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消毒規章制度
① 家庭農場管理規章制度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規定,各個地區的管理規章制度不同,請咨詢當地具體政策細節。
法律依據:《家庭農場經營管理規章制度》
第一條 為促進我縣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切實規范家庭農場生產經營行為,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縣行政區域內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並到縣農經部門審查備案的家庭農場適用於本制度。
第三條 家庭農場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農業標准化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法規和政策。
② 豬場的消毒制度是什麼
豬場消毒制度
1. 生活區:辦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圍環境每月大消毒一次。(每月1號)
2. 售豬周轉區:周轉豬舍、出豬台、磅稱及周圍環境每售一批豬後大消毒一次。
3. 生產區正門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換池水、池葯2次持有效濃度。,保
4. 車輛:進入生產區的車輛必須徹底消毒,隨車人員消毒方法同生產人員一樣。
5.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 一次,工作服清洗時消毒。
6. 生產區環境:生產區道路及兩側5米內范圍、豬舍間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7. 各棟豬舍門口消毒池與盆:每周更換池、盆水、葯至少2次,保持有效濃度。
8. 豬舍、豬群:配種懷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9. 人員消毒:進入豬舍人員必須腳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
具體
(1)環境消毒 豬舍周圍環境每2-3周用2%火鹼等消毒葯消毒1次。場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溝、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門口、豬舍入口設消毒池,消毒葯物用2%火鹼等消毒葯,每周更換1次。
(2)人員消毒 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必須進入生產區時,更換場區工作服和工作鞋,並遵守場內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線行走。
(3)豬舍消毒
① 空舍消毒 每批豬調出後,按以下程序進行消毒。除糞-清掃-水洗-乾燥-2%火鹼等消毒液消毒-水洗-乾燥-福爾馬林熏蒸或火焰消毒-進豬。
② 帶豬消毒 定期進行帶豬消毒,可用0.1%新潔爾滅、0.3%過氧乙酸、0.1%次氯酸鈉等消毒葯進行噴霧消毒,噴霧的霧滴要求50-100微米。
③ 走廊過道消毒 定期用2%火鹼等消毒葯進行消毒。
(4)用具消毒
食槽、水槽等用具每天進行洗刷,定期消毒,可用0.1%新潔爾滅或0.2-0.5%過氧乙酸等消毒葯進行消毒。
③ 家庭農場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根據場班子的年度經營方針、目標,制定並組織實施本場年度經營計劃。
2、擬定本場經營投資方案;擬定本場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擬定本場的基本管理制度及管理規章。
3、組織開展經營活動,保證經營目標的實現。各科室對重大的經營活動需報場長批准後方可實施。
4、根據場班子制訂和完善管理制度辦法、業務操作規程,建立、健全本場統一、高效的組織體系和工作體系,加強督促,組織實施,落實到人。
法律依據:《家庭農場管理制度》 第一條 負責執行農場領導的有關工作指示,做好上傳下達,並檢查落實情況。
④ 農家小院裡面豬圈怎麼防疫你覺得防疫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1. 農場主要分為養殖區和非生產區。非生產區域包括工人的日常生活和活動區域。非生產區由於其功能的復雜性,受到不可控因素的支配。進入和離開養殖區時,養殖人員應進行全面消毒,避免攜帶病毒和接觸可能的病源。
4. 總之,要促進養豬業健康穩定發展,並且有效實現豬病防控、提高養豬戶經濟效益,必須樹立正確的防疫意識,加強飼養環境的有效管理,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全面落實科學合理的防疫措施。
