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殘聯修改後規章制度

殘聯修改後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9-15 19:44:16

㈠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2012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四川省行政區域內殘疾人的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文化生活、社會福利、無障礙環境等權益保障工作,適用本實施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殘疾人事業工作,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做好殘疾人事業工作,研究解決殘疾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配備專(兼)職人員做好殘疾人服務工作。第四條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或者行業要求做好殘疾人工作。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大眾傳播媒體應當加強宣傳殘疾人保障的法律、法規,宣傳殘疾人自立自強和扶殘助殘先進事跡,形成全社會尊重殘疾人的風尚。第五條制定涉及殘疾人權益保障事業工作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或者政策規劃以及開展其他重大工作事項,應當聽取殘疾人組織和殘疾人代表的意見。第六條地方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代表殘疾人的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團結教育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
地方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依照法律、法規、章程或者接受政府委託,開展殘疾人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事業。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事業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逐步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經費的投入,建立健全穩定增長的殘疾人事業經費保障機制。
地方各級體育彩票公益金留本級使用的資金按照8%以上的比例用於發展殘疾人體育事業,社會福利彩票公益金留本級使用的資金按照不低於10%的比例用於發展殘疾人福利事業,資金使用依法接受審計和監督。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和個人為殘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為殘疾人服務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第二章康復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康復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並將符合規定的殘疾人基本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范圍。第九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根據需要建立公益性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並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管理。第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和指導城鄉社區服務組織、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殘疾人組織、殘疾人福利企業事業單位、殘疾人家庭和其他社會力量,建立健全以社區康復為基礎、康復機構為骨幹、殘疾人家庭為依託的殘疾人康復服務網路,保障殘疾人享有康復服務的權利。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制度,優先開展0至6周歲殘疾兒童搶救性治療和康復項目,提供包括早期篩查、康復指導、醫療康復、輔助器具適配和康復訓練等內容的搶救性康復服務。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符合條件的城鄉貧困殘疾人納入醫療救助范圍,逐步提高救助標准;對貧困殘疾人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渠道無法解決的康復費用予以補助;對貧困殘疾人康復器械、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相關規定給予補貼。第三章教育第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教育納入全民教育總體規劃和教育發展評價考核體系,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開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全面實施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逐步發展殘疾人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重視發展殘疾人職業技術教育。確保殘疾人義務教育與學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對接。第十四條人口30萬以上的縣(市、區)應當建設一所獨立的特殊教育學校;不足30萬人口的縣(市、區),在市州范圍內統籌建設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對不適應在普通教育學校特教班或者隨班就讀學習的殘疾人實施特殊義務教育。對具有在普通教育學校接受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可在普通教育學校附設特殊教育班或者隨班就讀。

㈡ 縣里的殘聯主席,是什麼級別的官

殘聯主席屬於一級幹部。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於1988年3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它是在中國盲人聾人協會(1953年成立)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1984年成立)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

省殘聯設有執行理事會,這是殘聯的日常辦事機構管理機構一把手是理事長,正廳級,一般設三四名副理事長,副廳級。殘聯主席團大會,一般換屆或者重大事件才會開,主席團成員基本都是兼職。


(2)殘聯修改後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文化傳統

一、會徽中心圖形由"殘疾人"三字的漢語拼音縮寫CJR組成,表示殘疾人,與國際上通用的殘疾人標志相近,使人一看便知是代表殘疾人。

二、會徽外形是中國人民喜愛的梅花,既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又象徵殘疾人頑強拼搏的品格和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進取精神。翠綠的底色象徵著頑強的生命力;梅花盛開,寓意殘疾人事業的春天,代表中國殘疾人及其親屬的希望。

