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河北省礦山綜合治理條例

河北省礦山綜合治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9-18 03:56:13

① 河北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201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礦產資源的統一管理,合理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礦產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勘查、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地表或者地下的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
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以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礦產資源。
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申請取得探礦權、采礦權。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繳納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費用。
轉讓探礦權、采礦權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按照規定程序辦理審批手續。
對國家及本省經濟發展有重要價值的勘查區塊或者礦區,國家優先勘查、開采。第四條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勘查、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的方針,堅持開發利用與保護並重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礦產資源的保護,維護依法設立的礦山企業的合法權益。第六條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和本省的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第七條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本省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和礦業權管理、礦產資源勘查的行業管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監督管理以及地質環境的監測、評價和監督管理工作,代表政府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的權益。
設區的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的綜合管理,對國有礦山企業和跨行政區域、異地開辦的集體礦山企業開發利用礦產資源進行監督管理,對地質環境進行監測、評價和監督管理,協助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對礦產資源勘查進行行業管理。
縣(市、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的綜合管理,對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戶開發利用礦產資源進行監督管理,對地質環境進行監測、評價和監督管理,維護合法的探礦權、采礦權不受侵犯,保障礦區和勘查作業區的生產秩序。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同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礦產資源的勘查第八條全省礦產資源勘查的年度計劃,由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與省計劃部門共同組織編制,經省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後,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下達。第九條礦山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公民投資進行礦產資源勘查,應當按照國家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的規定向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並繳納探礦權有償取得費用後,領取勘查許可證,取得探礦權。
國家投資進行礦產資源勘查,由代表國家進行投資的單位申請辦理有關手續,取得探礦權。其探故權由國家享有。第十條礦產資源勘查單位必須具有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或者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認可的地質勘查資格。第十一條探礦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必須完成國家和本省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未完成的,應當核減其勘查面積。第十二條探礦權人在進行勘查工作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一)充分利用現有的勘查成果檔案資料,避免重復勘查;
(二)按照批準的勘查區域、勘查項目、勘查階段和期限進行施工,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報原主管部門批准後,向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三)不得擅自進行采礦活動。對符合邊探邊采規范要求的復雜類型礦床,探礦權人在依法申請取得采礦許可證後,方可邊探邊采;
(四)在勘查主要礦種時,對共生、伴生礦種進行綜合勘查、綜合評價;
(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匯交礦產資源勘查成果檔案資料;
(六)按照國家有關技術規范編寫礦產資源勘查報告,由礦產資源儲量審批機構審批。
(七)勘查作業結束後,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封填探礦井、探礦孔或採取其他安全措施。第十三條探礦權人經兩年以上勘查,對已完成勘查的含有開采價值礦體的區塊,可以向勘查登記機關申請探礦權保留,保留期限自批准之日起不超過二年。
探礦權保留期間,可以停止勘查活動,但必須按規定繳納探礦權有償取得費用。第十四條對有爭議的勘查項目,由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組織有關主管部門協調解決;協調無效的,報省計劃部門裁決,由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根據裁決監督執行。

② 河北省非煤礦山綜合治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非煤礦山綜合治理,促進礦產資源有序開發利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非煤礦山的綜合治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非煤礦山,是指能源礦產、水氣礦產之外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產礦山。第三條非煤礦山綜合治理應當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遵循科學規劃、源頭控制、重點治理、分類施策、防治結合和全程監管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非煤礦山綜合治理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非煤礦山綜合治理監督管理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籌協調非煤礦山綜合治理和行業管理工作,負責非煤礦山綜合治理和行業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公安、水行政、市場監督管理、林業和草原、工業和信息化、財政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做好非煤礦山綜合治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依法做好相關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協助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第五條非煤礦山企業承擔新建和生產礦山的綜合治理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負責企業治理責任主體滅失或者不明非煤礦山的綜合治理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統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建立政府引導、部門協同、企業主建、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的工作機制,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推進非煤礦山企業轉型升級。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鼓勵和支持學校、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開展非煤礦山綜合治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推廣使用非煤礦山綜合治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提高非煤礦山綜合治理的科學技術水平。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非煤礦山綜合治理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對在非煤礦山綜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獎勵。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優化礦產資源布局,嚴格非煤礦產資源規劃分區管理、總量調控和開采准入制度。推進企業重組和資源整合,促進資源節約與全面高效利用,實現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第十條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全省非煤礦山綜合治理規劃,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根據全省非煤礦山綜合治理規劃編制本級非煤礦山綜合治理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全省非煤礦山行業發展規劃。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非煤礦山綜合治理規劃和非煤礦山行業發展規劃應當與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礦產資源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水土保持規劃、國土綠化規劃等相銜接。第十一條非煤礦山建設項目依法實行核准或者備案管理。列入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的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實行核准管理;未列入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的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實行備案管理。