⑤ 雞場消毒制度
.2.1 工作人員、參觀人員及運載工具的消毒 由於人的活動,各種交通運輸工具來往於不同養雞場之間,有可能帶來被污染的器具、飼料、種蛋、商品蛋、灰塵等,而將病原微生物帶入雞場,這是特別危險的因素,因此養雞場應有很好的隔離條件。養雞場要建有圍牆,並且只有一個用於車輛和人員進出的控制入口。出入場區和生產車間、雞舍的主要通道必須設置消毒池,消毒池的長度為進出車輛車輪2個周長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頂棚,防止日曬雨淋,消毒液可用消毒時間長的復合酚消毒劑或3%~5%氫氧化鈉溶液,每周更換2~3次。每棟雞舍的門前要設置腳踏消毒池,消毒液每天更換1次。原則上不接待任何來訪者,場內人員不得隨意進出場區,對許可出入場區的一切人員、運載工具必須進行消毒並記錄在案。
工作人員進入禽舍必須要淋浴,換上清潔消毒好的工作衣帽。工作服不準穿出生產區,飼養期間應定期更換清洗,清洗後的工作服要用太陽光照射消毒或熏蒸消毒。工作人員的手用肥皂洗凈後,浸於消毒液如洗必泰或新潔爾滅等溶液內3~5分鍾,清水沖洗後擦乾。然後穿上生產區的水鞋或其他專用鞋,通過腳踏消毒池進入生產區。蛋箱、料車等運載工具頻繁出入禽舍,必須事先洗刷乾燥後,再進行熏蒸消毒備用。舍內工具固定,不得互相串用。其他非生產性用品,一律不能帶入生產區內。
2.2.2 養雞場環境衛生消毒 在生產過程中保持內外環境的清潔非常重要,清潔是發揮良好消毒作用的基礎。生產場區要求無雜草、垃圾。場區凈、污道分開,運雛車和飼料車等走凈道,病死雞及糞便等走污道並在遠離雞舍的區域進行無害化處理。道路硬化,兩旁有排水溝;溝底硬化,不積水,排水方向從清潔區流向污染區。平時應做好場區環境衛生工作,經常使用高壓水清洗,每月對場區道路、水泥地面、排水溝等區域,用3%~5%氫氧化鈉溶液等消毒液進行4~5次的噴灑消毒,育雛舍內及其周圍在育雛期間最好每天消毒1次。保持雞舍四周清潔無雜物,定期噴灑殺蟲劑消滅昆蟲。在老鼠洞和其出沒的地方投放毒鼠葯消滅老鼠。
2.2.3 空雞舍的消毒 每棟雞舍全群移出後,在下一批雞進雞舍之前,必須對雞舍及用具進行全面徹底的嚴格消毒。雞舍的全面消毒包括雞舍排空、機械性清掃、用水沖凈、消毒葯消毒、乾燥、再消毒、再乾燥。
在空舍後,要先用3%~5%氫氧化鈉溶液或常規消毒液進行1次噴灑消毒,如果有寄生蟲還要加用殺蟲劑,主要目的是防止糞便、飛羽和粉塵等污染舍區環境。移出飼養設備(料槽、飲水器、底網等),在一個專門的清潔區對它們進行清洗消毒。對排風扇、通風口、天花板、雞籠、牆壁等部位的積垢進行清掃,經過清掃後,用高壓水槍由上到下、由內向外沖洗干凈。對較臟的地方,可先進行人工刮除,要注意對角落、縫隙、設施背面的沖洗,做到不留死角,真正達到清潔。
雞舍經徹底洗凈乾燥,再經過必要的檢修維護後,即可進行消毒。首先用2%氫氧化鈉溶液或5%甲醛溶液噴灑消毒。24h後用高壓水槍沖洗,乾燥後再噴霧消毒1次。為了提高消毒效果,一般要求使用2種以上不同類型的消毒葯進行至少3次的消毒(建議消毒順序:甲醛→氯制劑→復合碘制劑→熏蒸),噴霧消毒要使消毒對象表面至濕潤掛水珠,最後一次最好把所有用具放入禽舍再進行密閉熏蒸消毒。熏蒸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的禽舍空間,使用福爾馬林42mL、高錳酸鉀21g、水21mL,先將水倒入耐腐蝕的容器內,加入高錳酸鉀攪拌均勻,再加入福爾馬林,消毒人員操作時要帶防毒面具,操作完畢迅速離開。門窗密閉24h後,打開門窗通風換氣2d以上,散盡余氣後方可使用。
2.2.4 雞舍的帶雞消毒 帶雞消毒就是對雞舍內的一切物品及雞體、空間用一定濃度的消毒液進行噴灑或熏蒸消毒,以清除雞舍內的多種病原微生物,阻止其在舍內積累。並能有效降低禽舍空氣中浮游的塵埃,避免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確保雞群健康。它是當代集約化養雞綜合防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控制雞舍內環境污染和疫病傳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實踐證明,堅持每日或隔日對雞群進行噴霧消毒可以大大減輕疫病的發生,在夏季還有降溫的作用。
帶雞消毒須慎重選澤消毒葯,要對人和雞的吸入毒性、刺激性、皮膚吸收性小,不會侵入並殘留在肉和蛋中,對金屬、塑料製品的腐蝕性小或無腐蝕性。養雞場常選用0.3%過氧乙酸、0.1%次氯酸鈉等。消毒劑稀釋後穩定性變差,不宜久存,應現用現配,一次用完。配製消毒葯液應選擇雜質較少的深井水或自來水,寒冷季節水溫要高一些,以防水分蒸發引起家禽受涼而患病;炎熱季節水溫要低一些並選在氣溫最高時,以便消毒同時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噴霧用葯物的濃度要均勻,必須由專職人員按說明規定配製,對不易溶於水的葯應充分攪拌使其溶解。