三、梅花以五個相互連接的人字組成象徵殘疾人團結攜手,生活在友愛、互助的社會之中,得到理解和尊重;象徵全國人民共舉人道主義旗幟,和殘疾人一起組成親密無間的整體。

四、會徽的中心圖形和邊線採用金色,象徵殘疾人生活在社會主義祖國,沐浴黨的陽光,象徵中國殘疾人事業生機蓬勃,欣欣向榮。

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徽章,正面採用會徽圖案,背面標示"中國殘聯"字樣。

文化精神

弘揚人道主義思想,發展殘疾人事業,促進殘疾人平等、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

㈢ 國家有關殘疾車的管理

殘疾車是屬於機動車,殘疾人駕駛殘疾車需要駕駛證及掛牌照.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公安部建設部
勞動部民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關於加強對殘疾人專用機動車運營管理的通知
([1995]殘聯發字第6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殘疾人聯合會、公安廳(局)、建設廳(局)、勞動廳(局)、民政廳(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年來,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較快,但由於歷史原因,城鎮殘疾人就業率仍遠低於社會平均就業率,約有50%的殘疾人無業,且社會福利不可能完全解決廣大殘疾人的生活保障問題,一些地方為多渠道解決殘疾人就業和生活問題,有條件地允許部分無業、生活困難的殘疾人駕駛專用機動車從事運營,以維持生計。但目前殘疾人專用機動車運營情況較為混亂,對從事運營的人員、車輛管理不善,非殘疾人駕駛殘疾人專用機動車運營、無牌無證運營等問題突出。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殘疾人人身安全,維護正常交通秩序,加強對殘疾人專用機動車運營的控制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殘疾人專用機動車是下肢殘疾人的代步工具,原則上不應用於運營,建議各地政府、社會各界更廣泛地為殘疾人開辟其它就業渠道,以解決殘疾人生計問題。但鑒於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和當前殘疾人的實際情況,從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對殘疾人駕駛專用機動車運營問題,在目前安排殘疾人就業確有困難的城市,可作為過渡性措施,本著「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嚴格管理,適當放開」的原則,由殘疾人聯合會會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公共交通客運管理部門提出具體方案,報當地政府批准後執行。在允許運營的區域,應控制運營的殘疾人專用機動車總數。
二、非殘疾人和未經批準的殘疾人不準駕駛殘疾人專用機動車運營。
三、從事運營的殘疾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依據《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准》確定為下肢殘疾人,年齡在18-50周歲,雙眼視力在0.7以上(含矯正視力),無紅、綠色盲,雙耳聽力正常,心、肺、血壓、精神、上肢正常;
(二)經區(縣)民政局或區(縣)殘疾人聯合會和勞動局審核確屬無業或生活困難者。
四、從事運營的殘疾人專用機動車,必須是指定生產的專用機動車。其各項技術指標必須符合國家標准和公安部門的有關規定。禁止用擅自改裝的殘疾人專用機動車從事運營。
五、從事運營的殘疾人。應先向所在地殘疾人聯合會提出申請,經核准,由本人辦理以下手續:
(一)經過交通規則、駕駛技術培訓,取得駕駛資格,由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發給證件;
(二)車輛檢驗合格,並辦理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和車上人員責任保險,領取行駛證和號牌;
(三)向公共交通客運管理部門申報有關事項,經審查符合規定,發給批准證書;
(四)向所在區(縣)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出運營申請,經核准發給營業執照。
六、從事運營的殘疾人應當嚴格遵守下列規定:
(一)服從公安、公共交通客運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檢查;
(二)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和車輛保養制度;
(三)不得將殘疾人專用機動車轉讓給他人運營;
(四)在車輛上懸掛明顯的運營標志(標志樣式由各地公共交通客運管理部門自定);
(五)只准載運一人;
(六)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寬度左右不得超出車身,長度前端不得超過駕駛座,後端不得超出車身20厘米以上,重量不得超過100千克;
(七)不得人貨混載;
(八)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
七、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殘疾人專用機動車運營車輛的管理,對嚴重交通違章行為,可以並處弔扣駕駛證。對非殘疾人駕駛殘疾人專用機動車從事運營的和殘疾人未經批准從事運營的,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公共交通客運管理部門應予堅決取締,並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車輛和非法所得。
八、各級殘疾人聯合會對從事運營的殘疾人要加強組織管理,加強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並配合有關部門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駕駛人員素質;積極協助管理部門妥善處理運營中發生的交通事故等問題。
九、各地接本通知後,請結合當地情況認真貫徹落實,並可制定具體管理規定。

