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管制條例
Ⅰ 外貿運輸法規有哪些
一、國際貿易貨運條款有哪些
裝運港船上交貨(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縮寫FOB)裝運港船上交貨是一種傳統的常用的國際貿易術語,在採用這一貿易術語時,賣方需在合同規定的裝貨港和在規定的時間,將貨物交到買方指定的船上,以履行其交貨義務。買賣雙方所承擔的有關貨物的費用和風險均以船舷為界,及貨物在裝運港裝船越過船舷以前的風險和費用由賣方承擔,越過船舷以後轉移於買方,由買方承擔。
裝運港船上交貨條件,要求賣方負責出口結關手續,包括申領出口許可證,報關及交納出口關稅等。
成本加運費(CFR),成本加保險費與運費(CIF)賣方需負責簽訂將貨物運輸到目的地的運輸合同,並支付運費,但貨物風險都是在出口國的交貨地點由賣方轉移於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的風險均由買方承擔,因此,均屬於裝運合同(SHIPPMENT CONTRACT)而不屬於到貨合同(ARRIVAL CONTRACT)。
C 組術語和F 組術語均屬於裝運合同,
二、國際貿易貨運方式有哪些
國際貿易中,進出口商品的交付是通過各種運輸方式來完成的。運輸方式的種類包括:
1、海洋運輸
簡稱海運,它是利用貨船在國內外港口之間通過一定的航線和航區進行貨物運輸的一種運輸方式。
2、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可分為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和國內鐵路貨物運輸兩種:
1)國際鐵路貨物聯運
凡是使用一份統一的國際聯運票據,用鐵路負責經過兩國或兩國以上鐵路的全程運送,並由一國鐵路向另一國移交貨物時,不需要發貨人和收貨人參加,這種運輸稱為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如近年來,由我國連雲港至荷蘭鹿特丹的新亞歐大陸橋的國際鐵路聯運業務。
2)國內鐵路聯運
國內鐵路運輸是指僅在本國范圍內按《國內鐵路貨物運輸規程》的規定辦理的貨物運輸。我國出口貨物經鐵路運至港口裝船及進口貨物卸船後經鐵路運往各地,均屬國內鐵路運輸的范疇。
3、航空運輸
主要運輸方式:
1)班機運輸
2)包機運輸
3)集中托運
4、郵包運輸
郵包運輸的手續簡便,費用也不太高,但運量有限,故只適用於運輸量輕和體積小的商品。
國際郵包運輸具有國際多式聯運和「門到門」運輸的性質,我國同許多國家簽訂了郵政運輸協議和郵包協定,為我國發展對外貿易貨物的郵包運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5、國際多式聯運
是在集裝箱運輸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連貫運輸方式,它一般是以集裝箱為媒介,把海、陸、空各種傳統的單一運輸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組成一種國際間的連貫運輸。
是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的,任何違反國際貨運條款的行為都將受到處罰的,因此大家了解詳細的國際貨運條款是必須的,不僅是為了從事貿易,確保利益不受損,同時也是為了確保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自己不違反法律規定。
Ⅱ 美國歷史上有哪些貿易制度
美國依據《1930年關稅法》、《1974年貿易法》、《1988年綜合貿易和競爭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1933年農業調整法》、《1979年出口管理法》、《1988年出口促進法》、《與敵國貿易法》等對貨物進出口貿易進行管理
關稅管理制度。《1930年關稅法》、《1988年綜合貿易和競爭法》等是規范美國關稅制定和徵收的主要法律。美國國會根據《1988年綜合貿易和競爭法》制定《協調關稅表》,於1989年1月1日生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美國國會的要求修改或維持《協調關稅表》,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的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負責解釋和執行《協調關稅表》和其他海關法律。
主要進口管理制度。美國主要依靠關稅對進口產品和其數量進行管理和調節,但美國也對農產品等相對敏感的進口產品採用關稅配額。此外,出於環保、國家安全、國際收支平衡等原因,國會通過《1972年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動物保護)、《1962年貿易拓展法》第232條款(國家安全)、《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國際收支平衡)等諸多國內立法,授權商務部、農業部等行政部門採取配額管理、禁止進口、收取進口附加費等方式對進口實行限制。
3、主要出口管理制度。為維護國家安全,推進美國對外政策的實施,限制生化武器及導彈技術擴散,以及確保一些短缺物資在國內充足供應,美國以《1979年出口管理法》和《出口管制條例》、《武器出口控製法案》等為核心,對部分產品實行出口管制。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負責軍民兩用物資、技術和服務的出口管制,有關軍事用途的產品、服務和相關技術數據的出口則由美國國務院管轄,而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負責確定經濟制裁計劃中涉及的禁運國家和禁運交易。
Ⅲ 11月的最後一天並不平凡,這一天國家又發布了哪些規定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新的一個月,一批新規將正式實施。
1、《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製法》正式生效
我國首部《出口管製法》12月1日起正式生效。
2、《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12月1日起施行。
3、《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於12月1日起施行。
4、新頒布的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將於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是迄今頒布的第十一版葯典。
5、新增370條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國內航線12月1日起,放開3家以上(含3家)航空運輸企業參與經營的國內航線的旅客運輸價格。