帶雞消毒的著眼點不應限於雞的體表,而應包括整個雞群所在的空間和環境,否則就不能對部分疫病取得較好的控制。先對雞舍環境進行徹底的清潔,以提高消毒效果和節約葯物的用量。消毒器械一般選用高壓噴霧器或背負式手搖噴霧器,將噴頭高舉空中,噴嘴向上以畫圓圈方式先內後外逐步噴灑,使葯液如霧一樣緩慢下落。要噴到牆壁、屋頂、地面,以均勻濕潤和雞體表稍濕為宜,不得直噴雞體。噴出的霧粒直徑應控制在80~120μm之間,不要小於50μm。霧粒過大易造成噴霧不均勻和禽舍太潮濕,且在空中下降速度太快,與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塵埃接觸不充分,起不到消毒空氣的作用;霧粒太小則易被家禽吸人肺泡,誘發呼吸道疾病。
2.3 消毒注意事項
2.3.1 熏蒸消毒雞舍時,舍內溫度保持在18~28℃,空氣中的相對濕度達到70%以上才能很好地起到消毒作用。盛裝葯品的容器應耐熱、耐腐蝕,容積應不小於福爾馬林和水總容積的3倍,以免福爾馬林沸騰時溢出使人灼傷。
2.3.2 根據不同消毒葯物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使用方法,及消毒對象、目的、疫病種類,選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消毒劑按一定的時間交替使用,使各種消毒劑的作用優勢互補,確保消毒效果。
2.3.3 在活疫苗免疫接種前後3d內,或飲水中加入其他有配伍禁忌的葯物時,應暫停帶雞消毒,以防影響免疫或治療效果。帶雞消毒時間最好固定,且應在暗光下進行,以防應激。
2.3.4 消毒操作人員要佩戴防護用品,以免消毒葯物刺激眼、手、皮膚及黏膜等。同時也應注意避免消毒葯物傷害禽群及物品,嚴禁把氫氧化鈉溶液作帶禽噴霧消毒使用。
⑥ 家庭農場各項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根據場班子的年度經營方針、目標,制定並組織實施本場年度經營計劃。
2、擬定本場經營投資方案;擬定本場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擬定本場的基本管理制度及管理規章。
3、組織開展經營活動,保證經營目標的實現。各科室對重大的經營活動需報場長批准後方可實施。
4、根據場班子制訂和完善管理制度辦法、業務操作規程,建立、健全本場統一、高效的組織體系和工作體系,加強督促,組織實施,落實到人。
5、審定科室制定的年度和月度計劃。包括人力資源計劃、生產計劃、銷售計劃、費用預算等。
6、簽署對外上報、印發的各種重要報表、文件、資料。
7、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員工如嚴重失職,營私舞弊,損害本場利益和形象的行為要及時按有關制度進行處理。
8、加強環境保護,培育「三品」,為社會作貢獻。
法律依據:《關於發揮工商注冊職能做好家庭農場登記工作》 第五條 申請登記的家庭農場應具備一定的土地經營規模。從事稻穀、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租期或承包期在五年以上的土地經營規模應達到100畝以上。
⑦ 養雞場防疫制度與工作管理制度
養雞場防疫管理制度為了加強太湖雞疾病的預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並嚴格執行。
一、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動物防疫法及有關畜禽防疫衛生條例。
二、阻斷病源的傳入和傳播。
1、雞場出入口,設消毒池,池內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燒鹼)。保證進出人員及車輛消毒工作。
2、外來人員未經負責人或獸醫部門同意不得進入生產區。
3、任何其它禽及其禽產品不得帶入生產區。
4、飼養員每天要保持環境清潔衛生,不得在不同雞群間串門。
5、生產區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區和周圍環境兩周徹底消毒一次。
6、任何外來人員在得到批准後方可進入生產區,進入前必須更衣、消毒,紫外線下照射10分鍾,穿全封閉一次行工作服在技術員的陪同下進入。
7、場內獸醫人員不得對外診療雞只及其他動物的疾病。
8、生產人員不得隨意離開生產區,在生產區穿工作服和膠靴,工作服應保持清潔,定期消毒。
三、嚴格淘汰
1、飼養員每天觀察雞群,每天早晨放牧後到雞舍角落及其它偏僻處查看 有無離群獨居、精神不好的雞,發現後立即淘汰。
2、經技術員同意後飼養員方可對淘汰雞進行無害處理,即離飼養基地3公里以外定點深埋。
四、傳染病應激措施
1、當雞群發生疑似傳染病時,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同時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並盡快加以確診。
2、當場內或附近出現烈性傳染病或疑似烈性傳染病病例時,立即採取隔離封鎖,並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
3、如場內發生傳染病後,如實填報疾病報表,該次傳染終結後,提出專題總結報告留檔並報上級主管部門。
4、決不調出或出售傳染病患雞和隔離封鎖解除之前的健康雞。
五、防疫保健
1、技術員組織制定基地防疫計劃的實施。免疫計劃以技術員發的程序為准。
