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農專社條例

農專社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9-15 16:50:18

㈠ 山西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運行以及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扶持、服務等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將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隨著本級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增加。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為其提供指導和服務。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提供相應的便利和服務。第四條省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扶持、服務等工作。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扶持、服務等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服務工作。第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向農民專業合作社收取任何費用,不得以其他形式增加農民專業合作社負擔或者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變相增加農民負擔。第二章設立與運行第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中, 農民至少應當占成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
國有農場、牧場、林場、漁場等企業、事業單位中實行承包經營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職工,依法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城鎮居民,以及到農村任職的高等院校畢業生,創辦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農民成員計算比例。
鼓勵從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直接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和個人,創辦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第七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其預期收益以及其他能夠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用非貨幣財產出資的,由全體成員評估作價,但是不得用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第八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向所在地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設立登記,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登記事項變更或者解散、破產的,應當依法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第九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提供相應資料。第十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銷售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實行標准化生產。第十一條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采購和供應農業生產資料,統一加工、運輸、貯藏,統一技術指導和培訓,統一提供信息,統一銷售價格或者出售成員產品,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設置會計賬簿,按照國家規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建立成員賬戶,依法向本社成員分配盈餘。第十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在本社內開展信用合作和資金互助,為本社成員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提供資金支持,但不得對外吸納儲蓄、發放貸款。第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管理人員不得弄虛作假套取財政扶持項目資金,不得侵佔、挪用、私分農民專業合作社財產。第十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其成員之間發生糾紛時,應當依照章程和有關約定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向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申請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第三章扶持與服務第十六條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應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以下指導、扶持和服務:
(一)制定指導、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具體政策;
(二)提供有關政策咨詢和市場、技術等相關信息;
(三)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定章程;
(四)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
(五)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有關扶持項目;
(六)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典型示範和經驗交流活動;
(七)培訓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和財務人員;
(八)其他指導、扶持和服務的工作。

㈡ 江蘇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2021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鼓勵、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運行、促進發展、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第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開展以下一種或者多種業務:
(一)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使用;
(二)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及其他相關服務;
(三)農村民間工藝及製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經營等;
(四)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設施建設運營等服務。第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享有與其他市場主體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的綜合協調機制,統籌指導、協調、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和組織應當依據各自職責,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給予指導、扶持和服務。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職責做好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的相關工作。第六條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創新合作模式和機制,推動多種形式規模化經營,拓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內容和領域,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其成員的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服務帶動能力。第七條具備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黨內法規的規定成立黨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第八條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與長江三角洲區域省市建立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協作機制,開展農業生產、休閑農業、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等領域合作交流,推動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互認等協作體系。第二章組織運行第九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具備法定條件並依法登記,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取得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資格。未經依法登記,不得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登記事項變更的,應當依法申請變更登記。第十條登記機關和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應當依法提供便利化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信息應當依託全省大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共享給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和組織。第十一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的出資方式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經營權、林權等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的,由全體成員評估作價;經全體成員決定,可以委託評估機構評估作價。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應當依法制定,載明法定事項。
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和組織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參照示範章程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章程。第十三條鼓勵和支持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出資等方式,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民成員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在本社務工的權利。
鼓勵和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層供銷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業科學研究單位和農業科技服務組織等,以及以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為主要職業的農業從業人員,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的財政資金形成的經營性資產,符合規定的,可以以出資的方式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第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遵循入社自願、退社自由原則,成員結構應當符合法律規定。農民至少應當占成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計入農民成員比例:
(一)具有農村村民身份的;
(二)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
(三)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證明的。
非本省戶籍人員在本省設立、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符合前款情形之一,並在本省承租土地、水面等的,計入農民成員比例。
已遷入城鎮居住,但仍保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農村集體資產股權的居民,可以以農民身份設立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