㈣ 廣東省社會救助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社會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及其走失人員救助等社會救助工作適用本條例。
法律、法規對社會救助制度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社會救助制度堅持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社會救助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社會救助工作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救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協調機制,整合優化社會救助資源,完善社會救助資金、物資保障機制,將政府安排的社會救助資金和社會救助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統籌本行政區域內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衛生健康、教育、應急管理、醫療保障、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相應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
前兩款所列行政部門統稱社會救助管理部門。第六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受理社會救助申請、調查審核,具體工作由其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承擔。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有關社會救助工作。第七條社會救助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分賬核算,專款專用,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擠占挪用。社會救助資金的支付,按照財政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規劃,建立健全社會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社會救助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管理社會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並加強與其他社會救助管理部門的協作配合,整合聯通社會救助信息,規范系統的查詢、錄入和訪問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和其他社會救助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相關社會救助信息的收集、分類、編輯、錄入、核對、更新和保存。第九條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紅十字會、慈善組織根據職責或者章程參與社會救助,開展社會幫扶活動。
鼓勵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社會救助。第十條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社會救助活動和有關社會救助的法律、法規、政策。第二章最低生活保障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省戶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城鄉低保)標准,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每年根據各地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人均財力等因素,分區域制定城鄉低保標准和城鄉低保補差水平最低標准。
省城鄉低保標准和城鄉低保補差水平最低標准公布一個月內,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並公布本行政區域城鄉低保標准和城鄉低保補差水平最低標准。第十三條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包括:
(一)配偶;
(二)父母和未成年子女;
(三)已成年但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以下學歷教育的成年子女;
(四)其他具有法定贍養、扶養、撫養義務關系並長期共同居住的人員。
下列人員不計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
(一)連續三年以上(含三年)脫離家庭獨立生活的宗教教職人員;
(二)在監獄內服刑的人員;
(三)戶籍管理部門登記在同一戶口簿中,但與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人無法定贍養、扶養、撫養義務關系的人員。第十四條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應當以家庭為單位,由申請人攜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戶口本、身份證等證件原件,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書面申報人口狀況、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並簽署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
家庭成員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家庭任一成員的戶籍所在地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
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脫離家庭在宗教場所居住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生活困難的宗教教職人員,父母不能履行撫養義務的兒童,可以單獨提出申請。

㈤ 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2012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依法享有社會保障、康復、教育、就業、文化生活等政策優惠和福利待遇。

尊重、關愛、扶助殘疾人,依法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第三條發展殘疾人事業,應當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國家扶持、市場推動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殘疾人事業的領導,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促進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殘疾人工作。第五條殘疾人事業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並隨著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增長逐步增加。

各級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存部分,每年應當按照不低於百分之十的比例用於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救助等福利事業。各級體育彩票公益金地方留存部分,每年應當按照不低於百分之五的比例用於發展殘疾人體育事業。

財政、審計等部門應當加強對殘疾人事業經費、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社會捐贈等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殘疾人工作,研究解決殘疾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監督檢查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的實施。第七條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代表殘疾人的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團結教育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依照法律、法規、章程或者接受政府委託,開展殘疾人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事業。

縣以上殘疾人聯合會承擔本級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社區、村(居)民委員會和殘疾人較多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確定相應人員負責殘疾人工作。第八條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中應當有一定比例的殘疾人。

