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不作為其辱不按規章

不作為其辱不按規章

發布時間: 2022-09-20 08:36:52

刑法不作為問題

一、刑法中的不來作為,是指行為源人做義務並且能夠實施某種行為,消極的不去履行這種義務,因而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的行為,即應當去做而不去做。典型的案例就是遺棄罪。
二、刑法中的不作為應該具備以下要件,(1)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2)職務上或者業務上要履行的義務(3)由行為人已經實施的行為所產生的責任

Ⅱ 什麼是「行政不作為」,其法律責任是什麼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也就是政府和其下屬的工作部門)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負有作出相應行政行為的法定義務,但在法定或合理期限內未按照法定程式履行或完全履行的消極行為。
行政「不作為」其表現形式大致有拒絕履行、不予答復、拖 延履行,它與行政中「亂作為」一樣,都將可能侵犯或損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根據法律規定,行政主體承擔法律責任的種類有11種:1、宣布無效;2、撤銷違法;3、重作行為;4、修正違法;5、履行職責;6、承認錯誤、賠禮道歉;7、恢復名譽、消除影響;8、返還權益;9、恢復原狀;10、行政賠償;11、被通報批評。
由於行政主體通常是組織,其行政行為必須通過行政人來實施,在追究法律責任時,有必要正確劃分行政主體與行政人的法律責任。對外部來說只有行政主體才是名正言順的行政法律責任主體, 因為行政人是以行政主體的名義對外進行行政活動的,行政人的職務行為應視為行政主體的行為。作為行政人的法律責任不是不追究,而是先由行政主體對外承擔,再由行政主體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內部責任追究。法律依據是:
1、《行政訴訟法》第68條規定「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2、《國家賠償法》第14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Ⅲ 太原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政不作為問責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堅持依法行政,嚴肅行政紀律,建立廉潔勤政、務實高效、行為規范的行政運行管理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行政不作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負有法定的行政作為義務,且有履行行政義務的可能性,卻不按法律法規規定履行職責,對依法應辦理的事項敷衍塞責,推諉扯皮,拖延不辦,頂著不辦等,以致影響機關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質量,損害行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行為。第三條實施行政不作為問責,要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分級辦理,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教育與懲罰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行政不作為問責方式:
(一)告誡;
(二)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三)責令履行法定義務;
(四)扣減目標責任制考核分值;
(五)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
(六)通報批評;
(七)調整工作崗位或停職;
(八)免職或辭退。第五條各級行政監察機關按照管轄范圍和職責分工,對管轄范圍內發生的行政不作為進行問責,超出其許可權范圍的問責方式,應提出處理建議,移送或報請有管理權的機關進行處理。第六條行政機關有下列行政不作為行為之一的,應當對行政機關的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
(一)對依法應辦理和上級決定的事項,不按規定和要求落實,造成不良影響後果的;
(二)對應公開的事項不公開或公開卻不對公開內容作出說明和解釋,造成不良影響後果的;
(三)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委託的其他組織行使相關行政職權,卻不對受委託者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進行監管,造成不良影響後果的;
(四)對不屬於本單位職責范圍或不宜由本單位辦理的事項,不解釋、不說明或置之不理,造成不良影響後果的;
(五)工作中需要與其他有關部門共同研究解決的事項,當與有關部門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時,未及時報請上級領導或機關裁決,久拖不決,造成不良影響後果的;
(六)行政機關不履行對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承諾及其在行政合同中約定自願承擔行政義務的;
(七)對管轄范圍內的行政不作為行為失察失管,致使管轄范圍內多次出現行政不作為行為,或因行政不作為行為導致出現嚴重責任事故,造成不良影響後果的;
(八)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應當舉行聽證而不舉行的;
(十)行政機關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給國家、集體或公民造成重大損失的;
(十一)在工作時間工作人員脫崗,不委託有關人員代行其職責而耽誤行政相對人辦事的;
(十二)對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災情險情、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等重要情況不及時報告和處置的;
(十三)各級行政監察機關對收到的行政不作為行為投訴件不調查、不處理、不按時限辦結的;
(十四)行政機關的行政不作為行為導致群眾大規模集體上訪、重復上訪或引發其他社會不穩定事件的;
(十五)其他不作為行為。第七條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有下列行政不作為行為之一的,應當對責任人問責:
(一)推拖或誤導行政管理相對人;
(二)未一次性向行政管理相對人告知辦事的依據、程序和所要求的全部申報材料;
(三)對符合法定條件和要求的申請,行政機關拒絕許可或不予答復的;
(四)行政機關作出不予許可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說明理由、依據,而不予說明或答復的;
(五)對根據有關規定不能辦理的事項不向行政管理相對人說明理由的;
(六)對職責范圍內的事項無正當理由不在規定時限內辦結或作出明確答復,造成不良影響後果的;
(七)對應當制止或處罰的違法行為不予制止、處罰的;
(八)對來文、來電、來函未按規定簽收、登記、審核、提出擬辦意見,或無正當理由未按規定及時處理或報送領導批示,貽誤工作,造成不良影響後果的;
(九)在工作中,丟失、損毀行政相對人有關材料或物件,損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後果的;
(十)對來辦事人員置之不理或刁難、粗暴對待,甚至因言行不文明而導致沖突發生的;
(十一)其他行政不作為行為。