6、《經營者集中審查暫行規定》12月1日起施行。
7、國家葯監局制定的《醫葯代表備案管理辦法(試行)》12月1日起施行。
8、海南:全島實行“禁塑令”
《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於12月1日起施行。
13、《陝西省葯品安全“黑名單”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辦法(試行)》於12月1日起施行。。
14、《大連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於12月1日起施行,將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
Ⅳ 商務部門執法依據,執法內容
一、商務法律的基本框架
(一)憲法
(二)法律
1、綜合法律
(1)行政許可法
(2)行政處罰法
(3)行政訴訟法
(4)行政復議法
2、商務專業法律
(1)反壟斷法
(2)對外貿易法
(3)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4)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5)外資企業法
(6)拍賣法
(三)商務法規(13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
3、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
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
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
8、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
9、核出口管制條例
10、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
11、直銷管理條例
12、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
13、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四)部門規章(05-09)
1、國內貿易(24件)
(1)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
(2)典當管理辦法
(3)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
(4)汽車貿易政策
(5)直銷企業保證金存繳、使用管理辦法
(6)直銷員業務培訓管理辦法
(7)直銷企業信息報備、披露管理辦法
(8)酒類流通管理辦法
(9)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
(10)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
(11)直銷待業服務網點設立管理辦法
(12)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
(13)原油市場管理辦法
(14)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15)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
(16)商業特許經營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17)商業特許經營備案管理辦法
(18)洗染業管理辦法
(19)鮮繭收購資格認定辦法
(20)中央儲備肉管理辦法
(21)中央儲備糖管理辦法
(22)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
(23)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
(24)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2、對外貿易(29件)
(1)紡織品出口自動許可暫行辦法
(2)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
(3)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機構資格審定辦法
(4)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備案(暫行)辦法
(5)向特定國家(地區)出口易制毒化學品暫行管理規定
(6)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辦法(暫行)
(7)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辦法
(8)對外貿易經營者違法違規行為公告辦法
(9)出口加工區加工貿易管理暫行辦法
(10)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
(11)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
(12)民用航空零部件出口分類管理辦法
(13)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管理規定
(14)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國際核查管理規定
(15)麻黃素類易制毒化學品出口企業核定暫行辦法
(16)出口產品反傾銷案件應訴規定
(17)產業損害調查信息查閱與信息披露規定
(18)紡織品出口管理辦法(暫行)
(19)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
(20)重點理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
(21)機電產品自動進口許可實施辦法
(22)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
(23)大宗農產品進口報告和信息發布管理辦法
(24)貨物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
(25)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26)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管理辦法
(27)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管理辦法
(28)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
