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條例

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6 11:12:17

①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還適用嗎

已經不適用。
《關復於實行黨制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是較早以前由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2016年發布實施了《問責條例》,《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本條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此前發布的有關問責的規定,凡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行。

② 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的方式有哪些

方式如下復:

一、依據《制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七條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1、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2、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3、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4、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二、依據《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

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的方式分為: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

(2)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條例擴展閱讀:

推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制的必要性:

1、推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制,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重要保證。

2、有利於提高黨政領導幹部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促進黨政領導幹部恪盡職守,依法履行職責。

2、有利於使我們作出的決策、採取的措施、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觀實際和規律,更加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利益。

③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對黨的的領導幹部實行什麼問責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對黨的的領導幹部實行終身問責。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10條明確規定: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

而對於問責之後的處理,《問責條例》還特別強調:受到問責的黨的領導幹部應當向問責決定機關寫出書面檢討,並在民主生活會或者其他黨的會議上作出深刻檢查。建立健全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採取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方式問責的,一般應當向社會公開。

(3)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條例擴展閱讀:

2016年7月8號,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明確強調對於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後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這

次出台的《問責條例》對具體的問責方式也進行了規定,並且針對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整合制定了不同的問責方式。

據介紹,在現有的各類問責規定中,共有包括批評教育、作出書面檢查、給予通報批評、組織處理、調離崗位、引咎辭職、黨紀軍紀政紀處分、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在內的14種問責方式,此次《問責條例》在制定過程中,對這些問責方式進行了整合。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七條的規定,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依據情節嚴重主要有檢查、通報、改組三種,其中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④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都有哪些如何使用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4)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制定的意義

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

對於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後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要把責任壓給各級黨組織,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等黨的工作部門,釋放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

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全面從嚴治黨、推進標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於各級領導幹部要把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起來。

各級黨組織都要把自己擺進去,聯系實際、以上率下,敢於較真碰硬、層層傳導壓力,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要緊緊圍繞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化問責,倒逼責任落實,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院網-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⑤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對黨員問責形式有哪些

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1、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2、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3、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1、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2、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3、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4、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5)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條例擴展閱讀:

2013年11月,《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明確提出:「適時修訂《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進一步明確問責情形、規范問責方式。

抓緊制定嚴格做好被問責幹部工作安排的有關規定,嚴格被問責幹部復出條件、程序和職務安排等,保證問責制度與黨紀政紀處分、法律責任追究制度有效銜接」。

但從嚴格意義上說,2009年6月30日印發的《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相當於一個黨內文件,並非一部更具有權威性、系統性的黨內法規。

⑥ 試述 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暫行規定 所規定的問責與黨紀政紀處分的關系

黨政領導幹部問責不能代替黨紀政紀處分
被問責幹部一年內不得擔任與原職相當的領導職務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

《暫行規定》指出,對決策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對群體性、突發性事件處置失當,導致事態惡化,造成惡劣影響的等七種情形,將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

《暫行規定》第四條對實行問責與黨紀政紀處分以及刑事處罰的銜接做了規定,即:「黨政領導幹部受到問責,同時需要追究紀律責任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據介紹,《暫行規定》所規定的問責與黨紀政紀處分、刑事處罰都是對黨政領導幹部追究責任的方式和手段。《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有關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對黨紀政紀處分和刑事處罰已經作出了明確規定。

《暫行規定》指出,受到問責的黨政領導幹部,取消當年年度考核評優和評選各類先進的資格。

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一年內不得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

《暫行規定》指出,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貫表現、特長等情況,由黨委(黨組)、政府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酌情安排適當崗位或者相應工作任務。

《暫行規定》指出,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的方式分為: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具有應當問責的情形並且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黨政領導幹部應當從重問責。

《暫行規定》指出,本規定適用於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工作部門及其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縣級以上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領導成員,上列工作部門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

⑦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有哪些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7)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制定的意義

問責制度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工具。《條例》貫徹黨章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保持黨的紀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反對腐敗等方面落實問責。

凡是不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反應強烈的,破壞黨的執政政治基礎的,都必須追究責任。他們不僅要對自己的疏忽負責,而且要對自己的監督和領導負責。要把責任下放到各級黨組織,下放到黨組織、宣傳、統一戰線、政法等黨務部門,發出嚴肅問責、嚴格問責的強烈信號。

問責制度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這個制度的生命在於它的實施。全面從嚴治黨、標本兼治,關鍵是各級領導幹部承擔起治黨治黨的責任。

黨的各級組織都要樹立負責任的地位。根據實際情況和上述比率,要敢於自己動手,從一層到另一層施加壓力,讓失敗的責任成為常態。要加強問責,確保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中央行政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一。

⑧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全文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引發《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的通知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暫行規定》的頒布實施,是加強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完善領導幹部行為規范的重要舉措,對於加強黨政領導幹部的管理和監督,增強黨政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要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對黨和國家高度負責、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兢兢業業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依照《暫行規定》嚴肅問責,充分發揮問責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各地區各部門在執行《暫行規定》過程中的情況和建議,要及時報告中央。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黨政領導幹部的管理和監督,增強黨政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促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工作部門及其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縣級以上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領導成員,上列工作部門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

第三條 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堅持嚴格要求、實事求是,權責一致、懲教結合,依靠群眾、依法有序的原則。

第四條 黨政領導幹部受到問責,同時需要追究紀律責任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章 問責的情形、方式及適用

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

(一)決策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

(二)因工作失職,致使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或者本單位發生特別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較短時間內連續發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

(三)政府職能部門管理、監督不力,在其職責范圍內發生特別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較短時間內連續發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

