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四川省供水條例

四川省供水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6 08:30:55

① 四川省城市供水管理條例的第三章 城市供水規劃和供水工程建設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發展改革、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規劃)、水利(水務)、環保、衛生等部門編制城市供水專項規劃,經上一級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技術論證後,納入城鄉規劃依照法律規定報批,並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城市供水專項規劃應當包括城市供水地下管網系統、城市水資源中長期供求、供水水源、節水、污水資源化和水資源保護等內容。
節水型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的專項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編制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當根據總體規劃的要求,對城市供水地下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做出綜合安排。
第二十條有水源條件的地區應當建設兩個及以上獨立取水的飲用水源地;不具備雙水源條件建設的地區,應當與相鄰地區聯網供水或者依法建設地下水供水等應急供水水源。
應急供水水量、水壓應當符合城市供水應急預案規定的要求。
第二十一條 城市供水工程及供水設施建設,應當依據城市供水專項規劃,按照統一管網、合理布局、協調發展的原則組織實施。
第二十二條 城市供水設施建設,應當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承擔,並符合國家和省的相關技術標准和規范。
第二十三條 城市供水設施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組織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條 新建、改建、擴建居民住宅供水設施,設計、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一戶一表、水表出戶、計量到戶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建設。
第二十五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築物對水壓要求超過城市供水水壓標準的,建設單位應當配套建設二次供水設施。
二次供水設施必須獨立設置,不得與消防等設施混用。
二次供水設施應當與建築物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交付使用。
第二十六條 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應當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和工程技術規程的要求。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方案應當經縣級以上城市供水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審查通過。
設計單位在二次供水初步設計時,應當經城市供水企業審核並書面確認後,進入施工圖設計。
二次供水設施建成後需要與城市供水管網連接並由城市供水企業負責接收管理的,建設單位應當委託供水企業組織實施二次供水設施建設,並與建築主體工程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交付使用。
對已經建成交付使用的二次供水設施,若需要移交城市供水企業的,應當經產權人或者業主大會同意,向城市供水企業提出申請,經整改驗收合格,簽訂二次供水設施運行、維護和管理合同後移交。發生的整改驗收費用由產權人承擔。
二次供水設施在未移交給供水企業統一管理前,運行維護管理責任仍由產權人負責,供水企業按總表制方式管理。
第二十七條 城市供水企業在接收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設施時,應當與二次供水用戶簽訂供用水合同。供用水合同中應當載明二次供水設施運行、維護和管理等收費項目,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二次供水相關收費方案應當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准,二次供水價格由當地人民政府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價格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供水企業報批的二次供水設施運行、維護和管理等費用前,應當在使用二次供水的居民住宅小區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三十日。
二次供水具體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供水條例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擅自取用城市公共供水的,除應當按照管道口徑流量賠償損失外,由城市供水節水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並可處損失額一至二倍的罰款。

③ 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條例的第五章 污水處理運營管理

城市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權應當通過協議、招標等公開方式取得。
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城市污水處理企業進行運行評估考核;經考核合格後,方可運營。
城市污水處理企業應當依法取得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核發的排污許可證和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 城市污水處理企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停運污水處理運行設施;
(二)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
(三)擅自停用污泥處理設施或將污泥隨意棄置造成二次污染;
(四)虛報、瞞報、拒報、遲報、漏報本條例規定的各項資料。 污水處理企業因設施檢修、大修等,需部分停運或停運的,應當提前l5個工作日,報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污水處理企業同時應當報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因大修或突發事件造成污水處理停運的,必須啟動應急預案,並在2小時內報告當地城市排水、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凡向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排放污水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繳納污水處理費。