㈢ 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

第一條為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社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設立、分立、合並、終止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從事同類或者相關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依據加入自願、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餘返還的原則,按照章程進行共同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的互助性經濟組織。第四條合作社依照本條例規定登記取得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合作社社員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作社承擔責任,合作社以其全部資產對合作社債務承擔責任。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合作社的合法財產和經營自主權。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合作社發展,在資金、稅收、科技、人才、用地、供水、供電、交通等方面制訂具體措施予以扶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合作社的指導、協調和服務工作。
工商、財政、稅務、金融、科技、交通、林業、海洋與漁業、供銷等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扶持、服務工作。第六條設立合作社,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社員七個以上;
(二)注冊資金五萬元以上;
(三)有社員共同制定的章程;
(四)有合作社名稱;
(五)有符合本條例規定的組織機構;
(六)有生產經營服務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服務條件。第七條合作社應當根據本條例規定製定章程。
合作社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
(二)住所;
(三)宗旨、原則;
(四)生產經營服務范圍;
(五)入社、退社、除名的規定;
(六)社員權利、義務;
(七)注冊資金、社員出資方式、出資額及退出、轉讓、繼承的規定;
(八)盈餘分配、債務承擔的規定;
(九)公積金、公益金、風險金的規定;
(十)組織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則;
(十一)法定代表人;
(十二)終止事由、清算辦法;
(十三)章程修改程序;
(十四)社員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前款所稱的住所是指合作社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會同工商等有關部門根據本條例制定合作社示範性章程。第八條設立合作社,應當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法人營業執照。營業執照的簽發日期為合作社的成立日期。第九條合作社申請登記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組建負責人簽名的登記申請書;
(二)合作社章程;
(三)驗資證明;
(四)組建負責人身份證明及社員名冊;
(五)股本結構及社員出資情況;
(六)住所的合法使用證明;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第十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登記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做出決定。對符合條件的,發給營業執照;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核准登記並給予書面說明。第十一條合作社名稱由區域、字型大小、產業類別和「合作社」字樣組成。第十二條組織和個人承認章程規定,履行章程規定的入社手續,即取得合作社社員資格。
社員退社應當提出書面申請,並按章程規定辦理退社手續。第十三條每個社員應當認購股金。社員之間可以自願聯合認購股金。
從事生產的社員認購股金應當占股金總額的一半以上。
單個社員或者社員聯合認購的股金最多不得超過股金總額的百分之二十。
社員認購股金可以貨幣出資,也可以實物、技術、土地承包經營權等作價出資。第十四條合作社社員(代表)大會是合作社的權力機構,依照本條例和章程規定行使職權。社員代表由社員民主選舉產生。
理事會是社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由社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社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成員不得少於三人,理事長為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監事會是合作社的監督機構。社員人數較少的合作社,可以只設一至二名監事。監事會(監事)由社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社員(代表)大會負責。

㈣ 太原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引導和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經營、扶持、服務、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把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第五條市、縣(市、區)農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的綜合指導、扶持、服務工作。

政府有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工作。第六條鄉(鎮)人民政府、涉農街道辦事處及村(居)民委員會應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發展和生產經營活動提供相應的便利和服務,並依法協助調解和處理生產經營中的矛盾糾紛。第七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開展評級創優活動,對示範帶動作用顯著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在支持、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第二章設立與運行第八條依法從事下列活動的,可以申請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種植業、養殖業;

(二)農產品銷售、加工、貯藏、運輸;

(三)農業生態休閑觀光和民俗旅遊;

(四)農民家庭手工業;

(五)農業機械作業服務;

(六)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及服務;

(七)農村資金互助;

(八)其他。第九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的條件,經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登記,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未經登記,不得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第十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依法制定章程。章程應當載明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事項。

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應當由全體社員參加的設立大會一致通過,並經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後生效。第十一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入社不設最低出資額限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不需要提供驗資證明。

農民在土地承包期內未改變土地用途的,可以用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預期收益作價出資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者設立相應的土地流轉合作社。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出資的,出資年限不得超過土地承包期剩餘年限。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主體為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有五名以上成員,其中農民至少應當占成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資格條件不受地域限制。農民可以跨區域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可以加入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鼓勵公民以及從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直接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依法參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第十三條兩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根據自願、平等的原則組成聯合社,參照本條例有關規定依法登記,並享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優惠政策。第三章規范與管理第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大會是本社的權力機構。成員大會每年召開不少於兩次。成員大會出席人數應當達到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

