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寧夏部門規章

寧夏部門規章

發布時間: 2022-09-16 02:01:28

㈠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政府規章的決定(2022)

一、寧夏回族自治區禁止違法增加企業負擔監督管理辦法

(一)刪去第三條第一款中的「規章」,將第二款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二)將第五條中的「監察、財政、物價、發展和改革、審計、交通、公安、農牧、建設、民政等部門」修改為「財政、發展改革、審計、交通運輸、公安、農業農村、住房城鄉建設、民政等部門」。

(三)將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中的「物價主管部門」修改為「價格主管部門」。

(四)刪去第十六條第六項中的「以贏利為目的的」和第七項中的「以收費為目的的」。

(五)刪去第十七條中的「電信」。

(六)將第二十五條中的「本級人民政府行政監察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主管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第一項中的「物價主管部門」修改為「價格主管部門」。

(七)將第二十六條中的「本級人民政府行政監察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主管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八)將第二十七條中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行政監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九)將第二十九條中的「監察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依法給予處分」,「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修改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將第三十條中的「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在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十一)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為應對突發事件,可以徵用企業的財產。被徵用的財產在使用完畢或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應當及時返還。財產被徵用或者徵用後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二、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村五保供養辦法

(一)將第三條中的「衛生」修改為「衛生健康」。

(二)刪去第四條中的「興辦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

(三)將第十六條修改為:「農村五保供養標准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綜合考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結合財力狀況合理制定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四)將第二十條第三款修改為:「集中供養的農村五保供養對象中有少數民族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應當提供符合少數民族飲食習慣的食品。」

(五)將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中的「食品衛生」修改為「衛生、財務會計」。

(六)將第二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有農村集體經營等收入的地方,可以從農村集體經營等收入中安排資金,用於補助和改善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生活。」

(七)刪去第三十條中的「監察」。

(八)將第三十四條第二款中的「《繼承法》」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九)刪去第三十六條中的「情節嚴重的」。一、寧夏回族自治區禁止違法增加企業負擔監督管理辦法

(一)刪去第三條第一款中的「規章」,將第二款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二)將第五條中的「監察、財政、物價、發展和改革、審計、交通、公安、農牧、建設、民政等部門」修改為「財政、發展改革、審計、交通運輸、公安、農業農村、住房城鄉建設、民政等部門」。

(三)將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中的「物價主管部門」修改為「價格主管部門」。

(四)刪去第十六條第六項中的「以贏利為目的的」和第七項中的「以收費為目的的」。

(五)刪去第十七條中的「電信」。

(六)將第二十五條中的「本級人民政府行政監察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主管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第一項中的「物價主管部門」修改為「價格主管部門」。

