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城市規劃條例1984國家版

城市規劃條例1984國家版

發布時間: 2022-09-17 01:02:59

A. 有哪條法律規定不讓城鎮居民翻建自己的老房子

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只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有使用權,城鎮居民對宅基地沒有使用權的。對於城鎮居民因繼承房屋而獲得宅基地使用權的(因宅基地上的房屋屬於公民個人財產,基於「地隨房走」原則,城鎮居民可暫時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老房子不可翻建,待房屋不可居住後,宅基地由集體收回。
法律分析
申請村民住房所有權初始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申請人屬於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證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經村民會議同意或者由村民會議授權經村民代表會議同意的證明材料。需要准備的材料:因合法建造房屋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登記申請書;(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三)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四)申請登記房屋符合城鄉規劃的證明;(五)房屋測繪報告或者村民住房平面圖;(六)其他必要材料。一是舊房翻新對象,對象要求是經濟困難的貧困戶家庭。二是改造方式,主要以農戶自建為主,也可政府統一建設,且對於新房面積根據家庭人口嚴格要求不得超過限定面積。三是改造質量,房屋改造質量應符合安全,實用,經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願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並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B. 幾線城市劃分標準是什麼

城市排名和等級劃分是依據:政治地位,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區域輻射力。

城市規模劃分標准:

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城市,其中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小城市,2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小城市。

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 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

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標准調整背景:

新中國成立以來,為符合國情發展實際,我國對城市規模劃分標准進行過多次調整。1955年國家建委《關於當前城市建設工作的情況和幾個問題的報告》首次提出大中小城市的劃分標准。

即「五十萬人口以上為大城市,五十萬人以下、二十萬人以上為中等城市,二十萬人口以下的為小城市」,此後直到1980年國家建委修訂的《城市規劃定額指標暫行規定》又對城市劃定標准進行了調整,重點將城市人口100萬人以上的命名為特大城市。

1984年國務院頒布的《城市規劃條例》又回歸到1955年的標准,1989年頒布的《城市規劃法》在明確1984年標準的基礎上,指出城市規模按照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計算。但2008年該法廢止。取而代之《城鄉規劃法》並沒有對城市規模加以界定。

國家近期頒布的文件中,己經具有初步調整的跡象。如《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中,均己使用現行標准。

C. 84年之前建的房,不算違建,出自哪裡

1984年1月5日頒布的《城市規劃條例》。
《城市規劃條例》在1984年1月5日由國務院頒布。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於國家領導和管理城市建設的規定,為了合理地、科學地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把我國的城市建設成為現代化的、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城市,不斷改善城市的生活條件和生產條件,促進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城市,是指國家行政區域劃分設立的直轄市、市、鎮,以及未設鎮的縣城。
城市按照其市區和郊區的非農業人口總數,劃分為三級:
大城市,是指人口五十萬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人口二十萬以上不足五十萬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人口不足二十萬的城市。

D. 房屋違法改造哪個部門管

摘要 國家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發布實施了《關於房屋所有權登記工作中對違章建築的處理原則》,該文件規定,對於違章建築,在時間上的處理界限,考慮到《城市規劃條例》是1984年頒發的,各地制定和審批城市規劃也有先後之分,因此,各地市縣可根據實際情況合情合理地確定處理違章建築的時間界限。各地在處理違章建築時,對於時限以前的,可以適當放寬,時限以後的,從嚴處理。在地域界限上,凡是影響近期規劃建設或城市發展的重要地段,違章建築從嚴處理,其他規劃發展地區可以放寬。凡是直接影響交通、消防、市政設施、房屋修繕施工、綠地、環保、防災和鄰里居住條件的違章建築應當從嚴處理,反之可以適當放寬。參照以上原則確定從寬處理的范圍,只要房屋建築正規,結構合理,經過一定的申報審批程序,給予批評教育或適當罰款後,可以補辦手續,確認其所有權並發給產權證書。被拆遷人在產權實踐中如果遇到上述情況時,可以依法申請規劃主管部門予以處理後申請房屋產權登記主管部門確認所有權,經處理承認合法建築的,拆遷人應當按照拆遷法律規范的規定給予補償。根據《城市規劃法》的規定,認定和處理房屋及其附屬物是否屬於違章建築是城市規劃主管部門的一項基本職權。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沒有職權認定拆遷范圍內的范圍及其附屬物是否屬於違章建築。因此如果范圍拆遷主管部門認定被拆遷人所有的房屋系違章建築而不能提供有關規劃主管部門的處理決定時,被拆遷人可以訴請人民判決撤銷該認定。在當前的拆遷實踐中,有的地方將被拆除私有房屋的所有權人未經規劃主管部門許可擅自建設的房屋及其附屬物認定為自建房,但是對這些自建房,一般情況下均裁決不予補償。但是,在一些大城市裡,自建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民的居住困難問題,這些自建房基本上都是未經規劃許可在自家院里的空地上新建的,因此如果這些自建房沒有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話,被拆遷人可以依照前文所述訴請規劃管理部門處理後或者取得補償,或者自行拆除。

