,由市、區就業服務機構在辦理退工手續時予以免費辦理;下崗失業人員需換證的由戶口所在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免費辦理;新增長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退出部隊現役的人員及其他符合失業定義的人員初次申領《失業證》的由戶口所在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培訓後辦理(區就業服務機構每周組織一次對新辦證人員的培訓)。《失業證》遺失的,應按規定登報聲明作廢後,到所在區就業服務機構重新辦證。
(四)下崗失業人員換證的,應保留並錄入最後一次就業登記和退工及失業登記記錄;初次辦證的,辦證時間即為失業登記時間。
(五)持有《失業證》的人員,連續半年沒有求職記錄的,就業管理信息系統將不統計為失業人員,但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將自動統計為失業人員。
(六)《手冊》由辦證機構負責收回,對其中有領取失業保險金記錄的應集中移交給社保經辦機構,以便將此記錄錄入電腦建立個人資料庫基礎檔案資料。退休人員的《失業證》由社保經辦機構負責放入個人檔案。

② 西安市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勞動力市場管理,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保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勞動力市場,是指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勞動力供求雙方按照市場規則相互選擇,實現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的市場。第三條進入本市勞動力市場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和職業介紹機構,均應遵守本條例。實行或參照實行國家公務員制度者除外。
本條例所稱勞動者,是指年滿十六周歲、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
本條例所稱用人單位,是指招用勞動者的企業、個體經營者以及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
本條例所稱職業介紹機構,是指為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和為勞動者擇業提供服務,促進雙方建立勞動關系的中介組織。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應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多渠道吸納城鎮勞動者就業,引導和促進城鄉勞動力合理流動。第五條勞動力市場必須遵循自主用人、自由擇業、平等競爭、公正服務的原則。第六條市勞動、人事行政部門是本市勞動力市場的主管部門,依法按照職責分工管理本市勞動力市場。區、縣勞動、人事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主管本區、縣的勞動力市場。
工商、公安、計劃、物價、財政、稅務等有關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協同管理勞動力市場。第二章勞動者擇業第七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利,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第八條勞動者擇業,應依法通過職業介紹機構、勞動力交流洽談會進行,也可通過新聞、廣告等媒介或其他方式應招、應聘。第九條勞動者到職業介紹機構辦理擇業登記或通過其他方式應招應聘,應出示本人身份證明,並如實向職業介紹機構和用人單位提供本人的健康、年齡、學歷、資歷、職稱、特長、職業資格等基本情況和有關證明材料。
本市行政區域外的勞動者和本市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勞動者還應持務工許可證等有關材料。第十條國外或港、澳、台地區勞動者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擇業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一條勞動者選擇國家規定實行職業資格標準的工作崗位,必須具有相應的資格。第十二條下列在崗勞動者進入勞動力市場交流,必須事先提出書面申請,經所在單位或單位的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一)與原工作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未滿,或經原工作單位出資培訓,合同規定的服務期限未滿的;
(二)擔任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重點工程項目、重大科研項目的技術負責人的;
(三)從事涉及國家機密的工作人員在規定保密期限內的;
(四)在特殊行業、特殊崗位工作,流動後會給原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
(五)經司法或行政機關決定或批准,正在接受審查尚未結案的;
(六)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第十三條勞動者重新選擇職業後,不得泄露原工作單位的技術、業務秘密和商業秘密,不得損害原工作單位的經濟利益,並及時與原工作單位清理有關手續。第十四條對符合本條例規定要求擇業的勞動者,其所在單位應在勞動者提交申請書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手續。不得借故刁難或處分,不得向勞動者收取不合理的費用。第十五條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訂勞動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無效:
(一)用人單位在招用招聘簡章、廣告中作虛假承諾或欺騙宣傳,無法給勞動者兌現的;
(二)勞動者提供虛假學歷、資歷、任職資格、特種作業技能等證明材料,騙取招用招聘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本條例規定的。第三章用人單位招用招聘第十六條用人單位依法擁有用人自主權,可根據生產、工作要求制訂勞動崗位用人條件,按需要招用招聘勞動者。第十七條用人單位招用招聘勞動者應面向社會,全面考核,公平競爭,擇優錄用。不得歧視婦女,不得違反有關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法律、法規。第十八條用人單位招用招聘勞動者,應具備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勞動安全衛生等工作條件和必要的生活衛生條件,具有按期支付工資、提供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的能力。第十九條用人單位招用招聘勞動者必須事前制訂招用招聘簡章,說明用人條件、工種、數量、期限和待遇,報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核准。並提供下列證件:
(一)企業持營業執照副本和本單位的證明;
(二)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持本單位的證明;
(三)個體經濟組織持營業執照副本和本人身份證明。
本市行政區域以外的用人單位還須持有所在地縣級以上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核準的招用招聘證明。