污水處理費的具體徵收標准,按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許可權審批。
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用戶,其城市污水處理費分類計入供水價格,由城市公共供水企業在收取水費時一並收取;使用自備水源的用戶,其城市污水處理費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在收取水資源費時按當地城市供水價格分類標准一並計量收取。
收取的城市污水處理費應當全額繳入同級財政,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已交納污水處理費的排水戶,不再交納排污費。 城市排水設施養護、維修的責任按下列規定劃分:
(一)公共排水管網由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二)自建的排水設施和其連接城市公共排水管網的支管范圍內的設施由產權所有人負責。
(三)住宅區實行物業管理的,由業主委員會委託的物業服務企業負責;未實行物業管理的,由房屋所有權人負責。 城市排水設施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養護、維修技術標准,定期對排水設施進行養護、維修,確保排水設施處於良好運行狀態。
汛期前,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對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維護,確保汛期排水安全。 城市排水設施發生破損、管道堵塞等問題,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措施修復、疏通。
養護、維修責任單位搶修排水設施、疏通排水管道時,公安、交通、水利、環衛、電力、通訊、供水、燃氣等有關單位應當積極配合;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支持,不得阻撓。 城市排水設施的安全防護范圍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國家標准、規范確定。
在城市排水設施安全防護范圍內埋設其他管線的,應當徵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並按照城市管線統一規劃進行施工。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危害城市排水設施的行為:
(一)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放劇毒、易燃易爆物質和有害氣體;
(二)向城市排水設施內傾倒垃圾、渣土、泥漿、沙漿、混凝土漿等易堵塞物;
(三)在城市排水設施安全防護范圍內修建建築物、構築物,在雨水口匯水面積區設障或堆放物品:
(四)在排水管道、溝渠覆土面上取土、埋桿、打樁及種植高大喬木等;
(五)偷盜、損毀、穿鑿或擅自拆卸、移動、占壓城市排水設施;
(六)其他損害城市排水設施的行為。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處以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並依法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處以法定代表人5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處以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民事和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二)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疏通,恢復原狀,無法恢復原狀的,承擔賠償責任,並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並處以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五)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城市」是指四川省行政區域的建制市和建制鎮。
(二)「城市排水」是指在城市生活、生產活動中產生的(達到國家規定排放標準的)污水和降水徑流由城市排水系統收集、輸送、處理(凈化、利用,如中水、再生水利用等)和排放的行為。
(三)「城市排水設施」是指城市污水處理廠(站)、排水管網、中水管網、檢查井、雨水井、跌水井、計量器、加壓站等各類設施以及城市區域內具有排水功能的河道、溝渠等組成的總體。
(四)「中水」是指部份生活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達到國家《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可以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 本條例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④ 四川省城市供水管理條例的修改決定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2012年7月內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屆人民代容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1次會議通過)
為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在四川省的有效實施,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四川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1次會議決定,對下列地方性法規作出修改:
…………。
二十、刪去《四川省城市供水條例》第五十七條第(二)項中「造成嚴重社會危害,威脅社會公共安全,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⑤ 四川省城市供水管理條例的第四章 城市供水設施的管理和保護

第二十八條 城市供水設施用地和地下管道用地受法律保護,禁止擅自改變用途。
第二十九條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在供水管道周圍劃定安全保護范圍,並設立明顯保護標志。
在安全保護范圍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從事下列活動:
(一)建造建築物或者構築物;
(二)開挖溝渠或者挖坑取土;
(三)打樁或者頂進作業;
(四)埋設線桿,種植深根樹木,堆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質;
(五)其他損壞供水管道或者危害供水管網安全的活動。