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理事會、監事會的,應當按照章程規定召開理事會、監事會會議。第十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成員大會的決議,可以對成員提供的技術、信息、購銷、商標使用許可等服務支付報酬。

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成員大會的決議向成員借款的,雙方應當訂立書面借款合同。

前兩款發生的費用可以在合作社經營成本中列支。第十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依法建立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應當明確規定成員大會、理事長、理事、經理的財務許可權和職責,並經成員大會審議通過。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建立財會人員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許可權。

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設置專職會計人員,也可以委託會計服務機構代理記賬。

㈤ 天津市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條例

第一條為了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提高農民生產經營組織化水平,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農民為主體,以服務成員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由社員自願聯合成為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互助性經濟組織。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按照積極發展、逐步規范、強化扶持、提升素質的原則,支持農民、社會團體和企業等加入或者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社會各類組織和個人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供服務。第四條市和有農業的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指導服務體系,制定符合發展要求的扶持政策。第五條市和有農業的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的統籌協調、指導、扶持、服務等工作。

發展改革、科技、財政、市場與質量監督、稅務、商務、工業和信息化、國土房管、人力社保、水務、金融、交通等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給予指導、扶持和服務。第六條農民從事下列活動的,依法可以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種植、養殖、捕撈生產;

(二)農產品銷售、加工、貯藏和運輸;

(三)農業機械作業及維修服務;

(四)農業科技推廣服務;

(五)農村家庭手工業;

(六)農業休閑觀光和鄉村民俗文化旅遊;

(七)沼氣等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

(八)其他農業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第七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依法制定章程,規定出資、業務范圍、盈餘分配、入社退社等事項,並由全體設立人一致通過。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依法登記,取得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第八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章程規定,為其成員提供以下基本服務:

(一)組織采購種子、肥料、農葯等農業生產資料;

(二)按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准組織生產;

(三)組織開展生產技術培訓和提供市場信息;

(四)組織產品運輸、貯藏和銷售。第九條在本市承租土地、水面等從事農業生產的本市非農業戶籍人員、非本市戶籍人員,憑本人身份證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承租合同或者村民委員會出具的承租證明,可以申請加入、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並計入農民成員比例。第十條農民可以跨區域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可以加入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第十一條鼓勵下列單位和個人作為發起人,依法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農業科學研究單位和農業技術服務組織;

(二)村集體經濟組織;

(三)基層供銷合作社;

(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

(五)農業科技人員;

(六)致力於農業發展的其他組織和人員。

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單位,不得領辦創辦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應當按照章程規定履行出資義務。

以貨幣出資的,其出資額由農民專業合作社記入成員賬戶。

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的,其出資額由成員大會評估作價後記入成員賬戶。第十三條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組織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為主要出資方式,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經營。第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盈餘分配辦法,由其章程規定。

按照成員與本社交易量(額)分配的,返還比例不得低於可分配盈餘的百分之六十。理事長及主要管理人員可以按照本社年度經營狀況及其貢獻情況,由成員大會(成員代表大會)決定其分配額或者適當提高其分配額。

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為主要出資方式,實行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經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其他與成員沒有產品或者服務交易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按照成員出資比例分配盈餘。第十五條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開展合作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按照平等、自願原則組建聯合社,依法登記,享受農民專業合作社相關支持政策。

㈥ 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維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依法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以農民為主體,以服務成員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堅持入社自願、退社自由,成員地位平等,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登記、生產經營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指導、服務等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權益保護納入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范圍。任何單位和組織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向農民專業合作社收取任何費用,不得以其他形式增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擔或者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變相增加農民的負擔。第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不得侵犯成員合法權益。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要組織形式,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制定扶持措施,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服務,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有序、健康發展。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以下統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有關組織,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據各自職責,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給予指導、扶持和服務。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提供指導和服務。