非煤礦山開發建設項目,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對禁止建設區域的規定。第十二條非煤礦山建設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在建設、運行過程中產生不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情形的,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環境影響後評價,採取改進措施,並報原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部門和建設項目審批部門備案;原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部門也可以責成建設單位進行環境影響的後評價,採取改進措施。第十三條非煤礦山建設工程的設計文件,應當符合非煤礦山行業發展規劃、行業技術規范、綠色礦山建設規范和安全規程,並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備案。

非煤礦山建設項目的礦區范圍、開采地質條件或者建設條件、采礦方法、主要生產系統等發生重大變化,需要變更設計文件的,應當將變更的設計文件報原備案部門重新備案。

非煤礦山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備案的設計文件組織施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加強非煤礦山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的專家論證工作,並對設計文件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③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河北省地方煤礦管理條例》的決定(1997)

一、第三十八條修改為:「對經過整頓仍不符合辦礦條件的煤礦,應責令停辦,吊銷其采礦許可證。拒不執行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二、第三十九條修改為:「越界越層開採的,責令其退回本礦井田范圍內開采,賠償損失,沒收越界越層開採的煤炭和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拒不退回的吊銷其采礦許可證,觸犯刑律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三、第四十一條修改為:「買賣、出租或轉讓煤礦資源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買賣、出租采礦權或者將采礦權用作抵押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吊銷采礦許可證。」四、第四十五條修改為:「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一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由市、縣煤炭主管部門決定。吊銷采礦許可證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決定。」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④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河北省地方煤礦管理條例》的決定(1993)

一、第二條中的「鄉(鎮)、村集體辦礦和群眾集資合夥辦礦」修改為「集體辦礦」。二、第八條中「國營、集體、群眾集資合夥和個體煤礦」修改為「國有、集體煤礦和個體採煤」。三、第十二條修改為「允許個人採挖國有煤礦井田范圍外零星分散的煤炭資源」。四、第二十條中「分別報省、市(地區)、縣煤炭主管部門審批」,修改為「分別報省、市(地區)煤炭主管部門審批」。第二十條刪去第(二)、(三)、(四)項,把第(五)項修改為「凡在已劃歸市(地區)的煤炭資源范圍內和零星分散資源內開辦集體煤礦和個體採煤,由辦礦單位或個人提出申請,經所在市(地區)煤炭主管部門批准,報省煤炭主管部門備案」,作為修正案的第(二)項。第(六)項作為修正案的第(三)項。五、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中的「地質礦產部門根據批准文件頒發采礦許可證」,修改為「由審查批准部門的同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根據批准文件頒發采礦許可證」。第三款修改為「憑采礦許可證向當地工商行政機關申請,辦理營業執照。礦井建設過程中,煤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礦井建成後,煤炭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的,頒發安全生產合格證。」第四款修改為「未持有采礦許可證、營業執照和安全生產合格證的,不得生產」。六、第二十二條中刪去「符合辦礦條件的補發開采許可證」。七、第二十四條修改為「地方煤礦進行生產建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貫徹實施礦山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企業內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生產。」八、第三十五條刪去「受人民政府委託」。增加兩項:「(四)對集體煤礦和個體採煤實施行業管理」;「(五)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地方煤礦,責令限期整改。」九、第四十五條中的「由市(地區)、縣人民政府決定」,修改為「由市(地區)、縣煤炭主管部門決定。吊銷采礦許可證、營業執照,分別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決定。」十、第二條、第十條、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五條中的「國營煤礦」,以及第二十條中的「國家統配煤礦和省屬地方國營煤礦」,一律修改為「國有煤礦」。第三條和第四十一條中的「非法轉讓煤炭資源」修改為「轉讓煤炭資源」。第十八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中的「集體、群眾集資合夥和(及)個體煤礦」,修改為「集體煤礦和個體採煤」。第三十三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河北省地方煤礦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正,重新公布。