(29)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通用許可管理辦法
3、利用外資(17件)
(1)外商投資租賃業管理辦法
(2)外商投資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管理辦法
(3)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
(4)商務部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暫行辦法
(5)關於外商舉辦投資性公司的補充規定
(6)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
(7)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補充規定
(8)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補充規定(二)
(9)設立外商投資會議展覽公司暫行規定補充規定
(10)外商投資礦產勘查企業管理辦法
(11)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補充規定(四)
(12)《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補充 規定(二)
(13)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管理規定
(14)關於《外商投資圖書、報紙、期刊分銷企業管 理辦法》的補充規定(二)
(15)中外合作音像製品分銷企業管理辦法
(16)關於《中外合作音像製品分銷企業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
(17)金融業經營者集中申報營業額計算辦法
4、對外經濟合作(8件)
(1)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管理辦法
(2)外派海員類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管理規定
(3)對外援助物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4)對外援助成套項目安全生產管理辦法(試行)
(5)對外援助標識使用管理辦法(試行)
(6)對外援助成套項目管理辦法(試行)
(7)境外投資管理辦法
(8)對外承包工程資格管理辦法
Ⅳ 敏感物項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是指什麼
敏感物項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是指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嚴格履專行所承擔的國際義務,根據《中華屬人民共和國核出口管制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兩用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有關化學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辦法》等法規規章,國家對核出口、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生物兩用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有關化學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
Ⅵ 美國出口對象的區分制度叫什麼聽說是有7組,什麼Y啊、Z啊、P啊的。這個制度的官方名稱是什麼
英文叫不出來,中文就是《出口管理條例》。
美國為了保證國家安全,施行出口管制,將受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分為7個組別,分別以Q.S.T.V.W.Y.Z七個字母代表,加拿大單獨排除在外,不屬於前免7組中任何一組。QWY三組所列為以前蘇聯為首的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V組代表美國的友好國家,中國雖然被列入改組,但是待遇不同。管制上其實和QWY類同組。S組只有一個國家,利比亞,Z組指的是古巴,柬埔寨,北朝鮮和越南。
Ⅶ 海關總署對保稅貨物進出口管制方面的具體措施是什麼拜託各位了 3Q
一、保稅倉庫的概念 保稅倉庫是保稅制度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是指經海關批准設立的 專門存放保稅貨物及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貨物的倉庫 。例如:龍口港公用型保稅油庫和保稅堆場、江門市日新日盈公用型保稅倉庫。 [編輯本段]二、保稅倉庫的類型 (一)保稅倉庫按照使用對象不同分為 公用型保稅倉庫、自用型保稅倉庫 。 公用型保稅倉庫由主營倉儲業務的中國境內獨立企業法人經營,專門向社會提供保稅倉儲服務。 自用型保稅倉庫由特定的中國境內獨立企業法人經營,僅存儲供本企業自用的保稅貨物。 (二)保稅倉庫中專門用來存儲具有特定用途或特殊種類商品的稱為專用型保稅倉庫。 專用型保稅倉庫包括液體危險品保稅倉庫、備料保稅倉庫、寄售維修保稅倉庫和其他專用型保稅倉庫 。 液體危險品保稅倉庫,是指符合國家關於危險化學品倉儲規定的,專門提供石油、成品油或者其它散裝液體危險化學品保稅倉儲服務的保稅倉庫。 備料保稅倉庫,是指加工貿易企業存儲為加工復出口產品所進口的原材料、設備及其零部件的保稅倉庫,所存保稅貨物僅限於供應本企業。 寄售維修保稅倉庫,是指專門存儲為維修外國產品所進口寄售零配件的保稅倉庫。 [編輯本段]三、保稅倉庫的貨物類別與范圍 經海關批准可以存入保稅倉庫: (一)加工貿易進口貨物; (二)轉口貨物; (三)供應國際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油料、物料和維修用零部件; (四)供維修外國產品所進口寄售的零配件; (五)外商暫存貨物; (六)未辦結海關手續的一般貿易貨物; (七)經海關批準的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的貨物。 保稅倉庫應當按照海關批準的存放貨物范圍和商品種類開展保稅倉儲業務。 保稅倉庫不得存放國家禁止進境貨物,不得存放未經批準的影響公共安全、公共衛生或健康、公共道德或秩序的國家限制進境貨物以及其他不得存入保稅倉庫的貨物。 [編輯本段]四、保稅倉庫的面積 1、公用保稅倉庫面積最低為2000平方米; 2、液體危險品保稅倉庫容積最低為5000立方米; 3、寄售維修保稅倉庫面積最低為2000平方米; [編輯本段]五、保稅倉庫所存貨物的管理 以下引用 海關總署令第105號文件: 第二十一條 保稅倉儲貨物入庫時,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持有關單證向海關辦理貨物報關入庫手續,海關根據核定的保稅倉庫存放貨物范圍和商品種類對報關入庫貨物的品種、數量、金額進行審核,並對入庫貨物進行核注登記。 