(七)將第二十六條中的「本級人民政府行政監察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主管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八)將第二十七條中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行政監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九)將第二十九條中的「監察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依法給予處分」,「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修改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將第三十條中的「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在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修改為「相關有權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十一)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為應對突發事件,可以徵用企業的財產。被徵用的財產在使用完畢或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應當及時返還。財產被徵用或者徵用後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㈡ 寧夏回族自治區部門統計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和加強部門統計工作,充分發揮部門統計在宏觀管理與決策中的作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下列組織機構(以下統稱部門)開展統計活動或者與其他部門聯合開展統計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一)國家機關(包括議事協調機構);
(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三)經授權代主管部門行使統計職能的集團公司;
(四)人民團體;
(五)其他依法開展統計活動的組織機構。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部門統計,是指部門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的專業性統計活動。第四條部門統計工作堅持合法、科學、真實、統一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部門統計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以下簡稱政府統計機構)負責指導、協調、監督部門統計工作。第六條部門應當履行下列統計工作職責:
(一)貫徹執行統計法律、法規和規章、統計制度、統計標准,組織、協調實施本部門統計工作;
(二)完成政府及政府統計機構下達的統計任務;
(三)將統計工作納入部門發展規劃,歸口管理本部門或者本行業統計工作;
(四)確定統計工作負責人、綜合統計機構、專(兼)職統計人員;
(五)培訓統計人員;
(六)加強本部門統計信息化建設,配備數據處理設備和網路傳輸設備。第二章部門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第七條部門綜合統計機構履行本部門統計職能。其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實施本部門的統計調查計劃和統計調查方案;
(二)統一管理和協調部門內部統計調查項目;
(三)向政府統計機構報送審批或者備案的統計調查項目;
(四)管理本部門的統計資料,向政府統計機構報送本部門的統計資料和行政記錄資料;
(五)進行統計分析、統計預測和統計咨詢,開展部門統計研究;
(六)開展部門統計監督工作,協助政府統計機構查處統計違法案件;
(七)其他部門統計工作職責。第八條從事部門統計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統計從業資格,持有統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
統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的申請、受理等程序,執行《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的規定。
部門統計人員應當學習統計業務及相關法律法規,堅持實事求是,恪守職業道德。第九條部門統計人員的權利:
(一)要求有關單位和人員如實提供統計資料和相關情況,檢查與統計資料有關的原始憑證、評審統計資料的准確性,要求有關單位和人員改正不準確的統計資料;
(二)整理、審核、分析統計調查取得的統計資料和相關情況,向上級部門和有關部門提出報告;
(三)參加統計會議和統計業務培訓;
(四)評定統計專業技術資格或者職稱;
(五)檢舉統計違法行為。
部門統計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偽造、篡改、虛報、瞞報統計數據;
(二)不得自行修改統計資料;
(三)不得拒報、遲報統計報表;
(四)不得泄漏統計調查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第十條部門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職權受法律保護。第三章部門統計調查第十一條部門統計調查的范圍和內容應當與部門的職能或者業務相一致,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學性,不得與國家統計調查、同級政府和其他部門的統計調查重復、矛盾。
部門統計調查採用的調查方法應當科學、合理,凡能夠通過抽樣調查、重點調查、行政記錄等方式取得統計數據的,不得進行全面統計調查。第十二條部門開展統計調查,應當制定統計調查計劃、統計調查方案或者統計報表制度,並報送同級政府統計機構審批或者備案。
部門統計調查方案和統計報表制度及調查表的設計,應當符合國家統計報表制度的規范格式和設計要求,做到內容齊全、條理清楚、邏輯嚴密、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第十三條部門統計調查的統計標准和分類代碼必須符合國家或者自治區標准;尚沒有國家或者自治區統一標準的,必須按照標准化科學和分類科學的原理進行歸納和設計,並報自治區統計機構備案。

㈢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發布《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規定》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規范收費行為,維護國家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進行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規定。第三條本規定所稱行政性收費,是指國家機關和其他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職權的單位,對社會進行特定管理,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實施的收費。
本規定所稱事業性收費,是指事業單位和其他非經營性單位,為社會提供特定服務,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實施的收費。第四條自治區財政廳、物價局是全區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的主管部門。行署、市、縣(區)財政、物價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管理、監督工作。
各級監察、審計部門對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的財務收支實行監督。第二章收費審批許可權和程序第五條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行政性、事業性收費,是指以下列規定為依據設置的收費: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
(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或文件;
(三)國家財政、物價主管部門聯合制定或其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制定的規章或文件;
(四)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或批準的地方性法規;
(五)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或者批準的文件。第六條設立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或制定、調整收費標准,應當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或行署、市、縣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收費申請應當載明擬設立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的名稱、依據、范圍、標准、資金使用和管理等。
設置收費項目、調整收費范圍的報自治區財政廳,由自治區財政廳會同自治區物價局審批;制定、調整收費標準的報自治區物價局,由自治區物價局會同自治區財政廳審批。其中面向農民的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設置和標准制定,還應當經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重要的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及標准由自治區財政廳、物價局審核後,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或者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准。
除自治區人民政府及自治區財政廳、物價局外,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批准設置收費項目和制定、調整收費標准。第七條國務院有關部門經國家物價管理部門、財政部批准下達的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在本自治區執行的,應當由自治區有關部門結合本自治區實際提出實施意見,經自治區財政廳、物價局審核聯合發文後,方可執行。第八條自治區有關部門上報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時,凡涉及到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的,必須附有自治區財政廳和物價局對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審核意見。第九條下列收費,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抵制,必須立即停止:
(一)未按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收費審批許可權,擅自出台收費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的;
(二)轉移國家管理職能,或者將國家行政機關職責范圍內的公務,由無償變為有償進行收費的;
(三)利用行政職權和壟斷行業地位,強制單位和個人接受有償服務進行收費的;
(四)利用行政職權和壟斷行業地位;以各種保證金、抵押金、儲蓄金、集資、贊助等形式變相收費的;
(五)其他違反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收費。第十條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已廢止或者修改後取消了收費規定的,收費應即行終止。自治區財政廳、物價局應及時向社會公告。第三章收費標准核定第十一條法定收費和資源性收費,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沒有明確收費標準的,按其規定的原則核定。第十二條管理性收費,應當依據特定管理行為的合理支出,使其收費所得與該項管理經費(不含管理人員工資)缺額基本相抵核定。第十三條證件、牌照、執照等(以下簡稱證照)收費,必須依據制發證照的工本費用,另加10%的合理損耗核定。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從其規定。第十四條事業性收費標准,按其提供服務的質量、數量和合理耗費,以收抵支並促進該項事業正常發展核定。第四章管理和監督第十五條行政性、事業性收費實行許可證制度。收費單位應當持經依法批準的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批准文件,到指定的物價部門申請領取《收費許可證》。
《收費許可證》由自治區物價局統一印製,分級核發。嚴禁偽造、塗改、轉讓和出借。