Ⅳ 請問:不作為與不履行法定職責區別

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負有積極作為的行政義務,並且具有作為的可能性,但卻在程序上超過法定期間或合理期間消極的有所不為的行政違法行為。 有觀點認為行政不作為就是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這種觀點比較符合現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行政不作為與不履行法定職責有一定的聯系,但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概念,行政不作為所包含的范圍遠大於不履行法定職責,如果依照現行法律規定,勢必有相當一部分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職責以外的行政義務侵犯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而無法得到司法救濟,如行政主體不履行行政合同約定的義務、不履行其對行政相對人的承諾等。 無論從不履行法定職責與行政不作為的內涵還是外延來看,二者都有很大的區別。不履行法定職責是指行政主體負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以及規章規定的職責,有能力履行而明示拒絕履行或不予答復的行為。實際上行政訴訟法所規定的也僅僅是不履行法定職責,而沒有對行政不作為做出規定。行政不作為則是指行政主體負有作為的行政義務,有能力履行而在程序上未予履行或拖延履行的的行為。行政主體所承擔的行政義務既包含法定義務,或者說法定職責,也包含了法定義務以外的其他行政義務,行政主體的行政義務主要有以下幾類:1、法定行政義務。2、規章以下規范性文件為行政主體設定的義務。3、行政主體自己設定的行政義務,主要形式為行政承諾。4、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在行政合同中約定自願承擔的行政義務。5、基於行政主體的自身行為所派生的行政義務,眾所周知,行政機關是依法成立的,它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行政職權,並且行政機關的內部管理體制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下級行政機關必須服從上級行政機關的領導,因此,上級行政機關的規范性文件、決定和命令為下級行政機關設定的行政義務,下級機關必須履行,如果下級行政機關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應當允許行政相對人請求司法救濟,這既保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也有利於從外部監督下級行政機關服從上級機關的決定和命令,保障政令暢通。同時,由於行政主體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行政職權,因此其對行政相對人的承諾以及其在行政合同中約定自願承擔的行政義務,在人民群眾中具有非常高的公信力,如果行政主體說了不算,又不允許行政相對人啟動訴訟程序,對行政主體的這種言而無信、有損政府形象的行為予以有效監督,會使政府形象一落千丈,行政機關的公信力也會大打折扣,既不利於行政相對人的權利保護,也不利於日後的行政管理。 從不履行法定職責與行政不作為的內涵來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區別。不履行法定職責既包括行政主體程序上的不作為,也包括實體處理上的不作為。程序上的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對行政相對人申請保護人身權或財產權的法定職責不予理睬或拖延履行。實體上的不履行法定職責是指行政主體對行政相對人認為符合條件的申請明示拒絕的行為,以及行政主體在接到行政相對人的求助申請或依職權發現行政相對人需要立即獲得救助的情形後,不實施救助義務或借故拖延實施救助義務的行為。行政不作為由於行政主體沒有做出行政行為,所以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不會產生任何影響,而只是維持了現有狀態,明示拒絕行為由於行政主體做出了拒絕的答復,所以會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不利的影響,它從實體上否定了行政相對人從事某一特定職業、生產某種產品、注冊開辦某一企業的資格,所以明示拒絕行為應當屬於行政作為行為。兩類案件司法審查的重點也是不同的,行政不作為的審查重點應當是行政相對人是否有提出申請的事實;在行政主體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職責的案件中,行政相對人應提供行政主體已經知道其正在受不法行為或意外事件侵害的事實;申請事項屬於行政主體行政義務方面的事實;以及行政主體是否履行了法定的程序。在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如果行政主體明示拒絕,司法審查的重點應當是行政相對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行政主體是否知道行政相對人正在受不法行為或意外事件的侵害以及行政主體是否有法定的作為義務;行政主體拒絕許可或不履行、延遲履行保護義務的事實、理由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