⑤ 河北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礦產資源的統一管理,合理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礦產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勘查、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地表或者地下的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
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以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礦產資源。
勘查礦產資源,必須依法申請登記。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申請取得采礦權。國家保護合法的探礦權和采礦權不受侵犯。
采礦權不得買賣、出租、不得用作抵押。第四條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勘查、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的方針,堅持開發利用與保護並重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礦產資源的保護工作,保障國有礦山企業開采礦產資源的主體地位,指導和幫助集體礦山企業發展,加強對個體采礦戶的監督管理。第六條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和本省的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第七條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本省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的綜合管理、礦產資源勘查的行業管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監督管理以及地質環境的監測、評價和監督管理工作,代表政府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的權益。
省轄市(地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的綜合管理,對國有礦山企業和跨行政區域、異地開辦的集體礦山企業開發利用礦產資源進行監督管理,協助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對礦產資源勘查進行行業管理。
縣(市、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的綜合管理,對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戶開發利用礦產資源進行監督管理,維護合法的探礦權和采礦權不受侵犯,保障礦區和勘查作業區的生產秩序。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同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礦產資源的勘查第八條全省礦產資源勘查的中長期規劃,在省計劃部門指導下,由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年度勘查計劃由省計劃部門組織編制和下達。第九條礦產資源勘查單位必須具有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或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認可的勘查資格,並依法申請登記,領取勘查許可證。
勘查特定礦種,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勘查登記。第十條礦山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自行投資進行礦產資源勘查,應當服從國家計劃,並具有國家和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認可的勘查資格,依法領取勘查許可證,接受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第十一條礦產資源勘查單位在進行勘查工作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一)充分利用現有的勘查成果檔案資料,避免重復勘查;
(二)按照批準的勘查區域、勘查項目、勘查階段和期限進行施工,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報原主管部門批准後,向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三)不得擅自進行采礦活動。對符合邊探邊采規范要求的復雜類型礦床,勘查單位在依法申請取得采礦許可證後,方可邊探邊采;
(四)在勘查主要礦種時,對共生、伴生礦種進行綜合勘查、綜合評價;
(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匯交礦產資源勘查成果檔案資料;
(六)按照國家有關技術規范編寫礦產勘查報告,提交礦產儲量審批機構審批。勘查報告未經批準的,不得作為礦山建設設計的依據;
(七)勘查作業結束後,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封填探礦井、探礦孔或採取其他安全措施。第十二條礦產資源勘查成果實行有償使用。收費標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三條縣及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礦產資源勘查基金,按照批準的勘查項目計劃使用。
鼓勵群眾找礦報礦,對有突出貢獻者由縣及縣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或獎勵。第十四條對有爭議的勘查項目,由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組織有關主管部門協調解決;協調無效的,報省計劃部門裁決,由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根據裁決監督執行。第三章礦產資源的開采第十五條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采礦審批和登記手續,領取采礦許可證。第十六條開辦國有礦山企業,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經礦產儲量審批機構批準的礦產勘查報告;
(二)有經主管部門批準的礦山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含資源利用方案);
(三)有確定的礦區范圍和開采范圍;
(四)有經主管部門批準的礦山設計;
(五)有相應的生產技術條件和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措施;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⑥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礦產開發管控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定

一、礦產開發與礦山生態環境保護應當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保護資源,統一規劃、綜合治理,節約集約、綠色發展的原則,促進礦產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擾動。二、強化礦產開發源頭管控。嚴格礦產開發項目審批,實施礦產開發綜合論證制度。新建礦產開發項目,應當由設區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專家和群眾代表對礦產資源利用效益、公共安全、生態環境影響、水資源節約利用、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態恢復成本等進行綜合論證。除法律規定由國務院主管部門行使審批許可權的外,新建礦產開發項目應當報省人民政府同意。