村(居)民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提供相應的便利和服務。第二章設立和登記第八條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從事下列活動,自願聯合的,可以申請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種植業、林果業、畜禽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捕撈業生產;

(二)農產品銷售、加工、貯藏和運輸;

(三)農村公共供水服務;

(四)農業機械作業及維修服務;

(五)農業科技推廣服務;

(六)農村家庭手工業;

(七)農業休閑觀光和鄉村民俗旅遊;

(八)沼氣等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

(九)其他農業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第九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取得法人資格。未經依法登記,不得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人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文件並對其真實性負責。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申請人提供的文件依法進行審查,申請人提交的登記申請材料齊全並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給予登記。第十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依法制定章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並遵守章程的規定。

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應當由全體設立人一致通過。第十一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土地承包經營權、知識產權以及其他能夠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成員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由全體成員評估作價或者決定評估作價方式。

成員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

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應當載明成員的出資方式、出資額。成員應當按照章程規定出資,出資額計入該成員賬戶。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對由成員出資、公積金、國家財政直接補助、他人捐贈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資產所形成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並以上述財產對債務承擔責任。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以其賬戶內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為限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責任。

㈦ 黑龍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2018修正)

第一條為了引導和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推動現代農業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建、經營、管理、扶持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

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登記、組織、管理、章程、收益分配、合立、分並、加入、退出、解散、清算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本條例有關農民的規定,適用於國有農場、牧場、林場、漁場等企業事業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職工。第三條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的綜合指導、扶持、服務,其所屬的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農村經濟管理機構)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林業、水利、畜牧獸醫等部門、農業機械管理機構和供銷合作社、科協等組織依據各自職責,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的培育、指導、扶持、服務工作。

縣級以上工商、財政、稅務、科技、國土資源、交通、質量技術監督、商務、糧食、金融管理等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有關的指導、扶持、服務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統籌協調,組織有關部門通過產業政策、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和金融、科技、人才扶持等措施,引導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村民委員會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建、發展以及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便利和服務,並依法協助調解和處理生產經營糾紛。第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資格條件不受地域限制。農民可以到異地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可以加入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已轉為城鎮戶口但依法享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居民,經出具土地承包合同或者證書,可以以農民身份申請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第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不設最低出資額限制。成員可以用貨幣或者能夠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用非貨幣財產出資的,由全體成員評估作價,不需要提供驗資證明。

農民在土地承包期內未改變土地用途的,可以用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預期收益作價出資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

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其成員投保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商業性農業保險,以降低其出資風險。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支持和引導具備條件的農民專業協會、農民股份合作企業等其他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依法登記注冊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第八條兩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根據自願、平等的原則組成聯合社,並享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優惠政策。第九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依法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記錄、檢測以及包裝、附加標識等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第十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實行社務公開,每年定期向本社成員公布經營和財務狀況,接受本社成員的監督。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對其經營狀況進行年度核算,其當年可分配盈餘部分應當向合作社成員分配,並將調整後的成員權益變動表向全體成員公布。第十一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按照章程規定可以轉讓其賬戶內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章程未作規定的,經理事會審核或者成員大會討論同意,可以轉讓給本社其他成員。

農民專業合作社接受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和他人捐贈形成的財產平均量化到成員的份額,不得轉讓。第十二條各級農村經濟管理機構應當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輔導,並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會計管理和審計工作。

各級有關部門和農村經濟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國家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設備和設施的監督,確保其使用效益。第十三條各級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獸醫等部門,農業機械管理機構和供銷合作社、科協等組織,應當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人及成員接受相關產業政策、法律知識、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知識等培訓,提高其自身素質。