入庫貨物的進境口岸不在保稅倉庫主管海關的,經海關批准,按照海關轉關的規定或者在口岸海關辦理相關手續。 第二十二條 保稅倉儲貨物可以進行包裝、分級分類、加刷嘜碼、分拆、拼裝等簡單加工,不得進行實質性加工。 保稅倉儲貨物,未經海關批准,不得擅自出售、轉讓、抵押、質押、留置、移作他用或者進行其他處置。 第二十三條 下列保稅倉儲貨物出庫時依法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代征稅: (一)用於在保修期限內免費維修有關外國產品並符合無代價抵償貨物有關規定的零部件; (無代價抵償貨物,即進口貨物在征稅放行後,發現貨物殘損、短少或品質不良,而由國外承運人、發貨人或保險公司免費補償或更換的同類貨物,可以免稅。但有殘損或質量問題原進口貨物如未退運國外,其進口的無代價抵償貨物應照章征稅。根據海關原規定,進出口無代價抵償貨物必須向海關提供商品檢驗機構出具的原進出口貨物殘損、短少、品質不良或者規格不符的檢驗證明書。(一)原進出口貨物報關單;(二)進口提交:原進口貨物退運出境的出口報關單或者原進口貨物交由海關處理的貨物放棄處理證明;出口提交:原出口貨物退運進境的進口報關單;(三)原進出口貨物稅款繳款書或者《征免稅證明》; (四)買賣雙方簽訂的索賠協議。) (二)用於國際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油料、物料; (三)國家規定免稅的其他貨物。 第二十四條 保稅倉儲貨物存儲期限為1年。確有正當理由的,經海關同意可予以延期;除特殊情況外,延期不得超過1年。 第二十五條 下列情形的保稅倉儲貨物,經海關批准可以辦理出庫手續,海關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管理和驗放: (一)運往境外的; (二)運往境內保稅區、出口加工區或者調撥到其他保稅倉庫繼續實施保稅監管的; (三)轉為加工貿易進口的; (四)轉入國內市場銷售的; (五)海關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條 保稅倉儲貨物出庫運往境內其他地方的,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應當填寫進口報關單,並隨附出庫單據等相關單證向海關申報,保稅倉庫向海關辦理出庫手續並憑海關簽印放行的報關單發運貨物。 從異地提取保稅倉儲貨物出庫的,可以在保稅倉庫主管海關報關,也可以按照海關規定辦理轉關手續。 出庫保稅倉儲貨物批量少、批次頻繁的,經海關批准可以辦理集中報關手續。 第二十七條 保稅倉儲貨物出庫復運往境外的,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應當填寫出口報關單,並隨附出庫單據等相關單證向海關申報,保稅倉庫向海關辦理出庫手續並憑海關簽印放行的報關單發運貨物。 出境貨物出境口岸不在保稅倉庫主管海關的,經海關批准,可以在口岸海關辦理相關手續,也可以按照海關規定辦理轉關手續。 [編輯本段]六、保稅倉庫的作用 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及外貿方式多樣化,世界各國進出口貨運量增長很快,如進口原料、配件進行加工,裝配後復出口、補償貿易、轉口貿易、期貨貿易等靈活貿易方式的貨物,進口時要徵收關稅,復出口時再申請退稅,手續過於繁瑣,也不利於發展對外貿易。如何既方便進出口,有利於把外貿搞活,又使未稅貨物仍在海關有效的監督管理之下,實行保稅倉庫制度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把銀匙。這種受海關監督管理,專門存放按海關法令規走和經海關核准緩納關稅的進出口貨物的場所,通稱保稅倉庫。保稅貨物是指經海關批准未辦理納稅手續進境,在國內儲存、加工、裝配後復出境的貨物,這類貨物如在規定的期限內復運出境,經海關批准核銷;如果轉為內銷,進入國內市場,則必須事先提供進口許可證和有關證件,正式向海關辦理進口手續並繳納關稅,貨物才能出庫。 [編輯本段]七、保稅倉庫的實踐應用 保稅倉庫通常結合著出口監管倉庫來用, 一般把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合二為一,統稱叫做「兩倉」 ,即一出一進。億博物流咨詢專業人士提到,保稅倉庫主要應用於加工貿易企業當中,加工貿易企業在應用保稅這一概念的過程中是非常豐富的,主要有五種加工保稅模式,一是通常所說的「兩頭在外模式」,即原料和成品都在國外,加工在國內;二是「兩頭在內模式」,即原料和成品都在國內,當然加工也在國內,只是來源都是加工貿易公司;三是保稅內銷,四是非保外銷,五是委託加工。至於保稅倉庫,局限的范圍非常小,一是主要用於進口,二是倉庫內不允許流通加工,三是倉庫容量有限,四是涉及面也比較窄。 [編輯本段]八、保稅倉庫設立的意義 1.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 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從詢價、簽訂合同,到貨物運輸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為了縮短貿易周期,降低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先將貨物運抵本國口岸,預先存入保稅倉庫,可以使貨物盡快投入使用。也可先將貨物存入保稅倉庫,待價格時機成熟再進入市場。 2.有利於提高進口原材料的使用效益 利用保稅倉庫,可以使需要進口的原材料統一進口,相互調劑,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進口價格,提高經濟效益。 3.有利於開展多種貿易方式,發展外向型經濟 利用保稅倉庫的暫緩交納關稅等優惠條件,發展多種貿易方式,如來料加工;有利於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還可利用價格變化中的差價,開展轉口貿易。 4.有利於加強海關監管 隨著貿易方式的靈活多樣,海關的關稅的徵收工作的難度也在加大,保稅倉庫出現後,海關工作人員可以藉助倉庫管理人員的力量進行協同管理,海關主要是制定各種管理制度,對保稅倉庫出入的貨物實行核銷監督管理,對加工業實行重點抽查與核銷,以防內銷行為的出現。增強了海關監管力度,同時簡化了手續。 5.有利於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從事外貿的企業利用保稅倉庫,可以充分發揮倉庫的效能,開展一系列的相關業務,如報關、裝卸、運輸,允許的加工、整理、修補、中轉、保險、商品養護等,使外貿倉儲逐漸發展成為綜合性、多功能的商品流通中心,與此同時促進了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促使本國經濟進入國際經濟體系之中,有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 保稅物流特指在海關監管區域內,包括保稅區、保稅倉、海關監管倉等,從事倉儲、配送、運輸、流通加工、裝卸搬運、物流信息、方案設計等相關業務,企業享受海關實行的「境內關外」制度以及其他稅收、外匯、通關方面的特殊政策。 