E. 城市規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於國家領導和管理城市建設的規定,為了合理地、科學地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把我國的城市建設成為現代化的、高度文明社會主義城市,不斷改善城市的生活條件和生產條件,促進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城市,是指國家行政區域劃分設立的直轄市、市、鎮,以及末設鎮的縣城。
城市按照其市區和郊區的非農業人中總數,劃分為三級:
大城市,是指人口五十萬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人口二十萬以上不足五十萬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人口不足二十萬的城市。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城市,都必須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制定城市規劃,按照規劃實施管理。
任何組織和個人,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與城市規劃管理有關的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並服從城市規劃和管理。第四條城市規劃的任務是:根據國家城市發展和建設的方針,經濟技術政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遠計劃,區域規劃,以及城市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和建設條件,布置城鎮體系,合理的確定城市在規劃、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綜合部署城市經濟、文化、公共事業及戰備等各項建設,保證城市有秩序地、協調地發展。第五條城市規劃必須從實際出,正確處理城市與鄉村、生產與生活、局部與整體、近期與遠期、平時與戰時、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需要與可能的關系、並且考慮治安的需要以及地震、洪澇等自然災害因素,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第六條城市規劃必須合理地、 科學地安排城市各項建設用地。 城市建設應當節約土地,盡量利用荒地,劣地,少佔耕地、菜地,園地和林地。第七條城市規劃必須切實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護城市綠地,搞好綠化建設。第八條城市規劃應當切實保護文物古跡,保持與發揚民族風格和地方物色。第九條城市規劃必須因地制宜。確定城市規劃 各項定額指標和建設標准,應當考慮城市的長遠發展,並同國家和地方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適應。第十條城市的規劃建設必須集中領導,統一管理,市長、縣長、鎮長領導城市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第十一條國家城市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市、縣鎮人民政府的城市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第二章城市規劃的制定第十二條城市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第十三條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人民政府領導下, 由城市規劃主管部門會同經
濟、 文化、軍事等有關部門編制。第十四條城市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二十年。
城市總體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確定城市的性質、規模;選定有關建設標准和定額指標;確定城市區域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的總體布局;編制各項工程規劃和專業規劃;進行必要的綜合經濟技術論證;擬定實施規劃的步驟和措施,並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銜接,編制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確定城市近期建設的目標、內容和具體部署。第十五條直轄市和市的總體規劃,應當把市的行政區域作為統一的整體,合理部署城鎮體系。第十六條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應當繼承與發揚期優秀的歷史文化特點和傳統風貌,並根據確定的保護對象的歷史意義、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劃定保護區和一定范圍的建設控制地帶,制定保護規劃和保護措施,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
民族自治區的城市規劃應當保持卉的重要內容。第十七條 城市人民政府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和人
民群眾的意見,並組織多方案的比較論證。第十八條城市人民政府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在上報審批之前,必須提交該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議。第十九條城市總體規劃實行分級規劃審批: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
省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其他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所在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
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市管轄的縣城、鎮的總體規劃,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F. 海口市城市規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規劃工作,保證城市規劃的實施,適應城市開發建設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海南省有關地方性法規,結合海口市的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城市規劃區,是指城市市區、近郊區以及城市行政區域內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
本條例所稱建設,是指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建築、人防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工程管線、對外交通設施等一切地上地下建築物、構築物,以及整治江河、改變地形地貌等活動。第四條海口市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規劃部門)主管全市的城市規劃工作。
市規劃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派出機構,負責管轄區或鄉(鎮)的城市規劃監督管理工作。
各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市規劃部門做好本轄區內的城市規劃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城市規劃的義務,和對城市規劃提出建議、對違反城市規劃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的權利。第二章城市規劃的編制第六條城市規劃一般包括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可以編制分區規劃和專業規劃。第七條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由市人民政府負責領導和組織,市規劃部門負責具體的組織編制工作。
市規劃部門在具體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應當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聽取駐市單位和廣大市民的意見。
市規劃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需要,有權要求駐市任何單位無償提供編制過程所必需的各種資料。第八條城市分區規劃的編制工作由市規劃部門根據市人民政府的授權負責組織編制。第九條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市規劃部門負責組織編制。
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市規劃部門根據分區規劃或者控制性詳細規劃所確定的技術要求組織編制。
專業規劃由市規劃部門或有關專業部門組織編制。第十條位於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建制鎮的城市規劃,由市規劃部門會同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位於城市規劃區范圍內非建制鎮、村莊的區域規劃,由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
。第十一條位於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部隊、黨政機關、開發區等用地性質特殊、用地規模較大的單位,應當單獨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第十二條從事城市規劃編制的設計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規劃設計資格。
設計單位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從事城市規劃編制與設計,均必須到市規劃部門登記,並經市規劃部門進行資格驗證。否則,對其規劃設計成果不予認可。
規劃設計市場管理具體辦法,由市規劃部門另行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第十三條編制城市規劃應當使用市規劃部門規定的統一座標系統和高程系統的地形圖,具備必需的城市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以及自然、資源、歷史、現狀、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等基礎資料。
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從事城市測繪與城市勘察工作的單位,必須到市規劃部門登記,並經市規劃部門進行資格驗證。否則,對其測繪與勘察成果不予認可。
城市測繪與勘察規劃管理具體辦法,由市規劃部門另行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第十四條城市規劃編制的深度與內容要求,必須符合國家頒布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及其技術規定。第三章城市規劃的審批第十五條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市人民政府報省人民政府審查後,報國務院審查批准。
市人民政府在向省人民政府報送城市總體規劃前,報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查同意。第十六條城市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專業規劃經市規劃部門審查後報市人民政府審查批准。
城市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報請批准前,市規劃部門應當組織鑒定,並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認真集中和採納各方面的正確意見後,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告。第十七條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由市規劃部門審查批准,其中用地性質特殊,用地規模較大或者市人民政府認為比較重要的地區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經市規劃部門審查後報市人民政府審查批准。第十八條市轄建制鎮的總體規劃經市規劃部門審查後報市人民政府審查批准。
市轄非建制鎮和村莊的區域規劃報市規劃部門審查批准。