殘疾人較多的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應當有殘疾職工代表。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殘疾預防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殘疾預防體系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機制,宣傳、普及母嬰保健和預防殘疾的知識,強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交通安全、環境污染防護措施,預防殘疾的發生,減輕殘疾程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殘疾人聯合會應當建立殘疾人狀況監測網路和殘疾報告制度,定期統計調查、分析本行政區域內殘疾人狀況,並適時向社會通報。第十條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為殘疾人服務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顯著成績的殘疾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社會保障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殘疾人的特殊困難和需求,採取下列措施,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一)對符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應保盡保;(二)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或者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單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全額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三)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重度殘疾人,一戶多殘或者老殘一體等特殊困難家庭的殘疾人,在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礎上,定期給予生活補助;(四)對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優先納入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范圍;(五)對因重大疾病、災害、就學等造成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家庭,優先給予特別救助;(六)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納入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范圍,優先實施危房改造;(七)對符合條件的城市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優先納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圍;(八)其他救助措施。第十二條殘疾人應當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各級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殘疾人家庭應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第十三條殘疾職工所在單位應當依法為殘疾職工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職工,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的補貼。

鼓勵用人單位為殘疾職工辦理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為殘疾人服務的保險產品和業務。

㈥ 青島市殘疾人保障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歧視殘疾人。
全社會應當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鼓勵組織和個人為殘疾人提供慈善捐贈和服務。第三條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將殘疾人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
有關部門應當將社會福利彩票的本級留成公益金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安排用於殘疾人事業,將體育彩票的本級留成公益金按照規定安排用於殘疾人體育事業。第四條市、區(市)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殘疾人工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同級殘疾人聯合會負責。第五條殘疾人聯合會依照法律、法規、規章以及章程,或者接受人民政府委託,開展殘疾人工作,參與與殘疾人事業有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指導、管理本地區各類殘疾人群眾組織,動員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事業。
殘疾人專門協會代表本類別殘疾人的利益,針對自身特點開展群眾性工作。第六條殘疾人的監護人、扶養人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扶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殘疾人。
殘疾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履行應盡的義務,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第七條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殘疾人口狀況統計分析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第八條市、區(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做出顯著成績的殘疾人,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為殘疾人服務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以下簡稱殘疾人證)是殘疾人享受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服務的重要憑證。
對自願申請並經具備規定條件的醫療機構鑒定符合殘疾標準的殘疾人,區(市)殘疾人聯合會應當為其辦理殘疾人證。殘疾人免交殘疾鑒定費和殘疾人證工本費,所需費用由區(市)財政負擔。
禁止偽造、變造、轉借、買賣殘疾人證,禁止使用偽造、變造的殘疾人證或者冒用他人殘疾人證。第二章預防與康復第十條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和實施殘疾預防行動計劃,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預防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應急處理和醫療急救等機制。第十一條衛生計生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宣傳、普及母嬰保健和預防殘疾的知識,組織計劃生育服務機構、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免費婚前、孕前檢查和孕產期保健等服務。第十二條衛生計生部門、殘疾人聯合會應當組織開展新生兒殘疾篩查、診斷、評估、監測工作,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檔案和資料庫。第十三條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以社區康復為基礎、康復機構為骨幹、殘疾人家庭為依託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
市、區(市)應當至少建設一處符合標准要求的殘疾人綜合康復機構,承擔服務示範和科研培訓職能。社區規劃建設應當統籌安排殘疾人康復場所或者在社區醫療服務機構中設立殘疾人康復場所。衛生計生部門應當指導醫療機構設立康復醫學科室、康復室(站)。
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殘疾人康復、托養服務機構,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購買服務、發放補貼等方式予以扶持。康復、托養服務機構納入社會福利機構范圍,按照國家規定享受有關稅費減免。第十四條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按照規定納入社會醫療保險范圍,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調整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所需費用的支付范圍和標准。
建立殘疾人康復救助制度,優先實施殘疾兒童少年搶救性治療和康復;對殘疾人適配輔助器具給予救助與補貼,為生活困難殘疾人免費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對生活困難的重度殘疾人在享受社會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後的個人自負醫療費用,按照規定給予救助。第十五條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將重度精神殘疾人和生活困難的精神殘疾人納入免費定期服葯范圍,並按照規定對其住院醫療費用給予救助。
有條件的社區康復機構應當對需要康復的精神障礙患者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康復訓練。醫療機構應當為社區康復機構提供有關精神障礙康復的技術指導和支持。