第三十條 在公共供水輸配管道保護區范圍內埋設其他地下管線的,應當符合國家和省的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並遵守管線工程規劃和施工管理的有關規定。
禁止將不符合飲用水標準的供水管網與城市供水管網連接。
在供水設施安全保護范圍外從事建設工程施工可能影響供水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應當在開工前向城市供水企業查明有關情況;建設工程施工時影響供水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應當與供水企業商定相應的保護措施,並會同施工單位組織實施。
第三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裝、遷移或者拆除原水供水、公共供水設施。
建設工程確需改裝、遷移或者拆除原水供水、公共供水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在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經審核批準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供水企業和施工單位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造成損失的由建設單位予以賠償。
施工單位在施工中造成城市供水設施損壞的,建設單位應當及時通知供水企業修復,承擔修復費用,賠償損失;給相關單位和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供水企業應當根據供水管道材質和使用情況,對老舊、破損嚴重的供水管道制定更新改造計劃,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經當地人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審核批准後,納入當地城市供水固定資產投資計劃,進行更新改造。
第三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妨礙城市供水企業對城市供水管網設施的統一管理和維護。
城市供水設施維護責任以結算水表為界,結算水表用水端以前的,由供水企業負責維護;用水端以後的,由用戶或者產權人負責維護。
住宅小區、單位建築區劃內的園林、環衛、消防等區域共用供水設施,由建設單位或者業主管理和維護。
城市供水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保養、校驗核准結算水表。
用戶應當負責結算水表及附屬設施的日常保護。
第三十四條 城市公共供水設施發生故障或者管道爆裂,供水企業應當立即組織搶修,並同時通知用戶。
供水企業應當按照計劃更換設備或者檢修,確需暫停供水或者降低供水壓力的,應報經當地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提前二十四小時通知用戶。
通知用戶方式應當採取書面通知或者其他易於用戶知曉的方式。
第三十五條 城市供水企業應當建立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巡查制度及接報制度,加強對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巡查和經常性的維護管理工作。
設在城市道路范圍內的消防、供水的各類井蓋、樁栓等應當符合養護規范,保證公共安全。
城市供水設施養護維修施工現場應當設置規范的警示標志,採取安全防護和環境保護措施。
供水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發生事故,應當及時組織搶修,恢復供水,同時向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城市供水養護維修專用車輛應當使用統一標志,城市供水企業執行搶修任務時,在保證交通安全暢通的情況下,不受行駛路線和行駛方向的限制。
對影響搶修作業的設施或者其他妨礙物,可以先採取必要的處置措施,並及時通知產權人。供水企業搶修完成後應當恢復原狀或者依法給予相應補償。
供水企業搶修供水設施時,公安、交通、市政等有關部門和用戶應當予以配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⑥ 求:「供水」相關法律法規

第一條 為了加強供水管理,維護供水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保障生活,生產用水和其他建設用水,發展供水事業,根據有關法律和國務院《城市供水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供水,是指原水供水,公共供水和自建設施供水.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供水,用水及其相關管理活動.
第四條 上海市水務局(以下簡稱市水務局)是本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市水務局所屬的上海市水務行政執法總隊(以下簡稱市水務執法總隊)具體負責本市供水的監督檢查工作,並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實施行政處罰.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區(縣)供水范圍內的供水管理,業務上受市水務局領導.
本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
第五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供水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市水務局應當根據本市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編制全市供水發展規劃,經市城市規劃部門綜合平衡後,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第六條 本市供水工作實行開發水源與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相結合,保障供水與確保水質相結合的原則.
第七條 本市實行有利於供水事業科技進步的政策,鼓勵供水和節約用水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技術,改善水質,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第八條 對在本市供水,節約用水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給予獎勵.
第二章 供水水源管理
第九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市城市規劃,水務,地質礦產,環境保護部門編制本市供水水源開發利用規劃.
第十條 編制供水水源開發利用規劃的基本原則:(一)符合本市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綜合規劃的要求,並與水長期供求計劃相協調;(二)優先利用地表水,嚴格控制和合理開采地下水;(三)優先保證生活用水,統籌兼顧工業用水和其他建設用水.
第十一條 以地表水作為供水水源的,應當向水務部門辦理取水許可;以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的,應當向市水務局辦理取水許可.
第十二條 嚴格保護地下水源.