G. 《城市規劃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你可以去溫州市規劃局的官網上查下,有相關信息的,而且是最權威的。至於專你說的兩個個國家法規,《中屬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是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是1989年,不過從2008年開始已經實施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H. 城市是什麼達到一定規模

1、城市規模等級劃分的依據

早在1955年國家建委《關於當前城市建設工作的情況和幾個問題的報告》中就首次提出了大、中、小城市的劃分標准:「五十萬人口以上為大城市,五十萬人口以下、二十萬人口以上為中等城市,二十萬人口以下的為小城市」。此後,1980年由國家建委修訂的《城市規劃定額指標暫行規定》將按城市人口將城市規模分為四個等級:城市人口100萬以上為特大城市,50萬以上到100萬為大城市,20萬以上到50萬為中等城市,20萬和20萬以下為小城市。但《暫行規定》中沒有對城市人口作出清晰界定。

1984年1月5日國務院發布了《城市規劃條例》。《條例》第一章第二條指出:「本條例所稱城市,是指國家行政區域劃分設立的直轄市、市、鎮,以及末設鎮的縣城。城市按照其市區和郊區的非農業人總數,劃分為三級:大城市,是指人口五十萬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人口二十萬以上不足五十萬的城市。小城市,是指人口不足二十萬的城市。」1990年4月1日,《城市規劃條例》隨著《城市規劃法》的實施而被廢止。

198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頒布,其中第一章第三條指出「本法所稱城市,是指國家按行政建制設立的直轄市、市、鎮」。第四條指出:「大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五十萬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二十萬以上、不滿五十萬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不滿二十萬的城市。」

2008年1月1日,《城市規劃法》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實施而被廢止。但是,《城鄉規劃法》並沒對城市規模進行規定,也沒有對城市人口的口徑作出界定。

2、我國城市規模等級的發展情況

2008年,我國城市655個,鎮19234個。按《城市規劃法》的城市等級標准來劃分,大城市有240個,中等城市151個,小城市有264個。而240個大城市中,50-100萬人口的城市118個,100-200萬人口的城市81個,200-400萬人口城市28個,4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13個。

改革開放30年來,城市發展迅速,城市的人口規模也迅速擴大。和1978年相比,2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增加了31個,增長了3.1倍;100-200萬人口的城市增加了62個,增長了3.3倍;50-100萬人口的城市增加了83個,增長了2.4倍;而20萬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增加了215個,增長了4倍多。