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遺跡保護區等各類保護地,以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文物保護范圍內、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內、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兩側各1000米范圍內新建固體礦產開發項目,已有的應當有序退出。嚴格控制燕山—太行山生態涵養區、張家口—承德壩上高原生態功能區、國家公益林等重點林區、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固體礦產開發。三、發揮規劃約束作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編制礦產資源規劃時,實行礦山開發總量控制、減量化管理,防止和解決開發布局分散、生態環境損害、資源利用粗放等問題。嚴格礦產資源規劃審批程序,規劃一經批准,應當嚴格執行,不得擅自調整。四、嚴格依法執行國家、省礦山關閉退出規定。對安全生產和環保限期整改不達標、越界開采拒不退回的礦山,依法關閉;對屬於國家和本省產業政策淘汰類、位於「四區一線」無法避讓、資源枯竭和已注銷采礦許可證、列入煤炭去產能關閉退出計劃的礦山,限期關閉退出。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礦山退出補償機制,按照有關規定對政策性強制關閉礦山退還有關費用,給予適當補償。應當逐級壓實責任,做好關閉取締礦山職工安置工作,妥善處理遺留問題,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五、從嚴執行國家、地方和行業標准。嚴格按照國家和本省產業、環保、安全、水土保持、資源利用等標准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督促企業依法開采、規范開采、環保開采、安全開采。對不達標的,依法限制生產、停產整治、限期整改,經限產、整治、整改仍不達標的,依法責令關閉或者退出。六、持續推進礦山整合重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導,鼓勵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的大型企業,對開采同一礦體、有多個采礦權人的密集小礦,緊鄰大中型礦山的小礦和無力進行環保、安全、技術裝備改造提升的礦山進行整合重組,提升礦山履行責任義務能力,開采方法、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露天礦山應達到大中型礦山標准。整合重組後的礦山明確主體後,按已建礦山辦理相關手續。七、嚴格控制露天礦山開采。重點區域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確需建設的,應當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礦產資源規劃和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等要求。已有露天礦山應當通過資源整合壓減總體露天開采面積。辦理采礦權延續手續的,應當由省自然資源部門徵求省生態環境、省應急管理部門意見。鼓勵、推動露天轉地下開采,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對露天礦山轉地下開采進行排查、論證,具備地下開采條件的限期轉地下開采。

除按照礦產資源規劃設定的建築石料集中開采區外,禁止新建建築石料露天礦山項目。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新建、改建、擴建礦山應當按照國家綠色礦山建設規范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生產礦山應當按照國家綠色礦山建設規范要求加快升級改造。支持推進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九、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礦山企業應當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編制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嚴格履行責任義務,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礦山企業的生態修復義務不因礦業權的滅失而免除。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追查廢棄礦山的原礦業權人,依法明確其治理責任。對確認責任主體滅失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治理修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策引導,採取礦山土地綜合修復利用、差別化土地供應、盤活礦山存量建設用地、綜合利用廢棄土石料等手段,吸引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參與礦山綜合治理。

⑦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河北省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管理條例》的決定(1993)

一、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本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開採的礦產資源,由省工業主管部門會同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按行業統籌規劃,合理劃分。」二、第二十四條修改為:「各級人民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定期檢查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的辦礦條件。對不符合辦礦條件的,應責令限期達到,逾期仍達不到的,責令停辦。」三、第二十五條修改為:「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變更開采范圍、礦區范圍、開采方式、開采礦種,以及法人代表、企業名稱和經濟性質的,必須申請辦理批准手續,更換采礦許可證。」四、第五十條修改為:「本條例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由市(地區)、縣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決定。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決定。」五、條例中的「國營礦山企業」一律修改為:「國有礦山企業。」第三十一條中的「國家頒發的《礦山安全條例》」和第四十七條中的「國家《礦山安全條例》」均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第三十三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河北省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管理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正,重新公布。