㈦ 廣州市殘疾人權益保障條例(2015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維護和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殘疾人事業發展應當與本市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市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完善扶助殘疾人的優惠政策,不斷提高殘疾人權益保障水平。第三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轄區內的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並且組織實施。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事業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根據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逐步增加。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殘疾人工作的機構應當組織、協調、指導、督促同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做好殘疾人權益保障工作。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民政、財政、衛生、教育、勞動保障、文化、體育、工商、建設、規劃、國土房管、市政、公安、交通、司法行政、人事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能,依法履行維護和保障殘疾人權益的職責。第六條各級殘疾人聯合會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有關殘疾人事業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開展殘疾預防和殘疾康復知識的宣傳教育;
(二)協助各級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和實施有關殘疾人事業的政策、規劃、計劃;
(三)承擔同級人民政府委託的殘疾人權益保障工作;
(四)依照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監督檢查各有關單位和個人履行殘疾人權益保障義務的情況,並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
(五)指導、管理本地區各類殘疾人組織和殘疾人服務機構,推進社區殘疾人權益保障工作;
(六)聯系、教育本地區的殘疾人,依法扶助殘疾人,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為殘疾人服務;
(七)動員社會力量,扶持和發展殘疾人事業;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七條市殘疾人聯合會應當會同發展改革、規劃、衛生、教育、勞動保障、民政、財政等部門編制為殘疾人服務的康復、教育、勞動就業等建設項目的規劃,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納入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殘疾人權益保障及其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
廣播、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應當安排殘疾人事業方面的公益宣傳內容。第九條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贈財產,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捐贈財產的使用和管理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的規定。第十條政府對社會力量舉辦的殘疾人供養、托養、康復、教育等機構給予政策優惠和扶持,並且可以通過向其購買服務的方式扶助殘疾人。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截留、侵佔和私分用於殘疾人事業的資金和物品。第十二條市殘疾人聯合會根據國務院制定的殘疾人評定標准核發殘疾人證。
貧困殘疾人申請殘疾人證的,免交評定費。
持有市殘疾人聯合會核發的殘疾人證的殘疾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本市對殘疾人的各項優惠待遇。第十三條本市實行殘疾兒童首報登記制度。民政、教育、衛生、公安等部門和殘疾人聯合會應當按照市人民政府關於殘疾兒童首報登記管理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殘疾兒童登記工作。第二章康復與醫療第十四條殘疾人在政府舉辦的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進行康復醫療和康復訓練的,按照有關規定減免費用,其中貧困家庭的殘疾兒童在政府舉辦的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接受康復訓練的,免交康復訓練費。第十五條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殘疾人聯合會應當採取措施幫助殘疾人接受康復醫療和康復訓練,對殘疾孤兒、家庭經濟困難的學齡前殘疾兒童和貧困殘疾人實施康復救助。第十六條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為殘疾人就醫提供幫助,給予殘疾人優先掛號、就診、取葯的照顧。
貧困殘疾人在區以上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就醫的,免收普通掛號費,減收百分之二十的床位費、檢查費、手術費;在鎮衛生院就醫的,免收掛號費。第十七條未經殘疾人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披露、傳播殘疾人的醫療資料、康復資料或者其他個人隱私,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八條殘疾人康復醫療的有關項目按照規定納入社會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范圍。
殘疾人繳納社會醫療保險或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用確有困難的,當地民政部門按照規定給予補助。

㈧ 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2012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殘疾人保障工作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適用本辦法。第三條發展殘疾人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採取措施,完善制度,保障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

鼓勵組織和個人為殘疾人提供志願服務。第四條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禁止侮辱、侵害殘疾人。禁止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殘疾人人格。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制止、檢舉歧視殘疾人和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殘疾人工作的領導,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將殘疾人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隨著本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而增加,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

依法設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發展殘疾人事業依法募集資金。基金會財產的使用和管理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各級社會福利彩票公益金中的本級留成公益金,應當安排不低於百分之十五的比例用於殘疾人事業;各級體育彩票公益金中的本級留成公益金,應當安排一定比例用於殘疾人體育事業。