我國

I. 拆違建的最新規定

2022年違建拆除最新消息

無證≠違建

無證房產生的原因很多,有歷史政策原因所致,有政府不守承諾所致,也有房屋所有人過失或故意為之,其形成原因繁雜,因此對「無證房」性質的認定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歷史政策等因素來確定,不得一刀切認定為「違建」,無證房在徵收時不能直接被認定為違建而實施強拆,也不能不給任何補償就隨意徵收拆遷。

提醒注意:有些企業是通過招商引資進行建廠的,多年後被當地行政部門認定為違建,被下達《限期拆除通知》,對於這種情況,如果相關部門對企業房屋或廠房認定違建,要區分不同情況進行對待,隨意企業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一定要認真審查,必要時可以提前咨詢委託專業律師,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違建必須拆嗎?

根據《城鄉規劃管理》相關規定,並不是所有的違建都要一律拆除:違法建築對現有規劃實施的影響程度並不嚴重,可以採取補救措施改正的無須拆除;對現有規劃實施的影響程度嚴重,但卻不能拆除的,即拆除違法建設可能影響相鄰建築安全、損害無過錯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或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因當地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原因導致無批建手續或翻建手續,但屬於村民唯一住宅的情形;村民在自己宅基地或自留地范圍內建設的附屬建築,如車庫、倉庫等;建設行為人因招商引資或行政允諾而建設的建築物,不宜簡單認定為違法建築而採取行政強制措施,應結合信賴利益保護原則,從維護政府公信力角度允許採取補救措施合法化;1984年《城市規劃條例》施行以前,因尚無規劃許可制度要求,當時的建設行為可辦理規劃許可手續,就不能認為此前形成的無證房屋是違法建築並要求拆除。

J. 北京市城市規劃條例的第四章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各項建設工程實行統一規劃管理。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服從規劃管理。
本條例所稱的各項建設,系指新建、擴建、改建、翻建各類房屋建築,市政管線、架空桿線、鐵路、地下鐵道、道路、橋梁、人防、防洪、公園、城市綠地、行道樹、江湖水系、水源井、圍牆、停車場、堆料場等建設工程和一切構築物,以及城市雕塑、廣告設施等。
重要大街、傳統文化街區和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特定地區的現有建築物改造和外部裝修,視同建設工程。 進行建設需要申請用地的,必須持主管部門批准建設項目的有關文件,向市或者區、縣規劃局申請選址定點,由市或者區、縣規劃局核定其用地性質位置和界限,提供規劃設計條件,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建設用地的選址定點、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實行市、區、縣規劃局分級負責制。許可權劃分具體辦法,由市規劃局報市人民政府審定。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服從市、區、縣人民政府根據城市規劃作出的調整建用地決定。
建設用地被貪污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或者建設用地超過兩年未使用的,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撤銷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新建、擴建、改建、翻建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設施,必須持有關批准文件向市或者區、縣規劃局提出申請,由市或者區、縣規劃局根據城市規劃提出的規劃設計要求,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許可權,實行市、區、縣規劃局分級負責制。許可權劃分具體辦法,由市規劃局報市人民政府審定。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因城市建設需臨時用地的,須向市或區、縣規劃局申請定點,核發臨時用地規劃許可證件;建設臨時建設工程,必須持有市或者區、縣規劃局核發的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
在臨時用地上,不得建設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建設工程;臨時建設工程不得改建成永久性建設工程;臨時用地和臨時建設工程不得改變使用性質;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臨時用地和臨時建設工程使用期限的,須在期滿前兩個月向原批准機關提出延期申請,經批准後方可延期使用。
臨時用地和時建設工程使用期滿或者城市建設需要時,使用單位必須無條件拆除建設工程及一切設施,恢復地貌,交回用地。
臨時用地和臨時建設工程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設計單位必須按照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規劃設計條件,編制建設工程的設計方案或者進行工程設計。
施工單位必須在建設單位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後方可施工。 市或者區、縣規劃局對建設用地擬定釘樁條件後,由市測繪部門統一釘樁並計算坐標。建設工程需要放線、驗線的,驗線合格後,方可建設。建設單位在建設工程項目竣工後,應及時報請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規劃驗收。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後,建設單位按照規定向城市建設檔案館報送竣工圖紙和資料。 本條例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市規劃局負責解釋。
本條例履行前違反城市規劃管理的行為,依據《城市規劃法》和《北京市城市建設規劃管理暫行辦法》處理;本條例施行後違反城市規劃管理的行為,依據《城市規劃法》和本條例處理。 本條例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1984年1月17日市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北京市城市建設規劃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