③ 福建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規范人才市場活動,加強人才市場管理,維護人才、用人單位和人才中介機構的合法權益,實現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動和人才資源的科學開發配置,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人才中介機構從事人才中介服務、用人單位招聘人才和人才應聘以及與之相關活動的管理,適用本條例。
勞動力市場管理,按照國家及本省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人才,是指具有承擔專業技術工作、管理工作相應資格或者能力的人員。第四條 人才市場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保障個人自主擇業、單位自主用人。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人才市場建設,促進人才市場發展。第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條件,吸引國外、省外人才以調動、兼職、咨詢、講學、科研和技術合作、技術入股或者擔任顧問、咨詢專家等形式,來本省工作或者提供服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促進人才向國家、省重點加強的產業、重點發展的領域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動。第七條 省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人才市場的指導、管理、檢查、監督。
工商、公安、財政、價格、勞動和社會保障等相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實施本條例。第二章 人才中介機構第八條 本條例所稱人才中介機構,是指為人才和用人單位提供中介服務及其他相關服務的組織。第九條 設立人才中介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金)或者開辦資金不少於人民幣十萬元;
(二)有與開展人才中介服務相適應的場所和設施;
(三)有不少於五名大專以上學歷,並持有省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頒發的《人才中介機構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規范的名稱和章程;
(五)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條 設立人才中介機構應當向人事行政部門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一)申請報告;
(二)人才中介機構章程;
(三)辦公或者服務場所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證明;(四)驗資證明;(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所需資料。
人事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內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發給《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並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人事行政部門對人才中介機構實行《許可證》年度驗證制度。第十一條 省直單位、中央在閩單位、省外單位設立人才中介機構以及設立冠以福建省名稱的人才中介機構,必須經省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其他人才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經所在地的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批准。
外國的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投資者,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人才中介服務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二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專營或者兼營人才信息網路中介服務的,必須申領《許可證》。第十三條 人才中介機構設立分支機構的,應當依法報請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四條 取得《許可證》的人才中介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登記手續後,方可從事人才中介服務。
人才中介機構改變名稱、住所、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以及停業、終止的,應當向原批准機關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登記手續。第十五條 人才中介機構可以依法從事下列服務:
(一)發布人才供求信息,提供擇業指導和咨詢服務;
(二)接受用人單位書面委託招聘人才;
(三)向用人單位推薦人才;
(四)組織人才培訓;
(五)人才素質測評;
(六)經批准舉辦人才交流會;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服務項目。第十六條 人才中介機構可以在規定業務范圍內接受用人單位和個人委託,從事人事代理服務。
開展下列人事代理業務,必須經過省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授權:
(一)流動人才和大中專畢業生人事檔案管理;
(二)申報或者組織評審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其他需經授權的人事代理事項。