Ⅳ 有關系的同事不按公司規章制度,我該怎麼處理什麼心態

看你有沒有那個膽子,直接跟財務經理溝通,只有二個人的時候,好好反映一個問題,直接跟他說,這樣影響到你的工作,也違反了工作制度,其它人效仿的話,沒法控制.說得越嚴重越好,或者說,讓別人也像他那樣幾次,然後你再找財務經理說,這種情況怎麼辦,怎樣處理.你可以不直接處理,直接找到他,說你處理不了,都好幾次了.超出了你的職權范圍.

Ⅵ 行政行為不作為的救濟途徑為什麼

(一)行政不作為的概念

行政不作為是相對行政作為而言的。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的作為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並且在程序上沒有意思表示或有意思表示卻沒有實際履行的行為。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行政不作為主體必須是負有法定作為義務的行政主體。它包括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第二、行政主體必須負有法定作為義務。它包括依職責產生的法定義務和依職權產生的法定義務。第三、行政主體具有履行該法定義務的能力,但故意或過失不作為。第四、行政主體在程序上沒有意思表示或有意思表示卻沒有實際履行。表現為行政主體消極地不做出或者沒有完成一定的程序行為①。

(二) 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

1、申請要件

眾所周知,行政行為按照行政主體的主動性可以分為依職權的行政行為和依申請的行政行為。一般情況下,行政不作為要求相對人必須曾向行政主體提出過申請或請求,要求行政主體履行其法定職權范圍的某種作為義務,以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在特殊情況下,負有法定職責的行政主體在工作中發現有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或公共利益的違法事項時,無需有他人的申請或請求就應積極作為,否則即構成行政不作為。有一種觀點認為「行政主體只在對依申請的行政行為不依法履行時,才構成行政不作為;對依職權的行政行為,行政主體怠於行使職權的,並不構成行政不作為(而構成瀆職)。」這樣一種認識人為地使行政不作為的認定復雜化,也可能為行政主體不積極履行作為的義務提供一種借口。而在司法實踐中存在大量的行政不作為案例,實際上都是由於行政主體應當依職權作出某種行政行為卻怠於行使職權造成的②。

2、職權要件

現代行政分工細致、 權責分明,每一個行政主體都有自己法定的職權和職責,並有地域管轄、 屬人管轄和事務管轄的范圍限制,所以相對人在提出申請或請求時一定要向有法定職責和管理許可權的行政主體提出。在現實生活中,相對人由於某種原因錯誤地向不具有法定職責和管理許可權的行政主體提出申請或請求時,該行政主體若沒有答復,從理論上講應該不構成行政不作為,但該行政主體應盡到合理的告知義務,這是服務政府所應該做到的,而且從行政效率和保護相對人合法權益的角度來看是值得的。

3、期限要件

即行政主體未在一定期限內按照法定程序或合理程序實施一定的行為。期限在認定是否構成行政不作為時到至關重要,因為這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比較易於操作,但遺憾的是我國立法在這方面的規定並不細致。大部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沒有規定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的具體期限,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中的60日的規定成為在司法審判中的一個重要標准。但畢竟行政行為比較專業和具體,每一個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所需的時間不同,司法解釋的60日或未來的行政程序法所規定的期限都是一個原則性規定,具體的期限還需要具體的法律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定,這樣才能充分提高行政效率,及時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4、形式要件

不予答復既包括沒有作出任何明確的意思表示,也包括沒有完成一系列的程序行為。也就是說行政主體在接到相對人的申請或請求後,按照法律的規定既可以用意思表示,比如口頭或書面的形式來答復相對人,也可以用實際行動來答復相對人。如果行政主體在這兩方面都毫無表示,就視為不予答復。