用於人工回灌地下的自來水水質,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取用地下水:(一)可以利用地表水供水的;(二)在地下水超采區域內的;(三)在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安全保護區內的;(四)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
第十三條 市和區,縣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市水務局和同級城市規劃,建設,衛生等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在供水水源地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並對飲用水水源實施保護和管理.
第三章 供水工程建設
第十四條 供水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應當按照本市供水發展規劃及其年度建設計劃進行.供水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應當按照規定的審批許可權,經市水務局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審核批准後實施.
第十五條 用水單位需要增加公共供水量的,應當繳納自來水增容費.自來水增容費由市,區(縣)人民政府統一用於供水工程建設.
第十六條 建設單位應當將供水工程的設計,施工任務委託持有相應資質證書的設計,施工單位承擔.禁止無證或者超越資質證書規定的經營范圍承擔供水工程的設計,施工任務.
供水工程的設計,施工應當遵守國家和本市的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
第十七條 供水工程竣工後,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驗收.
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供水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四章 供水設施保護
第十八條 在供水設施的上下或者兩側應當劃定安全保護范圍.在安全保護范圍內,禁止從事下列活動:(一)建造建築物或者構築物;(二)開挖溝渠或者挖坑取土;(三)打樁或者頂進作業;(四)其他損壞供水設施或者危害供水設施安全的活動.
第十九條 在原水引水管渠的上下或者兩側,應當劃定保護范圍和控制范圍,並設置保護范圍的永久性識別標志.
在原水引水管渠的保護范圍內,禁止從事危及管渠,輸水安全和原水水質的活動.
第二十條 在供水輸配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上下或者兩側埋設其他地下管線的,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的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並遵守管線工程規劃和施工管理的有關規定.
在供水設施安全保護范圍外從事建設工程施工可能影響供水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應當在開工前向供水企業查明有關情況;建設工程施工時影響供水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應當與供水企業商定相應的保護措施,並會同施工單位組織實施.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裝,遷移或者拆除原水供水,公共供水設施.
建設工程確需改裝,遷移或者拆除原水供水,公共供水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在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報市水務局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經審核批準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和供水企業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第五章 供水用水管理
第二十二條 供水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職工持證上崗制度.
第二十三條 供水企業應當設置水質檢測機構,建立,健全水質檢測制度,確保供水水質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自來水供水企業應當確保供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市水務局,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市,區,縣衛生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定期對公共供水全過程進行水質監測.
第二十四條 供水企業應當在供水輸配管網上設立供水水壓測壓點,做好供水水壓的測壓工作,確保供水水壓符合規定的標准.
市水務局,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供水水壓進行監測.
第二十五條 供水企業或者供水設施權屬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對供水設施進行檢修,清洗和消毒,確保其正常,安全運行.
第二十六條 原水供水企業,公共供水企業,自建設施對外供水企業和供水設施權屬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供水水壓標准,保持不間斷供水,禁止擅自停止供水.
因供水工程施工或者供水設施檢修等原因,確需臨時停止供水或者降低供水水壓的,原水供水企業,公共供水企業,自建設施對外供水企業或者供水設施權屬單位應當經市水務局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在臨時停止供水或者降低供水水壓的二十四小時前通知用戶.
第二十七條 供水設施在運行中發生故障時,原水供水企業,公共供水企業,自建設施對外供水企業或者供水設施權屬單位應當在接報後立即組織搶修,並在二十四小時內搶修完畢,但特殊情況除外.搶修時應當採取有效的安全和衛生防護措施.
因不可抗力事件或者供水設施搶修等原因,臨時停止供水或者降低供水水壓的,原水供水企業,公共供水企業,自建設施對外供水企業或者供水設施權屬單位應當在搶修的同時通知用戶,並向市水務局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告;連續超過二十四小時不能正常供水的,原水供水企業,公共供水企業,自建設施對外供水企業或者供水設施權屬單位應當採取應急供水措施,保證生活用水的需要.
供水設施搶修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支持和配合,不得阻撓或者干擾搶修工作的進行.