④ 江西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以及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維護勞動力市場秩序,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從事職業介紹、勞動者擇業求職和用人單位招用人員的活動。
企業、學校、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和公民兼營勞動力中介服務項目,適用本條例有關勞動力中介服務的規定。第三條勞動力市場應當遵循自主用人、自由擇業、平等競爭、公正服務的原則,促進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雙向選擇以及勞動力的合理流動。第四條本條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包括地區行政公署,下同)負責組織實施。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促進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合理配置。第五條勞動、人事行政部門是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根據同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范圍,履行勞動力市場管理的下列職責:
(一)組織執行有關勞動就業和人才流動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制定勞動力市場發展規劃和勞動力中介服務規范、標准。
(三)依法審批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並對其業務活動進行政策指導和監督檢查。
(四)建立勞動力供求信息網路,對勞動力供求狀況進行統計、分析和預測。
(五)組織培訓勞動中介服務工作人員,核發從業人員資格證書。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勞動、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勞動就業服務管理機構和人才流動服務管理機構(以下統稱勞動力中介服務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勞動力市場管理工作。第六條工商、財政、物價、稅務、公安等行政部門和工會,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協同做好勞動力市場的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第二章勞動力中介服務第七條設立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機構名稱、工作章程、業務范圍和財務制度。
(二)有5萬元以上開辦資金。
(三)有開展工作所必須的固定服務場所和設施。
(四)有3名以上持有從業資格證書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的名稱,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可以開辦綜合性的勞動中介服務機構,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企業事業單位、行業管理部門、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和公民要求設立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的,須持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有關資料、合法憑證和書面報告,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職業介紹許可證》或者《人才市場中介服務許可證》(以下統稱《許可證》)。
凡符合本條例第七條規定條件的,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應當予以批准;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在收到書面報告之日起15日內予以答復。
《許可證》審批許可權,按照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名稱所冠以的地名劃分,分別由該地方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審批並頒發。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設立的勞動服務站(所),受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所屬的勞動就業服務管理機構的委託,可以從事職業介紹和勞務輸出等與勞動力中介服務有關的活動。第九條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取得《許可證》後,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工商登記。第十條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應當對《許可證》實行檢驗制度,檢驗的間隔期不得少於2年。
從事勞動力中介服務活動、必須在本條例規定的業務范圍內進行,並定期向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報告其工作情況,填報統計報表,接受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的業務監督和政策指導。第十一條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可以從事下列業務活動:
(一)收集、整理、儲存、發布勞動力供求和培訓信息,進行預測預報。
(二)開展勞動力市場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咨詢服務。
(三)辦理擇業求職登記,介紹用人單位,推薦勞動者。
(四)採取多種形式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洽談場所和條件。
(五)組織職業素質測評活動。
(六)開展勞務承包、勞務輸出與人才引進活動。
(七)指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開辦的綜合性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受其主管部門委託,還可以開展有關勞動力市場其他方面的服務項目。
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可以在勞動力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場所設點辦理合同鑒證和社會保險等手續,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方便。