5、利害關系要件

即行政相對人與行政機關的這種不予答復的不作為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認定「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從《行政訴訟法 》角度而言主要是為了確定原告資格而設置的一個標准。《行政訴訟法》第41條將原告界定為:「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000年的《若干解釋》第12條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這「對於糾正作為原告必須是行政機關行政管理對象的錯誤觀點具有一定的意義③。」但如何理解「法律上利害關系」,司法解釋並沒有給予明確規定。

二、行政不作為的危害及主要救濟方式

(一)行政不作為的危害④

1、行政不作為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由於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隱蔽性,「行政不作為」現象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不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得過且過的思想混日子;有的游手好閑,不想主動開展工作;有的麻木不仁,不為服務對象著想;有的「有利則為,無利不為」等等,如此「不為」,意味著政府背離了公共權力機構的職能,這不僅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的利益,也影響了正常的行政管理活動秩序,造成了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

2、行政不作為不利於構建責任政府。責任行政是現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也是打造責任政府應當恪守的基本原則。誠然積極作為的政府未必是責任政府,但不作為的政府則肯定不是責任政府,對於構建責任政府,維護政府形象,政府不作為的防範機制的構築是關鍵。對違反法定義務的不作為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將行政權力的運作始終置於法定責任的軌道,才能將建設「責任政府」落到實處。

3、行政不作為不利於法治國家的建設。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目前已正式寫入了我國憲法當中,法治國家的建立,依法行政是關鍵。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的一項基本內容,也是現代法治國家開展行政活動所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其重要的特點是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行政不作為是違法的行政行為,它與依法行政背道而馳,危害了國家依法管理秩序的正常運行,不利於法治國家的建設。

(二)現階段我國對行政不作為的主要救濟方式

我國行政法制建設起步較晚,對行政不作為救濟理論的系統研究較為匱乏,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行政不作為救濟理論才逐步趨向成熟。同時憲法規定了廣泛的公民權利,具有了較完善的公民權利理論,國家開始遵循福利的或給付行政的理念,在社會保障方面積極立法,建立了行政不作為訴訟制度和國家賠償制度。行政不作為救濟理論及制度的成熟和完善,直接關繫到現行社會條件下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和公共權益受保護的程度,更是監督行政機關積極行使職權,減少行政不作為違法現象的強有力後盾。目前在我國對行政不作為的救濟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確認違法。對於行政不作為違法案件,如果無必要或無可能責令行政主體繼續履行, 或者行政主體由於時機不成熟不能履行義務得到行政相對人理解時,只能確認其不作為違法。如果僅涉公共利益,確認違法後不存在賠償損失問題。而涉個人利益時,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2、責令履行。在有履行的必要或可能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責令履行讓行政主體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義務。有學者認為,應該責令行政主體履行程序和實體上的雙重義務,如果只讓其履行程序上的義務,則如果行政主體仍不履行實體上義務,則可能給當事人造成重復起訴的訴累。但是此觀點存在一定爭議,因為行政主體如何作為屬於其應有的權力而且行政訴訟中行政不作為的審查更多應是程序上審查,一般不涉及實體審查。

3、賠償損失。如果行政不作為確實給相對人造成了損失,無論是否責令履行,都應責令行政主體賠償。因為「令行政機關履行必須執行的法定義務,只是防止違法行為繼續發生侵害,受害人如果過去受到損失,並未因此得到補救,這時就要發生政府和官員對法律行為的賠償問題」。 對於無履行必要或可能等不能責令行政主體履行但確給相對人造成損失的行政不作為,則在確認違法的基礎上予以賠償無疑是最好的救濟⑤。

三、完善我國行政不作為訴訟救濟制度的建議

(一)擴大行政不作為訴訟的受案范圍

我國《行政訴訟法》採用了兩種方法規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圍。一是概括式:即對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圍做出原則性統一規定。如《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可以提起訴訟。該條第二款規定:「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二是列舉式:《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前七項列舉了法院應當受理的行政行為引發的爭議,第十二條列舉了法院不能受理的4類事項。其中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四、五、六項規定了法院應當受理的三種情形的行政不作為案件。這種採用概括式和列舉式對行政爭議受案范圍的規定在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引起爭議。一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爭議案件是否只受理因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的行政爭議案件,還是也包括因抽象行政行為引發的行政爭議案件;二是受理案件是否只限於侵犯人身權、財產權的行政爭議案件;三是採用列舉式規定的受案情形以外的情形是否屬於受案范圍。如: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案件是否屬於受理范圍,發放社會保險金或最低保障金案件是否屬於受案范圍等。