保稅物流主要功能簡析 簡單的說,保稅區有三大功能: 保稅倉儲:貨物在進入保稅倉庫環節以及存儲期間,不徵收進口關稅,免批文,不受配額限制; 簡單加工:貨物可以在保稅倉庫進行包裝、分揀、貼嘜,換嘜、分拆、拼裝等流通性加工; 轉口貿易:進口貨物在保稅區存儲可經簡單加工後,即轉手出口到其他目的國和地區; 不同性質企業可利用保稅倉功能進行業務擴展、加快資金迴流。延伸出來,可以歸納為: A 保稅倉儲 從國內、國外貨物運至保稅倉以保稅形式儲存起來,免交關稅,節約大量稅金,增加資金流動性。 B 手冊核銷 加工貿易型企業可通過出口到保稅區,核銷手冊,實現跨關區轉廠、出口轉內銷等。 C 簡單加工 在保稅倉的貨物可允許進行流通加工貼嘜,貼標簽,更換包裝等。 D 出口拼箱 將大陸各地和國外供應商采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匯集至保稅倉存儲,再按銷售合同組合成不同的貨櫃後從香港或鹽田港海運至世界各地。 E 進口分撥 從世界各地進口的貨物(其中包括國內轉至保稅倉的貨物)可以暫存在保稅倉,進行分揀、簡單加工、拆拼箱後,根據國內采購商的需求進行批量送貨,以減輕收貨人的進口稅壓力及倉儲負擔。 F 國際轉口貿易 充分利用保稅區內免領進出口許可證、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利用國內外市場間的地區差、時間差、價格差、匯率差等,在保稅倉內實現貨物國際轉運流通加工貼嘜,貼標簽,再包裝,打膜等,最終再運輸到目的國。 G 展示服務 國外大宗商品如設備及原材料等,可存放在保稅區倉庫,保稅存放,並可常年展示。展示結束後可以直接運回原地。避免高昂的關稅和繁瑣的報關手續。 H 檢測維修服務 發往國外貨物因品質或包裝退運,須返回工廠檢測或維修的。可利用保稅區功能,直接將貨物退至保稅倉庫,簡化報關程序,不用交納進口稅,待維修完畢後,直接復出口。
Ⅷ 國際上對導彈出口的限制規則是什麼有哪些協議
。「防止彈道導彈擴散海牙行為准則」(HCOC)的普遍性繼續加強,已有115個成回員國,其中約一半是不答結盟國家。智利等國呼籲其他國家加入「准則」,並希望「准則」與聯合國建立正式聯系。巴基斯坦等部分國家對將聯合國框架外達成的安排強加於聯合國的做法表示不滿。伊朗、印尼、南非等發展中國家對聯合國導彈問題專家組未能達成實質性報告表示失望,希望繼續在聯合國框架內尋找導彈問題的全面解決辦法。各國普遍支持加強對攜帶型防空導彈的管理。
中國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擴散,對導彈及其相關物項和技術實行嚴格的出口管制。在導彈防擴散問題上,中國與「防止彈道導彈擴散海牙行為准則」的宗旨和目標是一致的。中國願與「防止彈道導彈擴散海牙行為准則」成員國保持接觸和溝通,加強導彈防擴散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為國際防擴散進程作出有益的貢獻。
Ⅸ 美國對我國出口高科技產品有何管制措施
美國新的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執行。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管制清專單規定,航空發屬動機、先進導航系統、激光器、水下攝像機及推進器等20個大類的美國高科技產品不得對中國出口。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潘銳教授表示,從2001年至今,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一直沒有放鬆。在美國一再要求對華「貿易平衡」的背景下,這種管制只會使美國的商業利益受到損害。
Ⅹ 出口管制的對象一般包括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管制,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是指本條例附件《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清單》(以下簡稱《管制清單》)所列的導彈及相關設備、材料、技術的貿易性出口以及對外贈送、展覽、科技合作、援助、服務和以其他方式進行的技術轉移。
第三條國家對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實行嚴格管制,防止《管制清單》所列的可被用於運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導彈及其他運載系統的擴散。
第四條國家對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實行許可證件管理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出口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
第五條出口《管制清單》第一部分所列的物項和技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及其他有關規定辦理。
出口《管制清單》第二部分所列的物項和技術(以下簡稱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七條至第十三條的規定履行審批手續;但是,出口用於軍事目的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應當依照前款規定辦理。
第六條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接受方應當保證,未經中國政府允許,不將中國供應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用於申明的最終用途以外的其他用途,不將中國供應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向申明的最終用戶以外的第三方轉讓。
第七條從事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經營者,須經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登記。未經登記,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具體登記辦法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規定。