2、對場內職工及其家屬進行獸醫防疫規程宣傳教育。
3、定期檢查飲水衛生及飼料的加工、貯運是否符合衛生防疫要求。
4、定期檢查雞舍、用具、隔離舍和雞場環境衛生和消毒情況。
5、技術員每天的診療情況有台帳記錄。詳細記錄獸醫診斷、處方、免疫等內容。
6、保健工作遵照NY/T472-2006獸葯使用准則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
7、配合檢疫部門每年兩次雞群新城疫、禽流感等檢測。
8、妥善保管各種檢測報告書,省級檢測報告書保存期為三年,市級檢測報告書保存期為兩年。
9、加強醫療器械管理,必須先消毒後使用。醫療器械及設備有保管員保管,如有缺損在一個星期內補購或維修,確保隨時可用狀態。
⑧ 家庭農場管理制度
1、為使家庭農場規范運作,健康發展,、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更好的組織實施國家支持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建設項目,特製定本制度。
2、本農場及全體家庭成員遵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2、由農場管理者制定本農場種植計劃,按種植計劃正常安排開展播種,維護和收獲工作。
3、農場管理者必須參加所布置的各項活動,並對活動進行監督,指導間時做好協調。
4、農場勞動時一間一般實行8小時工作日,開停工時間根據需要零時安排,遇灌水等特殊情況除外。
5、從所有職工均有責任有義務為農場提供臨時的義務幫助。
⑨ 農貿市場消毒制度
法律分析:供應室周圍環境應整潔,無污染源。嚴格區分無菌區、清潔區、污染區,路線採用強制通過的方式,不準逆行。嚴格區分無菌物品、清潔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與未消毒物品須嚴格分開放置,並有明顯標志,各個區域有專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三條 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實施崗位質量規范、質量責任以及相應的考核辦法。
第六條 國家鼓勵推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鼓勵企業產品質量達到並且超過行業標准、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對產品質量管理先進和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⑩ 消毒服務機構衛生規范
法律分析:《消毒服務機構衛生規范》
第一條 為了加強消毒服務機構的衛生管理,根據《消毒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為社會提供環氧乙烷消毒與滅菌服務、電離輻射消毒與滅菌服務以及採用其他消毒與滅菌方法進行消毒與滅菌服務的機構。
第三條 消毒服務機構的選址和布局應事先經衛生部門及有關部門審批,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對周圍人群、環境產生危害。
第四條 消毒服務機構應當具備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規定、規范的消毒與滅菌設備,該設備應具有獨立、安全的固定放置場所。
第五條 消毒服務機構消毒處理過程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的,必須具備相應衛生安全措施,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第六條 消毒服務機構應當具備滿足消毒與滅菌工作所需的環境,應無積水、無雜草、無露天堆放垃圾、無蚊蠅孳生地,環境清潔。
第七條 消毒服務機構生產布局應當合理,按工藝流程分為待消毒物品存放區、消毒處理區、已消毒物品存放區。消毒工藝流程不得有逆向或交叉。
第八條 消毒服務機構消毒處理區、已消毒物品存放區應當設有通風、防爆、防塵、防鼠、防蟲、防潮等設施。儲物存放應當離地、離牆不小於10厘米,離頂不小於50厘米。符合產品相應的保存要求。待消毒物品存放區、消毒處理區、已消毒物品存放區內不得堆放與消毒或滅菌服務無關的物品。
第九條 消毒服務機構在為社會提供消毒與滅菌服務前,所採用的消毒與滅菌方法和程序應經過驗證,並達到國家有關規范和標准要求。
第十條 消毒服務機構消毒與滅菌前、後物品應分區存放並設置容易識別的明顯標記;經消毒或滅菌處理後物品的最小消毒或滅菌外包裝上應有明顯的消毒或滅菌合格標志。標志內容應包括消毒服務機構名稱和衛生許可證號、消毒或滅菌方法、消毒或滅菌日期和批號。
第十一條 消毒服務機構應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制訂消毒與滅菌運行程序、消毒與滅菌物品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章制度。具有能對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的人員及條件。