第二十八條 本市公共供水的用水單位自行建設供水進戶計量水表以外的供水輸配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經公共供水企業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並實施統一管理.
第二十九條 自建設施供水管網系統需與公共供水管網系統連接的,有關單位應當在徵得公共供水企業同意後,報市水務局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同級衛生部門審核批准,並在管道連接處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禁止將產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單位的生產用水管網系統與公共供水管網系統直接連接.
第三十條 供水企業與用戶應當簽訂供用水合同.
供水企業應當對用戶的用水裝表計量,並按照規定期限抄表.
供水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向市水務局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填報供水統計報表.
第三十一條 供水價格由市水務局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擬定,經同級物價部門審核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二條 用戶應當按時繳納水費.
禁止用戶下列行為:(一)在供水輸配管網上直接裝泵抽水或者採用其他方式盜用供水;(二)擅自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轉供公共供水.
第三十三條 消防供水設施實行專用.因特殊情況確需通過消防專用供水設施用水的,應當徵得供水企業的同意,並報公安消防部門批准.
第三十四條 本市實行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
市水務局和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用水單位核定並下達年度和月度用水計劃指標,並按月進行考核.
超計劃用水的單位,對超計劃部分除繳納水費外,還應當繳納加價水費.
第三十五條 供水設備,供水管材和用水器具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地方標准由市水務局協同市技術監督部門制定.
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符合標準的供水設備,供水管材和用水器具.
市水務局應當會同市技術監督部門對供水設備,供水管材和用水器具的開發和使用進行監督.
第三十六條 市水務局和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供水企業安裝的計量水表進行檢測.
按照規定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計量水表,應當由市技術監督部門資質認可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強制檢定.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水務局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由責任方依法賠償損失;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一)違反供水發展規劃及其年度建設計劃或者未經批准興建供水工程的;(二)無證或者超越資質證書規定的經營范圍進行供水工程的設計或者施工的;(三)未按照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和規范進行供水工程設計或者施工的.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水務局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處罰:(一)供水水質或者用於人工回灌地下的自來水水質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二)供水水壓不符合規定標準的,責令其限期改正,並可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三)未按照規定對供水設施進行檢修,清洗,消毒或者在供水設施發生故障後未在規定時間內組織搶修的,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四)未按照規定履行臨時停止供水或者降低供水水壓的通知義務的,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五)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按照規定採取應急供水措施的,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六)未按照規定裝表計量或者抄表的,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經市或者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責令其停業整頓;造成損失的,由責任方依法賠償損失;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取用地下水的,由市水務局責令其停止取水,並限期將深井填實.
第四十條 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規定的行政處罰,市水務局可以委託市水務執法總隊實施.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水務執法總隊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由責任方依法賠償損失;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一)損壞供水設施或者危害供水設施安全的;(二)涉及供水設施的建設工程施工時,未按照規定的技術標准和規范施工或者未按照規定採取相應的保護或者補救措施的;(三)使用不符合標準的供水設備,供水管材和用水器具的;(四)擅自改裝,遷移,拆除供水設施或者經批准但未採用相應補救措施的;(五)擅自將自建設施供水管網系統與公共供水管網系統連接的;(六)將產生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單位的生產用水管網系統與公共供水管網系統直接連接的.
有前款第(四),(五),(六)項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經市或者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對其停止供水.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水務執法總隊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處罰:(一)盜用供水的,責令其限期改正,向供水企業補繳供水水費,並處以補繳供水水費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二)擅自轉供公共供水的,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以轉供水水費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三)阻撓或者干擾供水設施搶修工作的,責令其改正,並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有前款第(一),(二)項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經市或者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對其停止供水.
第四十三條 市水務局或者市水務執法總隊或者區(縣)供水行政主管部門違法審批,或者作出其他錯誤決定,由上級行政機關責令其糾正,或者予以撤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依法賠償.