⑧ 河北省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管理條例(199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的管理,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礦產資源,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前和長遠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地表和地下的礦產資源,不因其所依附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其國家所有的性質。
礦產資源所在地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撓國家、集體和個體依法開采礦產資源。
禁止任何組織、單位或個人,利用任何手段侵佔、破壞、買賣、出租、抵押或非法轉讓礦產資源和采礦權。第三條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者,必須依法申請取得采礦權。第四條國家對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實行積極扶持、合理規劃、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
國家鼓勵、指導和幫助集體礦山企業的發展。
國家通過行政管理,指導、幫助和監督個人依法采礦。
國家保護取得采礦許可證的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者的合法權益。禁止無證開采。第五條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受罰的原則。第六條國家對礦產資源實行有償開采。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者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第七條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和本條例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有關的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八條凡在本省境內的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者以及有關單位,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二章資源管理第九條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勘查、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的方針。
地質勘探單位之間在勘探工作中發生矛盾,由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協調解決。第十條本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開採的礦產資源,由省工業主管部門會同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按行業統籌規劃,合理劃分。
已劃歸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開採的礦產資源,由礦產資源所在地的市(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工業主管部門合理規劃礦點,劃定開采邊界,並將規劃方案報同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上級工業主管部門備案。
嚴禁越界越層采礦。第十一條集體礦山企業開采礦產資源的范圍:
(一)零星分散的礦產資源;
(二)國家和省未列入開采規劃的礦產資源,集體礦山企業可以依法開采,國家或省需要勘探或開采時,必須服從國家或省的計劃安排;
(三)國有礦山企業礦區范圍內可以劃給的邊緣零星礦產資源;
(四)國有礦山企業閉礦後經該企業和當地勞動安全部門同意開採的殘留礦體;
(五)國有礦山企業同集體礦山企業聯合開採的礦體;
(六)國有建材、化工和輕工礦山企業的礦區未劃定的礦體。第十二條個體采礦開采礦產資源的范圍:
(一)不適合國家、集體開採的小礦點、小礦脈等零星分散的礦產資源;
(二)只能用作普通建築材料的砂、石、粘土;
(三)為個人生活自用的少量普通礦產。第十三條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不得開採下列礦產資源:
(一)屬於國家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
(二)未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批准辦礦的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正在進行勘探的礦區;
(三)未經國家批準的下列地區的礦產資源:
(1)港口、機場、國防工程設施圈定地區以內;
(2)重要工業區、大型水利工程設施、城鎮市政工程設施附近規定的距離以內;
(3)鐵路、重要公路兩側規定的距離以內;
(4)重要河流、堤壩兩側規定的距離以內;
(5)國家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重要風景區,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不能移動的歷史文物、名勝古跡保護范圍和控制地帶;
(6)國家規定不得開采礦產資源的其他地區。第十四條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地質工作單位和國有礦山企業應當按照積極支持、有償互惠的原則向依法批准辦礦的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提供地質資料和技術服務。第十五條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應按規定提取折舊基金和維持簡單再生產費用,不斷進行技術改造,提高技術水平。第十六條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必須按設計要求,合理開采。回採率和采礦貧化率應當達到設計要求。
嚴禁采富棄貧、采厚棄薄、亂挖濫采,破壞礦產資源。
對具有工業價值的共生、伴生礦物,應當綜合回收。對暫時不能回收利用的礦物,應當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⑨ 河北省地方煤礦管理條例(1993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煤炭資源,促進地方煤炭工作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在發展國家統配煤礦的同時,有計劃地發展地方國有煤礦,鼓勵、指導集體辦礦,指導、監督個體依法採煤。第三條煤炭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地表或地下的煤炭資源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不同改變國家所有的性質。
開辦地方煤礦,必須依法申請取得開采權。
禁止任何組織、單位和個人,利用任何手段侵佔、破壞買賣、租賃、抵押或轉讓煤炭資源和開采權。第四條地方煤礦必須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改進經營管理,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改善勞動條件和安全狀況,實現正規生產、安全生產、文明生產。第五條地方煤礦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保護煤礦合法權益和財產不受侵犯,協調礦際之間、煤礦與當地群眾之間的關系,及時處理糾紛。第七條河北省煤炭工業廳是省人民政府煤炭工業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省地方煤炭工業。市(地區)、縣煤炭主管部門為同級人民政府的煤炭管理機構,由省煤炭工業廳和市(地區)、縣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當地人民政府領導為主。
各級煤炭主管部門對本條例的貫徹執行負有監督檢查責任。第八條本省境內的國有、集體煤礦和個體採煤,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九條執行本條例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二章資源管理第十條全省煤炭資源的勘查、開采、利用,在省地質礦產部門的監督管理下,由省煤炭主管部門統籌規劃。可從下列各項資源中劃出一定范圍,由地方煤礦開采:
(一)可劃歸地方開採的新探明的地質儲量;
(二)未列入國家統配煤礦規劃的煤炭資源;
(三)尚未勘探的煤炭資源;
(四)國家統配煤礦區規劃內的可以劃給地方煤礦的資源;
(五)國家統配煤礦閉坑後的殘留礦體;
(六)零星分散資源。
劃歸地方煤礦開採的資源,有關單位和國有煤礦應提供必要的地質資料。第十一條劃歸地方煤礦開採的資源,根據統一規劃,分級管理的原則,按隸屬關系,由使用該資源的地方煤炭主管部門合理規劃礦點,嚴格劃分礦井開采范圍。規劃方案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上級煤炭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二條允許個人採挖國有煤礦井田范圍外零星分散煤炭資源。第十三條允許無煤炭資源的地方到有煤炭資源的地方開辦煤礦。第十四條地方煤礦必須珍惜資源,提高資源回收率。嚴禁采厚丟薄、采易丟難、亂采濫挖。第十五條在國家和省已勘探、規劃的礦區井田范圍內,未經省人民政府批准,不準新建工廠、鐵路、水庫、城鎮住宅區、村莊等地面設施。第十六條未經批准,嚴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十七條所列地區開採煤炭資源。第三章開辦條件與審批手續第十七條開辦地方國有煤礦,應符合基本建設程序和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第十八條開辦集體煤礦和個體採煤,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資源基本可靠;
(二)井田范圍明確,並有佔地批准手續;
(三)已同鄰礦達成井田邊界協議;
(四)有與建礦規模相適應的資金、人力、物力;
(五)辦礦負責人經考核合格具有煤礦管理和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
(六)具備國家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
(七)有必要的環境保護措施;
(八)有必要的設計圖紙和說明書。第十九條開辦地方國有煤礦,由省煤炭主管部門審查,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對其開采范圍和綜合利用方案進行復核並簽署意見,報省人民政府批准。根據批准文件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頒發采礦許可證。第二十條開辦集體煤礦和個體採煤,分別報省、市(地區)煤炭主管部門審批:
(一)凡在國有煤礦煤田范圍內開辦煤礦,辦礦單位必須填寫申請報告,經有關礦務局(礦)簽字同意,由市(地區)煤炭主管部門審查,報省煤炭主管部門批准;
(二)凡在已劃歸市(地區)的煤炭資源范圍內和零星分散資源內開辦集體煤礦和個體采礦,由辦礦單位提出申請,經所在市(地區)煤炭主管部門批准,報省煤炭主管部門備案;
(三)異地開辦煤礦,由辦礦單位提出申請,經鄰礦簽字同意後,跨地區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跨縣的由市(地區)人民政府批准。