㈣ 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寧夏回族自治區清真食品管理暫行規定》等二十三件規章的決定

一、寧夏回族自治區清真食品管理暫行規定
(寧政發[1995]115號1995年12月25日發布)
1、第十八條修改為:「違反本規定第七條和第八條第二款的,處以5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2、第十九條修改為:「違反本規定第九條和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處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3、第二十條修改為:「違反本規定第十條、第十二條、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或者處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4、第二十一條修改為:「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第一款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二、寧夏回族自治區工程建設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管理規定
(寧政發[1995]50號1995年6月9日發布)
1、第二十一條修改為:「違反本規定第十條承擔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評價工作已經結束的,其評價結果無效,並處以500元至3000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2、第二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規定第十四條承擔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評價工作已經結束的,其評價結果無效,並處以500元至3000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三、寧夏回族自治區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管理辦法
(寧政發[1994]138號1994年12月23日發布)
第二十五條修改為:「外商投資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除按下列情況處理外,處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的,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一)未經批准,非法佔用土地或擴大用地范圍的,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二)有關部門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拒不交出土地的,責令交還土地;
(三)破壞土地資源及其附著資源的,責令限期治理。」四、寧夏回族自治區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辦法
(寧政發[1995]49號1995年5月24日發布)
1、第五十六條修改為:「受讓方超過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徵收出讓金20%以下的閑置費;滿二年未動工開發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但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或者動工開發必須的前期工作造成動工開發遲延的除外。」
2、第五十九條修改為:「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必須履行登記手續,超過規定期限不履行土地使用權登記的,按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處理。」
3、原第五十六條修改後作為第二十四條,其他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五、寧夏回族自治區鄉(鎮)村建設用地管理辦法
(寧政發[1992]59號1992年6月17日發布)
第二十六條刪去。第二十七條作為第二十六條,其他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六、寧夏回族自治區制止以不正當價格行為牟取暴利規定
(寧政發[1994]102號1994年9月7日發布)
第十三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以不正當價格行為或以不正當價格手段牟取暴利的行為,由物價檢查機關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價格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七、寧夏回族自治區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管理規定
(寧政發[1994]98號1994年8月30日發布)
1、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修改後合並為第十一條:「違反本規定第七條、第九條、第十條的,由縣以上醫葯管理部門處以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
2、刪去第十二條、第十三條,其他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八、寧夏回族自治區公路貨物運輸合同管理辦法
(寧政發[1990]75號1990年7月11日發布)
第二十八條刪去。其他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九、寧夏回族自治區公路貨物運輸搬運裝卸業管理辦法
(寧政發[1992]18號1992年2月24日發布)
1、第十七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第七條規定,野蠻裝卸,造成貨損的,除按規定賠償損失外,由運管機構處以3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2、第十八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第九條規定,造成貨物損失的,由負責搬運裝卸的單位或個人承擔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由運管機構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
3、第十九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哄抬價格、濫收費用的,由物價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查處。」
4、第二十一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不按規定費率和期限繳納管理費的,由運管機構責令限期繳納,並按日發布加收應繳管理費5%的滯納金。」

㈤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政府規章的決定(2016)

一、將《寧夏回族自治區資源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修改為:「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工藝和產品,依法享受國家或者自治區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將第三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採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騙取優惠政策的,由稅務、財政部門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給予處罰。」二、將《寧夏回族自治區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一條修改為:「本自治區外具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的單位,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防雷裝置設計或施工的,應當接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的監督管理。」一、將《寧夏回族自治區資源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修改為:「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工藝和產品,依法享受國家或者自治區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將第三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採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騙取優惠政策的,由稅務、財政部門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給予處罰。」二、將《寧夏回族自治區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一條修改為:「本自治區外具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的單位,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防雷裝置設計或施工的,應當接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的監督管理。」三、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二項修改為:「(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經培訓合格,並符合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人數」。