鑒於我國行政訴訟法關於受案范圍的規定存在許多分歧。2000年3月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採用了概括加排除列舉的方式規定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依照該司法解釋第一條第2款的規定,除以上六種情況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都屬於人民法院行政受案范圍。

1、將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

在我國,由於受傳統「個人利益中心論」的影響,無論是行政復議還是行政訴訟都以保護相對人的個人利益為目標,因而可予復議和訴訟的救濟范圍只限於直接損害特定個人利益的行為,而並不將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包括在內。

實質上,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統一的,是一種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系,公共利益作為共性存在於作為個性的個人利益之中,作為個性的個人利益是作為共性的公共利益的特殊表現形式。因此,對個人利益的損害,如果該個人利益中包含著公共利益,則從本質上可以說是對公共利益的損害;而對公共利益的損害,如果某個相對人享受著該公共利益,則也可以說是其個人利益受到了損害。可見,對公共利益的損害與對個人利益的損害從根本上是一致的,只要某個公民享受著該公共利益,同樣也有權請求復議和訴訟救濟⑥。在我國,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主要依賴於行政監督來約束和糾正,但行政監督部門有時並不能發現這種行為,或並不願意、並不能有效地對該行為予以監督。因此,我們有必要借鑒國外的做法,將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通過列舉的方式逐步拓寬對此類行政不作為的司法審查范圍,通過修改《行政訴訟法》,由法律特別規定侵害公共利益不作為的范圍和種類⑦。

2、將抽象行政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

目前我國的《行政訴訟法》排除了對抽象行政不作為的司法審查,使得行政主體的抽象行政不作為遠離法律的規制之外,顯然有悖於將抽象行政不作為納入司法審查范圍的國際趨勢。抽象的行政不作為主要發生在行政立法領域中,是行政主體不履行行政立法職責的行為,所以對抽象行政不作為的救濟僅限於立法救濟和行政救濟。根據我國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縣級以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委以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適當的命令、批示、決定和規章;鄉、民族鄉、鎮的人大有權撤銷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違法或當的決定和命令。這說明,如果行政機關不及時依法修改與上級法律規范相抵觸的普遍性行為規則,有關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依法予以撤銷。但這些畢竟是一種非經常性的救濟,且只能是部分的救濟。從實際情況看,這些救濟形同虛設。抽象行政不作為一般表現為針對公眾或公共事務,所以它涉及到的不是某個人的利益,而是眾多人的利益。因此,我們有必要借鑒國外的經驗將其納入到行政復議和訴訟救濟的范圍,從而使之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濟。

3、將行政復議不作為納入救濟范圍⑧

行政復議不作為,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間不予復議的行為。盡管《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此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起訴的對象卻是原具體行政行為,因而行政復議不作為本身並不受司法審查。在行政復議中,一項復議申請將引起行政復議機關裁決是否受理、審查復議案件和作出復議決定等一系列行政程序性活動。行政復議機關對這些程序活動的最完整履行就構成作為的行為;反之在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范圍內,每一過程的未完成、未終了都可能將其視為不作為。復議機關的種種不作為行為在實踐中大量存在,其潛在危害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復議終局的情況下,一旦復議機關不作為,幾乎可以致申請於投訴無門的境地。即使在可以起訴的情況下,行政復議機關的不作為不但使原爭議處理的期限變相地延長,使申請人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也增加了法院的訴訟負擔。由於目前在行政復議不作為的情況下,司法審查的對象並不是不作為而仍是原具體行政行為,在這一程度上又使復議機關為避免當被告而故意「不作為」,從而使這種不作為更加普遍。在解決這一問題上最有效的途徑是將行政復議不作為本身直接納入訴訟救濟范圍,這樣可以增強復議機關的責任感,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減少不作為的發生,以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監督行政的功效。

(二)豐富行政不做為案件的判決方式

1、駁回訴訟請求。在起訴行政主體行政不作為案件中,可能會存在這樣的情形:一是被告沒有實施原告所申請的行為,但原告確實不具備申請條件。針對這種情況,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釋》第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起訴被告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二是行政主體不作為可能是違法的,但由於原告提供不了有力的證據加以證明,法院無法作出認定;三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起訴前行政機關已經依法履行了法定職責;四是依職權行為中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法定事由沒有發生;五是法律、法規、規章或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的情形。