⑤ 福建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勞動力市場管理,規范勞動力市場中介行為,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勞動者求職、用人單位用工、職業介紹機構中介行為的管理。
人才市場管理,按國家及本省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不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實行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加快培育發展勞動力市場,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有序流動。第四條縣以上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力市場。
財政、工商、公安、物價等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勞動行政部門做好勞動力市場的管理和監督。第二章求職與用工第五條凡年滿十六周歲、有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均可憑相應的《求職證》或《失業證》(《下崗證》)在本省求職,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六條本省城鎮勞動者依法向戶口所在地市、縣勞動行政部門領取《失業證》(《下崗證》)。
本省農村和外省勞動者,憑本人戶口所在地縣級勞動行政部門出具的『外出人員就業登記卡』(或外省的《失業證》),依法向本省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領取《求職證》。第七條用人單位公布招用簡章,內容應當包括:
(一)用工地點;
(二)崗位(工種)及用工要求;
(三)招用數量和工作期限;
(四)工資、福利待遇;
(五)錄用辦法。
大眾傳播媒介發布招用廣告的,其內容應經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審查,並報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張貼、刊登、播發虛假的招用廣告。第八條用人單位可以通過職業介紹機構或勞動力交流洽談會招用勞動者,也可通過其他方式招用。
用人單位委託職業介紹機構招用的,應出具書面委託書。第九條用人單位不得招用下列勞動者:
(一)未滿十六周歲的;
(二)未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下崗職工除外);
(三)未領取《求職證》或《失業證》(《下崗證》)的。
法律、法規對招用勞動者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安全生產教育。
選擇實行國家職業資格標准工作崗位的勞動者,必須具有相應的從業資格,持證上崗。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優先招用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兼顧城區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
用人單位的用工情況應按月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收取報名費、培訓費和保證金(押金)等費用,不得扣留各種身份證件。第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必須依法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第三章職業介紹機構與中介服務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發展多種類型的職業介紹機構,提供就業服務。
申辦職業介紹機構,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規范的機構名稱;
(二)明確的章程、業務范圍和財務制度;
(三)不少於五萬元的開辦資金;
(四)開展職業介紹活動所必須的固定場所和設施;
(五)兩名以上有從業資格、熟悉勞動法規、政策的專職人員。第十五條開辦職業介紹機構,必須經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批准,領取《職業介紹許可證》。經營性職業介紹機構應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
勞動行政部門對於開辦職業介紹機構的申請,應在收到申報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第十六條職業介紹機構必須在《職業介紹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展職業介紹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借、倒賣、偽造由省勞動行政部門統一印製的《職業介紹許可證》。
職業介紹機構變更或終止,應提前三十日向原批准開辦的勞動行政部門和注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或終止手續。第十七條職業介紹機構可以為勞動力供需雙方提供下列服務:
(一)為勞動者進行求職登記,推薦用人單位;
(二)接受用人單位的書面委託,介紹求職者;
(三)組織、指導勞動力供需雙方洽談;
(四)收集、發布勞動力供需信息,為勞動力供需雙方提供勞動法規、政策咨詢;
(五)指導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各級人民政府開辦的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應當開設專門服務窗口,對持有《下崗證》的職工實行免費服務。

⑥ 南昌市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勞動者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維護勞動力市場秩序,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勞動力市場是指勞動力供求雙方相互選擇、自動配置的勞動就業和人才交流市場。第三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通過勞動力市場的擇業求職、招用人員以及從事有關職業介紹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在服從國家需要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持轉業、退伍軍人,大中專院校、技工學校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擇業求職。第五條勞動力市場必須遵循自主用人、自由擇業、平等競爭、公正服務的原則,促進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雙向選擇和人才的合理流動。第六條市、縣(區)勞動人事行政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勞動力市場的主管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范圍,負責制訂本行政區域內勞動力市場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監督檢查有關勞動力市場法律、法規的施行,批准設立職業介紹機構和人才交流機構(以下統稱職業介紹機構),管理協調職業介紹機構的工作,指導職業介紹機構和進入勞動力市場的用人單位、勞動者依法活動,查處違法行為。第七條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財政、物價、稅務等部門和工會組織應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做好勞動力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職業介紹第八條人民政府應當發展職業介紹事業,為勞動者擇業求職和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提供服務。
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可以設立綜合性或專項性的職業介紹機構。
企業事業單位和行業管理部門可以設立以調劑本系統內部勞動力為主的行業性職業介紹機構。
社會團體可以設立與自己工作職能有關的職業介紹機構。第九條設立職業介紹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工作章程、業務范圍、財務制度和機構名稱;
(二)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和所必需的設施;
(三)有三名以上具有職業介紹業務知識和經驗的專職人員;
(四)有五萬元以上注冊資金。第十條凡要求設立職業介紹機構的部門、團體、單位,須持本條例第九條規定的有關資料和書面報告,向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申請,經批准並領取《職業介紹許可證》或《人才交流服務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方可從事職業介紹活動。《許可證》不得轉借、轉讓、塗改、倒賣、偽造。
企業事業單位、行業管理部門、社會團體設立職業介紹機構,還應當持《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第十一條凡需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設立職業介紹機構的,由當地縣級以上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按職責范圍負責審批、發證並年檢。第十二條職業介紹機構應當提供以下服務:
(一)收集、整理和發布勞動力供求信息和職業培訓信息;
(二)進行勞動就業、人才交流方面的法律、政策咨詢和指導;
(三)辦理擇業求職和招用人員登記,介紹用人單位,推薦勞動者;
(四)採取多種形式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接洽場所和條件;
(五)開展勞務承包、勞務輸出與引進活動;
(六)指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或聘用合同、進行同合鑒證、辦理社會保險手續。第十三條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其所設立的職業介紹機構開展下列活動:
(一)對本行政區域內勞動力供求狀況進行統計、分析和預測;
(二)建立本行政區域內職業介紹信息網路;
(三)接受用人單位或勞動者的委託,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管人事檔案;
(四)辦理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交流手續;
(五)審查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招用簡章。第十四條職業介紹機構根據職業介紹的需要,可以查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有關證件及其有關基本情況的資料。對不提供情況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拒絕介紹。第十五條職業介紹機構應當如實地向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介紹有關情況。第十六條職業介紹機構從事涉外職業介紹活動,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申報,經批准方可進行。第十七條職業介紹機構在職業介紹活動中,不得有以下行為:
(一)介紹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二)介紹女性勞動者和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法律、法規禁止其從事的職業;
(三)以暴力、脅迫或欺騙等方式進行職業介紹;
(四)其他侵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妨礙社會管理秩序的介紹活動。