(四)在行政活動中濫用職權,強令、授意實施違法行政行為,或者不作為,引發群體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五)對群體性、突發性事件處置失當,導致事態惡化,造成惡劣影響的;

(六)違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規定,導致用人失察、失誤,造成惡劣影響的;

(七)其他給國家利益、人民生命財產、公共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等失職行為的。

第六條 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或者本單位在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方面出現問題的,按照《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追究黨政領導幹部的責任。

第七條 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的方式分為: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

第八條 黨政領導幹部具有本規定第五條所列情形,並且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應當從重問責:

(一)干擾、阻礙問責調查的;

(二)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

(三)對檢舉人、控告人打擊、報復、陷害的;

(四)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從重情節。

第九條 黨政領導幹部具有本規定第五條所列情形,並且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以從輕問責:

(一)主動採取措施,有效避免損失或者挽回影響的;

(二)積極配合問責調查,並且主動承擔責任的。

第十條 受到問責的黨政領導幹部,取消當年年度考核評優和評選各類先進的資格。

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一年內不得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

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貫表現、特長等情況,由黨委(黨組)、政府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酌情安排適當崗位或者相應工作任務。

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一年後如果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除應當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履行審批手續外,還應當徵求上一級黨委組織部門的意見。

第三章 實行問責的程序

第十一條 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進行。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履行本規定中的有關職責。

第十二條 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對因檢舉、控告、處理重大事故事件、查辦案件、審計或者其他方式發現的黨政領導幹部應當問責的線索,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許可權和程序進行調查後,對需要實行問責的,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向問責決定機關提出問責建議;

(二)對在幹部監督工作中發現的黨政領導幹部應當問責的線索,組織人事部門按照許可權和程序進行調查後,對需要實行問責的,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向問責決定機關提出問責建議;

(三)問責決定機關可以根據紀檢監察機關或者組織人事部門提出的問責建議作出問責決定;

(四)問責決定機關作出問責決定後,由組織人事部門辦理相關事宜,或者由問責決定機關責成有關部門辦理相關事宜。

第十三條 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提出問責建議,應當同時向問責決定機關提供有關事實材料和情況說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條 作出問責決定前,應當聽取被問責的黨政領導幹部的陳述和申辯,並且記錄在案;對其合理意見,應當予以採納。

第十五條 對於事實清楚、不需要進行問責調查的,問責決定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問責決定。

第十六條 問責決定機關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黨政領導幹部作出的問責決定,應當經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

第十七條 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應當製作《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決定書》。《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決定書》由負責調查的紀檢監察機關或者組織人事部門代問責決定機關草擬。

《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決定書》應當寫明問責事實、問責依據、問責方式、批准機關、生效時間、當事人的申訴期限及受理機關等。作出責令公開道歉決定的,還應當寫明公開道歉的方式、范圍等。

第十八條 《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決定書》應當送達被問責的黨政領導幹部本人及其所在單位。

問責決定機關作出問責決定後,應當派專人與被問責的黨政領導幹部談話,做好其思想工作,督促其做好工作交接等後續工作。

第十九條 組織人事部門應當及時將被問責的黨政領導幹部的有關問責材料歸入其個人檔案,並且將執行情況報告問責決定機關,回復問責建議機關。

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情況應當報上一級組織人事部門備案。

第二十條 問責決定一般應當向社會公開。

第二十一條 對經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人員實行問責,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

第二十二條 被問責的黨政領導幹部對問責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問責決定機關提出書面申訴。問責決定機關接到書面申訴後,應當在30日內作出申訴處理決定。申訴處理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訴人及其所在單位。

第二十三條 被問責的黨政領導幹部申訴期間,不停止問責決定的執行。

第四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對鄉(鎮、街道)黨政領導成員實行問責,適用本規定。

對縣級以上黨委、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以及國有企業、國有金融企業領導人員實行問責,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 本規定由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⑨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哪幾種問責方式

1、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

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2、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9)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條例擴展閱讀:

1、條例制定意義

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

要緊緊圍繞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化問責,倒逼責任落實,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一。

2、條例問責形式

黨的領導弱化,在推進各項建設中,或者處置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等情形;

黨的建設缺失,黨組織軟弱渙散,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於形式等削弱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問題;

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於寬松軟等情形;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失職等情形;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等情形;

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等。

3、制定過程

2016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提出,要把問責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中國共產黨黨內問責條例》。

2016年6月,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開部分中央部委負責同志座談會,並到遼寧省召開座談會,就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徵求意見。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⑩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黨員領導幹部有什麼情節應當從重問責

第八條
黨政領導幹部具有本規定第五條所列情形,並且具有下列情專節之一的,應當從屬重問責:
(一)干擾、阻礙問責調查的;
(二)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
(三)對檢舉人、控告人打擊、報復、陷害的;
(四)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從重情節。

熱點內容
青少年有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5-04-27 23:14:27 瀏覽:166
政府法律顧問迴避 發布:2025-04-27 23:13:27 瀏覽:441
法官睡三個律師圖片 發布:2025-04-27 23:13:25 瀏覽:309
廣東韓江司法 發布:2025-04-27 23:07:53 瀏覽:189
深圳寶安律師 發布:2025-04-27 23:02:58 瀏覽:888
公司律師證 發布:2025-04-27 22:56:33 瀏覽:319
幹部法律知識必讀讀後感 發布:2025-04-27 22:51:31 瀏覽:462
遲到早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7 22:39:22 瀏覽:161
合同法連續工作5年 發布:2025-04-27 22:37:50 瀏覽:5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英文 發布:2025-04-27 22:31:15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