2、撤訴裁定。通常認為,撤訴是原告在行政訴訟中依法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是原告處分自己訴權的具體表現⑨。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有學者認為,法院裁定準予撤訴的標準是:原告撤訴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原告撤訴不損害公共利益或第三人的利益;原告的合法權益沒有受到具體行政行為的侵害⑩。否則,法院應裁定不準予撤訴而應對案件繼續審理。

3、駁回起訴。駁回訴訟請求,意味著否定當事人實體上的請求,因而只能用判決而不能用裁定。駁回訴訟請求與駁回起訴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駁回起訴是因為原告不具有起訴條件而駁回其程序意義上的訴權,所以它只能用裁定。

(三)行政不作為賠償救濟的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總則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根據此法規定,只有在行政主體違法行使職權造成行政相對人的損害時,才承擔國家賠償責任,也就是在行政作為的情況下。完全沒有提到有關行政不作為所引起的損害賠償問題。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章總則的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 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即只有針對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才享有起訴權,而只有享有起訴權才有可能獲得賠償。對於行政不作為行為公民是否享有起訴權呢?

筆者認為,行政不作為由國家負擔賠償責任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一,行政權本身就包含了行政職權和行政職責,二者具有重合性,並相互滲透。這就意味著行政主體不能任意地轉讓、放棄和自由處分行政權,只能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履行法定職責。行政不作為即表明行政主體不履行自己應當積極履行的義務,放棄了其法定職責,違反了法律對其的職責要求。正如約翰•密爾所言:「凡顯系一個義務上當作的事兒他不做時,就可要求他對社會負責,這是正當的」⑾,國家對行政主體不作為承擔責任完全有理有據。第二,行政權具有國家意志性的特徵。行政法意義上的行政是行使行政權力的主體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活動,因此行政權力的行使及其目的必須體現國家意志,實現行政職能。同時,行政主體及其公務人員從事的行政活動,都是代表國家且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由此產生的一切職務上的法律後果,均由國家承擔。第三,從依法行政的角度來看,只有對行政不作為造成的侵害進行救濟,才能有效的督促行政機關積極主動地履行職責。

結語

行政不作為在當今世界各國都己成為行政法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與討論己有些時日,而且一直沒有降溫,但是現行法中對它的規范、調控與救濟仍顯不足,現實生活中種種問題的顯露已經明確提示我們,對行政不作為的規制不能再延遲,實踐中需要從立法、執法、司法幾個領域全方位謀劃,杜絕或減少行政不作為問題。筆者認為,解決的思路,一是從立法上明確作為與不作為、該作為的如何作為、不該作為的怎樣防範、違法了如何救濟等問題,把所有的行政行為限定在法律的框架內,有法可依;二是把紙面的法律規定切實落實到社會調控中去,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治道路是一個過程的集合,理論的研究與實務的積累為其提供了強勁的推動力,希望本文粗淺的探討能夠對行政不作為的防範與救濟盡一點綿薄之力。

Ⅶ 有的領導不作為不為民辦事怎麼辦

不論是不作為還是不做事,都是不可以的!
規章制度擺在那裡,是必須遵守的!
如果違反了規章制度,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只要向有關部門反映,肯定會有人管的!

Ⅷ 企業管理,管理人員不作為

公司有制度規定不作為的就按制度規定辦,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公司可以警告、處罰,隨後完善制度。即使是高管或裙帶關系也應該一視同仁進行處理。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

熱點內容
黑子林律師 發布:2025-01-18 11:23:10 瀏覽:354
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對象 發布:2025-01-18 11:10:53 瀏覽:208
2013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8 10:10:11 瀏覽:745
法律援助中心屬於事業單位 發布:2025-01-18 09:52:13 瀏覽:127
過有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5-01-18 09:47:05 瀏覽:433
法治雲端 發布:2025-01-18 09:46:08 瀏覽:560
委託代理經濟法 發布:2025-01-18 09:45:21 瀏覽:196
司法局三下鄉 發布:2025-01-18 09:44:41 瀏覽:370
堅持統一立法 發布:2025-01-18 09:35:30 瀏覽:236
產生法律責任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2025-01-18 09:31:40 瀏覽:362