⑦ 廈門失業證有效期為多長,急!

的確可以用很久,但是領錢好象有規定!
各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為加強對本市勞動力資源的規范管理,根據《福建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閩人大常[1998]19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戶籍制度改革,經研究決定,將原發放的《廈門市勞動就業手冊》(以下簡稱《手冊》)更名為《廈門市居民失業證》(以下簡稱《失業證》)。現就《失業證》發放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失業證》的發放對象
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願望、未辦理退休的本市居民可申請領取或換發《失業證》。具體對象為:
(一)企事業單位由就業轉為失業的勞動者。
(二)新增長的勞動力(含征地農轉非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
(三)退出部隊現役並按有關文件規定沒能安置到黨政群機關工作的人員。
(四)勞動年齡內、從未就業且自願辦理的人員和其他符合失業定義的人員。

二、換發和申請領取《失業證》的時間
(一)企事業單位的職工換發或申請領取《失業證》的時間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退工手續時。
(二)下崗失業人員換證的時間為重新就業前或其它需要時。
(三)其他符合條件的對象申請領取《失業證》的時間為:
1、國家公務員從黨政群機關退出並計劃到企事業單位就業或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時;
2、初、高中畢業生就業前或其它需要時;
3、大、中專畢業生半年後仍未就業時;
4、退出部隊現役的人員到企事業單位就業或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時。
見習或實習的在校生,不能申請領取《失業證》。

三、《失業證》的發證單位和辦證機構
申請領取或下崗失業人員換發《失業證》的發證單位為各區就業服務機構,辦證機構為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已有《手冊》並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正在辦理退工手續的人員換發《失業證》的發證單位和辦證機構為市、區就業服務機構。

四、申請領取或換發《失業證》的程序
(一)填寫《申請表》。
(二)提供《戶口簿》、身份證和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換證只需提供《手冊》,但《手冊》填寫的內容必須完整且清楚)。
(三)提供本人一寸免冠近照兩張。
(四)經審核錄入電腦後列印《失業證》,貼上持證人照片後加蓋發證單位公章和照片騎縫鋼印。