將第十四條修改為:「對作業組織實行資質認定製度。

「作業組織取得《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資質證》後,方可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將第十五條第三項修改為:「(三)作業人員簡表、學歷證書和培訓合格證原件及復印件」。

刪去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

將第二十條改為第十七條,修改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組織資質證》有效期為3年。

「取得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資質的作業組織,應當在《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組織資質證》有效期滿30日前,向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提出延續申請。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根據申請,在有效期滿前,對符合條件,未發生過作業安全事故的,作出准予延續的決定;對不符合條件或發生過嚴重作業安全事故的,作出不予延續的決定,並說明理由。」

刪去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十七條第四項。

將第三十九條改為第三十六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作業組織使用未經培訓合格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或者使用不合格、超過有效期或報廢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由縣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按照管理許可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取消作業組織資質。」四、將《寧夏回族自治區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實施辦法》第八條修改為:「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需要取水的,建設單位還應當提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論證報告書應當包括取水水源、用水合理性以及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等內容。」一、將《寧夏回族自治區資源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修改為:「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工藝和產品,依法享受國家或者自治區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將第三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採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騙取優惠政策的,由稅務、財政部門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給予處罰。」二、將《寧夏回族自治區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一條修改為:「本自治區外具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的單位,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防雷裝置設計或施工的,應當接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的監督管理。」三、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二項修改為:「(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經培訓合格,並符合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人數」。

將第十四條修改為:「對作業組織實行資質認定製度。

「作業組織取得《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資質證》後,方可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將第十五條第三項修改為:「(三)作業人員簡表、學歷證書和培訓合格證原件及復印件」。

刪去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

將第二十條改為第十七條,修改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組織資質證》有效期為3年。

「取得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資質的作業組織,應當在《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組織資質證》有效期滿30日前,向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提出延續申請。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根據申請,在有效期滿前,對符合條件,未發生過作業安全事故的,作出准予延續的決定;對不符合條件或發生過嚴重作業安全事故的,作出不予延續的決定,並說明理由。」

刪去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十七條第四項。

將第三十九條改為第三十六條,修改為:「違反本辦法規定,作業組織使用未經培訓合格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或者使用不合格、超過有效期或報廢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由縣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按照管理許可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取消作業組織資質。」

㈥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部分自治區人民政府規章的決定

一、對下列規章中明顯不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將《寧夏回族自治區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暫行辦法》(寧政發[1989]117號)第十九條刪去,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二)將《寧夏回族自治區道路貨物運輸管理辦法》(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26號)第三十條中的「並向當地運管機構或稅務機關舉報」修改為「並向當地稅務機關舉報」。
(三)將《寧夏回族自治區統一征地管理辦法》(寧政發[1997]120號)第十七條中的「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家建設徵用土地安置辦法》的規定辦理」改為「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第二項改為「安置補助費由統征機構依法予以撥付」。
(四)將《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辦法》(寧政發 (1995)114號)第二十九條中的「依照《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改為「依法予以處罰」。
(五)將《寧夏回族自治區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實施辦法》(寧政發(1994)131號)第二十九條刪去。
(六)將《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細則》(寧政發[1994] 50號)第五十八條「違反本實施細則,泄露國家秘密,尚不夠追究刑事責任的,由有關單位視其情節,依據《保密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和《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予以處理。」修改為: 「違反本實施細則,泄露國家秘密的,依法予以處理。」二、對下列規章中與法律、法規規定不一致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將下列規章中有關救濟權的規定修改為:「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不起訴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由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1.《寧夏回族自治區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辦法》(寧政發[1987]132號)第三十五條。
2.《寧夏回族自治區水上交通違章處罰暫行辦法》(寧政發(1989)114號)第十條。
3.《寧夏回族自治區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暫行辦法》(寧政發(1989)117號)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合並。
4.《寧夏回族自治區罰沒財物和追回贓款贓物管理暫行辦法》 (寧政發[1990]121號)第二十七條。
5.《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墓管理暫行辦法》 (寧政發(1991)66號)第二十五條。
6.《寧夏回族自治區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辦法》(寧政發(1995)49號)第六十一條。
7.《寧夏回族自治區飲用天然礦泉水資源管理辦法》(寧政發(1996)4號)第十七條。
8.《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草資源保護管理辦法》(寧政發[1994]21號)第二十七條。
9.《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寧政發[1995]84號)第三十二條。
(二)對下列規章中與法律、法規規定不一致的其他內容作出修改:
1.將《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辦法》(寧政發[1997]119號)第十六條修改為:「契稅由市、縣地方稅務機關徵收,未設立地方稅務機關的市、縣由當地國家稅務機關徵收。」
將第十八條中的「按日加收滯納稅款千分之二的滯納金」修改為「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2.將《寧夏回族自治區體育人才培養辦法》 (寧政發[1996] 86號)第十三條中的「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但試用最長不得超過二年」修改為:「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
3.將《寧夏回族自治區制止以不正當價格行為牟取暴利規定》 (寧政發[1994] 102號)第十四條修改為:「當事人對價格主管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應當先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對下列規章中關於「徵用」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將下列規章中的「徵用」修改為「徵收、徵用」。
1.《寧夏回族自治區林地管理辦法》(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78號)第三十二條第二款。
2.《寧夏回族自治區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辦法》(寧政發[1995] 49號)第十一條、第十二條。
3.《寧夏回族自治區統一征地管理辦法》 (寧政發(1997)120號)第二條、第五條、第九條、第十一條、第十四條、第二十一條。
4.《寧夏回族自治區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實施辦法》(寧政發(1994)131號)第二條。
(二)將下列規章中的「徵用」修改為「徵收」。
《寧夏回族自治區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辦法》 (寧政發(1995) 49號)第十條、第五十二條。