第四十四條 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除本條例已規定處罰的外,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供水行政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對行政管理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部門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⑦ 四川省城市供水管理條例的第二章 城市供水水源保護和水質管理

第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水利(水務)等部門編制城市供水水源開發利用規劃。建立供水安全規劃與管理的技術方法體系,制定供水安全保障的技術經濟政策體系。
第十一條 編制供水水源開發利用規劃的基本原則:
(一)供水水源開發利用規劃應當服從區域或者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符合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綜合規劃的要求,並與水長期供求計劃相協調;
(二)優先利用地表水,嚴格控制開采地下水;
(三)優先保證生活用水,統籌兼顧工業用水和其他用水。
第十二條 城市供水水源應當優先利用地表水,嚴格保護地下水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新批准取用地下水:
(一)可以利用地表水供水的;
(二)在地下水超采區域內的;
(三)在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安全保護區內的;
(四)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
(五)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取用地下水用於自建設施供水的。
有條件利用地表水作供水水源的地方,對原有取用地下水作供水水源的,應當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訂限期關閉計劃,並監督實施。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城市供水取水泵站(房)、凈水廠周圍不低於三十米范圍內,劃定安全保護區,設立安全警示標志,安裝電子監控設備。
在安全保護區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從事以下活動:
(一)新建高度十米以上的建築物;
(二)進行爆破、打井、採石、挖砂、取土等;
(三)擅自移動、覆蓋、塗改、拆除、損壞取水泵站(房)、凈水廠的安全警示標志;
(四)其他危及取水泵站(房)、凈水廠安全的行為。
第十四條 城市供水水質應當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供水衛生管理,同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供水水質日常監督。
城市供水企業應當定期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水質報表、檢測資料。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城市供水水質監測機構的執業條件和范圍。監測機構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法定的專業監測資質。
第十五條 城市供水企業應當做好原水水質檢測工作。發現原水水質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應當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相關主管部門。
環境保護部門在城市供水水源水質發生污染時,應當及時通知城市供水企業;水源水質發生重大污染的,應當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並按應急預案級別啟動城市供水預案。
第十六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供水管道,在投入使用或者與城市供水管網系統連接通水前,建設單位和城市供水企業應當進行清洗消毒,經城市供水主管部門委託具有資質的水質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七條 城市供水企業使用涉及飲用水的設施、設備、器具、管材和化學凈水劑、消毒劑等材料必須符合國家、行業和省規定的質量、衛生、供水、節水標准。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供水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布城市供水水質情況。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通過新聞媒體、網路、手機簡訊、公開信等方式發布城市供水水質情況。
用戶有權向當地人民政府城市供水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查詢城市供水水質情況,被查詢單位應當如實提供水質檢測數據。

⑧ 四川省城市供水管理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全省城市供水和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節約用水監督管理工作。
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的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供水和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節約用水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規劃)、農業、水利(水務)、衛生、質監、價格、審計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城市供水的相關工作。
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城市供水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開展城市供水、節約用水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技術。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廣泛開展節約用水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節約用水意識。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年制定節約用水宣傳計劃,定期開展宣傳活動。
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節約用水公益宣傳。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和城市供水企業應當依法制定城市供水應急預案,形成與水廠現有工藝和設施相匹配、便於實施、快速響應的城市供水應急處理體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定期組織不同級別、類型的供水應急處理演練。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城市供水行業協會的培育、扶持、指導和管理。