五、《失業證》發放管理及使用的有關規定
(一)《失業證》的主要內容為:持證人的個人基本情況、就業和失業登記記錄、審核發放失業保險金記錄、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情況記錄、職業技能鑒定情況記錄。所有登記及記錄(除審核發放失業保險金記錄外)必須通過就業管理信息系統軟體列印,禁止手工填寫。
(二)《失業證》全市聯網電腦統一辦理,一人一證並採用全市統一編號,編號為10位數,前4位為辦證時的年份,後6位為流水號,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戶口遷移時不需換證,但要到戶口所在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變更住址;就業時交就業單位保管,失業時個人持有。
(三)企事業單位在職職工換發或申領《失業證》的,由市、區就業服務機構在辦理退工手續時予以免費辦理;下崗失業人員需換證的由戶口所在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免費辦理;新增長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退出部隊現役的人員及其他符合失業定義的人員初次申領《失業證》的由戶口所在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培訓後辦理(區就業服務機構每周組織一次對新辦證人員的培訓)。《失業證》遺失的,應按規定登報聲明作廢後,到所在區就業服務機構重新辦證。
(四)下崗失業人員換證的,應保留並錄入最後一次就業登記和退工及失業登記記錄;初次辦證的,辦證時間即為失業登記時間。
(五)持有《失業證》的人員,連續半年沒有求職記錄的,就業管理信息系統將不統計為失業人員,但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將自動統計為失業人員。
(六)《手冊》由辦證機構負責收回,對其中有領取失業保險金記錄的應集中移交給社保經辦機構,以便將此記錄錄入電腦建立個人資料庫基礎檔案資料。退休人員的《失業證》由社保經辦機構負責放入個人檔案。

廈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二00四年六月三十日

發布部門:廈門市其他機構 發布日期:2004年06月30日 實施日期:2004年06月30日 (地方法規)

⑧ 廈門哪裡辦失業證,社保卡停保

給你一個具體的吧:
,辦理《廈門市居民失業證》
(一)《廈門市居民失業證》辦理程序:
本地居民到區勞動就業中心就業服務大廳提交戶口簿,畢業證書等原件及一寸近期免冠照片兩張,領取並填寫《廈門市居民失業證申領登記表》即可辦理.
(二)辦理《廈門市居民失業證》須提供的材料:
1,新版《居民戶口簿》原件;
2,一寸近期免冠照片兩張(彩黑均可);
3,最高學歷畢業證書原件;
4,填寫《廈門市居民失業證》申領登記表.
注:1,凡已辦理過《廈門市勞動就業手冊》的人員,辦理《廈門市居民失業證》時應將《廈門市勞動就業手冊》帶來核銷方可辦理;
2,丟失《廈門市勞動就業手冊》或《廈門市居民失業證》須補辦的人員,要先登報聲明作廢,登報一個月後,方予補辦;
3,非本市戶口不須辦證.
(三)辦理《廈門市居民失業證》的辦事依據:
福建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1998年5月29日福建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四)《廈門市居民失業證》辦理流程圖:
① 交驗證件:
到區勞動就業中心辦證廳交驗本人戶口簿,畢業證書原件及1寸照片2張
② 填寫表格:
領取並填寫《〈廈門市居民失業證〉申領登記表》
③ 交表辦證:
到區勞動就業中心辦證廳交表辦證(即辦即領)