㈦ 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執法監督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建立和完善行政系統內部的層級監督制度,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防止和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堅持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各級人民政府對其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以及上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對下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適用本條例。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對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和受委託的組織的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行政執法監督,是指上級行政機關基於行政隸屬關系對下級行政機關的行政執法活動所實施的行政系統內部的層級監督。

本條例所稱行政執法,是指各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受委託的組織實施法律、法規、規章,制定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抽象行政行為或者針對特定的行政管理相對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本條例所稱行政執法主體,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並行使行政執法權的組織。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行政執法活動和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應當自覺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以及司法機關、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

監察、審計、財政等部門的專項監督以及行政復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五條行政執法監督應當堅持黨的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負責、分級實施,堅持合法公正、程序正當、違法必糾,保證法律、法規、規章實施。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是行政執法監督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或者本系統內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法制機構是行政執法監督機構,在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本部門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或者本部門、本系統內行政執法監督的具體工作,並接受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的業務指導。第七條行政執法監督機關應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工作,配備與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相適應的專職行政執法監督人員。

行政執法監督人員應當具有法律專業背景或者法律職業資格,忠於職守、辦事公正、清正廉潔,取得自治區人民政府制發的行政執法監督證件。第二章監督職責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強化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本級人民政府的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過錯責任追究制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

(二)建立健全對本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備案制度;

(三)監督、檢查本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貫徹執行各項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

(四)改變或者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違法或者不當的決定、命令、指示;

(五)依法糾正或者改變本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違法或者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必須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加強對本部門、本系統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本部門、本系統的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過錯責任追究制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

(二)建立健全本部門、本系統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備案制度;

(三)監督、檢查本部門、本系統貫徹執行各項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

(四)受理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舉報、投訴,及時依法糾正或者撤銷本部門、本系統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

(五)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的情況。第十條行政執法監督機構應當嚴格履行下列行政執法監督職責:

(一)具體實施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由行政執法監督機關或者行政執法監督機構行使的行政執法監督職責;

(二)負責統一審查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本部門制定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適當性;

(三)負責監督、檢查本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或者本部門、本系統的行政執法活動;

(四)向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本部門匯報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情況;

(五)負責擬定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和辦法;

(六)負責對行政執法人員的綜合執法培訓和行政執法證件的管理;

(七)擬定糾正和撤銷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的決定以及其他法律文書;

(八)組織、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過錯責任追究制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行政執法監督制度;

(九)負責協調處理行政執法機關之間、行政執法機關與行政管理相對人之間發生的行政爭議;

(十)辦理本級行政執法監督機關以及上級行政執法監督機構交辦的其他行政執法監督工作。

熱點內容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