⑩ 2021河北礦山整合條件

各地要將尾礦庫專項整治作為本地非煤礦山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重要組成內容,強化組織領導、精心安排部署、統籌協調推進,逐級分解任務、逐項組織實施、逐個督促落實,加強對專項整治工作的工作調度和監督檢查,研究分析存在問題,協調解決實際困難,考核通報工作進展。尾礦庫企業要全面開展自查自改自報工作,把整改責任和措施落實到制度、規程,落實到崗位、從業人員,落實到設施、設備,確保完成專項整治各項重點工作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的,責令停止開采、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單位和個人進入他人依法設立的國有礦山企業和其他礦山企業礦區范圍內采礦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超越批準的礦區范圍采礦的,責令退回本礦區范圍內開采、賠償損失,沒收越界開採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拒不退回本礦區范圍內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吊銷采礦許可證,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盜竊、搶奪礦山企業和勘查單位的礦產品和其他財物的,破壞采礦、勘查設施的,擾亂礦區和勘查作業區的生產秩序、工作秩序的,分別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情節顯著輕微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熱點內容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與扶貧 發布:2025-01-18 11:55:00 瀏覽:887
黑子林律師 發布:2025-01-18 11:23:10 瀏覽:354
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對象 發布:2025-01-18 11:10:53 瀏覽:208
2013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8 10:10:11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