有關單位應當每年向社會公布殘疾人福利資金和用於殘疾人事業的彩票公益金使用情況,並依法接受財政部門、審計機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殘疾人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殘疾人事業的工作,其日常工作由同級殘疾人聯合會承擔。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密切聯系殘疾人,聽取殘疾人的意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殘疾人工作。第七條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代表殘疾人的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團結教育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

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章程或者接受人民政府委託,開展殘疾人工作,參與與殘疾人事業有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指導、管理本地區各類殘疾人群眾組織,動員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事業。

殘疾人專門協會代表本類別殘疾人的利益,反映其精神和物質需求,針對自身特點開展群眾性工作。

殘疾人工作者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努力為殘疾人服務。第八條在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中,應當充分保障殘疾人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殘疾人較多的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應當有殘疾職工代表。第九條制定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公共政策,涉及殘疾人權益和殘疾人事業重大問題的,應當聽取殘疾人組織、殘疾人的意見和建議。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在開展涉及殘疾人權益工作的監督、檢查、驗收時,應當吸收殘疾人組織參加。第十條禁止強迫殘疾人勞動或者組織、脅迫、誘騙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和乞討。第十一條殘疾人的扶養人必須對殘疾人履行扶養義務。

殘疾人的監護人必須履行監護職責,尊重被監護人的意願,維護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

殘疾人的親屬、監護人應當幫助殘疾人實現醫療救治、康復訓練、教育培訓、勞動就業、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鼓勵和幫助殘疾人增強自立能力。

禁止對殘疾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隱藏、遺棄、隔離殘疾人。第十二條鼓勵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積極融入社會,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殘疾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履行應盡的義務,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以下簡稱殘疾人證)是殘疾人享受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服務的重要憑證,由縣(市、區)殘疾人聯合會核發。

申辦殘疾人證,免交殘疾鑒定費和工本費,所需經費由財政負擔。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做出顯著成績的殘疾人,對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為殘疾人服務做出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㈨ 山東省殘疾人就業辦法(2018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的勞動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國務院《殘疾人就業條例》和《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履行扶持殘疾人就業的責任和義務。第三條禁止用人單位在就業中歧視殘疾人。

殘疾人依法享有平等就業、自主擇業和平等獲取勞動報酬的權利。

殘疾人應當積極參加職業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就業創業能力,遵守用人單位的勞動紀律,恪守職業道德。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殘疾人就業工作的領導,將殘疾人就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制定優惠政策和扶持保護措施,多渠道籌措資金,為殘疾人就業創造條件。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殘疾人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殘疾人就業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民政、稅務、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按照職責,做好殘疾人就業工作。第六條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負責殘疾人就業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和監督工作。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殘疾人就業工作。第七條對在殘疾人就業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用人單位的責任第八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逐步建立按照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崗位預留制度,並提供適當的工種、崗位。

按照規定比例計算應當安排就業的殘疾人不足1人的,安排1人。用人單位跨省、市、縣(市、區)招用的殘疾人,應當計入所安排的殘疾人職工人數之內。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應當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第九條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年第一季度內向當地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報告本單位上年度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在職職工人數和本年度安排殘疾人就業的計劃。第十條政府和社會依法興辦的盲人按摩機構、工療機構和其他福利性單位(以下統稱「集中使用殘疾人的用人單位」),應當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第十一條用人單位在招用工作人員時,不得以殘疾為由拒絕接收、錄用符合崗位要求的殘疾人。

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應當帶頭執行按照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規定和逐步建立按照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崗位預留制度,新招考公務員、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者企業職工時,不得拒絕錄用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招用殘疾人職工,應當依法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並為其辦理社會保險;依法裁減人員,應當優先留用殘疾人職工或者其家庭成員;與殘疾人職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的,應當報告當地殘疾人聯合會備案。第十三條用人單位應當向殘疾人職工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並且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應當為殘疾人職工提供適合其身體狀況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不得以暴力、威脅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殘疾人勞動。第十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在晉職、晉級、職稱評定、勞動報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歧視殘疾人職工。第十六條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殘疾人職工的實際情況,對殘疾人職工免費進行上崗、在崗、轉崗等培訓。第十七條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措施,逐步建設和完善規范的無障礙設施,推進殘疾人信息交流無障礙工作,改善殘疾人的就業環境。第三章保障措施第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多形式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保障殘疾人就業。