第八條出口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應當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填寫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申請表(以下簡稱出口申請表),並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經營管理人以及經辦人的身份證明;
(二)合同或者協議的副本;
(三)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的技術說明;
(四)最終用戶證明和最終用途證明;
(五)本條例第六條規定的保證文書;
(六)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九條申請人應當如實填寫出口申請表。
出口申請表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
第十條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出口申請表和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文件之日起進行審查,或者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中央軍事委員會有關部門進行審查,並在45個工作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許可的決定。
第十一條對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有重大影響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
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批準的,不受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時限的限制。
第十二條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申請經審查許可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頒發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件(以下簡稱出口許可證件),並書面通知海關。
第十三條出口許可證件持有人改變原申請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應當交回原出口許可證件,並依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重新申請、領取出口許可證件。
第十四條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時,出口經營者應當向海關出具出口許可證件,依照海關法的規定辦理海關手續,並接受海關監管。
第十五條接受方違反其依照本條例第六條規定作出的保證,或者出現《管制清單》所列的可被用於運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導彈及其他運載系統擴散的危險時,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應當對已經頒發的出口許可證件予以中止或者撤銷,並書面通知海關。
第十六條出口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出口的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將被接受方直接用於《管制清單》所列的可被用於運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導彈及其他運載系統的發展計劃的,即使該物項和技術未列入《管制清單》,也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經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可以臨時決定對《管制清單》以外的特定物項和技術的出口依照本條例實施管制。
第十八條未經許可擅自出口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的,或者擅自超出許可的范圍出口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的,依照刑法關於走私罪、非法經營罪、泄露國家秘密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區別不同情況,依照海關法的有關規定處罰,或者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並可以暫停直至撤銷其對外貿易經營許可。
第十九條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件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照海關法的有關規定處罰;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並可以撤銷其對外貿易經營許可。
第二十條以欺騙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件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收繳其出口許可證件,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等值以下的罰款,暫停直至撤銷其對外貿易經營許可。
第二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七條規定,未經登記擅自經營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依法取締其非法活動,並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二十二條對導彈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實施管制的國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財物的,依照刑法關於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受賄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三條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管制清單》進行調整,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後執行。 第二十四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