* 註:見習或實習在校生,不能申請領取《失業證》
另外,你剛畢業,社保都沒繳納,哪來的社保卡,根本無停保的說法

⑨ 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發展和規范勞動力市場,促進就業,根據勞動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勞動者求職與就業、用人單位招用人員、各類職業介紹機構從事職業介紹活動,適用本規定。第三條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積極組織開展公共就業服務,促進發展多種類型職業介紹機構,為勞動者就業和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服務。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力市場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委託其所屬的就業服務機構,具體辦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力市場管理有關事務。第二章求職與就業第五條勞動者年滿16周歲,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願望,符合法律規定條件,可憑本人身份證件和接受教育、培訓的相關證明,通過職業介紹機構介紹或直接聯系用人單位等渠道求職。
勞動者就業前,應當接受必要的職業教育或職業培訓。城鎮初高中畢業生就業前應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第六條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要求的城鎮失業人員,應當進行失業登記。進行失業登記時,沒有就業經歷的失業人員,須持本人身份證件和證明原身份的有關證明;有就業經歷的失業人員,還須持原單位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
失業人員憑失業登記證明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就業扶持政策或按規定申領失業保險金。失業登記的具體程序和失業登記證明的樣式,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規定。第三章招用人員第七條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收、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第八條用人單位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自主招用人員:
(一)委託職業介紹機構;
(二)參加勞動力交流洽談活動;
(三)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刊播招用信息;
(四)利用互聯網進行網上招聘;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第九條用人單位委託職業介紹機構招用人員時,應當出示單位介紹信、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法人登記文件、招用人員簡章和經辦人身份證件。
招用人員簡章應包括用人單位基本情況、招用人數、職業工種、崗位要求、錄用條件、勞動報酬、福利待遇、勞動保護等內容。
用人單位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發布招用人員廣告,經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後,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用人單位應當接受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組織的空崗調查,並主動報告空崗情況。第十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時有下列行為:
(一)提供虛假招聘信息;
(二)招用無合法證件的人員;
(三)向求職者收取招聘費用;
(四)向被錄用人員收取保證金或抵押金;
(五)扣押被錄用人員的身份證等證件;
(六)以招用人員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或進行其他違法活動。第十一條用人單位在招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不適合從事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民族、種族、宗教信仰為由拒絕錄用或者提高錄用標准。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招用國家規定須持證上崗的技術工種人員,應按照《招用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規定》執行。第十三條用人單位跨省招用人員和招用外籍人員、港澳台人員,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招用人員後,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錄用備案手續,並為被錄用人員辦理就業登記。
用人單位與職工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後,應當於7日內到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備案手續。
錄用備案、就業登記和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備案的具體辦法,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規定。第四章職業介紹第十五條職業介紹機構分為非營利性職業介紹機構和營利性職業介紹機構。其中,非營利性職業介紹機構包括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和其他非營利性職業介紹機構。
本規定所稱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是指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辦,承擔公共就業服務職能的公益性服務機構。公共職業介紹機構使用全國統一標識。
本規定所稱其他非營利性職業介紹機構,是指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舉辦,從事非營利性職業介紹活動的服務機構。
本規定所稱營利性職業介紹機構,是指由法人、其他組織和公民個人舉辦,從事營利性職業介紹活動的服務機構。

⑩ 廈門市勞動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促進廈門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在廈門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規定。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第三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用人單位應當支持工會工作。第四條廈門市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市勞動工作。區勞動行政部門在許可權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第五條勞動就業實行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第六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遵循面向社會、公開招收、平等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第七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的計劃應報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對招用外來勞動者,實行總量調控,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留其身份證、暫住證、學歷(學位)證書或其他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不得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用工擔保。第九條職業介紹機構實行許可證制度,職業介紹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職業介紹許可證和上崗證由市勞動行政部門頒發。
職業介紹機構及其人員不得採取威脅或欺詐的手段進行職業介紹。第十條用人單位應公開招工信息,並通過勞動力市場公開招收或以勞動行政部門同意的其他形式招收。第十一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依法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訂立後,用人單位應於10日內報勞動行政部門備案。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勞動合同期限在6個月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5日;勞動合同期限在6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30日;勞動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0日。試用期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同一用人單位對同一勞動者只能試用一次。
在試用期內,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應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應提前3日通知勞動者。第十三條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約定終止條件。第十四條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准按《福建省勞動合同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執行。原勞動合同的有關約定高於法定標準的,從其約定。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構成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領取基本生活費滿12個月或停薪留職的,其經濟補償金按本市當年度最低工資標准計算。第十五條勞動合同期滿或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但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未經勞動能力鑒定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十六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書面提出意見,用人單位應予以書面答復。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勞動合同,工會有權要求重新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第十七條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原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出具其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職務、工資及參加社會保險等事項的證明。第十八條當事人應在勞動合同終止、解除後15日內辦妥有關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第十九條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用人單位應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前款規定的工時制度,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或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但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用人單位須根據前款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

熱點內容
法學類6 發布:2025-01-18 20:49:49 瀏覽:464
是法規的 發布:2025-01-18 20:32:31 瀏覽:795
婚姻法哺乳期多久 發布:2025-01-18 18:31:50 瀏覽:787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