㈧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頒布施行《福建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的公告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生產經營以及相關的管理、扶持、服務等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以農民為主體,遵循入社自願、退社自由,成員地位平等、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引導、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並將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居)民委員會應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發展以及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便利和服務,並依法協助調解和處理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糾紛。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的綜合指導、扶持、服務。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和有關組織,應當依據各自職責,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給予指導、扶持和服務。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在發展現代農業和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顯著作用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帶頭人,以及在指導、扶持、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七條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與其他國家和台灣地區有關組織的交流合作,借鑒管理經驗,引進優良品種,學習先進技術,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水平。第二章設立與運行第八條從事下列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的,可以申請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種植業、林業;
(二)養殖業、捕撈業;
(三)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和農產品銷售、加工、貯藏、運輸;
(四)農業休閑觀光和鄉村旅遊、森林生態旅遊;
(五)農業機械作業及維修服務;
(六)農業科技推廣服務;
(七)農業灌溉服務;
(八)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治服務;
(九)依法開展的其他互助性生產經營服務活動。鼓勵申請人根據國家規定和實際需要創新合作社形式,拓展生產經營服務領域。第九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取得法人資格。未經依法登記的,不得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人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法律、法規規定的登記申請材料,並對其真實性負責。農民專業合作社領取營業執照後,應當向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第十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海域使用權等能夠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出資的,出資年限不得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的剩餘年限,不得改變出資土地的所有權性質和農業用途。以海域使用權出資的,出資期限不得超過海域使用權剩餘期限,且不得改變該海域用途。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應當載明成員的出資方式、出資額。成員應當按照章程規定出資,出資額計入該成員賬戶。第十一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資格條件不受地域限制。農民可以到異地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可以加入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遷入城鎮居住但仍保留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海域使用權的居民,設立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按照農民身份對待,其成員身份證明為居民身份證、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林權證、海域使用權證或者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身份證明。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國有農場、林場、漁場、良種場等單位的職工,設立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憑家庭承包經營權證、林權證、海域使用權證、養殖證、捕撈許可證和職工單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身份證明,按照農民成員身份計算比例。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依法開展以下活動:
(一)召開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實行民主管理;
(二)為成員提供生產經營設施和相關服務;
(三)向成員分配盈餘;
(四)定期公開生產經營、財務管理等情況,接受成員的監督;
(五)章程規定的其他活動。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配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做好對國家財政直接補助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每年定期向登記機關報送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度報告書,並對年報信息的真實性負責。

㈨ 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確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資格,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變更和注銷,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本條例的規定辦理登記。
申請辦理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第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登記機關依法登記,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以下簡稱營業執照),取得法人資格。未經依法登記,不得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第四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機關。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工作。
農民專業合作社由所在地的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
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對規模較大或者跨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管轄做出特別規定。第二章登記事項第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事項包括:
(一)名稱;
(二)住所;
(三)成員出資總額;
(四)業務范圍;
(五)法定代表人姓名。第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名稱應當含有「專業合作社」字樣,並符合國家有關企業名稱登記管理的規定。第七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住所是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第八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等能夠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成員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由全體成員評估作價。成員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
成員的出資額以及出資總額應當以人民幣表示。成員出資額之和為成員出資總額。第九條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業務范圍可以有農業生產資料購買,農產品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由其章程規定。第十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第三章設立登記第十一條申請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由全體設立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委託的代理人向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設立登記申請書;
(二)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設立大會紀要;
(三)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章程;
(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職文件和身份證明;
(五)載明成員的姓名或者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以及成員出資總額,並經全體出資成員簽名、蓋章予以確認的出資清單;
(六)載明成員的姓名或者名稱、公民身份號碼或者登記證書號碼和住所的成員名冊,以及成員身份證明;
(七)能夠證明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其住所享有使用權的住所使用證明;
(八)全體設立人指定代表或者委託代理人的證明。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有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的,應當提交有關批准文件。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含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以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內容的,登記機關應當要求農民專業合作社做相應修改。第十三條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以及從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直接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能夠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的服務,承認並遵守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規定的入社手續的,可以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單位不得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第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有5名以上的成員,其中農民至少應當占成員總數的80%。
成員總數20人以下的,可以有1個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成員;成員總數超過20人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成員不得超過成員總數的5%。第十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為農民的,成員身份證明為農業人口戶口簿;無農業人口戶口簿的,成員身份證明為居民身份證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身份證明。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不屬於農民的,成員身份證明為居民身份證。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為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的,成員身份證明為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其他登記證書。

熱點內容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