城市供水行業協會應當完善行業自律制度,依法開展活動,發揮服務、引導和監督作用,促進城市供水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⑨ 四川省城市供水管理條例的第六章 城市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

第四十八條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節約用水工作。
省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省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業的節約用水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的供水、節水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城市節約用水管理工作。
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節約用水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
城市節約用水具體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制定城市供水專項規劃的同時,制定節約用水規劃,並根據節約用水規劃制定節約用水、景觀用水、污水回用、雨水利用年度計劃。
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業的節約用水規劃和節約用水年度計劃。
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用水計劃和節約用水、建築中水、污水回用、雨水利用計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匯總編制,並組織實施。
第五十條 城市供水按照國家用水性質分類,實行計劃用水和定額用水管理制度。
(一)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管理制度。
實施階梯式計量水價的具體辦法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
(二)非居民生活用水實行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以及超計劃和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制度。
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水費(含污水處理費)標准:
1、超計劃(定額)百分之十(含百分之十)以下的部分水費按照分類基本水價的一倍收取;
2、超計劃(定額)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含百分之三十)的部分水費按照分類基本水價的二倍收取;
3、超計劃(定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部分水費按照分類基本水價的三倍收取。
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水費(含污水處理費)從稅後留利或者預算包干經費中支出,不得納入成本或者從當年預算中支出。
城市供水超計劃、超定額部分的水費收入,要優先用於城市供水管網的建設和技術改造。
第五十一條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規定在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必須強制使用節約用水的產品和工程規模及范圍。
非居民用戶需要新增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用水計劃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城市新建、擴建和改建使用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工程項目,應當配套建設節約用水設施,使用節約用水工藝、設備和器具。節約用水設施應當與建設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
第五十二條城市供水企業,應當對城市供水管網定期檢查維修,降低管網漏失率。
供水企業管網漏失率、供水產銷差率以及水廠自用水率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超標準的水量不得計入成本。

⑩ 城市自來水供水管理辦法

供水辦法有以下規定城市供水部門要為用戶提供水質合格、水壓適宜、水量充足、取水方便的用水條件。
城市供水部門在發現或接到供水設施損壞的報告後,要於兩小時內進入現場,保證及時維修。
因搶修供水設施需要限制供水或因停電等原因停水時,供水部門在一般情況下應於二十四小時前發出通知,並公布供水時間。
城市供水部門應積極發展用戶,不斷提高供水普及率。做到簡化手續,方便用戶。
國家、集體、個人投資安裝的供水管道(直徑75毫米以上,含75毫米,下同)、閘門、消火栓、水表等附屬設施,均為城市公共供水設施,由城市供水部門統一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開閉、拆遷、改動或毀壞。
用水單位和個人投資新建、改建、增設、更新管道等供水設施時,須向城市規劃部門和城市供水部門申請,經審查批准發給建設許可證方可施工。竣工後,經城市供水部門檢查合格方可供水。
地下供水管道(直徑75毫米以上)及配水干支管道接到室內的「入戶管」,由供水部門負責維修,其維修費用由產權所有者或自費安裝者支付。
各單位的專用管道由單位負責維修,城市供水部門負責督促檢查。
新建住宅要按樓(棟)或樓門安裝總水表,按戶安裝分戶水表。無論新建住宅還是現有住宅,水表購置和安裝費用均由建設單位或產權者負擔,城市供水部門負責水表的檢驗和維修,並按有關規定收費。
城市供水部門要加強供水管網干、支線及附屬設施的巡視檢查和維修養護。做到管道及閘門、消火栓完好無損,保證供水。因搶修漏水管道需要挖、佔道路時,可先行施工,同時補辦佔道手續。

熱點內容
勞動法內容有哪些 發布:2025-04-27 23:54:45 瀏覽:103
民法和商法都屬於哪一性質的法律 發布:2025-04-27 23:49:33 瀏覽:555
吳江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4-27 23:47:52 瀏覽:203
法治社會遙遠 發布:2025-04-27 23:47:11 瀏覽:93
公民訴訟代理人承擔法律責任方式 發布:2025-04-27 23:34:18 瀏覽:887
民法至上 發布:2025-04-27 23:26:46 瀏覽:823
山東政法學院法學考研 發布:2025-04-27 23:24:23 瀏覽:896
刑法是根本 發布:2025-04-27 23:24:21 瀏覽:367
青少年有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5-04-27 23:14:27 瀏覽:166
政府法律顧問迴避 發布:2025-04-27 23:13:27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