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促進殘疾人就業提供捐助和服務。

鼓勵用人單位每年為在職殘疾人職工購買一份意外傷害保險。第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投資或者扶持開發的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公益性崗位,應當按照不低於用工總數10%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各級人民政府發展社會性服務、建立完善社區服務點,應當優先安排殘疾人就業。

鄉鎮、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專職幹事納入社會工作者隊伍,保障其工資、福利、社會保險待遇;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按照規定給予補貼,所需經費由財政負擔。

㈩ 縣殘聯的單位是干什麼的!殘聯主要在單位是做什麼

縣殘聯的主要職責和任務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殘疾人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指導全縣開展殘疾人工作,發展殘疾人事業;聽取殘疾人意見,反映殘疾人需求,代表殘疾人利益,維護殘疾人權益,為殘疾人服務;團結教育殘疾人遵紀守法,樂觀進取,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弘揚人道主義,宣傳殘疾人事業,動員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開展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扶貧、文體活動、用品用具供應、殘疾預防;承擔縣政府、殘工委日常工作和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具體工作領域:
主要包括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扶貧、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環境建設、社區殘疾人工作、組織建設、法制建設等。
⑴康復主要工作包括:完善社會化的康復服務體系,以社區和家庭為重點,廣泛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各類殘疾人康復訓練;針對殘疾人的迫切需要,實施重點康復工程,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為低視力殘疾者配用助視器、肢體殘疾矯治手術、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等;提供殘疾人特殊用品和輔助用具,幫助殘疾人補償功能,增強能力;廣泛宣傳、普及殘疾預防知識,提高公眾的科學和安全意識。
⑵教育主要工作包括:將殘疾兒童少年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實施普通教育,對不具備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實施特殊教育;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和教育,採取減免有關費用、提供助學金、動員社會力量等多種形式,資助貧困殘疾學生。
⑶勞動就業主要工作包括:依法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扶持殘疾人個體就業和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做好社會福利企業集中就業工作,扶持農村殘疾人參加生產勞動;健全和完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為殘疾人就業提供全面服務;做好《殘疾人證》發放、管理工作;依法收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並加強管理和使用。
⑷扶貧主要工作包括:將殘疾人扶貧納入政府扶貧計劃;開展殘疾人專項扶貧;推行小額信貸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扶貧方式;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幫、包、帶、扶。
⑸社會保障主要工作包括:將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范疇,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通過專項社會保障措施和各種社會救助活動,對殘疾人給予特別扶助。
⑹文化體育主要工作包括:社會公眾文化場所對殘疾人開放,為殘疾人提供文化服務;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發展殘疾人特殊藝術和競技體育,增進殘疾人與社會的理解和溝通。
⑺法制建設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和完善殘疾人事業法律法規體系,各級政府普遍制定扶助殘疾人的規定;開展執法服務和法律援助,切實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⑻組織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加強各級殘疾人組織建設,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專門協會積極開展活動;開展殘疾人自強活動,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志願者助殘。
⑼社區殘疾人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將殘疾人工作納入社區建設之中;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教育、就業、文化生活、無障礙環境、權益保障等服務。
⑽環境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大力弘揚人道主義,宣傳現代文明社會的殘疾人觀和殘疾人事業,倡導和諧友愛、團結互助的良好社會風尚,培育有利於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輿論環境,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貫徹實施無障礙設計規范,推行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方便殘疾人出行和使用公共設施;通過為影視劇等加配字幕,增加盲人有聲讀物或場所等措施,發展信息和交流無障礙,為殘疾人獲取信息和與社會其它成員交流提供便利。

熱點內容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