第十二條 消毒服務機構應對每次消毒或滅菌運行過程做好記錄,包括消毒或滅菌物品數量、種類和包裝情況、消毒或滅菌技術參數、檢測記錄、意外情況和處理記錄、操作員簽名、消毒與滅菌具體日期等內容,裝訂成冊備查。
第十三條 對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或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環境及其現場物品提供消毒服務的消毒服務機構使用的消毒產品必須符合《消毒管理辦法》規定。第十四條 從事使用環氧乙烷和電離輻射進行消毒服務的衛生管理人員、檢驗人員、操作人員必須經過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培訓,以其他消毒方法進行消毒服務的人員必須經過設區的市(地)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操作人員同時必須取得有效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工作。
第十五條 本規范自2002年7月1日起實施。
法律依據:《消毒服務機構衛生規范》
第一條 為了加強消毒服務機構的衛生管理,根據《消毒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為社會提供環氧乙烷消毒與滅菌服務、電離輻射消毒與滅菌服務以及採用其他消毒與滅菌方法進行消毒與滅菌服務的機構。
第三條 消毒服務機構的選址和布局應事先經衛生部門及有關部門審批,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對周圍人群、環境產生危害。
第四條 消毒服務機構應當具備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規定、規范的消毒與滅菌設備,該設備應具有獨立、安全的固定放置場所。
第五條 消毒服務機構消毒處理過程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的,必須具備相應衛生安全措施,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第六條 消毒服務機構應當具備滿足消毒與滅菌工作所需的環境,應無積水、無雜草、無露天堆放垃圾、無蚊蠅孳生地,環境清潔。
第七條 消毒服務機構生產布局應當合理,按工藝流程分為待消毒物品存放區、消毒處理區、已消毒物品存放區。消毒工藝流程不得有逆向或交叉。
第八條 消毒服務機構消毒處理區、已消毒物品存放區應當設有通風、防爆、防塵、防鼠、防蟲、防潮等設施。儲物存放應當離地、離牆不小於10厘米,離頂不小於50厘米。符合產品相應的保存要求。待消毒物品存放區、消毒處理區、已消毒物品存放區內不得堆放與消毒或滅菌服務無關的物品。
第九條 消毒服務機構在為社會提供消毒與滅菌服務前,所採用的消毒與滅菌方法和程序應經過驗證,並達到國家有關規范和標准要求。
第十條 消毒服務機構消毒與滅菌前、後物品應分區存放並設置容易識別的明顯標記;經消毒或滅菌處理後物品的最小消毒或滅菌外包裝上應有明顯的消毒或滅菌合格標志。標志內容應包括消毒服務機構名稱和衛生許可證號、消毒或滅菌方法、消毒或滅菌日期和批號。
第十一條 消毒服務機構應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制訂消毒與滅菌運行程序、消毒與滅菌物品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章制度。具有能對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的人員及條件。
第十二條 消毒服務機構應對每次消毒或滅菌運行過程做好記錄,包括消毒或滅菌物品數量、種類和包裝情況、消毒或滅菌技術參數、檢測記錄、意外情況和處理記錄、操作員簽名、消毒與滅菌具體日期等內容,裝訂成冊備查。
第十三條 對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或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環境及其現場物品提供消毒服務的消毒服務機構使用的消毒產品必須符合《消毒管理辦法》規定。第十四條 從事使用環氧乙烷和電離輻射進行消毒服務的衛生管理人員、檢驗人員、操作人員必須經過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培訓,以其他消毒方法進行消毒服務的人員必須經過設區的市(地)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操作人員同時必須取得有效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工作。
第十五條 本規范自2002年7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